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单元第4课时 乘加、乘减 (教学课件) 二年级数学上册同步高效课堂系列 苏教版(共30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第三单元第4课时 乘加、乘减 (教学课件) 二年级数学上册同步高效课堂系列 苏教版(共30张PPT)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3.5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苏教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23-08-29 14:11:4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30张PPT)
小学数学·二年级(上)·SJ
第4课时 乘加、乘减
体会到解决问题的多样性,培养发散思维能力,发展探索,合作的能力,并体验成功的乐趣。
了解含有乘加或乘减的算式的运算顺序,能正确地进行乘加或乘减的运算,并通过计算帮助自己记忆乘法口诀。学会用含有乘加或乘减的算式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进一步学会合作交流,在合作中建立对数学学习的兴趣。
掌握乘加、乘减的意义及运算方法,理解乘减的算理,并进行乘加乘减间的改写。
从解决实际问题中明白乘加、乘减的运算顺序。
通过讨论、交流,使学生发现解决一个问题有不同的方法,从而培养学生从不同角度观察、思考问题的习惯,体现解决问题策略多样化的思想。
乘号的变化
中国古人及古希腊的丢番图都不用乘号,但后者则以两数并列表示相乘(与加法相同)。印度的巴赫沙里残简中,把数排成字符编码表示。300多年前,英国数学家威廉·奥特雷德于1631年在其著作《数学之钥》 中首次以“×”表示两数相乘,即现代的乘号。后来,莱布尼茨于1698年7月29日给约翰·伯努利的一封信内提出以圆点“·”表示乘,以防“×”号与字母“X”混淆。
生物小组养金鱼
4 + 3=7
3 + 4=7
4 + 4=8
4 × 2=8
2 × 4=8
4 + 3=7
3 + 4=7
4 + 4=8
4 × 2=8
2 × 4=8
探究乘加运算
看图与理解
7
这是生物组养的金鱼。
你从图中知道了什么?说一说。
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
看图与理解
7
?条
如何计算,还可以怎样列式?
分析与解答
?条
方案1:把几个鱼缸里金鱼的条数相加。
4+4+4+1=13(条)
分析与解答
?条
方案2:先算3个4条是多少,再加上1条。
3×4+1=13(条)
想一想
想一想:4+4+4+1=13,是连加算式,那3×4+1 =13里既有乘法又有加法,叫什么算式?怎么计算?
小结:既有乘法又有加法,叫乘加。
想一想
想一想:4+4+4+1=13,是连加算式,那3×4+1 =13里既有乘法又有加法,叫什么算式?怎么计算?
3×4+1=
12
13
13(条)
答:一共养了13条金鱼。
易错警示:在乘加算式中,先算乘法再算加法。
探究乘减运算
分析与解答
?条
方案3:假设4个水缸里都有4条鱼,那最后一个鱼缸里多数了3条。
4×4-3=?
还可以怎么算?
想一想
4 ×4-3=
13
有乘又有减的算式是什么算式?
既有乘法又有减法,叫乘减。
减的“3”是什么意思?
想一想
4 ×4-3=
13
先算什么?
4×4-3=
16
13
答:一共养了13条金鱼。
13(条)
易错警示:在乘减算式中,先算乘法再算减法。
达标检测,巩固练习
1.
4 ×5+2=
22
?个
2.说说先算什么,再计算。
10
5×2+3=
13
2×4+3=
3×3-2=
1×4-3=
3×2-4=
4×4+4=
11
7
1
2
20
8
9
16
6
4
3.
2×5+5=
15
3×5+5=
4×5+5=
3×5=
4×5=
5×5=
20
25
15
20
25
你发现了什么?
用一句口诀可以推算出和它相邻的口诀。
4.你能按规律再画5个圆吗?

3
3
9
×
(1)一共画了多少个 ?
( )

答:一共画了9个 。
4.你能按规律再画5个圆吗?

3
5
15
×
(2)一共画了多少个圆?
( )

答:一共画了15个圆。
4.你能按规律再画5个圆吗?
答:一共画了17个圆。
(3)如果接下去再画2个圆,一共画了多少个圆?

5
3
2
17
×

( )

5.算一算,填一填。
1×3+1=
4
2×4+1=
3×5+1=
2×2=
9
16
4
9

4
4
16
×
3×3=
6.王月抛一枚硬币,用画“正”字的方法记录每次落下后朝上的一面,结果如下表。(一画表示1次,一个“正”字表示5次)正面朝上的有多少次?反面朝上的呢?
答:正面朝上的有22次,反面朝上的有18次。

5
4
2
22
×

( )


3
5
3
18
×

( )

正面:
反面:
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既有乘法又有加法的算式叫做乘加;
既有乘法又有减法的算式叫做乘减;
乘加乘减算式中,先算乘法再算加(减)法。
乘加、乘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