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二一教育在线组卷平台 助您教考全无忧
浙教版科学七下阶段性测试(九)[考查范围:地球与宇宙(4.4~4.7)]
一、选择题(每题3分,共54分)
1.下列概念中,有从属关系,且从小到大依次排列的是( )
A.天王星一木星一太阳系 B.银河系一太阳系一宇宙
C.月球一地月系一太阳系 D.哈雷彗星一地球一太阳
【答案】C
【知识点】行星及其卫星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天体系统的层次。距离相近的天体因相互吸引和相互绕转,构成不同级别的天体系统,天体系统的层次为:最高一级为总星系(即目前所知的宇宙范围),第二级为银河系和河外星系(河外星系简称星系),银河系又向下分成第三级的太阳系及其他恒星系,太阳系向下分成最低一级的地月系和其他行星系。
【解答】月球属于地月系,地月系属于太阳系。
故选C。
2.(2017·海淀模拟)日、地、月是人类最熟悉的三个星球,下列有关它们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太阳是离地球最近的一颗行星
B.地幔运动的表现形式有火山和地震
C.月球上的环形山都是陨石撞击形成的,且月球没有大气听不到撞击声
D.当日、地、月运行到一条直线上时,月相可能是新月,也可能是满月
【答案】D
【知识点】月球的概况;月相;行星及其卫星
【解析】【分析】此题主要考查地球自转的周期,属于较为简单的基础题型。地球自转的周期是一天;自转的方向是自西向东;产生的地理现象:①昼夜交替;②时间差异。地球内部分为地壳、地幔、地核三部分。火山和地震都是地壳快速运动的结果。月球上的环形山大多数是由于陨石撞击形成的。
【解答】A、太阳是一颗恒星;原叙述错误,故A不符合题意;
B、火山和地震都是地壳快速运动的结果,故B不符合题意;
C、月球上的环形山还可能是由于月球原始的火山形成的,故C不符合题意;
D、当日、地、月运行到一条直线上时,月相可能是新月,也可能是满月,故D符合题意。
故选D
3.“嫦娥五号”是我国登月计划的重要一步,以下与月球相关的描述合理的是( )
A.月球是地球的一颗天然卫星,月球本身会发光
B.“嫦娥五号”登月后不会受到月球引力的作用
C.月球上有氧气,宇航员在月球上可以自由呼吸
D.“十五的月亮十六圆”,农历十五、十六看到的月相是满月
【答案】D
【知识点】月球的概况
【解析】【分析】1)月球是一颗不会发光的卫星,本身不发光,反射太阳光;
(2)月球车在月球上的引力是它在地球表面受到的引力的六分之一;
(3)月球表面没有空气;
(4)月亮最圆满明亮的时刻是在“望”时。
【解答】A.月球是地球的一颗天然卫星,但月球本身不会发光,故A错误;
B.月球车在月球上的引力是它在地球表面受到的引力的六分之一,因此“嫦娥五号”登月后仍然会受到月球引力的作用;故B错误;
C.月球表面没有空气,也就没有氧气,宇航员在月球上不可以自由呼吸,故C错误;
D.当月亮运行到对地球来说正好跟太阳相反的方向的时候,我们可以看到一轮圆月,这叫“望”。 当月亮运行到地球和太阳之间时,月亮被太阳照亮的半面正好背着地球,我们看不见月亮,这“朔”。 由“望”到“望”,或由“朔”到“朔”,平均起来需要29天12小时44分,这叫一个朔望月. 朔一定在农历的每月初一. 朔之后平均起来要再经过14天18小时22分才是望,因此,望月常常不是发生在十五的晚上,而是十六的晚上,俗话说:“十五的月亮十六圆”,就是这个道理,故D正确。
故选D。
4.人类对宇宙探测的手段按发展顺序排列的是( )
A.人造卫星一载人飞船一航天站一航天飞机
B.航天飞机一人造卫星一航天站一载人飞船
C.人造卫星—航天飞机—载人飞船一航天站
D.载人飞船—航天飞机—人造卫星一航天站
【答案】A
【知识点】银河系和宇宙;人类对宇宙的认识
【解析】【分析】本题主要考查人类对宇宙探索的发展情况。
【解答】世界上第一架航天飞机试航成功是1981年,1961年4月12日前苏联发射了的第一艘“东方号飞船”,世界上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是1957年10月4日发射的。进入20世纪60年代,各种载人航天器先后进入太空,实现了对月球及大行星的逼近观测和直接取样。
故选A。
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太阳是宇宙的中心
B.太阳活动会对人类的生产生活造成影响
C.太阳系的八大行星都没有卫星
D.太阳是银河系中唯一的恒星
【答案】B
【知识点】太阳系的组成;太阳系的形成和恒星的演化
【解析】【分析】根据太阳的概况及科学常识解答。
【解答】A:太阳不是宇宙的中心,A错误。
B:太阳活动会对人类的生产生活造成影响,B正确。
C:太阳系八大行星是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其中水星和金星没有卫星,地球有一颗卫星。火星有两颗卫星,木星至少有63个卫星,已知天王星有27颗天然的卫星。海王星有9颗卫星,C错误。
D:太阳不是银河系中唯一的恒星,D错误。
故选B。
6.下列各组行星中 都有光环的是( )
A.水星、火星 B.木星、土星
C.地球、天王星 D.土星、金星
【答案】B
【知识点】行星及其卫星
【解析】【分析】解答本题需明确考查的知识点是太阳系,在此基础上,结合分析各个说法,选出正确答案。
太阳系是以太阳为中心,和所有受到太阳的引力约束天体的集合体。包括八大行星(由离太阳从近到远的顺序: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以及至少173颗已知的卫星、5颗已经辨认出来的矮行星和数以亿计的太阳系小天体。
【解答】太阳系中,类木行星都有光环。太阳系中的类木行星(气态巨行星)共有四颗,分别是: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这四颗行星都有光环。
故选B。
