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上册第一单元名著导读 艾青诗选 课件(共53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九年级上册第一单元名著导读 艾青诗选 课件(共53张PPT)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12.2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3-08-28 16:33:1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53张PPT)
1.文化自信:走近作者和作品,把握诗人的爱国者形象、把握诗人不同时期诗歌的不同诗歌特点。
2.语言运用:通过回顾第一单元学习的艾青诗歌,熟悉一些现当代诗歌阅读的基本策略,进而能自主阅读“这一类”诗歌。
3.思维能力:认识艾青诗歌关于“土地”和“太阳”这两大意象,感知艾青诗歌的独特性并学习“知人论世”的读诗方法。
4.审美创造:指导学生借助阅读记录卡,对感兴趣或难理解的诗歌进行细读,并制定全书阅读计划表。
核心素养
艾青在30年代初走上诗坛,他作品深沉而忧郁的抒情风格受到了人们普遍的注意。抗战爆发后,艾青事实上已成为最具代表性的诗人之一,30年代末到40年代中期,可以称之为“艾青的时代”,他的创作不仅开了一代诗风,而且深刻影响了这一时期乃至40年代后期的诗界。(中国网评)
有关资料
㈠作家介绍
艾青,(1910—1996),原名蒋正涵,号海澄,浙江金华人,现当代文学家、诗人。1928年中学毕业后考入国立杭州西湖艺术院。1933年第一次用笔名发表长诗《大堰河——我的保姆》。1932年在上海加入中国左翼美术家联盟,从事革命文艺活动。1935年,出版了第一本诗集《大堰河》。1957年被错划为右派。曾赴黑龙江、新疆生活和劳动,创作中断了二十余年。1979年平反后,任中国作家协会副主席、国际笔会中心副会长等职。著有诗集《大堰河》《北方》《向太阳》《归来的歌》,长篇小说《绿洲笔记》等。
有关资料
㈡创作经历
1931年,“九·一八”事变爆发时,艾青正在法国留学。他同许多留法的中国青年一样,在巴黎遭到歧视和侮辱。一天,艾青到一家旅馆住宿登记时,旅馆人员问他的姓名,艾青说叫蒋海澄,对方误听为“蒋介石”,便马上嚷嚷开了。艾青一气之下,就在“蒋”的草字头下面打了一个“×”,又取“澄”的家乡口语谐音为“青”,在住宿登记时填上“艾青”。于是艾青就这样成了他的笔名。1933年第一次用“艾青”的笔名发表长诗《大堰河——我的保姆》,感情诚挚,诗风清新,轰动诗坛。
时期 作品风格 主要意象/经典名句 代表作
三十年代 多写国家、民族的苦难、悲伤与反抗,风格凝重、深厚、大气,感情真挚热烈,形式上倾向朴素、自然,不拘泥于形的束缚。 “土地”“太阳” 雪落在中国的土地上,寒冷在封锁着中国呀...... 《大堰河一一我的保姆》《太阳》《向太阳》
《雪落在中国土地上》等
四十年代 受时代精神的感染,创作发生较大变化,诗歌风格更作品风格为直露,写出了多首歌颂根据地新生活的诗歌,充分体现了诗人乐观进取、斗志昂扬的精神状态。 趁这夜已快完了,请告诉他们/说他们所等待的就要来了。——《黎明的通知》 《黎明的通知》
《旷野》
《火把》等
