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2021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下册强基训练:11《与妻书 》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2020—2021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下册强基训练:11《与妻书 》含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86.4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1-11-11 14:00:28

文档简介

登录二一教育在线组卷平台 助您教考全无忧
2020—2021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下册强基训练:11《与妻书 》含答案
一、2020—2021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下册强基训练:11《与妻书 》含答案
1.下列词语中加下划线的字,每组读音都不相同的一项是(  )
A.会晤/悟道 眷属/誊写 称心如意/称呼
B.啼泣/缔结 婉解/手腕蓦然回首/模拟
C.禁受/禁锢 悲恸/痛心 妻离子散/散漫
D.虐待/戏谑 毋宁/宁静 不肖子孙/肖像
【答案】B
【知识点】形近字的字音;多音字字音分辨;习惯性误读字字音
【解析】【分析】A项,读音分别为wù,juàn/téng,chèn/chēnɡ;B项,读音分别为tí/dì,wǎn/wàn,mò/mó;C项,读音分别为jīn/jìn,tònɡ,sàn/sǎn;D项,读音分别为nüè/xuè,nìnɡ/nínɡ,xiào。
故答案为:B
【点评】本题考查识记现代汉语普通话常用字的字音的能力。该题每一个选项中的字词都是常见易读错的字,有多音字,有形声字,有形近字,针对命题特点,只要平时多注意积累,勤查字典,问题就可迎刃而解。复习字音和字形字义结合起来,互相促进,相辅相成,效果会更好。
2.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适冬之望日前后 适:正,恰逢
B.第以今日事势观之 第:仅,但
C.吾能之乎?抑汝能之乎 抑:难道
D.使之肖我 肖:相像,类似
【答案】C
【知识点】理解实词在文中的含义
【解析】【分析】C项,抑:抑或。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考查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和用法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时,首先应审题,看是选择正确的选项还是错误的,别出现因为审题不清导致正误错位,留下遗憾。最好的方法是凭借知识迁移能力兼用排除法。
3.下列各项中,加点词语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吾作此书时 不能竟书而欲搁笔
B.吾尝语曰 吾平生未尝以吾所志语汝
C.不能竟书而欲搁笔 竟日不出门
D.谁知吾卒先汝而死乎 谓言无罪过,供养卒大恩
【答案】B
【知识点】理解实词在文中的含义
【解析】【分析】B项,告诉;A项,信/写信;C项,完毕/从头至尾;D项,最终/完成,终结。
故答案为:B
【点评】本题考查辨析文言实词意义和用法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先要熟知文言实词的几种特殊用法,通假字、词类活用、古今异义等。然后结合句子明确字义、词性,从而确定其意义和用法。
4.下列各项中,加点词的活用现象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  )
A.意洞手书 B.不可数计
C.瓜分之日可以死 D.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答案】D
【知识点】词类活用
【解析】【分析】D项,形容词活用作动词。A、B、C三项均为名词作状语。
故答案为:D
【点评】此题考查把握实词词类活用的能力。词类活用包括名词用作动词,形容词用作动词,形容词用作名词,名词作状语,使动和意动等。需要放入句中看前后是否符合句意。
5.下列各项中,加点虚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吾之意盖谓以汝之弱 汝不以无侣悲
B.或又是男 左右或欲引相如去
C.故遂忍悲为汝言之 且以汝之有身也
D.助天下人爱其所爱 为吾与汝双栖之所
【答案】A
【知识点】理解虚词的意义和用法
【解析】【分析】A项,介词,因为;B项,或许/不定指代词,有的;C项,代词,代“吾衷”/助词,用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D项,所字结构/名词,地方,处所。
故答案为:A
【点评】此题考查学生理解文言虚词的基本能力。解答此类题目要根据句意和对文言文常用词的掌握来判断字词义,解释时要注意辨析词义和用法的变化,要根据语境判断在选项中的含义。
6.对下列文句的翻译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仁者“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译句:仁慈的人“尊敬我家的长辈以及别人的长辈;爱护我家的晚辈以及别人的晚辈”。
B.试问古来几曾见破镜能重圆?则较死为苦也,将奈之何?
译句:试问从古以来什么时候见过破镜能重圆?那就是比死还要苦呀,怎么对待这种逆境呢?