7.在北半球某地的一个晴朗夜晚,星空中指示方向最好的参照物是( )
A.小熊座 B.大熊座 C.北极星 D.北斗星
【答案】C
【知识点】著名的星座与恒星
【解析】【分析】北极星是一颗恒星,在北半球,北极星是最重要的一颗指示方向的星体。在星空背景上,北极星距离北天极不足1°,故在夜间找到了北极星就基本上找到了正北方。选择不同的参照物,物体的运动情况是不一样的,凡是选作参照物的物体都认为其是静止的,而参照物的选取又是任意的,注意灵活选择参照物。
【解答】北极星是一颗恒星,在北半球,北极星是最重要的一颗指示方向的星体。晴朗夜晚,它在群星中最亮,最易找到,凡是选作参照物的物体都认为其是静止的,而参照物的选取又是任意的。所以北极星是空中指示方向最好的参照物。
故选C。
8.2013年4月18日,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NASA)宣布,发现了3颗最像地球,可能最适宜人类居住的“新地球”。“新地球”和地球都属于( )
A.恒星 B.行星 C.彗星 D.卫星
【答案】B
【知识点】行星及其卫星
【解析】【分析】行星通常指自身不发光,环绕着恒星运转的天体。
【解答】据所学知识可知,地球属于行星。
故选B。
9.下列哪一种现象的变化必须同时考虑日、地、月三者间的相对位置( )
A.日食的发生 B.昼夜的交替
C.季节的变化 D.正午时刻太阳高度的变化
【答案】A
【知识点】昼夜交替;正午太阳高度变化;日食和月食的成因
【解析】【分析】当太阳、月球、地球三者在同一直线上,太阳光被月球挡住了,不能传到地球上,就发生了日食。昼夜交替,是地球自转的结果,季节的变化谁地球绕太阳公转造成的,中午时刻太阳仰角的变化与地、日间距离有关。
【解答】A.当太阳、月球、地球三者在同一直线上,太阳光被月球挡住了,不能传到地球上,就发生了日食,这说明,日食的发生必须同时考虑日、地、月间的相对位置关系,故A正确。
B.昼夜的交替是地球自转造成的,取决于地、日关系,不必同时考虑日、地、月间的相对位置关系,故B错误。
C.季节的变化是地球绕太阳公转造成的,取决于地、日间关系,不必同时考虑日、地、月间的相对位置关系,故C错误。
D.中午时刻太阳仰角的变化取决于地、日间关系,不必同时考虑日、地、月间的相对位置关系,故D错误。
故选A。
10.2018年1月31日晚,我国大部分地区能观察到罕见的“月全食十超级月亮+蓝月亮”三最合一的天文奇观。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月相变化的周期为27.3日
B.当天是我国的农历初一
C.当天太阳直射点位于地球的南半球
D.月全食时月球处于地球和太阳之间
【答案】C
【知识点】日食和月食的成因
【解析】【分析】月全食,天文学术语,是月食的一种,当月亮、地球、太阳完全在一条直线上的时候,地球在中间,整个月亮全部走进地球的影子里,月亮表面变成暗红色,形成月全食。
【解答】A.月相变化的周期大约是29.53天,故错误;
B.月食发生在农历十五,而日食发生在农历初一,故错误;
C.1月31日,太阳直射点在南半球,故正确;
D.月全食是地球遮掩太阳光,在月球上形成阴影区,故地球在日月二者之间,故错误。
故选C。
11.地球与火星都是太阳系中的行星,下列有关太阳系行星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八大行星绕日公转的轨道面几乎在一个平面上
B.水星、金星、火星在体积、质量、组成物质方面与地球较相似,称为类地行星
C.在地球轨道两侧,分别是金星和火星轨道
D.金星、火星等行星能发出可见光,这几颗行星在夜空显得很明亮
【答案】D
【知识点】行星及其卫星
【解析】【分析】八大行星绕日公转的轨道面几乎在一个平面上;
水星、金星、火星在体积、质量、组成物质与地球较相似,称为类地行星;
在地球轨道两侧,分别是金星和火星轨道;
金星、火星等行星本身不发光,在夜空明亮是由于太阳的照射.
【解答】A.八大行星绕日公转的轨道面几乎在一个平面上,与地球公转平面夹角很小,故不符合题意;
B.水星、金星、火星在体积、质量、组成物质与地球较相似,称为类地行星,故不符合题意;
C.大行星按距日远近依次是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在地球轨道两侧,分别是金星和火星轨道,故不符合题意;
D.金星、火星等行星本身不发光,在夜空明亮是由于太阳的照射,故正确。
故选D。
12.当望月的时候,日、地、月三者的相对位置应是( )
A.日、地在月球的同侧 B.日、地在月球的两侧
C.月球在太阳的北侧 D.月球在太阳的南侧
【答案】A
【知识点】月相
【解析】【分析】此题给出月相,来判断太阳、月球、地球三者的位置关系,考查学生分析推理能力。
【解答】望月时,太阳、月球、地球三者共线,且地球位于日、月之间。
故选A。
13.2021年7月1日(农历五月二十二)是中国共产党建党100周年纪念日,当天地球大约处于图中的位置是( )
A.甲~乙之间 B.乙~丙之间 C.丙~丁之间 D.丁~甲之间
【答案】C
【知识点】地球公转;阳历和地球公转的关系
【解析】【分析】北半球夏至日的日期是6月22日左右,冬至日的日期是12月22日左右,春分日的日期是3月21日左右,秋分日的日期是9月23日左右,结合图片思考解答。
【解答】北半球夏至日的日期是6月22日左右,而丙位置为太阳光直射北回归线因此是夏至日,所以丁位置是秋分日,7月1日已经过了夏至日,因此当天地球大约处于图中的位置是丙~丁之间,C符合题意。
故选C。
14.下列有关日食过程的图,按其发生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
A.⑥⑤③⑧①④②⑦⑥ B.⑥⑧③⑤④⑦②①⑥
C.⑥⑦②①④⑧③⑤⑥ D.⑥①②⑦④⑧③⑤⑥
【答案】C
【知识点】日食和月食的成因
【解析】【分析】日食出现时,根据月球自西向东绕地球运动可知,太阳先亏损于西缘复圆于东缘,据此可对日食图进行排序。
【解答】食发生时,由于月球的运动方向自西向东,所以太阳先亏损于西缘复圆于东缘,所以正确的顺序是⑥⑦②①④⑧③⑤⑥,C选项正确。
