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统编版选择性必修上册5.1《论语》十二章课件(共75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高中语文统编版选择性必修上册5.1《论语》十二章课件(共75张ppt)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30.9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3-08-28 11:28:5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75张PPT)
《论语》十二章
孔 子
孔子(公元前551-公元前479),名丘,字仲尼,春秋时期鲁国陬(zōu)邑(现山东曲阜)人,春秋末期的思想家、教育家、政治家,儒家思想的创始人被誉为“万世师表”、“千古圣人”,世界十大思想家之首。相传他有弟子三千,贤者七十二人。
孔子被后世统治者尊为“圣人”,战国时期儒家代表人物孟子与孔子并称“孔孟”。
(1)、政治思想
孔子创立了以“仁”(即仁爱、爱人)为核心的道德学说,政治上主张“仁政”( “仁者爱人”、“克己复礼”。)他自己也是一个很善良的人,富有同情心,乐于助人,待人真诚、宽厚。“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 ,都是他的做人准则。
2、孔子思想
2、孔子思想
(2)教育思想
重视教育的作用
提倡“有教无类”(一视同仁)
“诲人不倦”
“因材施教”
孔子,是一个志在报国又无人重用的闲人
孔子,也是一个周游列国、苦寻门路的忙人
孔子,更是一个到处碰壁、从不回头的强人
了解《论语》
《论语》写作背景
《论语》成书于春秋战国。
当时是由奴隶制向封建制过渡的时代,也是战乱纷争的年代。
春秋末期,周朝的礼制日渐崩溃、名存实亡的现象十分普遍,社会处于一种大的动荡组合阶段,人们本性中最原始的欲望如脱缰之马,肆意践踏礼制下的人伦理念。
在社会呈现“礼崩乐坏”的局面下,孔子建立了以“仁”为核心的儒家思想体系,旨在建立和恢复正常的社会秩序,其重要观点记录在《论语》之中。
作品介绍
《论(编纂)语》
1、编者:孔子的弟子及其再传弟子。
2、内容:记载孔子及其部分弟子言行的一部语录体散文集。
3、结构:全书共二十篇,每一篇由若干章组成。
4、地位:“四书”之一,中国传统文化典籍之一,是研究孔子思想和早期儒学的最为可靠的史料。
《论语》
南宋时,朱熹把它列为“四书”之一,成为儒家的重要经典。
《大学》(曾子)《论语》《中庸》(子思)《孟子》
  知识链接“五经”:
《诗》、《书》、《礼》、《易》、《春秋》。
宋朝宰相赵普曾赞颂说“半部《论语》治天下”。因为《论语》中可以看出孔子和他的弟子们的人格修养、治学态度、处世方法。
题目解说
《<论语>十二章》是从《论语》中节选的有关学习态度、学习方法、修身做人的十二条语录,是孔子在不同时间与弟子们的谈话记录。
“论”的意思是编纂,《论语》是记录孔子和他的弟子言行的书,以语录体和对话体为主,儒家的经典著作之一。
阅读《论语》的方法:归纳主题,搭建框架
本课所选的章节,聚焦立身处世的规范性原则,探讨了“君子”之德和如何修身养性的观点。
·学习目标·
1.准确理解重点语句的含义,掌握常见的、经典的文言语法现象,熟读成诵。
2.深入了解先秦诸子百家产生的时代背景,理解先秦诸子原典的思想价值和人文内涵。
3.理解文本的基本内涵,把握孔子的思想内涵,理解孔子关于“仁”和“君子”的相关主张。
4.学习古人智慧,立志修身养性,“学而为君子”,培养理性思辨精神。
整体感知
正音:
自省 x ng
如乐何 yuè
文质彬彬 bīn
譬pì如
未成一篑 kuì
八佾 yì
第一则
子曰:“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
安:舒适,安逸。
于:对,对于。
有道:有道德的人。
正:修正。
已:通“矣”,了。
先生说:“君子不求吃得饱,不求住得安逸,勤于做事而说话谨慎,向有道德的人修正自己(的道德行为),(就)可以称得上是好学啊。”
敏:勤勉。
研读文本
子曰:“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
主题解读:从《学而》这段话,理解何为孔子阐述的“好学”。
答:孔子认为,君子要安贫乐道,善于抵制过分的物欲,要尽可能地把精力用于追求理想和真理上,要把注意力放在塑造自己道德品质方面。
“好学”的表现有三条:
第一是在物质条件上不追求安逸和享受,即“食无求饱”“居无求安”;
第二是在言行上做事勤勉、说话谨慎;
第三是不断向有道德的榜样人物学习,及时匡正自身的行为。
第一条重在排除干扰, 第二条重在实践锻炼,第三条重在虚心请教。
从中我们也可以看出,儒家的学习内容,不仅是科学文化知识,更重要的是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培养德行。凸显了古人以完善道德品质为基点的教育思想。
·深入解读·
吃饭和居住是生活的保障,不求奢华,能果腹充饥,安身立地即可,君子并不以之作为追求。那么君子要追求的是什么?
