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2015学年度第一学期 九年级(上)语文单元检测题(三)

文档属性

名称 2014-2015学年度第一学期 九年级(上)语文单元检测题(三)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7.7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4-12-09 21:31:15

文档简介

2014-2015学年度第一学期
九年级(上)语文单元检测(三)
一、基础知识及其运用(24分)
1、①恣睢 ②嬉闹 ③煞白 ④抽噎
2、①聚族而居 ②歇斯底里 ③置之不理 ④吞吞吐吐
【示例】他这个人很怪。有时是挺高傲的,对谁都不放在眼里,对啥事都置之不理;有时却认真得要命,为一点事就跟人家计较,认真得歇斯底里,让人敬而远之。
3、B
4、B(在“拥有”前面加上“能否”;或者删掉“能否”。)
5、①呐喊 周树人 ②曹文轩 草房子 ③羊脂球 莫泊桑 ④黄蓓佳 契诃夫
6、【示例】
①妈妈别爱我太狠,不然你的爱会成为坚固的笼子,被囚禁的小鸟又如何飞向广阔的天空。②妈妈别爱我太狠,不然你的爱会变为横流的洪水,被淹没的幼苗又怎能长成参天的大树。
二、阅理解(36分)
(一)阅读下面选文,完成7-9题(10分)
7、指故乡和故乡的人与“我”之间形成的隔膜。“我”对故乡的期望与现实的故乡相去甚远;故乡的人的生活、思想、与“我”印象中相去甚远,所以“我”孤独了。
8、相同点:都有希望(愿望);不同点:闰土寄希望于神灵,精神麻木;“我”寄希望于后代,并且自我奋斗。
9、①我一开始是悲哀,因为希望难以实现,社会环境、故乡的人太令人失望。
②但我也看到希望,因为我看到宏尔和水生这些后生还是一气(和睦、无隔阂)。
③最后我有了奋争的念头,因为我认识到“希望是本无所谓有,无所谓无的。这正如地上的路;其实地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
(二)阅读下文,完成10-12题(9分)
10、语言、神态、动作
11、涎着脸皮、面露恐惧、眼含泪光
12、充耳不闻、我行我素,甚至有时还向老师提出“挑战”。经过校长的一番教育,它有了悔过之心。因为它的眸子里罩着一层很薄很薄的泪光。
(三)阅读小说,完成13-16题。(17分)
13、①文戈外在的冷漠平静、一言不发与内心深处的波涛汹涌、起伏跌宕形成对比。②文戈心里对妻子的爱恋、归家的渴望与不知妻子是否接纳他的恐惧形成对比。③几个年轻人的热情好奇与文戈的冷漠安静形成对比。④见到黄手帕时年轻人的激动与文戈的冷静的外在表现形成对比。(每点2分,答出三点即可。)
14、①她善良纯朴(1分)、对爱情忠贞不渝(1分)、又内心浪漫,富有诗意(1分)。
15、①作者采用化实为虚(虚写)的手法塑造这一形象的。可以不着一字,却使人物形象鲜活可感,生动丰满;②同时,设置了悬念,吸引读者,给读者留下了极为广阔的想象空间。
16、①先从我遇到一个姑娘听到这个故事说起,设置悬念,为故事增添了神秘的色彩。似乎远远道来,不着边际,与黄手帕无关。②后说三个小伙子与三个姑娘乘公共汽车去海边,更是山重水复,七弯八绕。仍然没有提到黄手帕。③接下来才开始出现相关人物文戈,却又显得神秘莫测,设置悬念,引起人们的诸多猜想。还是没有提到黄手帕。④直到文戈讲述自己的故事才点出黄手帕,却又再次设置悬念,让人们关注文戈的命运,一起在紧张焦虑中期盼黄手帕的结局。⑤直到最后一段,才揭示结局:“树上挂满了黄手帕——二十条,三十条,也许有几百条”。让读者紧绷的心弦松弛下来。(每点2分,答出4点即可得满分)