故选C。
15.下列关于月相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新月,农历初一出现一轮明月
B.上弦月,农历初七、八出现,月面朝东
C.满月,农历十五、十六出现,通宵现
D.下弦月,农历二十二、二十三出现,月面朝西
【答案】C
【知识点】月相
【解析】【分析】月相变化规律是:新月—峨眉月—上弦月—盈凸—满月—亏凸—下弦月—残月—新月,就这样循环,月相变化是周期性的,周期大约是一个月。月球绕地球公转一周,月相由朔到下一次朔所经历的时间间隔,即月相变化的周期。月相的更替周期是29.53天,称为一个朔望月,它是历法中历月和星期的来源。
【解答】A:“新月”对应的是农历初一,新月那天隐约能看见一弯细线,或基本看不见月亮,A错误。
B:约在农历每月初七、初八,日、地、月三者的相对位置成为直角,即月地连线与日地连线成90°。在地球上正好看到月球是西半边亮,亮面朝西,呈半圆形叫上弦月,B错误。
C:约在农历每月十五、十六,月球运行到地球的外侧,即太阳、月球位于地球的两侧。在地球上可看到一轮明月,称为满月或望,C正确。
D:约在农历每月二十二、二十三,太阳、地球和月球之间的相对位置再次变成直角,月球在日地连线的西边90°。在地球上可看到月球东半边亮呈半圆形,月面朝东,称为下弦月,D错误。
故选C。
16.(2021·宁波)2020年7月23日,“天问一号”成功发射,奔向火星;至2021年5月15日(农历四月初四),携带“祝融号”火星车的着陆巡视器在火星着陆,我国成为首个在一次火星探测任务中完成“绕、落、巡"三项目标的国家。下 列描述错误的是( )
A.图甲中箭头所指的行星是火星
B.2021 年5月15日,地球上看到的月相是下弦月
C.陨石撞击火星可以形成撞击坑
D.“天问一号”拍摄的照片信息是以电磁波的形式传回地球的
【答案】B
【知识点】阴历与月相的关系;太阳系的组成
【解析】【分析】随着月亮每天在星空中自东向西移动一大段距离,它的形状也在不断地变化着,这就是月亮位相变化,叫做月相。
【解答】A、太阳系中第四轨道的行星是火星;故A正确;
B、农历初四,地球上看到的月相是峨眉月;故B错误;
C、陨石撞击火星表面会形成图乙中的撞击坑;故C正确;
D、火星到地球中间是真空地带,没有介质,所以信号只能以电磁波的形式传回地球;故D正确;
故答案为:B。
17.(2021七下·嘉兴期末)人类从未间断过对太阳系的探索。下列有关太阳系的叙述,正确的是( )
A.耀斑爆发常作为太阳活动强弱的标志
B.金星可以直接用肉眼观察到
C.除地球外,其他行星至今没有发现水
D.土星和木星周围都没有卫星
【答案】B
【知识点】太阳系的组成
【解析】【分析】(1)太阳活动强弱的主要标志是黑子的多少和大小。
(2)太阳系由太阳、八颗行星、66颗卫星以及无数的小行星、彗星及陨星组成的。行星由太阳起往外的顺序是: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离太阳较近的水星、金星、地球及火星称为类地行星。
【解答】A、太阳黑子的多少和大小常作为太阳活动强弱的主要标志,A不符合题意;
B、金星可以直接用肉眼观察到,B符合题意;
C、除地球外,也发现其他行星有水,C不符合题意;
D、土星和木星周围有卫星,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18.小明的爸爸要给年迈的爷爷、奶奶买新房,决定买一楼,这样出行方便。选好楼址后,爸爸又担心前面的楼会影响采光,小明建议爸爸某几天中午去看房,要是这几天采光很好就没问题了。小明建议爸爸看房的日期是( )
A.春分前后 B.夏至前后 C.秋分前后 D.冬至前后
【答案】D
【知识点】正午太阳高度变化
【解析】【分析】太阳光线的直射点有规律的在南北回归线之间来回移动,各地正午太阳高度也随之发生有规律的变化,太阳高度是指太阳光线与水平面的夹角,太阳光线垂直照射的地方,太阳高度最大,太阳辐射最强。
【解答】冬至日太阳高度最小,物体的影子最长,要想考虑到房子的采光问题,应该选择冬至日前后去看合适。
故选D。
二、填空题(每空2分,共28分)
19.嫦娥任务是我国重要的绕月探月工程。
(1)月球表面地形复杂,最引人注目的是随处可见的 ,即月坑。
(2)“玉兔号”的腿部是六个轮状的移动装置,目的 来减小对月 面的压强,适合在松软的月球表面行驶。
(3)2018年5月21日(农历四月初七),“鹊桥号”中继卫星发射升空。当天晚上的月相接近 。
【答案】(1)环形山
(2)增大受力面积
(3)上弦月
【知识点】月球的概况
【解析】【分析】(1)减小压强的方法:是在压力一定时,通过增大受力面积来减小压强;是在受力面积一定时,通过减小压力来减小压强。
(2)上弦月是指每月的农历初七和初八,太阳跟地球的连线和地球跟月亮的连线成直角。
【解答】(1)月球表面地形复杂,最引人注目的是随处可见的是环形山,即月坑;
(2)"玉兔号"的腿部是六个轮状的移动装置,目的是在压力一定时,通过增大受力面积来减小对月面的压强,适合在松软的月球表面行驶;
(3)由题中材料可知,2018年5月21日(农历四月初七),月相是上弦月。
20.月球是离地球最近的自然天体,是地球唯一的天然卫星。读月球正面照片和月相成因示意图,回答问题。
(1)要能清楚地看到图1整个月球正面,对应图2月球公转的位置是字母 处,对应的月相是 。
(2)月球正面照片中,明亮的部分是 ,阴暗的部分是 。
【答案】(1)C;满月
(2)高地;平原或盆地
【知识点】月球的概况
【解析】【分析】月相,是天文学中对于地球上看到的月球被太阳照明部分的称呼,随着月亮每天在星空中自西向东移动一大段距离,它的形状也在不断地变化着,这就是月亮位相变化,叫做月相.上弦月出现在农历月的上半月的上半夜,月面朝西,位于西半天空(凹的一面朝东);下弦月出现在农历月的下半月的下半夜,月面朝东(凹的一面朝西),位于东半天空。
【解答】(1)由题中图可以看出,图一是满月,对应图二的C。
(2)根据课本相关知识,月球正面照片中,明亮的部分是高原和山脉(环形山);阴暗的部分是平原和盆地。
