纲要(上)第7课 国家治理视角下的隋唐制度的变化与创新 课件(30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纲要(上)第7课 国家治理视角下的隋唐制度的变化与创新 课件(30张PPT)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79.7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3-08-29 23:36:5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30张PPT)
论中央政府之组织:结束了上半段历史上的三公九卿制,而开创了下半段的尚书六部制。论选贤与能:结束了上半段的乡举里选制,而开创了下半段的科举考试制。论租税制度:结束了上半段的田租力役土贡分项征收制,而开创了下半段的单一税收制。……我们可以说:唐代是中国历史上在政治制度方面的一个最大的转捩(liè)中枢。
——钱穆《中国历代政治得失》
第7课 国家治理视角下的隋唐的制度变化与创新
【课标标准】认识三国两晋南北朝至隋唐时期的制度变化与创新
《中外历史纲要上》第二单元 第7课
581年
察举制
九品中正制
汉末动荡
士族没落
察举弊端
科举制
强化考试
前202年
220年
两汉时期
589年
魏晋南北朝
隋唐…
思考:想一想,隋唐以前中国选官制度的发展经历了哪些阶段呢?
世袭制
前475
夏商西周
战国时期
军功爵制
历史纵横:汉末社会动荡,“人口流移,考详无地”,察举制所依赖的乡里清议失去了社会基础。当时,选官多操纵在地方大族名士手中。他们交结朋党,干扰选拔
举秀才,不知书;察孝廉,父别居;寒素清白油如泥,高第良将怯如鸡。
—《乐府诗集·杂歌谣辞·后汉桓灵时谣》
摆脱
适应
丧失了社会阶层的流动性,向贵族政治退化!
一、选官之变
之科举制

隋文帝
开始采用分科考试的方式选拔官员
隋炀帝
设进士科,科举制正式诞生
【核心概念】科举制:以分科考试选拔人才为特点,分为制举和常举。制举是皇帝自设科目考试选人;常举每年举行,其中明经和进士两科最受社会重视。考试合格,还需吏部铨选后方可正式任官。两宋进一步发展完善,“取士不问家世”,科举成为官员选拔的主要途径。
唐太宗
进士和明经两科,扩充国学规模
武则天
扩大了科举取士的人数,首创殿试、武举
唐玄宗
诗赋成为进士科主要考试内容
一、选官之变
之科举制
【课堂探究】科举制的背景
材料一:随着南北朝以来经济的发展,中小地主与富裕农民的数量日益增多,他们要求打破门阀士族的限制,在政治上得到发展。这一要求与隋朝打击豪强地主,加强中央集权的政策是相符合的。
——白寿彝主编《中国通史》
材料二:今台阁选举,涂塞耳目;九品访人,惟问中正。故据上品者,非公侯之子孙,则当涂之昆弟也。
——《晋书·段灼传》
背景:
①九品中正制的弊端;
②南北朝以来,士族衰落,寒门庶族地主势力上升,积极要求参政;
③加强中央集权的需要。(削弱士族势力,加强中央集权)
之科举制
一、选官之变
思考:根据材料与所学,科举制诞生的背景是什么?
进士科始于隋大业中,盛于贞观、永徽之际。缙绅虽位极人臣,不由进士者终不为美……其推重谓之“白衣公卿”,又曰“一品白衫”。其艰难谓之“三十老明经,五十少进士”。……其有老死于文场者,亦所无恨。故有诗云:“太宗皇帝真长策,赚得英雄尽白头!” ——王定保《唐摭(zhí)言》卷1《散序进士》
选官制度 九品中正制(曹魏创立) 科举制 (隋朝—1905年) 创新
选官权力
选拔方式
选拔标准
选材范围
中正官
中央政府
评定授官
分科考试
扩大(不限于士族)
较窄(士族为主)
才学
家世、道德、才能 → 家世
集权
公开
公平
开放
产生发展
社会地位高、公开公平
分科取士,才学标准
扩大统治基础
官本位思想
一、选官之变
之科举制
思考
科举制对中国历代王朝统治有什么影响?
