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7张PPT)
清朝前中期的
鼎盛与危机
中外历史纲要上
第四单元 明清中国版图的奠定与面对的挑战 第14课
西汉
唐朝
清朝
中国古代出现过哪几个盛世?
汉武盛世
贞观之治
开元盛世
康乾盛世
盛世
指在较长时间内统治集团文治武功到达一定水平、保持国家繁荣昌盛的社会现象。
《中外历史纲要》p21【学习聚焦】
汉武帝顺应时代需要,采取了一系列巩固和发展大一统国家的措施。
《中外历史纲要》p33【学习聚焦】
唐前期出现盛世局面,统一多民族国家得到进一步巩固和发展。
为什么清朝前中期的中国社会被“康乾盛世”?统一多民族国家在清朝是否得到进一步巩固和发展?
第14课 清朝前中期的鼎盛与危机
第14课 清朝前中期的鼎盛与危机
通过了解明清时期统一全国和经略边疆的相关举措,知道南海诸岛、台湾以及包括钓鱼岛在内的附属岛屿是中国版图一部分,认识这一时期统一多民族国家版图奠定的重要意义;
通过了解明清时期封建专制的发展、世界的变化对中国的影响,认识中国社会面临的危机。
课标要求
学习内容
一、“盛世”表现:康乾盛世的多面表现
二、“盛世”保障:康雍乾时期的君主专制
三、“盛世”危局:统治危机的初显
壹
“盛世”表现
康乾盛世的多面表现
材料1:
第一,稳定的国家大一统局面的实现;
第二,人口突破三亿;
第三,经济发展,城镇繁荣,经济总量在世界经济格局中长期处于领先地位;
第四,国家财政储备雄厚;
第五,《四库全书》等著名的大型文化工程的完成;
第六,在周边各国及全世界都具有很高的地位与美好的形象。
——摘编自郭成康等《康乾盛世历史报告》
一、“盛世”表现:康乾盛世的多面表现
户部右侍郎于敏中赋诗称颂乾隆皇帝云:
“觐光扬烈,继祖宗未经之宏规;轹古凌今,觐史册罕逢之盛世。”
经略边疆 奠定版图
社会
经济
文化
国际形象
一、“盛世”表现:康乾盛世的多面表现
康雍乾时期的疆域奠定
◎《康熙皇舆全览图》
◎《乾隆内府舆图》
《乾隆内府舆图》的绘制上补足了《康熙皇舆全览图》中缺少新疆、西藏部分地区的测绘。
该时期统治者在治理边疆上做出哪些努力以巩固统一多民族国家格局?
为什么康熙时期没有对新疆、西藏部分地区进行实测?
地区叛乱
蒙古
1757年击败准噶尔部
设立盟、旗二级统治
新疆
平定大小和卓叛乱
1762年设立伊犁将军
西藏
政府册封达赖班禅
1727年派遣驻藏大臣
1793年颁布《钦定藏内善后章程》29条
材料2:
(一)大皇帝特赐一金瓶,今后遇到寻认灵童时用满、汉、藏三种文字写于签牌上,放进瓶内,由呼图克图和驻藏大臣在大昭寺释迦佛像前正式掣签认定。
……
(十)驻藏大臣督办藏内事务,应与达赖喇嘛、班禅额尔德尼平等,共同协商处理政事,所有噶伦以下的首脑及办事人员以至活佛,皆是隶属关系,无论大小都得服从驻藏大臣。
——节选自《钦定藏内善后章程》
◎乾隆帝颁发给西藏地方政府的金瓶
西南地区
改土归流
“土” 承袭制的土司制度
“流” 有任期、可调动的流官
改
强化中央统治、推动社会进步
留有土舍、土目等残余
在内地设立18省
分设巡抚、总督治理
少数民族地区
设置理藩院专管民族事务
因地制宜 因俗而治
尊重各民族风俗习惯与宗教信仰
治理形式多样
边疆政策特点
一、“盛世”表现:康乾盛世的多面表现
康雍乾时期的疆域奠定
地域 疆域治理措施
新疆 平定→设伊犁将军
蒙古 平定→设盟、旗二级统治
西藏 册封、派遣驻藏大臣、颁布《章程》
西南地区 改土归流
少数民族地区 设置理藩院专管民族事务
内地十八省 分设巡抚,总督治理
东北、北部和西部边疆 分设若干将军辖区和办事大臣辖区
雅克萨之战爆发
1689年中俄签订《尼布楚条约》
从法律上确定黑龙江、乌苏里江流域包括库页岛在内的广大地区都是中国领土。
1662年郑成功驱逐荷兰殖民者
1684年清朝在台湾设府 隶属福建省
地域 疆域治理措施
台湾 收复→设台湾府,隶属福建省
沙俄 侵占→签订《尼布楚条约》
新疆 平定→设伊犁将军
蒙古 平定→设盟、旗二级统治
西藏 册封、派遣驻藏大臣、颁布《章程》
西南地区 改土归流
少数民族地区 设置理藩院专管民族事务
内地十八省 分设巡抚,总督治理
东北、北部和西部边疆 分设若干将军辖区和办事大臣辖区
一、“盛世”表现:康乾盛世的多面表现
康雍乾时期的疆域奠定
疆域奠定意义
材料3:
像康乾盛世那样对边疆地区真正实现了长期的稳定的有效的政治管辖和军事控制,边疆地区成为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内地的汉族与边疆地区的少数民族以经济文化纽带联系在一起成为唇齿相依、血肉相连的一个整体——这一切都是以往任何朝代都无法望其项背的。