21.读“地球、月球公转轨道图”,回答问题。
(1)月球公转到图中 点时是农历十五,此时可能发生 (天文现象)。
(2)月球公转到图中 点时为上弦月,月面朝 。
(3)假如月球是透明的,肯定不会出现 现象,而 现象还是会发生的。(均填“日食”或“月食”)
(4)月相变化的周期给人们提供了一种计量时间的尺度,我们现今沿用的 就是利用月相的周期变化制定的。
【答案】(1)C;月食
(2)B;西
(3)日食;月食
(4)农历
【知识点】月球的概况;地球公转;月相;日食和月食的成因
【解析】【分析】解答此题的关键是熟练掌握月相的成因规律,月食、日食对应的日、地、月的位置关系,天文潮汐的大、小潮与日、地、月的位置关系等。根据图中日、地、月的位置关系;A位置日、地、月三者共线,且月球位于中间,则应为新月,根据月球运动方向,B应为上弦月,C为满月,D为下弦月。
【解答】(1)月球公转到图中C点时是农历十五,此时可能发生月食。
(2)月球公转到图中B点时为上弦月,月面朝西。
(3)假如月球是透明的,肯定不会出现日食现象,而月食现象还是会发生的。
(4)月相变化的周期给人们提供了一种计量时间的尺度,我们现今沿用的农历就是利用月相的周期变化制定的。
三、实验探究题(每空2分,共18分)
22.根据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的图形表示 星座。
(2)图中字母标注的恒星中,为北极星的是 。
(3)在中国可以观测到北极星的时间是 。
(4)在冬季的晚上八、九点钟,观测到的北斗星斗柄朝 (方向)。
(5)在野外没有罗盘(指南针)、地图等工具的情况下,可以寻找北极星来判断方向,如果是阴雨天你将如何判断方向?如果在城市你将如何判断方向?
【答案】(1)大熊
(2)C
(3)全年(晴 朗的夜晚)
(4)北
(5)在野外可以根据树的长势来判断:长在北半球的树木,朝南的一面长势较北面旺盛。在城市里可以根据居民的房屋来判断:一般的房屋都是朝南的。(其他方法合理亦可)
【知识点】著名的星座与恒星
【解析】【分析】大熊星座为北斗七星所属星座,大熊座的星星被想象为一只大熊的形象。在星图上,北斗七星的斗柄是大熊的长长的尾巴,斗勺的四颗星是大熊的身躯,另一些较暗的星构成了大熊的头和脚。 是北方天空中最醒目的星座,古往今来各国的天文学家都很重视它。
北极星,又称北辰、紫微星,指的是最靠近北天极的一颗恒星,现阶段所指的是“勾陈一”。北极星位于地球地轴的北端,在北斗七星中的天璇与天枢连线的五倍延长线上。因地球的自转,而北极星又处于天球转动的轴上,所以相对其它恒星静止不动。
【解答】(1)图中的图形表示大熊 星座。
(2)图中字母标注的恒星中,为北极星的是C。
(3)在中国可以观测到北极星的时间是全年(晴 朗的夜晚)。
(4)在冬季的晚上八、九点钟,观测到的北斗星斗柄朝北。
(5)在野外没有罗盘(指南针)、地图等工具的情况下,可以寻找北极星来判断方向,如果是阴雨天:在野外可以根据树的长势来判断:长在北半球的树木,朝南的一面长势较北面旺盛。在城市里可以根据居民的房屋来判断:一般的房屋都是朝南的。
23.农历五月初五是我国的传统节日——端午节,2021年的端午节是6月14日。
(1)今年的端午节那天地球大概运行在图甲中的 (填字母)附近。
(2)今年端午节那天的月相最接近图乙中的 。
【答案】(1)B
(2)A
【知识点】地球公转;月相
【解析】【分析】当太阳光直射在南回归线上时,这一天称为冬至日,为12月22日,北半球昼短夜长,北极圈以内地区有极夜现象;当太阳光直射在北回归线上时,这一天称为夏至日,为6月22日,北半球昼长夜短,北极圈以内地区有极昼现象;当太阳光第一次直射在赤道上时,这一天称为春分日,为3月21日,全球昼夜平分;第二次直射在赤道上时为秋分日,为9月23日,全球昼夜平分。
【解答】(1)从图中看出,当地球运行到A处时,太阳直射赤道,为北半球的春分日,时间为3月21日前后;当地球运行到图B处时,太阳直射北回归线,为北半球的夏至日,时间为6月22日前后;2021年的端午节是6月14日,位于春分日与夏至日之间,接近图B处。
(2)2021年的端午节是6月14日,农历五月初五,月相接近上弦月。故选A。
24.2020年4月8日(农历三月十六),年度超级大月亮点亮夜空。当天地球处在如图甲中的 (填写字母)位置附近。超级月亮看起来比平时又大又亮,是因为它到达了近地点,如图乙是月球绕地球运动的示意图,此时月球运行到图乙中的 (填“M”或“N”)点。
【答案】A;M
【知识点】地球公转;月相
【解析】【分析】1.历中的日期是根据月球绕地球公转制定的,农历与月相是有关系的。初一新月,初七八上弦月,十五、六满月,廿二、三下弦月;
2.阳历是根据地球绕太阳公转制定的历法,阳历对应地球在公转轨道上的位置是固定的。图甲中冬至(12月22日前后),春分(3月21日前后),夏至(6月22日前后),秋分(9月23日前后);
3.月球绕地球公转时,月球的机械能是守恒的。在近地点时势能小动能大,在远地点时势能大动能小;
【解答】(1)公历4月8日在春分3月21日和夏至6月22日之间,此时的地球应该运行在A位置附近;
(2)月球绕地球公转时,月球的机械能是守恒的。在近地点时势能小动能大,在远地点时势能大动能小。图中M点是近地点,此时月球运行到图乙中的M点。
二一教育在线组卷平台(zujuan.21cnjy.com)自动生成 1 / 1登录二一教育在线组卷平台 助您教考全无忧
浙教版科学七下阶段性测试(九)[考查范围:地球与宇宙(4.4~4.7)]
一、选择题(每题3分,共54分)
1.下列概念中,有从属关系,且从小到大依次排列的是( )
A.天王星一木星一太阳系 B.银河系一太阳系一宇宙
C.月球一地月系一太阳系 D.哈雷彗星一地球一太阳
2.(2017·海淀模拟)日、地、月是人类最熟悉的三个星球,下列有关它们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太阳是离地球最近的一颗行星
B.地幔运动的表现形式有火山和地震
C.月球上的环形山都是陨石撞击形成的,且月球没有大气听不到撞击声