创作的第一个高峰期:20世纪30年代末40年代中期(抗战期间) 五十年代 基本沿袭延安时期的创作风格,既有歌颂新时代和主旋律的作品,也有具有象征和哲理意味的咏物诗,同时国际题材的诗作也逐渐增多。 它的脸上和身上/像刀砍过的一样/但它依然站在那里/含着微笑,看着海洋......——《礁石》 《新的年代冒着风雪来了》《礁石》
《写在彩色纸条上的诗》
七十年代 依旧以歌颂人民、礼赞光明、思考人生为主旋律,还有ー些哲理小诗,通过意象反映人生。 认识没有地平线/地平线只能存在于停止前进的地方/而认识却永无止境。——《光的赞歌》 《鱼化石》 《伞》
《镜子》《光的赞歌》
创作的第二个高峰期:20世纪70年代,歌颂光明的主旋律




艾青的诗歌从风格上看:






以深沉、激越、奔放的笔触诅咒黑暗,讴歌光明
又一如既往地歌颂人民,礼赞光明,思考人生。
1976年“四人帮”粉碎后,艾青冤案平反,再次焕发创作青春,写作并发表了《鱼化石》等优秀作品。1979年诗人自己编定《艾青诗选》,交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
这部诗选收录了诗人自三十年代到七十年代末期的主要作品,基本反映了诗人的创作历程和风格特征。
知识链接
《艾青诗选》是一部集历史性、思想性和艺术性于一体的诗集,其中收集了艾青从20世纪30年代到70年代末的主要作品,它真实地反映了历史,高度浓缩了作者思想,蕴含着强烈深沉的情感。
内容主题
诗人早期以革命的现实主义手法,写出了祖国的土地和人民所遭受的苦难与不幸,激励千千万万不愿做奴隶的人为国土的不可侵犯而斗争,如《我爱这土地》《向太阳》《火把》《雪落在中国的土地上》《北方》等;还有讴歌战士的英勇、奋不顾身的作品,如《吹号者》《雪里钻》《他死在第二次》等。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艾青歌颂人民,思考人生,艺术个性也更加丰满、成熟,如《逝去的岁月》《公路》《鱼化石》《镜子》《光的赞歌》等。
艾青的诗歌是现代新诗发展了近20年后的新成果,在成长后汲取了现代新诗的广泛的营养,在艺术上比以前的自由体诗有了很大的提高。赤子的真诚,感情的真挚,是艾青的诗歌之所以动人的最根本的要素。艺术形式上的自由,使他创造了现代自由体诗的一座高峰。
艾青很善于通过印象、感觉的捕捉来营造能暗示或象征某种强烈情思的意象。作为“土地的诗人”,他对于土地拥有着自己那份特有的生命感应,由此生发出别样的感人至深的、朴素而深沉的体验和想象。
1.具有独特的意象和主题。
艺术特色
动作多么活泼,
精力多么旺盛,
在浪花里跳跃,
在大海里浮沉;
不幸遇到火山爆发
也可能是地震,
你失去了自由,
被理进了灰尘;
过了多少亿年,
地质勘探队员,
在岩层里发现你,
依然栩栩如生。
但你是沉默的,
连叹息也没有,
鳞和鳍都完整,
却不能动弹;
你绝对的静止,
对外界毫无反应,
看不见天和水,
听不见浪花的声音。
凝视着一片化石,
傻瓜也得到教训:
鱼化石
离开了运动,
就没有生命。
活着就要斗争,
在斗争中前进,
即使死亡,
能量也要发挥干净。
他曾说过,凡是能够促使人来向上发展的,都是美的,都是善的,也都是诗的。从这种美学思想出发,他热情讴歌着太阳、光明、春天、黎明、火焰和生命,这些都是他的“永恒主题”。其诗歌中的丰富意象,有的已经形成系列,带上了诗人独有的气质,如“土地”“太阳”等;有的出现次数不多,却也带给读者深刻的印象,如“手推车”“鱼化石”“礁石”等。
1.具有独特的意象和主题。
