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第六单元达标检测卷
时间:90分钟 满分:100分
一、读句子,根据拼音写字词。(6分)
地球是生命的yáo lán( ),她是一个ɡuǒ( )着水蓝色“纱衣”的jīnɡ yínɡ( )球体。地球上曾经到处是山清水秀、yīnɡ ɡē yàn wǔ( )的景象,但由于人类的乱砍làn( )伐,我们这位hé ǎi kě qīn( )的母亲身上已是千疮百孔。她不由发出kǎi tàn( ):“孩子们,请善待我吧!”所幸,近些年,人们终于意识到自己的错误,开始注重对地球母亲的保护。
二、选字组词。(6分)
【绕 饶 浇】 缠( ) ( )水 富( )
【睹 堵 赌】 ( )钱 添( ) 目( )
【慨 概 溉】 ( )率 灌( ) 感( )
【莹 荧 萤】 ( )屏 晶( ) ( )火虫
三、下列加点字的读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3分)
A. 山郭(guō) 肆虐(niè) 璀璨(cuǐ)
B. 盘踞(jù) 耙地(pá) 劳作(náo)
C. 蝈蝈(ɡuō) 铁锹(qiāo) 拐杖(zhàng)
D. 威胁(xié) 记载(zhǎi) 闺女(ɡuī)
四、下列加点词语使用不当的一项是( ) 。(3分)
A. 青少年是我们的未来,是我们的期望。
B. 经过不懈的努力,我们的愿望终于要实现了。
C. 他盼望早日与亲人团聚。
D. 人类不能指望地球被破坏以后再移居到别的星球上去。
五、填入下面句中的关联词语,恰当的一项是( ) 。(3分)
火星探测器的成功发射,______体现了我国航天建设的成就,______彰显了我国的科技实力。
A. 因为……所以……
B. 不仅……还……
C. 虽然……但是……
D. 无论……还……
六、我们现在常用“五彩缤纷”来形容颜色多,那么“五彩”原指的是( ) 。(3分)
A. 赤、黄、青、绿、蓝
B. 赤、黄、蓝、绿、紫
C. 黄、青、赤、白、黑
D. 赤、橙、黄、绿、紫
七、按要求完成句子练习。(12分)
1.我不禁鼻子一酸 也许老人进去后就再也出不来了 (加标点符号)
2.人类不能指望地球被破坏以后再移居到别的星球上去。(改为反问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三黑看见自己种的荞麦已经开花,白霎霎的像一片雪。(仿写比喻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用打比方的说明方法写一句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八、按文内容判断对错,对的画“√”,错的画“×”。(8分)
1.“浪淘沙”是刘禹锡写的一首词的词牌名。( )
2.“五谷丰登”中的“五谷”指的是稻、麦、黍、菽、稷。( )
3.诗人杜牧特意让南朝的“四百八十寺”掩映于迷蒙的烟雨之中,这就更增加了一种朦胧迷离的色彩。( )
4.“只有一个地球,如果它被破坏了,我们别无去处。”这句话说明了破坏地球后果的严重性。( )
九、课内阅读。(10分)
地球所拥有的自然资源也是有限的。拿矿产资源来说,它不是谁的恩赐,而是经过几百万年,甚至几亿年的地质变化才形成的。地球是无私的,它向人类慷慨地提供矿产资源。但是,如果不加节制地开采,必将加速地球上矿产资源的枯竭。
人类生活所需要的水资源、土地资源、生物资源等,本来是可以不断再生,长期给人类作贡献的。但是,因为人们随意毁坏自然资源,不顾后果地滥用化学品,不但使它们不能再生,还造成了一系列生态灾难,给人类生存带来了严重的威胁。
1. 选段主要围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句话展开,说明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
2. 画横线的句子运用__________和__________的说明方法,说明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分)
3. 画波浪线的句子中的“本来”一词能否删去?为什么?(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 读了选段,你认为应该如何减少生态灾难?(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十、课外阅读。(16分)
鹦鹉鱼的睡衣
①地中海生活着一种鱼,它色彩艳丽,脊背是紫红色的,体侧是玫瑰红色,胸部和腹部的鳍是淡黄色的,背鳍是灰黄色的,尾部镶白色的边,就像鹦鹉那样漂亮,所以人们叫它鹦鹉鱼。
②罗马人和古希腊人特别器重这种鱼,把它当作珍品,这倒不是因为鹦鹉鱼长得漂亮,而是因为它们的团结互助的精神。据研究这种鱼的学者发现,如果鹦鹉鱼一旦不幸碰上了针钩,在千钧一发之际,它的伙伴会很快赶来帮忙,咬断钓鱼线,从危险中救出同伴。如果有的鹦鹉鱼被鱼筐围住了,别的伙伴就会用牙齿咬住它的尾巴,拼命从筐缝中把它拉出来。所以,一般的渔民很难捕获到这种鱼。