D.当日、地、月运行到一条直线上时,月相可能是新月,也可能是满月
3.“嫦娥五号”是我国登月计划的重要一步,以下与月球相关的描述合理的是( )
A.月球是地球的一颗天然卫星,月球本身会发光
B.“嫦娥五号”登月后不会受到月球引力的作用
C.月球上有氧气,宇航员在月球上可以自由呼吸
D.“十五的月亮十六圆”,农历十五、十六看到的月相是满月
4.人类对宇宙探测的手段按发展顺序排列的是( )
A.人造卫星一载人飞船一航天站一航天飞机
B.航天飞机一人造卫星一航天站一载人飞船
C.人造卫星—航天飞机—载人飞船一航天站
D.载人飞船—航天飞机—人造卫星一航天站
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太阳是宇宙的中心
B.太阳活动会对人类的生产生活造成影响
C.太阳系的八大行星都没有卫星
D.太阳是银河系中唯一的恒星
6.下列各组行星中 都有光环的是( )
A.水星、火星 B.木星、土星
C.地球、天王星 D.土星、金星
7.在北半球某地的一个晴朗夜晚,星空中指示方向最好的参照物是( )
A.小熊座 B.大熊座 C.北极星 D.北斗星
8.2013年4月18日,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NASA)宣布,发现了3颗最像地球,可能最适宜人类居住的“新地球”。“新地球”和地球都属于( )
A.恒星 B.行星 C.彗星 D.卫星
9.下列哪一种现象的变化必须同时考虑日、地、月三者间的相对位置( )
A.日食的发生 B.昼夜的交替
C.季节的变化 D.正午时刻太阳高度的变化
10.2018年1月31日晚,我国大部分地区能观察到罕见的“月全食十超级月亮+蓝月亮”三最合一的天文奇观。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月相变化的周期为27.3日
B.当天是我国的农历初一
C.当天太阳直射点位于地球的南半球
D.月全食时月球处于地球和太阳之间
11.地球与火星都是太阳系中的行星,下列有关太阳系行星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八大行星绕日公转的轨道面几乎在一个平面上
B.水星、金星、火星在体积、质量、组成物质方面与地球较相似,称为类地行星
C.在地球轨道两侧,分别是金星和火星轨道
D.金星、火星等行星能发出可见光,这几颗行星在夜空显得很明亮
12.当望月的时候,日、地、月三者的相对位置应是( )
A.日、地在月球的同侧 B.日、地在月球的两侧
C.月球在太阳的北侧 D.月球在太阳的南侧
13.2021年7月1日(农历五月二十二)是中国共产党建党100周年纪念日,当天地球大约处于图中的位置是( )
A.甲~乙之间 B.乙~丙之间 C.丙~丁之间 D.丁~甲之间
14.下列有关日食过程的图,按其发生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
A.⑥⑤③⑧①④②⑦⑥ B.⑥⑧③⑤④⑦②①⑥
C.⑥⑦②①④⑧③⑤⑥ D.⑥①②⑦④⑧③⑤⑥
15.下列关于月相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新月,农历初一出现一轮明月
B.上弦月,农历初七、八出现,月面朝东
C.满月,农历十五、十六出现,通宵现
D.下弦月,农历二十二、二十三出现,月面朝西
16.(2021·宁波)2020年7月23日,“天问一号”成功发射,奔向火星;至2021年5月15日(农历四月初四),携带“祝融号”火星车的着陆巡视器在火星着陆,我国成为首个在一次火星探测任务中完成“绕、落、巡"三项目标的国家。下 列描述错误的是( )
A.图甲中箭头所指的行星是火星
B.2021 年5月15日,地球上看到的月相是下弦月
C.陨石撞击火星可以形成撞击坑
D.“天问一号”拍摄的照片信息是以电磁波的形式传回地球的
17.(2021七下·嘉兴期末)人类从未间断过对太阳系的探索。下列有关太阳系的叙述,正确的是( )
A.耀斑爆发常作为太阳活动强弱的标志
B.金星可以直接用肉眼观察到
C.除地球外,其他行星至今没有发现水
D.土星和木星周围都没有卫星
18.小明的爸爸要给年迈的爷爷、奶奶买新房,决定买一楼,这样出行方便。选好楼址后,爸爸又担心前面的楼会影响采光,小明建议爸爸某几天中午去看房,要是这几天采光很好就没问题了。小明建议爸爸看房的日期是( )
A.春分前后 B.夏至前后 C.秋分前后 D.冬至前后
二、填空题(每空2分,共28分)
19.嫦娥任务是我国重要的绕月探月工程。
(1)月球表面地形复杂,最引人注目的是随处可见的 ,即月坑。
(2)“玉兔号”的腿部是六个轮状的移动装置,目的 来减小对月 面的压强,适合在松软的月球表面行驶。
(3)2018年5月21日(农历四月初七),“鹊桥号”中继卫星发射升空。当天晚上的月相接近 。
20.月球是离地球最近的自然天体,是地球唯一的天然卫星。读月球正面照片和月相成因示意图,回答问题。
(1)要能清楚地看到图1整个月球正面,对应图2月球公转的位置是字母 处,对应的月相是 。
(2)月球正面照片中,明亮的部分是 ,阴暗的部分是 。
21.读“地球、月球公转轨道图”,回答问题。
(1)月球公转到图中 点时是农历十五,此时可能发生 (天文现象)。
(2)月球公转到图中 点时为上弦月,月面朝 。
(3)假如月球是透明的,肯定不会出现 现象,而 现象还是会发生的。(均填“日食”或“月食”)
(4)月相变化的周期给人们提供了一种计量时间的尺度,我们现今沿用的 就是利用月相的周期变化制定的。
三、实验探究题(每空2分,共18分)
22.根据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的图形表示 星座。
(2)图中字母标注的恒星中,为北极星的是 。
(3)在中国可以观测到北极星的时间是 。
(4)在冬季的晚上八、九点钟,观测到的北斗星斗柄朝 (方向)。
(5)在野外没有罗盘(指南针)、地图等工具的情况下,可以寻找北极星来判断方向,如果是阴雨天你将如何判断方向?如果在城市你将如何判断方向?
