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语文小升初突破模拟卷(一)(含答案)
一、选择题
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匿名(nì) 禁锢(gù) 广袤(mào) 堤岸(tī)
B.无垠(yín) 狭隘(ài) 粗糙(zào) 缥缈(miǎo)
C.惆怅(chóu) 栖息(qī) 诞生(dàn) 鸿鹄(hú)
2.下列词语的书写有误的一项是( )
A.见微知著 排山倒海 滔滔不绝 抑扬顿挫
B.白驹过隙 信守沾来 司空见惯 娓娓动听
C.囫囵吞枣 精兵简政 追根求源 狂风怒号
3.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字的意思完全相同的一项是( )
A.翠色欲流 摇摇欲坠 含苞欲放
B.意味深长 深表同情 夜深人静
C.顾影自怜 奋不顾身 三顾茅庐
D.漫游世界 漫不经心 漫山遍野
4.下列词语搭配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增加水平 增强体质 增长见识
B.养成传统 继承习惯 发扬精神
C.改正方法 改进错误 改变结果
D.端正态度 明确目的 消灭敌人
5.下列句中标点符号使用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他们必须预备过年吃的喝的用的一切,好在新年时显出万象更新的气象。
B.这个孩子十二、三岁。
C.“哼!你不认识?我可认识他。”侦探冷笑着,又吩咐他手下的那一伙:“看好,别让他自杀!”
D.有一首歌叫“我的中国心”,歌中唱道:“河山只在我梦萦,祖国已多年未亲近……”
6.下列与“欲知山中事,须问打柴人”所表达的哲理相同的是( )
A.近水知鱼性,近山识鸟音 B.莫道君行早,更有早行人
C.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 D.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
7.下列句子中使用的修辞手法与其他三句不相同的一句是( )
A.海浪愤怒地拍打着礁石,掀起滔天巨浪。
B.林子里静极了。沙沙的足音,听起来像一曲悠悠的小令。
C.门外,细雨像烟似的被秋风扫着卷着,不分方向地乱飞。
D.她那慈祥的眼神,像深深的潭水……
8.《十六年前的回忆》一文,开头与结尾都点明“4月28日”这个日期,这样写的好处不包括( )
A.首尾呼应,文章更紧凑 B.突出对父亲被害时间记忆深刻
C.清晰地点明文章主题 D.表达作者对父亲的深切怀念
二、填空题
9.看拼音写词语。
为什么在党的二十大开幕式上,习近平总书记 ( http: / / www.21cnjy.com )与全体与会人员要为gé mìng( )先烈默哀?因为,是他们在人民受yā pò( )的时代站了出来,抛头颅,洒热血,jiě fàng( )了全中国。许多优秀的中华儿女xī shēng( )了,如李大钊、张思德、董存瑞等,他们的死zhòng yú tài shān( ),是他们用生命换来了今天的繁荣。高铁、北斗卫星导航、中国空间站……我们的很多mù biāo( )已经实现,让我们继续带着先辈的期许,担起中华民族复兴之zé rèn( ),为祖国的xīng wàng( )、人民的富裕而努力奋斗!
10.用“严”字组成恰当的词语填空。
衡水湖被誉为“京津冀最美湿地”。随着城市化 ( http: / / www.21cnjy.com )和工业化的发展,这里的生态环境曾受到( )破坏。面对环境治理的( )挑战,近年来,政府部门和社会各界积极行动,( )打击湖区各类违法行为,( )执行生态保护红线、环境质量底线、资源利用上线,使衡水湖的环境得到了持续改善。www.21-cn-jy.com
11.补充词语,再按要求完成练习。
( )有灵犀 ( )惜别 朝( )相处
( )马观花 自愧( )如 见( )知著
(1)写出一个与画横线词语结构相同的词语: 。
(2)写出加点词语的意思:
(3)任选两个成语写一句话。
12.根据所学知识填空。
(1)我们从诗句“ , ”中可以感受到李贺渴望建功立业的迫切心情;从诗句“ , ”中可以感受到于谦持身清白、坚贞不屈的高尚品格;从诗句“不要人夸好颜色, ”中可以感受到王冕不向世俗献媚的高尚情操。.
