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课《在民族复兴的历史丰碑上——2020中国抗疫记》课件(共26张ppt)高中语文统编版选择性必修上册

文档属性

名称 第4课《在民族复兴的历史丰碑上——2020中国抗疫记》课件(共26张ppt)高中语文统编版选择性必修上册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17.2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3-08-28 11:43:1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26张PPT)
183年前的庚子年,西方的坚船利炮击碎了“天朝上国”的迷梦;
123年前的庚子年,八国联军的铁蹄践踏在紫禁城苍凉的地面上。
100多年的历史记忆,仿佛一部时间简史,告诉我们和我们的子孙——
“中华民族历史上经历过很多磨难,但从来没有被压垮过,而是愈挫愈勇,不断在磨难中成长、从磨难中奋起。”
情境设置
名称03
《时代英雄》
2019年12月以来,湖北省武汉市部分医院陆续发现了多例有华南海鲜市场暴露史的不明原因肺炎病例,证实为2019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后经研究表明,新冠病毒2019年9月或已在意大利传播。随即世界进入型冠状病毒感染大流行时代。2020年5月,我国新冠肺炎疫情防控阻击战取得重大战略成果。很多人都在思考:中国为什么能经受住艰苦卓绝的历史大考?惊心动魄的抗疫大战带给我们哪些永恒的财富?
我们一起走进《在民族复兴的历史丰碑上》去寻找答案。
新课导入
1.了解2020年中国抗疫的重大事件,理解中国抗疫取得巨大成功的重要原因。
2.梳理文本,分章节概括主要内容,拟写小标题,理清文章思路。
学习目标
3.学习抗疫精神,凝聚磅礴力量,助引精神成长。
了解作者
“钟华论”是由新华社领导直接指挥、集中全社评论骨干力量打造的重要政论栏目,于2019年创办。“钟华论”聚焦于深入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打造有高度、有深度、有温度的重磅评论,实现文字、视频、图片、金句海报的全媒体呈现,彰显新华社评论的权威性、传播力和影响力。
主要作品:《共产党员爱的最高境界是爱人民》《百年风华:读懂你的样子——献给中国共产党百年华诞》《凡水有源,方能奔涌》等。
文体知识
事件通讯
是报道具有典型意义的新闻事件的通讯。它具体完整地记叙事件发生发展的情况和过程、原因和结果、意义和影响。事件通讯的题材非常广泛,既可以报道重大事件,又可以叙写“凡人小事”;既可以赞颂先进事物,又可以批评错误倾向。
写作要求
(一)深入开掘事件的典型意义,确立一个富于时代感的思想主题;
(二)主次分明,详略得当,切忌平均使用笔墨;
(三)层次清晰,结构合理;
(四)处理好人物与事件的关系,在叙写事件的同时,注意写好人物。
通讯结构方式
1、纵式结构:层次与层次之间呈现纵深发展态势的
2、横式结构:层次与层次之呈现相互并列关系
3、纵横结合式结构:既采用纵式结构,又采用横式结构,就形成了这种纵横结合式结构,在这种两相结合的结构之中,总会有一种占主要地位,另一种占次要地位,或者整体上采用纵式结构,局部有地方是横式结构;或者总体上是横式结构,某些局部是纵式结构。
文体知识
①本文的标题由主副标题构成。主标题“在民族复兴的历史丰碑上”是一个介词短语,副标题“2020中国抗疫记”则交代了文章所写的具体内容
主标题
副标题
②这两个标题结合在一起,意思是2020年中国成功战胜新冠肺炎疫情这一重大历史事件,必将在民族复兴的历史丰碑上留在浓墨重彩的一笔
走进文本,分析标题
抗疫取得重大成果的原因
领导能力强(一)
社会制度优越(二)
人民的精神(三)
“生命至上、人民至上”的理念(四)
科学防治(方法)(五)
对我国的警示(六)
疫情给我们的警示
对世界的警示(七)
总叙抗疫的相关情况
歌颂了中华民族坚强不屈、愈挫愈勇的精神品格(八)
中国抗疫记
走进文本,理清思路
采用纵横结合形式
作者并没有按照一般的横式结构或者纵式结构展开议论全文,而是将回顾与总结、记事与思考、议论与抒情融为一体,站在全局高度,以事实为基础,采用纵横结合式结构 (也叫复式结构)带领读者从不同的角度去认识理解这场伟大的抗疫斗争。
走进文本,理清思路
走进文本,把握内容
课文全面、客观、立体地报道了2020年党中央领导全国人民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取得重大战略成果这一历史事件,根据课文请分析一下中国取得抗疫重大战略成果的原因是什么?
