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年暑期苏教版数学六上第二单元《分数乘法》预习作业三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
一、选择题
1.下面( )幅图表示的意义。
A. B.
C. D.
2.已知a×=b×,那么( )。
A.a>b B.a=b C.a<b D.无法确定
3.两根同样长8米的铁丝,从第一根截去它的,从第二根截去米,余下的部分( )。
A.一样长 B.第一根长 C.第二根长 D.无法确定
4.同学们一起读《西游记》,淘气用了30天读完,笑笑所用的时间是淘气的,奇思用的时间是笑笑的。请根据问题选择解决问题的算式。
(1)笑笑读完全书用了多少天?( );
(2)奇思读书时间是淘气的几分之几?( );
(3)奇思读书时间比笑笑少几分之几?( )。
括号中依次应该填入( )。
① ② ③ ④
A.①③② B.①②③ C.①③④ D.④③②
5.如图,一个正方体纸盒展开图,要使得它折成正方体后,相对面上的两个数互为倒数,则A是( )。
A.2 B. C.1 D.
二、填空题
6.公顷=( )平方米 2时15分=( )时 4060毫升=( )升
7.如图,在一个平行四边形中,丙的面积是48平方厘米,甲的面积占平行四边形面积的,甲的面积是( )平方厘米,乙的面积是( )平方厘米。
8.有三堆围棋子,每堆60枚,第一堆有是白子,第二堆的黑子与第三堆的白子同样多。这三堆棋子中一共有( )枚白子。
9.据了解,火车票是按“全程票价×”的方法确定的。已知A站到F总里程数站全程票价500元,如图是全程各站之间的里程数:
王阿姨从C站出发,E站下车,票价应该是( )元:李叔叔从B站上车,票价为250元,他的目的地是( )站。
10.如图,大长方形的面积记为“1”,则阴影部分的面积用小数表示是( )。
三、判断题
11.2个相乘,用算式表示是×2。( )
12.的倒数是3.2。( )
13.××=×3=。( )
14.所有自然数都有倒数,1的倒数是1。( )
15.两根同样长的绳子,第一根剪去,第二根剪去米,两根绳子剩下的长度一定相等。( )
四、计算题
16.口算
17.递等式计算
五、脱式计算
六、解答题
18.两筐苹果共重70千克。从第一筐取出放入第二筐,两筐苹果就同样重。原来两筐苹果各重多少千克?
19.把630毫升果汁倒入6个小杯和1个大杯,正好都倒满。已知小杯的容量是大杯的,小杯和大杯的容量各是毫升?
20.如图,剪两个边长都是10厘米的正方形,把其中一个正方形的顶点固定在另一个正方形的中心点上。旋转其中一个正方形,两个正方形不重叠部分的面积一共是多少平方厘米?
参考答案:
1.C
【分析】根据分数乘法的意义,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用乘法计算。
【详解】根据分数乘法的意义表示:的是多少,据此解答。
A.图形表示的意义是:,
B.图形表示的意义是:的,
C.图形表示的意义是:的,
D.图形表示的意义是:的,
故答案为:C
【点睛】本题重点是考查了学生对分数乘法意义的理解与掌握情况。
2.A
【分析】根据题意,利用实例法解答,假设a×=b×的得数等于1,利用因数与积的关系求出未知的因数,再比较数据大小。
【详解】假设a×=b×=1,那么a=1÷=4,b=1=3,因为4>3,所以a>b。
故答案为:A
【点睛】本题考查了分数大小比较的方法。
3.C
【分析】根据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用这个数乘几分之几,即第一根截去了:8×=3(米),还剩下8-3=5(米),第二根截去了米,还剩下:8-=(米),之后再比较大小即可。
【详解】第一根余下部分是:(米)
8-5=3(米)
第二根余下部分是:(米)
因5米米,所以则第二根剩余的多;
故答案为:C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的计算方法,同时要清楚分数后面加单位表示具体的量。
4.A
【分析】(1)把淘气读完这本书的时间看作单位“1”,根据乘法的意义,用淘气读完这本书的时间乘,即可计算出笑笑读完全书用了多少天。