——摘编自郭成康等《康乾盛世历史报告》
维护国家主权与领土完整
巩固统一多民族国家格局
探究1
西跨葱岭
北接西伯利亚
东北至外兴安岭和库页岛
西南抵喜马拉雅山脉
南海诸岛、台湾及其包括钓鱼岛在内的附属岛屿是中国版图一部分
一、“盛世”表现:康乾盛世的多面表现
康雍乾时期的疆域奠定
材料4:
“中国之一统,始于秦,塞外之一统,始于元,而极盛于我朝。自古中外一家,幅员极广,未有如我朝。”
——《清世宗实录》卷八十三
疆域奠定意义
◎明朝疆域图(1433年)
◎清朝疆域图(1820年)
◎中华人民共和国地图
近现代中国疆域变迁的发端
奠定现代中国版图的基础
疆域奠定意义
一、“盛世”表现:康乾盛世的多面表现
康雍乾时期的疆域奠定
古代疆域的定型
滋生人丁
永不加赋
摊丁入亩
赋税制度的新发展
百姓赋税中以人丁为单位征收的“丁银”数额固定下来
将丁银分摊入田赋一并征收
推动
简化税收手续
稳定财政收入
人身依附关系松弛
一、“盛世”表现:康乾盛世的多面表现
经济、社会、文化、国际形象
总结性大型典籍编纂
清乾隆后期,编成了中国古代最大的丛书《四库全书》。分为经、史、子、集四大部,每部下面又分许多类。对中国古代文献进行了一次系统和全面的整理。
美好的中国形象
材料5:
“中国是举世最优美、最古老、最广大、人口最多和治理最好的国家。”
——伏尔泰
贰
“盛世”保障
康雍乾时期的君主专制
乾隆的一天(据赵翼《檐曝杂记》整理) 时间 内容
卯时(早上五点) 起床
膳后(吃完早饭) 看奏折、依次召见大臣、最后见军机大臣。如果召见新录用的文武官员,让吏部、兵部带其来拜见。
日加已(约上午十一点) 娱乐活动,如写字、画画、作诗等
晚膳后 处理当天没处理完的工作
处理工作完毕后 就寝
材料6:
二、“盛世”保障:康雍乾时期的君主专制
达到顶峰的君主专制:皇帝勤政
对皇帝个人的政治才干提出更高要求
该石印是雍正皇帝的宝玺,反映他在位期间“惟以一人治天下,岂为天下奉一人”的心态。现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院。
◎“为君难”石印
探究2:结合具体史实,说明奏折制度如何强化了皇帝对官僚机构的控制。
◎清朝红漆皮奏折匣
雍正帝要求湖南布政使朱纲密查湖南巡抚王朝恩,朱批说:“汝其事事留意,看其居心行事,倘少有不妥处,密奏以闻。”为了防止朱纲隐情不报,特别告诫:“如稍隐匿,不以实告,欺蔽之咎,汝难辞也。”
——《细讲中国历史丛书》
材料7:
两把钥匙分别由官员和皇帝持有
地方官员
上级官员
皇帝
秘密协商,单线联系
简便快速,效率高
编织官员监督网络
二、“盛世”保障:康雍乾时期的君主专制
达到顶峰的君主专制:奏折制度
材料8:
世宗时,因西北用兵,设立军机处,后遂相沿未撤。从此以后,机要的事务,都归军机,唯寻常本章,乃归内阁。军机处之权,就超出内阁之上了。六部长官,都满汉并置。而吏、户、兵、刑四部,尚侍之上,又有管部大臣,事权不一。
——张荫麟、吕思勉、蒋廷黻《中国史纲》
材料9:
(嘉庆皇帝)谕:军机处为办理枢务承写密旨之地,首以严密为要,军机大臣传述朕旨,令章京缮写,均不应稍有泄漏。
——《枢垣记略》卷一四
议政王大臣会议
由满洲贵族组成
皇帝无法改变决定
南书房
绕过议政王大臣会议
皇帝草拟谕旨
军机处
皇权日益膨胀
军机处完全秉承皇帝旨意,是皇权意志的体现。
二、“盛世”保障:康雍乾时期的君主专制
达到顶峰的君主专制:军机处
二、“盛世”保障:康雍乾时期的君主专制
达到顶峰的君主专制:文字狱
材料10:
1726年雍正年间礼部侍郎查嗣庭到江南某省主持科考,试题出的是「维民所止」,出自《大学》。但这句话却被人送到雍正面前,说「维止」二字乃是去「雍正」之首的意思(雍正无头),雍正轻信大怒,令查嗣庭斩首,后死于狱中。
——据《细讲中国历史丛书》整理
查嗣庭试题案
加强思想控制,形成“万马齐喑”局面。
皇上曰可,臣亦曰可;皇上曰否,臣亦曰否。
皇帝制度
中外朝制度
三省六部制
二府三司制
文官制度
内阁制度
秦
汉
隋唐
宋
明
遭到外戚、朋党、权臣牵制
政令难以下达
易造成分裂割据
古代君主专制发展达到顶峰
二、“盛世”保障:康雍乾时期的君主专制
达到顶峰的君主专制:乾纲独断
乾纲独断,乃本朝家法。自皇祖、皇考以来,一切用人听言大权从无旁假。
探究3:【小组讨论】结合具体史实,说明清朝皇帝实现大权独揽有何利弊?