三、作文(40分)
请以“起步”为题,写一篇不少于500字的文章。除诗歌外,文体自选。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等。
PAGE
12014-2015学年度第一学期
九年级(上)语文单元检测题(三)
一、基础知识及其运用(4分)
l、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词语。(4分)
①也不愿意他们都如闰土的辛苦麻木而生活,也不愿意都如别人的辛苦zì suī( ) 而生活。
②杜雍和现在只是要求它们向前游去,不停顿地游去,不肯给他们一点觅食或xī nào
( )的机会。
③我父亲脸色早已shà bái ( ) ,两眼呆直,哑着嗓子说。
④万卡嘴角撇下来,拿脏手背揉揉眼睛,chōu yē ( ) 了一下。
2、根据【 】里的解释在( )里写出相应的成语,并至少用其中两个成语再写一句话。 ( 6分)
①我们多年【同族各家人聚集一起居住。】( )的老屋,已经公同卖给别姓了。
②过不一会儿,暴风雨就【形容情绪异常激动,举止失常。】( )地开始了,顿
时,天昏地暗,仿佛世界已到了末日。
③他对杜小康带了哭腔的请求,【放在一边,不理不睬。】( ),只是不停
地撑着船,将鸭子一个劲赶向前方。
④我母亲也怕起来了,【想说,但又不痛痛快快地说。形容说话有顾虑。】( )
地说:“你疯了!既然你知道不是他,为什么这样胡说八道?”
3、依次填入下面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3分)( )
多么优秀的孩子, 是大人, 每天都生活在“保根本不行“‘你真
是个傻瓜’ 一类的批评中,以此以往,也许 会真的变成一个没用的傻瓜了。
A、不管 或者 倘若 就 B、倘若 不管 就 或者
C、或者 不管 倘若 就 D、不管 倘若 或者 就
4、下列对病句的修改不正确的一项足( )(3分)
A、一份汗水一份收获,如果努力了不一定能实现自己的日标,就离目标总会近了~些。
(如果……就……”改为“尽管……但是……’)
B、拥有健康的体魄,是一个人能否取得优异成绩的基本保证。(改“保证”为“条件”)
C、通过这次活动,使偏远地区的孩子们增强了对未来的信心。(删除“使”)
D、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发展和重视农业产后机制,应当成为解决我国“三农”问题
的重要组成部分。(把“发展’御“重视”调换位置)
5、文学常识填空。(4分)
①《故乡》选自小说集《 》,作者鲁迅原名
②《孤独之旅》选自 的《 》。
③《我的叔叔于勒》选自短篇小说集《 》,作者 是法国现实主义
作家。
④《心声》选自《儿童时代》,作者是 ,文中提到的小说《万卡》的作者是
俄国的作家 。
6、请仿照划线句子的结构和修辞,再写一个句子。(4分)
妈妈,别爱我太狠,不然你的爱会变成羁绊的绳索,被束缚的骏马又如何能驰骋
广阔的草原:妈妈,别爱我太狠, , 。
二、阅读理解(36分)
(—)阅读下面选文,完成7-9题(10分)
①老屋离我愈远了;故乡的山水也都渐渐远离了我,但我却并不感到怎样的留恋。我只觉得我四面有看不见的高墙,将我隔成孤身,使我非常气闷;那西瓜地上的银项圈的小英雄的影像,我本来十分清楚,现在却忽地模糊了,又使我非常的悲哀。
②母亲和宏儿都睡着了。
