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5张PPT)
制作我的小乐器
说教材
说学情
说板书设计
说教学反思
说教法学法
说教学过程
说教材
《制作我的小乐器》是教科版四上声音单元最后一课,教材分两部分内容:设计自己的小乐器;制作并改进自己的小乐器。这两部分内容如果都要展开,一节课的时间是不够的,于是尝试着运用STEAM的理念与工程设计的思想,通过创设情境,让孩子们经历设计、制作、测试、改进、展示、评价这几个环节,激发学生的创造才能,提高他们的实践能力,体会科学与工程技术的密切联系。
说学情
学情分析
对声音比较全面的认识
一定的动手能力
乐于合作分享
思维尚未达到工程设计的高度
融合steam理念的教材接触不多
浓厚的探究兴趣
说教法学法
三段式教学法=任务驱动法+启发法+讨论法
教法分析
形势新颖
因材施教
循序渐进
分层兼顾
学法分析
从读书中来学到探索发现
从问题中来学到思考质疑
从动手中来学到更多能力
从交流中来学到知识稳固
从读中学、问中学、动手中学、交流中学来达到乐学、会学、善学、志学的目的,以便更好的提高和巩固自身的能力 。
改变物体的属性可以使它发出高低不同的声音。
科学概念目标
1.经历从设计、制作、调整、展示的完整的制作自己的小乐器过程。
2.通过口述、图示等方法表达自己的设计和想法,能从交流中提取信息改进自己的小乐器。
科学探究目标
养成乐于动脑、动手的习惯,感受到身边处处是科学。
科学态度目标
感受科学技术对我们生活的影响,利用科学与技术的结合可以改变我们听到的声音高低,并演奏悦耳的音乐作品。
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
改变物体的属性可以使它发出高低不同的声音。
科学概念目标
通过“设计、制作、测试、改进、评价”的完整的制作自己的小乐器过程,将科学与技术密切结合起来
科学探究目标
00
养成乐于动脑、动手的习惯,感受到身边处处是科学。
科学态度目标
科学技术影响我们的生活,并不断改变我们的生活
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
教学目标
教学重点
根据自己的需求设计小乐器并画出草图。
教学难点
能够根据自己的设计选择不同的材料及工具,制作并且改进小乐器
说教学过程
STEAM
音乐party
带领学生回顾不同乐器发出高低不同声音的原理,进而直接提出让学生自己设计并制作小乐器的要求。我试图引导学生思考制作出一个成功的小乐器需要经历哪些环节,并出示评价表,做到评价先行。
设计与制作
思考:
1.制作什么类型乐器?
2.用什么材料制作小乐器?
3.如何让这些材料做出的小乐器发出高低不同的声音?
材料可自带
设计与制作
设计要求 :1.用图文结合有标注画出小乐器的设计简图 2.能向同学们简要说明你的设计原理 3.遇到的问题,解决的措施。
采用希沃直播功能同步直播各组学生的制作过程,更好地展示每位学生思维的差异性,使课堂学习多一份挑战。
设计图展示
各小组采纳同学与老师的建议后,改进并调试自己的小乐器。调试结束,在完成组内自评的基础上,由小组代表去到相邻组进行组间互评。
改进与评价
课堂小结
学生评价结束后,选取本场获得星最多的小组颁发“最佳工程星”奖状。并鼓励其他小组不要气馁,工程学家们就是在不断改进、完善中建造出一个个优秀的作品。由于课堂时间有限,可布置学生回家继续改进调试并思考如何将生活中的材料用于制作小乐器使其也能弹奏出美妙的乐曲,将课堂知识延伸至生活中,有效落实双减,做到减量不减质。我们的孩子不能只是学科知识的复制者,而应该是灵动生命的生活者。
说板书设计
说教学反思
在制作的过程中,大部分学生选择制作吹奏类乐器,比如使用吸管或者试管,经过实验,我发现两者的效果都很不错,但还是塑料吸管更易操作携带。同时,准备材料时,考虑到橡皮筋不易固定,学生在选材时提倡使用工字钉或者螺丝钉,采用像吉他等乐器的固定方式,便于调整橡皮筋的松紧。
教具改进
采用体积较大的组装纸板,增大橡皮筋与纸面的距离,以达到弹拨类乐器声音明显的效果。
学生利用家中废弃的纸板箱做音箱,周围画上图案,成功做出了精美的橡皮琴。也实现了废物利用,体现了孩子们环保的意识。
教具改进
孩子们大胆创新,做出小鼓,笛子,水琴
至此乐队组建完毕,音乐party要如期开展
全班合奏《玛丽有只小羔羊》
教学亮点
我认为本堂课的亮点:1、举办一场“音乐party”作为任务驱动,能让学生将项目化学习与真实生活相联系激发学生探索的欲望,并且最终成功举办音乐会.2、量规先行,采用KT板将每个环节的都呈现出来,评价量表前置,突出以终为始、自主评价,既减少了教师对学生活动的干预,又保证跨学科学习的自主性和流畅性。同时,教师提供关键环节中的及时性评价,引导研究方向,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
感谢聆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