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二一教育在线组卷平台 助您教考全无忧
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下册《青蒿素:人类征服疾病的一小步》同步测试
一、基础过关练
1.下列各句中,加粗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
A.在屠呦呦手中,青蒿素这一抗疟药物,治愈了无数疟疾患者。但青蒿素的发现,并不意味人类抗疟可以一劳永逸。
B.峨眉山景区迎来了入冬后的第一场大雪,沸沸扬扬的雪花把峨眉山装点得格外美丽。
C.英国的一项科学研究显示,在客人就餐时播放一些古典音乐能促使食客情不白禁地慷慨解囊。
D.联想集团以雄厚的科技实力和先进的经营理念为依托,亦步亦趋,紧跟世界电子产业发展潮流,取得了骄人的业绩。
2.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面对全球疟疾疫情难以控制的严峻形势,当时年仅39岁的屠呦呦肩负起两个艰巨任务:一是寻找新药;二是继续在中药提取物常山碱上做文章,解决服药后呕吐。
B.我国防治流行性出血热的科研人员,在国内首次分离到能稳定传代的流行性出血热相关病原体。
C.通过世界卫生组织推荐使用青蒿素联合疗法作为最前沿的手段治疗疟疾,使国人深受鼓舞,倍感荣耀。
D.在热带疾病研究与培训特别会议上,关于青蒿素及其抗疟性的几个报告引起了强烈反响。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问题。
人类主导的植物种植、培育和传播的历史,就是人类社会繁荣发展进程中多种文化传承交融的华美乐章。有的植物似乎天生与中华先民相依相伴且流传至今,实际上却是_____________的舶来品,如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寓意“多子多福”的石榴;有的似乎与西方文化渊源颇深,实际上却祖居中华大地,如苹果。( ),与西方文化紧密相关,但现代栽培苹果的起源地却在我国新疆的天山。有的植物“圈地”成功,风靡全球,如别名繁多、美食花样百出的马铃薯。但若__________,还得到南美洲的安第斯山脉探访马铃薯最早被驯化培育的__________。中国是大豆的起源地,曾经是世界上最大的大豆出口国。然而近年来,借助转基因技术,大豆的“美裔侨民”品种________,改变了全球大豆产业格局。千百年来,粮食作物和经济作物被人们精心选育、引种和推广种植,也因此在演化之路上脱颖而出,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和规模在全球范围内“圈地”,不仅翻山越岭、远渡重洋,而且走出原生小环境。
3.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成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
A.地地道道追根溯源蛛丝马迹异军突起
B.名副其实寻根究底蛛丝马迹崭露头角
C.地地道道寻根究底雪泥鸿爪异军突起
D.名副其实追根溯源雪泥鸿爪崭露头角
4.下列填入文中括号内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
A.苹果尽管素有引诱亚当和夏娃的“恶名”,然而还有“启发”牛顿发现万有引力之功
B.别看苹果素有“启发”牛顿发现万有引力之功,还有引诱亚当和夏娃的“恶名”
C.别看苹果素有引诱亚当和夏娃的“恶名”,还有“启发”牛顿发现万有引力之功
D.苹果尽管素有“启发”牛顿发现万有引力之功,然而还有引诱亚当和夏娃的“恶名”
5.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
A.不仅翻山越岭、远渡重洋,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和规模在全球范围内“圈地”,而且走出原生小环境。
B.不仅翻山越岭、远渡重洋,走出原生小环境,而且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和规模在全球范围内“圈地”。
C.不仅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和规模在全球范围内“圈地”,翻山越岭、远渡重洋,而且走出原生小环境。
D.不仅走出原生小环境,而且翻山越岭、远渡重洋,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和规模在全球范围内“圈地”。
6.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2个字。
美国有一种蝉,每17年才叫一次,像① 。这种蝉为什么选择在地下生活那么多年?原来,周期蝉最早出现在大约180万年前,那个时候北美正处于冰河期,气候极不稳定,经常会遇到冷夏。② ,假如它们出土后正好遇到低温,就死定了。科学家经过计算发现,假如在1500年的时间里每50年出现一次冷夏,那么7年蝉的成活率是7%,11年蝉的成活率是51%,17年蝉的成活率则是96%。显然,③ 。
7.阅读下面文段,围绕“国家精神”,根据画线句子仿写三句话,组成排比句式。
国家精神是什么?简单两个字,就是一个国家的“国魂”。它是一种“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的赤子精神, , , 。
8.根据下面提供的材料,拟一条一句话新闻。(不超过20字)
在新德里举行的海啸专家会议上,有科学家提出,在海岸地区种植红树林和木麻黄属植物可以有效减轻海啸的灾难程度。与会科学家认为,红树林和木麻黄属的树木可以起到生物“盾牌”的作用,减缓海浪的速度,同时还可以减轻海岸地区遭受飓风、暴雨袭击的程度。此外,科学家认为,这些树木还可以帮助当地居民获得木材和其他原料。科学家正在考虑帮助印度海岸地区的渔民建立生态村。
9.青蒿素“耐药性”问题一直为全世界科学家所忧虑,柬埔寨、缅甸、泰国、老挝和中国已经出现了青蒿素的“耐药性”状况,即青蒿素清除疟原虫的速度减慢,有些地方,传统的青蒿素3天疗程已不再起效。通过研究发现,屠呦呦团队总结出了让青蒿素保持有效的办法。下面是攻坚“青蒿素抗药性”进程图,请根据图中的信息,描述出让青蒿素保持有效的办法,要求:内容完整,表述准确,语言连贯。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问题。
屠呦呦:打开一扇崭新的窗户
2015年10月5日上午10时,瑞典卡罗琳医学院的诺贝尔大厅内,挤满了来自世界各国的记者。11时30分,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评委会常务秘书乌尔班·林达尔和3位评委进入诺贝尔大厅。林达尔先后用瑞典语、英语宣布,将2015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的一半授予中国药学家屠呦呦,另外一半授予爱尔兰科学家威廉·坎贝尔和日本科学家大村智。屠呦呦的获奖理由是“有关疟疾新疗法的发现”。在林达尔宣布的同时,大屏幕上出现的照片和简介,让世界认识了这位来自中国的科学家——屠呦呦。照片中,屠呦呦戴着眼镜,嘴角微微带笑,简介中写着“生于1930年,中国中医科学院,北京,中国”。
屠呦呦的名字出自《诗经》:“呦呦鹿鸣,食野之蒿。”宋代朱熹注称,“蒿即青蒿也”。名字是父亲起的,当时,并没人预料到诗句中的那株野草会改变这个女孩的一生。
1969年,屠呦呦所在的中医研究院接到了一个“中草药抗疟”的研发任务,那是一个不小的军事计划的一部分,代号523。39岁的屠呦呦临危受命,踏上征服疟疾的艰难历程。
380多次实验、190多个样品、2000多张卡片……屠呦呦和课题组以鼠疟原虫为模型,发现青蒿提取物对鼠疟原虫的抑制率可达68%。但是,后续的实验结果显示,青蒿提取物对鼠疟原虫的抑制率只有12%-40%。屠呦呦分析,抑制率上不去的原因,可能是提取物中有效成分浓度过低。
为什么在实验室里青蒿提取物不能很有效地抑制疟疾呢?是提取方法有问题,还是做实验的老鼠有问题?屠呦呦心有不甘,她重新把古代文献搬了出来,细细翻查。有一天,东晋葛洪《肘后备急方》中的几句话吸引了屠呦呦的目光:“青蒿一握,以水二升渍,绞取汁,尽服之。”为什么这和中药常用的煎熬法不同?原来里面用的是青蒿鲜汁!