“忧郁”渗透了诗人的灵魂,它包含了三个层面:民族忧患感、自我压抑感和生命悲凉感。其中,民族忧患感处于显性状态,也最为引人注目。
诗人生活的时代,是民族遭受苦难最深重、最残酷,反抗又最激烈、最悲壮的年代。因此,他的诗歌传达出了悲愤的倾诉、绝望的抗争和热烈的憧憬。这些感情的互相冲突、互相融合,让他的诗歌获得了历史内涵和艺术魅力。
2. 具有忧郁的诗绪。
艾青的诗歌在形式上倾向朴素、自然,不拘泥于外形的束缚,表现出简洁明快的特点,呈现出散文化、口语化的风格,不注重韵脚的限制或字数的整齐,却具有内在的旋律与和谐的节奏,造成一种变化中的统一。
诗中含有大量的设问、呼告、对话、引语等,极具真切感和表现力。后期的诗歌诗句变得更整齐,诗情变得更深沉,诗意变得更警策。
3. 具有独特地感受世界和艺术地表现世界的方式。
同时,他的诗歌创作中还明显地表现出“诗中有画”的特点,诗作具有鲜明的色调,清晰的线条,素描一般的简练、凝重。
诗人强调主观情感对感觉的渗入,追求二者的融合,展开联想,从而创造出具有广阔象征意义的视觉形象。
3. 具有独特地感受世界和艺术地表现世界的方式。
诗歌与散文不同,一般是分行书写的,有些押韵,有些不押韵。分行造成了诗句的独立和诗意的空白,强化了节奏,增强了表现力。押韵使诗歌具有音韵美,诗句在形式上和谐呼应,抑扬顿挫,便于诵读和记忆,如林徽因的《你是人间的四月天》。而艾青的诗不拘泥于形式,很少注意诗句的韵脚和字数、行数的整齐划一,但又常常运用有规律的排比、复沓,读起来气韵通畅。
1.注意诗歌的表现形式。
阅读指导
诗歌的语言与日常语言相比,更为精练优美,更有利于情感的抒发。诗人从日常生活中提炼语言,加以“陌生化”处理,使诗歌的语言“能量”更大,表意更加新颖别致。如泰戈尔《飞鸟集》第174首:“云把水倒在河的水杯里,/它们自己却藏在远山之中。”这首短诗把“河”比喻为“水杯”,赋予“云”以主观意愿,新颖灵动,富有情趣。
2.品味诗歌的语言。
意象是诗中寄寓了诗人主观情感的事物。诗人总会选择富有表现力的意象,传达出独特的情感。读诗,要透过诗歌中的形象,理解诗歌的深层内涵。如余光中的《乡愁》选择了邮票、船票等意象,赋予了它们思家念国的内涵。艾青的诗中也有许多独特的意象,阅读时要注意把握。
3.把握诗歌的意象。
抒发情感是诗歌与其他文学样式的主要区别。“如果逐一去掉诗歌的要素,那么最后剩下的、不能再去掉的一定是情感。”如艾青的《大堰河——我的保姆》,诗中的情感至真至醇,酣畅淋漓。
4.体味诗歌的情感。
诗歌在情感美的背后,往往蕴含着理性美。
如弗罗斯特《未选择的路》,表面上写林中之路,实则是写人生之路,选择不同的路,喻指选择不同的人生方向。
雪莱的名句“如果冬天来了,春天还会远吗”(《西风颂》),歌颂西风,表现出对社会变革的呼唤和期待。
泰戈尔《飞鸟集》中也有大量哲理诗,如:“麻雀看见孔雀负担着它的翎尾,替它担忧。”“太阳穿一件朴素的光衣。白云却披了灿烂的裙裾。”这些诗句,借助特有的意象,以拟人的修辞手法,清新的语言,道出了耐人寻味的哲理。
5.体会诗歌的理性美。
艾青的诗歌中有丰富的意象,有的已经形成系列,带上了诗人独有的气质,如“土地”“太阳”等;有的出现次数虽不多,却也带给读者深刻的印象,如“手推车”“鱼化石” “礁石”等。
阅读诗集,选择你最有感触的一两个意象,仔细品味,体会它们蕴含的感情,领会其中丰富的思想文化内涵。
专题一:探讨诗歌的意象
专题探究
艾青诗中最常见的两个意象,一个是“土地”,一个是“太阳”。