积极影响:
①扩大了统治基础,加强了中央集权;
②打破贵族垄断官场情形,推动社会阶层流动;
③体现公开平等、竞争择优原则;
④提高官员文化素质,提高行政效率;
⑤有益于社会重学风气的形成和以儒学为核心的社会道德伦常;
⑥为近代西方文官考试制度所借鉴;
消极影响:
①注重考试成绩,忽视了对品德的考察;
②考试以儒学为主,忽视实用性,不利于科技的发展;
③八股取士,严重禁锢读书人的思想,使被选拔之人缺乏进取和创造精神。
④官本位主义(学而优则仕)。
一、选官之变
之科举制
(2022·湖南卷·3)据下表可知( )
A.世家大族没落 B.科举制存在严重弊端
C.门阀观念强化 D.九品中正制仍可延续
时间 事件
隋文帝开皇十五年(595) 废除九品中正制
隋炀帝大业二年(606) 始置进士科
唐高祖武德七年(624) 恢复九品中正制
唐太宗贞观初年(627) 再度废除九品中正制
A
易错点拨
唐代真实的选官制度
门荫取仕仍是主流。622~661年,通过科举进士及第的共290人,其中贞观年间年平均录取9人。
铨选仍重门第。 “榜出,势门子弟交相酬酢,寒门俊造,十弃六七”的现象。
有科举 ≠ 只有科举
程序公平 ≠ 结果公平
恩荫又可称为任子、门荫、荫补、世赏,是中国上古时代世袭制的一种变相。是指因上辈有功而给予下辈入学任官的待遇。
(2022·全国·模拟预测)下图反映了唐代前、后期入仕方式比重的变化。这说明唐朝( )
A.贵族的特权持续扩大 B.选官制度功能不断弱化
C.阶层流动性逐渐增强 D.地方割据势力日益强大
C
知识归纳:中国古代选官制度的发展演变
时代 选官制度 措施 标准
夏、商、西周
春秋、战国、秦
汉代
魏晋南北朝
隋唐至明清
发展趋势 世官制
亲贵合一世代相传
血缘
军功爵制
养士、军功、客卿
才能
察举制
察访人才举荐做官
品德
九品中正制
品第士人按品授官
门第
科举制
分科考试以成绩优劣定取舍
才学
①选官标准:
②选拔方式:
③选官原则:
④选官基础:
由家世门第逐渐演变为才学
由血缘、推荐、地方品评变为公开考试
逐步制度化、公开、公平、客观
日益扩大,官员的素质不断提高
【一】夯实基础:制度建树——中央行政制度的演变
1.初步形成
魏晋南北朝时期,尚书台改称尚书省,与中书省和门下省共同辅助决策,行使权力。
2.确立与完善
(1)隋文帝时,中央正式确立三省六部制。
(2)隋唐时期,三省职权分工明确,又彼此制约。
(3)三省长官共议国事,执宰相之职。唐太宗时常给品位较低的官员以宰相名号,扩大任用宰相的范围。宰相议事的地方叫政事堂,后改称中书门下,提高了行政效率,三省出现了一体化的趋势。
3.特点
①相权三分,相互牵制,加强皇权;②职责明确,提高效率;③协商政务,集思广益;
④节制君权,减少失误。⑤程序化、规范化。
4.影响
三省六部制是一套较为完备严密的封建官僚体系,有利于提高行政效率,减少决策失误,防止个人权力过分膨胀,加强了中央统治力量;三省分工,使相权一分为三,加强了皇权,使中央决策和行政体系日臻完善;三省六部制的确立和完备是中国政治制度的重大变革,对此后历朝产生了深远影响。
二、中枢之变
之三省六部制
封驳
呈交审核
草拟诏令
审核诏令
执行诏令
审核通过
分理政务
思考:
1.分工合作的三省职能是什么?是如何运作的?
尚书省
中书省
门下省
皇帝
吏部
工部
刑部
兵部
礼部
户部
政事堂
最近朝中
人才不够啊……
来场科举考试如何?
可。
安排了安排了。
在做了在做了。
科举考试报名开始
二、中枢之变
之三省六部制
思考:
2.分工合作的三省,办公机构却被隔离成内廷、外廷两部分,为什么?
3.参与决策的内廷被分为中书、门下两省,这一设计有何作用
(2021·北京卷·2)下图为唐代告身(官员接受官职的凭证)书写格式示意图。该图说明唐代告身( )
①由中书省和门下省官员共同草拟; ②在皇帝画可同意后交门下省审议;③最终由尚书省的官员签署并颁下;④可体现三省相互牵制又分工配合。
A.①③ B.②④ C.①② D.③④
D
二、中枢之变
之三省六部制
思考:4.如何评价分工合作的三省六部制?