C.司马青衫,吾不能学太上之忘情也。
译句:江州司马的青衫湿了,我不能学那些修养高超的人忘怀于世理人情。
D.即可不死,而离散不相见,徒使两地眼成穿而骨化石。
译句:即使可以不死,但是彼此离散不相见,只能使两地望眼成穿,身子变成空望对方的石头。
【答案】A
【知识点】翻译
【解析】【分析】A项,以及:来推广到。
故答案为:A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翻译文言句子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拿到句子之后,先分析句子中是否存在特殊句式和固定句式、短语,再按照不同的句式进行调、换、删,再采取对译法,逐字进行翻译。本题以选择题的形式进行考查,难度降低了,但也得认真判断,尤其注意重要字词。
7.下面语段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
武侠小说《紫灵》有这样一个情节:……他们这些无所不能而存活在世上的残暴强盗,一个个仰面摔倒在地上,嘴里惨叫了几声,蹬了蹬两腿,结束了他们罪不容诛的一生。他们哪一个人的手上不是沾满了无辜者的鲜血而恶贯满盈?今天得到这样的结果,真是罚不当罪,不过也算是他们死得其所。
A.无所不能 B.罪不容诛 C.罚不当罪 D.死得其所
【答案】B
【知识点】成语的使用
【解析】【分析】A项,无所不能:没有什么不能做的,指样样都能做。应改为“无恶不作”或“无所不为”。B项,罪不容诛:形容罪大恶极,处死都不能抵偿。用在此处符合语境。C项,罚不当罪:罚,处罚;当,相当,相称。处罚与罪行不相称,多指处罚过重。应改为“罪有应得”。D项,死得其所:得其所,得到合适的地方,形容死得有意义,有价值。应改为“死有余辜”。
故答案为:B
【点评】本题考查成语的辨析和正确运用的能力。答题时注意明确词语的含义,从成语的使用对象、范围、感彩等方面区别近义成语,然后分析成语所在的语境,从中选择一个最合乎语境的成语。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问题。
吾至爱汝,即此爱汝一念,使吾勇于就死也。吾自遇汝以来,常愿天下有情人都成眷属;然遍地腥云,满街狼犬,称心快意,几家能彀?司马青衫,吾不能学太上之忘情也。语云:仁者“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吾充吾爱汝之心,助天下人爱其所爱,所以敢先汝而死,不顾汝也。汝体吾此心于啼泣之余,亦以天下人为念,当亦乐牺牲吾身与汝身之福利,为天下人谋永福也。汝其勿悲!
汝忆否?四五年前某夕,吾尝语曰:“与使吾先死也,无宁汝先吾而死。”汝初闻言而怒,后经吾婉解,虽不谓吾言为是,而亦无词相答。吾之意盖谓以汝之弱,必不能禁失吾之悲,吾先死留苦与汝,吾心不忍,故宁请汝先死,吾担悲也。嗟夫!谁知吾卒先汝而死乎?
8.下列各句中,加点字没有词类活用现象的一句是(  )
A.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B.当亦乐牺牲吾身与汝身之福利
C.遍地腥云,满街狼犬
D.卒不忍独善其身
9.下列加点字的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组是(  )
A.汝体吾此心于啼泣之余 辇来于秦
B.为天下人谋永福也 朝歌夜弦,为秦宫人
C.汝其勿悲 汝其善抚之
D.虽不谓吾言为是,而亦无词相答 侣鱼虾而友麋鹿
10.下面各句加点字的解释,不正确的一组是(  )
A.所以敢先汝而死,不顾汝也 顾:关心、照顾
B.谁知吾卒先汝而死乎 卒:终于
C.使吾勇于就死也 就:接连,走向
D.浩浩乎如冯虚御风 冯:任凭
【答案】8.C
9.C
10.D
【知识点】理解实词在文中的含义;理解虚词的意义和用法;词类活用
【解析】【译文】
我非常爱你,也就是爱你的这一意念,促使我勇敢地去死呀。我自从结识你以来,常希望天下的有情人都能结为夫妇;然而遍地血腥阴云,满街凶狼恶犬,有几家能称心满意呢?江州司马同情琵琶女的遭遇而泪湿青衫,我不能学习那种思想境界高的圣人而忘掉感情啊。古语说:仁爱的人“尊敬自己的老人,从而推及尊敬别人的老人,爱护自己的儿女,从而推及爱护别人的儿女”。我扩充我爱你的心情,帮助天下人爱他们所爱的人,所以我才敢在你之前死而不顾你呀。你能体谅我这种心情,在哭泣之后,也把天下的人作为自己思念的人,应该也乐意牺牲我一生和你一生的福利,替天下人谋求永久的幸福了。你不要悲伤啊!
你还记得吗?四五年前的一个晚上,我曾经对你说:“与其让我先死,不如让你先死”。你刚听这话就很生气,后来经过我委婉的解释,你虽然不说我的话是对的,但也无话可答。我的意思是说凭你的瘦弱身体,一定经受不住失去我的悲痛,我先死,把痛苦留给你,我内心不忍,所以宁愿希望你先死,让我来承担悲痛吧。唉!谁知道我终究比你先死呢?