(2)三十多年来,我国航天 ( http: / / www.21cnjy.com )科技始终保持着“苟日新, 新, 新”的发展态势。正所谓“青, 于蓝, 于蓝”,我国航天事业能有今天的成就,离不开一代又一代航天人的传承与创新。2·1·c·n·j·y
(3)诗写景:“天街小雨润如酥, ( http: / / www.21cnjy.com ) ”是初春雨后的美,“ ,映日荷花别样红”是盛夏荷塘的美。诗抒情:“劝君更尽一杯酒, ”是借酒惜别,“春风又绿江南岸, ”是借月思乡。www-2-1-cnjy-com
(4)在《两小儿辩日》中,面对同一 ( http: / / www.21cnjy.com )个太阳,其中一个孩子说:“我以 ,而 。”他这样说的依据是:“ , 。 ?【版权所有:21教育】
三、语言表达
13.口语交际。
在街上玩耍,路遇电视台采访,记者让你谈谈对“小学生带手机去学校”的看法,你会怎么说?
四、现代文阅读
阅读短文,完成下列各小题。
①端午节前的周末,我回了趟老家。饭 ( http: / / www.21cnjy.com )桌上,见到母亲抖着筷子,好几次夹不住菜。母亲说她患了严重的风湿病,可我这做女儿的却不知情,真是愧对年迈的母亲。
②离家前的一天晚上,我对母亲说:“妈,您以后 ( http: / / www.21cnjy.com )干活悠着点,等我下个周末回来帮您做。”母亲说:“你工作忙,回家一趟不容易。”稍后母亲迟疑地说:“不能在家多待一天吗?”我心一紧,说:“妈,不能呀!明夭我得上班。”母亲听了,半晌不语。
③第二天,天刚蒙蒙亮,我醒 ( http: / / www.21cnjy.com )来就闻到一股粽叶的清香。厨房里,母亲正在忙碌着,看见我,轻轻一笑说:“闺女,妈连夜包了几个粽子,你带一些回去,锅里的这几个,我煮好了,你等会儿吃了再走。”看着母亲布满血丝的双眼,我心里热热的,不禁心疼地埋怨:“妈,粽子又不是稀罕物,用得着连夜包吗?再说您手不好,……”我的话还没说完,母亲就打断了我:“外面的粽子哪有妈亲手包的好吃……”见母亲的手由于疼痛不停地颤抖着,我的嗓子发紧,赶紧拿起一个粽子低头去剥。【出处:21教育名师】
④我正吃着粽子,母亲拎来 ( http: / / www.21cnjy.com )了一个包裹。她一边解开袋子,一边絮絮叨叨地交代我:“这里面有三种粽子,咸肉粽子,孙子爱吃;大红枣的,你吃了补气血;女婿胃不好,给他包的是掺杂了粳(jīng)米的粽子……”母亲絮絮叨叨地说着。
⑤我看着母亲用抖动的手,把粽子一个个重 ( http: / / www.21cnjy.com )新放进去,忽然觉得,母亲如此的精细、周到。那一刻,我真想对母亲说:妈啊,您为儿女操持了一辈子,就不能歇歇脚?可是,即使我想对母亲说些感激的话,又怎能说尽母亲对女儿的舐犊之情。
14.用简洁的语言写出短文的主要内容。
15.读第②段画线句子,联系上下文,推测母亲此时的心理活动,写下来。
16.默读第③段画横线的句子,对加点的内容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我”醒来后闻到粽香,迫不及待地想要品尝美味的粽子
B.看见母亲的手在颤抖,“我”担心她剥得不好,便只能自己剥
C.看到母亲的做法,“我”用剥粽子的方式表达着内心的情感
17.第④段反复使用“絮絮叨叨”一词有什么表达效果?
