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二一教育在线组卷平台 助您教考全无忧
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下册 第6课哈姆莱特(节选) 同步训练
一、基础运用
1.下面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
A.鲁莽(mǎnɡ) 脚镣(liáo) 诡计(ɡuǐ)
B.破绽(zhàn) 印玺(xǐ) 嗣位(sì)
C.蟊贼(máo) 恭聆(línɡ) 戕害(qiānɡ)
D.阿谀(yú) 山鹬(yù) 缛节(rù)
2.下列各句空缺处依次填入的词语正确的一项是( )
1)雷欧提斯,我的剑术 已久,只能给你帮场。
2)不,我们不要害怕什么 ;一只雀子的死生,都是命运预先注定的。
3)尊贵的哈姆莱特,让我们互相 ;我不怪你杀死我和我的父亲,你也不要怪我杀死你!
A.荒废 预兆 饶恕 B.荒废 预示 饶恕
C.荒疏 预兆 宽恕 D.荒疏 预示 宽恕
3.依次填入下列句子中横线上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
1)我们已经暗中差人去唤哈姆莱特到这儿来,让他和奥菲利娅见见面,就像他们 相遇一般。
2)6月29日,中美两国元首在大阪国际会展中心会晤,谈话历时80分钟,事关中美关系和世界经济发展趋势, 。
3)当公交车行驶至南京清凉门桥时,车厢后部一女士突发疾病倒地,包师傅 ,果断调头赶往附近的医院。
4)某直播平台的女主播上身穿迷彩服、下身着运动裤,在镜头前 ,被网友举报,最终受到处罚。
A.偶然 举世闻名 斩钉截铁 搔首弄姿
B.偶尔 举世闻名 当机立断 烟视媚行
C.偶然 举世瞩目 当机立断 搔首弄姿
D.偶尔 举世瞩目 斩钉截铁 烟视媚行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哈姆莱特》浓墨重彩地塑造了一位企图单枪匹马重整乾坤的年轻理想主义者的迷惘、痛苦和悲怆。
B.莎翁最大的贡献不在于他接受现成的变化,而在于他对这一时期英语词汇的最大胆的创新,并且用他的作品将新创的词最广泛地传播开来。
C.莎士比亚大约在1588年前后开始写作,或是改编老剧目,或是独立创作,几年后便声名鹊起。
D.哈姆莱特的复仇事件是被放置在一个错综复杂的极为矛盾的环境中的,既担负着复仇的使命,又承受着亲情、爱情、友情等复杂感情的折磨。
5.对下列各句所运用的修辞方法判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尽管你像冰一样坚贞,像雪一样纯洁,你还是逃不过谗人的诽谤。(排比)
B.难道美丽除了贞洁以外,还有什么更好的伴侣吗?(反问)
C.谁料过去的繁华,变作今朝的泥土。(对比)
D.现在却眼看着他的高贵无上的理智,像一串美妙的银铃失去了谐和的音调。(比喻)
6.对剧本的悲剧性结尾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哈姆莱特的悲剧是人文主义的悲剧,也是个人的悲剧,完全是由他犹豫型性格导致的。
B.哈姆莱特的悲剧是人文主义的悲剧,也是时代的悲剧,因为他所处的时代还缺乏先进分子必然胜利的条件。
C.虽是悲剧结尾,可是哈姆莱特却以自己的死赢得了对旧制度、旧势力的道义上的胜利。
D.虽是悲剧结尾,但读者或观众的感受却是悲壮而不悲观,这也正是这部杰作直到今天仍然感动着、鼓舞着人们的原因。
7.对莎士比亚创作《哈姆莱特》的社会背景描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莎士比亚生活在欧洲历史上封建制度日趋没落、资本主义兴起的交替时代,这一时代大背景是引发诗人思考的土壤。
B.哈姆莱特是古代丹麦的王子.莎士比亚故意以超越时代的误差将哈姆莱特搬到伊丽莎白统治末年的英国现实中来。
C.此时的英国,社会矛盾激化,宫廷生活挥霍浪费,社会动乱不堪,王室与资产阶级的矛盾越来越尖锐。
D.莎士比亚借哈姆莱特之口,无情地揭露了当时社会的黑暗与不平,充分体现了他的浪漫主义理想。
8.从下列句子中,先剔除两个与段意无关的句子,再将剩下的四个句子组合成语意连贯的一段话。
①天才与红宝石一样,都有着双重反光,双重折射。
②若想将对称从艺术中除去,那只能先将它从大自然中剔除。
③事实上,莎士比亚就像其他伟大的诗人一样,无可争辩地应当获得“酷似创造”这个赞语。
④莎士比亚的对称普遍存在于他的作品中,俯拾即是。
⑤正是基于这些人世间普遍存在的冲突,这些自然中最为基本的正反,画家康斯坦布尔才构成了他的明暗,雕塑家赫普沃斯才创造了她的曲线。
⑥比如生与死,善与恶,公正与偏斜,天使与魔鬼,规矩与变形,伟大与渺小……
1)剔除的句子是(只填序号):
2)剩余句子组成的语段的顺序是(只填序号):
二、阅读答题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问题。
罗密欧与朱丽叶(节选)
莎士比亚
(罗密欧及鲍尔萨泽持火炬铁锄等上。)
罗密欧 把那锄头跟铁钳给我。且慢,拿着这封信;等天一亮,你就把它送给我的父亲。把火把给我。听好我的吩咐,无论你听见什么瞧见什么,都远远地站着不许动,免得妨碍我的事情;要是动一动,我就要你的命。我所以要跑下这个坟墓里去,一部分的原因是要探望探望我的爱人,可是主要的理由是要从她的手指上取下一个宝贵的指环,因为我有一个很重要的用途。所以你赶快给我走开吧;要是你不相信我的话,胆敢回来窥伺我的行动,那么,我可以对天发誓,我要把你的骨骼一节一节扯下来,让这饥饿的墓地上散满了你的肢体。我现在的心境非常狂野,比饿虎或是咆哮的怒海都要凶猛无情,你可不要惹我性起。
鲍尔萨泽 少爷,我走就是了,决不来打扰您。
罗密欧 这才像个朋友。这些钱你拿去,愿你一生幸福。再会,好朋友。
鲍尔萨泽 (旁白)虽然这么说,我还是要躲在附近的地方看着他。他的脸色使我害怕,我不知道他究竟打算做出什么事来。(退后)
罗密欧 你无情的泥土,吞噬了世上最可爱的人儿,我要掰开你的馋吻,(将墓门掘开)索性让你再吃一个饱!
帕里斯 这就是那个已经放逐出去的骄横的蒙太古,他杀死了我爱人的表兄,据说她就是因为伤心他的惨死而夭亡的。现在这家伙又要来盗尸掘墓了,待我去抓住他。(上前)万恶的蒙太古!停止你的罪恶的工作,难道你杀了他们还不够,还要在死人身上发泄你的仇恨吗?该死的凶徒,赶快束手就捕,跟我见官去!