探究文本,把握主旨
小标题
角度
1、国家力量,挺过疫情——获胜总结
2、制度优势,八方支援——胜利保障
3、中国精神,力量之源——灾难意义
4、生命至上,人民至上——价值取向
5、理性抗疫,科学防治——防控方法
6、总结经验,吸取教训——抗疫反思
7、全球抗疫,团结合作——大国担当
8、新生中国,扬帆远航——展望未来
——由宏观到具体,由内因到外因,由过去到未来
探究文本,把握主旨
主要
内容
生命至上的价值追求
科学抗疫的理性思考
对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和中华民族精神的热情礼赞
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真诚愿望和博大胸怀
对新时代中国人民高尚品格的歌颂
对推进社会治理体系变革的深入思考
探究文本,把握主旨
总结归纳:文本传达的价值理念
对生命至上的价值追求
对科学抗疫的理性思考
对文化精神的热情礼赞
对命运与共的真诚愿望
对人民品格的歌颂赞美
对体系变革的深入思考
文本
主旨
全文主体共八个部分,国绕抗疫主题,每部分选取一个方面(国家力量、制度优勢、中国精神、价值取向、抗疫方法、经验教训、大国担当、展望未来),将从个人到国家,从地方到中央。从湖北武汉到全国各地,从卫生防疫到各行各业,从疫情爆发到抗疫艰难直至取得胜利等方方面面的情况全面、客观地展现出来,层次分明,角度丰富。
①多角度、分层次
从文中你学到哪些写作技巧?请结合具体文段进行分析
聚焦重点,探究技巧
②善用排比句
从白衣战士冲锋在前的身影里,人们看到了“苟利国家生死以”的英勇无畏;从无数普通人坚守岗位的执着中,人们看到了“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责任感;从八方驰援的物资洪流中,人们看到了“岂曰无衣,与子同袍”的血脉深情;从方舱医院里“读书哥”的淡定中,人们看到了“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的乐观豁达……
不管是108岁的老人,还是出生仅30个小时的婴儿,医务工作者绝不放弃每一个生命,哪怕只有万分之一的希望,也会倾尽百分之百的努力。为了抢救生命,医务人员冒着被感染的风险采集病毒样本,身患渐冻症的金银潭医院院长张定宇累得迈不开脚,28岁药师宋英杰因过度劳累再也没有醒来……没有生而英勇,只因选择无畏。那一封封按着鲜红手印的请战书,那一道道口罩勒出的深痕,那一个个彻夜照顾患者的身影,正是对医者仁心的最好诠释。
③点面结合
从文中你学到哪些写作技巧?请结合具体文段进行分析
聚焦重点,探究技巧
《在民族复兴的历史丰碑上——2020中国抗疫记》新时代的伟大抗疫精神与战争年代革命者的革命精神一脉相承的。共产党员、基层干部、白衣战士、志愿者、岗位坚守者、八方驰援者,他们在疫情期间,体现出自强不息、百折不挠的坚强意志,万众一心、众志成城的团结精神,顾全大局、甘于奉献的担当意识,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的仁爱之心,命运与共、天下一家的社会理想。他们作为新时代社会主义建设者,体现了新时代广大中国人民对革命精神的继承发扬。
总结全文,体会精神
中华民族一路走来,历经沧桑,历经磨难。可是我们从来不向困难低头,反而在磨难中不断成长,从磨难中不断奋起。2020年那场全民参与的中国抗疫斗争在党的领导下,我们团结一心,勇敢对抗病魔,短短4个多月的时间内将疫情控制住,全国人民恢复正常的生产生活。这就是中国力量!这就是中国精神!
结束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