18.为短文起一个合适的题目,写在短文前的横线上。
19.结合下面的阅读链接,选出使用“舐犊之情”最准确的一项( )
阅读链接舐犊之情:典故出自《后汉书·杨彪传》“犹怀老牛舐犊之爱”。舐,即舔,像老牛舔小牛犊一样,形容对子女关心、疼爱的感情非常深。
A.虽然毕业后我们即将分开,但是舐犊之情却会铭记在心中。
B.这是他写给儿子的一封家书,舐犊之情跃然纸上,令人动容。
C.当我面对素不相识却对我伸出援手的陌生人时,舐犊之情油然而生。
课内语段阅读。
为人民服务(节选)
人总是要死的,但死的意义有不同。中国古 ( http: / / www.21cnjy.com )时候有个文学家叫做司马迁的说过:“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为人民利益而死,就比泰山还重;替法西斯卖力,替剥削人民和压迫人民的人去死,就比鸿毛还轻。张思德同志是为人民利益而死的,他的死是比泰山还要重的。21cnjy.com
20.《为人民服务》是 同志在纪念张思德追悼会上所作的 。
21.用“﹏﹏﹏”画出本段的中心句。
22.这段话是从哪方面论述了“为人民服务”这个观点的?( )
A.如何对待死去的同志 B.如何对待“死”
C.如何对待批评 D.如何对待困难
23.读画横线的句子,完成问题。
(1)结合文段和课外所了解的,用自己的话说说你对这句话的理解和体会。
(2)根据你的积累,除了张思德,历史上死亡重于泰山的人物还有 、 等。(试举两例)21教育网
五、书面表达
24.习作。
诗歌来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是用高度 ( http: / / www.21cnjy.com )概括而又精炼含蓄的语言对生活的真实反映。它的魅力就在于把现实生活艺术化,给人以艺术美的享受!读之,可以陶冶情操、净化心灵、启迪智慧、升华思想、提升品味……请回顾统编版小学六年级下册语文教材提供的十首古诗中任选一首,改写成一篇小短文,可以适当增加诗歌背后的故事,尽量做到事、景、情交融。
要求:①题目自拟;②以作者视角改写;③不能出现与个人相关的信息。
参考答案:
1.C
【详解】本题考查字音的辨析。
A.堤岸(tī)——dī;
B.粗糙(zào)——cāo;
故选C。
2.B
【详解】本题考查辨析错别字。
B.信守沾来——信手拈来;
故选B。
3.A
【详解】本题考查多义字。
A.三个“欲”都是将要的意思。
B.深:远久/深深/深度。
C.顾:看/顾虑,考虑/拜访。
D.漫:不受约束,随便/不受约束,随便/满。
故选A。
4.D
【详解】本题考查词语搭配能力。
A.“增加水平”搭配不当,可改为“提高水平”;
B.“养成传统”搭配不当,可改为“养成习惯”,“继承习惯”搭配不当,可改为“继承传统”;
C.“改正方法”搭配不当,可改为“改正错误”,“改进错误”搭配不当,可改为“改进方法”;
故选D。
5.A
【详解】 本题考查标点符号。
B.“十二三岁”表示概数,中间不应使用顿号;
C.句子为提示语在中间的人物语言,提示语“侦探冷笑着,又吩咐他手下的那一伙”后应使用逗号,不能使用冒号;21·cn·jy·com
D.歌曲名称不应该使用引号,应使用书名号。
故选A。
6.A
【详解】本题主要考查谚语俗语。
“欲知山中事,须问打柴人”意思是想要知道 ( http: / / www.21cnjy.com )山中发生的事情,直接去问这座山中打柴的人就行,因为打柴人需要天天上山砍柴,可以说对山上的一草一木,大小事务应该都有了解。
A.相同,“近水知鱼性,近山识鸟音” ( http: / / www.21cnjy.com )意思是如果生活在水边,经年累月地观察水中的鱼,那么就能熟悉鱼的性情,同样,如果生活在山上,经年累月地观察山上的鸟,那么就能听懂鸟的叫声。比喻说明要了解一个人或一种东西,一定要接近这个人或这种东西近距离观察;