罗密欧 我果然该死,所以才到这儿来。年轻人,不要激怒一个不顾死活的人,快快离开我走吧;想想这些死了的人,你也该胆寒了。年轻人,请你不要激动我的怒气,使我再犯一次罪。啊,走吧!我可以对天发誓,我爱你远过于爱我自己。因为我来此的目的,就是要跟自己作对。别留在这儿,走吧;好好留着你的性命,以后也可以对人家说,是一个疯子发了慈悲,叫你逃走的。
帕里斯 我不听你这种鬼话;你是一个罪犯,我要逮捕你。
罗密欧 你一定要激怒我吗?那么好,来,朋友!(二人格斗)
侍 童
哎哟,主啊!他们打起来了,我叫巡逻的人来!(下)
帕里斯 (倒下)啊,我死了!——你倘有几分仁慈,打开墓门来,把我放在朱丽叶的身旁吧!(死)
罗密欧 好,我愿意成全你的志愿。让我瞧瞧他的脸:啊,茂丘西奥的亲戚,尊贵的帕里斯伯爵!当我们一路上骑马而来的时候,我的仆人曾经对我说过几句话,那时我因为心绪烦乱,没有听得进去。他说些什么?好像他告诉我说帕里斯本来预备娶朱丽叶为妻。他不是这样说吗?还是我做过这样的梦?或者是我神经错乱,听见他说起朱丽叶的名字,所以发生了这种幻想?啊!把你的手给我,你我都是记录在厄运的黑册上的人,我要把你葬在一个胜利的坟墓里。一个坟墓吗?啊,不!被杀害的少年,这是一个灯塔,因为朱丽叶睡在这里,她的美貌使这一个墓窟变成一座充满光明的欢宴的华堂。死了的人,躺在那儿吧,一个死了的人把你安葬了。(将帕里斯放入墓中)人们临死的时候,往往反会觉得心中愉快,旁观的人便说这是死前的一阵回光返照。啊!这也就是我的回光返照吗?啊,我的爱人!我的妻子!死虽然已经吸去了你呼吸中的芳蜜.却还没有力量摧残你的美貌。你还没有被他征服,你的嘴唇上、面庞上,依然显着红润的美艳,不曾让灰白的死亡进占。提伯尔特,你也裹着你的血淋淋的殓衾躺在那儿吗?啊!你的青春葬送在你仇人的手里,现在我来替你报仇了,我要亲手杀死那杀害你的人。原谅我吧,兄弟!啊!亲爱的朱丽叶,你为什么依然这样美丽?难道那虚无的死亡,那枯瘦可憎的妖魔,也是个多情的种子,所以把你藏匿在这幽暗的洞府里做他的情妇吗?为了防止这样的事情,我要永远陪伴着你,再不离开这漫漫长夜的幽宫。我要留在这儿,跟你的侍婢,那些蛆虫们在一起。啊!我要在这儿永久安息下来,从我这厌倦人世的凡躯上挣脱恶运的束缚。眼睛,瞧你的最后一眼吧!手臂,作你最后一次的拥抱吧!嘴唇,啊!你呼吸的门户,用一个合法的吻,跟网罗一切的死亡订立一个永久的契约吧!来,苦味的向导,绝望的领港人,现在赶快把你的厌倦于风涛的船舶向那巉岩上冲撞过去吧!为了我的爱人,我干了这一杯!(饮药)啊!卖药的人果然没有骗我,药性很快地发作了。我就这样在这一吻中死去。(死)
9.下面对选文的分析和概括,正确的一项是( )
A.罗密欧对鲍尔萨泽的恐吓,对自己心境的描述,说自己是“一个不顾死活的人”“一个疯子”等,都形象地反映出他听到朱丽叶死亡后的悲痛和绝望的心情。
B.《罗密欧与朱丽叶》描写了一对互相爱慕的青年男女双双惨死的故事,这出爱情悲剧主要表现了男女之间忠贞不渝的爱情。
C.“眼睛,瞧你的最后一眼吧!手臂,作你最后一次的拥抱吧!嘴唇,啊!你呼吸的门户,用一个合法的吻,跟网罗一切的死亡订立一个永久的契约吧!”表明罗密欧既有对人间的眷恋,又有立志死亡、追随朱丽叶而去的决心。
D.“啊!亲爱的朱丽叶,你为什么依然这样美丽?难道那虚无的死亡,那枯瘦可憎的妖魔,也是个多情的种子,所以把你藏匿在这幽暗的洞府里做他的情妇吗?”这表明他不愿意相信朱丽叶已经去世,甚至想象这是妖魔要娶她为妇,这是他因极度痛苦而产生的精神幻觉。
10.从文中找出罗密欧对他的仆人所用的一连串命令甚至夹有恐吓的语言,并说说这些语言表现了什么。
11.说说剧中罗密欧对坟墓、死亡有什么样的矛盾看法,这种对同一事物的矛盾看法表明什么。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问题。
我把佛手放在卧室里,① 。特别是它身上的绿色完全变黄的时候,香味扑满了整个卧室,甚至长上了翅膀似的,飞出我的卧室,每当我从外面回来,刚刚打开房间的门,香味就像家里有条宠物狗一样扑了过来,毛茸茸的感觉,萦绕在身旁。我相信世界上所有的水果都没有它这种独特的香味。在水果里,只有菲律宾的菠萝才可以和它相比,② ,没有它的浓郁;有的水果,倒是很浓郁,比如榴莲,却有些浓郁得刺鼻。它的香味,真的是少一分则欠缺,多一分则过了界,拿捏得那样恰到好处,仿佛妙手天成,是上天的赐予,称它为佛手,确为得天独厚,别无二致,只有天国境界,才会有如此如梵乐清音一般的香味。西方是将亨德尔宗教色彩浓郁的清唱剧《弥赛亚》中那段清澈透明、高蹈如云的《哈利路亚》,视为天国的国歌的,我想我们东方可以把佛手之香,称之为天国之香的。这样说,也许并非没有道理,过去文字中常见珠玉成诗,兰露滋香,我想,香与花的供奉是佛教的一种虔诚的仪式,那种仪式中所供奉的香所散发的香味,大概就是这样的吧?《金刚经》里所说的处处花香散发的香味大概也就是这样的吧?
12.文中使用了哪些修辞手法( )
A.通感、反问、借代 B.双关、反问、比拟
C.双关、比喻、借代 D.通感、比喻、比拟
13.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可改写成:“特别是它身上的绿色完全变黄的时候,香味像长了翅膀似的扑满了整个卧室,有时候像宠物狗一样扑向刚刚打开房门从外面回来的我,那毛茸茸的感觉,萦绕在身旁。”从语义上看二者基本相同,但原文表达效果更好,为什么?
14.请在文中画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问题。
下面节选的是莎士比亚剧作《哈姆莱特》第三幕第一场中的一段,写王子装疯之后,国王让他的恋人奥菲利娅刺探他是真疯还是假疯。
奥菲利娅 我的好殿下,您这许多天来贵体安好吗?
哈姆莱特 谢谢你,很好,很好,很好。
奥菲利娅 殿下,我有几件您送给我的纪念品,我早就想把它们还给您;请您现在收回去吧。
哈姆莱特 不,我不要;我从来没有给你什么东西。
奥菲利娅 殿下,我记得很清楚您把它们送给了我,那时候您还向我说了许多甜言蜜语,使这些东西格外显得贵重;现在它们的芳香已经消散,请您拿回去吧,因为在有骨气的人看来,送礼的人要是变了心,礼物虽贵,也会失去了价值。拿去吧,殿下。
哈姆莱特 哈哈!你贞洁吗?
奥菲利娅 殿下!
哈姆莱特 你美丽吗?
奥菲利娅 殿下是什么意思?
哈姆莱特 要是你既贞洁又美丽,那么你的贞洁应该断绝跟你的美丽来往。
奥菲利娅 殿下,难道美丽除了贞洁以外,还有什么更好的伴侣吗?
哈姆莱特 嗯,真的。因为美丽可以使贞洁变成淫荡,贞洁却未必能使美丽受它自己的感化。这句话从前像是怪诞之谈,可是现在时间已经把它证实了。我的确曾经爱过你。
奥菲利娅 真的,殿下,您曾经使我相信您爱我。
哈姆莱特 你当初就不应该相信我,因为美德不能熏陶我们罪恶的本性;我没有爱过你。
奥菲利娅 那么我真是受了骗了。
哈姆莱特 出家去吧。为什么你要生一群罪人出来呢?我自己还不算是一个顶坏的人;可是我可以指出我的许多过失,一个人有了那些过失,他的母亲还是不要生下他来的好。我很骄傲,有仇必报,富于野心,我的罪恶是那么多,连我的思想也容纳不下,我的想象也不能给它们形象,甚至于我都没有充分的时间可以把它们实行出来。像我这样的家伙,匍匐于天地之间,有什么用处呢?我们都是些十足的坏人;一个也不要相信我们。出家去吧。你的父亲呢?
奥菲利娅 在家里,殿下。
哈姆莱特 把他关起来,让他只好在家里发发傻劲。再会!
奥菲利娅 哎哟,天哪!救救他!
哈姆莱特 要是你一定要嫁人,我就把这一个诅咒送给你做嫁奁:尽管你像冰一样坚贞,像雪一样纯洁,你还是逃不过谗人的诽谤。出家去吧,去;再会!或者要是你必须嫁人的话,就嫁给一个傻瓜吧;因为聪明人都明白你们会叫他们变成怎样的怪物。出家去吧,去,越快越好。再会!
奥菲利娅 天上的神明啊,让他清醒过来吧!
哈姆莱特 我也知道你们会怎样涂脂抹粉;上帝给了你们一张脸,你们又替自己另外造了一张。你们烟视媚行,淫声浪气,替上帝造下的生物乱取名字,卖弄你们不懂事的风骚。算了吧,我再也不敢领教了;它已经使我发了狂。我说,我们以后再不要结什么婚了;已经结过婚的,除了一个人以外,都可以让他们活下去;没有结婚的不准再结婚,出家去吧,去。(下。)
奥菲利娅 啊,一颗多么高贵的心是这样陨落了!朝臣的眼睛、学者的辩舌、军人的利剑、国家所瞩望的一朵娇花;时流的明镜、人伦的雅范、举世瞩目的中心,这样无可挽回地陨落了!我是一切妇女中间最伤心而不幸的,我曾经从他音乐一般的盟誓中吮吸芬芳的甘蜜,现在却眼看着他的高贵无上的理智,像一串美妙的银铃失去了谐和的音调,无比的青春美貌,在疯狂中凋谢!啊!我好苦,谁料过去的繁华,变作今朝的泥土!
(有删改)
15.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一项是( )
A.“纪念品”是奥菲利娅为了试探哈姆莱特是否发疯故意选择的话题,表现了奥菲利娅不希望哈姆莱特发疯的期望之情。
B.“美德不能熏陶我们罪恶的本性”一句表达了哈姆莱特对叔叔的痛恨、仇视,对母亲的怨怒,对奥菲利娅的失望。
C.“可是现在时间已经把它证实了”的言外之意是哈姆莱特对奥菲利娅试探自己感到失望,他已经明白奥菲利娅已经不爱自己了。
D.“他的高贵无上的理智……在疯狂中凋谢”这一句使用比喻的手法,描写了奥菲利娅对哈姆莱特发疯一事的无奈之情。
16.哈姆莱特对奥菲利娅说的“你贞洁吗”“你美丽吗”等语言表达了哈姆莱特怎样的情感?
17.“哎哟,天哪!救救他!”“天上的神明啊,让他清醒过来吧”表现了奥菲利娅怎样的性格?