艾青是“土地”的歌者,“土地”象征着生他养他而又多灾多难的祖国。对“土地”的爱,是艾青歌唱不尽的旋律。他的诗歌总是充满“土地的忧郁”,多写国家民族的苦难、悲伤与反抗,具有凝重、深厚而又大气的风格,如《雪落在中国的土地上》一诗,诗人反复咏叹“雪落在中国的土地上/寒冷在封锁着中国呀……”,悲悯下层人民的困苦,忧伤祖国的命运。
专题示例
“太阳”与火把、黎明等有象征意义的事物,则表现了艾青对旧社会的黑暗和恐怖的痛恨,以及对黎明、光明、希望的向往与追求。又如他的长诗《火把》《向太阳》,借索求火把、歌颂太阳,表达了驱逐黑暗、坚持斗争、争取胜利的美好愿望,诗人也因此被称为“太阳与火把”的歌手。
艾青诗歌创作常从感觉出发,把握瞬间的印象或感受,用来营造能暗示或者象征某种强烈情思的意象。他还提倡散文化的自由体诗,在奔放与约束之间取得协调,参差里呈现出某种统一。
选择你喜欢的一首艾青诗作,说说它在写法上有什么特点,好在哪里。既可以就诗作总体的写法发表议论,也可以就某一局部或某句诗谈谈你的观点。
专题二:分析诗歌的艺术手法
艾青的诗歌,在形式上倾向朴素、自然,不拘泥外形的束缚。在诗人的成名作《大堰河——我的保姆》中,这种自由体诗的特点就已经非常明显,其表现在尽情的呼告、肆意的排叙、长短错落的诗行、不求整齐划一的诗节等方面。到了抗战时期,这种诗风成为艾青自觉的追求。
又如《黎明的通知》,以“黎明”的口吻,呼唤“诗人啊/你起来吧”,让所有热爱生活的人们、所有的“城市和村庄”做好准备,迎接“白日的先驱,光明的使者”的到来。全诗自由铺陈,自由抒发,诗句仿佛从“黎明”的胸臆中直接飘出,散而有致,活而有序,给人以极大的美感。
艾青的诗歌没有华丽的辞藻,也较少生硬的欧化句子,其语言朴素生动,富有生命力。他擅长使用散文化的诗句,不拘泥于诗歌形式,很少注意韵脚的限制和字数的整齐,却具有内在的旋律与和谐的节奏,非常适合朗诵。每位同学准备好自己选择的艾青诗作,预先做好朗诵准备,揣摩技巧方法,读出感情和节奏,在小组内朗诵,也可以每组录制一两段朗诵录音,上传到班级群中分享。
专题三:举办诗歌朗诵会
礁 石
艾青
一个浪,一个浪
无休止地扑过来
每一个浪
都在它脚下被打成碎沫,散开……
它的脸上和身上
像刀砍过的一样
但它
依然站在那里
含着微笑,看着海洋……
作为中国现当代文学史上的著名诗人,艾青以他独特的笔触创作了大量的诗歌,或歌颂人民,或鼓励斗争,爱国主义是艾青诗歌永恒的话题。希望课后同学们能够静下心来去感受艾青的情怀。
课堂小结
有关资料
主要作品及特征
⑶主要篇目及主题
《雪落在中国的土地上》:悲悯下层人民的困苦,忧伤祖国的命运。
《北方》:抒发深厚的爱国之情。
《黎明的通知》:以黎明的口吻抒发对光明的追求。
《大堰河--我的保姆》:同情底层劳苦百姓,控诉社会的黑暗。
《向太阳》《火把》:借歌颂太阳,索求火把,表达驱逐黑暗、坚持斗争、争取胜利的美好愿望。
这一时期的作品主题主要是表现出对黑暗和恐怖的旧社会的痛恨。
有关资料
㈢主要作品及特征
⑶主要篇目及主题
《鱼化石》:由鱼化石引发对生命本质的思考--没有运动就没有生命。
《镜子》:以镜子的真实直率反观人生,充满哲理。
《光的赞歌》:赞美光带来的社会文明以及社会正义。
这一时期的作品主题主要是表达了艾青对黎明、光明、希望的向往与追求。
艾青
《艾青诗选》是一部集历史性思想性和艺术性于一体的诗集。这本书真实反映历史,高度浓缩作者思想,蕴含着强烈深沉的情感。《艾青诗选》收入了中国现代著名诗人艾青的60多首诗歌。在这些诗歌中,诗人艾青以激越抒情的笔触,唱多灾多难的祖国大地和旷野农村,礼赞太阳黎明火把,抒发对普通大众和生命本源的深沉爱恋……