B.不相同,“莫道君行早,更有早行人”意思是不要说你走得早,还有比你走得更早的人。多指比喻办事已被别人抢先下手了;21*cnjy*com
C.不相同,“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意为路途遥远,才可以知道马的力气的大小;经历的事情多了,时间长了,才可识别人心的善恶好歹;
D.不相同,“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意思是只要肯下决心去做,世界上没有什么办不好的事情,困难总是可以克服的。
7.A
【详解】本题考查修辞手法的理解。
A. “愤怒”是一种情绪,是拟人的修辞手法
B. 比喻的修辞手法。 把“足音”比作“小令”。
C. 比喻的修辞手法。 把“细雨”比作“烟”。
D. 比喻的修辞手法。 把“眼神”比作“潭水”。
8.C
【详解】本题考查文章内容理解。
C.“4月28日”只是点明了时间,并没有点明文章的主题。
故选C。
9. 革命 压迫 解放 牺牲 重于泰山 目标 责任 兴旺
【详解】本题考查看拼音写词语。
要认真拼读字音写出汉字,再根据句子语境检查词语是否正确。
“迫”是左下包围结构,书写时要先内后外。
“解”的字形较复杂,书写时需注意。
“牺”是左右结构,书写时需注意左窄右宽。
“泰”是上下结构,书写时需注意下面是“氺”。
10. 严重 严峻 严厉 严格
【详解】本题考查组词填空。
严重:不容易解决的、很重要或很有影响的。
严峻:特别严厉,常形容神情或事物。
严厉:严肃而厉害,一般指做错事情后给予的厉害的、高层度的惩罚,不姑息。
严格:指遵守或执行规定、规则十分认真、不偏离原则、不容马虎。
句意为:随着城市化和工业化的发展,这里 ( http: / / www.21cnjy.com )的生态环境曾受到不容易恢复的破坏,故用“严重”;面对环境治理的特别严厉的挑战,故用“严峻”;近年来,政府部门和社会各界积极行动,严肃而厉害地打击湖区各类违法行为,故用“严厉”;十分认真地执行生态保护红线、环境质量底线、资源利用上线,使衡水湖的环境得到了持续改善。故用“严格”。
11. 心 依依 夕 走 弗/不 微 耿耿于怀 见到事物的一点苗头,就能料到它未来的发展趋势。 我们是朝夕相处的好朋友,当然会心有灵犀。
【详解】本题考查了补全词语和词语练习。
心有灵犀:比喻情意相通,意念相契合。
依依惜别:形容十分留恋,舍不得分开。
朝夕相处:早上到晚上都在一起。形容常生活在一起,关系密切。
走马观花:骑在奔跑的马上看花。原形容愉快和得意的心情。现比喻观察事物不深入,不细致。
自愧弗如(自愧不如):自己惭愧不如别人。
见微知著:见到事物的一点苗头,就能料到它未来的发展趋势。
(1)考查了词语的仿写。
画横线词语“依依惜别”是AABC式的词 ( http: / / www.21cnjy.com )语,这样的词语还有很多,如:念念不忘、井井有条、头头是道、斤斤计较、窃窃私语、历历在目、空空如也、多多益善、济济一堂、惴惴不安、默默无闻、碌碌无为、栩栩如生、彬彬有礼、依依不舍、源源不断、津津乐道、翩翩起舞、恋恋不舍等。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2)考查了成语的理解。
见微知著:微:小,指事物的萌芽状态。著:明显,指事物的发展。见到事物的一点苗头,就能料到它未来的发展趋势。【来源:21·世纪·教育·网】
(3)考查了用成语造句。
要求任选两个成语写一句话,注意审题,是写“一”句话。
示例:悠扬的毕业歌声响起,朝夕相处了六年的同学们眼含泪光,依依惜别。