【点评】(1)本题考查理解辨析此类活用的能力。在古汉语中,某些词在特定的语言环境中又可以灵活运用。临时改变它的基本功能,在句中充当其它类词。词的这种临时的灵活运用,就叫做词类活用。总的来说,古代汉语中的词类活用主要有:名词活用为动词,名词的使动用法、意动用法、为动用法动词的使动用法,动词活用为名词形容词活用为动词,形容词的使动用法和意动用法数词活用为动词,数词的使动用法此外,名词用作状语的现象在古代汉语中也很常见。在现代汉语中,普通名词一般不能用作状语,古今有别。
(2)此题考查理解文言虚词的基本能力。根据句意和对文言文常用词的掌握来判断字词义,解释时要注意辨析词义和用法的变化,要根据语境判断在选项中的含义。
(3)本题考查考生理解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的能力。推断文言实词可以运用语境解词法。词不离句,句不离篇。另外,文言实词重点还在于平时的分类积累、记忆,以上方法只能是同学们在记忆不牢、拿捏不准的时候,尝试运用。这些实词全部出自己学过的内容,在平时加强记忆即可。
8.题干要求选择下列各句中,加点字没有词类活用现象的一句:
A.句中加点的“老”“幼”,均是名词活用作动词,分别译为:尊敬老人;爱护幼小;
B. 乐 :形容词的意动用法,译为“以……为乐”;
C.“犬”无活用现象;
D .善 :形容词的使动用法,“使……善”,可引申为“保全”;
故答案为:C。
9.题干要求选择加点字的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组:
A.在/到;
B.给、替/做了、成为;
C. 两个“其”,均是副词。放在句首或句中,表示测度、反诘、婉商、期望等语气;
D转折关系连词,可译为“然而”/并列关系连词,可译为“和”;
故答案为:C。
10.题干要求选择下面各句加点字的解释,不正确的一组:
D.“冯虚御风”中的“冯”通“凭”,意思是“凭借”,而不是“任凭”。该句译为: 浩浩淼淼好像乘风凌空而行。
故答案为:D。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问题。
满清末造,革命党人历艰难险巇,以坚毅不挠之精神,与民贼相搏,踬碚者屡,死事之惨,以辛亥三月二十九日围攻两广督署之役为最,吾党菁华,付之一炬,其损失可谓大矣。然是役也,碧血横飞,浩气四塞,草木为之含悲,风云因而变色,全国久蛰之人心,乃大兴奋,怨愤所积,如怒涛排壑,不可遏抑,不半载而武昌之大革命以成,则斯役之价值,直可惊天地、泣鬼神,与武昌革命之役并寿。
顾自民国肇造,变乱纷乘,黄花岗上一抔土,犹湮没于荒烟蔓草间,延至七年,始有墓碣之建修,十年始有事略之编纂;而七十二烈士者,又或有纪载而语焉不详,或仅存姓名而无事迹,甚者且姓名不可考,如史载田横事,虽以史迁之善传游侠,亦不能为五百人立传,滋可痛已!
邹君海滨以所辑《黄花岗烈士事略》丐序于予。时予方以讨贼督师桂林,环顾国内,贼氛方炽,杌陧之象,视清季有加;而予三十年前所主唱之三民主义、五权宪法为诸先烈所不惜牺牲生命以争者,其不获实行也如故,则予此行所负之责任,尤倍重于三十年前。倘国人皆以诸先烈之牺牲精神为国奋斗,助予完成此重大之责任;实现吾人理想之真正中华民国,则此一部开国血史,可传世而不朽;否则不能继述先烈遗志且光大之,而徒感慨于其遗事,斯诚后死者之羞也。
余为斯序,既痛逝者,并以为国人之读兹编者勖。
《〈黄花岗七十二烈士事略〉序》
11.下列加点的词释义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A.浩气四塞 塞:阻塞
史迁之善传游侠 传:为……作传
B.顾自民国肇造 肇:开始
直可惊天地 直:只、仅仅
C.以坚毅不挠之精神 挠:屈
贼氛方炽 炽:旺盛,这里形容气焰嚣张
D.视清季有加 季:一个朝代的末了
而予三十年前所主唱 之三民主义
唱:领唱
12.下列加点的虚词用法和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
A.①以坚毅不挠之精神
②不半载而武昌之大革命以成
B.①助予完成此重大之责任
②斯诚后死者之羞也
C.①尤倍重于三十年前
②犹湮没于荒烟蔓草间
D.①草木为之含悲
②余为斯序
13.下列句子与例句句式相同的一项是(  )
例句:邹君海滨以所辑《黄花岗烈士事略》丐序于予
A.斯诚后死者之羞也
B.并以为国人之读兹编者勖
C.则予此行所负之责任,尤倍重于三十年前
D.全国久蛰之人心,乃大兴奋
14.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
①时予方以讨贼督师桂林。
②否则不能继述先烈遗志且光大之,而徒感慨于其遗事,斯诚后死者之羞也。
③余为斯序,既痛逝者,并以为国人之读兹编者勖。
【答案】11.C
12.B
13.C
14.①那时候,我正为了准备北上讨伐敌人,在桂林统率军队。
②不然就不能够继承先烈的遗志并将它发扬光大,而只能仅仅对他们的英勇事迹发表感慨,这实在是我们后死人的羞耻啊!