“温度!这两者的差别是温度!很有可能在高温的情况下,青蒿的有效成分就被破坏掉了。如此说来,以前进行实验的方法都错了。”屠呦呦立即改用沸点较低的乙醚进行实验,终于发现了青蒿素。从12%到100%,用乙醚提取青蒿素,这个看似极为简单的提取过程,却弥足珍贵。那一幕,屠呦呦记忆犹新:“太高兴了!千千万万人的生命得以挽救,这是最值得欣慰的事情。青蒿素是属于我们中国的发明成果,而且是从中医药里集成发掘的,是中医药造福人类的体现。我们倍感自豪。”
屠呦呦并未止步,1992年,针对青蒿素成本高、对疟疾难以根治等缺点,她又发明出双氢青蒿素这一抗疟疗效为前者10倍的“升级版”。
“科学研究不是为了争名争利。”她说,“那时候大家工作都很努力,工资待遇挺低的,但大家也不考虑这些,自觉来加班,争取快速推进工作。”
中国中医科学院中药研究所原所长姜廷良研究员说,在做青蒿素动物实验时,曾发现有一过性转氨酶升高等现象。屠呦呦和她的两位同事决定亲自试服,证实了药物安全,然后才投入临床给病人服用。当时的科研条件简陋,盛放乙醚浸泡青蒿的大缸,时时发出刺鼻的气味……后来,屠呦呦得了中毒性肝炎。
屠呦呦自己也没想到,40多年后,青蒿素研究能被国际认可。“您的获奖,是中国科学界的骄傲,我相信,这必将激励更多的中国科学家不断攀登世界科学高峰,为人类文明和人民福祉作出更多更大的贡献。”中国科学院院长白春礼在贺信中说。
(摘编自“人民网”,2015年10月6日)
相关链接
①2011年屠呦呦获拉斯克奖时引发疑问:为什么青蒿素没有拿到国内的科技大奖,反而先拿到了国外的大奖?对此,科学界主流的答案是:没法确定奖项的归属。1978年,“523”项目的科研成果鉴定会最终认定青蒿素的研制成功“是我国科技工作者集体的荣誉,6家发明单位各有各的发明创造”。在长达数页的结论中,只字未提发现者的名字。当年大协作的“523”项目以“胜利完成”而告终,然而后来的几十年中却争议不断,屠呦呦则被很多人认为“不够淡泊名利”“个性执拗”。
(摘编自《中国新闻周刊》 2015年10月6日)
②据世卫组织统计,截至2009年年底,已有11个非洲国家的青蒿素类药物覆盖率达到100%,另有5个非洲国家覆盖率为50%至100%。而在2005年,仅有5个非洲国家的青蒿素类药物覆盖率为50%至100%。
(摘编自《中国经营报》2015年10月19日)
10.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一项是( )
A.屠呦呦改用沸点较低的乙醚进行实验、把青蒿素的纯度从12%提升到100%,这个看似极为简单的提取过程,却弥足珍贵。
B.屠呦呦的名字是她父亲取的,出自《诗经》中的“呦呦鹿鸣,食野之蒿”,可见父亲对屠呦呦的殷切期望。希望她将来有所作为
C.世界卫生组织统计,截至2009年年底,已有11个非洲国家的青蒿素类药物覆盖率达到100%,这一权威统计从侧面说明屠呦呦获诺奖实至名归。
D.材料以记叙、议论为主要表达方式,辅以适当的描写,介绍了屠呦呦研究青蒿素的过程及取得的成就,表达了作者的尊敬、赞扬之情。
11.屠呦呦获得诺贝尔奖的理由是“有关疟疾新疗法的发现”,请简要概括发现疟疾新疗法的过程。
12.作为诺贝尔奖获得者的屠呦呦,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背后一定有某些品质做支撑,请结合文本谈谈你的看法。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问题。
肖培根:根植华夏绿药觅踪
汤国星
肖培根院士是追寻绿药不老的传奇。
1958年那个激情燃烧的岁月,卫生部下达了全国第一次中药普查的任务,历史重担落在了26岁的肖培根肩上。“那时候,可以用四个字来讲,一无所有。图书馆的文献,就连哪些是常用的中药,这类资料都没有,那个时候都是零。”
但是肖培根颇有大将风度,胸有成竹,指挥若定:首先聘请楼之岑、诚静容等专家做普查工作的兼职指导老师;第二,确定以中药材的“常用度”为普查的主要范围,指明任务方向,所谓“常用度”,就是重点抓500~ 600种常用中药,抓住了这个大头,就等于抓住了全国70%~80%的中药资源;第三,学中干,干中学,边干边学,上“实践大学”。此番韬略,即使今天依然可圈可点。肖培根根据每个人的特长,把植物室的年轻人派到全国各地中药“常用度”高的产区,自己则带头选择了工作量大的东北地区。野外调查异常艰苦,他常常是雇一辆马车拉着人和行李,跋山涉水,风餐露宿。肖培根从来都是以学生的姿态虚心求教。一个来自“中央单位、肩负国家任务”的干部,他的虚心与诚意,着实打动了每一位药农、每一位中药师傅的心,他们纷纷把自己“压箱底”的绝技倾囊相授,这让肖培根掌握了许多书本上没有、实践中行之有效的“绝活”。
1959年,全国第一次中药资源普查圆满结束,肖培根向国家交出了合格的答卷。这是中国近代中药资源最具权威价值的普查报告。利用中药普查的成果资料,他又组织编写了新中国第一部《中药志》。
1963年3月,肖培根作为专家被派往西非考察访问。代表团除了在西非考察当地的植物资源和药用植物资源以外,还为我国南方的植物园采集了大约200种重要的药用和经济植物种子。在此期间,肖培根等人还专门被阿尔及利亚卫生部部长邀请去抢救他们国家草药的传统文化。之后,肖培根又被派到坦桑尼亚帮助整理研究该国的草药。考察团深入到穷乡僻壤乃至撒哈拉沙漠边缘,那里温度高得鸡蛋放在外面,很快就能晒熟。在这样的环境下,考察团详查每种草药的功效,还访问了许多草医,资料汇总起来后,收获颇丰。考察团提交的报告,被世界卫生组织分发到各成员国,说中国帮助这些落后国家整理当地丰富的草药资源,是南南合作的典范。1979年,肖培根作为新中国第一个技术官员,奉派到日内瓦世界卫生组织总部工作,负责世界药用植物名录编制等工作。
新中国刚成立时,西方国家对中国实行了物资禁运,凡是包含进口药代用品的一概不准向中国出口。那时肖培根刚刚大学毕业,国家交给他的第一个任务就是寻找能够替代进口药的国产资源。以肖培根为首的年轻人,奔赴全国各地,风餐露宿,不舍昼夜,很快就找到了替代利血平的萝芙木,随后阿拉伯胶、安息香、胡黄连等也找到了代用品。20世纪50年代初,全国第一次疾病防治大会上,发出了“让高血压低头,让肿瘤让路”的豪迈誓言,中国医学科学院药物研究所正是利用萝芙木,冲破国外的封锁,研发出物美价廉、令几代国人难忘的降压灵。短短数年,这批可爱可敬的青年才俊们,在祖国广袤的大地上,寻觅到取之不尽的替代植物,解决了全国人民的需求。他们心中充满了万丈豪情:“这项任务给我们一个实际的体会:在药用植物界,相似的药材有相似的成分、相似的活性,从这里找到了最初的
灵感。”
“在长期的药用植物研究中,我发现在某一个植物类群中,它们的植物形态、化学成分和疗效之间存在一定的相关性。这种相关性如果再通过计算机和数学模式加以整理发掘,就能够寻找出很多规律性的东西来。”肖培根开阔的视野和开放的思路,使他成为最早将计算机引入中草药研究的药用植物专家,并且成功地在中国第一代计算机上展开了药用植物亲缘学的研究。1978年,《药学通报》终于复刊了。在第1期第1至第5页上,肖培根发表了重要论文《植物亲缘关系、化学成分和疗效间的联系性》,能够在复刊的首期首页上发表论文,只因四个字:分量质量。当然,它标志着孕育二十几年的新学科诞生了。
(有删改)
相关链接
自1963年以来,肖培根应邀访问了50多个国家和地区,他一直在各种国际学术会议上满怀激情地介绍中药现代研究的最新成就,扩大中药在国际上的影响,并撰写英文专著对中医药进行系统论述和介绍。
(摘编自张东风《肖培根院士的绿药情缘》)
13.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有误的一项是( )
A.本文撷取了肖培根一生的若干传奇经历,写了他勇挑重担、锐意进取、钟情绿药的相关事迹,表现了一位杰出药用植物学家的伟大人格。
B.在相关资料稀缺的情况下,年仅26岁的肖培根却胸有成竹地承担起国家交给他的第一个任务——完成全国第一次中药普查。
C.肖培根安排工作时重点突出、任务明确,他强调进行全国中药普查时要重点抓500~ 600种常用中药,因为这些常用中药占据了中药资源的大头。
D.《药学通报》复刊后,第一期的首页就刊登了肖培根的论文《植物亲缘关系、化学成分和疗效间的联系性》,只因这篇文章分量重、质量高。
14.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一项是( )
A.肖培根有大将风度,他勇挑重担,主动选择了任务量大的东北地区。在实际调研中,他始终以学生的姿态虚心求教,得到了药农和中药师傅们的高度认可。
B.肖培根帮助落后国家整理当地的草药资源,这种援助是南南合作的典范。他本人也因此成为新中国第一个奉派到世界卫生组织总部工作的技术官员。
C.新中国成立之初,西方国家对中国实行物资禁运,迫使我国研究人员必须找到能够替代进口药的国产资源。肖培根不分昼夜地努力,很快就找到了替代利血平的萝芙木。
D.肖培根认为通过计算机可以整理出植物类群中规律性的东西,他成功地在中国第一代计算机上展开了药用植物亲缘学的研究,这标志着一门新的学科已经诞生。
15.肖培根能够创立崭新的学科——“药用植物亲缘学”的原因有哪些?请结合材料具体分析。
阅读下面的文段,回答问题。
传记文本阅读之评价文本的主要观点和基本倾向
文本的主要观点和基本倾向,来源于传者、传主和其他人三个方面。把握文本的主要观点和基本倾向,应从文本中对传主生平事迹的叙述以及相关评论入手,分析带有作者爱憎情感态度的具有典型意义的事件和个性化的细节描写,概括文中议论或评论的文字,揣摩作者的感情倾向,从而了解传主的思想立场、政治主张或艺术观点等。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问题。