12. 何当金络脑 快走踏 ( http: / / www.21cnjy.com )清秋 粉骨碎身浑不怕 要留清白在人间 只留清气满乾坤 日日 又日 取之 而青 草色遥看近却无 接天莲叶无穷碧 西出阳关无故人 明月何时照我还 日始出时去人近 日中时远也 日初出大如车盖 及日中则如盘盂 此不为远者小而近者大乎
【详解】本题考查名篇名句默写与理解。
(1)《马诗》唐·李贺:大漠 ( http: / / www.21cnjy.com )沙如雪,燕山月似钩。何当金络脑,快走踏清秋。其中“何当金络脑,快走踏清秋”的意思是:何时才能受到皇帝赏识,给我这匹骏马佩戴上黄金打造的辔头,让我在秋天的战场上驰骋,立下功劳呢。表达了作者热望建功立业而又不被赏识的心境。书写时注意“络”“踏”的正确写法。2-1-c-n-j-y
《石灰吟》明·于谦:千锤万凿出深山,烈 ( http: / / www.21cnjy.com )火焚烧若等闲。粉骨碎身全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其中“粉骨碎身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的意思是:即使粉身碎骨也毫不惧怕,只要把高尚气节留在人世间。作者在直抒情怀,立志要做纯洁清白的人。书写时注意“碎”的正确写法。21教育名师原创作品
书写时注意“乾”“坤”的正确写法。
(2)书写时要注意“取”“青”的正确写法。
(3)要注意“遥”“近”“莲”“碧”等易错字的书写。
(4)“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而日中时远也。”意思是:我认为太阳刚出来的时候离人近一些,而到中午的时候距离人远。21*cnjy*com
“日初出大如车盖,及日中则如盘盂,此不 ( http: / / www.21cnjy.com )为远者小而近者大乎?”意思是:太阳刚出来的时候像车盖一样大,等到正午就小得像一个盘子,这不是远处的看着小而近处的看着大吗?
要注意“盘”“盂”等易错字的书写。
13.我不赞同小学生带手机去学校。小学生自制力较差,这会严重影响学习。
【详解】本题考查了口语交际,完成此类题目 ( http: / / www.21cnjy.com )要注意分析所给材料,明确交际的内容,然后组织语言。首先要表明自己的观点,然后重点说明自己的理由,注意语句通顺,有条理。口语交际是小学语文中常见的题型,对于增强学生组织语言的能力、交际能力,提高学生写作水平很有帮助。
结合题干要求,谈谈自己对“小学生带手机去学校”的看法,答案合理即可,不唯一。
示例:我不赞同小学生带手机去学校。小学生自制 ( http: / / www.21cnjy.com )力较差,带手机去学校容易让学生沉迷于手机,这们不仅会严重影响学习,还会对他们的身心健康造成危害。
14.短文主要写了患风湿病的母亲不辞 ( http: / / www.21cnjy.com )辛苦连夜为“我”包粽子、煮粽子,还包了三种口味的粽子的事。 15.唉,女儿工作忙也是没办法的事情,在她明天走之前我得连夜包好粽子让她带走,让孩子们好好过一个端午节。 16.C 17.反复使用“絮絮叨叨”一词突出了絮叨中饱含的母爱。 18.母爱如粽 19.B21·世纪*教育网
【解析】14.本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概括。
纵观全文,联系第①自然段句子“端午节前 ( http: / / www.21cnjy.com )的周末,我回了趟老家。饭桌上,见到母亲抖着筷子,好几次夹不住菜。母亲说她患了严重的风湿病”可知这篇散文写了端午节前“我”回家探望母亲,母亲虽然患了风湿病,手抖得厉害,联系文章第③自然段句子“闺女,妈连夜包了几个粽子,你带一些回去,锅里的这几个,我煮好了,你等会儿吃了再走。”可知母亲还是连夜包了三种粽子让“我”带走。