③我写这篇序文,既为沉痛地悼念先烈,也用它来作为对国人中阅读这本书的人的勉励。
【知识点】理解实词在文中的含义;理解虚词的意义和用法;文言句式;翻译
【解析】【点评】 (1)本题考查考生理解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的能力。推断文言实词可以运用语境解词法。词不离句,句不离篇。另外,文言实词重点还在于平时的分类积累、记忆,以上方法只能是同学们在记忆不牢、拿捏不准的时候,尝试运用。这些实词全部出自已学过的内容,在平时加强记忆即可。
(2)此题考查理解文言虚词的基本能力。根据句意和对文言文常用词的掌握来判断字词义,解释时要注意辨析词义和用法的变化,要根据语境判断在选项中的含义。
(3)本题考查学生对文言文句式的辨析能力。解答本题,可结合着常见的文言文句式(判断句、被动句、省略句、谓语前置、宾语前置、定语后置、介词结构后置、固定句式等)分析判断。
(4)此题考查文言文句子翻译的能力。翻译题是区分度较大的题目,一定要注意直译,注意重点字,还要注意文言句式,如果有考纲规定的“判断句”“被动句”“宾语前置句”“定语后置句”“介宾短语后置句”“省略句”,在翻译中一定要有所体现。
【参考译文】
清朝末年,革命党人历尽艰难险阻,以坚强刚毅不屈不挠的精神,跟人民的敌人交锋搏斗,所受的挫折不止一次,牺牲情形的悲壮,以辛亥年三月二十九日包围攻打两广总督衙门的战役为最突出。我党的精华,付于一把大火,那个损失可以说是太大了!然而这个战役,碧血到处飞溅,浩然正气充满四方,草木为他们满含悲伤,风云因他们变了颜色,全中国人民长期隐藏抑制的情绪,这才大大振作奋发起来。对清统治者长期积聚的怨恨和愤怒,像汹涌的波涛冲击山沟一样,无法遏止抑制,不到半年武昌起义的大革命就因此成功。那么这个战役的价值,简直可使天地惊骇、鬼神哭泣,和武昌革命的战役一同长存而为后人纪念。
但是自从民国开始建立,变乱纷纷而来,使得黄花岗上的烈士坟墓,还埋没在荒野杂草之间。自烈士们牺牲以后拖延了七年之久,才有烈士坟墓墓碑的修建;拖延到十年之久,才有烈士事迹的编辑。而七十二烈士中,又有的虽有事迹记载却记述得不够详细具体,有的只留存姓名而没有(记下)事迹,更严重的是有的连姓名都不可查考,就好像历史记载的田横的事迹,即使凭着司马迁的善于为游侠作传(的手笔),也不能够给五百个壮士一个个立传,更是可痛心的了!
邹海滨拿他所编辑的《黄花岗烈士事略》这本书请求我为它写个序言。那时候,我正为了准备北上讨伐敌人,在桂林统率军队。看看国内,敌人的气焰正嚣张,(国家)倾危不安的迹象,比清朝末年还要厉害。而我在三十年前所倡导的三民主义、五权宪法,为许多烈士不惜牺牲生命而争取的主张,还和过去一样不能实现。那么我这次行动所肩负的责任,更比三十年前加倍重大。假如全国的人都以这些先烈的牺牲精神为我们的国家而努力奋斗,帮助我完成这个重大的责任,实现我们建立真正中华民国的理想,那么这一部创建民国的用鲜血写成的历史,就可以流传后世而永垂不朽!不然就不能够继承先烈的遗志并将它发扬光大,而只能仅仅对他们的英勇事迹发表感慨,这实在是我们后死人的羞耻啊!