③我躺着,听船底潺潺的水声,知道我在走我的路。我想:我竟与闰土隔绝到这地步了,但我们的后辈还是一气,宏儿不是正在想念水生么?我希望他们不再像我,又大家隔膜起来……然而我又不愿意他们因为要一气,都如我的辛苦展转而生活,也不愿意他们都如闰土的辛苦麻木而生活,也不愿意都如别人的辛苦恣睢而生活。他们应该有新的生活,为我们所未经生活过的。
④我想到希望,忽然害怕起来了。闰土要香炉和烛台的时候,我还暗地里笑他,以为他总是崇拜偶像,什么时候都不忘却。现在我所谓希望,不也是我自己手制的偶像么?只是他的愿望切近,我的愿望茫远罢了。
⑤我在朦胧中,眼前展开一片海边碧绿的沙地来,上面深蓝的天空中挂着一轮金黄的圆月。我想:希望是本无所谓有,无所谓无的,这正如地上的路:其实地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
7、选文第①.段“我只觉得我四面有看不见的高墙,将我隔成孤身,使我非常气闷”一句中的“高墙”指什么?我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感觉?(3分)
8、请从思想方面简要分析“我”和闰土之间的异同点。(4分)
9、文段中,“我”的心理是复杂的,请结合内容简要分析。(3分)
(二)阅读下文,完成10 -12题(9分)
泪光
这个动人的小故事,是一位中学校长告诉我的。
该校一名学生,染上抽烟恶习,老师初而婉言相劝,继而厉声斥责,他均充耳不闻,我行我素。有时,甚至粗声粗气地向老师提出“挑战”。
“抽烟?你说我抽烟?证据呢?拿出证据来”说着,把两边裤袋由内而外翻了出来,凶神恶煞地喊:“来!搜搜我的身,看看能不能找到一根烟丝!”
一日,他躲在厕所吞云吐雾,被逮个正着。校方决定施以“鞭刑”。
当时,年关将近,到处都洋溢着欢乐的气氛。这名学生,涎着脸皮要求校长延期“执行”。校长宽容地答应了。春节过后不久,他再出现在校长室里,冷冷地说:“要打,现在就打个够吧!”
办公室里,挂着几根粗粗细细长长短短的藤鞭。校长一言不发地取下最粗的那一根,猛力挥了挥,藤鞭在半空中发出了裂帛般可怖的声响。在空气已凝结了的肃穆里,这名自称“天不怕,地不怕”的学生,此刻脸上难以自抑地闪现出了恐惧之色,遵从命令将上半身趴在桌面上时,他身体僵硬如石,手脚也难以控制地簌簌地抖着。
校长举起了粗大的藤鞭,自上而下,“霍”的一声,狠狠挥落下来。但是,藤鞭在距离他屁股仅仅几寸的当儿,力却在有意的控制下完全放松了。结果,鞭影过处,好似一阵无关痛痒的,轻轻掠过的风。
那学生惊愕万分地抬起头来,看着校长。校长和颜悦色地说:“今日,你遵守了诺言,主动来找我执行‘鞭形’表示你又悔过之心。对于又心悔过的人,我的惩罚,往往只需点到为止。好,现在,你回去吧!”
男孩站了起来,原先冷漠的眸子里,此刻很亮很亮地罩着一层很薄很薄的泪光。
10、本文对抽烟学生主要运用了 描写和 描写,对校长又主要运用了
描写。(3分)
11、作者精于捕捉人物在故事发生、发展过程中的表情变化,特别是对抽烟少年的表情变化的刻画,请找出一些关键词语。(3分)
凶神恶煞 冷冷地 惊愕万分
12、这名抽烟学生对于老师的婉言相劝或厉声斥责,表现出怎样的态度?经过校长的一番教育,他的态度发生了怎样的改变?(3分)
(三)阅读小说,完成13 -16题(17分)
回家
[美]皮特·哈米尔
几年前,我在纽约格林威治村遇到一个姑娘,就是从她那里我第一次听到这个故事。这个故事也许是一个神秘的民间传说,每隔几年重复出现,以这样或那样的形式重新流传。然而我仍然愿意相信它确实在某时某地发生过。