三、微写作
18.在兴化中学首届戏剧节上,高一年级三个班级联袂进行了课本剧演出。请你结合剧情内容为主持人补充两段串词,将下面三个节目串联起来,要求衔接自然,简明得体。
第一个节目《雷雨》演出结束——
串联词1)
下面请欣赏第二个节目《哈姆莱特》,由高一(2)班表演。
串联词2)
下面请欣赏高一(1)班演出的《窦娥冤》。
19.下面是莎士比亚剧作中的两句名言,试分析它们在表意的侧重点上有什么不同。
1)时间的无声的脚步,是不会因为我们有许多事情需要处理而稍停片刻的。——《终成眷属》
2)时间正像一个趋炎附势的主人,对于一个临去的客人,不过和他略微握一握手;对于一个新来的客人,却伸开了两臂,飞也似的过去抱住他。——《特洛伊罗斯与克瑞西达》
1)强调的是:
2)强调的是:
20.下面是莫言讲的一个故事,请根据故事内容将其改编成一个小剧本,要体现人物的语言、神态、动作等。
【故事】我最后悔的一件事,就是跟着母亲去卖白菜,多算了一位买白菜老人一毛钱。算完钱我就去了学校。当我放学回家时,我看到很少流泪的母亲泪流满面,手里捏着一毛钱。然而,母亲并没有骂我,只是轻轻地说:“儿子,你让娘丢了脸。”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A
【知识点】音形相近字字音分辨;形近字的字音
【解析】【分析】A脚镣(liào ) 。
故答案为:A
【点评】此题考查识记现代汉语中字音的能力。字音题考核的内容有多音字、形似字、音近字、形声字、统读字、生僻字、方言误读七类,命题形式主要有找出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找出读音全部相同(或不同)的一项,找出读音全部相同(或不同)的一组三类。复习时分类整理记忆,以记忆为主,训练、记忆相结合。
2.【答案】C
【知识点】近义词辨析
【解析】【分析】 荒废:荒芜不用;犹荒疏;浪费,不利用。荒疏:指浮躁、荒唐;没有注意而失礼。预兆:事情发生前显露出来的迹象,预感到的或即将出现的迹象。预示 : 预先显示 。饶恕: 原谅过错、冒犯或失礼之处,不计较过错。 宽恕 :宽大仁恕;饶恕,原谅。故选C。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主要让我们辨析近义词语的区别,做这道题目首先要辨析词语的异同,辨析这几个词语可从的意义方面辨析,包括词义的范围,修饰限制的词语方面进行辨析;其次从运用上辨析,包括习惯搭配、词性和句法功能、适用的对象等。
3.【答案】C
【知识点】近义词辨析;成语的使用
【解析】【分析】 偶然:不经常,不是必然的。偶尔:间或、有的时候、一般指隔着三五天;偶然发生的,没有计划的,无周期、无规律。举世闻名:全世界都能听到其名声,形容名声极大。举世瞩目:全世界的人都注视着。当机立断 :在紧要时刻立即做出决断。斩钉截铁 :砍断钉子切断铁,形容说话或行动坚决果断,毫不犹豫。搔首弄姿 :形容装腔作势卖弄风情。烟视媚行 :形容害羞不自然的样子。故选C。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考查正确使用成语(词语)的能力。考查形式有判断成语(词语)使用的正误和根据语境选择恰当的成语等。掌握常见的成语错误类型:望文生义、重复、褒贬不当、用错对象、矛盾。成语(词语)使用的正误需要正确理解词语的意义,辨明感彩,弄清使用对象以及使用的特殊要求,避免因成语造成病句等;根据语境选择恰当的成语(词语)填空需要仔细分析语境,理解成语(词语)的意义,同时还要辨明意义相近的词语的细微差别。
4.【答案】B
【知识点】搭配不当;成分残缺或赘余;结构混乱
【解析】【分析】A主宾搭配不当。“塑造”可改为“表达”。
C“ 大约在1588年前后 ”错误,成分赘余,改为“大约在1588年”或者“在1588年前后”。
D偷换主语,第二个句子的主语应该是“哈姆雷特”。
故答案为:B
【点评】此题考查学生辨析并修改病句的能力。首先应熟知病句的类型,最常用的判别方法是划分句子结构成分,先看主谓宾,再看定状补,判断句子是否存在成分残缺赘余、搭配不当、结构混乱、语序不当等问题。如果结构上没有问题,可从逻辑意义上分析,看是否有表意不明、句意关系不当等问此题考查辨析病句能力。要了解病句的类型,并能对句子做语法分析
5.【答案】A
【知识点】修辞手法的分析、运用
【解析】【分析】A是比喻。排比是利用三个或三个以上意义相关或相近,结构相同或相似和语气相同的词组(主谓/动宾)或句子并排,达到一种加强语势的效果。所以不是排比。
故答案为:A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辨析修辞手法的能力。修辞是为了修饰文字词句而运用各种表现方式,使语言表达得准确、鲜明而生动有力。主要包括比喻、拟人、夸张、排比、对偶、反复、设问、反问、引用、对比、借代、反语。要对这些修辞手法的概念和作用牢记于心。
6.【答案】A
【知识点】分析文本的结构,概括文本的主题;体会重要语句的丰富含意
【解析】【分析】 A虽然哈姆莱特是一个资产阶级人文主义者,既不相信暴力也不相信群众,他孤军奋战,最终抱恨而死,但他的悲剧中仍有社会因素在里面,因为当时的时代还缺乏先进分子必然胜利的条件。
故答案为:A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把握重要情节作用的能力。令人伤感的悲剧性结尾作用 :从主题上看,能更好地深化主题;从表现人物性格看,能更好地塑造人物性格;这种结局令人感动,令人回味,引人思考。
7.【答案】D
【知识点】赏析文本的内涵
【解析】【分析】D项,莎士比亚借哈姆莱特之口,表现的是自己的人文主义理想,而非浪漫主义理想。
故答案为:D
【点评】此题考查学生对文本思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和鉴赏的能力。解答此题,应从语句理解、手法分析、内容分析、主题理解等角度分析判断。根据对文本内容的感知与理解,仔细辨识选项与原文的细微差别,做出判断。
8.【答案】①③;④⑥⑤②
【知识点】语句连贯
【解析】【分析】 语段介绍了莎士比亚作品中普遍存在的对称。语段的中心是谈“对称”问题,所以剔除①③句。排序应注意逻辑联系和关键词语,④句是引出中心的句子,排在首位;⑥句中例举各种对称,紧承其后;⑤句中的“ 正是基于这些 ”代词又是指⑥句中的内容,②是假设,放在最后。
故答案为:①③;④⑥⑤②
【点评】 做排序题时,我们总是先要初步排序,确定相邻的句子,通过抓住体现句子之间联系的词语(如:复指词语,表示句间逻辑关系的关联词,标明主次轻重、时间、总括性的词,前后呼应的词语等)将句子按意义分类,将各种表意相近的句子归结在一起,形成一个个小组。然后再通过小组间的顺序(时间、空间、逻辑顺序)将各小组组合成一个大组,最终确定句子的正确语序。这其间要注意打乱的句子与原有语段上下句之间的近邻关系,确保话题内容的一致性。当然,我们在做题时根据选项还可以采用排除法,以及从整体上把握语段的意思,排好之后再通读语段,看看是否自然通顺,如果不连贯再进行微调后,最终确定。
【答案】9.A
10.“把那锄头和铁钳给我。”“把火把给我。”“听好我的吩咐。”“要是动一动,我就要你的命。”这些语言突出地表现了爱人的死亡给罗密欧带来的巨大悲痛和由此而引起的激动、暴怒的心理。
11.罗密欧无理地咒骂坟墓(“你无情的泥土,吞噬了世上最可爱的人儿”),但一想到朱丽叶已经安卧在坟墓中,他又感到那是“一座充满光明的欢宴的华堂”。他诅咒死亡,但朱丽叶死了,他又感到死可以使他“挣脱厄运的束缚”,愿意“跟网罗一切的死亡订立一个永久的契约”。这种对同一事物的矛盾看法,表明朱丽叶的死亡给罗密欧带来的巨大痛苦以及罗密欧对生活的绝望。
【知识点】分析文本的结构,概括文本的主题;分析文体特征和表现手法;体会重要语句的丰富含意;赏析文本的内涵;戏剧
【解析】【点评】(1)此题考查分析鉴赏文学作品内容和艺术特色的能力。涉及情节作用、形象特征、主旨把握、手法运用等方面。此类题要求学生全面把握文章内容、结构、主旨、手法的基础,明了各个选项的设题角度,仔细辨别,判定正误。一般错误的选项的命题都会有明显的漏洞,或文意、或手法。要仔细阅读文章找到这些问题,然后对照四个选项,逐一分析比照,最终确定答案。
(2)此题考查学生鉴赏作品语言的能力。鉴赏作品语言是高考阅读题中常见的考点。鉴赏一段文字的语言特色,在基本把握文意的基础上,始终坚持“词不离句,句不离文”的原则,切忌“断章取义”。要解答好此类题,首先要弄清命题的角度,其次要掌握基本答题步骤。
