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驿路梨花》课件(24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15《驿路梨花》课件(24张PPT)
格式 ppt
文件大小 2.7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3-08-28 16:19:1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24张PPT)
驿路梨花
彭荆风
驿路梨花
驿路:古时传递政府文书等用的道路,沿途设有换马或休息的驿站。这里指过往行人所走的道路。
出现顺 序 人物
事件 做好事目的
发生的时间
1
2
3
4
5
请略读课文,在课本上圈点勾画,并填写表格
驿路梨花
略读是一种快速阅读文章以了解其内容大意的阅读方法。它要求我们可以有选择地进行阅读,可跳过某些细节,以求抓住文章的大概,从而加快阅读速度。
出现顺 序 人物
事件 做好事目的
发生的时间
1
2
3
4
5
请略读课文,在课本上圈点勾画,并填写表格
我和老余
借住小屋
修葺小屋
向哈尼小姑娘学习,为群众着想
瑶族老人
借住小屋
送粮食
修小屋
为方便后来人
梨花妹妹
常来照管小茅屋
向解放军和姐姐学习,接姐姐班
解放军
砍树割草
盖小茅屋
向雷锋学习,方便过路人
梨花姑娘
照料小茅屋
向解放军学习,方便过路人
夕阳、这天夜里第二天早上
上个月
晚上
第二天早上
前几年
十多年前
从那以后
驿路梨花
请重点关注表格中的时间
出现顺 序 人物
事件 做好事目的
发生的时间
1
2
3
4
5
请略读课文,在课本上圈点勾画,并填写表格
我和老余
借住小屋
修葺小屋
向哈尼小姑娘学习,为群众着想
瑶族老人
借住小屋
送粮食
修小屋
为方便后来人
梨花妹妹
常来照管小茅屋
向解放军和姐姐学习,接姐姐班
解放军
砍树割草
盖小茅屋
向雷锋学习,方便过路人
梨花姑娘
照料小茅屋
向解放军学习,方便过路人
夕阳、这天夜里第二天早上
上个月
晚上
第二天早上
前几年
十多年前
从那以后
驿路梨花
插叙:在叙述中心事件的过程中,为了帮助展开情节或刻画人物,暂时中断叙述的线索,插入一段与主要情节相关的内容,然后再接着叙述原来的内容。作用:丰富内容,深化主旨,行文起伏。
驿路梨花
设置悬念是在文章的某一部分设置一个疑问或矛盾冲突,以造成读者某种急切期待和热烈关心的心理的一种写法。作用:波澜起伏,引人入胜。
出现顺 序 人物
事件 做好事目的
发生的时间
1
2
3
4
5
请略读课文,在课本上圈点勾画,并填写表格
我和老余
借住小屋
修葺小屋
向哈尼小姑娘学习,为群众着想
瑶族老人
借住小屋
送粮食
修小屋
为方便后来人
梨花妹妹
常来照管小茅屋
向解放军和姐姐学习,接姐姐班
解放军
砍树割草
盖小茅屋
向雷锋学习,方便过路人
梨花姑娘
照料小茅屋
向解放军学习,方便过路人
夕阳、这天夜里第二天早上
上个月
晚上
第二天早上
前几年
十多年前
从那以后
任务一(1)①这是什么人的房子呢
②遇见瑶族老人走进来,连忙感谢
③哈尼小姑娘出现,连忙行礼感谢
④小姑娘说房子是解放军叔叔盖的
⑤解放军战士为什么盖房子
(2)构思巧妙之处:文章设置了两次误会、三个悬念,最终揭晓谜底。 表达效果:文章始终循着“小屋
的主人是谁”的问题推进,中间误会不断,不断设置悬念吸引读者的兴趣,最后揭示谜底,使文章一波三折,将一个浅显的故事讲得耐人寻味。
(3)[示例一]顺叙。从夜行人的赶路、过夜到第二天早上,采取顺叙的写法。
[示例二]倒叙。记叙山间草屋的来历这个中心事件,采取倒叙的 写法,由结果追溯到原因。
作者曾说过:“我从前走在云南的哀牢山、无量山、乌蒙山、澜沧大黑山那些大山里,尽管山野荒僻,四周无人,但是都会在关键的地段,突然遇见这样无人看守、却能长久在风霜雨雪中存在的小茅屋……时常想着,应该怎样通过文学作品把边地人民这种流传已久的朴实美德传播开去……我愿不断发现生活中的美,并传播给更多的朋友。”
彭荆风,当代作家,自1950年春天随同人民解放军进入云南,到现在已经在红土高原上生活了68年。他只读过两年初中, “文化革命”中,受到迫害,坐了七年监狱,打倒“四人帮”后重新提笔写作。1977年,在《光明日报》上发表了短篇小说《驿路梨花》。
驿路梨花
文章多次写到梨花,请大家再次略读课文,找到这些优美的句子或段落,并运用圈点批注法揣摩品味其妙处。
驿路梨花
白色梨花开满枝头,多么美丽的一片梨树林啊!
