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6张PPT)
制作我的小乐器
目录
CONTENTS
教材简析
01
学情分析
02
教学过程
03
教学反思
06
教 学 目 标
教 学 方 法
04
05
01教材简析
01教材简析
本课内容是四上第一单元第八课
声音的产生
声音的传播
声音的变化
整合运用
01教材简析
第一部分:选择材料,设计小乐器并画出简图。
第二部分:制作,调试,展示小乐器。
运用STEAM教学理念和工程设计思维
02学情分析
知识概念方面
对声音有了比较全面的认识,并且知道了音高的变化因素。
知识技能方面
学生拥有初步的工程设计实践能力
情感态度方面
充满好奇心和求知欲,喜欢玩中学,做中学。
学情分析
学情
分析
03教学目标
03教学目标
领域 科学知识学段目标(3-4年级)
物质与科学 知道声音有高低和强弱之分;制作能产生不同高低、 强弱声音的简易装置,知道振动的变化会使声音的高低、 强弱发生改变。
技术与工程 知道设计包括一系列步骤,完成一项工程设计需要分工与合作,需要考虑很多因素,任何设计都受到一定的条件制约。
(依据《新版小学科学课程标准》)
养成乐于动脑、动手的习惯,感受到身边处处是科学。
科学态度目标
感受科学技术对我们生活的影响,利用科学与技术的结合可以改变我们听到的声音高低,并演奏悦耳的音乐作品。
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
改变物体的粗细、长短、松紧等属性可以使它发出有规律的高低不同的声音。
科学概念目标
1.经历从设计、制作、调整、展示的完整的制作自己的小乐器过程。
2.通过口述、图示等方法表达自己的设计和想法,能从交流中提取信息改进自己的小乐器。
科学探究目标
教学目标
01
02
03
04
(依据教材、教参等内容制定目标)
根据提供的材料自主选择,并制作小乐器。
教学重点
1
设计小乐器并画出设计图,以及调试乐器。
教学难点
教学重难点
2
04教学方法
04教学方法
本课利用视频通过启发式教学,激发学生兴趣,与学生一起谈话、讨论核心问题,明确任务。运用小组合作进行开放式项目化学习,借助“脚手架”辅助学生顺利完成学习任务。
05教学过程
01
02
03
04
视频导入
确立标准
教学过程
TEACHING PROCESS
05
06
评价展示
研讨改进
制作调试
选材设计
第一环节 视频导入
基于情境,明确任务:制作自己的小乐器,演奏《两只老虎》
1、难度适中
2、学生熟悉
第二环节 确立标准
评价小乐器的标准:
1、小乐器成品与设计图一致
2、能发出与音阶接近的声音
3、使用方便,能演奏《两只老虎》
4、成本节约(未增加材料的小组得1星,增加材料的小组得2星)
5、制作过程中,小组有分工有合作
自评:我们小组一共得了( )颗星。
我们小组哪些方面需要改进?
设计要求
任务要求
成本意识
合作意识
依据项目化学习的关键要素
学习支架
第三环节 选材与设计
纸盒、橡皮筋、琴桥
烧杯、小锤子、水、量杯
吸管、橡皮泥、尺子、剪刀、泡沫胶
1、容易获得
2、可塑性强
1、方便易得
1、方便固定
2、可装饰
弹拨类
打击类
吹奏类
2、控制水量
依据教师反复挑选,试教的结果
依据小学生特有的设计思维:
什么类别
哪些材料
如何发声
如何改变
设计简图
提 供 支 架
突 破 难 点
第三环节 选材与设计
第四环节 制作与调试
1、按图初步制作,边交流边调试。
2、尝试演奏《两只老虎》。
3、按照调音步骤,校对乐器的音准,完成自评。
五个音阶
变化量减少
音高变化因素
音高变化走向
基于学情和试教结果,提供学习支架,解决教学难点
第六环节 研讨与改进
1、研讨有方向
2、达成交流目标
第五环节 评价与展示
1、搭建交流平台
2、提升语言表达能力
3、弥补差距
制作我的小乐器
明确任务
确立标准
选材设计
制作调试
评价展示
研讨改进
设计图展示区
板书设计:
TEACHING REFLECTION
教学反思
课题
体现技术与工程领域
渗透STEAM理念
过程设计
自主选材、自定标准
自主设计、自评展示
课前准备
材料的方便、易得、易操作
实施过程
教师是指导者
学生是活动主体
06教学反思
教学
反思
感谢聆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