朱东润自传
1896年我出生在江苏泰兴一个失业店员的家庭,早年生活艰苦,所受的教育也存在着一定的波折。21岁我到梧州担任广西第二中学的外语教师,23岁调任南通师范学校教师。
1929年4月间,我到武汉大学担任外语讲师,从此我就成为大学教师。那时武汉大学的文学院长是闻一多教授,他看到中文系的教师实在太复杂,总想来一些变动。用近年的说法,这叫作掺沙子。我的命运是作为沙子而到中文系开课的。
大约是1939年吧,一所内迁的大学的中文系在学年开始,出现了传记研究这一个课,其下注明本年开韩柳文。传记文学也好,韩柳文学也不妨,但是怎么会在传记研究这个总题下面开韩柳文呢?在当时的大学里,出现的怪事不少,可是这一项多少和我的兴趣有关,这就决定了我对于传记文学献身的意图。
《四库全书总目》有传记类,指出《晏子春秋》为传之祖,《孔子三朝记》为记之祖,这是三百年前的看法,现在用不上了。有人说《史记》《汉书》为传记之祖,这个也用不上。《史》《汉》有互见法,对于一个人的评价,常常需要通读全书多卷,才能得其大略。可是在传记文学里,一个传主只有一本书,必须在这本书里把对他的评价全部交代。
是不是古人所作的传、行状、神道碑这一类的作品对于近代传记文学的写作有什么帮助呢?也不尽然:古代文人的这类作品,主要是对于死者的歌颂,对于近代传记文学是没有什么用处的。这些作品,毕竟不是传记文学。
除了史家和文人的作品以外,是不是还有值得提出的呢?有的,这便是所谓别传。别传的名称,可能不是作者的自称而是后人认为有别于正史,因此称为“别传”。有些简单一些,也可称为传叙。这类作品写得很生动,没有那些阿谀奉承之辞,而且是信笔直书,对于传主的错误和缺陷,都是全部奉陈。
是不是可以从国外吸收传记文学的写作方法呢?当然可以,而且有此必要。但是不能没有一个抉择。罗马时代的勃路塔克是最好的了,但是他的时代和我们相去太远,而且他的那部大作,所着重的是相互比较而很少对于传主的刻画,因此我们只能看到一个大略而看不到入情入理的细致的分析。
英国的《约翰逊博士传》是传记文学中的不朽名作,英国人把它推重到极高的地位。这部书的细致是到了一个登峰造极的地位,但是的确也难免有些琐碎。而且由于约翰逊并不处于当时的政治中心,其人也并不能代表英国的一般人物,所以这部作品不是我们必须模仿的范本。
是不是我国已经翻译过来的《维多利亚女王传》可以作为范本呢?应当说是可以,由于作者着墨无多,处处显得“颊上三毫”的风神。可是中国文人相传的做法,正是走的一样的道路,所以无论近代人怎么推崇这部作品,总还不免令人有“穿新鞋走老路”的戒心。
国内外的作品读过一些,也读过法国评论家莫洛亚的传记文学理论,是不是对于传记文学就算有些认识呢?不算,在自己没有动手创作之前,就不能算是认识。
这时是1940年左右,中国正在艰苦抗战,我只身独处,住在四川乐山的郊区,每周得进城到学校上课,生活也很艰苦。家乡已经陷落了,妻室儿女,一家八口,正在死亡线上挣扎。我决心把研读的各种传记作为范本,自己也写出一本来。我写谁呢?我考虑了好久,最后决定写明代的张居正。第一,因为他能把一个充满内忧外患的国家拯救出来,为垂亡的明王朝延长了七十年的寿命。第二,因为他不顾个人的安危和世人的唾骂,终于完成历史赋予他的使命。他不是没有缺点的,但是无论他有多大的缺点,他是唯一能够拯救那个时代的人物。
(有删改)
相关链接
①自传和传人,本是性质类似的著述,除了因为作者立场的不同,因而有必要的区别以外,原来没有很大的差异。但是在西洋文学里,常会发生分类的麻烦。我们则传叙二字连用指明同类的文学。同时因为古代的用法,传人曰传,自叙曰叙,这种分别的观念,是一种原
有的观念,所以传叙文学,包括叙、传在内,丝毫不感觉牵强。(朱东润《关于传叙文学的几个名词》)
②朱先生确是有儒家风度的学者,一身正气,因此他所选择的传主对象,差不多都是关心国计民生的有为之士。他强调关切现实,拯救危亡,尊崇气节与品格。这都是可以理解的。
(傅璇琮《理性的思索和情感的倾注——读朱东润先生史传文学随想》)
16.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不恰当的两项是( )
A.当年有所大学的中文系开传记研究课,课程内容却是韩愈、柳宗元的古文,朱东润就是因为这件事决心献身传记文学的研究。
B.“我的命运是作为沙子而到中文系开课的”,这样的表述与其说写出了自己过去的经历,不如说反映了朱东润写自传时的心态。
C.朱东润虽然认可国外的传记文学,但却担心“穿新鞋走老路”,因此拒绝把近代人推崇的《维多利亚女王传》作为写作范本。
D.出于自己的现实关怀来选择传主,是朱东润传记文学创作的一贯原则。有学者总体上对此表示理解,但在态度上略有保留。
E.朱东润虽然认为“传叙文学”的说法更加科学,但为了避免常会发生的分类麻烦,还是在自传中采用了“传记文学”的说法。
17.朱东润的传记文学观是如何形成的?请结合材料简要分析。
18.作为带有学术性质的自传,本文有什么特点?请简要回答。
19.朱东润认为传记文学作品应如何刻画和评价传主?你是否同意他的观点?请结合材料说明理由。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A
【知识点】成语的使用
【解析】【分析】A.一劳永逸:辛苦一次,把事情办好,以后就不再费事了。使用正确。B.沸沸扬扬:像沸腾的水一样喧闹,多形容议论纷纷。使用对象错误,可改为“纷纷扬扬”。C.慷慨解囊:毫不吝惜地拿出钱来帮助别人。不合语境。D.亦步亦趋:比喻自己没有主张,或为了讨好,每件事都效仿或依从别人,跟着人家行事。不合语境。
故答案为:A
【点评】 此题考查正确使用成语的能力,答题时注意识记词语的含义,学生要做到平时多积累成语,掌握成语含义,多做练习题。做题时要学会根据关键词来理解成语含义。
2.【答案】D
【知识点】语序不当;成分残缺或赘余
【解析】【分析】A.“解决”缺少宾语,可在“呕吐”后加“的问题”。B.语序不当,应改为“首次在国内……”。C.缺少主语,可去掉“通过”。
故答案为:D
【点评】本题考查的是病句的辨析能1力,注意分析句子的成分。阅读文句,分析句子的主谓宾成分,然后辨析辨析各个成分的 搭配或残缺等问题。
【答案】3.A
4.C
5.D
【知识点】语言表达简明、准确、鲜明、生动;成语的使用;不合逻辑
【解析】【点评】⑴本题考查的是成语的运用能力,注意近义词语的区别点。成语辨析先要记住成语本身的含义,在区别近义成语的不同之处,然后联系语境辨析答案。
⑵本题考查的是语言表达简明、准确、鲜明、生动的能力,注意分析材料的内容。阅读材料并分析材料的主要内容,抓住语段中的关键词,联系语段内容判断答案。
⑶本题考查的是语病的辨析能力,注意句子的基本成分。要熟悉句子的基本成分,如主语、谓语、宾语等,做题时要根据句子成分的位置、搭配等辨析句子。
3.①地地道道:形容名实相符,真正的,纯粹的。名副其实:名称或名声与实际相符合。语境强调有的植物似乎天生与中华先民相依相伴且流传至今,而实际上却是真正的舶来品,所以应选用“地地道道”。②追根溯源:比喻追索事物的根源。寻根究底:追究根底,泛指
4.弄清一件事的来龙去脉。语境是追寻马铃薯被驯化培育的根源,应选用“追根溯源”。③蛛丝马迹:比喻与事情根源有联系的不明显的线索。雪泥鸿爪:鸿雁在雪泥上踏过留下的痕迹,比喻往事遗留下的痕迹。根据语境可知,应选用“蛛丝马迹”。④异军突起:新的派别或新的力量突然兴起。崭露头角:比喻突出地显露出才能和本领(多指青少年)。根据语境可知,应选用“异军突起”。故选A。
5.从句意来看,两个分句之间应该是递进关系,共同说明“与西方文化紧密相关”,由此可排除A、D两项。苹果应先有引诱亚当和夏娃的“恶名”,后有“启发”牛顿发现万有引力之功,由此可排除B项。故选C。
6.【答案】①钟表一样准确;②成年蝉需要很高的气温;③周期越长成活率就越高
【知识点】语句连贯
【解析】【分析】①处,由“每17年才叫一次”“周期蝉”可推知,这种蝉出土鸣叫非常有规律,像“钟表一样准确”。②处,由“假如它们出土后正好遇到低温,就死定了”可推知,应填写“成年蝉需要很高的气温”。③处,根据“蝉”的“成活率”可得出结论“周期越长成活率就越高”。
故答案为:①钟表一样准确;②成年蝉需要很高的气温;③周期越长成活率就越高
【点评】本题考查的是语言的连贯能力,注意分析语段的主要内容。分析语段的主要的内容,抓住句子的前后语境和句子的关键词组织答案。
7.【答案】它是一种“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的奉献精神;它是一种“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的无畏精神;它是一种“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的奋发精神
【知识点】仿写句式
【解析】【分析】仿写时要注意句子结构和内容的一致性。本题要求围绕“国家精神”仿写,组成“排比句”。画线句的结构为“它是一种……精神”,内容上引用名人名言,概括精神的特点。据此仿写即可。
故答案为:它是一种“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的奉献精神;它是一种“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的无畏精神;它是一种“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的奋发精神
【点评】本题考查的是仿写句子的能力,注意分析题干。先分析题干明确做题方向,然后阅读材料,分析材料的内容特点,找出材料的模拟点,依据题干要求组织句子。