利
提示:请同学们先梳理清代之前统治者加强皇权的制度建设,并归纳其产生的弊端。
吸取前代教训;完善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政治体制;提高朝廷统治效能
弊
仅凭统治者意志决断;皇权走向僵化;不利于社会稳定发展
封建专制制度开始走向衰落
叁
“盛世”危局
统治危机的初显
三、“盛世”危局:统治危机的初显
内忧:人口膨胀之危
年度 人丁(口) 田地(亩) 每人平均亩数
顺治18年(1661) 21,068,609 549,357,640 26.07
康熙24年(1685) 23,411,448 607,843,001 25.96
雍正2年(1724) 25,284,818 683,791,427 27.04
乾隆31年(1766) 209,839,546 741,449,550 3.53
嘉庆17年(1812) 351,693,179 792,024,423 2.19
探究4:同学们能够从图表中归纳哪些信息?
——据梁方仲编著《中国历代户口、田地、田赋统计》整理
人地矛盾加剧
材料12:
高、曾之时……而户口则增至十倍二十倍,是田与屋之数常处其不足,而户与口之数常处其有余也。又况有兼并之家,一人据百人之屋,一户占百户之田,何怪乎遭风雨、霜露、饥寒、颠踣而死者之比比乎!
——洪亮吉《意言 治平篇》
经济繁荣
国土开发
材料11:
贫富矛盾激化
三、“盛世”危局:统治危机的初显
内忧:人口膨胀之危
白莲教大起义爆发
导致
人地矛盾加剧
政治腐败严重
贫富矛盾激化
◎天理教攻入紫禁城打斗所留下的痕迹
材料13:
变起一时,祸积有日。当今大弊,在“因循怠玩”四字,实中外之所同。朕虽再三告诫,舌敝唇焦,奈诸臣未能领会,悠忽为政……予唯返躬修省,改过正心,上答天慈,下释民怨。诸臣若愿为大清国之忠良,则当赤心为国,竭力尽心,匡朕之咎,移民之俗;若自甘卑鄙,则当挂冠致仕,了此一身,切勿尸禄保位,益增联罪。笔随泪酒,通谕知之!
——《清仁宗实录》卷 274嘉庆十八年九月庚辰
罪己诏
材料14:
英国礼单:装有110门大炮的“君主号”战舰模型、榴弹炮、迫击炮、卡宾枪、步枪、连发手枪、蒸气机、棉纺机、梳理机、织布机、天体运行仪、地球仪。
——【英】马戛尔尼《乾隆英使觐见记》
三、“盛世”危局:统治危机的初显
外患:闭关自守之危
天朝上国意识,态度自守
在官方和民间严限交流措施
1793年马戛尔尼使团访华,乘兴而来、败兴而归……
乾隆帝:天朝物产丰盈,无所不有,原不借外夷货物以通有无。
对华贸易请求
仅保留广州十三行一处
四处通商口岸
x
材料15:
“十八世纪的康乾盛世,貌似太平辉煌,实则正在滑向衰世凄凉,可当时中国没有人认识到这一历史真相。历史的悲剧只有在悲剧造成以后很久时间,人们才会感到切肤之痛。”
——戴逸:《十八世纪的中国与世界·导言卷》
君主专制制度
传统小农经济
天朝上国意识
资本主义制度
资本主义经济
殖民扩张意识
文明的错位!
四、课堂小结
盛世危局之思:世界潮流下的危机
下课!敬请指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