汉代宰相是首长制,唐代宰相是委员制。最高议事机关称政事堂,一切政府法令,须用皇帝诏书名义颁布者,事先由政治堂开会议决,送进皇宫画一敕字,然后由政事堂盖印中书门下之章发下。没有政事堂盖印,即算不得诏书,在法律上没有合法地位……皇帝不能独裁,宰相同样不能独裁。
——摘编自钱穆《国史新论》
积极 分工明确,提高效率;彼此制约,加强皇权;集思广益,科学决策。政府趋向理性和成熟,有利于人民生活安定。
消极
政府趋向理性和成熟,
有利于人民生活安定。
创新
凡有政事,先由中书取旨撰拟诏敕,付门下审覆,再下尚书施行;步骤精密……惟是事权分立,往往发生流弊,尤以中书门下两省,或论难往来,各逞意气。太宗深察其弊,乃令三省长官合署办公,是谓政事堂,此实唐代宰相制度之一进步也。
——严耕望《唐代文化约论》
二、中枢之变
之三省六部制
唐初设政事堂于门下省。参加政事堂会议的原仅三省长官(中书令、侍中、尚书左右仆射),是当朝宰相。其后,皇帝又以他官参加政事堂会议,称为参知政事、同中书门下三品等(以后逐渐统一为同中书门下平章事之名),亦为宰相。
北宋前期沿唐制,以政事堂为宰相、参知政事议事办公处。政事堂囊括门下、中书和尚书三省的大部或主要职权,是最高行政机构。
元、明、清时,不再设政事堂。
政事堂制度始创于唐初,门下省设政事堂,作为三省宰相共同议定军国大政的场所。唐高宗时期,迁政事堂于中书省,唐玄宗时期,中书省与门下省的职权合而为一,政事堂改为中书门下。这一制度的变化( )
A.加强了中央对地方的管理 B.提高了中央的行政效率
C.缓解了皇帝与宰相的对立 D. 使六部的权限受到削弱
【历史探微】政事堂议事制度
B
时期 政权组织 权力分配 演变趋势

西汉 武帝前 武帝后 东汉 魏晋南北朝 隋唐 宋 元 明 清 三公九卿制
中外朝制
三公和尚书台
尚书、中书、门下形成三省
三省六部制
三公九卿制
二府三司制
一省二院制
内阁
军机处
丞相集决策、行政、用人等大权于一身
中朝决策,外朝执行
三公荣誉,尚书台掌决策和行政
三省共同辅助决策
中书起草诏令、门下封驳审议、尚书执行
丞相集决策、行政、用人等大权于一身
设中书门下,增设参知政事、三司使、枢密使分割相权
以中书省替代三省,为最高行政机关,其长官行使相权
废丞相,权分六部,设置内阁
设置军机处,君主专制达到顶峰
趋势:从总体上看,历代中央行政中枢制度经历了秦汉、唐宋、明清三个重要演变阶段。其总体趋势是削弱宰相权力,加强君主专制与中央集权。
相权不断削弱;
皇权不断加强
知识归纳:历代中枢机构的演变
实质:君主专制不断强化。
规律:行政中枢是王朝行政的核心,是中央集权加强的关键所在。从秦汉到明清,行政中枢制度处在不断调整变化之中。
精准突破:汉唐以来中枢权力体系的演变特点
①皇帝通过不断压抑、削弱相权来加强皇权。宰相制度沿着相权的步步削弱,君权的逐渐强化这根主线发展演变。
②中朝官向外朝官转化。中朝在牵制、架空外朝的同时,久而久之逐步发展为制度化、合法化的外朝中央机构。
③宰相职位的设置由实位转向虚位。由实位到虚位反映的是宰相权限及权威的下降,宰相不再专职是对相权的限制压缩。
④宰相权力不断分化。宰相既实行分权,在同一机构中,往往设置几个宰相职位,又注重事权的相对集中,弥补分权的效率低下的弊端。
在封建社会中,国家以土地和人口数为依据,向人们征收一定量的田赋、人头税,征派兵役、徭役等,形成的基本政治制度叫做赋税制度,也称为赋役制度。赋税是中国古代国家宏观管理经济的重要手段。是统治者为维护国家机器运转而强制征收的。赋税制度是随土地制度或状况的变化而变化的。
核心概念:赋税制度
三、赋税之变
之两税法
中国封建社会的赋役制度一般包括:
1.以人丁为依据的人头税,即丁税。
