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华师大版八上科学全效提优 第5章 人体的物质和能量的转化 单元测试卷B(含解析+答题卷)

文档属性

名称 2023华师大版八上科学全效提优 第5章 人体的物质和能量的转化 单元测试卷B(含解析+答题卷)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2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华师大版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23-08-31 15:11:42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2023HS版八上科学全效提优《第5章人体的物质和能量的转化》单元测试卷B
答 题 卷
一、选择题(共20题,每小题2分,共40分)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题号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答案
二、填空题(共8题,每空2分,共38分)
21、 ; ;
22、 ; ;
23、 ; ;
24、(1) ;(2) ;
25、(1) ;(2) ;(3) ;
26、(1) ;(2) ;
27、(1) ;
(2) ; ;
28、(1) ;(2) ;
(3) 。
三、探究题(共3题,每空2分,共20分)
29、(1) ;(2) ;
(3) ;
30、(1) ;
(2) ;
(3) ;
(4) ;
31、(1) ;
(2) ;
(3) 。
四、解答题((第32题6分,第33题8分,第34题8分,共22分)
32、(1) ;(2) ;
(3) ; ;(4) ;
33、(1) ; ;
(2) ; ;
(3) ; ;(4) ; ;
34、(1) ; ;
(2) ; ; ;
(3) ; ;(4) 。
学校 班级 姓名 考号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21清风明月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2023HS版八上科学全效提优《第5章人体的物质和能量的转化》单元测试卷B
一、单选题(共20题,每小题2分;共40分)
1、从饮食与健康的角度分析,下列做法中正确的是(  )
A. 少吃盐 B. 不吃蔬菜
C. 喜欢的食物多吃,不喜欢的食物不吃 D. 不爱喝水,爱喝饮料
[解析] A、合理膳食要注意营养均衡,每日的食谱要健康合理,尽量低油低盐,否则会引起肥胖、高血脂、高血压等症状.尤其是老年人多患有高血压,更要少吃盐,正确;B、人体生长发育需要合理营养,由于各种食物所含营养物质的种类不同和含量不同,因此,长期偏食、挑食容易造成营养不良.不偏食、不挑食能够保证人体获得全面合理的营养.该选项的做法不益于健康.错误;C、合理膳食要主要每天要一日三餐,定时定量,不挑食,不偏食,早餐吃好,中午吃饱,晚上吃少.每天摄入的总能量中,早、中、晚三餐比例为3:4:3.不吃早餐不能满足上午人体对营养的需要,错误;D、多数饮料都含有一定量的糖,大量饮用特别是含糖量高的饮料,会在不经意间摄人过多能量,造成体内能量过剩,不能喝饮料代替水,错误。
[答案] A
2、下列有关对人体消化系统的描述中,正确的是(  )
A.所有的消化液都含有消化酶
B.消化系统由消化道和消化腺两部分组成
C.不是所有的消化腺都能分泌消化液
D.大肠是消化和吸收的主要部位
[解析] A.并不是所有的消化液都含有消化酶,如胆汁中不含消化酶;A不正确;B.消化系统由消化道和消化腺两部分组成,正确;C.所有的消化腺都能分泌消化液,不正确; D.小肠是消化和吸收的主要部位,不正确。B符合题意。
[答案] B
3、下列各组营养物质,不需要经过消化就可以被直接吸收的是(  )
A.淀粉、脂肪、蛋白质 B.无机盐、维生素、水
C.脂肪、甘油、纤维素 D.蛋白质、水、葡萄糖
[解析] 食物所含的营养物质中,水、无机盐、维生素是小分子的物质能够直接被人体消化道吸收,而蛋白质、淀粉和脂肪是大分子物质需经过消化后分别变成氨基酸、葡萄糖、甘油和脂肪酸小分子物质才能被吸收.纤维素是自然界中分布最广、含量最多的一种多糖,占植物界碳含量的50%以上;人类消化道内没有分解纤维素的酶,因此人体不能吸收、利用纤维素。
[答案] B
4、我们每日应喝适量的开水,这有利于(  )
A.对葡萄糖的吸收 B.对无机盐的吸收
C.代谢废物及时随尿排出 D.肾小管的重吸收
[解析] 健康人每昼夜大约排尿1.5升。人体摄取的水量和排出的水量必须维持在相对的平衡。我们每天应该喝适量的开水,这样不但有利于体内的废物随着尿液及时的排出体外,而且对调节体内水分和无机盐的平衡,维持组织细胞正常的生理功能。
[答案] C
5、如图是某人一次平静呼吸时,肺内气压的变化曲线,AB段表示的过程及呼吸肌情况是(  )
A.吸气;肋骨上升,膈肌舒张而上升
B.呼气;肋骨下降,膈肌舒张而上升
C.吸气;肋骨上升,膈肌收缩而下降
D.呼气;肋骨下降,膈肌舒张而下降
[解析] 纵坐标表示肺内气压与大气压的气压差,横坐标表示呼吸时间;AB段的肺内气压与大气压的气压差是负值,表示肺内气压低于外界大气压,是吸气过程;吸气时膈肌收缩,隔顶下降,肋间肌收缩,肋骨上移。BC段的肺内气压与大气压的气压差是正值,表示肺内气压高于外界大气压,是呼气过程。
[答案]C
(第5题图) (第6题图)
6、如图是健康成年人肾脏形成尿液过程示意图,据图分析的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图中标号1、2、3所示结构共同组成肾脏的基本单位
B.图中a、b处的生理过程分别是滤过作用和重吸收作用
C.图中结构[2]内的液体叫原尿,[5]内的液体叫尿液
D.与[1]内液体相比,[3]内液体中尿素的含量降低
[解析] A.图中标号1是肾小球、2是肾小囊、3是出球小动脉,肾脏的基本单位是肾单位,由肾小体(肾小球、肾小囊)和肾小管组成;故A不正确;B.图中a、b处的生理过程分别是滤过作用和重吸收作用,正确;C.图中结构[2]内的液体叫原尿,[5]内的液体叫尿液,正确;D.与[1]内液体相比,[3]内液体中尿素的含量降低,正确。故A符合题意。
[答案]A