“敏于事”、“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
【思考】那怎么样才能算得上“敏于事”呢?
“敏”的意思是“勤劳敏捷”。包含一下三点:
1.做决定果断坚定
2.既已决定,迅速开干,勿犹豫拖沓
3.既已开干,时时坚定敏锐,不生退缩、惫懒之心
·深入解读·
那怎么算得上“慎于言”呢?
俗话说:口为祸福之门。说话办事一定要深思熟虑,不要盲目随便的任情姿性。说出去的话跟泼出去的水一样,是收不回来的。这不是胆小怕事而是一种素质和态度,原则。实在不知道怎么去做,很简单,就是“少说费话、多做实事”!
如何又算得上“就有道而正焉”呢?
用《论语》中另外一句话解释就是:“三人行,必有吾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这种向更优秀的人接近、学习,省察自身的不足以改之的行为,本身就要求内心谦逊好学的意识,即“先有此心,再有此行”。
·深入解读·
为何要做到“敏于事、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才算“好学也已”呢?
孔子说的“学”并非现在常规意义上的校园学习,而是在生活实践以提升德行。
“敏于事”、“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三事本质上都是内心“诚”的发端,心“诚”是修养德行即学之基础!
君子要善于抵制物欲,要尽可能地把精力放在对德行的追求上。
第二则
子曰:“人而不仁,如礼何 人而不仁,如乐何 ”
(八佾)
而:表假设,如果。
如…何:固定句式,译为“怎样…呢?”
孔子说:“一个人如果没有仁德,他怎样对待礼呢?一个人如果没有仁德,他怎样对待乐呢?”
文本探究
子曰:“人而不仁,如礼何?人而不仁,如乐何?”(《八佾》)
研读第二章
如…何:固定句式,译为:把……怎么样、对…怎么办、怎样……呢
思考1:仁、礼、乐三者是何关系?
孔子认为仁是礼、乐的基础,礼、乐是仁的表现,二者互为表里,不可分割。
(yì)
而:表假设,如果
如礼何:怎样对待礼呢?
译文:做人如果没有仁爱之心,会怎样对待礼制呢?做人如果没有仁爱之心,会怎样对待乐制呢?
礼与乐——制度文明 仁——内心的道德规范,人文的基础
第二章:子曰:“人而不仁,如礼何?人而不仁,如乐何?”(《八佾》)
① 而:表假设,如果。
②如礼何:“如…何”是古代常用句式,当中一般插入代词、名词或其他词语,意思是“把(对)…怎么样(怎么办)、怎样……呢?
如礼何:怎样对待礼呢?
译文:孔子说:“一个人如果没有仁德,怎样对待礼呢?一个人如果没有仁德,怎样对待音乐呢?”