8.【答案】红树林和木麻黄属植物可减轻海啸危害。
【知识点】压缩语段
【解析】【分析】解答此题,可抓住语段中“在海岸地区种植红树林和木麻黄属植物……减轻海岸地区遭受飓风、暴雨袭击的程度”这一关键信息进行概括,注意字数限制。
故答案为:红树林和木麻黄属植物可减轻海啸危害。
【点评】本题考查的是语段的压缩能力,要注意给语段分出层次。先要阅读语段,给语段分成几个层次,抓住关键词来概括主要内容 ;然后根据题干要求,去掉次要的内容来组织答案。
9.【答案】① 延长治疗周期,从3天疗程延长为5到7天疗程,这样疟原虫要靠“休眠”熬过去的难度就增大了很多。 ② 更换和青蒿素联合使用的其他抗疟药。因为有时候疟原虫是对联合使用的药物耐药,换药后也会大大提升治疗效果。
【知识点】图文转换
【解析】【分析】解答此类试题时先要明确题干要求,然后根据题干要求组织语言整理答案。根据进程图描述相关信息。读图时要注意先整体对比攻坚前后的变化,即找到不同之处,看最后结果,分析原因。攻坚前出现抗药性,攻坚后解决抗药性,又对比发现攻坚前服药后和攻坚后服药后的变化有2处,一是时间上,由原来的3天疗程延长为5到7天疗程,二是采用了新的辅助配方药。读图时注意箭头的变化和图里的文字。最后由两个变化分别写出让青蒿素保持有效的办法。
故答案为:① 延长治疗周期,从3天疗程延长为5到7天疗程,这样疟原虫要靠“休眠”熬过去的难度就增大了很多。 ② 更换和青蒿素联合使用的其他抗疟药。因为有时候疟原虫是对联合使用的药物耐药,换药后也会大大提升治疗效果。
【点评】此题考查把握图文转换的能力。图文转换题是一种综合性、技巧性强,具有创新特色的新题型,要求考生根据图或表中的有关内容,分析有关材料,辨别或挖掘某些隐含的信息,对材料进行综合性评价或推断。解答此题时,一要观察清楚图表上的内容,二要读清楚题目的要求。这类题目解答时用语一定要简洁、连贯、准确。
【答案】10.C
11.①屠呦呦和课题组以鼠疟原虫为模型,发现青蒿提取物对鼠疟原虫的抑制率可达68%;②改用沸点较低的乙醚进行实验,终于发现了青蒿素;③1992年,针对青蒿素成本高、对疟疾难以根治等缺点,屠呦呦又发明出双氢青蒿素这一抗疟疗效为前者10倍的“升级版”。
12.勇于承担责任:39岁的屠呦呦临危受命,参加“中草药抗疟”的研发任务,踏上了征服疟疾的艰难历程。②刻苦钻研,坚持不懈:历经380多次实验发现青蒿提取物对鼠疟原虫的抑制率可达68%,遇到难题细细翻查古代文献。③不慕名利,无私奉献:屠呦呦认为“科学研究不是为了争名争利”,不考虑工资待遇,甚至亲自试服药物,证实药物安全后才投入临床给病人使用。
【知识点】报告类
【解析】【点评】 ⑴本题考查的是文本分析 和概括能力,注意比较选项和文本的信息。先理出文本的主要内容,再找出选项的文本信息,比较两者的不同来判断答案。
(2) 本题考查的是文本的筛选和概括能力,注意筛选重点词句。读材料,根据题干在文本中找出答案的信息范围,分析相关信息,筛选重点词句组织答案。
(3) 本题考查的是文本的探究能力,主要结合文本的具体内容。阅读文本,疏通文意,依据题干找出文本中关于表现品质的文句,结合文本的具体内容,筛选重点词句组织答案。
10.A.“把青蒿素的纯度从12%提升到100%”错误,联系文本内容可知,“从12%提升到100%”的不是“青蒿素的纯度”而是“青蒿提取物对鼠疟原虫的抑制率”。B.“可见父亲对屠呦呦的殷切期望,希望她将来有所作为”说法牵强,在文中并无依据。D.“议论”并非本文的主要表达方式。
11.解答此题,首先锁定答题区间,然后提取关键词句,最后整合信息分条作答。本题的答题区间为文章的第四至第七段,考生逐段提取关键词句,如“屠呦呦和课题组……青蒿提取物对鼠疟原虫的抑制率可达68%”等,分条作答即可。
12.探究类题目一般有两个方向,一是向内挖掘,一是向外延伸。向内挖掘就是根据文意找到要求回答的问题,向外延伸就是提出自己的看法,结合文本和实际进行论述。本题要求结合全文分析屠呦呦的优秀品质,属于向内挖掘的题目,可根据文章的内容简单划分层次,然后逐层概括出相应的品质。答题时,先答出品质,然后用文中的具体事例进行论证。
【答案】13.B
14.A
15.①自力更生,不负使命。西方对我国实行物资禁运,肖培根带领一群有志青年,不辞艰辛,完成寻找替代进口药的国产资源的使命,找到了创建药用植物亲缘学的灵感。②善于运筹,潜心研究。肖培根接受全国第一次中药普查的重任,确定普查范围和方向,虚心请教,边干边学,编写出第一部《中药志》,奠定扎实的学术根基。③交流融合,见广识多。肖培根赴西非考察,采集整理药用植物种子;入世界卫生组织总部工作,编制世界药用植
物名录,极大地增长了见识。④视野开阔,思路开放。肖培根能触类旁通,发现植物形态、成分、疗效之间的相关性,通过计算机和数学模式加以整理从而找到规律,进而催生“药用植物亲缘学”。(任意三点即可)
【知识点】传记类;理解概括文本主要内容;筛选并整合文本信息
【解析】【点评】(1)此题主要考查学生筛选整合文中信息、把握文章内容要点的能力。做题前要通读材料,读懂材料内容,对文章的内容、观点、结构思路等充分理解。然后将选项内容和原文逐一比照分析。
(2)本题综合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能力。解答此题既要对文章进行整体的把握,又要对文章的局部进行恰当的分析。在理解每一个选项时,要仔细分析选项中赏析的每一个重点,对文章的内容、观点、结构思路等进行分析概括,注意结合语境。
(3)本题考查学生把握文章内容要点、筛选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首先要求审清题干,确定答题的方向,通过分析题干确定试题的类型是局部信息筛选还是综合信息筛选,局部信息筛选要锁定区位,对段落进行简单的划分,分出层析,找到关键词语,联词成句分条作答;综合信息筛选要立足全文,对文章进行段落的划分,筛选文中的重要语句,整合后作答。重点关注各段的段首和段尾句。分条作答。此题是综合筛选的题目,要立足原文,进行概括。
13.B国家交给肖培根的第一个任务是寻找能够替代进口药的国产资源。
14.A项“在实际调研中,他始终以学生的姿态虚心求教,得到了药农和中药师傅们的高度认可”错误,因果不当;
15.本题考查概括文本的主要内容、提出自己见解的能力。解答时应根据对文意的理解,从文本中筛选出文中的主要信息,然后运用文中词语概括作答。本题可以结合文中的 “手工工艺品大多都是以个人生产经营为主,生产规模相对较小”“其生产规模和经营手段的规模化、市场化以及产业化程度相对较低”“这就倒逼手工艺术家们要从传统思维定式中走出来,要融入现代审美情趣、融合当代流行工艺、融汇当下时尚元素,打造出令消费者眼前一亮,而又爱不释手的好作品”“这个产业链应该更加尊重市场分工,专业的人做专业的事”等内容概括,意思对即可。
【答案】16.C;E
17.①广泛阅读古今中外的传记作品,如《史记》《汉书》《约翰逊博士传》《维多利亚女王传》等,并比较它们的异同;②深入研究传记文学理论,辨析不同概念,如阅读莫洛亚的传记文学理论,分辨史传、别传、自传、传叙文学等;③进行传记文学写作实践,如给张居正写传。
18.①偏重学术经历,主要写自己的传记文学观及其形成过程;②写生平与写学术二者交融,呈现学术背后的家国情怀;③行文平易自然,穿插使用口语,就像和老朋友闲谈一样。
19.①应该入情入理地细致刻画传主的个性。如果只重比较,就看不清传主的个性,而要是像《维多利亚女王传》那样就不够细致,像《约翰逊博士传》那样细致则难免琐碎。②应该信笔直书,全面评价传主的优缺点。要是像有些古代文人的作品那样只是歌颂死者,就不是传记文学。
【知识点】传记类;理解概括文本主要内容;筛选并整合文本信息
【解析】【点评】 (1)本题考查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与分析能力。做好这类题,考生除了要审清题目要求,明确所问,还要具备筛选并提取、整合信息的能力,筛选信息时一定要全面迅速,提取对照时一定要敏感、细致、准确。
(2)这是一道信息筛选的题目,答题的内容涉及到全文,所以要对文章的内容进行简单的划分。筛选出信息后对信息进行大致的归类,主要是学习,理论研究和写作实践三个方面进行。
(3)这是一道分析文章特征的题目,首先应从内容和风格两个角度入手进行,首先内容和一般传记的区别,然后是风格手法方面的特征。内容上主要是以记述学术为主,风格主要是平易近人。
(4)这是一道探究的题目,首先要对文本进行分析,答出第一问,主要是两个方面:主要是细致但不琐碎和真实,然后明确自己的观点,结合自己的观点看这种做法收到的效果,如从反面回答则写这种
16.C.“拒绝”错误,原文“应当说是可以”;E.“朱东润虽然认为‘传叙文学’的说法更加科学”曲解文意,原文“自传和传人,本是性质类似的著述,除了因为作者立场的不同,因而有必要的区别以外,原来没有很大的差异”“古代的用法,传人曰传,自叙曰叙,这种分别的观念,是一种原有的观念”可以看出朱东润认为没必要区分是采用“传记文学”的说法的原因。故选CE。
17.答案主要集中在文章的第四段及之后的内容,包括相关链接①,朱东润先生广泛阅读古今中外的传记文学作品,文中写到了中国古代的《史记》《汉书》,外国的《约翰逊博士传》《维多利亚女王传》等,并分析了这些作品的异同;文章倒数第二段写到他研读莫洛亚的传记文学理论,前面的几段以及相关链接①也写到他区别辨析几种传体(史传、别传、自传、传叙)的信息;在研读各种传记为范本的基础上进行传记文学写作实践,给张居正作传。整合这些信息即可。