7、如图是在某人饭后约30分钟时,测得的血液进入和离开某消化器官时四种物质的相对含量,请问该器官最可能是(  )
A.食管 B.小肠 C.胃 D.大肠
[解析]进食30分钟后,血液中葡萄糖等含量明显上升,由图可知,该器官最有可能是小肠。
[答案]B
(第7题图) (第8题图)
8、如图是人体某处血管结构和血流方向示意图,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若b为肾小球,则a内流动脉血,c内流静脉血
B.若a内流静脉血,c内流动脉血,则b为组织处的毛细血管网
C.若c血管与a血管内的血液相比,营养物质增加,则b为小肠绒毛处的毛细血管
D.若b为肺部毛细血管网,则c内血液直接流回右心房
[解析] A.若b为肾小球,则a是入球小动脉流着动脉血,c是出球小动脉,流的也是动脉血,不正确;B.若a内流静脉血,c内流动脉血,则b为肺部的毛细血管网,不正确;C.若c血管与a血管内的血液相比,营养物质增加,则b为小肠绒毛处的毛细血管,正确;D.若b为肺部毛细血管网,则c内血液直接流回左心房,不正确。
[答案] C
9、下列各疾病中,都与营养缺乏有关的一组是(  )
A.呆小症和佝偻病 B.夜盲症和侏儒症
C.糖尿病和巨人症 D.大脖子病和脚气病
[解析] A、呆小症是幼年时期甲状腺激素分泌不足引起的,儿童缺钙或缺乏维生素D易患佝偻病,中老年人易患骨质疏松.不符合题意; B、维生素A能促进人体正常发育,增强抵抗力,维持人的正常视觉,缺乏时人体会患夜盲症,即傍晚看不清东西.侏儒症是幼年时期缺乏生长激素引起的.不符合题意;C、糖尿病是胰岛素分泌不足引起的,巨人症是幼年时期生长激素分泌过多引起的.不符合题意;D、大脖子病是饮食中缺碘引起的,脚气病是缺乏维生素B1引起的,符合题意。 
[答案] D
10、新陈代谢过程的代谢终产物有( )
A.水、无机盐、尿素、蛋白质 B.粪便、水、无机盐、尿素
C.二氧化碳、水、无机盐、尿素 D.葡萄糖、尿素、水、无机盐
[解析]糖类的代谢终产物是二氧化碳和水,蛋白质的代谢终产物是尿素、水、二氧化碳,脂类的代谢终产物是二氧化碳和水,无机盐的代谢终产物是无机盐,即人体代谢终产物包括二氧化碳、无机盐、尿素、水。
[答案] C
11、空气中的PM2.5颗粒能通过呼吸系统进入血液,危害人体健康。PM2.5颗粒经过鼻、咽、喉以后,在进入血液之前,还会经过的结构依次是(  )
A.肺泡、支气管、气管 B.气管、肺泡、支气管
C.支气管、肺泡、气管 D.气管、支气管、肺泡
[解析] PM2.5颗粒经过鼻腔、咽、喉、气管、支气管,然后进入肺,在肺泡中进行气体交换,PM2.5颗粒通过肺泡壁和毛细血管壁进入周围血液。
[答案] D
12、生物的结构和功能是相适应的.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小肠内表面有许多皱壁和小肠绒毛,有利于营养物质的吸收
B.成熟的红细胞无细胞核,呈两面凹的圆盘形,能提高运输氧气的能力
C.肺由大量肺泡组成,肺泡外缠绕毛细血管,有利于气体交换
D.人的心脏右心室壁肌比左心室厚,原因是右心室要把血液压到全身需要动力大
[解析] A、小肠是消化食物和吸收营养物质的主要场所,小肠很长,长约5~6m,小肠内壁有环形皱襞,皱襞上有小肠绒毛,增大了消化和吸收营养物质的面积。因此小肠壁上有无数的小肠绒毛,有利于营养物质的吸收,A正确;B、成熟的红细胞无细胞核,呈两面凹的圆盘形,红细胞里有一种红色含铁的蛋白质,叫血红蛋白,血红蛋白的特性,使红细胞具有运输氧的功能,B正确;C、肺的功能定位是肺泡,肺泡数量多,外面缠绕着丰富的毛细血管和弹性纤维,肺泡壁和毛细血管壁都由一层上皮细胞构成,这些特点有利于肺泡与血液之间进行气体交换。C正确;D、人的心脏左心室壁肌比右心室厚,原因是左心室要把血液压到全身需要动力大,D错误。
[答案] D
13、如图是某人踢球过程中能量来源示意图,据图分析可知(  )
A.人体所需能量的70%由蛋白质提供 B.运动的能量直接来源于食物
C.呼吸作用发生在细胞的细胞核中 D.图中的X为人体运动直接提供能量
[解析] A、糖类是人体主要的供能物质,A错误;B、运动的能量来自于呼吸作用所释放的能量,而不是直接来源于食物,B错误;C、呼吸作用在细胞质(线粒体)中而不是细胞核中,C错误;D、图中X是呼吸作用释放的能量,为人体生命活动提供能量,D正确。
[答案] D
14、人体内器官各有分工,为人体的正常运行发挥着作用。下列器官自述合理的是( )
[解析]A.心脏是血液循环的动力,血液的含氧量在肺部气体交换后含量才会增加,A不正确;B.肾脏是泌尿系统的主要器官,尿的形成要经过肾小球的滤过和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当血液流经肾小球时,除了血细胞和大分子的蛋白质外,其他的如水、无机盐、尿素、葡萄糖会滤过到肾小囊腔形成原尿;当原尿流经肾小管时,其中大部分水、部分无机盐和全部的葡萄糖被重新吸收回血液,而剩下的如尿素、一部分无机盐和水等由肾小管流出形成尿液。原尿中有葡萄糖,尿液中没有葡萄糖,B正确;C.呼出的气体与吸入的气体相比较,二氧化碳增多了,氧减少了,C错误;D.胰腺分泌的胰液中含多种消化酶,D错误。
[答案] B
15、代谢是生物生存的基本条件,是生命的基本特征。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 人在夏天尿少是因为人体内的代谢废物主要由皮肤排出
B. 人体代谢包括同化作用和异化作用两个同时进行的过程
C. 人体内的葡萄糖转化为脂肪储存属于同化作用
D. 人体细胞内的有机物分解并释放能量属于异化作用
[解析]A.人体内的代谢废物主要通过肾脏以尿液的形式排出,同时以汗液和二氧化碳的形式分别从皮肤和呼吸道排出,夏天尿少是因为体内的大多数水分都以汗液的形式从皮肤排出,但代谢废物依然主要由肾脏排出,故A错误;B.人体代谢包括同化作用和异化作用,两者同时进行,故B正确;CD.同化作用是指生物体利用能量将小分子合成为大分子的一系列代谢过程,如将葡萄糖转化为脂肪储存;异化作用是指生物体将体内的大分子转化为小分子并释放出能量的过程,如将体内的有机物分解并释放能量,故CD正确。
[答案] A
16、用普通光学显微镜观察未经染色的家兔新鲜血涂片,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从操作者的左侧看,按顺时针方向旋转粗准焦螺旋可上升显微镜镜筒
B. 为观察位于视野左下方的某个红细胞,应将装片向右下方移动