(3)此题考查把握文中人物形象的能力。分析人物形象首先应结合着文中叙述性的语句,从身份、地位、修养、气质等总体上把握人物形象特点,然后根据文中描写这个人物的言行举止的语句,以及作者的议论,或者作者借作品中其他人物对他的评价的语句,直接提取或概括即可。
9.B项,概括有误,通读全文,并结合故事发生的背景可知,罗密欧与朱丽叶的悲剧,决不仅是一幕简单的爱情 悲剧,而是表现了封建与反封建的两种社会力量的矛盾斗争。
C项,“有对人间的眷恋”有误,罗密欧的求死之念 很坚定。
D项,分析有误,应是他极度痛苦和深深思念的外露。
故选A。
10.分析戏剧主要是通过个性化的语言,塑造人物,推动情节的发展,表现中心的。“言为心声”,人物的语言是人物内 心世界的反映,正因为爱之深、爱之切,在得到爱人已死的消息后罗密欧才会陷入这种狂乱的状态,才有如此失 常的举动。
11.这种矛盾的根源都在于罗密欧对朱丽叶的爱以及朱丽叶的死亡给他的巨大打击。对同一事物的矛盾看法,表明朱丽叶的死亡给罗密欧带来的巨大痛苦以及罗密欧对生活的绝望。 顺着这个思路考虑即可。
【答案】12.D
13.①原文多用短句,表意清晰;②原文先“扑满”,再“飞出”,符合逻辑规律;③原文的描写更细腻,表现更生动。
14.①没有想到它会如此的香 ②但那种菠萝香味清新倒是清新
【知识点】语言表达简明、准确、鲜明、生动;修辞手法的分析、运用
【解析】【点评】(1)本题考查学生辨析修辞手法的能力。修辞是为了修饰文字词句而运用各种表现方式,使语言表达得准确、鲜明而生动有力。主要包括比喻、拟人、夸张、排比、对偶、反复、设问、反问、引用、对比、借代、反语。要对这些修辞手法的概念和作用牢记于心。
(2)本题考查语言运用的准确、鲜明、生动的能力。阅读这两个句子,找到两者的不同点,从句子间关系、句式的使用、以及表达效果等方面分析原文表达效果更好的原因。
(3)此题考查补写句子的能力。做这类题目要认真阅读语段,明确语段讨论的话题,然后认真推敲每一处空白处与上下文的关系,做到填写每一处空白处,既要做到前瞻又要后顾,这样即可根据上下文的内容填写上恰当的语句,使上下文连贯通顺,另外一定要认真阅读题干中的隐性要求,按要求作答。
12.“飞出我的卧室”是比拟;把“香味”说成一种“毛茸茸的感觉”,是通感;“像家里有条宠物狗”是比喻。除此之外,文段还运用了对比(和菠萝等的对比)、对偶(“少一分则欠缺,多一分则过了界”)、反问(文段最后两句)的修辞。
13.原文与修改后的句子相比,具有句式短、符合事物的发展规律、更细腻生动的特点。结合二者之间的不同一一进行表述即可。
14.后面的“特别”说明横线上应突出佛手的香。②根据语境,横线上的主语应该是“菠萝”,根据后文的“浓郁”,横线上应是“浓郁”的反义词,即“清新”。
【答案】15.B
16.这是内心清醒的哈姆莱特对被人利用的奥菲利娅的质问。表现了哈姆莱特对奥菲利娅不知内情而上当的现实的愤怒之情。
17.这几句话表现了不明真相的奥菲利娅的无助、担忧、悲痛,表现了她纯洁和善良的性格。
【知识点】分析文本的结构,概括文本的主题;分析文体特征和表现手法;体会重要语句的丰富含意;欣赏文本的形象;戏剧
【解析】【点评】(1)此题考查学生对文本思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和鉴赏的能力。解答此题,应从语句理解、手法分析、内容分析、主题理解等角度分析判断。根据对文本内容的感知与理解,仔细辨识选项与原文的细微差别,做出判断。
(2)本题考查体会重要语句的丰富含意,品味精彩的语言表达艺术的能力。做题要注意从以下方面进行分析:①结合人物活动的具体情境,揣摩人物的情感。②联系上下文,结合情节发展揣摩人物的情感。③抓关键词,结合外部表情体会人物情感变化。
(3)此题考查把握人物形象的能力。分析人物形象首先应结合着文中叙述性的语句,从身份、地位、修养、气质等总体上把握人物形象特点,然后根据文中描写这个人物的言行举止的语句,以及作者的议论,或者作者借作品中其他人物对他的评价的语句,直接提取或概括即可。
15.A项,“表现了奥菲莉娅不希望哈姆莱特发疯的期望之情”错误,主要是为了试探哈姆莱特是否发疯。C项,“他已经明白奥菲莉娅已经不爱自己了”错误,从后文奥菲莉娅对哈姆莱特的赞美可以看出,此时奥菲莉娅还是爱着哈姆莱特的。D项,“描写了奥菲莉娅对哈姆莱特发疯一事的无奈之情”错误,表现的是奥菲莉娅的痛心。故选B。
16.本题考查体会重要语句的丰富含意,品味精彩的语言表达艺术的能力。作答时,可以先分析人物语言表达的意思,然后透过语意分析所表达的人物情感。这两句话是哈姆莱特对听从国王要求来试探自己的奥菲莉娅说的,是质问的语气,表达的情感应是愤怒。
17.本题考查鉴赏作品的文学形象的能力。分析这几句话表明了人物怎样的性格时,可以从奥菲莉娅对哈姆莱特此时的行为表现的不理解入手分析,概括出奥菲莉娅对哈姆莱特的关心以及看到哈姆莱特佯作颠疯后的无助等,由此判断出人物性格。
18.【答案】(示例)1)旧中国的“雷雨”令我们震撼。接下来,让我们走出雷雨,穿越时空,去领略一番正义和邪恶的较量。2)千古悲剧,哈姆莱特饮血丹麦王宫;六月飞雪,窦娥奇冤感天动地。
【知识点】语言表达简明、准确、鲜明、生动
【解析】【分析】 写串联词关键是既要照顾上一个节目,又要巧妙的引出下一个节目。本题中的《雷雨》表现的是一段复杂的爱情故事,寻找下面与《哈姆莱特》之间的一种关系,可以直接写出这也是与人性观辉的写照,也可以突出两种不同的爱情观念,在解答时需要学生用串联的形式把这两种关系加以表述即可;同时根据上文内容,可以写出《窦娥冤》生与死的人生意味,突出悲惨的人生命运,把这种关系加以表述即可。
故答案为:(示例)1)旧中国的“雷雨”令我们震撼。接下来,让我们走出雷雨,穿越时空,去领略一番正义和邪恶的较量。2)千古悲剧,哈姆莱特饮血丹麦王宫;六月飞雪,窦娥奇冤感天动地。
【点评】 此题考查学生拟写串联词的基本能力。本题考查语言表达运用的能力.在做题中要弄清前后语段的含义,尽量找出它们的相同相异部分,然后组织语言写出答案。
19.【答案】时间过得快;时间的流逝以及时间对人生的重要意义。
【知识点】体会重要语句的丰富含意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语句的赏析能力。(1)“ 时间的无声的脚步,是不会因为我们有许多事情需要处理而稍停片刻的 ”,时间不停止,是因为时光匆匆,时间过得快。 (2)“ 时间正像一个趋炎附势的主人 ”,侧重时间流逝;“ 对于一个临去的客人,不过和他略微握一握手;对于一个新来的客人,却伸开了两臂,飞也似的过去抱住他 ”,侧重 时间对人生的重要意义 。
故答案为:时间过得快;时间的流逝以及时间对人生的重要意义。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对语句的赏析能力。语句赏析的角度一定要知道,有修辞(比喻、拟人、夸张、反问、设问、排比等)、词语(动词、形容词、副词、叠词等)、描写方法(语言、动作、心理、神态)句式、手法、内容、情感等。不管从哪个角度,都要会结合语境作正确的赏析。
20.【答案】(示例)
【剧本】(菜市场,一个老太太蹒跚上场)
我 (指着秤)大娘,您看五斤二两,算五斤,三分一斤,正好两毛五。
大娘 (摸出钱,细细地数着,递上)孩子,给你两毛五。
我 (高兴地)谢谢大娘,您走好啊!娘,这钱给您,我上学去了。
(哼小曲,上学去。下场)
……
(放学回家,蹦跳着。上场)
我 (欢快地)娘,我放学了。(吃惊地)娘,你怎么哭了?
娘 (捏着一毛钱,轻轻地)儿子,你让娘丢了脸……
【知识点】小作文
【解析】【分析】 本题将莫言讲的一个卖菜多算了顾客一毛钱的故事改编成剧本。相当于考查学生语言的连贯,每一句里都有很详细的要求,在答题的时候要仔细阅读故事,再参照故事内容和句子要求将句子写出来。写时,要注意前后情节,语言一定要连贯。第一处根据前句中我说“正好两毛五”及大爷“从袋里摸出,细细地数着钱,递上”推断,大爷的语言应该是“孩子,给你两毛五”;第二处根据“神态”及“你怎么哭了”推断,括号里应该是“吃惊”;第三处根据故事中“手里提着一毛钱,然而,母亲并没有骂我,只是轻轻地……”及括号里“动作,语气”的要求,应该是“捏着一毛钱,轻轻地”。
故答案为:(示例)
【剧本】(菜市场,一个老太太蹒跚上场)
我 (指着秤)大娘,您看五斤二两,算五斤,三分一斤,正好两毛五。
大娘 (摸出钱,细细地数着,递上)孩子,给你两毛五。
我 (高兴地)谢谢大娘,您走好啊!娘,这钱给您,我上学去了。
(哼小曲,上学去。下场)
……
(放学回家,蹦跳着。上场)
我 (欢快地)娘,我放学了。(吃惊地)娘,你怎么哭了?