1.研读文本,解读主题:(仁、礼、乐是什么关系)
①子日:“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论语.泰伯》)
②乐也者,情之不可变者也,礼也者,理之不可易者也。
礼“辨异”,即区分等级,使各阶层有序,有序则不乱;
乐“统同”,即抒发感情,使情绪得以纾解,促进社会和谐。
从礼乐制度的角度出发,点明“仁”的核心价值地位。
礼与乐都是外在的表现,而仁则是人们内心的道德情感和要求。
知小礼而无大义,畏威而不怀德
试简要分析“仁”和“礼”“乐”的关系。
①礼、乐都是制度文明,而仁则是人内心的道德规范,是人文的基础。所以,乐必须反映人的仁德。同时,乐是表达人思想情感的一种形式,它也是礼的一部分。因此,礼与乐都是仁的外在表现。这里,孔子指出礼、乐的核心与根本是仁,没有仁德的人,根本谈不上礼、乐的问题。二者互为表里,不可分割。
②仁是孔子学说的中心,它来自固有的道德,仁是礼、乐的根本。礼讲究谦让敬人,乐需要八音和谐。一个人没有仁的本质,则不会真正遵守礼乐,也无谦让敬人、和谐无夺等美德,即便行礼奏乐,也不具有实质意义。
第三则
文本探究
子曰:“朝 闻道,夕死可矣。”(《里仁》)
研读第三章
译文:孔子说:“早晨懂得真理,(即使)当晚死去,也可以了。”
成语“朝闻夕死”:形容对真理或某种信仰追求的迫切。
朝、夕:名词作状语,在早上、在晚上
闻道:知道、懂得真理
思考1:如何理解“朝闻道,夕死可矣”中的“道”?
“道”在此处特指儒家的“仁义之道”。从对待“道”的态度出发,讲明懂得了仁义的道理,就该用自己的一生去实践它;有时为了捍卫它,甚至不惜牺牲自己的生命。
这是孔子的道德价值观,也是“朝闻道,夕死可矣”一句话所包含的深刻内涵。
思考3:分析本章说理的特点
言简意赅,以浪漫主义的表现手法,突显了对“仁义之道”的重视。
思考2:这句话体现了孔子对于“真理”具有怎样的态度?
阐述了孔子执着追求真理的精神,以及为追求真理而献身的牺牲精神。
文本探究
活动二:问题探究
执着追求真理
第四则
研读第四章
子曰:“君子喻 于义,小人喻于利。”(《里仁》)
喻:明白,知晓、懂得。
译文:孔子说:“ 君子懂得的是道义,小人懂得的是利益。”
思考4:分析本章说理的特点
通过“君子”与“小人”的对比,强调了“义”对于君子,对于品格的重要性。
于:对于
孔子认为君子与小人在“义利观”上应该有什么不同?
阐明了孔子关于君子与小人不同的义利观。在道义和利益的取舍上,君子更重视道义,而小人更注重利益,对义和利不同的认识是君子和小人的区别。
明确 从人的价值标准的角度出发,指出了君子与小人在人生价值和追求上的不同,道德高尚者只需晓以大义,而品质低劣者只能动之以利害。君子于事必辨其是非,小人于事必计其利害。君子建立起了自己的内心标准——义,以此作为自己的行为标准。小人以外在的东西作标准、作参照,并且主要以利来衡量,其行事时不按义与不义、该与不该,而按有利无利、利多利少。
第四章主题
君子要重义轻利
第五则
孔子说:“看见有德行的人就要想着向他看齐,看到没有德行的人,就要在心里反省自己是否有这样的缺点。”
子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里仁)
贤:形作名,有德行的人。 齐:形作动,看内:名作状,在心里。
自我反省是道德修养的一种方法,经常反省自已,可以去除心中的杂念,改掉自己的缺点,完善自己的道德境界。
孔子认为道德修养的方法之一是见贤思齐。见到强于自己的人,要向他学习,努力向他靠齐;见到不如自己的人,要反省自已哪些地方还有欠缺,只有这样才能不断完善自已。
这句话反映出孔子的什么思想?
第六则
孔子说:“质朴超过文采就会粗野鄙俗,文采超过质朴就会虚饰浮夸。文采和质朴配合适当,这样之后才可以成为君子。”
子曰:“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
(雍也)
质:质朴、朴实。 文:华美、文采。
野:粗野、鄙俗。 史:虚饰、浮夸。
彬彬:配合适当的样子
我们应该如何理解“文”与“质”的关系?