我写这篇序文,既为沉痛地悼念先烈,也用它来作为对国人中阅读这本书的人的勉励。
11.A塞:充满。B 直:简直 。D 唱: 通“倡”,倡导。故选C。
12.A凭/因此;B的;C比/在;D因为/写。故选B。
13.例句和C状语后置。A判断句;B定语后置句;D无特殊句式。故选C。
14.①时、予、方。②继述、光大、徒、诚。③斯序、痛、勖。
二一教育在线组卷平台(zujuan.21cnjy.com)自动生成 1 / 1登录二一教育在线组卷平台 助您教考全无忧
2020—2021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下册强基训练:11《与妻书 》含答案
一、2020—2021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下册强基训练:11《与妻书 》含答案
1.下列词语中加下划线的字,每组读音都不相同的一项是(  )
A.会晤/悟道 眷属/誊写 称心如意/称呼
B.啼泣/缔结 婉解/手腕蓦然回首/模拟
C.禁受/禁锢 悲恸/痛心 妻离子散/散漫
D.虐待/戏谑 毋宁/宁静 不肖子孙/肖像
2.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适冬之望日前后 适:正,恰逢
B.第以今日事势观之 第:仅,但
C.吾能之乎?抑汝能之乎 抑:难道
D.使之肖我 肖:相像,类似
3.下列各项中,加点词语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吾作此书时 不能竟书而欲搁笔
B.吾尝语曰 吾平生未尝以吾所志语汝
C.不能竟书而欲搁笔 竟日不出门
D.谁知吾卒先汝而死乎 谓言无罪过,供养卒大恩
4.下列各项中,加点词的活用现象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  )
A.意洞手书 B.不可数计
C.瓜分之日可以死 D.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5.下列各项中,加点虚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吾之意盖谓以汝之弱 汝不以无侣悲
B.或又是男 左右或欲引相如去
C.故遂忍悲为汝言之 且以汝之有身也
D.助天下人爱其所爱 为吾与汝双栖之所
6.对下列文句的翻译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仁者“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译句:仁慈的人“尊敬我家的长辈以及别人的长辈;爱护我家的晚辈以及别人的晚辈”。
B.试问古来几曾见破镜能重圆?则较死为苦也,将奈之何?
译句:试问从古以来什么时候见过破镜能重圆?那就是比死还要苦呀,怎么对待这种逆境呢?
C.司马青衫,吾不能学太上之忘情也。
译句:江州司马的青衫湿了,我不能学那些修养高超的人忘怀于世理人情。
D.即可不死,而离散不相见,徒使两地眼成穿而骨化石。
译句:即使可以不死,但是彼此离散不相见,只能使两地望眼成穿,身子变成空望对方的石头。
7.下面语段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
武侠小说《紫灵》有这样一个情节:……他们这些无所不能而存活在世上的残暴强盗,一个个仰面摔倒在地上,嘴里惨叫了几声,蹬了蹬两腿,结束了他们罪不容诛的一生。他们哪一个人的手上不是沾满了无辜者的鲜血而恶贯满盈?今天得到这样的结果,真是罚不当罪,不过也算是他们死得其所。
A.无所不能 B.罪不容诛 C.罚不当罪 D.死得其所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问题。
吾至爱汝,即此爱汝一念,使吾勇于就死也。吾自遇汝以来,常愿天下有情人都成眷属;然遍地腥云,满街狼犬,称心快意,几家能彀?司马青衫,吾不能学太上之忘情也。语云:仁者“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吾充吾爱汝之心,助天下人爱其所爱,所以敢先汝而死,不顾汝也。汝体吾此心于啼泣之余,亦以天下人为念,当亦乐牺牲吾身与汝身之福利,为天下人谋永福也。汝其勿悲!
汝忆否?四五年前某夕,吾尝语曰:“与使吾先死也,无宁汝先吾而死。”汝初闻言而怒,后经吾婉解,虽不谓吾言为是,而亦无词相答。吾之意盖谓以汝之弱,必不能禁失吾之悲,吾先死留苦与汝,吾心不忍,故宁请汝先死,吾担悲也。嗟夫!谁知吾卒先汝而死乎?
8.下列各句中,加点字没有词类活用现象的一句是(  )
A.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B.当亦乐牺牲吾身与汝身之福利
C.遍地腥云,满街狼犬
D.卒不忍独善其身
9.下列加点字的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组是(  )
A.汝体吾此心于啼泣之余 辇来于秦
B.为天下人谋永福也 朝歌夜弦,为秦宫人
C.汝其勿悲 汝其善抚之
D.虽不谓吾言为是,而亦无词相答 侣鱼虾而友麋鹿
10.下面各句加点字的解释,不正确的一组是(  )
A.所以敢先汝而死,不顾汝也 顾:关心、照顾
B.谁知吾卒先汝而死乎 卒:终于
C.使吾勇于就死也 就:接连,走向
D.浩浩乎如冯虚御风 冯:任凭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问题。
满清末造,革命党人历艰难险巇,以坚毅不挠之精神,与民贼相搏,踬碚者屡,死事之惨,以辛亥三月二十九日围攻两广督署之役为最,吾党菁华,付之一炬,其损失可谓大矣。然是役也,碧血横飞,浩气四塞,草木为之含悲,风云因而变色,全国久蛰之人心,乃大兴奋,怨愤所积,如怒涛排壑,不可遏抑,不半载而武昌之大革命以成,则斯役之价值,直可惊天地、泣鬼神,与武昌革命之役并寿。
顾自民国肇造,变乱纷乘,黄花岗上一抔土,犹湮没于荒烟蔓草间,延至七年,始有墓碣之建修,十年始有事略之编纂;而七十二烈士者,又或有纪载而语焉不详,或仅存姓名而无事迹,甚者且姓名不可考,如史载田横事,虽以史迁之善传游侠,亦不能为五百人立传,滋可痛已!