15.本题考查人物心理活动的推测。
可以换位思考,如果你是母亲,你会怎么想。 ( http: / / www.21cnjy.com )首先母亲希望女儿多待一天,但又知道女儿工作很忙,所以母亲内心是矛盾的。用通顺的语言表达出母亲的这种心情即可。如:哎,孩子的工作那么忙,我给她包点粽子,让她吃吧,也算是过端午节了。
16.本题考查对重点句子的理解。
画线句,抓住加点词“赶紧拿起一个粽 ( http: / / www.21cnjy.com )子低头去剥”说明“我”看到母亲的手颤抖后,内心很感动,也很心疼,所以“我”赶紧拿起粽子去剥,以掩饰自己内心的情感。
故选C。
17.本题考查分析字词的含义。
第④自然段反复使用“絮絮叨叨”一词, ( http: / / www.21cnjy.com )母亲一边解开袋子一边嘱咐我,这种粽子孩子爱吃,那种粽子我吃了好,从中可以看出母亲对我的牵挂和叮嘱,突出了絮叨中饱含的母爱。
18.本题考查了给文章加标题。
阅读文章内容可知,文章以“粽子”为线索,表达了深深的母爱。所以可以拟写标题为:母爱如粽。
19.本题考查对词语的理解。
结合所给阅读链接,“舐犊之情”指父母对子女的感情。
A.说的是同学之间的情谊,不能用“舐犊之情”。
B.说的是父子之情可以用“舐犊之情”。
C.说的是对素不相识的陌生人的感情,不能用“舐犊之情”。
故选B。
20. 毛泽东 演讲稿 ( http: / / www.21cnjy.com ) 21.人总是要死的,但死的意义有不同。 22.B 23. 人总是会死的,只是有的死像泰山一样重,有的死跟鸟的羽毛一样轻。因此我们一定要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做一个对国家有用的人。 岳飞 邓世昌
【解析】20.本题考查了作家及其作品。
《为人民服务》是毛泽东主席于 ( http: / / www.21cnjy.com )1944年9月8日在张思德同志追悼会上的演讲稿。张思德同志在陕西烧炭时,因炭窑倒塌而牺牲。当时,抗日战争正处在十分艰苦的阶段,有许多困难需要克服。毛泽东主席针对这一情况,讲述为人民服务的道理,号召大家学习张思德同志完全彻底为人民服务的精神,团结起来,打败日本侵略者。【来源:21cnj*y.co*m】
21.本题考查了了找中心句。
中心句能体现语段主要内容或 ( http: / / www.21cnjy.com )主题,一般处于段首或段尾。阅读文段可知,这段话主要围绕“人总是要死的,但死的意义有不同”这一句具体论述了人不同意义的死。
22.本题考查了对文段内容的理解。
由段首中心句“人总是要死的﹐但死的意义有不同”可知﹐选段是从“如何对待‘死’的方面来论述“为人民服务”这个中心观点的。故选B。
23.本题考查了对句子的理解和分析。
(1)“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 ( http: / / www.21cnjy.com )”意思是人生本来就有一死,但有的人死得比泰山还重,有的人死的却比鸿毛还轻。“泰山”一般指的都是那种值得被我们敬仰和有重大价值的人或者事物。“鸿毛”一般指的都是微不足道的事情。因此这句话赞扬了那些为了民族利益而亡,死的光荣的人,同时也鄙视了那些为了个人私利﹐死不足惜的人。因此我们一定要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做一个对于国家有用的人。
(2)历史上死亡重于泰山的人物主要指为人民利益而死的,如民族英雄、革命先烈等。这类人物有:岳飞、文天祥、戚继光、于谦、邓世昌、史可法等。
24.例文:
送元二使安西改写
不知为何,今日渭城的早晨竟如此清凉,微风徐徐吹过树梢,湖面上泛起涟漪,似有种格外的通透又有些许凄凉。