从个人修养的角度来理解,“质”是指质朴的品质,“文”则是指文化的修养。那么,“质胜文则野”就是指一个人没有文化修养就会显得很粗俗;“文胜质则史”就是指一个人过于文雅就会显得浮夸和虚伪,注重繁文缛节而不切实际。就是典型的“文胜质则史”。所以孔子提倡“文质彬彬”,既要有文化修养,又不要迷失了质朴的本性,只有这样,才能够称得上是真正的君子。文与质是对立统一、相互依存的,不可分离。孔子认为只有两者配合得当才是完美的。
研读第六章
文与质——合理互补,对立统一, 相辅相成
质朴与文采是内容与形式的关系,是同样重要的,只有文、质双修,才能成为合格的君子。
思考2:分析本章说理的特点
道理论证,明确清晰,言简意赅。
君子的理想人格:文质彬彬
子曰:“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
(《雍也》)
思考1:文与质是什么关系?孔子为何主张文质彬彬?
君子:古代对贵族男子和统治者的通称——理想的人格目标。
第七则
曾子说:“读书人不可以不志向远大,意志坚强,因为他担当的责任重大,而且路程遥远。把仁作为自己担当的责任,不是也很重大吗?到死才停止,不也很遥远吗? ”
曾子曰:“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 死而后已,不亦远乎 ”(泰伯)
弘:广、大,这里指志向远大。 而:表并列。
以为:把…作为。 已:停止
士:古代统治阶级中次于卿大夫的一个阶层;旧时指读书人。
“仁”应该是读书人毕生追求的目标。实现仁道是漫长而艰巨的。作为一个有理想、有抱负的人,应当勇于担当时代的重任,坚毅刚强,为此奋斗终生。运用双重否定和反问句的形式,增强语气。
文本探究
怎样理解文本中的”仁”
文本探究
曾子曰:“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 (《泰伯》)
1.曾子认为,士毕生追求的目标是什么?
3.分析本章说理的特点。
研读第七章
“仁”应该是读书人毕生追求的目标。实现仁道是漫长而艰巨的。作为一个有理想、有抱负的人,应当勇于担当时代的重任,坚毅刚强,戮力奋斗。
道理论证,运用双重否定和反问句的形式,增强语气。
第八则
子曰:“譬如为山,未成一篑,止,吾止也。譬如平地。虽覆一篑,进,吾往也。”(《子罕》)
①未成一篑(kui):只差一筐土没有成功。篑,盛土的竹筐。
②止,吾止也:停下来。是我自己停下来的。
③平地:填平洼地
孔子说:“好比堆土成山,只差一筐土就完成了,这时停下来,是我自己要停下来的。又好比平整土地,虽然只倒下一筐土,如果决心继续,是我自己要坚持的。”
思考2:分析本章说理的特点
运用比喻论证,说理生动自然。
孔子用“堆土成山”和“填平洼地”的比喻,说明不可以半途而废,要持之以恒。
而功亏一篑也好,持之以恒也罢,关键都在于自己。
“进,吾往也”是在提醒我们,是否追求仁道、坚持不懈,主动权完全在自己手里,个人的主观努力决定自己的一生。
思考1:本章重点强调了什么道理?
活动二:问题探究
子曰:“譬如为山,未成一篑,止,吾止也。譬如平地,虽覆一篑,进,吾往也。”(《子罕》)
君子做事要持之以恒
这句话蕴含了哪些做事和学习的道理?