23.农历五月初五是我国的传统节日——端午节,2021年的端午节是6月14日。
(1)今年的端午节那天地球大概运行在图甲中的 (填字母)附近。
(2)今年端午节那天的月相最接近图乙中的 。
24.2020年4月8日(农历三月十六),年度超级大月亮点亮夜空。当天地球处在如图甲中的 (填写字母)位置附近。超级月亮看起来比平时又大又亮,是因为它到达了近地点,如图乙是月球绕地球运动的示意图,此时月球运行到图乙中的 (填“M”或“N”)点。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C
【知识点】行星及其卫星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天体系统的层次。距离相近的天体因相互吸引和相互绕转,构成不同级别的天体系统,天体系统的层次为:最高一级为总星系(即目前所知的宇宙范围),第二级为银河系和河外星系(河外星系简称星系),银河系又向下分成第三级的太阳系及其他恒星系,太阳系向下分成最低一级的地月系和其他行星系。
【解答】月球属于地月系,地月系属于太阳系。
故选C。
2.【答案】D
【知识点】月球的概况;月相;行星及其卫星
【解析】【分析】此题主要考查地球自转的周期,属于较为简单的基础题型。地球自转的周期是一天;自转的方向是自西向东;产生的地理现象:①昼夜交替;②时间差异。地球内部分为地壳、地幔、地核三部分。火山和地震都是地壳快速运动的结果。月球上的环形山大多数是由于陨石撞击形成的。
【解答】A、太阳是一颗恒星;原叙述错误,故A不符合题意;
B、火山和地震都是地壳快速运动的结果,故B不符合题意;
C、月球上的环形山还可能是由于月球原始的火山形成的,故C不符合题意;
D、当日、地、月运行到一条直线上时,月相可能是新月,也可能是满月,故D符合题意。
故选D
3.【答案】D
【知识点】月球的概况
【解析】【分析】1)月球是一颗不会发光的卫星,本身不发光,反射太阳光;
(2)月球车在月球上的引力是它在地球表面受到的引力的六分之一;
(3)月球表面没有空气;
(4)月亮最圆满明亮的时刻是在“望”时。
【解答】A.月球是地球的一颗天然卫星,但月球本身不会发光,故A错误;
B.月球车在月球上的引力是它在地球表面受到的引力的六分之一,因此“嫦娥五号”登月后仍然会受到月球引力的作用;故B错误;
C.月球表面没有空气,也就没有氧气,宇航员在月球上不可以自由呼吸,故C错误;
D.当月亮运行到对地球来说正好跟太阳相反的方向的时候,我们可以看到一轮圆月,这叫“望”。 当月亮运行到地球和太阳之间时,月亮被太阳照亮的半面正好背着地球,我们看不见月亮,这“朔”。 由“望”到“望”,或由“朔”到“朔”,平均起来需要29天12小时44分,这叫一个朔望月. 朔一定在农历的每月初一. 朔之后平均起来要再经过14天18小时22分才是望,因此,望月常常不是发生在十五的晚上,而是十六的晚上,俗话说:“十五的月亮十六圆”,就是这个道理,故D正确。
故选D。
4.【答案】A
【知识点】银河系和宇宙;人类对宇宙的认识
【解析】【分析】本题主要考查人类对宇宙探索的发展情况。
【解答】世界上第一架航天飞机试航成功是1981年,1961年4月12日前苏联发射了的第一艘“东方号飞船”,世界上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是1957年10月4日发射的。进入20世纪60年代,各种载人航天器先后进入太空,实现了对月球及大行星的逼近观测和直接取样。
故选A。
5.【答案】B
【知识点】太阳系的组成;太阳系的形成和恒星的演化
【解析】【分析】根据太阳的概况及科学常识解答。
【解答】A:太阳不是宇宙的中心,A错误。
B:太阳活动会对人类的生产生活造成影响,B正确。
C:太阳系八大行星是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其中水星和金星没有卫星,地球有一颗卫星。火星有两颗卫星,木星至少有63个卫星,已知天王星有27颗天然的卫星。海王星有9颗卫星,C错误。
D:太阳不是银河系中唯一的恒星,D错误。
故选B。
6.【答案】B
【知识点】行星及其卫星
【解析】【分析】解答本题需明确考查的知识点是太阳系,在此基础上,结合分析各个说法,选出正确答案。
太阳系是以太阳为中心,和所有受到太阳的引力约束天体的集合体。包括八大行星(由离太阳从近到远的顺序: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以及至少173颗已知的卫星、5颗已经辨认出来的矮行星和数以亿计的太阳系小天体。
【解答】太阳系中,类木行星都有光环。太阳系中的类木行星(气态巨行星)共有四颗,分别是: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这四颗行星都有光环。
故选B。
7.【答案】C
【知识点】著名的星座与恒星
【解析】【分析】北极星是一颗恒星,在北半球,北极星是最重要的一颗指示方向的星体。在星空背景上,北极星距离北天极不足1°,故在夜间找到了北极星就基本上找到了正北方。选择不同的参照物,物体的运动情况是不一样的,凡是选作参照物的物体都认为其是静止的,而参照物的选取又是任意的,注意灵活选择参照物。
【解答】北极星是一颗恒星,在北半球,北极星是最重要的一颗指示方向的星体。晴朗夜晚,它在群星中最亮,最易找到,凡是选作参照物的物体都认为其是静止的,而参照物的选取又是任意的。所以北极星是空中指示方向最好的参照物。
故选C。
8.【答案】B
【知识点】行星及其卫星
【解析】【分析】行星通常指自身不发光,环绕着恒星运转的天体。
【解答】据所学知识可知,地球属于行星。
故选B。