他们要到劳德戴尔要塞去——共三个小伙子和三个姑娘——上公共汽车时,他们拎着纸袋,里面装有三明治和葡萄酒,梦想见到金色的沙滩和大海的潮汐。这时,纽约灰暗而寒冷的春天已经在他们身后消失。
公共汽车驶过新泽西州时,他们开始注意到文戈。文戈坐在他们前面,衣着简朴,但不很合身。他坐在那里,从来没有动一下,满是灰尘的脸上看不出他的实际年龄。他一直咬着嘴唇,表情冷漠,一语不发。
深夜,汽车抵达华盛顿郊外,在霍华德·约翰逊饭店停下。大家都下了车,只有文戈坐在座位上像生了根似的一动也不动。几个小伙子感到奇怪,试图猜想他的身世:也许他是一个船长,也许是抛下妻子,离家出走的人,也许是一个回家的老兵。他们回到车上时,一个姑娘坐在他身边,作了自我介绍。
“我们要到佛罗里达去,” 她欣喜地说,“听说那儿真美。”
“是的。”他平静地说,仿佛他想起了曾极力忘掉的事情。
“想喝点葡萄酒吗 ”她问。他微微一笑,对着酒瓶喝了一大口。他向她道了谢,又陷入了沉默。过了一会儿,她回到伙伴中间,文戈则打着盹睡着了。
次日早晨,他们一觉醒来发现汽车已停在另一家霍华德·约翰逊饭店门外。这次文戈进了饭店,那个姑娘坚持要文戈与他们坐在一起。他看来很害羞,要了一杯不加牛奶的清咖啡。他听着年轻人闲聊海滩露宿的情景,紧张不安地抽着烟。回到车上后,那个姑娘又与文戈坐在了一起。过了一会儿,他讲述了自己辛酸的经历。他在纽约监狱里关了四年,现在回家去。
“你结婚了吗 ”
“我不知道。”
“你不知道 ”她问。
“是这样,在我坐牢时我曾给妻子写过信,” 他说,“我告诉她,我要离开很长时间,如果她受不了,如果孩子们总是问这问那,如果她太伤心,那么她可以把我忘掉。我能理解。再找一个丈夫。我说——她是一个极好的女人,确实了不起——把我忘掉吧。我告诉她不必给我写信。果真如此,三年半里她没有给我写过一封信。”
“你现在回家,对家里的情况什么都不知道 ”
“是的,”他羞怯地说,“不过,上一周,当我确信假释就要批准时,我又给她写了信。我们过去住在布伦斯威克镇,就在杰克逊维海港前边。镇口有一棵高大的橡树,你一进镇就能望见。我告诉她,如果她没有改嫁,愿意等我回家,那就在橡树上系一条黄手帕。我看见黄手帕就会下车回家。如果她不想要我,就忘掉这件事——不系手帕,这样我就继续坐在车上走过去。”
“哇,”那个姑娘叫起来,“哇!”
她告诉了其余的人,很快大家都知道了。他们都关注着布伦斯威克镇的到来,并相互传看着文戈拿出来的几张照片,照片上是他妻子和三个孩子——妻子透露出一种纯朴之美,孩子们尚未发育成熟。可以看得出来,照片不知被文戈抚摩多少次了。
现在他们离布伦斯威克镇还有二十英里,几个年轻人都坐在右边靠窗的座位上,等待着那棵大橡树的出现。文戈停止张望,脸上的肌肉绷得紧紧的,好像他在给自己鼓劲,决心战胜另一次失望。
这时离布伦斯威克镇只有十英里,五英里……突然,所有年轻人都从座位上站了起来,他们叫呀,喊呀,高兴得手舞足蹈。但只有文戈除外。
文戈坐在那儿望着橡树惊呆了。树上挂满了黄手帕——二十条,三十条,也许有几百条;这棵树,真像一面欢迎的旗帜,在迎风招展。正当年轻人高声欢呼的时候,这位老囚犯慢慢地从座位上站起来,朝着汽车前面的方向,回家去了。
13、小说中多次出现对比的手法?请简要分析。(6分)
14、小说中文戈称妻子“是一个极好的女人”,这个女人“好在”哪里?(3分)
15、请说说小说是如何塑造文戈妻子这一形象的。(4分)
16、请结合全文,简要分析本文是怎样层层铺垫,展示结局的。(4分)
三、作文(40)
请以“起步”为题,写一篇不少于500字的文章。除诗歌外,文体自选。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