(2)根据乘法的意义,用乘,即可计算出奇思读书时间是淘气的几分之几。
(3)把笑笑读完这本书的时间看作单位“1”,根据分数减法的意义,用单位“1”减去,即可计算出奇思读书时间比笑笑少几分之几。
【详解】(1)30×=28(天)
笑笑读完全书用了28天;
(2) ×=
奇思读书时间是淘气的;
(3)1 =
奇思读书时间比笑笑少。
故答案为:A
【点睛】本题考查分数乘法应用题,解题关键是先找出题目中的单位“1”是哪个量,再根据一个数乘分数的意义,列式计算。
5.A
【分析】由正方体展开图可知:折成正方体后与A相对面是,根据倒数的意义,用1÷即可求出A的值;据此解答。
【详解】由题意可知:折成正方体后与A相对面是
1÷=1×2=2所以A是2。
故答案为:A
【点睛】本题考查正方体展开图及倒数的意义。
6. 1500 2.25 4.06
【分析】1公顷=10000平方米;1时=60分;1升=1000毫升;高级单位换算成低级单位,乘进率,低级单位换算成高级单位,除以进率,据此解答。
【详解】公顷=1500平方米
2时15分=2.25时
4060毫升=4.06升
【点睛】熟记进率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7. 16 32
【分析】根据图可知,丙的底是平行四边形的底,丙的高是平行四边形的高,根据三角形的面积公式:底×高÷2,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公式,底×高;当三角形和平行四边形等底等高时,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是三角形的2倍,则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是:48×2=96(平方厘米),甲的面积占平行四边形面积的,单位“1”是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单位“1”已知,用乘法,即96×=16(平方厘米),用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减去甲的面积再减去丙的面积即可求出乙的面积。
【详解】48×2=96(平方厘米)
甲的面积:96×=16(平方厘米)
96-48-16=32(平方厘米)
所以甲的面积是16平方厘米;乙的面积是32平方厘米。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平行四边形的面积以及三角形的面积公式的运用,同时掌握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的计算方法并灵活运用。
8.80
【分析】首先把每堆棋子的总量看作单位“1”,根据分数乘法的意义,用每堆棋子的总量×,求出第一堆有白子多少枚;然后根据第二堆黑子与第三堆的白子同样多,可得第二堆和第三堆的白子的总量等于第二堆棋子的总量,所以第二堆和第三堆的白子一共有60枚,据此求出这三堆棋子一共有白子多少枚即可。
【详解】60×+60
=20+60
=80(枚)
有三堆围棋子,每堆60枚,第一堆有是白子,第二堆的黑子与第三堆的白子同样多。这三堆棋子中一共有80枚白子。
【点睛】此题主要考查了分数乘法的意义和应用,要熟练掌握,解答此题的关键是判断出:第二堆和第三堆的白子一共有60枚。
9. 200 E
【分析】先求出C站到E站的里程,再根据“全程票价”,代入数值即可求出票价;用李叔叔票价除以全程的票价,再乘总里程数,求出李叔叔乘车的里程,再根据里程进行解答即可。
【详解】800-400=400
500×=200(元)
票价应该是200元;
250÷500×1000
=×1000
=500
300+500=800
李叔叔的目的地是E。
【点睛】本题考查了分数乘法的意义和计算方法的应用。关键是理解火车票的计算方法。
10.0.7
【分析】由图可知,将大长方形的面积记为“1”,空白部分表示,先把大长方形的面积平均分成5份,取其中的3份,用分数表示;再将这3份看作单位“1”,平均分成2份,取其中的1份,也就是求的是多少,用×即可求出空白部分;再用1-×即可求得阴影部分的面积。
【详解】1-×