9.【答案】A
【知识点】昼夜交替;正午太阳高度变化;日食和月食的成因
【解析】【分析】当太阳、月球、地球三者在同一直线上,太阳光被月球挡住了,不能传到地球上,就发生了日食。昼夜交替,是地球自转的结果,季节的变化谁地球绕太阳公转造成的,中午时刻太阳仰角的变化与地、日间距离有关。
【解答】A.当太阳、月球、地球三者在同一直线上,太阳光被月球挡住了,不能传到地球上,就发生了日食,这说明,日食的发生必须同时考虑日、地、月间的相对位置关系,故A正确。
B.昼夜的交替是地球自转造成的,取决于地、日关系,不必同时考虑日、地、月间的相对位置关系,故B错误。
C.季节的变化是地球绕太阳公转造成的,取决于地、日间关系,不必同时考虑日、地、月间的相对位置关系,故C错误。
D.中午时刻太阳仰角的变化取决于地、日间关系,不必同时考虑日、地、月间的相对位置关系,故D错误。
故选A。
10.【答案】C
【知识点】日食和月食的成因
【解析】【分析】月全食,天文学术语,是月食的一种,当月亮、地球、太阳完全在一条直线上的时候,地球在中间,整个月亮全部走进地球的影子里,月亮表面变成暗红色,形成月全食。
【解答】A.月相变化的周期大约是29.53天,故错误;
B.月食发生在农历十五,而日食发生在农历初一,故错误;
C.1月31日,太阳直射点在南半球,故正确;
D.月全食是地球遮掩太阳光,在月球上形成阴影区,故地球在日月二者之间,故错误。
故选C。
11.【答案】D
【知识点】行星及其卫星
【解析】【分析】八大行星绕日公转的轨道面几乎在一个平面上;
水星、金星、火星在体积、质量、组成物质与地球较相似,称为类地行星;
在地球轨道两侧,分别是金星和火星轨道;
金星、火星等行星本身不发光,在夜空明亮是由于太阳的照射.
【解答】A.八大行星绕日公转的轨道面几乎在一个平面上,与地球公转平面夹角很小,故不符合题意;
B.水星、金星、火星在体积、质量、组成物质与地球较相似,称为类地行星,故不符合题意;
C.大行星按距日远近依次是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在地球轨道两侧,分别是金星和火星轨道,故不符合题意;
D.金星、火星等行星本身不发光,在夜空明亮是由于太阳的照射,故正确。
故选D。
12.【答案】A
【知识点】月相
【解析】【分析】此题给出月相,来判断太阳、月球、地球三者的位置关系,考查学生分析推理能力。
【解答】望月时,太阳、月球、地球三者共线,且地球位于日、月之间。
故选A。
13.【答案】C
【知识点】地球公转;阳历和地球公转的关系
【解析】【分析】北半球夏至日的日期是6月22日左右,冬至日的日期是12月22日左右,春分日的日期是3月21日左右,秋分日的日期是9月23日左右,结合图片思考解答。
【解答】北半球夏至日的日期是6月22日左右,而丙位置为太阳光直射北回归线因此是夏至日,所以丁位置是秋分日,7月1日已经过了夏至日,因此当天地球大约处于图中的位置是丙~丁之间,C符合题意。
故选C。
14.【答案】C
【知识点】日食和月食的成因
【解析】【分析】日食出现时,根据月球自西向东绕地球运动可知,太阳先亏损于西缘复圆于东缘,据此可对日食图进行排序。
【解答】食发生时,由于月球的运动方向自西向东,所以太阳先亏损于西缘复圆于东缘,所以正确的顺序是⑥⑦②①④⑧③⑤⑥,C选项正确。
故选C。
15.【答案】C
【知识点】月相
【解析】【分析】月相变化规律是:新月—峨眉月—上弦月—盈凸—满月—亏凸—下弦月—残月—新月,就这样循环,月相变化是周期性的,周期大约是一个月。月球绕地球公转一周,月相由朔到下一次朔所经历的时间间隔,即月相变化的周期。月相的更替周期是29.53天,称为一个朔望月,它是历法中历月和星期的来源。
【解答】A:“新月”对应的是农历初一,新月那天隐约能看见一弯细线,或基本看不见月亮,A错误。
B:约在农历每月初七、初八,日、地、月三者的相对位置成为直角,即月地连线与日地连线成90°。在地球上正好看到月球是西半边亮,亮面朝西,呈半圆形叫上弦月,B错误。
C:约在农历每月十五、十六,月球运行到地球的外侧,即太阳、月球位于地球的两侧。在地球上可看到一轮明月,称为满月或望,C正确。
D:约在农历每月二十二、二十三,太阳、地球和月球之间的相对位置再次变成直角,月球在日地连线的西边90°。在地球上可看到月球东半边亮呈半圆形,月面朝东,称为下弦月,D错误。
故选C。
16.【答案】B
【知识点】阴历与月相的关系;太阳系的组成
【解析】【分析】随着月亮每天在星空中自东向西移动一大段距离,它的形状也在不断地变化着,这就是月亮位相变化,叫做月相。
【解答】A、太阳系中第四轨道的行星是火星;故A正确;
B、农历初四,地球上看到的月相是峨眉月;故B错误;
C、陨石撞击火星表面会形成图乙中的撞击坑;故C正确;
D、火星到地球中间是真空地带,没有介质,所以信号只能以电磁波的形式传回地球;故D正确;
故答案为:B。
17.【答案】B
【知识点】太阳系的组成
【解析】【分析】(1)太阳活动强弱的主要标志是黑子的多少和大小。
(2)太阳系由太阳、八颗行星、66颗卫星以及无数的小行星、彗星及陨星组成的。行星由太阳起往外的顺序是: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离太阳较近的水星、金星、地球及火星称为类地行星。
【解答】A、太阳黑子的多少和大小常作为太阳活动强弱的主要标志,A不符合题意;
B、金星可以直接用肉眼观察到,B符合题意;
C、除地球外,也发现其他行星有水,C不符合题意;
D、土星和木星周围有卫星,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18.【答案】D
【知识点】正午太阳高度变化