邹君海滨以所辑《黄花岗烈士事略》丐序于予。时予方以讨贼督师桂林,环顾国内,贼氛方炽,杌陧之象,视清季有加;而予三十年前所主唱之三民主义、五权宪法为诸先烈所不惜牺牲生命以争者,其不获实行也如故,则予此行所负之责任,尤倍重于三十年前。倘国人皆以诸先烈之牺牲精神为国奋斗,助予完成此重大之责任;实现吾人理想之真正中华民国,则此一部开国血史,可传世而不朽;否则不能继述先烈遗志且光大之,而徒感慨于其遗事,斯诚后死者之羞也。
余为斯序,既痛逝者,并以为国人之读兹编者勖。
《〈黄花岗七十二烈士事略〉序》
11.下列加点的词释义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A.浩气四塞 塞:阻塞
史迁之善传游侠 传:为……作传
B.顾自民国肇造 肇:开始
直可惊天地 直:只、仅仅
C.以坚毅不挠之精神 挠:屈
贼氛方炽 炽:旺盛,这里形容气焰嚣张
D.视清季有加 季:一个朝代的末了
而予三十年前所主唱 之三民主义
唱:领唱
12.下列加点的虚词用法和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
A.①以坚毅不挠之精神
②不半载而武昌之大革命以成
B.①助予完成此重大之责任
②斯诚后死者之羞也
C.①尤倍重于三十年前
②犹湮没于荒烟蔓草间
D.①草木为之含悲
②余为斯序
13.下列句子与例句句式相同的一项是(  )
例句:邹君海滨以所辑《黄花岗烈士事略》丐序于予
A.斯诚后死者之羞也
B.并以为国人之读兹编者勖
C.则予此行所负之责任,尤倍重于三十年前
D.全国久蛰之人心,乃大兴奋
14.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
①时予方以讨贼督师桂林。
②否则不能继述先烈遗志且光大之,而徒感慨于其遗事,斯诚后死者之羞也。
③余为斯序,既痛逝者,并以为国人之读兹编者勖。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B
【知识点】形近字的字音;多音字字音分辨;习惯性误读字字音
【解析】【分析】A项,读音分别为wù,juàn/téng,chèn/chēnɡ;B项,读音分别为tí/dì,wǎn/wàn,mò/mó;C项,读音分别为jīn/jìn,tònɡ,sàn/sǎn;D项,读音分别为nüè/xuè,nìnɡ/nínɡ,xiào。
故答案为:B
【点评】本题考查识记现代汉语普通话常用字的字音的能力。该题每一个选项中的字词都是常见易读错的字,有多音字,有形声字,有形近字,针对命题特点,只要平时多注意积累,勤查字典,问题就可迎刃而解。复习字音和字形字义结合起来,互相促进,相辅相成,效果会更好。
2.【答案】C
【知识点】理解实词在文中的含义
【解析】【分析】C项,抑:抑或。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考查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和用法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时,首先应审题,看是选择正确的选项还是错误的,别出现因为审题不清导致正误错位,留下遗憾。最好的方法是凭借知识迁移能力兼用排除法。
3.【答案】B
【知识点】理解实词在文中的含义
【解析】【分析】B项,告诉;A项,信/写信;C项,完毕/从头至尾;D项,最终/完成,终结。
故答案为:B
【点评】本题考查辨析文言实词意义和用法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先要熟知文言实词的几种特殊用法,通假字、词类活用、古今异义等。然后结合句子明确字义、词性,从而确定其意义和用法。
4.【答案】D
【知识点】词类活用
【解析】【分析】D项,形容词活用作动词。A、B、C三项均为名词作状语。
故答案为:D
【点评】此题考查把握实词词类活用的能力。词类活用包括名词用作动词,形容词用作动词,形容词用作名词,名词作状语,使动和意动等。需要放入句中看前后是否符合句意。
5.【答案】A
【知识点】理解虚词的意义和用法
【解析】【分析】A项,介词,因为;B项,或许/不定指代词,有的;C项,代词,代“吾衷”/助词,用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D项,所字结构/名词,地方,处所。
故答案为:A
【点评】此题考查学生理解文言虚词的基本能力。解答此类题目要根据句意和对文言文常用词的掌握来判断字词义,解释时要注意辨析词义和用法的变化,要根据语境判断在选项中的含义。