一弯新月升起了,我们借助淡淡的月光,在忽明忽暗的梨树林里走着。 山间的夜风吹得人脸上凉凉的,梨花的白色花瓣轻轻飘落在我们身上。
驿路梨花
这天夜里,我睡得十分香甜,梦中恍惚在那香气四溢的梨花林里漫步,还看见一个身穿花衫的哈尼小姑娘在梨花丛中歌唱……
驿路梨花
我望着这群充满朝气的哈尼小姑娘和那洁白的梨花,不由得想起了一句诗“驿路梨花处处开”。
驿路梨花
象征手法是文章借用某种具体的形象和事物(象征体)来暗示特定的人物或事理,以表达某种抽象的概念、思想和情感。它可以使文章立意高远,含蓄深刻。
驿路梨花
驿路梨花处处开
雷锋精神代代传
雷锋(1940-1962),中国家喻户晓的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楷模;他作为一名普通的中国人民解放军战士,在他短暂的一生中却助人无数。毛泽东主席于1963年3月5日亲笔为他题词“向雷锋同志学习”,并把3月5日定为学雷锋纪念日。
习总书记说:“雷锋精神,人人可学;奉献爱心,处处可为。积小善为大善,善莫大焉。当有人需要帮助时,大家搭把手、出份力,社会将变得更加美好。”
雷锋精神就是坚持做点力所能及的好事。在公交车上让个座,搀扶一下老人,乃至一个微笑,甚至一句亲切的问候,都是学雷锋的具体体现。
驿路梨花
略读
插叙
悬念
象征
任务二①[示例一]课文好。“美丽”与下文“淡淡的月光”下,“梨花的白色花瓣轻轻飘落在我们身上”的优美的意境更吻合。
[示例二]原作好。“整齐”可见这是一片有人管理的梨树林,与下文老余说的“这里有梨树,前边就会有人家”自然衔接。
②[示例一]课文好。从全文看,瑶族老人并非真正的主人,所以要加引号。
[示例二]原作好。因为这时候“我”和老余都以为瑶族老人就是“主人”,不加双引号,心中所想与事实形成反差,悬念的氛围更浓。
③[示例一]课文好。没有改变原意,语言更简洁,读起来更顺畅。
示例二]原作好。“红、蓝、黄格子花边长衫”正是哈尼小姑娘最有民族特点的标志,删去后,服装的民族特色就减弱了。
任务三[示例]雷锋精神代代传(或:公德之心人人有)
拓展(1)把买卖的货款记在账上延期收付牧民都老实巴交的,又有信仰,一般不会赖账。“我们”给人赊账,看起来风险很大,但从长远考虑还是划得来的(2)[示例]在现实中我们应该提倡公德心和奉献精神,大家都尽自己的一份力帮助有困难的人,这个世界会更加美好。当然如果“梨花姐妹”在小茅屋开一家小店,也未尝不可。既可方便过路人,勤劳致富,又可以让那些受到帮助的人心安理得地离开,不至于老是惦记如何送粮食回来。而本文中的“我们”本来就是在艰苦的环境中做生意,且牧民们常常赊账,如果不收这个人的钱,不收那个人的钱,生意就难以为继,最终于人于己都不利。再说欠债还钱,本来就天经地义。
布置作业
班里要出一期学习雷锋的专题板报,假如你是班里的一名小记者,请你去采访好人好事,尝试运用设置悬念或插叙的方法写一篇不少于500字的报道。
板书
小屋
驿路梨花
这是什么人的房子呢?
瑶族老人
不是
主人家是谁?
哈尼小姑娘梨花
解放军为什么盖房子?
不是

小姑娘梨花
雷锋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