艾青的诗歌个性鲜明,既有一波三折的情感跌宠,亦有大地般浑厚广阔的浩荡,至今仍能给读者带来心灵震颤与宙美感动。
1976年“四人帮”粉碎后,艾青冤案平反,再次焕发创作青春,写作并发表了《鱼化石》等优秀作品。1979年诗人自己编定《艾青诗选》,交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这部诗选收录了诗人自三十年代到七十年代末期的主要作品,基本反映了诗人的创作历程和风格特征。
㈠作品内容
作品概述
1.具有独特的意象和主题:其主要意象是土地和太阳,主题则是爱国主义,具有非常凝重、深厚而又大气的风格。
2.具有忧郁的诗绪:“忧郁”是构成艾青诗歌艺术特性的基本要素之一,他善于通过印象、感觉的捕捉来表达浓烈的情思。
3.前后创作风格的变化:(前期)散文化的自由诗体:明白如话的口语,近乎散文的诗行,形式上倾向朴素、自然、不拘泥外形的束缚,自由诗的特点非常明显;(后期)诗句变而为整齐,诗情变而为深沉,诗意变而为警策,富有哲思。
4.艾青的诗歌具有“诗中有画”的特点:诗作具有鲜明的色调、清晰的线条、素描一般的简练、凝重。
㈡艺术特色
1933年春天,在上海阴冷的监狱里,艾青写出了他的著名诗篇《大堰河——我的保姆》。在这首诗里,诗人集中描述了自己的保姆——大堰河一生的悲苦经历,通过对她的回忆与思念,真实生动地刻画了她勤劳淳朴的形象和宽厚善良的品格,同时也渗透着对她悲苦命运的深切同情;又通过对她死后一家人的悲惨遭遇,指出了旧社会农民的悲剧命运,控诉了摧残人、压迫人的旧制度。
诗人以真挚的感情,抒写了对哺育他长大的保姆大堰河的怀念,揭示了一个勤劳的农村妇女的善良灵魂,通过对她痛苦而悲惨的一生的描写,控诉了社会的黑暗与不义,也倾诉了对罪恶旧社会的愤慨和仇恨。
1.《大堰河——我的保姆》
重点篇章考点分析
【考点1】感受人称的变化、多种表达方式融合的表达效果。
《大堰河——我的保姆》是一首自由诗。在诗里,诗人以“你”“我”“她”的人称变换,在叙事中融入深情。诗中叙事与抒情的有机结合和诗人与人物的心灵交流,达到了水乳交融的艺术境界。
【考点2】体会排比和对比手法的作用。
诗歌常用排比和对比手法来表达强烈的感情,如大堰河的梦与现实的对比、大堰河生前与死后的对比、农民生活与地主生活的对比、“我”在生“我”的父母家与在乳母家的感情对比。
【考点3】了解诗歌句式的特点。
重叠的诗句或诗节的反复咏叹,使诗篇既明朗单纯而又多姿多彩。如一连用6个“她含着笑”这样的句式,以大量富有生活气息的细节,从各个侧面揭示了大堰河美好、善良的品格;同时又借助联想进行铺叙,构成生动的画面。诗句长短不定,但又内含韵律,音调和谐,色彩鲜明,情味极其深长。
【考点4】把握诗歌的象征意义。
艾青从感觉出发, 以有声有色的意象或形象来暗示人物微妙的心理活动, 赋予形象广阔的含义。他的象征往往具有多义性:大堰河——这是一个沉默的大地母亲、生命的养育者的形象,沉默中蕴含着宽厚、仁爱、淳朴与坚韧;在艾青笔下的大堰河有着多重象征含义,她是大地、母亲、农民、生命等多重意象的组合。
2.《雪落在中国的土地上》
全诗通过描写大雪纷飞下的农夫、少妇、母亲和垦殖者的形象,表现了中华民族的苦痛与灾难,展现了中国旧社会的悲惨图景,表达了诗人的爱国热情,表现了诗人深沉的忧患意识与赤子之心。
【考点1】理解诗中“雪”的象征意义。
本诗中的“雪”既指现实中的降雪(自然环境的表象),也指中国所处的艰难环境(当时局势的象征)。