③虽然鹦鹉鱼能够互相帮助,一般的危险奈何不了它们,可是,这并不等于鹦鹉鱼永远没有危险。因为鹦鹉鱼很怕死,所以常常在没有危险的时候也忧虑忡忡,它们想,白天遇到危险了,有同伴来救助,如果晚上同伴们都睡着了,谁来救自己呢?于是,鹦鹉鱼们想出了一种办法。它们每天傍晚都会给自己织一件睡衣穿,这样便确保了晚上的安全。
④它们织睡衣的方法像蚕吐丝作茧似的,从嘴里吐出白色的丝,利用它的腹鳍和尾鳍,经过一两个小时就能从头到尾织成一个囫囵的壳,这就是它们的睡衣。每天晚上,它们睡在自己编织的睡衣里,确实能够防御敌人的侵害,并能安安静静地睡一晚。可是它们的睡衣织得太坚固了,第二天早晨要费很大力气才能把睡衣弄破,以便从里面钻出来。到了晚上,鹦鹉鱼再织一件新的睡衣穿在身上。
⑤有时候,鹦鹉鱼生病了,晚上躺在睡衣里,早晨想出来的时候,因为没有足够的力气钻破睡衣,这就麻烦了,时间一长它必死无疑。因为,鹦鹉鱼从不救助困在睡衣里的同伴,它们会认为同伴还在睡觉,不便打扰。
⑥所以,对于鹦鹉鱼来说,最大的危险不是来自外界的伤害,而是因为作茧自缚的自残。人类也拥有像鹦鹉鱼相似的一件睡衣,我们从来不缺乏互相帮助的精神,但却逃不脱作茧自缚的危险。
1.分别找出第①②③自然段中能概括段落中心意思的关键词语。(3分)
①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 ③________________
2.理解下面句子中加点词语的意思,体会说明文用词的准确性。(2分)
(1)(它们)经过一两个小时就能从头到尾织成一个囫囵的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第二天早晨要费很大力气才能把睡衣弄破。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对画“ ”的句子理解正确的是( )(3分)
A.鹦鹉鱼最大的危险不是来自别的鱼类,而是同伴鱼类的互相嫉妒。
B.因为平时鹦鹉鱼受到外界伤害时,其他鹦鹉鱼会很快来解救受困者,而当鹦鹉鱼困在睡衣里时,就会因得不到同伴的救助而死亡。
C.鹦鹉鱼织的睡袋太结实,它们自己有时候就出不来,作茧自缚。
4.概括这篇文章的主要内容。(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根据短文内容判断对错,对的画“√”,错的画“×”。(2分)
(1)第①自然段先写鹦鹉鱼的全身色彩艳丽,又写身体各个部位的不同颜色,所以是从整体到局部的说明顺序,也就是逻辑顺序。( )
(2)第②自然段采用从结果到原因,又从原因到结果的逻辑说明顺序。( )
(3)第①自然段运用的说明方法是下定义,第⑤自然段运用了举例子的说明方法。( )
6.你是如何理解短文最后一句话的?结合实际说一说。(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十一、习作。(30分)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作为一名小学生,我们该如何做呢?请你写一份倡议书,号召大家从自己做起,从身边的小事做起,保护家园,保护地球。
一、摇篮 裹 晶莹 莺歌燕舞 滥 和蔼可亲 慨叹
二、绕 浇 饶 赌 堵 睹
概 溉 慨 荧 莹 萤
三、1. C
四、A
五、B
六、C
七、
1.—— 。
2.人类难道能指望地球被破坏以后再移居到别的星球上去吗?
3.明月挂在深蓝色的天空中,月光像流水一样泻下来,大地一片银白色。
4.蚕的小小的身躯是一座非常奇妙的“加工厂”。
八、1.× 2.√ 3.√ 4.√
九、1. 地球所拥有的自然资源也是有限的 地球面临着自然资源枯竭的威胁
2. 举例子 列数字 矿产资源的形成需要漫长的过程
3. 不能删去, “本来”强调这些资源原先是可以再生的, 现在已经不可以再生了, 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严谨性和准确性。
4. 示例: 有计划地开采, 珍惜资源, 合理使用化学品。
十.
1.①色彩艳丽 ②团结互助 ③很怕死
2.(1)“就能”一词强调了鹦鹉鱼编织睡衣时间之短。 (2)“才能”一词突出了鹦鹉鱼睡衣之坚固。
3.B
4.本文主要介绍了鹦鹉鱼的特点,以及它们为保护自己反而作茧自缚的厄运。 5.(1)√ (2)√ (3)√
6.人类有团结互助的精神,但是也存在跟鹦鹉鱼类似的行为,所以也是作茧自缚。例如,人类在享受塑料袋带来的方便时,却受到了白色污染的惩罚。人们造汽车、建化工厂,污染了空气和水。人们在让生活变得更加便利的同时,却让自己的生存环境遭到了破坏,让自己的生命受到了威胁。
十一、【写作指导】1.首先确立主题“保护自然环境”。2.保护环境要注意细节,从身边的小事做起。3.明确倡议书的格式(标题、称呼、正文、署名、日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