C. 在低倍镜视野中可以观察到红细胞数量最多、有细胞核、呈鲜红色
D. 白细胞的体积比红细胞大,在显微镜视野中最容易找到它
[解析] A.粗准焦螺旋可使得显微镜的镜筒大幅度的上升,从操作者的左侧看,按顺时针方向旋转粗准焦螺旋可上升显微镜镜筒,故A符合题意;B.显微镜成的像是倒立的,因此像的移动方向和物体的移动方向相反,或者说物体的移动方向和像的位置相同,因此红细胞在左下方,应该往左下方移动装片,故B不符合题意; C.红细胞的数量最多,成熟的红细胞无细胞核,成鲜红色,故不符合题意;D.白细胞的体积大,但数量少,红细胞的数量最多,比白细胞容易找到,故D不符合题意。
[答案] A
17、体外膜肺氧合装置俗称人工肺(如图),用于肺功能丧失患者的急救。使用时,先用一根导管将血液从人体静脉引出,通过该装置后,血液经另一根导管回到人体的动脉或静脉内。人工肺中的氧合器作用是( )
A. 可直接为人体提供能量 B. 为病人血液循环提供动力
C. 过滤流经血液的含氮废物 D. 使流经的静脉血变成动脉血
[解析] A、由分析可知,该装置主要是进行了气体的交换,故A说法错误;B、由分析可知,此过程类似于肺泡内的气体交换,而要为病人血液循环提供动力应该有类似于心脏的作用,故B说法错误;C、由分析可知,此过程类似于肺泡内的气体交换,而要病人过滤流经血液的含氮废物应该具有像肾脏的作用,故C说法错误;D、由分析可知,血液经过人工肺后,氧气进入血液,二氧化碳排出,使得血液从含二氧化碳较多的静脉血变成了含氧较多的动脉血,故 D说法正确。
[答案] D
(第17题图) (第18题图)
18、如图是比较花生仁、大米、牛肉干三种食物所含能量多少的活动示意图。对于该活动,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给试管加热的时间要相同
B. 实验是通过水温变化对三种食物所含能量多少做出比较
C. 实验前所取的三种食物的质量要相等
D. 实验所取水的体积要相同
[解析] A.实验前所取的三种食物的质量要相等,燃烧的时间不同,给试管加热的时间也不相同,故符合题意;B.实验是通过水温变化对三种食物所含能量多少作出比较,释放的热量多,水温高,故不符合题意;C.对照实验只有一个变量,因此,实验前所取的三种食物的质量要相等,故不符合题意;D.实验是通过水温变化对三种食物所含的能量多少作出比较,所以实验所取水的体积要相同,故不符合题意。
[答案] A
19、如图为某校老师自制的人体血液循环模型。其中,A、B、C、D是四个塑料瓶,共同组成了心脏,D代表左心室;E和F是两根试管,代表某些器官内的毛细血管网。手动挤压该模型中的塑料瓶,产生的压力能使瓶中的液体在密闭管道中循环流动。下列关于此模型的说法错误的是(   )
A.若密闭管道中流动的液体相当于血液,则图中管道a内流的是静脉血
B.试管E代表的是肺内的毛细血管网
C.某同学扁桃体发炎,在其上肢静脉注射的药物首先到达心脏结构中的B
D.与流入试管F的血液相比,若流出的血液中尿素和氧气的含量明显减少,则试管F代表的是肾脏内的毛细血管网
[解析] A、密闭管道中流动的液体相当于血液,则图中管道a是肺动脉,内流动的是静脉血,A正确;B、血液循环路线如图所示:
肺循环的路线是:C右心室→肺动脉→E肺泡内毛细血管→肺静脉→B左心房,血液由含氧气少的静脉血变成含氧气丰富的动脉血。体循环的路线是:D左心室→主动脉→各级动脉→F身体各部分的毛细血管网→各级静脉→上、下腔静脉→A右心房,血液由含氧丰富的动脉血变成含氧少的静脉血,所以图中E表示肺泡周围的毛细血管,B正确;C、根据血液循环途径可知:药物到达患病部位需要经过上(或下)肢静脉→上、下腔静脉→右心房→右心室→肺动脉→肺部毛细血管→肺静脉→左心房→左心室→主动脉→头部动脉→扁桃体毛细血管→病灶,因此某同学的扁桃体发炎,在其上肢静脉注射的药物首先到达心脏结构中的A右心房,C错误;D、血液经过肾脏的时候,由于肾脏是由肾单位组成的。肾单位又包括肾小球,肾小囊,肾小管。在经过肾小球和肾小囊壁时,除血细胞和大分子的蛋白质外,血浆中的一部分水、无机盐、葡萄糖和尿素等物质都可以经肾小球过滤到肾小囊中。肾小囊中的液体称为原尿。当原尿流经肾小管时,全部葡萄糖、大部分的水和部分无机盐等被肾小管重新吸收,并且进入包绕在肾小管外面的毛细血管中,送回到血液里,而剩下的水和无机盐、尿素等就形成了尿液。尿液经输尿管流入膀胱暂时储存,当膀胱内的尿液储存到一定量人就会产生尿意,进行排尿,尿液经尿道排出体外。从肾流出的血液,氧减少,二氧化碳增多,尿素减少。所以若与流入试管F的血液相比,流出的血液中尿素和氧气的含量明显减少,则试管F代表的是肾脏内的“毛细血管网”,D正确。
[答案] C
(第19题图) (第20题图)
20、依据如图分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若y表示二氧化碳含量,则a→b→c可表示血液在流经肺部毛细血管前后二氧化碳含量的变化
B.若y表示人体血液中血红蛋白的含量,则a→b→c可表示剧烈运动前后血红蛋白的变化
C.若y表示人体内胰岛素含量,则a→b→c可表示健康人在进食一段时间后血液中胰岛素的变化
D.若y表示某粮库内种子二氧化碳的释放量,则种子储藏时在b点比c点的效果好
[解析]A、血液在流经肺部毛细血管时,血液中的二氧化碳经扩散作用进入肺泡,肺泡内的氧气进入血液。因此血液流经肺部毛细血管后二氧化碳含量由多变少。故不符合题意; B、剧烈运动后,机体耗氧量慢慢降低,呼吸渐渐平稳,血红蛋白是运输氧的,所以血红蛋白会缓慢减少,然后才趋于平稳。故不符合题意; C、胰岛素调节血糖的代谢。健康人在进食一段时间后血液中胰岛素的变化会随着血糖含量的降低,而降低,最后趋于稳定。故不符合题意; D、呼吸作用释放二氧化碳,释放的二氧化碳越多,表明呼吸作用越强;释放的二氧化碳越少,呼吸作用越弱。储存种子时,要抑制呼吸,减少有机物的消耗。因此种子储藏时在b点比c点的效果好。故符合题意。
[答案]D
二、填空题(共8题,每空2分,共38分)
21、在人体的三种血管中,血管内血液流动速度最快的是______,只允许红细胞单行通过的血管是______。
[解析] 动脉管壁厚弹性大,血液流速快,静脉管壁薄弹性小血液流速慢,毛细血管管径细小只能容红细胞单行通过。
[答案] 动脉;毛细血管
22、人体结构和功能是基本单位是 ,人体内形成尿液的场所是 。
[解析] 人体结构和功能是基本单位是细胞,人体内形成尿的场所是肾脏,人体内消化食物和吸收营养物质的主要场所是小肠。
[答案] 细胞;肾脏;小肠