娘 (捏着一毛钱,轻轻地)儿子,你让娘丢了脸……
【点评】本题考查微写作的语言表达运用能力。全面审清题意,明确题目中的各项要求,如写作范围、文体、主题、篇幅等。把握材料。大部分小作文为写作者提供了材料,要力求吃透材料,把握主旨,领悟内涵。
二一教育在线组卷平台(zujuan.21cnjy.com)自动生成 1 / 1登录二一教育在线组卷平台 助您教考全无忧
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下册 第6课哈姆莱特(节选) 同步训练
一、基础运用
1.下面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
A.鲁莽(mǎnɡ) 脚镣(liáo) 诡计(ɡuǐ)
B.破绽(zhàn) 印玺(xǐ) 嗣位(sì)
C.蟊贼(máo) 恭聆(línɡ) 戕害(qiānɡ)
D.阿谀(yú) 山鹬(yù) 缛节(rù)
【答案】A
【知识点】音形相近字字音分辨;形近字的字音
【解析】【分析】A脚镣(liào ) 。
故答案为:A
【点评】此题考查识记现代汉语中字音的能力。字音题考核的内容有多音字、形似字、音近字、形声字、统读字、生僻字、方言误读七类,命题形式主要有找出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找出读音全部相同(或不同)的一项,找出读音全部相同(或不同)的一组三类。复习时分类整理记忆,以记忆为主,训练、记忆相结合。
2.下列各句空缺处依次填入的词语正确的一项是( )
1)雷欧提斯,我的剑术 已久,只能给你帮场。
2)不,我们不要害怕什么 ;一只雀子的死生,都是命运预先注定的。
3)尊贵的哈姆莱特,让我们互相 ;我不怪你杀死我和我的父亲,你也不要怪我杀死你!
A.荒废 预兆 饶恕 B.荒废 预示 饶恕
C.荒疏 预兆 宽恕 D.荒疏 预示 宽恕
【答案】C
【知识点】近义词辨析
【解析】【分析】 荒废:荒芜不用;犹荒疏;浪费,不利用。荒疏:指浮躁、荒唐;没有注意而失礼。预兆:事情发生前显露出来的迹象,预感到的或即将出现的迹象。预示 : 预先显示 。饶恕: 原谅过错、冒犯或失礼之处,不计较过错。 宽恕 :宽大仁恕;饶恕,原谅。故选C。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主要让我们辨析近义词语的区别,做这道题目首先要辨析词语的异同,辨析这几个词语可从的意义方面辨析,包括词义的范围,修饰限制的词语方面进行辨析;其次从运用上辨析,包括习惯搭配、词性和句法功能、适用的对象等。
3.依次填入下列句子中横线上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
1)我们已经暗中差人去唤哈姆莱特到这儿来,让他和奥菲利娅见见面,就像他们 相遇一般。
2)6月29日,中美两国元首在大阪国际会展中心会晤,谈话历时80分钟,事关中美关系和世界经济发展趋势, 。
3)当公交车行驶至南京清凉门桥时,车厢后部一女士突发疾病倒地,包师傅 ,果断调头赶往附近的医院。
4)某直播平台的女主播上身穿迷彩服、下身着运动裤,在镜头前 ,被网友举报,最终受到处罚。
A.偶然 举世闻名 斩钉截铁 搔首弄姿
B.偶尔 举世闻名 当机立断 烟视媚行
C.偶然 举世瞩目 当机立断 搔首弄姿
D.偶尔 举世瞩目 斩钉截铁 烟视媚行
【答案】C
【知识点】近义词辨析;成语的使用
【解析】【分析】 偶然:不经常,不是必然的。偶尔:间或、有的时候、一般指隔着三五天;偶然发生的,没有计划的,无周期、无规律。举世闻名:全世界都能听到其名声,形容名声极大。举世瞩目:全世界的人都注视着。当机立断 :在紧要时刻立即做出决断。斩钉截铁 :砍断钉子切断铁,形容说话或行动坚决果断,毫不犹豫。搔首弄姿 :形容装腔作势卖弄风情。烟视媚行 :形容害羞不自然的样子。故选C。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考查正确使用成语(词语)的能力。考查形式有判断成语(词语)使用的正误和根据语境选择恰当的成语等。掌握常见的成语错误类型:望文生义、重复、褒贬不当、用错对象、矛盾。成语(词语)使用的正误需要正确理解词语的意义,辨明感彩,弄清使用对象以及使用的特殊要求,避免因成语造成病句等;根据语境选择恰当的成语(词语)填空需要仔细分析语境,理解成语(词语)的意义,同时还要辨明意义相近的词语的细微差别。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哈姆莱特》浓墨重彩地塑造了一位企图单枪匹马重整乾坤的年轻理想主义者的迷惘、痛苦和悲怆。
B.莎翁最大的贡献不在于他接受现成的变化,而在于他对这一时期英语词汇的最大胆的创新,并且用他的作品将新创的词最广泛地传播开来。
C.莎士比亚大约在1588年前后开始写作,或是改编老剧目,或是独立创作,几年后便声名鹊起。
D.哈姆莱特的复仇事件是被放置在一个错综复杂的极为矛盾的环境中的,既担负着复仇的使命,又承受着亲情、爱情、友情等复杂感情的折磨。
【答案】B
【知识点】搭配不当;成分残缺或赘余;结构混乱
【解析】【分析】A主宾搭配不当。“塑造”可改为“表达”。
C“ 大约在1588年前后 ”错误,成分赘余,改为“大约在1588年”或者“在1588年前后”。
D偷换主语,第二个句子的主语应该是“哈姆雷特”。
故答案为:B
【点评】此题考查学生辨析并修改病句的能力。首先应熟知病句的类型,最常用的判别方法是划分句子结构成分,先看主谓宾,再看定状补,判断句子是否存在成分残缺赘余、搭配不当、结构混乱、语序不当等问题。如果结构上没有问题,可从逻辑意义上分析,看是否有表意不明、句意关系不当等问此题考查辨析病句能力。要了解病句的类型,并能对句子做语法分析
5.对下列各句所运用的修辞方法判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尽管你像冰一样坚贞,像雪一样纯洁,你还是逃不过谗人的诽谤。(排比)
B.难道美丽除了贞洁以外,还有什么更好的伴侣吗?(反问)
C.谁料过去的繁华,变作今朝的泥土。(对比)
D.现在却眼看着他的高贵无上的理智,像一串美妙的银铃失去了谐和的音调。(比喻)
【答案】A
【知识点】修辞手法的分析、运用
【解析】【分析】A是比喻。排比是利用三个或三个以上意义相关或相近,结构相同或相似和语气相同的词组(主谓/动宾)或句子并排,达到一种加强语势的效果。所以不是排比。
故答案为:A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辨析修辞手法的能力。修辞是为了修饰文字词句而运用各种表现方式,使语言表达得准确、鲜明而生动有力。主要包括比喻、拟人、夸张、排比、对偶、反复、设问、反问、引用、对比、借代、反语。要对这些修辞手法的概念和作用牢记于心。
6.对剧本的悲剧性结尾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哈姆莱特的悲剧是人文主义的悲剧,也是个人的悲剧,完全是由他犹豫型性格导致的。
B.哈姆莱特的悲剧是人文主义的悲剧,也是时代的悲剧,因为他所处的时代还缺乏先进分子必然胜利的条件。
C.虽是悲剧结尾,可是哈姆莱特却以自己的死赢得了对旧制度、旧势力的道义上的胜利。
D.虽是悲剧结尾,但读者或观众的感受却是悲壮而不悲观,这也正是这部杰作直到今天仍然感动着、鼓舞着人们的原因。
【答案】A
【知识点】分析文本的结构,概括文本的主题;体会重要语句的丰富含意
【解析】【分析】 A虽然哈姆莱特是一个资产阶级人文主义者,既不相信暴力也不相信群众,他孤军奋战,最终抱恨而死,但他的悲剧中仍有社会因素在里面,因为当时的时代还缺乏先进分子必然胜利的条件。
故答案为:A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把握重要情节作用的能力。令人伤感的悲剧性结尾作用 :从主题上看,能更好地深化主题;从表现人物性格看,能更好地塑造人物性格;这种结局令人感动,令人回味,引人思考。
7.对莎士比亚创作《哈姆莱特》的社会背景描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莎士比亚生活在欧洲历史上封建制度日趋没落、资本主义兴起的交替时代,这一时代大背景是引发诗人思考的土壤。
B.哈姆莱特是古代丹麦的王子.莎士比亚故意以超越时代的误差将哈姆莱特搬到伊丽莎白统治末年的英国现实中来。