18.从全文看,本文有这样几个特点:一是自传个人的学术事迹,将自己的传记文学观点的形成以及创作作为行文的重点;二是将生平融入自己的学术生涯中,文章最后一段以及相关链接②都体现了朱东润先生在学术中的家国情怀;三是自传文本语言平易自然,通俗易懂,给读者一种亲切之感。
19.认真审题发现,题干中问的是传记文学作品区域,对应的应是第4到第10段,而“如何刻画和评价传主”的提问将答题区域缩小到了第5到第8自然段,从文本中直接可以找到5、6段是一个观点:对于传主,应信笔直书。第7、8段是一个观点:应入情入理细致刻画传主的个性。
二一教育在线组卷平台(zujuan.21cnjy.com)自动生成 1 / 1登录二一教育在线组卷平台 助您教考全无忧
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下册《青蒿素:人类征服疾病的一小步》同步测试
一、基础过关练
1.下列各句中,加粗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
A.在屠呦呦手中,青蒿素这一抗疟药物,治愈了无数疟疾患者。但青蒿素的发现,并不意味人类抗疟可以一劳永逸。
B.峨眉山景区迎来了入冬后的第一场大雪,沸沸扬扬的雪花把峨眉山装点得格外美丽。
C.英国的一项科学研究显示,在客人就餐时播放一些古典音乐能促使食客情不白禁地慷慨解囊。
D.联想集团以雄厚的科技实力和先进的经营理念为依托,亦步亦趋,紧跟世界电子产业发展潮流,取得了骄人的业绩。
【答案】A
【知识点】成语的使用
【解析】【分析】A.一劳永逸:辛苦一次,把事情办好,以后就不再费事了。使用正确。B.沸沸扬扬:像沸腾的水一样喧闹,多形容议论纷纷。使用对象错误,可改为“纷纷扬扬”。C.慷慨解囊:毫不吝惜地拿出钱来帮助别人。不合语境。D.亦步亦趋:比喻自己没有主张,或为了讨好,每件事都效仿或依从别人,跟着人家行事。不合语境。
故答案为:A
【点评】 此题考查正确使用成语的能力,答题时注意识记词语的含义,学生要做到平时多积累成语,掌握成语含义,多做练习题。做题时要学会根据关键词来理解成语含义。
2.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面对全球疟疾疫情难以控制的严峻形势,当时年仅39岁的屠呦呦肩负起两个艰巨任务:一是寻找新药;二是继续在中药提取物常山碱上做文章,解决服药后呕吐。
B.我国防治流行性出血热的科研人员,在国内首次分离到能稳定传代的流行性出血热相关病原体。
C.通过世界卫生组织推荐使用青蒿素联合疗法作为最前沿的手段治疗疟疾,使国人深受鼓舞,倍感荣耀。
D.在热带疾病研究与培训特别会议上,关于青蒿素及其抗疟性的几个报告引起了强烈反响。
【答案】D
【知识点】语序不当;成分残缺或赘余
【解析】【分析】A.“解决”缺少宾语,可在“呕吐”后加“的问题”。B.语序不当,应改为“首次在国内……”。C.缺少主语,可去掉“通过”。
故答案为:D
【点评】本题考查的是病句的辨析能1力,注意分析句子的成分。阅读文句,分析句子的主谓宾成分,然后辨析辨析各个成分的 搭配或残缺等问题。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问题。
人类主导的植物种植、培育和传播的历史,就是人类社会繁荣发展进程中多种文化传承交融的华美乐章。有的植物似乎天生与中华先民相依相伴且流传至今,实际上却是_____________的舶来品,如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寓意“多子多福”的石榴;有的似乎与西方文化渊源颇深,实际上却祖居中华大地,如苹果。( ),与西方文化紧密相关,但现代栽培苹果的起源地却在我国新疆的天山。有的植物“圈地”成功,风靡全球,如别名繁多、美食花样百出的马铃薯。但若__________,还得到南美洲的安第斯山脉探访马铃薯最早被驯化培育的__________。中国是大豆的起源地,曾经是世界上最大的大豆出口国。然而近年来,借助转基因技术,大豆的“美裔侨民”品种________,改变了全球大豆产业格局。千百年来,粮食作物和经济作物被人们精心选育、引种和推广种植,也因此在演化之路上脱颖而出,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和规模在全球范围内“圈地”,不仅翻山越岭、远渡重洋,而且走出原生小环境。
3.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成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
A.地地道道追根溯源蛛丝马迹异军突起
B.名副其实寻根究底蛛丝马迹崭露头角
C.地地道道寻根究底雪泥鸿爪异军突起
D.名副其实追根溯源雪泥鸿爪崭露头角
4.下列填入文中括号内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
A.苹果尽管素有引诱亚当和夏娃的“恶名”,然而还有“启发”牛顿发现万有引力之功
B.别看苹果素有“启发”牛顿发现万有引力之功,还有引诱亚当和夏娃的“恶名”
C.别看苹果素有引诱亚当和夏娃的“恶名”,还有“启发”牛顿发现万有引力之功
D.苹果尽管素有“启发”牛顿发现万有引力之功,然而还有引诱亚当和夏娃的“恶名”
5.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
A.不仅翻山越岭、远渡重洋,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和规模在全球范围内“圈地”,而且走出原生小环境。
B.不仅翻山越岭、远渡重洋,走出原生小环境,而且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和规模在全球范围内“圈地”。
C.不仅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和规模在全球范围内“圈地”,翻山越岭、远渡重洋,而且走出原生小环境。
D.不仅走出原生小环境,而且翻山越岭、远渡重洋,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和规模在全球范围内“圈地”。
【答案】3.A
4.C
5.D
【知识点】语言表达简明、准确、鲜明、生动;成语的使用;不合逻辑
【解析】【点评】⑴本题考查的是成语的运用能力,注意近义词语的区别点。成语辨析先要记住成语本身的含义,在区别近义成语的不同之处,然后联系语境辨析答案。
⑵本题考查的是语言表达简明、准确、鲜明、生动的能力,注意分析材料的内容。阅读材料并分析材料的主要内容,抓住语段中的关键词,联系语段内容判断答案。
⑶本题考查的是语病的辨析能力,注意句子的基本成分。要熟悉句子的基本成分,如主语、谓语、宾语等,做题时要根据句子成分的位置、搭配等辨析句子。
3.①地地道道:形容名实相符,真正的,纯粹的。名副其实:名称或名声与实际相符合。语境强调有的植物似乎天生与中华先民相依相伴且流传至今,而实际上却是真正的舶来品,所以应选用“地地道道”。②追根溯源:比喻追索事物的根源。寻根究底:追究根底,泛指
4.弄清一件事的来龙去脉。语境是追寻马铃薯被驯化培育的根源,应选用“追根溯源”。③蛛丝马迹:比喻与事情根源有联系的不明显的线索。雪泥鸿爪:鸿雁在雪泥上踏过留下的痕迹,比喻往事遗留下的痕迹。根据语境可知,应选用“蛛丝马迹”。④异军突起:新的派别或新的力量突然兴起。崭露头角:比喻突出地显露出才能和本领(多指青少年)。根据语境可知,应选用“异军突起”。故选A。
5.从句意来看,两个分句之间应该是递进关系,共同说明“与西方文化紧密相关”,由此可排除A、D两项。苹果应先有引诱亚当和夏娃的“恶名”,后有“启发”牛顿发现万有引力之功,由此可排除B项。故选C。
6.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2个字。
美国有一种蝉,每17年才叫一次,像① 。这种蝉为什么选择在地下生活那么多年?原来,周期蝉最早出现在大约180万年前,那个时候北美正处于冰河期,气候极不稳定,经常会遇到冷夏。② ,假如它们出土后正好遇到低温,就死定了。科学家经过计算发现,假如在1500年的时间里每50年出现一次冷夏,那么7年蝉的成活率是7%,11年蝉的成活率是51%,17年蝉的成活率则是96%。显然,③ 。
【答案】①钟表一样准确;②成年蝉需要很高的气温;③周期越长成活率就越高
【知识点】语句连贯
【解析】【分析】①处,由“每17年才叫一次”“周期蝉”可推知,这种蝉出土鸣叫非常有规律,像“钟表一样准确”。②处,由“假如它们出土后正好遇到低温,就死定了”可推知,应填写“成年蝉需要很高的气温”。③处,根据“蝉”的“成活率”可得出结论“周期越长成活率就越高”。
故答案为:①钟表一样准确;②成年蝉需要很高的气温;③周期越长成活率就越高
【点评】本题考查的是语言的连贯能力,注意分析语段的主要内容。分析语段的主要的内容,抓住句子的前后语境和句子的关键词组织答案。
7.阅读下面文段,围绕“国家精神”,根据画线句子仿写三句话,组成排比句式。
国家精神是什么?简单两个字,就是一个国家的“国魂”。它是一种“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的赤子精神, , , 。
【答案】它是一种“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的奉献精神;它是一种“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的无畏精神;它是一种“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的奋发精神