23、一氧化碳使人中毒的原因是一氧化碳与人体血液中的 结合,使血液丧失输 的能力而使人窒息死亡。
[解析] 一氧化碳使人中毒的原因是一氧化碳与人体血液中的血红蛋白结合,使血液丧失输氧的能力而使人窒息死亡。
[答案] 血红蛋白;氧
24、图中甲、乙、丙三条曲线分别表示食物中三种营养物质在消化道中的变化情况,读图并填空:
(1)图中曲线丙表示________的消化。
(2)从图中看,淀粉最终在_________中彻底消化分解成葡萄糖。
[解析] 丙只在一个器官中进行消化,由此得出丙是脂肪,所在的器官是小肠,乙在小肠的前一个器官胃进行初步消化的,那么乙是蛋白质的消化,甲是淀粉的消化,初步消化发生在口腔。最终都在小肠里被彻底消化。
[答案] (1)脂肪 (2)小肠
(第24题图) (第25题图)
25、如图为人体下肢某处组织细胞与周边血管内血流方向示意图,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血管A与血管C相比,血管内流动的血液中含氧更丰富的是_____血管。
(2)血管C内的血液最先流入心脏的哪个腔?_________。
(3)血液由右心室泵至肺部,再返回左心房,这是______循环途径。
[解析] 如图所示A、由总到分支是动脉、B、毛细血管;C、由分支到汇总的是静脉。(1)血管A与血管C相比,血管内流动的血液中含氧更丰富的是A动脉血管。(2)血管C内的血液最先流入心脏右心房。(3)血液由右心室泵至肺部,再返回左心房,这是肺循环途径。
[答案] (1)A;(2)右心房;(3)肺
26、如图为人体血液循环及气体交换的示意图。图中代表氧气的交换或运输方向;代表二氧化碳的交换或运输方向。请根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在剧烈运动时,呼吸急促,心脏搏动显著加快,此时乙处单位体积血液中氧的含量和平静状态下相比 (选填“增高”“减小”或“相同”)。
(2)西藏拉萨市的海拔约为3600m,浙江沿海平原地区的旅游者到了西藏拉萨,在平静状态下,心脏搏动显著加快,此时乙处单位体积血液中氧的含量和在浙江沿海平原地区平静状态下相比 (选填“增高”“减小”或“相同”)。
[解析] (1)血液在肺部发生的气体交换实际上是自由 ( http: / / www.21cnjy.com )扩散的过程,同时受到血液中血红蛋白含量的影响,在剧烈运动的时候,血液中红细胞的浓度与平静状态下相同,外界大气的压强也相同,因此自由扩散进入血液的氧气量也与平静状态下相同,故答案为相同。(2)血红蛋白含量不变,气压减小,则扩散速率降低,因此血液中氧含量也减小,故答案为减少。
[答案] (1)相同 (2)减小
27、如图是呼吸的全过程图解,请据图回答:
(1)过程A是通过    来实现的。
(2)过程B和D是通过    实现的;与B过程气体交换相适应的结构特点是 (写出一点即可)。
[解析] 人体的呼吸包括四个过程:肺的通气;肺泡内的气体交换;气体在血液中的运输;组织细胞内的气体交换。(1)呼吸运动是指胸廓有节律的扩大和缩小,它包括吸气和呼气两个过程,呼吸运动的完成主要与呼吸肌的收缩和舒张有关。呼吸运动的意义是完成了肺内气体与外界气体的交换。其中A过程指的是肺的通气,它是通过呼吸运动而实现的。(2)B过程指的是肺泡内的气体交换,它是通过气体的扩散作用实现的;C过程指的是气体在血液中的运输;D过程指的是组织细胞内的气体交换,它是通过气体扩散作用实现的。B过程与之相适应的结构是肺泡的数目多,肺泡的外面缠绕着丰富的毛细血管和弹性纤维,肺泡壁和毛细血管壁都很薄,只有一层上皮细胞构成。肺泡的这些特点决定了B过程适于进行气体交换。
[答案] (1)呼吸运动 (2)气体的扩散作用;肺泡和它周围的毛细血管壁薄、肺泡数量多等
28、一篇题为“小苏打能饿死肿瘤细胞”的文章介绍到:插管化疗栓塞术 (TACE)是将导管选择性地插入到肿瘤的供血血管,以适当的速度注 入适量的栓塞剂,使血管闭塞,引起肿瘤组织的缺血坏死。而小苏打则是配合抗肿瘤药物进行栓塞,加快被栓塞肿瘤细胞的缩小,目前此项技术主要用于肝癌(恶性肿瘤)的治疗。
(1)肿瘤细胞和正常细胞一样都需要葡萄糖,葡萄糖的作用是 ;栓塞的血管应该是 (选填“动脉”或“静脉”)血管;
(2)直接饮用小苏打后也会有少量小苏打进入肿瘤细胞,则肺癌患者经肠道吸收的小苏打,通过血液循环进入肺部的最短途径:小肠的毛细血管→各级静脉→上下腔静脉→ →肺部毛细血管。
[解析](1)肿瘤细胞和正常细胞一样都需要葡萄糖,葡萄糖的作用是氧化分解为生命活动提供能量。栓塞的血管应该是动脉血管。(2)直接饮用小苏打后也会有少量小苏打进入肿瘤细胞,请写出肺癌患者经肠道吸收的小苏打,通过血液循环进入肺部的最短途径:小肠的毛细血管→各级静脉→上下腔静脉→右心房→右心室→肺动脉→肺 部毛细血管。
[答案] (1)(氧化分解)为生命活动提供能量 (2)动脉 (3)右心房→右心室→肺动脉
三、探究题(共3题,每空2分,共20分)
29、下面是某生物兴趣小组的同学在探究“口腔对淀粉的消化作用”课题时,设计的实验方案如下表.分析完成下列问题:
试管编号 1 2 3 4 5
馒头碎屑或块 适量碎屑 适量碎屑 适量馒头块 适量碎屑 适量碎屑
唾液有无 2mL唾液 2mL清水 2mL唾液 2mL唾液 2mL唾液
是否搅拌 搅拌 搅拌 不搅拌 搅拌 搅拌
温度 37℃ 0℃ 100℃
加入碘液
(1)要探究牙齿的咀嚼、舌的搅拌对馒头的消化作用,应选用 两个试管进行对照实验;
(2)如果选用1、4、5号试管进行实验,其探究的问题是: ;
(3)如实验很成功,1号试管滴加碘液后不变蓝。该兴趣小组同学实验5分钟后将1号试管取出,滴加碘液,摇匀,结果实验现象未达到预期效果,则可能的原因是 (写出一种即可)。
[解析] (1) “要探究牙齿的咀嚼、舌的搅拌对馒头的消化作用”,唯一不同的变量是牙齿的咀嚼、舌的搅拌,因此应选用1和3两个试管进行对照实验;(2)1、4、5号试管唯一不同的变量是温度,因此“如果选用1、4、5号试管进行实验”,其探究的问题是:温度对唾液消化淀粉是否有影响? (3)1号试管中有唾液,唾液中含有唾液淀粉酶,唾液淀粉酶能将淀粉消化成麦芽糖,麦芽糖遇碘液不变蓝,因此“如实验很成功”,1号试管滴加碘液后不变蓝.“该兴趣小组同学实验5分钟后将1号试管取出,滴加碘液,摇匀,结果实验现象未达到预期效果”,则可能的原因是实验时间不足(或者唾液的量偏少或搅拌不充分或馒头碎屑偏多)(写出一种即可)。
[答案] (1)1和3 (2)温度对唾液消化淀粉是否有影响?