6.【答案】A
【知识点】翻译
【解析】【分析】A项,以及:来推广到。
故答案为:A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翻译文言句子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拿到句子之后,先分析句子中是否存在特殊句式和固定句式、短语,再按照不同的句式进行调、换、删,再采取对译法,逐字进行翻译。本题以选择题的形式进行考查,难度降低了,但也得认真判断,尤其注意重要字词。
7.【答案】B
【知识点】成语的使用
【解析】【分析】A项,无所不能:没有什么不能做的,指样样都能做。应改为“无恶不作”或“无所不为”。B项,罪不容诛:形容罪大恶极,处死都不能抵偿。用在此处符合语境。C项,罚不当罪:罚,处罚;当,相当,相称。处罚与罪行不相称,多指处罚过重。应改为“罪有应得”。D项,死得其所:得其所,得到合适的地方,形容死得有意义,有价值。应改为“死有余辜”。
故答案为:B
【点评】本题考查成语的辨析和正确运用的能力。答题时注意明确词语的含义,从成语的使用对象、范围、感彩等方面区别近义成语,然后分析成语所在的语境,从中选择一个最合乎语境的成语。
【答案】8.C
9.C
10.D
【知识点】理解实词在文中的含义;理解虚词的意义和用法;词类活用
【解析】【译文】
我非常爱你,也就是爱你的这一意念,促使我勇敢地去死呀。我自从结识你以来,常希望天下的有情人都能结为夫妇;然而遍地血腥阴云,满街凶狼恶犬,有几家能称心满意呢?江州司马同情琵琶女的遭遇而泪湿青衫,我不能学习那种思想境界高的圣人而忘掉感情啊。古语说:仁爱的人“尊敬自己的老人,从而推及尊敬别人的老人,爱护自己的儿女,从而推及爱护别人的儿女”。我扩充我爱你的心情,帮助天下人爱他们所爱的人,所以我才敢在你之前死而不顾你呀。你能体谅我这种心情,在哭泣之后,也把天下的人作为自己思念的人,应该也乐意牺牲我一生和你一生的福利,替天下人谋求永久的幸福了。你不要悲伤啊!
你还记得吗?四五年前的一个晚上,我曾经对你说:“与其让我先死,不如让你先死”。你刚听这话就很生气,后来经过我委婉的解释,你虽然不说我的话是对的,但也无话可答。我的意思是说凭你的瘦弱身体,一定经受不住失去我的悲痛,我先死,把痛苦留给你,我内心不忍,所以宁愿希望你先死,让我来承担悲痛吧。唉!谁知道我终究比你先死呢?
【点评】(1)本题考查理解辨析此类活用的能力。在古汉语中,某些词在特定的语言环境中又可以灵活运用。临时改变它的基本功能,在句中充当其它类词。词的这种临时的灵活运用,就叫做词类活用。总的来说,古代汉语中的词类活用主要有:名词活用为动词,名词的使动用法、意动用法、为动用法动词的使动用法,动词活用为名词形容词活用为动词,形容词的使动用法和意动用法数词活用为动词,数词的使动用法此外,名词用作状语的现象在古代汉语中也很常见。在现代汉语中,普通名词一般不能用作状语,古今有别。
(2)此题考查理解文言虚词的基本能力。根据句意和对文言文常用词的掌握来判断字词义,解释时要注意辨析词义和用法的变化,要根据语境判断在选项中的含义。
(3)本题考查考生理解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的能力。推断文言实词可以运用语境解词法。词不离句,句不离篇。另外,文言实词重点还在于平时的分类积累、记忆,以上方法只能是同学们在记忆不牢、拿捏不准的时候,尝试运用。这些实词全部出自己学过的内容,在平时加强记忆即可。
8.题干要求选择下列各句中,加点字没有词类活用现象的一句:
A.句中加点的“老”“幼”,均是名词活用作动词,分别译为:尊敬老人;爱护幼小;
B. 乐 :形容词的意动用法,译为“以……为乐”;
C.“犬”无活用现象;
D .善 :形容词的使动用法,“使……善”,可引申为“保全”;
故答案为:C。
9.题干要求选择加点字的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组:
A.在/到;
B.给、替/做了、成为;
C. 两个“其”,均是副词。放在句首或句中,表示测度、反诘、婉商、期望等语气;
D转折关系连词,可译为“然而”/并列关系连词,可译为“和”;
故答案为:C。
10.题干要求选择下面各句加点字的解释,不正确的一组:
D.“冯虚御风”中的“冯”通“凭”,意思是“凭借”,而不是“任凭”。该句译为: 浩浩淼淼好像乘风凌空而行。
故答案为:D。
【答案】11.C
12.B
13.C
14.①那时候,我正为了准备北上讨伐敌人,在桂林统率军队。
②不然就不能够继承先烈的遗志并将它发扬光大,而只能仅仅对他们的英勇事迹发表感慨,这实在是我们后死人的羞耻啊!