【知识点】仿写句式
【解析】【分析】仿写时要注意句子结构和内容的一致性。本题要求围绕“国家精神”仿写,组成“排比句”。画线句的结构为“它是一种……精神”,内容上引用名人名言,概括精神的特点。据此仿写即可。
故答案为:它是一种“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的奉献精神;它是一种“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的无畏精神;它是一种“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的奋发精神
【点评】本题考查的是仿写句子的能力,注意分析题干。先分析题干明确做题方向,然后阅读材料,分析材料的内容特点,找出材料的模拟点,依据题干要求组织句子。
8.根据下面提供的材料,拟一条一句话新闻。(不超过20字)
在新德里举行的海啸专家会议上,有科学家提出,在海岸地区种植红树林和木麻黄属植物可以有效减轻海啸的灾难程度。与会科学家认为,红树林和木麻黄属的树木可以起到生物“盾牌”的作用,减缓海浪的速度,同时还可以减轻海岸地区遭受飓风、暴雨袭击的程度。此外,科学家认为,这些树木还可以帮助当地居民获得木材和其他原料。科学家正在考虑帮助印度海岸地区的渔民建立生态村。
【答案】红树林和木麻黄属植物可减轻海啸危害。
【知识点】压缩语段
【解析】【分析】解答此题,可抓住语段中“在海岸地区种植红树林和木麻黄属植物……减轻海岸地区遭受飓风、暴雨袭击的程度”这一关键信息进行概括,注意字数限制。
故答案为:红树林和木麻黄属植物可减轻海啸危害。
【点评】本题考查的是语段的压缩能力,要注意给语段分出层次。先要阅读语段,给语段分成几个层次,抓住关键词来概括主要内容 ;然后根据题干要求,去掉次要的内容来组织答案。
9.青蒿素“耐药性”问题一直为全世界科学家所忧虑,柬埔寨、缅甸、泰国、老挝和中国已经出现了青蒿素的“耐药性”状况,即青蒿素清除疟原虫的速度减慢,有些地方,传统的青蒿素3天疗程已不再起效。通过研究发现,屠呦呦团队总结出了让青蒿素保持有效的办法。下面是攻坚“青蒿素抗药性”进程图,请根据图中的信息,描述出让青蒿素保持有效的办法,要求:内容完整,表述准确,语言连贯。
【答案】① 延长治疗周期,从3天疗程延长为5到7天疗程,这样疟原虫要靠“休眠”熬过去的难度就增大了很多。 ② 更换和青蒿素联合使用的其他抗疟药。因为有时候疟原虫是对联合使用的药物耐药,换药后也会大大提升治疗效果。
【知识点】图文转换
【解析】【分析】解答此类试题时先要明确题干要求,然后根据题干要求组织语言整理答案。根据进程图描述相关信息。读图时要注意先整体对比攻坚前后的变化,即找到不同之处,看最后结果,分析原因。攻坚前出现抗药性,攻坚后解决抗药性,又对比发现攻坚前服药后和攻坚后服药后的变化有2处,一是时间上,由原来的3天疗程延长为5到7天疗程,二是采用了新的辅助配方药。读图时注意箭头的变化和图里的文字。最后由两个变化分别写出让青蒿素保持有效的办法。
故答案为:① 延长治疗周期,从3天疗程延长为5到7天疗程,这样疟原虫要靠“休眠”熬过去的难度就增大了很多。 ② 更换和青蒿素联合使用的其他抗疟药。因为有时候疟原虫是对联合使用的药物耐药,换药后也会大大提升治疗效果。
【点评】此题考查把握图文转换的能力。图文转换题是一种综合性、技巧性强,具有创新特色的新题型,要求考生根据图或表中的有关内容,分析有关材料,辨别或挖掘某些隐含的信息,对材料进行综合性评价或推断。解答此题时,一要观察清楚图表上的内容,二要读清楚题目的要求。这类题目解答时用语一定要简洁、连贯、准确。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问题。
屠呦呦:打开一扇崭新的窗户
2015年10月5日上午10时,瑞典卡罗琳医学院的诺贝尔大厅内,挤满了来自世界各国的记者。11时30分,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评委会常务秘书乌尔班·林达尔和3位评委进入诺贝尔大厅。林达尔先后用瑞典语、英语宣布,将2015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的一半授予中国药学家屠呦呦,另外一半授予爱尔兰科学家威廉·坎贝尔和日本科学家大村智。屠呦呦的获奖理由是“有关疟疾新疗法的发现”。在林达尔宣布的同时,大屏幕上出现的照片和简介,让世界认识了这位来自中国的科学家——屠呦呦。照片中,屠呦呦戴着眼镜,嘴角微微带笑,简介中写着“生于1930年,中国中医科学院,北京,中国”。
屠呦呦的名字出自《诗经》:“呦呦鹿鸣,食野之蒿。”宋代朱熹注称,“蒿即青蒿也”。名字是父亲起的,当时,并没人预料到诗句中的那株野草会改变这个女孩的一生。
1969年,屠呦呦所在的中医研究院接到了一个“中草药抗疟”的研发任务,那是一个不小的军事计划的一部分,代号523。39岁的屠呦呦临危受命,踏上征服疟疾的艰难历程。
380多次实验、190多个样品、2000多张卡片……屠呦呦和课题组以鼠疟原虫为模型,发现青蒿提取物对鼠疟原虫的抑制率可达68%。但是,后续的实验结果显示,青蒿提取物对鼠疟原虫的抑制率只有12%-40%。屠呦呦分析,抑制率上不去的原因,可能是提取物中有效成分浓度过低。
为什么在实验室里青蒿提取物不能很有效地抑制疟疾呢?是提取方法有问题,还是做实验的老鼠有问题?屠呦呦心有不甘,她重新把古代文献搬了出来,细细翻查。有一天,东晋葛洪《肘后备急方》中的几句话吸引了屠呦呦的目光:“青蒿一握,以水二升渍,绞取汁,尽服之。”为什么这和中药常用的煎熬法不同?原来里面用的是青蒿鲜汁!
“温度!这两者的差别是温度!很有可能在高温的情况下,青蒿的有效成分就被破坏掉了。如此说来,以前进行实验的方法都错了。”屠呦呦立即改用沸点较低的乙醚进行实验,终于发现了青蒿素。从12%到100%,用乙醚提取青蒿素,这个看似极为简单的提取过程,却弥足珍贵。那一幕,屠呦呦记忆犹新:“太高兴了!千千万万人的生命得以挽救,这是最值得欣慰的事情。青蒿素是属于我们中国的发明成果,而且是从中医药里集成发掘的,是中医药造福人类的体现。我们倍感自豪。”
屠呦呦并未止步,1992年,针对青蒿素成本高、对疟疾难以根治等缺点,她又发明出双氢青蒿素这一抗疟疗效为前者10倍的“升级版”。
“科学研究不是为了争名争利。”她说,“那时候大家工作都很努力,工资待遇挺低的,但大家也不考虑这些,自觉来加班,争取快速推进工作。”
中国中医科学院中药研究所原所长姜廷良研究员说,在做青蒿素动物实验时,曾发现有一过性转氨酶升高等现象。屠呦呦和她的两位同事决定亲自试服,证实了药物安全,然后才投入临床给病人服用。当时的科研条件简陋,盛放乙醚浸泡青蒿的大缸,时时发出刺鼻的气味……后来,屠呦呦得了中毒性肝炎。
屠呦呦自己也没想到,40多年后,青蒿素研究能被国际认可。“您的获奖,是中国科学界的骄傲,我相信,这必将激励更多的中国科学家不断攀登世界科学高峰,为人类文明和人民福祉作出更多更大的贡献。”中国科学院院长白春礼在贺信中说。
(摘编自“人民网”,2015年10月6日)
相关链接
①2011年屠呦呦获拉斯克奖时引发疑问:为什么青蒿素没有拿到国内的科技大奖,反而先拿到了国外的大奖?对此,科学界主流的答案是:没法确定奖项的归属。1978年,“523”项目的科研成果鉴定会最终认定青蒿素的研制成功“是我国科技工作者集体的荣誉,6家发明单位各有各的发明创造”。在长达数页的结论中,只字未提发现者的名字。当年大协作的“523”项目以“胜利完成”而告终,然而后来的几十年中却争议不断,屠呦呦则被很多人认为“不够淡泊名利”“个性执拗”。
(摘编自《中国新闻周刊》 2015年10月6日)
②据世卫组织统计,截至2009年年底,已有11个非洲国家的青蒿素类药物覆盖率达到100%,另有5个非洲国家覆盖率为50%至100%。而在2005年,仅有5个非洲国家的青蒿素类药物覆盖率为50%至100%。
(摘编自《中国经营报》2015年10月19日)
10.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一项是( )
A.屠呦呦改用沸点较低的乙醚进行实验、把青蒿素的纯度从12%提升到100%,这个看似极为简单的提取过程,却弥足珍贵。
B.屠呦呦的名字是她父亲取的,出自《诗经》中的“呦呦鹿鸣,食野之蒿”,可见父亲对屠呦呦的殷切期望。希望她将来有所作为
C.世界卫生组织统计,截至2009年年底,已有11个非洲国家的青蒿素类药物覆盖率达到100%,这一权威统计从侧面说明屠呦呦获诺奖实至名归。
D.材料以记叙、议论为主要表达方式,辅以适当的描写,介绍了屠呦呦研究青蒿素的过程及取得的成就,表达了作者的尊敬、赞扬之情。
11.屠呦呦获得诺贝尔奖的理由是“有关疟疾新疗法的发现”,请简要概括发现疟疾新疗法的过程。
12.作为诺贝尔奖获得者的屠呦呦,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背后一定有某些品质做支撑,请结合文本谈谈你的看法。
【答案】10.C
11.①屠呦呦和课题组以鼠疟原虫为模型,发现青蒿提取物对鼠疟原虫的抑制率可达68%;②改用沸点较低的乙醚进行实验,终于发现了青蒿素;③1992年,针对青蒿素成本高、对疟疾难以根治等缺点,屠呦呦又发明出双氢青蒿素这一抗疟疗效为前者10倍的“升级版”。