(3)实验时间不足(或者唾液的量偏少或搅拌不充分或馒头碎屑偏多)
30、某科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利用发芽玉米的提取液、淀粉液等材料探究温度对酶活性的影响,为此设计了如图所示三组探究活动。
温馨提示:A.发芽玉米的提取液中含有淀粉酶;B.斐林试剂在加热条件下遇淀粉的消化产物(麦芽糖)会产生砖红色沉淀。 实验操作步骤如下:
步骤一:如表所示操作。
步骤二:把提取液分别倒入同一烧杯的左试管中,摇匀后在原温度下再维持5分钟。
步骤三:分别向各试管加入1毫升斐林试剂,置于50~65℃水浴中维持1分钟,观察现象。
实验结果:甲组和乙组都出现了砖红色沉淀,且乙组比甲组的颜色更明显,丙组无砖红色沉淀出现。
(1)分析实验结果后可得出的结论: 。
(2)出现乙组现象的原因是:淀粉液在 的作用下变成了麦芽糖。
(3)若将步骤一“淀粉液”和“提取液”放入同一试管中混合再保温,对实验结果影响是:

(4)若在完成“步骤一”后,将丙组实验中的温度由100℃调到40℃,再继续完成“步骤二”和“步骤三”,其实验现象为 。
[解析] (1)分析实验结果后可得出的结论:在一定范围内,酶活性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强,超过最适温度后,酶活性将逐渐减弱,温度过高或者过低都会影响酶的活性;(2)出现乙组现象的原因是:淀粉液在提取液中淀粉酶的作用下变成了麦芽糖;(3)将步骤一“淀粉液”和“提取液”放入同一试管中混合再保温,如果两者先混合再保温,则淀粉酶会将部分淀粉催化分解,影响实验结果; (4)若在完成“步骤一”后,将丙组实验中的温度由 100℃调到 40℃,此时淀粉酶在高温作用下已经失去了活性,此时再继续完成“步骤二”和“步骤三”,淀粉不会转化为麦芽糖,所以其实验现象为无砖红色沉淀出现 。
[答案] (1)在一定范围内,酶活性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强,超过最适温度后,酶活性将逐渐减弱,温度过高或者过低都会影响酶的活性(合理即可); (2)提取液淀粉酶;(3)如果两者先混合再保温,则淀粉酶会将部分淀粉催化分解,影响实验结果 ;(4)无砖红色沉淀出现
31、果汁生产厂家利用果胶酶破果肉细胞的细胞壁(内含果胶)来出汁率。为探究温度对果胶酶活性的影响,某同学设计了如下实验:
①将果胶酶与苹果泥分装于不同试管,在100C水溶液中恒温处理10分钟,如图A;
②将果胶酶与苹果泥混合,再次在100C水溶液中恒温处理10分钟,如图B;
③将步骤②处理后的混合物过滤,收集滤液,测果汁量;
温度/℃ 10 20 30 40 50 60 70 80
果汁量/ml 8 13 15 25 15 12 11 10
④再取等量的果胶酶与苹果泥,在不同温度条件下重复以上实验,并记录果汁量如表:
请回答下列问题:
(1)果胶酶只能对果胶的分解起到催化作用,体现了酶的  ;
(2)实验结果显示,当温度为  0C左右时,果胶酶的活性较高;
(3)进行试验①的目的是    ,使实验结果更准确。
[解析](1) 酶是生物催化剂,具有催化效率高、专一性强、作用条件温和等特点;果胶酶只能对果胶的分解起到催化作用,体现了酶的专一性;(2)分析表中数据可以发现:当温度在40℃左右时,果胶酶的活性较高;(3)进行实验①的目的是保证实验温度的准确性,因为如果果胶酶与苹果泥温度不同,二者混合后温度会发生变化,从而导致实验结果不准确。
[答案] (1)专一性 (2)40℃ (3)使果胶酶和苹果泥达到相同的温度,避免因二者温度不同导致混合后温度发生变化
四、解答题((第32题6分,第33题8分,第34题8分,共22分)
32、如图是人体血液循环示意图,请据图回答:
(1)心脏四腔中,肌肉壁最厚的是[   ]   ;
(2)流经A时,血液的变化是   ,接着再经过[  ]   进入左心房;
(3)食物经过消化后,从B进入毛细血管的生理过程称为   。当血液流经C后,血液中   的含量明显降低。
(4)A、B、C均具有与其功能相适应的结构特点,壁都只由   层扁平上皮细胞构成,适于进行物质交换。
[解析] (1)心脏是由心肌组成,在心脏的四个腔中肌肉壁厚薄不同,心房壁比心室比薄,左心室的壁最厚。(2)肺循环是指血液由右心室流入肺动脉,流经肺部的毛细血管网,再由肺静脉流回左心房的循环,肺循环过程中,血液流经肺泡处时要发生气体交换,有含氧少的静脉血变成了含氧丰富的动脉血,由肺静脉送回左心房。(3)小分子的物质通过消化道壁进入血液循环的过程叫做吸收,小肠是吸收的主要场所,因为小肠长、有环形皱襞和小肠绒毛,加大了吸收的面积,小肠绒毛壁和毛细血管壁都很薄,仅有一次上皮细胞构成,利于物质的吸收,图中食物经过消化后,从B进入毛细血管的生理过程称为吸收。C肾单位是肾脏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血液流经肾脏后血液中多余的水、尿素、尿素在肾脏形成尿液排出体外,所以,当血液流经C后,血液中尿素的含量明显降低。(4)肺泡壁、小肠绒毛壁和肾单位的壁都很薄,只有一层上皮细胞组成,这样的结构特点适于进行物质交换。
[答案] (1)④左心室(2)静脉血变成动脉血⑧肺静脉(3)吸收; 尿素(4)一。
33、小肠盘曲于腹腔内,上连胃,下接大肠,是消化道中最长的一段。图一是小肠的宏观结构和微观结构,图二是糖类、脂肪、蛋白质在消化道中的化学性消化过程。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小肠内表面有许多环形皱襞,它的表面又有很多突起,称为   ,这样就大大增加了小肠的表面积,是 的主要场所。
(2)小肠中除   分泌的肠液之外,还有能将脂肪乳化成脂肪微粒的   和胰液等多种消化液。
(3)图二中,代表蛋白质的曲线是   ,代表小肠的一段是  。
(4)某人为达到减肥目的,去医院切除一段小肠,以降低小肠的   能力,但这样做会影响人体健康。所以,《国民营养计划(2017﹣2030)》给出建议:平时应注意   和合理运动。