孔子运用“堆土成山”与“填土平地”这两个比喻,说明了功亏一篑与持之以恒的深刻道理。做成任何一件大事,都需要一个循序渐进、日积月累的过程。无论是做学问,还是为人处世,除了有明确的目标以外,都应自觉自愿地坚持下去。只有坚持下去,才能积土成山,最终达于成功。否则,就会前功尽弃,功亏一篑,留下终身遗憾。
第九则
子曰:“知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子罕)
知:同“智”
孔子说:“聪明的人不会迷惑,仁德的人不会忧愁,勇敢的人不会畏惧。”
有智慧的人不会疑惑,因为他知道事情的大小、轻重、缓急、本末,判断力自然就强;仁德的人行恕道(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则不会招人怨恨,行忠道则会令人感激,人际关系处理得完善了,就不会忧虑;真正的勇者不在于行为壮烈,而在于内心强大,不存在惧怕之心,横逆忧患来临时,能淡然处之,这才是大勇。
“智者”为何“不惑”,“仁者”为何“不忧”,“勇者”为何“不惧”?请谈谈你的看法。
研读第九章
子曰:“知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子罕》)
活动二:问题探究
1.孔子认为一个人要达到完美的人格修养,
、 、 缺一不可。
2.分析本章说理的特点。
举例论证,用否定和整句的形式,增强气势,简洁明确。



君子要有智、仁、勇三德
“智、仁、勇三者,天下之达德也。”《礼记.中庸》
明确 有智慧的人能将事理看的明白通透不会迷惑,因为知道大小、轻重、缓急、本末,判断力自然就强大;仁德的人存公心去私欲,乐天知命,不患得患失,“敬人,爱人”则“人恒敬之,人恒爱之”;“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则不会招人怨恨;“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则会招人感激,人我关系处理得完善了,就不会忧虑;真正的勇者在于内心强大,不存在惧怕之心,勇敢的人有舍生的勇气,所以不会畏惧。
“智、仁、勇”是儒家非常看重的范畴,说说你对它们的理解。
第十则
颜渊问仁。子曰:“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颜渊曰:“请问其目。”子曰:“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颜渊曰:“回虽不敏,请事斯语矣。”
克己复礼:克己,克制自己。复礼,使自己的言行符合于礼的要求。
一日:一旦,表假设。
归仁:归,称许、赞许。仁,即仁道。
目:具体的条目。目和纲相对。
事:从事,照着去做。
颜渊问什么是“仁”。先生说:“克制自己的私心,使一切复归到礼就是仁。一旦克制自己的私心,使一切复归到礼,天下就称许为“仁”了。达到仁是出于自己的努力,难道是由别人吗?”颜渊说:“请问它的具体要点。”先生说:“不合乎礼不要看,不合乎礼不要听,不合乎礼不要说,不合乎礼不要动。”颜渊说:“我虽然不聪敏,愿意实践这几句话。”
①按孔子的说法,就要克己复礼。也就是说,想要做到这一点就要净化自己的心灵,约束自我的行为。
②在人际交往中,彼此互相谦让、互相尊重、讲究礼仪,只有从“礼”出发,才能至“仁”。
③求“仁”在于自己,可以从眼、耳、口、鼻四方面来规范自己的行为。孔子告诉颜回的只是一个入门的方法,即从一些小事入手逐步去约束自我,同时注重使内心修为逐步达到庄严、诚敬的境界,只有这样才能逐渐到达孔子所说“仁”境界。
根据本章内容,思考在生活中如何推行仁?
文本探究
颜渊问仁。子曰:“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颜渊曰:“请问其目。”子曰:“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颜渊曰:“回虽不敏,请事斯语矣。” (《颜渊》)
活动二:问题探究
克己复礼为仁
研读第十章
1.孔子认为实现“仁”的关键是什么?
关键是克己复礼。具体是要“视、听、言、动”都符合礼。从这个层面上来说,“仁”是“礼”的内化和自觉。
2.分析本章说理的特点。
以对话的形式,运用排比,道理论证,层层深入,说出符合“礼”的具体做法。
第十一则
子贡问曰:“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 ”子曰: “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卫灵公)
一言:一个字。 行:实践。 其:大概。
子贡问道:“有一个字可以终身去实践它吗?”孔子说:“大概就是‘恕’吧!自己不喜欢的事物,不要强行加到别人身上。
在孔子看来,“恕”这个字是可以终身奉行的,而“恕”就是“已所不欲,勿施于人”。它在根本上与“仁”是相同的,所以常把它看成是“仁”的实践原则。
孔子认为推已及人的恕道是可以终身奉行的原则。“已所不欲,勿施于人”说的也是思想品德修养,强调“修己”。
“恕”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有何关系,这段话与孔子的“仁”又有何关系?
文本探究
子贡问曰:“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子曰:“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卫灵公》)
活动二:问题探究
1.怎样正确理解孔子的“恕”的内涵?我们从中可以悟出怎样的为人处世的人生道理?