2.以户为依据的财产税,即调。
3.以土地为依据的土地税,即田租。
4.以成年男子为依据的徭役和兵役。
5.其他杂税。
1.知识整合:唐初之租庸调制
(1)目的:缓和阶级矛盾,保证财政收入,巩固封建统治
(2)指导思想:轻徭薄赋
(3)内容:除租、调外,男子不去服徭役的可以纳绢或布代役,称为“庸”。
(4)影响:
①保证农民有较充分的生产时间,有利于促进农业的发展;
②政府的赋税收入得到了保障。
(5)发展:①将赋税征收对象定为21—59岁的成年男子,减轻农民负担。②隋有年龄限制,唐无年龄限制,保证了农民的生产时间。
租庸调制的良好运行,有赖于政府掌握大量土地并授田于民的均田制和严格控制广大纳税农民的户籍制度。
三、赋税之变
之两税法
史料阅读(教材43页)
史书这样概括两税法的实行背景:
唐初赋敛之法曰租庸调……玄宗之末,版籍浸坏,多非其实。及至德兵起,所在赋敛,迫趣(cù)取办,无复常准。赋敛之司增数而莫相统摄,各随意增科,自立色目,新故相仍,不知纪极。民富者丁多,率为官为僧以免课役,而贫者丁多无所伏匿,故上户优而下户劳。吏因缘蚕食,旬输月送,不胜困弊,率皆逃徙为浮户,其土著百无四五。至是,炎建议作两税法。……其租庸调、杂徭 悉省。
——《资治通鉴》卷226
2.知识整合:唐后期之两税法
两税法背景:土地兼并严重,均田制无法推行,租庸调制无法维持,政府财政收入锐减。
755年,安史之乱
人口锐减
三、赋税之变
之两税法
(2)实行:780年,唐德宗接受宰相杨炎的建议,实行两税法。
(3)内容和影响:
征税对象:一律纳税(不分农商官贵,不分主户客户,以当时居住地编入户籍,定户等高低)
征税项目:每户按人丁、资产缴纳户税(按户等),按田亩缴纳地税,取消租庸调和一切杂税、杂役
征税标准:资产、土地为主
征收形式:户税纳钱,地税纳谷物
征税时间:夏、秋
4.特征:“惟以资产为宗,不以丁身为本”,以财产为主要征税标准。
2.知识整合:唐后期之两税法
扩大征税对象——增加财政收入
简化名目——利于避免官吏乱摊派
开创先河,减轻政府对农民的人身控制
适应了、促进商品经济发展
时间集中——便利纳税人、利于提高政府工作效率
冬小麦4、5月份收割;
春小麦8、9月份收割。
三、赋税之变
之两税法
唐初赋敛之法曰租庸调……玄宗之末,版籍浸坏,多非其实。及至德兵起,所在赋敛,迫趣(cù)取办,无复常准。赋敛之司增数而莫相统摄,各随意增科,自立色目,新故相仍,不知纪极。民富者丁多,率为官为僧以免课役,而贫者丁多无所伏匿,故上户优而下户劳。吏因缘蚕食,旬输月送,不胜困弊,率皆逃徙为浮户,其土著百无四五。
——《资治通鉴》卷226
赋税制度 征税原则 征税标准 征税对象 征税项目 征税次数
变化原因 租庸调制
两税法
创新
人丁为主
财产为主
受田农民
不分主客
租庸调及杂税杂役
户税(货币)、地税
旬输月送
夏秋两季
标准公平
扩大对象
简化名目
固定时间
量入为出
量出制入
保证财政
①户籍失实,土地兼并,均田制破坏;
②官吏盘剥,税收不公,农民逃亡;
③租庸调制无法维持,财政锐降。
唐初赋敛之法曰租庸调……玄宗之末,版籍浸坏,多非其实。及至德兵起,所在赋敛,迫趣(cù)取办,无复常准。赋敛之司增数而莫相统摄,各随意增科,自立色目,新故相仍,不知纪极。民富者丁多,率为官为僧以免课役,而贫者丁多无所伏匿,故上户优而下户劳。吏因缘蚕食,旬输月送,不胜困弊,率皆逃徙为浮户,其土著百无四五。
——《资治通鉴》卷226
先计州县每岁所应费用及上供之数而赋于人,量出以制入。户无主客,以现居为簿,人无丁中,以贫富为差。为行商者,在所州县税三十之一,使与居者均,无侥利。居人之税,秋、夏两征之。其租庸调、杂徭悉省。