【考点2】把握诗歌意象的特点。
文章选取了农夫、少妇、母亲、垦殖者4个意象,从北到南、男女老少,代表了当时中国所有的百姓,是广大苦难人民的缩影。在诗人凄婉悲壮的笔触下,我们真切地感受到诗人那颗悲怆至极的心的跳动。这不仅仅是对苦难的中国人民的同情,更重要的是对强敌暴行的血的控诉。
【考点3】体会反复修辞的作用。
“雪落在中国的土地上,/寒冷在封锁着中国呀”这一背景在文中反复出现了4次,既起到了起承转合的作用,连接了4个意象,使悲凉压抑的感受贯穿全诗;又由于感情一次比一次强烈,营造出一种复沓咏叹的悲壮风格,加深了悲惋凝重的气氛,读来令人心酸落泪。
3.《北方》
本诗既描绘了北方国土的悲哀,又表达了诗人对这悲哀的国土崇敬与挚爱的深沉感情。
【考点1】正确把握诗歌的感情基调。
这首诗的感情基调是忧郁的。悲哀、暗淡、恐怖、荒漠、冻结、挣扎、疲乏、痛苦、厌倦、寂寞、枯干、阴郁、灰暗、悲苦、荒凉……这些词语都喻示着忧郁,充满着忧郁的思绪。在对悲哀的国土的写实性描绘中,渗透了诗人忧郁的主观情感。但这忧郁不是悲观和绝望的,而是能给人以力量,因为诗人在诗中将忧郁化作了坚强。
【考点2】理解“土地”意象的特点及其象征的意蕴。
诗人抓住北方特有的自然景物,用沉重的笔触描绘了20世纪30年代后期北方国土荒凉、黯淡、衰颓、阴郁的景色,表现了诗人对承受着战争灾难和不幸的北方人民的深切同情与关切;也暗寓着他对民族敌人的仇恨。
【考点3】体会诗歌多种表达方式结合的作用。
《北方》前三节重在描写,最后一节以“却爱这悲哀的北国啊”直接抒情,自然引出诗人对中华民族悠远历史的回忆,赞美土地所涵容的淳朴、坚强的民族性格和民族伟力,更突出诗人对国土的挚爱。
【考点4】品味诗歌的写作手法。
这首诗选取灰暗色调的意象传达悲哀之情,运用反衬的手法来强化诗人的爱国之情。
4.《向太阳》
这首诗充分表现了诗人的高度热情和对光明、未来的追求和信心。
【考点】把握全诗的象征形象。
全诗贯穿着一个总体的象征形象,那就是太阳——以太阳来象征中华民族的觉醒和希望;从“我”——一个饱经忧患的知识分子的角度,采用革命现实主义和革命浪漫主义相结合的手法,抒发抗战高潮到来之时的激奋之情。
5.《黎明的通知》
诗歌表达了诗人对遭受蹂躏的悲苦人民的安慰,流露出抗战必胜的坚定信念和对光明未来的赞美与向往。
【考点1】体会全诗统一采用第一人称写作的好处。
诗歌以“我”的身份或角度来叙述事件、描写人物和抒发情感,这样可以增强诗的真实感,让读者在倾听黎明对诗人的要求中接受黎明的通知;同时借此提高了诗的战斗性。
【考点2】理解诗歌的象征意义。
⑴“黎明的通知”寓意将胜利的消息送给那些处于沦陷区的广大人民。
⑵“年轻的情人”“贪睡的少女”既是指一些具体的人,更是具有一种抽象的内涵——指黎明将要唤醒“爱”与“美”;“母亲”与“婴孩”同样也具有这样双层内涵,既指具体的一类人,也指人世间存在像母婴之间的那种亲情、温馨与爱。
⑶“夜”象征的是黑暗的旧社会。
诗歌借助对一种生物被无故尘埋的血淋淋的事实的描述,阐述了没有运动就没有生命的道理,抒发了对逝去生命的祭奠与悼惜之情。
【考点1】联系背景,理解诗歌的深层含义。
1957年,诗人被无端地打成“右派”,从此便被无情地埋没20年,不仅不能发表作品,甚至连一个正常人的生存权利都被剥夺了。诗人从社会上消逝了。到1978年诗人复出之后,他不能不对这漫长的痛苦生活做深入的思考。鱼化石的形象和诗人心中的思绪相撞击,使诗人产生了灵感,写鱼就是写人。
6.《鱼化石》