12.勇于承担责任:39岁的屠呦呦临危受命,参加“中草药抗疟”的研发任务,踏上了征服疟疾的艰难历程。②刻苦钻研,坚持不懈:历经380多次实验发现青蒿提取物对鼠疟原虫的抑制率可达68%,遇到难题细细翻查古代文献。③不慕名利,无私奉献:屠呦呦认为“科学研究不是为了争名争利”,不考虑工资待遇,甚至亲自试服药物,证实药物安全后才投入临床给病人使用。
【知识点】报告类
【解析】【点评】 ⑴本题考查的是文本分析 和概括能力,注意比较选项和文本的信息。先理出文本的主要内容,再找出选项的文本信息,比较两者的不同来判断答案。
(2) 本题考查的是文本的筛选和概括能力,注意筛选重点词句。读材料,根据题干在文本中找出答案的信息范围,分析相关信息,筛选重点词句组织答案。
(3) 本题考查的是文本的探究能力,主要结合文本的具体内容。阅读文本,疏通文意,依据题干找出文本中关于表现品质的文句,结合文本的具体内容,筛选重点词句组织答案。
10.A.“把青蒿素的纯度从12%提升到100%”错误,联系文本内容可知,“从12%提升到100%”的不是“青蒿素的纯度”而是“青蒿提取物对鼠疟原虫的抑制率”。B.“可见父亲对屠呦呦的殷切期望,希望她将来有所作为”说法牵强,在文中并无依据。D.“议论”并非本文的主要表达方式。
11.解答此题,首先锁定答题区间,然后提取关键词句,最后整合信息分条作答。本题的答题区间为文章的第四至第七段,考生逐段提取关键词句,如“屠呦呦和课题组……青蒿提取物对鼠疟原虫的抑制率可达68%”等,分条作答即可。
12.探究类题目一般有两个方向,一是向内挖掘,一是向外延伸。向内挖掘就是根据文意找到要求回答的问题,向外延伸就是提出自己的看法,结合文本和实际进行论述。本题要求结合全文分析屠呦呦的优秀品质,属于向内挖掘的题目,可根据文章的内容简单划分层次,然后逐层概括出相应的品质。答题时,先答出品质,然后用文中的具体事例进行论证。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问题。
肖培根:根植华夏绿药觅踪
汤国星
肖培根院士是追寻绿药不老的传奇。
1958年那个激情燃烧的岁月,卫生部下达了全国第一次中药普查的任务,历史重担落在了26岁的肖培根肩上。“那时候,可以用四个字来讲,一无所有。图书馆的文献,就连哪些是常用的中药,这类资料都没有,那个时候都是零。”
但是肖培根颇有大将风度,胸有成竹,指挥若定:首先聘请楼之岑、诚静容等专家做普查工作的兼职指导老师;第二,确定以中药材的“常用度”为普查的主要范围,指明任务方向,所谓“常用度”,就是重点抓500~ 600种常用中药,抓住了这个大头,就等于抓住了全国70%~80%的中药资源;第三,学中干,干中学,边干边学,上“实践大学”。此番韬略,即使今天依然可圈可点。肖培根根据每个人的特长,把植物室的年轻人派到全国各地中药“常用度”高的产区,自己则带头选择了工作量大的东北地区。野外调查异常艰苦,他常常是雇一辆马车拉着人和行李,跋山涉水,风餐露宿。肖培根从来都是以学生的姿态虚心求教。一个来自“中央单位、肩负国家任务”的干部,他的虚心与诚意,着实打动了每一位药农、每一位中药师傅的心,他们纷纷把自己“压箱底”的绝技倾囊相授,这让肖培根掌握了许多书本上没有、实践中行之有效的“绝活”。
1959年,全国第一次中药资源普查圆满结束,肖培根向国家交出了合格的答卷。这是中国近代中药资源最具权威价值的普查报告。利用中药普查的成果资料,他又组织编写了新中国第一部《中药志》。
1963年3月,肖培根作为专家被派往西非考察访问。代表团除了在西非考察当地的植物资源和药用植物资源以外,还为我国南方的植物园采集了大约200种重要的药用和经济植物种子。在此期间,肖培根等人还专门被阿尔及利亚卫生部部长邀请去抢救他们国家草药的传统文化。之后,肖培根又被派到坦桑尼亚帮助整理研究该国的草药。考察团深入到穷乡僻壤乃至撒哈拉沙漠边缘,那里温度高得鸡蛋放在外面,很快就能晒熟。在这样的环境下,考察团详查每种草药的功效,还访问了许多草医,资料汇总起来后,收获颇丰。考察团提交的报告,被世界卫生组织分发到各成员国,说中国帮助这些落后国家整理当地丰富的草药资源,是南南合作的典范。1979年,肖培根作为新中国第一个技术官员,奉派到日内瓦世界卫生组织总部工作,负责世界药用植物名录编制等工作。
新中国刚成立时,西方国家对中国实行了物资禁运,凡是包含进口药代用品的一概不准向中国出口。那时肖培根刚刚大学毕业,国家交给他的第一个任务就是寻找能够替代进口药的国产资源。以肖培根为首的年轻人,奔赴全国各地,风餐露宿,不舍昼夜,很快就找到了替代利血平的萝芙木,随后阿拉伯胶、安息香、胡黄连等也找到了代用品。20世纪50年代初,全国第一次疾病防治大会上,发出了“让高血压低头,让肿瘤让路”的豪迈誓言,中国医学科学院药物研究所正是利用萝芙木,冲破国外的封锁,研发出物美价廉、令几代国人难忘的降压灵。短短数年,这批可爱可敬的青年才俊们,在祖国广袤的大地上,寻觅到取之不尽的替代植物,解决了全国人民的需求。他们心中充满了万丈豪情:“这项任务给我们一个实际的体会:在药用植物界,相似的药材有相似的成分、相似的活性,从这里找到了最初的
灵感。”
“在长期的药用植物研究中,我发现在某一个植物类群中,它们的植物形态、化学成分和疗效之间存在一定的相关性。这种相关性如果再通过计算机和数学模式加以整理发掘,就能够寻找出很多规律性的东西来。”肖培根开阔的视野和开放的思路,使他成为最早将计算机引入中草药研究的药用植物专家,并且成功地在中国第一代计算机上展开了药用植物亲缘学的研究。1978年,《药学通报》终于复刊了。在第1期第1至第5页上,肖培根发表了重要论文《植物亲缘关系、化学成分和疗效间的联系性》,能够在复刊的首期首页上发表论文,只因四个字:分量质量。当然,它标志着孕育二十几年的新学科诞生了。
(有删改)
相关链接
自1963年以来,肖培根应邀访问了50多个国家和地区,他一直在各种国际学术会议上满怀激情地介绍中药现代研究的最新成就,扩大中药在国际上的影响,并撰写英文专著对中医药进行系统论述和介绍。
(摘编自张东风《肖培根院士的绿药情缘》)
13.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有误的一项是( )
A.本文撷取了肖培根一生的若干传奇经历,写了他勇挑重担、锐意进取、钟情绿药的相关事迹,表现了一位杰出药用植物学家的伟大人格。
B.在相关资料稀缺的情况下,年仅26岁的肖培根却胸有成竹地承担起国家交给他的第一个任务——完成全国第一次中药普查。
C.肖培根安排工作时重点突出、任务明确,他强调进行全国中药普查时要重点抓500~ 600种常用中药,因为这些常用中药占据了中药资源的大头。
D.《药学通报》复刊后,第一期的首页就刊登了肖培根的论文《植物亲缘关系、化学成分和疗效间的联系性》,只因这篇文章分量重、质量高。
14.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一项是( )
A.肖培根有大将风度,他勇挑重担,主动选择了任务量大的东北地区。在实际调研中,他始终以学生的姿态虚心求教,得到了药农和中药师傅们的高度认可。
B.肖培根帮助落后国家整理当地的草药资源,这种援助是南南合作的典范。他本人也因此成为新中国第一个奉派到世界卫生组织总部工作的技术官员。
C.新中国成立之初,西方国家对中国实行物资禁运,迫使我国研究人员必须找到能够替代进口药的国产资源。肖培根不分昼夜地努力,很快就找到了替代利血平的萝芙木。
D.肖培根认为通过计算机可以整理出植物类群中规律性的东西,他成功地在中国第一代计算机上展开了药用植物亲缘学的研究,这标志着一门新的学科已经诞生。
15.肖培根能够创立崭新的学科——“药用植物亲缘学”的原因有哪些?请结合材料具体分析。
【答案】13.B
14.A
15.①自力更生,不负使命。西方对我国实行物资禁运,肖培根带领一群有志青年,不辞艰辛,完成寻找替代进口药的国产资源的使命,找到了创建药用植物亲缘学的灵感。②善于运筹,潜心研究。肖培根接受全国第一次中药普查的重任,确定普查范围和方向,虚心请教,边干边学,编写出第一部《中药志》,奠定扎实的学术根基。③交流融合,见广识多。肖培根赴西非考察,采集整理药用植物种子;入世界卫生组织总部工作,编制世界药用植
物名录,极大地增长了见识。④视野开阔,思路开放。肖培根能触类旁通,发现植物形态、成分、疗效之间的相关性,通过计算机和数学模式加以整理从而找到规律,进而催生“药用植物亲缘学”。(任意三点即可)
【知识点】传记类;理解概括文本主要内容;筛选并整合文本信息
【解析】【点评】(1)此题主要考查学生筛选整合文中信息、把握文章内容要点的能力。做题前要通读材料,读懂材料内容,对文章的内容、观点、结构思路等充分理解。然后将选项内容和原文逐一比照分析。
(2)本题综合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能力。解答此题既要对文章进行整体的把握,又要对文章的局部进行恰当的分析。在理解每一个选项时,要仔细分析选项中赏析的每一个重点,对文章的内容、观点、结构思路等进行分析概括,注意结合语境。
(3)本题考查学生把握文章内容要点、筛选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首先要求审清题干,确定答题的方向,通过分析题干确定试题的类型是局部信息筛选还是综合信息筛选,局部信息筛选要锁定区位,对段落进行简单的划分,分出层析,找到关键词语,联词成句分条作答;综合信息筛选要立足全文,对文章进行段落的划分,筛选文中的重要语句,整合后作答。重点关注各段的段首和段尾句。分条作答。此题是综合筛选的题目,要立足原文,进行概括。
13.B国家交给肖培根的第一个任务是寻找能够替代进口药的国产资源。
14.A项“在实际调研中,他始终以学生的姿态虚心求教,得到了药农和中药师傅们的高度认可”错误,因果不当;
