4.珍珠鸟 教案+思维导图

文档属性

名称 4.珍珠鸟 教案+思维导图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67.4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3-08-28 18:55:5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部编版小学五年级上册语文教案+思维导图
4.珍珠鸟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生字新词,读准字音,理解词义。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我”是怎样逐渐得到珍珠鸟信赖的,体会“我”和珍珠鸟之间的情意。
3.理解“信赖,往往创造出美好的境界”的含义。
教学重点
通过自主阅读,体会“我”和珍珠鸟之间的情意。
教学难点
结合课文内容,理解“信赖,往往创造出美好的境界”的含义。
教学准备
教学课件、课文朗读音频资料等。
预习要求
朗读课文,初步了解“我”是怎样逐渐得到珍珠鸟信赖的,体会“我”和珍珠鸟之间的情意。
教学过程
一、看图激趣,揭题导入
1.(出示珍珠鸟图)认识这种鸟吗?仔细观察,说说它的样子。
教师简单地介绍:珍珠鸟,别名锦花鸟、小珍珠、锦花雀等。羽毛鲜艳,因散缀许多小白斑点,形似珍珠而得名。体态娇小玲珑,叫声细柔,动作活泼轻巧,非常可爱。
2这就是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课文一著名作家冯骥才的(珍珠鸟》。板书课题
二、聚焦主题,初读感知
1,这是一篇自读课文,你准备怎样学习这篇课文呢?(指名说)
2.回忆本单元的学习主题。(一花一鸟总关情)
(板书:借物抒情)
3.请同学们自读课文,注意把字音读准,把课文读通顺。读后说说这篇课文写了什么。(珍珠鸟与“我”相处渐渐亲密的过程,揭示了信赖往往能创造美好境界的道理)
4.引导学生比较:同样是写鸟,本课和第1课《白鹭》在写法上有什么不同之处?
预设:
《白鹭》抓住白鹭的外形特点和活动特点来写,而《珍珠鸟》不仅写了珍珠鸟的外形,还写了鸟与人之间的活动。
(板书:鸟——“我”)
5.小结。我们通过比较,发现了作者的写作思路是不同的,看来,学习是要比较的。
三、自主探究,体悟真情
1.课文借珍珠鸟表达了作者什么情感?(对珍珠鸟的喜爱之情)
2.自主阅读课文,从文中找到体现这份情的地方。读一读,再交流。
3.小组合作交流学习。提醒小组内同学人人发言,互相补充。
4.聚焦问题,组际交流。
预设:
(1)第3-6自然段的相关语句。
从“我”的表现可以看出,“我”是个爱鸟的人。一是“我”精心为这对珍珠鸟营造舒适的环境。二是对它们呵护有加,从不惊扰它们,这便赢得了大珍珠鸟的信任,也为后面小珍珠鸟对“我”的信任作铺垫。
(2)第7-8自然段的相关语句:
着重引导学生抓住三个“一会儿”体会小珍珠鸟的顽皮,这样顽皮的小珍珠鸟,“我”的表现却是“不管它”,足见作者对它十分宽容。这份宽容源于对小珍珠鸟的喜爱,也是逐渐得到小珍珠鸟信任的重点。
(3)第9-10自然段的相关语句。
引导学生关注小珍珠鸟在书桌上的表现以及“我”的表现,体会它逐渐与“我”亲近的过程。抓住“离我较远”“蹦到我的杯子上,俯下头来喝茶”“跑到稿纸上”“啄着我颤动的笔尖”“啄两下我的手指”,感受小珍珠鸟的可爱以及对“我”的逐渐亲近;抓住“不去伤害它”“微微一笑”“不动声色”“抚一抚”等“我”的表现,体会“我”对小珍珠鸟的宽容与喜爱。
(4)第11-12自然段的相关语句。
从“睡着了”“睡得好熟”可见小珍珠鸟已经完全信赖“我”了,再引导学生关注“!”和“?”体会作者此时由衷的感叹:原来人鸟相处可以这般亲近。至此,作者才会笔尖一动,流泻出当时的感受:信赖,往往创造出美好的境界。
5.小结。正是因为作者对小珍珠鸟的喜爱,小珍珠鸟由对“我”陌生,到对“我”逐渐亲近,再到对“我”完全信赖。
四、深化明理,总结学法
1.课文读到最后,作者的那一点感觉、一点情境、一点滋味浓缩成了一句话:“信赖,往往创造出美好的境界。”学生自由说说对这句话的理解。
(板书:信赖,往往创造出美好的境界。)
2.拓展:你能举出生活中信赖创造美好的境界这样的例子来吗?
3.刚才大家自主学习了这篇课文,现在我们来总结一下自主阅读课文的学习方法。
预设:
(1)明确目标。
(2)前后勾连。
(3)运用学法。
(4)迁移提升。
五、布置作业,课外延伸
1.留心生活中信赖创造美好境界的事例。
2.课后尝试运用借物抒情的方法写一篇习作。
【板书设计】
4.珍珠乌
鸟——“我”
信赖,往往创造出美好的境界。
参考资源:作者介绍
冯骥才,中国当代作家。1942年生于天津。1960年高中毕业后,当过专业篮球运动员,从事过绘画工作。担任天津市文联主席、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主席、中国小说学会会长、中国文联副主席等职。他以写知识分子生活和天津近代历史故事见长,作品有《雕花烟斗》《神鞭》《三寸金莲》等。他还长期从事城市文化和民间文化的保护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