【解析】【分析】太阳光线的直射点有规律的在南北回归线之间来回移动,各地正午太阳高度也随之发生有规律的变化,太阳高度是指太阳光线与水平面的夹角,太阳光线垂直照射的地方,太阳高度最大,太阳辐射最强。
【解答】冬至日太阳高度最小,物体的影子最长,要想考虑到房子的采光问题,应该选择冬至日前后去看合适。
故选D。
19.【答案】(1)环形山
(2)增大受力面积
(3)上弦月
【知识点】月球的概况
【解析】【分析】(1)减小压强的方法:是在压力一定时,通过增大受力面积来减小压强;是在受力面积一定时,通过减小压力来减小压强。
(2)上弦月是指每月的农历初七和初八,太阳跟地球的连线和地球跟月亮的连线成直角。
【解答】(1)月球表面地形复杂,最引人注目的是随处可见的是环形山,即月坑;
(2)"玉兔号"的腿部是六个轮状的移动装置,目的是在压力一定时,通过增大受力面积来减小对月面的压强,适合在松软的月球表面行驶;
(3)由题中材料可知,2018年5月21日(农历四月初七),月相是上弦月。
20.【答案】(1)C;满月
(2)高地;平原或盆地
【知识点】月球的概况
【解析】【分析】月相,是天文学中对于地球上看到的月球被太阳照明部分的称呼,随着月亮每天在星空中自西向东移动一大段距离,它的形状也在不断地变化着,这就是月亮位相变化,叫做月相.上弦月出现在农历月的上半月的上半夜,月面朝西,位于西半天空(凹的一面朝东);下弦月出现在农历月的下半月的下半夜,月面朝东(凹的一面朝西),位于东半天空。
【解答】(1)由题中图可以看出,图一是满月,对应图二的C。
(2)根据课本相关知识,月球正面照片中,明亮的部分是高原和山脉(环形山);阴暗的部分是平原和盆地。
21.【答案】(1)C;月食
(2)B;西
(3)日食;月食
(4)农历
【知识点】月球的概况;地球公转;月相;日食和月食的成因
【解析】【分析】解答此题的关键是熟练掌握月相的成因规律,月食、日食对应的日、地、月的位置关系,天文潮汐的大、小潮与日、地、月的位置关系等。根据图中日、地、月的位置关系;A位置日、地、月三者共线,且月球位于中间,则应为新月,根据月球运动方向,B应为上弦月,C为满月,D为下弦月。
【解答】(1)月球公转到图中C点时是农历十五,此时可能发生月食。
(2)月球公转到图中B点时为上弦月,月面朝西。
(3)假如月球是透明的,肯定不会出现日食现象,而月食现象还是会发生的。
(4)月相变化的周期给人们提供了一种计量时间的尺度,我们现今沿用的农历就是利用月相的周期变化制定的。
22.【答案】(1)大熊
(2)C
(3)全年(晴 朗的夜晚)
(4)北
(5)在野外可以根据树的长势来判断:长在北半球的树木,朝南的一面长势较北面旺盛。在城市里可以根据居民的房屋来判断:一般的房屋都是朝南的。(其他方法合理亦可)
【知识点】著名的星座与恒星
【解析】【分析】大熊星座为北斗七星所属星座,大熊座的星星被想象为一只大熊的形象。在星图上,北斗七星的斗柄是大熊的长长的尾巴,斗勺的四颗星是大熊的身躯,另一些较暗的星构成了大熊的头和脚。 是北方天空中最醒目的星座,古往今来各国的天文学家都很重视它。
北极星,又称北辰、紫微星,指的是最靠近北天极的一颗恒星,现阶段所指的是“勾陈一”。北极星位于地球地轴的北端,在北斗七星中的天璇与天枢连线的五倍延长线上。因地球的自转,而北极星又处于天球转动的轴上,所以相对其它恒星静止不动。
【解答】(1)图中的图形表示大熊 星座。
(2)图中字母标注的恒星中,为北极星的是C。
(3)在中国可以观测到北极星的时间是全年(晴 朗的夜晚)。
(4)在冬季的晚上八、九点钟,观测到的北斗星斗柄朝北。
(5)在野外没有罗盘(指南针)、地图等工具的情况下,可以寻找北极星来判断方向,如果是阴雨天:在野外可以根据树的长势来判断:长在北半球的树木,朝南的一面长势较北面旺盛。在城市里可以根据居民的房屋来判断:一般的房屋都是朝南的。
23.【答案】(1)B
(2)A
【知识点】地球公转;月相
【解析】【分析】当太阳光直射在南回归线上时,这一天称为冬至日,为12月22日,北半球昼短夜长,北极圈以内地区有极夜现象;当太阳光直射在北回归线上时,这一天称为夏至日,为6月22日,北半球昼长夜短,北极圈以内地区有极昼现象;当太阳光第一次直射在赤道上时,这一天称为春分日,为3月21日,全球昼夜平分;第二次直射在赤道上时为秋分日,为9月23日,全球昼夜平分。
【解答】(1)从图中看出,当地球运行到A处时,太阳直射赤道,为北半球的春分日,时间为3月21日前后;当地球运行到图B处时,太阳直射北回归线,为北半球的夏至日,时间为6月22日前后;2021年的端午节是6月14日,位于春分日与夏至日之间,接近图B处。
(2)2021年的端午节是6月14日,农历五月初五,月相接近上弦月。故选A。
24.【答案】A;M
【知识点】地球公转;月相
【解析】【分析】1.历中的日期是根据月球绕地球公转制定的,农历与月相是有关系的。初一新月,初七八上弦月,十五、六满月,廿二、三下弦月;
2.阳历是根据地球绕太阳公转制定的历法,阳历对应地球在公转轨道上的位置是固定的。图甲中冬至(12月22日前后),春分(3月21日前后),夏至(6月22日前后),秋分(9月23日前后);
3.月球绕地球公转时,月球的机械能是守恒的。在近地点时势能小动能大,在远地点时势能大动能小;
【解答】(1)公历4月8日在春分3月21日和夏至6月22日之间,此时的地球应该运行在A位置附近;
(2)月球绕地球公转时,月球的机械能是守恒的。在近地点时势能小动能大,在远地点时势能大动能小。图中M点是近地点,此时月球运行到图乙中的M点。
二一教育在线组卷平台(zujuan.21cnjy.com)自动生成 1 /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