[解析] (1)(2)小肠是消化食物和吸收营养物质的主要场所,小肠很长,长约5~6m,小肠内壁有环形皱襞,皱襞上有小肠绒毛,增大了消化和吸收营养物质的面积。小肠绒毛内有丰富的毛细血管,其壁只有一层上皮细胞构成,利于吸收营养物质。小肠内有肠腺,能够分泌肠液,肠液中含有消化糖类、脂肪和蛋白质的酶,初此之外,小肠内还有胆汁、胰液,与小肠的消化功能相适应。(3)图二中A是口腔,B是咽和食道,C是胃,D是小肠,E是大肠。蛋白质在C胃内开始消化,可见Ⅱ是蛋白质的消化。(4)小肠是消化食物和吸收营养物质的主要场所,健康的减肥是合理膳食和合理运动。
[答案] (1)小肠绒毛;消化食物和吸收营养 (2)肠腺;胆汁;(3)Ⅱ;D;(4)吸收;合理膳食
34、图1为人体部分生理过程示意简图,其中a、b、c表示不同物质,d、e表示不同液体,Ⅰ、Ⅱ、Ⅲ为三种不同的血管。请据图回答问题:
(1)当人体吸气时,气体进入肺泡,物质b通过   (填生理过程)由肺泡进入血液,与红细胞结合。图中c浓度最高处是   。
(2)图中a是    ,它是在消化道内被    (填消化液)分解的,后经小肠吸收进入血液。a随血液在血管内只能沿一个方向流动的原因是   (填结构)能防止血液倒流。
(3)图2表示液体e形成过程中尿素含量的变化曲线,其中纵轴代表尿素含量,横轴代表肾单位的组成结构,那么AB段表示的结构是   ,Ⅲ内血液与Ⅱ内相比显著的区别是Ⅲ内血液中    的含量升高了。
(4)医生在化验某人的液体e时,发现含有许多血细胞和大分子蛋白质,由此判定此人  (填生理过程)发生了病变。
[解析] (1)当人体吸气时,气体进入肺泡,物质b氧气通过气体的扩散作用由肺泡进入血液,与红细胞结合。在组织细胞内不断消耗氧气分解有机物释放能量,同时产生二氧化碳和水,因此图中二氧化碳浓度最高处是组织细胞。所以图中c浓度最高处是组织细胞;(2)蛋白质的消化是从胃开始的,当食物中的蛋白质进入胃以后,在胃液的作用下进行初步消化后进入小肠,小肠里的胰液和肠液含有消化蛋白质的酶,在这些酶的作用下,蛋白质被彻底消化为氨基酸;所以图中a是氨基酸,它是在消化道内被胃液、肠液和胰液(填消化液)分解的,后经小肠吸收进入血液;心房和心室之间有房室瓣,保证了血液只能从心房流向心室;心室和动脉之间有动脉瓣,保证了血液只能从心室流向动脉,而不倒流;四肢的静脉内有静脉瓣,保证了血液由静脉流回心脏,故a氨基酸随血液在血管内只能沿一个方向流动的原因是静脉瓣、房室瓣和动脉瓣(填结构)能防止血液倒流;(3)肾单位包括肾小体和肾小管两部分,肾小体又包括肾小球和肾小囊;尿的形成过程包括肾小球的滤过作用和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所以当肾动脉血浆中的尿素随血液由入球小动脉流经肾小球时,血浆中的一部分水、无机盐、葡萄糖、尿素等滤过到肾小囊腔中形成原尿,当原尿流经肾小管时,大部分对人体有用的物质(如:大部分水、全部葡萄糖和部分无机盐)又被肾小管重新吸收进入血液。而剩下的物质,如尿素、一部分水和无机盐等由肾小管流出,形成尿液。因原尿流经肾小管时,重吸收了大部分水,而尿素没有被吸收,所以,剩下的物质(尿液)中尿素浓度会明显增高。此过程是在肾小管内完成的。图中纵轴代表尿素的含量的变化,AB段尿素的含量在不断增加,所以AB段表示肾小管。当血液流经肾小球时,除了血细胞和大分子的蛋白质外,血浆中的一部分水、无机盐、葡萄糖和尿素等物质,都可以经过肾小球滤过到肾小囊内,形成原尿;当原尿流经肾小管时,其中对人体有用的物质,包括大部分水、全部葡萄糖和部分无机盐,被肾小管重新吸收,并且进入包绕在肾小管外面的毛细血管中,重新回到血液里;原尿中剩下的其他废物,如尿素、一部分水和无机盐等由肾小管流出,形成尿液,所以,Ⅲ内血液与Ⅱ内相比显著的区别是Ⅲ内血液中葡萄糖的含量升高了;(4)医生在化验某人的液体e时,发现含有许多血细胞和大分子蛋白质,由此判定此人肾小球的过滤作用(填生理过程)发生了病变。
[答案] (1)气体扩散(或扩散);组织细胞;(2)氨基酸;胃液、肠液、胰液(缺一不可);静脉瓣、房室瓣和动脉瓣(缺一不可);(3)肾小管;葡萄糖;(4)肾小球的过滤作用。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21清风明月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2023HS版八上科学全效提优《第5章人体的物质和能量的转化》单元测试卷B
一、单选题(共20题,每小题2分;共40分)
1、从饮食与健康的角度分析,下列做法中正确的是(  )
A. 少吃盐 B. 不吃蔬菜
C. 喜欢的食物多吃,不喜欢的食物不吃 D. 不爱喝水,爱喝饮料
2、下列有关对人体消化系统的描述中,正确的是(  )
A.所有的消化液都含有消化酶
B.消化系统由消化道和消化腺两部分组成
C.不是所有的消化腺都能分泌消化液
D.大肠是消化和吸收的主要部位
3、下列各组营养物质,不需要经过消化就可以被直接吸收的是(  )
A.淀粉、脂肪、蛋白质 B.无机盐、维生素、水
C.脂肪、甘油、纤维素 D.蛋白质、水、葡萄糖
4、我们每日应喝适量的开水,这有利于(  )
A.对葡萄糖的吸收 B.对无机盐的吸收
C.代谢废物及时随尿排出 D.肾小管的重吸收
5、如图是某人一次平静呼吸时,肺内气压的变化曲线,AB段表示的过程及呼吸肌情况是(  )
A.吸气;肋骨上升,膈肌舒张而上升
B.呼气;肋骨下降,膈肌舒张而上升
C.吸气;肋骨上升,膈肌收缩而下降
D.呼气;肋骨下降,膈肌舒张而下降
(第5题图) (第6题图)
6、如图是健康成年人肾脏形成尿液过程示意图,据图分析的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图中标号1、2、3所示结构共同组成肾脏的基本单位
B.图中a、b处的生理过程分别是滤过作用和重吸收作用
C.图中结构[2]内的液体叫原尿,[5]内的液体叫尿液
D.与[1]内液体相比,[3]内液体中尿素的含量降低
7、如图是在某人饭后约30分钟时,测得的血液进入和离开某消化器官时四种物质的相对含量,请问该器官最可能是(  )
A.食管 B.小肠 C.胃 D.大肠
(第7题图) (第8题图)
