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2张PPT)
统一的帝国
短命的王朝
第三课
秦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建立
课标要求:通过了解秦朝的统一业绩,认识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建立和巩固在中国历史上的意义;通过了解秦汉时期的社会矛盾和农民起义,认识秦朝崩溃和两汉衰亡的原因。
第三课 秦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建立
始皇帝,自是千古一帝也。始皇出世,李斯相之,天崩地坼,掀翻一个世界,是圣是魔,未可轻议。
——李贽《藏书》
李贽
为何“未可轻议”?
何为“千古一帝”?
壹
一统之盛——
秦的统一
一统之盛——秦的统一
问题一:秦为何能统一六国?
材料一 战国时代,随着兼并不断,此前较小的国,这时多已灭亡;诸大国地益广,兵益多,进而互相吞并。而位处不同区域的华夏政权楚、燕、赵、秦等国与周边少数民族出现同源共祖的观念,为秦最终建立多民族中央集权国家打下根基。
——吕思勉《中国通史》
材料二 秦孝公据崤函之固,拥雍州之地,君臣固守以窥周室。
——贾谊《过秦论》
天时:
兼并战争促使大国的形成;华夏认同观念的推动;
统一成为发展趋势
地利:
秦国地理位置优越,物质基础雄厚
一统之盛——秦的统一
问题一:秦为何能统一六国?(结合课本“学思之窗”)
材料三 臣闻地广者粟多,国大者人众,兵强则士勇。是以泰山不让土壤,故能成其大;河海不择细流,故能就其深;王者不却众庶,故能明其德……夫物不产于秦,可宝者多;士不产于秦,而愿忠者众。今逐客以资敌国,损民以益仇,内自虚而外树怨于诸侯,求国无危,不可得也。
——《史记·李斯列传》
人和:
励精图治、广纳贤才、吏治清明
商鞅变法,国家日益强盛
一统之盛——秦的统一
上不失天时,下不失地利,中得人和而百事不废。
——《荀子·王霸篇》
公元前230-前221年,秦国远交近攻,逐个击破,一统天下。
天时
地利
人和
一统之盛——秦的统一
南方:征服越族地区,加强对西南控制
北方:击退匈奴;
在旧长城的基础上,修筑西起临洮,东至辽东的万里长城
一统之盛——秦的统一
问题二:秦有哪些巩固中央集权统治的措施?
“朕德高三皇,功过五帝”
材料四 皇帝名位制度渗透了天命观念,以天人合一来证明皇帝是惟一至尊,并且有意营造皇权专制神秘化。它不厌其烦地从天命的角度来论证皇权的合理,把皇帝的统治意图和一应措施都诿称为上天的意志,仗天命以立威严,借天命以成人事,挟天命以制臣民。
——韦庆远《中国政治制度史》
措施一:皇帝制度的确立
(皇帝至上,皇权独尊,皇位世袭)
一统之盛——秦的统一
问题二:秦有哪些巩固中央集权统治的措施?
县令
皇帝
丞相
太尉
御使大夫
奉常
郎中令
卫尉
廷尉
典客
宗正
治粟内史
少府
太仆
郡守
九卿:泛指分掌具体事务的诸卿
材料五 “秦朝政治措施之重要者,当首推废封建而行郡县。然封建之废,实不始于秦,自春秋以来,西周封建旧制,固已日在崩坏之中,封建制渐崩坏,即郡县制渐推行,二者相因,本属一事,考之《左传》,晋人早有县制。”
——钱穆《秦汉史》
措施二:中央确立三公九卿制,地方推行郡县制
一统之盛——秦的统一
问题二:秦有哪些巩固中央集权统治的措施?