C.此时的英国,社会矛盾激化,宫廷生活挥霍浪费,社会动乱不堪,王室与资产阶级的矛盾越来越尖锐。
D.莎士比亚借哈姆莱特之口,无情地揭露了当时社会的黑暗与不平,充分体现了他的浪漫主义理想。
【答案】D
【知识点】赏析文本的内涵
【解析】【分析】D项,莎士比亚借哈姆莱特之口,表现的是自己的人文主义理想,而非浪漫主义理想。
故答案为:D
【点评】此题考查学生对文本思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和鉴赏的能力。解答此题,应从语句理解、手法分析、内容分析、主题理解等角度分析判断。根据对文本内容的感知与理解,仔细辨识选项与原文的细微差别,做出判断。
8.从下列句子中,先剔除两个与段意无关的句子,再将剩下的四个句子组合成语意连贯的一段话。
①天才与红宝石一样,都有着双重反光,双重折射。
②若想将对称从艺术中除去,那只能先将它从大自然中剔除。
③事实上,莎士比亚就像其他伟大的诗人一样,无可争辩地应当获得“酷似创造”这个赞语。
④莎士比亚的对称普遍存在于他的作品中,俯拾即是。
⑤正是基于这些人世间普遍存在的冲突,这些自然中最为基本的正反,画家康斯坦布尔才构成了他的明暗,雕塑家赫普沃斯才创造了她的曲线。
⑥比如生与死,善与恶,公正与偏斜,天使与魔鬼,规矩与变形,伟大与渺小……
1)剔除的句子是(只填序号):
2)剩余句子组成的语段的顺序是(只填序号):
【答案】①③;④⑥⑤②
【知识点】语句连贯
【解析】【分析】 语段介绍了莎士比亚作品中普遍存在的对称。语段的中心是谈“对称”问题,所以剔除①③句。排序应注意逻辑联系和关键词语,④句是引出中心的句子,排在首位;⑥句中例举各种对称,紧承其后;⑤句中的“ 正是基于这些 ”代词又是指⑥句中的内容,②是假设,放在最后。
故答案为:①③;④⑥⑤②
【点评】 做排序题时,我们总是先要初步排序,确定相邻的句子,通过抓住体现句子之间联系的词语(如:复指词语,表示句间逻辑关系的关联词,标明主次轻重、时间、总括性的词,前后呼应的词语等)将句子按意义分类,将各种表意相近的句子归结在一起,形成一个个小组。然后再通过小组间的顺序(时间、空间、逻辑顺序)将各小组组合成一个大组,最终确定句子的正确语序。这其间要注意打乱的句子与原有语段上下句之间的近邻关系,确保话题内容的一致性。当然,我们在做题时根据选项还可以采用排除法,以及从整体上把握语段的意思,排好之后再通读语段,看看是否自然通顺,如果不连贯再进行微调后,最终确定。
二、阅读答题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问题。
罗密欧与朱丽叶(节选)
莎士比亚
(罗密欧及鲍尔萨泽持火炬铁锄等上。)
罗密欧 把那锄头跟铁钳给我。且慢,拿着这封信;等天一亮,你就把它送给我的父亲。把火把给我。听好我的吩咐,无论你听见什么瞧见什么,都远远地站着不许动,免得妨碍我的事情;要是动一动,我就要你的命。我所以要跑下这个坟墓里去,一部分的原因是要探望探望我的爱人,可是主要的理由是要从她的手指上取下一个宝贵的指环,因为我有一个很重要的用途。所以你赶快给我走开吧;要是你不相信我的话,胆敢回来窥伺我的行动,那么,我可以对天发誓,我要把你的骨骼一节一节扯下来,让这饥饿的墓地上散满了你的肢体。我现在的心境非常狂野,比饿虎或是咆哮的怒海都要凶猛无情,你可不要惹我性起。
鲍尔萨泽 少爷,我走就是了,决不来打扰您。
罗密欧 这才像个朋友。这些钱你拿去,愿你一生幸福。再会,好朋友。
鲍尔萨泽 (旁白)虽然这么说,我还是要躲在附近的地方看着他。他的脸色使我害怕,我不知道他究竟打算做出什么事来。(退后)
罗密欧 你无情的泥土,吞噬了世上最可爱的人儿,我要掰开你的馋吻,(将墓门掘开)索性让你再吃一个饱!
帕里斯 这就是那个已经放逐出去的骄横的蒙太古,他杀死了我爱人的表兄,据说她就是因为伤心他的惨死而夭亡的。现在这家伙又要来盗尸掘墓了,待我去抓住他。(上前)万恶的蒙太古!停止你的罪恶的工作,难道你杀了他们还不够,还要在死人身上发泄你的仇恨吗?该死的凶徒,赶快束手就捕,跟我见官去!
罗密欧 我果然该死,所以才到这儿来。年轻人,不要激怒一个不顾死活的人,快快离开我走吧;想想这些死了的人,你也该胆寒了。年轻人,请你不要激动我的怒气,使我再犯一次罪。啊,走吧!我可以对天发誓,我爱你远过于爱我自己。因为我来此的目的,就是要跟自己作对。别留在这儿,走吧;好好留着你的性命,以后也可以对人家说,是一个疯子发了慈悲,叫你逃走的。
帕里斯 我不听你这种鬼话;你是一个罪犯,我要逮捕你。
罗密欧 你一定要激怒我吗?那么好,来,朋友!(二人格斗)
侍 童
哎哟,主啊!他们打起来了,我叫巡逻的人来!(下)
帕里斯 (倒下)啊,我死了!——你倘有几分仁慈,打开墓门来,把我放在朱丽叶的身旁吧!(死)
罗密欧 好,我愿意成全你的志愿。让我瞧瞧他的脸:啊,茂丘西奥的亲戚,尊贵的帕里斯伯爵!当我们一路上骑马而来的时候,我的仆人曾经对我说过几句话,那时我因为心绪烦乱,没有听得进去。他说些什么?好像他告诉我说帕里斯本来预备娶朱丽叶为妻。他不是这样说吗?还是我做过这样的梦?或者是我神经错乱,听见他说起朱丽叶的名字,所以发生了这种幻想?啊!把你的手给我,你我都是记录在厄运的黑册上的人,我要把你葬在一个胜利的坟墓里。一个坟墓吗?啊,不!被杀害的少年,这是一个灯塔,因为朱丽叶睡在这里,她的美貌使这一个墓窟变成一座充满光明的欢宴的华堂。死了的人,躺在那儿吧,一个死了的人把你安葬了。(将帕里斯放入墓中)人们临死的时候,往往反会觉得心中愉快,旁观的人便说这是死前的一阵回光返照。啊!这也就是我的回光返照吗?啊,我的爱人!我的妻子!死虽然已经吸去了你呼吸中的芳蜜.却还没有力量摧残你的美貌。你还没有被他征服,你的嘴唇上、面庞上,依然显着红润的美艳,不曾让灰白的死亡进占。提伯尔特,你也裹着你的血淋淋的殓衾躺在那儿吗?啊!你的青春葬送在你仇人的手里,现在我来替你报仇了,我要亲手杀死那杀害你的人。原谅我吧,兄弟!啊!亲爱的朱丽叶,你为什么依然这样美丽?难道那虚无的死亡,那枯瘦可憎的妖魔,也是个多情的种子,所以把你藏匿在这幽暗的洞府里做他的情妇吗?为了防止这样的事情,我要永远陪伴着你,再不离开这漫漫长夜的幽宫。我要留在这儿,跟你的侍婢,那些蛆虫们在一起。啊!我要在这儿永久安息下来,从我这厌倦人世的凡躯上挣脱恶运的束缚。眼睛,瞧你的最后一眼吧!手臂,作你最后一次的拥抱吧!嘴唇,啊!你呼吸的门户,用一个合法的吻,跟网罗一切的死亡订立一个永久的契约吧!来,苦味的向导,绝望的领港人,现在赶快把你的厌倦于风涛的船舶向那巉岩上冲撞过去吧!为了我的爱人,我干了这一杯!(饮药)啊!卖药的人果然没有骗我,药性很快地发作了。我就这样在这一吻中死去。(死)
9.下面对选文的分析和概括,正确的一项是( )
A.罗密欧对鲍尔萨泽的恐吓,对自己心境的描述,说自己是“一个不顾死活的人”“一个疯子”等,都形象地反映出他听到朱丽叶死亡后的悲痛和绝望的心情。
B.《罗密欧与朱丽叶》描写了一对互相爱慕的青年男女双双惨死的故事,这出爱情悲剧主要表现了男女之间忠贞不渝的爱情。
C.“眼睛,瞧你的最后一眼吧!手臂,作你最后一次的拥抱吧!嘴唇,啊!你呼吸的门户,用一个合法的吻,跟网罗一切的死亡订立一个永久的契约吧!”表明罗密欧既有对人间的眷恋,又有立志死亡、追随朱丽叶而去的决心。
D.“啊!亲爱的朱丽叶,你为什么依然这样美丽?难道那虚无的死亡,那枯瘦可憎的妖魔,也是个多情的种子,所以把你藏匿在这幽暗的洞府里做他的情妇吗?”这表明他不愿意相信朱丽叶已经去世,甚至想象这是妖魔要娶她为妇,这是他因极度痛苦而产生的精神幻觉。
10.从文中找出罗密欧对他的仆人所用的一连串命令甚至夹有恐吓的语言,并说说这些语言表现了什么。
11.说说剧中罗密欧对坟墓、死亡有什么样的矛盾看法,这种对同一事物的矛盾看法表明什么。
【答案】9.A
10.“把那锄头和铁钳给我。”“把火把给我。”“听好我的吩咐。”“要是动一动,我就要你的命。”这些语言突出地表现了爱人的死亡给罗密欧带来的巨大悲痛和由此而引起的激动、暴怒的心理。
11.罗密欧无理地咒骂坟墓(“你无情的泥土,吞噬了世上最可爱的人儿”),但一想到朱丽叶已经安卧在坟墓中,他又感到那是“一座充满光明的欢宴的华堂”。他诅咒死亡,但朱丽叶死了,他又感到死可以使他“挣脱厄运的束缚”,愿意“跟网罗一切的死亡订立一个永久的契约”。这种对同一事物的矛盾看法,表明朱丽叶的死亡给罗密欧带来的巨大痛苦以及罗密欧对生活的绝望。
【知识点】分析文本的结构,概括文本的主题;分析文体特征和表现手法;体会重要语句的丰富含意;赏析文本的内涵;戏剧