8、如图是人体某处血管结构和血流方向示意图,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若b为肾小球,则a内流动脉血,c内流静脉血
B.若a内流静脉血,c内流动脉血,则b为组织处的毛细血管网
C.若c血管与a血管内的血液相比,营养物质增加,则b为小肠绒毛处的毛细血管
D.若b为肺部毛细血管网,则c内血液直接流回右心房
9、下列各疾病中,都与营养缺乏有关的一组是(  )
A.呆小症和佝偻病 B.夜盲症和侏儒症
C.糖尿病和巨人症 D.大脖子病和脚气病
10、新陈代谢过程的代谢终产物有( )
A.水、无机盐、尿素、蛋白质 B.粪便、水、无机盐、尿素
C.二氧化碳、水、无机盐、尿素 D.葡萄糖、尿素、水、无机盐
11、空气中的PM2.5颗粒能通过呼吸系统进入血液,危害人体健康。PM2.5颗粒经过鼻、咽、喉以后,在进入血液之前,还会经过的结构依次是(  )
A.肺泡、支气管、气管 B.气管、肺泡、支气管
C.支气管、肺泡、气管 D.气管、支气管、肺泡
12、生物的结构和功能是相适应的.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小肠内表面有许多皱壁和小肠绒毛,有利于营养物质的吸收
B.成熟的红细胞无细胞核,呈两面凹的圆盘形,能提高运输氧气的能力
C.肺由大量肺泡组成,肺泡外缠绕毛细血管,有利于气体交换
D.人的心脏右心室壁肌比左心室厚,原因是右心室要把血液压到全身需要动力大
13、如图是某人踢球过程中能量来源示意图,据图分析可知(  )
A.人体所需能量的70%由蛋白质提供 B.运动的能量直接来源于食物
C.呼吸作用发生在细胞的细胞核中 D.图中的X为人体运动直接提供能量
14、人体内器官各有分工,为人体的正常运行发挥着作用。下列器官自述合理的是( )
15、代谢是生物生存的基本条件,是生命的基本特征。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 人在夏天尿少是因为人体内的代谢废物主要由皮肤排出
B. 人体代谢包括同化作用和异化作用两个同时进行的过程
C. 人体内的葡萄糖转化为脂肪储存属于同化作用
D. 人体细胞内的有机物分解并释放能量属于异化作用
16、用普通光学显微镜观察未经染色的家兔新鲜血涂片,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从操作者的左侧看,按顺时针方向旋转粗准焦螺旋可上升显微镜镜筒
B. 为观察位于视野左下方的某个红细胞,应将装片向右下方移动
C. 在低倍镜视野中可以观察到红细胞数量最多、有细胞核、呈鲜红色
D. 白细胞的体积比红细胞大,在显微镜视野中最容易找到它
17、体外膜肺氧合装置俗称人工肺(如图),用于肺功能丧失患者的急救。使用时,先用一根导管将血液从人体静脉引出,通过该装置后,血液经另一根导管回到人体的动脉或静脉内。人工肺中的氧合器作用是( )
A. 可直接为人体提供能量 B. 为病人血液循环提供动力
C. 过滤流经血液的含氮废物 D. 使流经的静脉血变成动脉血
(第17题图) (第18题图)
18、如图是比较花生仁、大米、牛肉干三种食物所含能量多少的活动示意图。对于该活动,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给试管加热的时间要相同
B. 实验是通过水温变化对三种食物所含能量多少做出比较
C. 实验前所取的三种食物的质量要相等
D. 实验所取水的体积要相同
19、如图为某校老师自制的人体血液循环模型。其中,A、B、C、D是四个塑料瓶,共同组成了心脏,D代表左心室;E和F是两根试管,代表某些器官内的毛细血管网。手动挤压该模型中的塑料瓶,产生的压力能使瓶中的液体在密闭管道中循环流动。下列关于此模型的说法错误的是(   )
A.若密闭管道中流动的液体相当于血液,则图中管道a内流的是静脉血
B.试管E代表的是肺内的毛细血管网
C.某同学扁桃体发炎,在其上肢静脉注射的药物首先到达心脏结构中的B
D.与流入试管F的血液相比,若流出的血液中尿素和氧气的含量明显减少,则试管F代表的是肾脏内的毛细血管网
(第19题图) (第20题图)
20、依据如图分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若y表示二氧化碳含量,则a→b→c可表示血液在流经肺部毛细血管前后二氧化碳含量的变化
B.若y表示人体血液中血红蛋白的含量,则a→b→c可表示剧烈运动前后血红蛋白的变化
C.若y表示人体内胰岛素含量,则a→b→c可表示健康人在进食一段时间后血液中胰岛素的变化
D.若y表示某粮库内种子二氧化碳的释放量,则种子储藏时在b点比c点的效果好
二、填空题(共8题,每空2分,共38分)
21、在人体的三种血管中,血管内血液流动速度最快的是______,只允许红细胞单行通过的血管是______。
22、人体结构和功能是基本单位是 ,人体内形成尿液的场所是 。
23、一氧化碳使人中毒的原因是一氧化碳与人体血液中的 结合,使血液丧失输 的能力而使人窒息死亡。
24、图中甲、乙、丙三条曲线分别表示食物中三种营养物质在消化道中的变化情况,读图并填空:
(1)图中曲线丙表示________的消化。
(2)从图中看,淀粉最终在_________中彻底消化分解成葡萄糖。
(第24题图) (第25题图) (第26题图)
25、如图为人体下肢某处组织细胞与周边血管内血流方向示意图,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血管A与血管C相比,血管内流动的血液中含氧更丰富的是_____血管。
(2)血管C内的血液最先流入心脏的哪个腔?_________。
(3)血液由右心室泵至肺部,再返回左心房,这是______循环途径。
26、如图为人体血液循环及气体交换的示意图。图中代表氧气的交换或运输方向;代表二氧化碳的交换或运输方向。请根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在剧烈运动时,呼吸急促,心脏搏动显著加快,此时乙处单位体积血液中氧的含量和平静状态下相比 (选填“增高”“减小”或“相同”)。
