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单元第3课时 5 的乘法口诀 (教学课件)-二年级数学上册同步高效课堂系列 苏教版(共24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第三单元第3课时 5 的乘法口诀 (教学课件)-二年级数学上册同步高效课堂系列 苏教版(共24张PPT)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4.1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苏教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23-08-29 14:08:2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24张PPT)
小学数学·二年级(上)·SJ
第3课时 5 的乘法口诀
能正确而熟练地运用5的乘法口诀求积,通过训练培养学生的推理能力和思维敏捷性。
理解5的乘法口诀的产生,初步掌握5的乘法口诀。
经历找规律,归纳口诀的过程,会运用归纳的口诀进行计算,培养学生推理、敏捷思维的能力和学习习惯。
分析乘法应用题的数量关系,解答乘法应用题。
根据图意独立写出乘法算式并编出相应的乘法口诀。
使学生体会乘法口诀可以来自实际问题的情景,能主动参与编口诀的活动,能独立思考、相互交流,增强学习数学的自信心;进一步体会乘法口诀的结构和规律,感受口诀在计算中的作用,产生对数学的热情。
划龙舟的来源
划龙舟是一项起源于中国南方的传统文化体育活动。其起源时间可以追溯到古代中国春秋时期。在那个时候,楚国大夫屈原因政治被排斥和沦为宦官而自杀,群众为了怀念他,在汨罗江边划船找他的尸体。大家都怕鱼虾啃食,又怕水中的恶鬼作祟,所以就在船上放粽子和用红绸作饰,想要让鱼虾远离,恶鬼不敢靠近。同时还有人用桨击水,以避免鬼怪靠近。后来这个活动就传承下来,成为了-项传统的民间体育活动,也就是今天的划龙舟比赛。在另一个传说中,龙舟比赛起源于中国南方的吴越国。相传,吴越国的王族被侵略了,为了鼓舞士气,就在船上划龙舟,以表示抗击敌人的决心。这项活动最终演变为-种竞技性的比赛,受到了越来越多的人们的欢迎。无论是哪个传说,划龙舟的起源都与纪念和爱国活动有关。它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一部分,代表着民族的团结和向上进取的精神。
两个小树十个杈,不长叶子不开花,
能写会算还会画,天天干活不说话。
请你猜谜语
谜底:小手
探究5的乘法口诀
看图与理解
6
小朋友,你们划过船吗?瞧,这些小朋友划着船多么开心呀!
看图与理解
6
同学们从图上知道了哪些信息?
看图与理解
6
从图上可以知道,水面上有5只船,每只船上都有5个人。
每只船坐5人,2只船坐多少人?3只、4只、5只船呢?
分析与解答
6
每只船坐5人, 2只船坐多少人? 3只、 4只、 5只船呢?
算一算,填在表里。
船的只数
人 数
1
2
3
4
5
10
15
20
5
25
想一想
想一想:怎么编出5的乘法口诀?
1个5
1×5=5
一五得五
2个5相加
2×5=10
二五一十
3个5相加
3×5=
三五( )
4个5相加
4×5=
四五( )
十五
20
船的只数
人 数
1
2
3
4
5
10
15
20
5
25
5个5相加
5×5=
五五( )
15
25
二十
二十五
探究5的乘法口诀的特点
6
5×3= 5×4=
5×1= 5×2=
5
15
10
20
想一想:
各用到了哪句乘法口诀?
易错警示:同一句乘法口诀最多能写出两道乘法算式。
总结归纳
5的乘法口诀特点
一五得五
二五一十
三五十五
四五二十
五五二十五
第二个乘数都是五
第一个乘数,后一个比前一个多1
后一个积比前一个积多5,每相邻两句口诀之间相差5
积的个位是0,乘数应填双数,积的个位是5,乘数应填单数。
达标检测,巩固练习
1.对口令。
得五。
一五
二五
一十。
三五
十五。
四五
二十。
五五
二十五。
游戏规则:我说上半句,你说下半句。
2.
三五十五
四五二十
二五一十
10
20
15
观察每组算式,你有什么发现?在小组里交流。
3.先说乘法口诀,再写得数。
5×3=
5×1=
2×5=
4×5=
5×4=
3×5=
1×5=
5×5=
15
5
10
20
5
20
15
25
4.

3
5
15
×
5.
答:跳绳的有6人。

3
2
6
×
(1)跳绳的有多少人?
( )

5.
答:跳绳的和拍球的一共有8人。

6
2
8

(2)跳绳的和拍球的一共有多少人?
( )

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一一得一
一二得二
一三得三
一四得四
二二得四
二三得六
二四得八
三三得九
三四十二
四四十六
1-5的乘法口诀
一五得五
二五一十
三五十五
四五二十
五五二十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