——《资治通鉴》卷226
三、赋税之变
之两税法
阅读课本P43【问题探究】中的两则材料,结合所学知识,评议两税法并谈谈你对两税法利弊的认识
积极
消极
①简化税收名目,扩大税收对象,保证国家的财政收入; ②减轻了政府对农民的人身控制;③以货币为主要征税方式,在一定程度上有助于商品经济的发展。④是中国古代税制上的一次重大变革。
并没有减轻纳税农民负担①没有规定全国统一税额,各州之间税赋轻重不均;
②各类加征及苛敛杂税对两税法造成破坏瓦解。
③土地兼并严重;
④长期不调整户;
⑤没有灾害减免的规定等两税法。
创新
照大历十四年所收之数作为标准。故陆贽说:“此乃采非法之权令以为经制,总无名之暴赋以立恒规。”他批评政府不体恤民间困苦,把平时征收的税如“急备”、“供军”、“折估”、“宣索”、“进奉”等各种摊派,全部加入两税法中,一并征取。……前者(租庸调制)授田征租之制,后者(两税法)却是仅征租而不授田。故两税制已完全丧失为民制产之精神,造成社会上贫富更加悬殊,土地兼并益发猖狂。
——钱穆讲授,叶龙记录整理《中国经济史》第十章
三、赋税之变
之两税法
(2021·吉林·一模)晚唐780年开始实行的“两税法”的特点是“舍人税地”,依据土地资源而不是人口去征税。宋朝至清朝基本继承了这一财税思想,从法律上确认和保护土地所有权,把征税重点放在土地上。唐朝以后经济政策的调整( )
A.遏制了土地兼并的蔓延与发展 B.有利于生产要素的合理配置
C.保护了小农经济的成长与壮大 D.使封建土地私有制确立起来
【典例精析】
【答案】B
【详解】结合所学知识分析题意,唐宋以后的土地政策,有利于土地的集中和土地所有权的转移,导致土地买卖的发展,有利于农业生产要素和劳动力的流动,B项正确。唐宋政府的这些措施加速了土地兼并的发展,排除A项;土地集中不利于小农经济的壮大,C项错误;封建土地私有制确立于战国,D项错误。
B
知识拓展:赋税制度的演变历程——人丁与财产的流变
时间 赋税制度 标准 趋势
魏晋
唐初 唐中期 明代 清初 租调制
按户征粮纳绢
租庸调制
两税法
一条鞭法
摊丁入亩
可以庸代役
按土地和财产收税
取消人头税
按亩征收银两
①以人丁为主到;
②以土地财产为主;
③人身控制逐渐松驰;
④税收种类减少;
⑤从实物地租到货币地租;
⑥不定时—基本定时;
江西省吉安市白鹭洲中学 李小珊
如何进行制度建设?对于国家和人民来说,怎样的制度才是好制度?结合材料和本课所学,谈谈你的看法。
立足国情
百生争鸣
制度是人类社会的组织规则,它规定人的活动范围,影响人的选择,注定其结局。
——赵冬梅《法度与人心》
——[英]查尔斯·汉迪《第二曲线》
与时俱进
适时创新
以民为本
社会公平
治理效能
学习借鉴
以隋文帝、唐太宗、武则天、唐玄宗等为代表的一批政治家开明豁达,充满自信,既善于从历代兴亡中总结出治国安邦的政治经验,又锐于制度的建设与创新,开创了唐前期一百多年持续繁荣的局面……成为以后中国古代政治的典范。
——王小甫 张春海 张彩琴编著《创新与再造:隋唐至明中叶的政治文明》
政治智慧
220年
581年
618年
907年
两个趋势:
官僚政治发展日趋成熟
按财产征税的理念逐步确立
三省六部制——中央行政制度
三个创新:
魏晋南北朝
隋朝
唐朝
九品中正制、三省制、租调制
科举制形成、
三省六部制确立
科举制完善、租庸调制、两税法
科举制——选官制度
两税法——赋税制度
一个继承:唐承隋制
挖掘制度创新与国家发展的互动关系,关注在制度创新过程中体现出的“公开公平公正”的理念。
本课总结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