=1-
=0.7
阴影部分的面积用小数表示是0.7。
【点睛】本题考查了画图表示分数乘分数,突出了对算理的理解,还考查分数、小数之间的关系和互化。
11.×
【分析】2个相乘,根据分数乘法的意义,可以列式为×,由此判断。
【详解】2个相乘,用算式表示是×。
故答案为:×
【点睛】本题关键是注意区分:
1.分数乘以整数:和整数乘法意义相同,就是求几个相同加数的运算;
2.一个数乘以分数:是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
12.√
【分析】若两个数的乘积是1,我们就称这两个数互为倒数,求一个分数的倒数,只需把这个分数的分子和分母交换位置,再化成小数即可,据此解答。
【详解】的倒数是。
=3.2
原题说法正确。
故答案为:√
【点睛】此题主要考查了倒数的定义:若两个数的乘积是1,我们就称这两个数互为倒数。
13.√
【分析】根据分数乘整数的意义,分数乘整数的意义与整数乘法的意义相同,都表示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的简便运算。据此判断即可。
【详解】××
=×3
=
故答案为:√
【点睛】此题考查的目的是理解掌握分数乘整数的意义,明确:分数乘整数的意义与整数乘法的意义相同。
14.×
【分析】乘积是1的两个数互为倒数。1的倒数是1,0没有倒数。据此解答。
【详解】最小的自然数是0,0乘任何数都得0,所以0没有倒数。
原题说法错误。
故答案为:×
【点睛】掌握倒数的意义是解题的关键。
15.×
【分析】两根同样长度的绳子,如果剪去的一样多,那么剩下的就一样多,直接比较剪去的即可。
【详解】第一根剪去的长度=绳子全长×,由于绳子长多少米是未知的,所以剪去的长度也是未知的,无法与第二根剪去的长度比较。原题说法错误。
故答案为:×
【点睛】此题考查了分数乘法的意义,明确题目中两个表示的意义是不同的。
16.;;;;
6;1;;
【详解】略
17.;;
50;
【分析】根据四则运算法则,先算乘除法,后算加减法即可。
【详解】
=
=
=
=
=
=
=
=
=50
=
=
=
=
18.第一筐苹果的重量为45千克;则第二筐苹果的重量为25千克
【分析】由题意可知,设第一筐苹果的重量为x千克,则第二筐苹果的重量为(70-x)千克,根据等量关系:第一筐苹果的重量-第一筐苹果的重量的=第二筐苹果的重量+第一筐苹果的重量的,据此列方程解答即可。
【详解】解:设第一筐苹果的重量为x千克,则第二筐苹果的重量为(70-x)千克。
x-x=(70-x)+x
x=70-x+x
x+x=70-x+x+x
x=70+x
x-x =70+x-x
x=70
x×=70×
x=45
70-45=25(千克)
答:第一筐苹果的重量为45千克,则第二筐苹果的重量为25千克。
【点睛】本题考查用方程解决实际问题,明确等量关系是解题的关键。
19.小杯的容量是70毫升;大杯的容量是210毫升
【分析】根据题意,可设大杯的容量为x毫升,小杯的容量就是x毫升,根据6个小杯的容量+1个大杯的容量=630毫升,列出方程,解方程即可。
【详解】设大杯的容量为x毫升,小杯的容量就是x毫升。
x+x×6=630
x+2x=630
3x=630
3x÷3=630÷3
x=210
210×=70(毫升)
答:小杯的容量是70毫升,大杯的容量是210毫升。
【点睛】本题考查了简易方程的应用,弄清题目的数量关系,根据数量关系列出方程是解题的关键。
20.150平方厘米
【分析】先过O点分别向正方形的边作垂线,画图如下:
因为是正方形,所以OA=OB,又因为重叠部分是由两个边长都是10厘米的正方形重叠而成,所以三角形AOC和三角形OBD形状大小完全相同,可以将三角形OBD割补到三角形AOC的位置。因此重叠部分就是每个正方形面积的,用两个正方形的面积和减去每个正方形被重叠的面积即可。
【详解】由分析可得:
10×10×2-10×10××2
=100×2-100××2
=200-25×2
=200-50
=150(平方厘米)
答:两个正方形不重叠部分的面积一共是150平方厘米。
【点睛】本题考查的是重叠问题,从正方形中心向对边作垂线是解题的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