【解析】【点评】(1)此题考查分析鉴赏文学作品内容和艺术特色的能力。涉及情节作用、形象特征、主旨把握、手法运用等方面。此类题要求学生全面把握文章内容、结构、主旨、手法的基础,明了各个选项的设题角度,仔细辨别,判定正误。一般错误的选项的命题都会有明显的漏洞,或文意、或手法。要仔细阅读文章找到这些问题,然后对照四个选项,逐一分析比照,最终确定答案。
(2)此题考查学生鉴赏作品语言的能力。鉴赏作品语言是高考阅读题中常见的考点。鉴赏一段文字的语言特色,在基本把握文意的基础上,始终坚持“词不离句,句不离文”的原则,切忌“断章取义”。要解答好此类题,首先要弄清命题的角度,其次要掌握基本答题步骤。
(3)此题考查把握文中人物形象的能力。分析人物形象首先应结合着文中叙述性的语句,从身份、地位、修养、气质等总体上把握人物形象特点,然后根据文中描写这个人物的言行举止的语句,以及作者的议论,或者作者借作品中其他人物对他的评价的语句,直接提取或概括即可。
9.B项,概括有误,通读全文,并结合故事发生的背景可知,罗密欧与朱丽叶的悲剧,决不仅是一幕简单的爱情 悲剧,而是表现了封建与反封建的两种社会力量的矛盾斗争。
C项,“有对人间的眷恋”有误,罗密欧的求死之念 很坚定。
D项,分析有误,应是他极度痛苦和深深思念的外露。
故选A。
10.分析戏剧主要是通过个性化的语言,塑造人物,推动情节的发展,表现中心的。“言为心声”,人物的语言是人物内 心世界的反映,正因为爱之深、爱之切,在得到爱人已死的消息后罗密欧才会陷入这种狂乱的状态,才有如此失 常的举动。
11.这种矛盾的根源都在于罗密欧对朱丽叶的爱以及朱丽叶的死亡给他的巨大打击。对同一事物的矛盾看法,表明朱丽叶的死亡给罗密欧带来的巨大痛苦以及罗密欧对生活的绝望。 顺着这个思路考虑即可。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问题。
我把佛手放在卧室里,① 。特别是它身上的绿色完全变黄的时候,香味扑满了整个卧室,甚至长上了翅膀似的,飞出我的卧室,每当我从外面回来,刚刚打开房间的门,香味就像家里有条宠物狗一样扑了过来,毛茸茸的感觉,萦绕在身旁。我相信世界上所有的水果都没有它这种独特的香味。在水果里,只有菲律宾的菠萝才可以和它相比,② ,没有它的浓郁;有的水果,倒是很浓郁,比如榴莲,却有些浓郁得刺鼻。它的香味,真的是少一分则欠缺,多一分则过了界,拿捏得那样恰到好处,仿佛妙手天成,是上天的赐予,称它为佛手,确为得天独厚,别无二致,只有天国境界,才会有如此如梵乐清音一般的香味。西方是将亨德尔宗教色彩浓郁的清唱剧《弥赛亚》中那段清澈透明、高蹈如云的《哈利路亚》,视为天国的国歌的,我想我们东方可以把佛手之香,称之为天国之香的。这样说,也许并非没有道理,过去文字中常见珠玉成诗,兰露滋香,我想,香与花的供奉是佛教的一种虔诚的仪式,那种仪式中所供奉的香所散发的香味,大概就是这样的吧?《金刚经》里所说的处处花香散发的香味大概也就是这样的吧?
12.文中使用了哪些修辞手法( )
A.通感、反问、借代 B.双关、反问、比拟
C.双关、比喻、借代 D.通感、比喻、比拟
13.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可改写成:“特别是它身上的绿色完全变黄的时候,香味像长了翅膀似的扑满了整个卧室,有时候像宠物狗一样扑向刚刚打开房门从外面回来的我,那毛茸茸的感觉,萦绕在身旁。”从语义上看二者基本相同,但原文表达效果更好,为什么?
14.请在文中画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
【答案】12.D
13.①原文多用短句,表意清晰;②原文先“扑满”,再“飞出”,符合逻辑规律;③原文的描写更细腻,表现更生动。
14.①没有想到它会如此的香 ②但那种菠萝香味清新倒是清新
【知识点】语言表达简明、准确、鲜明、生动;修辞手法的分析、运用
【解析】【点评】(1)本题考查学生辨析修辞手法的能力。修辞是为了修饰文字词句而运用各种表现方式,使语言表达得准确、鲜明而生动有力。主要包括比喻、拟人、夸张、排比、对偶、反复、设问、反问、引用、对比、借代、反语。要对这些修辞手法的概念和作用牢记于心。
(2)本题考查语言运用的准确、鲜明、生动的能力。阅读这两个句子,找到两者的不同点,从句子间关系、句式的使用、以及表达效果等方面分析原文表达效果更好的原因。
(3)此题考查补写句子的能力。做这类题目要认真阅读语段,明确语段讨论的话题,然后认真推敲每一处空白处与上下文的关系,做到填写每一处空白处,既要做到前瞻又要后顾,这样即可根据上下文的内容填写上恰当的语句,使上下文连贯通顺,另外一定要认真阅读题干中的隐性要求,按要求作答。
12.“飞出我的卧室”是比拟;把“香味”说成一种“毛茸茸的感觉”,是通感;“像家里有条宠物狗”是比喻。除此之外,文段还运用了对比(和菠萝等的对比)、对偶(“少一分则欠缺,多一分则过了界”)、反问(文段最后两句)的修辞。
13.原文与修改后的句子相比,具有句式短、符合事物的发展规律、更细腻生动的特点。结合二者之间的不同一一进行表述即可。
14.后面的“特别”说明横线上应突出佛手的香。②根据语境,横线上的主语应该是“菠萝”,根据后文的“浓郁”,横线上应是“浓郁”的反义词,即“清新”。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问题。
下面节选的是莎士比亚剧作《哈姆莱特》第三幕第一场中的一段,写王子装疯之后,国王让他的恋人奥菲利娅刺探他是真疯还是假疯。
奥菲利娅 我的好殿下,您这许多天来贵体安好吗?
哈姆莱特 谢谢你,很好,很好,很好。
奥菲利娅 殿下,我有几件您送给我的纪念品,我早就想把它们还给您;请您现在收回去吧。
哈姆莱特 不,我不要;我从来没有给你什么东西。
奥菲利娅 殿下,我记得很清楚您把它们送给了我,那时候您还向我说了许多甜言蜜语,使这些东西格外显得贵重;现在它们的芳香已经消散,请您拿回去吧,因为在有骨气的人看来,送礼的人要是变了心,礼物虽贵,也会失去了价值。拿去吧,殿下。
哈姆莱特 哈哈!你贞洁吗?
奥菲利娅 殿下!
哈姆莱特 你美丽吗?
奥菲利娅 殿下是什么意思?
哈姆莱特 要是你既贞洁又美丽,那么你的贞洁应该断绝跟你的美丽来往。
奥菲利娅 殿下,难道美丽除了贞洁以外,还有什么更好的伴侣吗?
哈姆莱特 嗯,真的。因为美丽可以使贞洁变成淫荡,贞洁却未必能使美丽受它自己的感化。这句话从前像是怪诞之谈,可是现在时间已经把它证实了。我的确曾经爱过你。
奥菲利娅 真的,殿下,您曾经使我相信您爱我。
哈姆莱特 你当初就不应该相信我,因为美德不能熏陶我们罪恶的本性;我没有爱过你。
奥菲利娅 那么我真是受了骗了。
哈姆莱特 出家去吧。为什么你要生一群罪人出来呢?我自己还不算是一个顶坏的人;可是我可以指出我的许多过失,一个人有了那些过失,他的母亲还是不要生下他来的好。我很骄傲,有仇必报,富于野心,我的罪恶是那么多,连我的思想也容纳不下,我的想象也不能给它们形象,甚至于我都没有充分的时间可以把它们实行出来。像我这样的家伙,匍匐于天地之间,有什么用处呢?我们都是些十足的坏人;一个也不要相信我们。出家去吧。你的父亲呢?
奥菲利娅 在家里,殿下。
哈姆莱特 把他关起来,让他只好在家里发发傻劲。再会!
奥菲利娅 哎哟,天哪!救救他!
哈姆莱特 要是你一定要嫁人,我就把这一个诅咒送给你做嫁奁:尽管你像冰一样坚贞,像雪一样纯洁,你还是逃不过谗人的诽谤。出家去吧,去;再会!或者要是你必须嫁人的话,就嫁给一个傻瓜吧;因为聪明人都明白你们会叫他们变成怎样的怪物。出家去吧,去,越快越好。再会!
奥菲利娅 天上的神明啊,让他清醒过来吧!
哈姆莱特 我也知道你们会怎样涂脂抹粉;上帝给了你们一张脸,你们又替自己另外造了一张。你们烟视媚行,淫声浪气,替上帝造下的生物乱取名字,卖弄你们不懂事的风骚。算了吧,我再也不敢领教了;它已经使我发了狂。我说,我们以后再不要结什么婚了;已经结过婚的,除了一个人以外,都可以让他们活下去;没有结婚的不准再结婚,出家去吧,去。(下。)
奥菲利娅 啊,一颗多么高贵的心是这样陨落了!朝臣的眼睛、学者的辩舌、军人的利剑、国家所瞩望的一朵娇花;时流的明镜、人伦的雅范、举世瞩目的中心,这样无可挽回地陨落了!我是一切妇女中间最伤心而不幸的,我曾经从他音乐一般的盟誓中吮吸芬芳的甘蜜,现在却眼看着他的高贵无上的理智,像一串美妙的银铃失去了谐和的音调,无比的青春美貌,在疯狂中凋谢!啊!我好苦,谁料过去的繁华,变作今朝的泥土!