③我写这篇序文,既为沉痛地悼念先烈,也用它来作为对国人中阅读这本书的人的勉励。
【知识点】理解实词在文中的含义;理解虚词的意义和用法;文言句式;翻译
【解析】【点评】 (1)本题考查考生理解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的能力。推断文言实词可以运用语境解词法。词不离句,句不离篇。另外,文言实词重点还在于平时的分类积累、记忆,以上方法只能是同学们在记忆不牢、拿捏不准的时候,尝试运用。这些实词全部出自已学过的内容,在平时加强记忆即可。
(2)此题考查理解文言虚词的基本能力。根据句意和对文言文常用词的掌握来判断字词义,解释时要注意辨析词义和用法的变化,要根据语境判断在选项中的含义。
(3)本题考查学生对文言文句式的辨析能力。解答本题,可结合着常见的文言文句式(判断句、被动句、省略句、谓语前置、宾语前置、定语后置、介词结构后置、固定句式等)分析判断。
(4)此题考查文言文句子翻译的能力。翻译题是区分度较大的题目,一定要注意直译,注意重点字,还要注意文言句式,如果有考纲规定的“判断句”“被动句”“宾语前置句”“定语后置句”“介宾短语后置句”“省略句”,在翻译中一定要有所体现。
【参考译文】
清朝末年,革命党人历尽艰难险阻,以坚强刚毅不屈不挠的精神,跟人民的敌人交锋搏斗,所受的挫折不止一次,牺牲情形的悲壮,以辛亥年三月二十九日包围攻打两广总督衙门的战役为最突出。我党的精华,付于一把大火,那个损失可以说是太大了!然而这个战役,碧血到处飞溅,浩然正气充满四方,草木为他们满含悲伤,风云因他们变了颜色,全中国人民长期隐藏抑制的情绪,这才大大振作奋发起来。对清统治者长期积聚的怨恨和愤怒,像汹涌的波涛冲击山沟一样,无法遏止抑制,不到半年武昌起义的大革命就因此成功。那么这个战役的价值,简直可使天地惊骇、鬼神哭泣,和武昌革命的战役一同长存而为后人纪念。
但是自从民国开始建立,变乱纷纷而来,使得黄花岗上的烈士坟墓,还埋没在荒野杂草之间。自烈士们牺牲以后拖延了七年之久,才有烈士坟墓墓碑的修建;拖延到十年之久,才有烈士事迹的编辑。而七十二烈士中,又有的虽有事迹记载却记述得不够详细具体,有的只留存姓名而没有(记下)事迹,更严重的是有的连姓名都不可查考,就好像历史记载的田横的事迹,即使凭着司马迁的善于为游侠作传(的手笔),也不能够给五百个壮士一个个立传,更是可痛心的了!
邹海滨拿他所编辑的《黄花岗烈士事略》这本书请求我为它写个序言。那时候,我正为了准备北上讨伐敌人,在桂林统率军队。看看国内,敌人的气焰正嚣张,(国家)倾危不安的迹象,比清朝末年还要厉害。而我在三十年前所倡导的三民主义、五权宪法,为许多烈士不惜牺牲生命而争取的主张,还和过去一样不能实现。那么我这次行动所肩负的责任,更比三十年前加倍重大。假如全国的人都以这些先烈的牺牲精神为我们的国家而努力奋斗,帮助我完成这个重大的责任,实现我们建立真正中华民国的理想,那么这一部创建民国的用鲜血写成的历史,就可以流传后世而永垂不朽!不然就不能够继承先烈的遗志并将它发扬光大,而只能仅仅对他们的英勇事迹发表感慨,这实在是我们后死人的羞耻啊!
我写这篇序文,既为沉痛地悼念先烈,也用它来作为对国人中阅读这本书的人的勉励。
11.A塞:充满。B 直:简直 。D 唱: 通“倡”,倡导。故选C。
12.A凭/因此;B的;C比/在;D因为/写。故选B。
13.例句和C状语后置。A判断句;B定语后置句;D无特殊句式。故选C。
14.①时、予、方。②继述、光大、徒、诚。③斯序、痛、勖。
二一教育在线组卷平台(zujuan.21cnjy.com)自动生成 1 /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