(1)在孔子看来,“恕”这个字是可以终身奉行的, 恕=如+心,推已及人,从自己的心推到他人的心,将心比心,就是设身处地为他人着想。自己不愿的事情,也不要加之与他人。恕: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推已及人)
2.分析本章说理的特点。
道理论证,以对话的形式,点出“恕”这一准则,以及具体的做法,明确而详细。
研读第十一章
第十二则
子曰:“小子何莫学夫《诗》 《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迩(er)之事父,远之事君。多识于鸟兽草木之名。(阳货)
小子:老师对学生的称呼。何莫:为什么不。
夫:那。 兴:指激发人的感情。
观:指观察政治的得失、风俗的盛衰。
群:指提高人际交往能力。 怨:指讽刺时政。
迩:近。事:通“侍”,侍奉。
孔子说:“年轻人为什么不学习《诗》呢?《诗》可以激发人的感情,可以观察政治、风俗的盛衰得失,可以提高人际交往能力,可以在礼的准则下讽刺时政。从近处讲可以懂得怎样侍奉父母,从长远将可以懂得如何侍奉君主。而且能多认识鸟兽草木的名称。”
《诗》究竟有哪几个方面的作用?
一是诗教,兴、观、群、怨以修身;
二是诗用,事父事君以治国;
三是诗识,鸟兽草木以致知。
如何理解和评价孔子所说的《诗》可以“兴”“观”“群”“怨”?
①“兴观群怨”是孔子对《诗经》的社会功能的认识和概括。
“兴”,是说《诗经》能够激发人们的广泛联想,能影响人们的心灵,调动其内在情感,引起情感共鸣。
“观”,是说《诗经》可以帮助人们观察政治的得失和风俗的盛衰。
“群”,是说《诗经》可以帮助人们沟通交流,提高其人际交往能力。 “怨”,是说《诗经》可以帮助人们抒发对苛政的怨愤和讥刺之情。
②孔子的“兴观群怨”说,指出了诗歌这种文艺形式具有美感作用、认识作用、教育作用和政治作用,这是历史上对《诗经》的作用所进行的第一次明确而全面的理论概括,对后代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后代许多理论家都继承和发扬了这一思想。
文本探究
原文:子曰:“小子何莫学夫《诗》?《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迩之事父,远之事君。多识于鸟兽草木之名。”
(《阳货》
活动二:问题探究
1.说明孔子认为《诗》的三大功能。
一是诗教,兴、观、群、怨以修身;二是诗用,事父事君以治国;三是诗识,鸟兽草木以致知。
2.分析本章说理的特点。
运用反问和铺陈排比的手法,举例论证,详细而全面,语气更强。
学《诗》的重要性
研读第十二章
任务一:找出文中关于“学习”的论述,汇总孔子的学习观。
1.子曰:“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
3.子曰:“朝闻道,夕死可矣。”(《里仁》)
5.子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里仁》)
8.子曰:“譬如为山,未成一篑kuì,止,吾止也。譬如平地,虽覆一篑,进,吾往也。”(《子罕hǎn》)
12.子曰:“小子何莫学夫《诗》?《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迩ěr之事父,远之事君;多识于鸟兽草木之名。”(《阳货》)
安贫乐道,谨言慎行,学习有道,匡正自己=好学
朝闻夕死,追求真理
见贤思齐
坚持不懈
读诗
文本中孔子的学习观:
目标:追求真理
态度:志于学、好于学
方法:见贤思齐,发奋勤勉,
坚持不懈,不耻下问, 读诗
任务二:《论语》十二章概括了君子的日常行为规范,尝试加以概括。
君子的品质:
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
喻于义
见贤思齐
不惑不忧不惧
克己复礼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任务三: 请阅读第2/7/9/10/11章,思考“仁”的基本含义?“仁”的意义作用?”仁“的实践路径?