(有删改)
15.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一项是( )
A.“纪念品”是奥菲利娅为了试探哈姆莱特是否发疯故意选择的话题,表现了奥菲利娅不希望哈姆莱特发疯的期望之情。
B.“美德不能熏陶我们罪恶的本性”一句表达了哈姆莱特对叔叔的痛恨、仇视,对母亲的怨怒,对奥菲利娅的失望。
C.“可是现在时间已经把它证实了”的言外之意是哈姆莱特对奥菲利娅试探自己感到失望,他已经明白奥菲利娅已经不爱自己了。
D.“他的高贵无上的理智……在疯狂中凋谢”这一句使用比喻的手法,描写了奥菲利娅对哈姆莱特发疯一事的无奈之情。
16.哈姆莱特对奥菲利娅说的“你贞洁吗”“你美丽吗”等语言表达了哈姆莱特怎样的情感?
17.“哎哟,天哪!救救他!”“天上的神明啊,让他清醒过来吧”表现了奥菲利娅怎样的性格?
【答案】15.B
16.这是内心清醒的哈姆莱特对被人利用的奥菲利娅的质问。表现了哈姆莱特对奥菲利娅不知内情而上当的现实的愤怒之情。
17.这几句话表现了不明真相的奥菲利娅的无助、担忧、悲痛,表现了她纯洁和善良的性格。
【知识点】分析文本的结构,概括文本的主题;分析文体特征和表现手法;体会重要语句的丰富含意;欣赏文本的形象;戏剧
【解析】【点评】(1)此题考查学生对文本思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和鉴赏的能力。解答此题,应从语句理解、手法分析、内容分析、主题理解等角度分析判断。根据对文本内容的感知与理解,仔细辨识选项与原文的细微差别,做出判断。
(2)本题考查体会重要语句的丰富含意,品味精彩的语言表达艺术的能力。做题要注意从以下方面进行分析:①结合人物活动的具体情境,揣摩人物的情感。②联系上下文,结合情节发展揣摩人物的情感。③抓关键词,结合外部表情体会人物情感变化。
(3)此题考查把握人物形象的能力。分析人物形象首先应结合着文中叙述性的语句,从身份、地位、修养、气质等总体上把握人物形象特点,然后根据文中描写这个人物的言行举止的语句,以及作者的议论,或者作者借作品中其他人物对他的评价的语句,直接提取或概括即可。
15.A项,“表现了奥菲莉娅不希望哈姆莱特发疯的期望之情”错误,主要是为了试探哈姆莱特是否发疯。C项,“他已经明白奥菲莉娅已经不爱自己了”错误,从后文奥菲莉娅对哈姆莱特的赞美可以看出,此时奥菲莉娅还是爱着哈姆莱特的。D项,“描写了奥菲莉娅对哈姆莱特发疯一事的无奈之情”错误,表现的是奥菲莉娅的痛心。故选B。
16.本题考查体会重要语句的丰富含意,品味精彩的语言表达艺术的能力。作答时,可以先分析人物语言表达的意思,然后透过语意分析所表达的人物情感。这两句话是哈姆莱特对听从国王要求来试探自己的奥菲莉娅说的,是质问的语气,表达的情感应是愤怒。
17.本题考查鉴赏作品的文学形象的能力。分析这几句话表明了人物怎样的性格时,可以从奥菲莉娅对哈姆莱特此时的行为表现的不理解入手分析,概括出奥菲莉娅对哈姆莱特的关心以及看到哈姆莱特佯作颠疯后的无助等,由此判断出人物性格。
三、微写作
18.在兴化中学首届戏剧节上,高一年级三个班级联袂进行了课本剧演出。请你结合剧情内容为主持人补充两段串词,将下面三个节目串联起来,要求衔接自然,简明得体。
第一个节目《雷雨》演出结束——
串联词1)
下面请欣赏第二个节目《哈姆莱特》,由高一(2)班表演。
串联词2)
下面请欣赏高一(1)班演出的《窦娥冤》。
【答案】(示例)1)旧中国的“雷雨”令我们震撼。接下来,让我们走出雷雨,穿越时空,去领略一番正义和邪恶的较量。2)千古悲剧,哈姆莱特饮血丹麦王宫;六月飞雪,窦娥奇冤感天动地。
【知识点】语言表达简明、准确、鲜明、生动
【解析】【分析】 写串联词关键是既要照顾上一个节目,又要巧妙的引出下一个节目。本题中的《雷雨》表现的是一段复杂的爱情故事,寻找下面与《哈姆莱特》之间的一种关系,可以直接写出这也是与人性观辉的写照,也可以突出两种不同的爱情观念,在解答时需要学生用串联的形式把这两种关系加以表述即可;同时根据上文内容,可以写出《窦娥冤》生与死的人生意味,突出悲惨的人生命运,把这种关系加以表述即可。
故答案为:(示例)1)旧中国的“雷雨”令我们震撼。接下来,让我们走出雷雨,穿越时空,去领略一番正义和邪恶的较量。2)千古悲剧,哈姆莱特饮血丹麦王宫;六月飞雪,窦娥奇冤感天动地。
【点评】 此题考查学生拟写串联词的基本能力。本题考查语言表达运用的能力.在做题中要弄清前后语段的含义,尽量找出它们的相同相异部分,然后组织语言写出答案。
19.下面是莎士比亚剧作中的两句名言,试分析它们在表意的侧重点上有什么不同。
1)时间的无声的脚步,是不会因为我们有许多事情需要处理而稍停片刻的。——《终成眷属》
2)时间正像一个趋炎附势的主人,对于一个临去的客人,不过和他略微握一握手;对于一个新来的客人,却伸开了两臂,飞也似的过去抱住他。——《特洛伊罗斯与克瑞西达》
1)强调的是:
2)强调的是:
【答案】时间过得快;时间的流逝以及时间对人生的重要意义。
【知识点】体会重要语句的丰富含意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语句的赏析能力。(1)“ 时间的无声的脚步,是不会因为我们有许多事情需要处理而稍停片刻的 ”,时间不停止,是因为时光匆匆,时间过得快。 (2)“ 时间正像一个趋炎附势的主人 ”,侧重时间流逝;“ 对于一个临去的客人,不过和他略微握一握手;对于一个新来的客人,却伸开了两臂,飞也似的过去抱住他 ”,侧重 时间对人生的重要意义 。
故答案为:时间过得快;时间的流逝以及时间对人生的重要意义。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对语句的赏析能力。语句赏析的角度一定要知道,有修辞(比喻、拟人、夸张、反问、设问、排比等)、词语(动词、形容词、副词、叠词等)、描写方法(语言、动作、心理、神态)句式、手法、内容、情感等。不管从哪个角度,都要会结合语境作正确的赏析。
20.下面是莫言讲的一个故事,请根据故事内容将其改编成一个小剧本,要体现人物的语言、神态、动作等。
【故事】我最后悔的一件事,就是跟着母亲去卖白菜,多算了一位买白菜老人一毛钱。算完钱我就去了学校。当我放学回家时,我看到很少流泪的母亲泪流满面,手里捏着一毛钱。然而,母亲并没有骂我,只是轻轻地说:“儿子,你让娘丢了脸。”
【答案】(示例)
【剧本】(菜市场,一个老太太蹒跚上场)
我 (指着秤)大娘,您看五斤二两,算五斤,三分一斤,正好两毛五。
大娘 (摸出钱,细细地数着,递上)孩子,给你两毛五。
我 (高兴地)谢谢大娘,您走好啊!娘,这钱给您,我上学去了。
(哼小曲,上学去。下场)
……
(放学回家,蹦跳着。上场)
我 (欢快地)娘,我放学了。(吃惊地)娘,你怎么哭了?
娘 (捏着一毛钱,轻轻地)儿子,你让娘丢了脸……
【知识点】小作文
【解析】【分析】 本题将莫言讲的一个卖菜多算了顾客一毛钱的故事改编成剧本。相当于考查学生语言的连贯,每一句里都有很详细的要求,在答题的时候要仔细阅读故事,再参照故事内容和句子要求将句子写出来。写时,要注意前后情节,语言一定要连贯。第一处根据前句中我说“正好两毛五”及大爷“从袋里摸出,细细地数着钱,递上”推断,大爷的语言应该是“孩子,给你两毛五”;第二处根据“神态”及“你怎么哭了”推断,括号里应该是“吃惊”;第三处根据故事中“手里提着一毛钱,然而,母亲并没有骂我,只是轻轻地……”及括号里“动作,语气”的要求,应该是“捏着一毛钱,轻轻地”。
故答案为:(示例)
【剧本】(菜市场,一个老太太蹒跚上场)
我 (指着秤)大娘,您看五斤二两,算五斤,三分一斤,正好两毛五。
大娘 (摸出钱,细细地数着,递上)孩子,给你两毛五。
我 (高兴地)谢谢大娘,您走好啊!娘,这钱给您,我上学去了。
(哼小曲,上学去。下场)
……
(放学回家,蹦跳着。上场)
我 (欢快地)娘,我放学了。(吃惊地)娘,你怎么哭了?
娘 (捏着一毛钱,轻轻地)儿子,你让娘丢了脸……
【点评】本题考查微写作的语言表达运用能力。全面审清题意,明确题目中的各项要求,如写作范围、文体、主题、篇幅等。把握材料。大部分小作文为写作者提供了材料,要力求吃透材料,把握主旨,领悟内涵。
二一教育在线组卷平台(zujuan.21cnjy.com)自动生成 1 /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