我正坐于一间客栈的小楼上,透过窗户去欣赏外面 ( http: / / www.21cnjy.com )的风光,即便那风光如何秀丽,我都满不在乎,只盯着窗户,默默地叹息。这都是因为我的好友元二即将离开,我的心中纵使有万般不舍,也无可奈何,我只希望在临别之际,能再与我这朋友一叙,不知下次相见又会在何时。
我静默地等着元二的到来,这时,一滴雨滴落在了 ( http: / / www.21cnjy.com )我的手上,我将思绪拉了回来,紧接着,蒙蒙细雨便从天上飞泻而下,那路面上的每一粒微尘,都被雨水所打湿,但不一会儿,那雨水模糊了窗花。
我将目光从窗外移开,正好看到 ( http: / / www.21cnjy.com )元二坐在我的对面,我既惊喜,同时又有些不舍。元二似乎看出了我的心情,默不作声,我看着元二的眼睛,那眼中似乎有些许的泪光,我的眼角不禁微微一酸,忙转过头不再去看元二的眼睛。
这时的雨已经小了许多,这也预示着 ( http: / / www.21cnjy.com )我们相处的时间又缩短了些,我不免心生哀叹。再看着窗外,似乎比刚才更要清新,那客栈两旁的柳树上还留有些许的雨痕,几滴雨点顺着柳枝滑落,显得格外青翠。柳条随风慢慢舞动,似是在向故友招手,而这一次,我终还是留不住啊!
我的心中万分感慨,千愁万绪都汇集在一起,变 ( http: / / www.21cnjy.com )成了无限的不舍。再转过头,目光移到了元二的身上,我举起酒杯,对元二道:“元二,我的老朋友啊!我们即将要分别了,请你再干了这杯酒吧,这也算是我们的一个纪念了吧。”元二愣神了一会儿,随即便也举起酒杯,“嘭”的一声,两个酒杯相撞,而两个好友却要离别,这酒异常无味,我虽尝不出其中之位,但咽下去时,尽是苦涩。我再次哀叹:“元二啊,下次见面不知道在何时,但我希望今天我们能够喝得尽兴,畅快。否则啊!等到出了阳关,就再也见不到老朋友喽!”这话虽然直白,但是却令我们深有感触,这美好的时光只维持了一会儿,转眼间,一切似乎并没有改变,离别之人还是要离别的。
我们下了客栈,外面依旧下着蒙蒙的小雨, ( http: / / www.21cnjy.com )我看着元二上了马车,心里又增一份哀痛。元二回头看向我,对我挥手,而我却再没有力气去与他告别,反倒是那两棵杨柳,一直挥动着它的枝条,而这一次,一定是在招手。
看着元二渐渐远去的背影,我的眼眶有 ( http: / / www.21cnjy.com )点儿湿润了,随即,一滴水划过我的脸庞,我却分不清它是泪还是水。我转过身来,望着这间小客栈,回忆起种种,吟出了《送元二使安西》这首千古绝唱,希望风能将我的思念带给我远方的朋友,
让他能够看到,能够听到……
【详解】本题考查话题习作。
本题考查古诗改写。改写关键是想象 ( http: / / www.21cnjy.com )。想象要基于文本。改写古诗,要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对原诗的内容或形式进行加工改造。但是,这种改写必须忠实于原诗精神。想象要创意无限。首先是内容上的创新。我们在改写时要充分挖掘文本的“空白”,寻找最佳的切入点,大胆运用联想想象,去丰富拓展诗歌的内涵。改写古诗,可以通过人称的变化,改变叙述者的角度来创造;可以通过改变诗歌的结构顺序,重组诗歌的情节过程来创造;还可以改变原诗的写法,综合运用多元写作手法来丰满诗歌形象。想象要拓展主旨。改写古诗时,要以发展的观点去评价人物,以曼妙的语言去描绘人物,以辩证的思维去解读主题,这样不仅可以扩大古诗的外延,还可以使古诗绽放时代的异彩!
开头:开门见山,交代故事背景;
中间:写出诗歌背后的故事,注意写清事情的经过,结果;
结尾:总结全文,抒发感情。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