【考点2】把握诗歌的象征内涵。
鱼就是诗人的化身,“天灾”指的是诗人经历的“文化大革命”。
【考点3】理解诗人把象征性的抒情同哲理性的思辨结合起来的描写手法。
诗人从鱼化石中获得了惨痛的人生感悟,这也是他从亲历的特殊体验中所总结的人生经验,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诗人通过象征手法,用鲜明生动的意象、朴素平凡的语言,道出了最普通、最基本的人生哲理。
  
诗作从大千世界、错综纷繁的万象中选择了“光”来作为赞美的主题,概括了人类历史长河中真善美与假恶丑、光明与黑暗、科学与愚昧、进步与落后、民主与专制、反抗与压迫、前进与倒退的殊死搏斗,提示了前者必然战胜后者这一客观历史规律。
【考点1】了解诗歌中具有象征意义的题材。
诗人善于从时代生活广阔的视野中选择具有象征意义的题材,因而他的诗具有浓烈的时代特征。艾青以饱满的激情歌唱人世间光明的事物,启迪人们去思考人生的哲理,鼓舞人们在历史新时期里和光一起前进。
7.《光的赞歌》
【考点2】品味诗歌中修辞手法的表达效果。
在《光的赞歌》中,诗人把来无影、去无踪的“光”作为象征物体,作为歌颂对象,他赋予光以生命的形象。用“妖魔的舞会”“人肉的欢宴”等比喻和象征暴君、奸臣、贪得无厌的人所维持的血腥统治;用“陷阱”“毒蛇”“鼠”等比喻和象征窥视着我们的敌人;用“十万大山”“千里岷山”“大渡河”等比喻和象征新“长征”路上的暂时困难和艰险。
【考点3】体会诗歌的哲理性和抒情性巧妙结合。
《光的赞歌》是一种深沉的诗,带有明显的哲理倾向,是艾青的“诗体的哲学”。
诗歌以一只声音嘶哑的鸟歌唱“土地”“河流”“风”
“黎明”等具有象征意义的意象,形象地表达了当时祖国大地遭受的苦难、人民的悲愤以及诗人对光明的向往和希冀。诗人借一只饱受磨难,拼尽全力,用整个生命去歌唱的鸟的形象,表达了自己对生他养他而又多灾多难的祖国的深沉的爱和愿为祖国献出一切的决心;也抒发了在那个艰苦年代里,为祖国的独立自由而奋斗的华夏儿女的共同心声。
8.《我爱这土地》
【考点1】把握“鸟”的形象。
“鸟”象征悲愤的爱国者,诗中以“一只鸟”的形象表达了诗人为祖国献身的愿望。这种寓情于形象的描写,不仅有助于感情的抒发,也增强了诗歌的形象感,避免空吟无所依。
【考点2】理解诗歌的主旨句。
诗的最后一节“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 一问一答,直抒胸臆,以“我的眼里常含泪水”的情状,烘托出诗人那颗真挚炽热的爱国之心,形象地表达了诗人对土地、对祖国的眷恋和热爱。
㈢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问题。
礁 石
一个浪,一个浪
无休止地扑过来
每一个浪都在它脚下
被打成碎沫,散开……
它的脸上和身上
像刀砍过的一样
但它依然站在那里
含着微笑,看着海洋……
1.全诗采用了______的写作手法,表面上,诗人礼赞礁石,实则礼赞了一种在磨难面前__________的人格,礼赞了_______________的民族精神。
2.请从内容和形式上分析本诗的特点。
象征
乐观、自信
内容上:诗歌采用了一种具体可感的形象表现了一种刚毅的精神;不具体描形而是重在绘神,写出了一种永存的景象;诗重点使用拟人手法,意蕴回味悠长。形式上:节律自由、灵活。
坚强、豁达、无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