(2)西藏拉萨市的海拔约为3600m,浙江沿海平原地区的旅游者到了西藏拉萨,在平静状态下,心脏搏动显著加快,此时乙处单位体积血液中氧的含量和在浙江沿海平原地区平静状态下相比 (选填“增高”“减小”或“相同”)。
27、如图是呼吸的全过程图解,请据图回答:
(1)过程A是通过    来实现的。
(2)过程B和D是通过    实现的;与B过程气体交换相适应的结构特点是 (写出一点即可)。
28、一篇题为“小苏打能饿死肿瘤细胞”的文章介绍到:插管化疗栓塞术 (TACE)是将导管选择性地插入到肿瘤的供血血管,以适当的速度注 入适量的栓塞剂,使血管闭塞,引起肿瘤组织的缺血坏死。而小苏打则是配合抗肿瘤药物进行栓塞,加快被栓塞肿瘤细胞的缩小,目前此项技术主要用于肝癌(恶性肿瘤)的治疗。
(1)肿瘤细胞和正常细胞一样都需要葡萄糖,葡萄糖的作用是 ;栓塞的血管应该是 (选填“动脉”或“静脉”)血管;
(2)直接饮用小苏打后也会有少量小苏打进入肿瘤细胞,则肺癌患者经肠道吸收的小苏打,通过血液循环进入肺部的最短途径:小肠的毛细血管→各级静脉→上下腔静脉→ →肺部毛细血管。
三、探究题(共3题,每空2分,共20分)
29、下面是某生物兴趣小组的同学在探究“口腔对淀粉的消化作用”课题时,设计的实验方案如下表.分析完成下列问题:
试管编号 1 2 3 4 5
馒头碎屑或块 适量碎屑 适量碎屑 适量馒头块 适量碎屑 适量碎屑
唾液有无 2mL唾液 2mL清水 2mL唾液 2mL唾液 2mL唾液
是否搅拌 搅拌 搅拌 不搅拌 搅拌 搅拌
温度 37℃ 0℃ 100℃
加入碘液
(1)要探究牙齿的咀嚼、舌的搅拌对馒头的消化作用,应选用 两个试管进行对照实验;
(2)如果选用1、4、5号试管进行实验,其探究的问题是: ;
(3)如实验很成功,1号试管滴加碘液后不变蓝。该兴趣小组同学实验5分钟后将1号试管取出,滴加碘液,摇匀,结果实验现象未达到预期效果,则可能的原因是 (写出一种即可)。
30、某科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利用发芽玉米的提取液、淀粉液等材料探究温度对酶活性的影响,为此设计了如图所示三组探究活动。
温馨提示:A.发芽玉米的提取液中含有淀粉酶;B.斐林试剂在加热条件下遇淀粉的消化产物(麦芽糖)会产生砖红色沉淀。 实验操作步骤如下:
步骤一:如表所示操作。
步骤二:把提取液分别倒入同一烧杯的左试管中,摇匀后在原温度下再维持5分钟。
步骤三:分别向各试管加入1毫升斐林试剂,置于50~65℃水浴中维持1分钟,观察现象。
实验结果:甲组和乙组都出现了砖红色沉淀,且乙组比甲组的颜色更明显,丙组无砖红色沉淀出现。
(1)分析实验结果后可得出的结论: 。
(2)出现乙组现象的原因是:淀粉液在 的作用下变成了麦芽糖。
(3)若将步骤一“淀粉液”和“提取液”放入同一试管中混合再保温,对实验结果影响是:

(4)若在完成“步骤一”后,将丙组实验中的温度由100℃调到40℃,再继续完成“步骤二”和“步骤三”,其实验现象为 。
31、果汁生产厂家利用果胶酶破果肉细胞的细胞壁(内含果胶)来出汁率。为探究温度对果胶酶活性的影响,某同学设计了如下实验:
①将果胶酶与苹果泥分装于不同试管,在100C水溶液中恒温处理10分钟,如图A;
②将果胶酶与苹果泥混合,再次在100C水溶液中恒温处理10分钟,如图B;
③将步骤②处理后的混合物过滤,收集滤液,测果汁量;
温度/℃ 10 20 30 40 50 60 70 80
果汁量/ml 8 13 15 25 15 12 11 10
④再取等量的果胶酶与苹果泥,在不同温度条件下重复以上实验,并记录果汁量如表:
请回答下列问题:
(1)果胶酶只能对果胶的分解起到催化作用,体现了酶的  ;
(2)实验结果显示,当温度为  0C左右时,果胶酶的活性较高;
(3)进行试验①的目的是    ,使实验结果更准确。
四、解答题((第32题6分,第33题8分,第34题8分,共22分)
32、如图是人体血液循环示意图,请据图回答:
(1)心脏四腔中,肌肉壁最厚的是[   ]   ;
(2)流经A时,血液的变化是   ,接着再经过[  ]   进入左心房;
(3)食物经过消化后,从B进入毛细血管的生理过程称为   。当血液流经C后,血液中   的含量明显降低。
(4)A、B、C均具有与其功能相适应的结构特点,壁都只由   层扁平上皮细胞构成,适于进行物质交换。
33、小肠盘曲于腹腔内,上连胃,下接大肠,是消化道中最长的一段。图一是小肠的宏观结构和微观结构,图二是糖类、脂肪、蛋白质在消化道中的化学性消化过程。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小肠内表面有许多环形皱襞,它的表面又有很多突起,称为   ,这样就大大增加了小肠的表面积,是 的主要场所。
(2)小肠中除   分泌的肠液之外,还有能将脂肪乳化成脂肪微粒的   和胰液等多种消化液。
(3)图二中,代表蛋白质的曲线是   ,代表小肠的一段是  。
(4)某人为达到减肥目的,去医院切除一段小肠,以降低小肠的   能力,但这样做会影响人体健康。所以,《国民营养计划(2017﹣2030)》给出建议:平时应注意   和合理运动。
34、图1为人体部分生理过程示意简图,其中a、b、c表示不同物质,d、e表示不同液体,Ⅰ、Ⅱ、Ⅲ为三种不同的血管。请据图回答问题:
(1)当人体吸气时,气体进入肺泡,物质b通过   (填生理过程)由肺泡进入血液,与红细胞结合。图中c浓度最高处是   。
(2)图中a是    ,它是在消化道内被    (填消化液)分解的,后经小肠吸收进入血液。a随血液在血管内只能沿一个方向流动的原因是   (填结构)能防止血液倒流。
(3)图2表示液体e形成过程中尿素含量的变化曲线,其中纵轴代表尿素含量,横轴代表肾单位的组成结构,那么AB段表示的结构是   ,Ⅲ内血液与Ⅱ内相比显著的区别是Ⅲ内血液中    的含量升高了。
(4)医生在化验某人的液体e时,发现含有许多血细胞和大分子蛋白质,由此判定此人  (填生理过程)发生了病变。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21清风明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