2.子曰:“人而不仁,如礼何 人而不仁,如乐何 ”(八佾)
7.曾子曰:“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 死而后已,不亦远乎 ”(泰伯)
9.子曰:“知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子罕)
10.颜渊问仁。子曰:“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 ”颜渊曰:“请问其目。”子曰:“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颜渊曰:“回虽不敏,请事斯语矣。”(颜渊)
11.子贡问曰:“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 ”子曰: “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卫灵公)
(1)”仁“基本含义(第2/7章):仁爱、仁以为己任(推己及人)
(2)“仁”的意义作用 (第2/9章)
“仁”为“礼”“乐”之本
智者、勇者、问心无愧、不忧不惧
(3)“仁”的实践途径(第10章):克己复礼
(4)“仁”的实践路径 的具体要求
(第一章)子曰:“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
(第四章)子曰:“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里仁》)
(第五章)子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里仁》
(第六章)子曰:“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雍也》)
主题归纳
本课所选《论语》十二章,在仁、义、礼等儒家思想核心概念的基础上,阐述了孔子关于君子人格及修身养性的基本观点,在思想道德修养、读书育人、为人处世等方面对后人都有很好的启发意义。
1.比喻说理,形象生动。
例如第八章,孔子以“堆土成山”为喻来阐述学习要持之以恒、不可半途而废的道理,易于人们理解和接受。
2.人物对话,栩栩如生。
有的章节通过对话刻画人物形象。如“颜渊问仁”,孔子给予回答,接着颜渊又问具体表现是什么,最后表示要坚决执行。通过对话,一个善于思考、领悟,又坚决践行的弟子形象呈现在读者面前。
3.哲学思辨,充满智慧。
文章节选了孔子许多带有哲学思辨意味的名句,例如“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朝闻道,夕死可矣”,这些语句给人以人生的启示,表现了孔子非凡的智慧。
写作特色
2
孔子把礼、乐与仁联系起来,认为没有仁爱之心的人,根本谈不上礼乐。
4
孔子提出君子和小人在义利上的不同态度。
6
孔子强调人的修养中质朴的本质和文化修养要配合适当
1
孔子认为君子要善于抵制物欲,把精力放在对德行的追求上。
3
孔子认为人可以为“道”而死,强调了“道”的重要性。
5
孔子强调在修身养德的过程中见贤思齐的重要性。
内容梳理
07
08
09
10
11
12
孔子表达了士人要有主动承担社会责任的坚定信心和决绝勇气。
孔子阐释功亏一篑和持之以恒的深刻道理。
孔子希望自己的学生能具备智、仁、勇这三种品质,成为真正的君子。
孔子强调“克己复礼”是达到仁的境界的方法。
阐释孔子对“恕”的理解。
多角度具体阐释《诗》“兴”“观”“群”“怨”等多方面的作用。
文本探究
尝试找出文中的成语并积累
克己复礼:儒家约束自己,使每件事都归于“礼”。
朝闻夕死:早晨闻道,晚上死去。形容对真理或某种信仰追求的迫切。
见贤思齐:见到德才兼备的人就要向他(她)看齐。
文质彬彬:形容人既文雅又朴实,后形容人文雅有礼貌。
任重道远:责任重大,路途遥远。比喻责任重大,要经历长期的奋斗。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自己不喜欢的,也不要亲自强加给对方。
未成一篑:犹功亏一篑。比喻功败垂成。
1.孔子在《论语·雍也》中探讨文与质的关系的句子是:
, 。
2.孔子在《论语·学而》中谈到君子不要求吃饱,不要求居住舒适的句子是: , 。
3.孔子在《论语·里仁》中谈到早晨懂得仁义之道,当晚为它死去也甘心的句子是: 。
文胜质则史
居无求安
朝闻道
夕死可矣。
君子食无求饱
质胜文则野
理解性默写
4.孔子在《论语·里仁》中谈到君子和小人不同的义利观的句子是:
, 。
5.唐太宗李世民曾说“以人为鉴,可以明得失”,由此可以联想到《论语·里仁》中的 , 。
小人喻于利
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见贤思齐焉
君子喻于义
6.青年担当着国家兴盛的重责,应以《论语·泰伯》中曾子所说的
“ , 。 ”自勉。
7.青年担当着国家社会兴盛的重责,应当以《卫灵公》中 ,
一句为终身信条。
士不可以不弘毅
任重而道远
己所不欲
勿施于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