“车同轨,书同文,行同伦”
领域 措施
政治 确立皇帝制度,中央实行三公九卿制
地方推行郡县制
地方推行户籍制度
经济 统一车轨、文字、货币、度量衡
法治 颁行法律
社会风气 整顿社会风俗
一统之盛——秦的统一
东至海暨朝鲜
西至临洮、羌中
南至北向户
北据河为塞,并阴山至辽东
一统之盛——秦的统一
小组讨论:统一多民族国家建立的意义。
并吞战国,海内为一,功齐三代。——《汉书·主父偃传》
材料六 封建者,统一之反也。封建之制废,则统一之业成矣。然后世又有为统一之梗者,则叛民、叛将之割据是也。柳子厚(柳宗元)谓秦有叛民,而无叛吏;汉有叛国,而无叛郡;唐有叛将,而无叛州。盖郡县之设,既无世袭,不得私有其土而有其民,而又不假之以兵,其势固无从叛。
——吕思勉《中国通史》
顺应历史发展大势;
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
推动统一多民族国家政治、经济、社会发展
贰
一统之殇——
秦朝的暴政
一统之殇——秦朝的暴政
暴政之下 危机初显露
材料七 秦统一之后,秦始皇多次到各地巡视,并且用刻石方式宣扬自己的显赫业绩,宣称“一家天下,兵不复起”,“人迹所至,无不臣者”。然而就在一次出巡途中,随从车辆被刺容掷出的铁椎击中,秦始皇侥幸逃生。后来,又有人在预石上刻下“始皇帝死而地分”的标语。这都说明外表强盛的秦朝,存在着严重的统治危机。
——《中外历史纲要上》
一统之殇——秦朝的暴政
材料八 修驰道,筑长城,戍无岭,全国征发徭役总数至少在300万人次以上,秦朝总人口数约2000万,按古人通常的计算方法,其中壮丁不超过400万,可谓是举国就役。
——赵铁峰《中国古代史》
材料九 始皇初即位,穿治郦山,及并天下,天下徒送诣七十余万人,穿三泉,下铜而致椁,宫观百官奇器珍怪徙臧满之。令匠作机弩矢,有所穿近者辄射之。以水银为百川江河大海,机相灌输,上具天文,下具地理。以人鱼膏为烛,度不灭者久之。
——《史记·秦始皇本纪》
大兴土木穷奢极欲
秦朝暴政的表现(一)
秦朝暴政的表现(二)
秦始皇求仙问药
秦始皇巡游
秦始皇封禅
一统之殇——秦朝的暴政
秦朝暴政的表现(三)
材料十 秦王怀贪鄙之心,行自奋之志,不信功臣,不亲士民,废王道而立私爱,焚文书而酷刑法,先诈力而后仁义,以暴虐为天下始。
——贾谊《过秦论》
材料十一 秦灭六国后,嬴政“使得天下豪富于咸阳”,一次就迁徙十二万”。这样既便于控制他们、防止他们成为六国分裂协力的支持力量,又加强了首都的繁荣。……甚至征发商人和“治狱吏不直者"、“诸尝逋亡人”、“赘婿“等一起远征和戍守边地。
——朋奎相.陈流(中国古化改革史论》
加强对人民的管控,加强皇权,巩固中央集权
里耶秦简户籍薄
一统之殇——秦朝的暴政
叁
一统之亡——
秦末农民起义与秦的速亡
一统之亡——秦末农民起义与秦的速亡
陈胜、吴广起义示意图
材料十二 二世元年七月,发闾左適戍渔阳,九百人屯大泽乡。陈胜、吴广皆次当行,为屯长。会天大雨,道不通,度已失期。失期,法皆斩。
——《史记·陈涉世家》
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农民大起义
材料十三 数日,号令召三老、豪杰与皆来会计事。三老、豪杰皆曰:“将军身被坚执锐,伐无道,诛暴秦,复立楚国之社程,功宜为王。”陈涉乃立为王,号为张楚。
——《史记 陈涉世家》
谁更像一个领导者?
一统之亡——秦末农民起义与秦的速亡
材料十四(刘邦进关后)与父老约法三章耳:杀人者死,伤人者刑,及盗抵罪。
——荀悦《汉纪》
材料十五 刘邦善于运用“群策”,因此可以发挥“群力”。项羽不用“群策”,以致“自屈其力”。楚汉的胜负由此已见分晓。
——中国社科院历史研究所《中国通史》【贰】
刘邦 废秦苛法 善于用人 听取谏言 指挥得当
项羽 刚愎自用 不善用人 赏罚不明 烧杀掠虐
废秦
得民心者得天下
历史发展的趋势
课堂小结:
何为“千古一帝”?
为何“未可轻议”?
结束诸侯割据
实现了国家的统一
废除了旧制度,建立起了一整套君主专制中央集权的制度对后世影响深远
统一度量衡、货币
对外北击匈奴、修建万里长城
历史评价:科学、全面、正确、客观、辩证地解释历史。
焚书坑儒、刑罚严苛、暴政、好大喜功
功vs过?
公元前221年
公元前210年
公元前209年
公元前207年
公元前206年
公元前202年
远交近攻
各个击破
建立秦朝
定都咸阳
大兴土木
求仙问药
征发繁重
刑法严苛
焚书坑儒
矛盾激化
变本加厉
农民起义
反秦势力
日益壮大
进占咸阳
秦朝灭亡
争夺权力
楚汉战争
刘邦胜利
陈胜吴广
大泽乡起义
课堂小结:
刘邦项羽
两大集团
东郡陨石案
《史记·秦始皇本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