15.本题考查概括文本的主要内容、提出自己见解的能力。解答时应根据对文意的理解,从文本中筛选出文中的主要信息,然后运用文中词语概括作答。本题可以结合文中的 “手工工艺品大多都是以个人生产经营为主,生产规模相对较小”“其生产规模和经营手段的规模化、市场化以及产业化程度相对较低”“这就倒逼手工艺术家们要从传统思维定式中走出来,要融入现代审美情趣、融合当代流行工艺、融汇当下时尚元素,打造出令消费者眼前一亮,而又爱不释手的好作品”“这个产业链应该更加尊重市场分工,专业的人做专业的事”等内容概括,意思对即可。
阅读下面的文段,回答问题。
传记文本阅读之评价文本的主要观点和基本倾向
文本的主要观点和基本倾向,来源于传者、传主和其他人三个方面。把握文本的主要观点和基本倾向,应从文本中对传主生平事迹的叙述以及相关评论入手,分析带有作者爱憎情感态度的具有典型意义的事件和个性化的细节描写,概括文中议论或评论的文字,揣摩作者的感情倾向,从而了解传主的思想立场、政治主张或艺术观点等。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问题。
朱东润自传
1896年我出生在江苏泰兴一个失业店员的家庭,早年生活艰苦,所受的教育也存在着一定的波折。21岁我到梧州担任广西第二中学的外语教师,23岁调任南通师范学校教师。
1929年4月间,我到武汉大学担任外语讲师,从此我就成为大学教师。那时武汉大学的文学院长是闻一多教授,他看到中文系的教师实在太复杂,总想来一些变动。用近年的说法,这叫作掺沙子。我的命运是作为沙子而到中文系开课的。
大约是1939年吧,一所内迁的大学的中文系在学年开始,出现了传记研究这一个课,其下注明本年开韩柳文。传记文学也好,韩柳文学也不妨,但是怎么会在传记研究这个总题下面开韩柳文呢?在当时的大学里,出现的怪事不少,可是这一项多少和我的兴趣有关,这就决定了我对于传记文学献身的意图。
《四库全书总目》有传记类,指出《晏子春秋》为传之祖,《孔子三朝记》为记之祖,这是三百年前的看法,现在用不上了。有人说《史记》《汉书》为传记之祖,这个也用不上。《史》《汉》有互见法,对于一个人的评价,常常需要通读全书多卷,才能得其大略。可是在传记文学里,一个传主只有一本书,必须在这本书里把对他的评价全部交代。
是不是古人所作的传、行状、神道碑这一类的作品对于近代传记文学的写作有什么帮助呢?也不尽然:古代文人的这类作品,主要是对于死者的歌颂,对于近代传记文学是没有什么用处的。这些作品,毕竟不是传记文学。
除了史家和文人的作品以外,是不是还有值得提出的呢?有的,这便是所谓别传。别传的名称,可能不是作者的自称而是后人认为有别于正史,因此称为“别传”。有些简单一些,也可称为传叙。这类作品写得很生动,没有那些阿谀奉承之辞,而且是信笔直书,对于传主的错误和缺陷,都是全部奉陈。
是不是可以从国外吸收传记文学的写作方法呢?当然可以,而且有此必要。但是不能没有一个抉择。罗马时代的勃路塔克是最好的了,但是他的时代和我们相去太远,而且他的那部大作,所着重的是相互比较而很少对于传主的刻画,因此我们只能看到一个大略而看不到入情入理的细致的分析。
英国的《约翰逊博士传》是传记文学中的不朽名作,英国人把它推重到极高的地位。这部书的细致是到了一个登峰造极的地位,但是的确也难免有些琐碎。而且由于约翰逊并不处于当时的政治中心,其人也并不能代表英国的一般人物,所以这部作品不是我们必须模仿的范本。
是不是我国已经翻译过来的《维多利亚女王传》可以作为范本呢?应当说是可以,由于作者着墨无多,处处显得“颊上三毫”的风神。可是中国文人相传的做法,正是走的一样的道路,所以无论近代人怎么推崇这部作品,总还不免令人有“穿新鞋走老路”的戒心。
国内外的作品读过一些,也读过法国评论家莫洛亚的传记文学理论,是不是对于传记文学就算有些认识呢?不算,在自己没有动手创作之前,就不能算是认识。
这时是1940年左右,中国正在艰苦抗战,我只身独处,住在四川乐山的郊区,每周得进城到学校上课,生活也很艰苦。家乡已经陷落了,妻室儿女,一家八口,正在死亡线上挣扎。我决心把研读的各种传记作为范本,自己也写出一本来。我写谁呢?我考虑了好久,最后决定写明代的张居正。第一,因为他能把一个充满内忧外患的国家拯救出来,为垂亡的明王朝延长了七十年的寿命。第二,因为他不顾个人的安危和世人的唾骂,终于完成历史赋予他的使命。他不是没有缺点的,但是无论他有多大的缺点,他是唯一能够拯救那个时代的人物。
(有删改)
相关链接
①自传和传人,本是性质类似的著述,除了因为作者立场的不同,因而有必要的区别以外,原来没有很大的差异。但是在西洋文学里,常会发生分类的麻烦。我们则传叙二字连用指明同类的文学。同时因为古代的用法,传人曰传,自叙曰叙,这种分别的观念,是一种原
有的观念,所以传叙文学,包括叙、传在内,丝毫不感觉牵强。(朱东润《关于传叙文学的几个名词》)
②朱先生确是有儒家风度的学者,一身正气,因此他所选择的传主对象,差不多都是关心国计民生的有为之士。他强调关切现实,拯救危亡,尊崇气节与品格。这都是可以理解的。
(傅璇琮《理性的思索和情感的倾注——读朱东润先生史传文学随想》)
16.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不恰当的两项是( )
A.当年有所大学的中文系开传记研究课,课程内容却是韩愈、柳宗元的古文,朱东润就是因为这件事决心献身传记文学的研究。
B.“我的命运是作为沙子而到中文系开课的”,这样的表述与其说写出了自己过去的经历,不如说反映了朱东润写自传时的心态。
C.朱东润虽然认可国外的传记文学,但却担心“穿新鞋走老路”,因此拒绝把近代人推崇的《维多利亚女王传》作为写作范本。
D.出于自己的现实关怀来选择传主,是朱东润传记文学创作的一贯原则。有学者总体上对此表示理解,但在态度上略有保留。
E.朱东润虽然认为“传叙文学”的说法更加科学,但为了避免常会发生的分类麻烦,还是在自传中采用了“传记文学”的说法。
17.朱东润的传记文学观是如何形成的?请结合材料简要分析。
18.作为带有学术性质的自传,本文有什么特点?请简要回答。
19.朱东润认为传记文学作品应如何刻画和评价传主?你是否同意他的观点?请结合材料说明理由。
【答案】16.C;E
17.①广泛阅读古今中外的传记作品,如《史记》《汉书》《约翰逊博士传》《维多利亚女王传》等,并比较它们的异同;②深入研究传记文学理论,辨析不同概念,如阅读莫洛亚的传记文学理论,分辨史传、别传、自传、传叙文学等;③进行传记文学写作实践,如给张居正写传。
18.①偏重学术经历,主要写自己的传记文学观及其形成过程;②写生平与写学术二者交融,呈现学术背后的家国情怀;③行文平易自然,穿插使用口语,就像和老朋友闲谈一样。
19.①应该入情入理地细致刻画传主的个性。如果只重比较,就看不清传主的个性,而要是像《维多利亚女王传》那样就不够细致,像《约翰逊博士传》那样细致则难免琐碎。②应该信笔直书,全面评价传主的优缺点。要是像有些古代文人的作品那样只是歌颂死者,就不是传记文学。
【知识点】传记类;理解概括文本主要内容;筛选并整合文本信息
【解析】【点评】 (1)本题考查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与分析能力。做好这类题,考生除了要审清题目要求,明确所问,还要具备筛选并提取、整合信息的能力,筛选信息时一定要全面迅速,提取对照时一定要敏感、细致、准确。
(2)这是一道信息筛选的题目,答题的内容涉及到全文,所以要对文章的内容进行简单的划分。筛选出信息后对信息进行大致的归类,主要是学习,理论研究和写作实践三个方面进行。
(3)这是一道分析文章特征的题目,首先应从内容和风格两个角度入手进行,首先内容和一般传记的区别,然后是风格手法方面的特征。内容上主要是以记述学术为主,风格主要是平易近人。
(4)这是一道探究的题目,首先要对文本进行分析,答出第一问,主要是两个方面:主要是细致但不琐碎和真实,然后明确自己的观点,结合自己的观点看这种做法收到的效果,如从反面回答则写这种
16.C.“拒绝”错误,原文“应当说是可以”;E.“朱东润虽然认为‘传叙文学’的说法更加科学”曲解文意,原文“自传和传人,本是性质类似的著述,除了因为作者立场的不同,因而有必要的区别以外,原来没有很大的差异”“古代的用法,传人曰传,自叙曰叙,这种分别的观念,是一种原有的观念”可以看出朱东润认为没必要区分是采用“传记文学”的说法的原因。故选CE。
17.答案主要集中在文章的第四段及之后的内容,包括相关链接①,朱东润先生广泛阅读古今中外的传记文学作品,文中写到了中国古代的《史记》《汉书》,外国的《约翰逊博士传》《维多利亚女王传》等,并分析了这些作品的异同;文章倒数第二段写到他研读莫洛亚的传记文学理论,前面的几段以及相关链接①也写到他区别辨析几种传体(史传、别传、自传、传叙)的信息;在研读各种传记为范本的基础上进行传记文学写作实践,给张居正作传。整合这些信息即可。
18.从全文看,本文有这样几个特点:一是自传个人的学术事迹,将自己的传记文学观点的形成以及创作作为行文的重点;二是将生平融入自己的学术生涯中,文章最后一段以及相关链接②都体现了朱东润先生在学术中的家国情怀;三是自传文本语言平易自然,通俗易懂,给读者一种亲切之感。
19.认真审题发现,题干中问的是传记文学作品区域,对应的应是第4到第10段,而“如何刻画和评价传主”的提问将答题区域缩小到了第5到第8自然段,从文本中直接可以找到5、6段是一个观点:对于传主,应信笔直书。第7、8段是一个观点:应入情入理细致刻画传主的个性。
二一教育在线组卷平台(zujuan.21cnjy.com)自动生成 1 /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