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课 从隋唐盛世到五代十国》教学设计
课标分析
《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对本课的要求是:通过了解隋唐时期封建社会的高度繁荣,认识隋唐时期民族交融、区域开发的新成就。结合课标要求中的行为动词和教材内容来看,课标在识记层面,要求学生了解唐朝社会高度繁荣的表现及原因。理解层面,要求学生理解隋唐时期民族交融与区域开发的新成就;唐朝前期民族交融如何渗透于社会经济、政治、文化各层面;唐朝繁荣与民族交融之间的互动性。应用层面,要求学生认识到民族交融促进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巩固与发展的重要历史意义,体会到统一之中暗含分裂因素,盛世之下隐含社会弊端,分裂中又有统一的趋势。
教材分析
本课为统编版《中外历史纲要(上)》第二单元“三国两晋南北朝的民族交融与隋唐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发展”的第六课《从隋唐盛世到五代十国》。本课上承南北朝的民族交融与统一大势,系统阐释了隋唐时期的国家统一、繁荣富强到五代十国的分裂过程,主要讲述了隋唐时期的高度繁荣,并聚焦于唐前期盛世局面在政治和经济上的表现,及其与民族交融的关系,凸显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进一步巩固与发展。第七课、第八课主要阐述隋唐时期的制度创新与文化昌盛,因此本课内容为后两课内容的学习奠定了知识基础,是后两课学习的重要背景,因此也是本单元内容的重点。本课共分三个子目:“隋朝的兴亡”,“唐朝的繁荣与民族交融”,“安史之乱、黄巢起义和五代十国”。第一子目主要讲述隋何以“盛极一时”,虽短命而亡,但对后世“影响深远”;第二子目主要讲述唐朝前期的盛世局面、唐朝与周边民族的交往交流交融;第三子目主要讲述唐朝中后期政局、五代十国的分裂以及统一趋势。三个子目按时间顺序体现历史发展过程,各有侧重又紧密相连,立体地展示了该时期盛衰变化的时代发展趋势,体现了“盛世下难掩危机,分裂中又有统一”的内涵。
学情分析
本课结合初高中教材内容等设计了学情调研问卷(见后文),基于此,从以下四个层面进行学情分析:1.已知:初中历史七年级下册第一单元,共五课,分别为“隋朝的统一与灭亡”、“从‘贞观之治’到‘开元盛世’”、“盛唐气象”、“唐朝的中外文化交流”、“安史之乱与唐朝衰亡”。整体架构与本课有一定相似性。初中教材主要阐释了隋唐统一、发展、衰亡的一系列具体史实,重点阐述了唐朝盛世的政治局面;盛世的经济、文化表现;唐朝的对外交流。学生已对基本史实有所认识,因此本课教学应注重回顾所学,引导学生深入思考隋唐盛衰的深层逻辑,培育独立搜集史料、阅读分析史料的能力。2.想知:根据调研问卷,学生主要想了解唐朝盛在何处,为何而盛。故本课讲授应注重从整体上建构盛世的表现,串联相应的形成原因。对于盛世形成的原因的分析,可以结合部分学者的研究与观点,引导学生抽象思考。3.未知:根据调研问卷,部分学生对唐朝管理少数民族地区的措施;中原民族与少数民族交流的意义;安史之乱后唐朝的政局未形成整体的认识,对民族交流对统一多民族国家巩固与发展的重要意义认识有所欠缺。4.能知:根据心理学、教育学相关理论及学生的认知水平、知识体系,通过教师建构问题链,创设情境,学生能够对隋唐五代的盛衰变化及其原因形成系统的认识;对唐朝前期的社会的高度繁荣、民族交流的活跃形成整体认识;对一定时间内统一与分裂的趋势、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与发展形成抽象认识,并能实现知识迁移。在认识民族交融、区域开发新成就的基础上,筑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教学目标
1.通过阅读教材及课程讲授,掌握隋唐五代盛衰变化的表现和原因、民族交融的重要作用、区域开发的新成就,了解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在这一时期的发展。(时空观念、历史解释)2.通过自主搜集史料和问题探究,了解史料类型,认识不同类型史料所具有的不同价值,并掌握获取史料的基本方法。能够恰当运用不同类型的史料及其价值,分析唐朝与周边民族的相互关系。(史料实证、时空观念、历史解释)3.通过展示唐朝边疆与周边少数民族分布图,学生了解唐朝在不同区域采取的不同政策,理解民族交融与唐朝繁荣之间的互动性,认识少数民族对于边疆开发的积极贡献,体悟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进一步巩固与发展。(唯物史观、时空观念、家国情怀)4.通过教师讲授及学生知识体系的自我建构,形成对隋唐五代社会变迁的整体认识,认识到盛世下难掩危机,分裂中又有统一的历史规律,并增强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唯物史观、历史解释、家国情怀)
教学重点和难点
1、教学重点唐前期盛世的表现与原因,以及民族交融、区域开发的新成就。【确立依据】“依标托本”,根据《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的课标要求和本课相关内容的初高中教材分析,以及学情分析等,确定本课的教学重点。2、教学难点民族交融与唐朝社会繁荣的互动性;唐中后期的局面,以及如何辩证理解藩镇割据。【突破方法】根据学情分析及教材内容等确立教学难点,并尝试通过层层递进、相互关联的问题链进行突破。
教学资源和教学方法
(一)教学资源历史图片 历史地图 文字材料 多媒体(二)教学方法以历史问题探究法为主,辅之以历史影像教学法、讲授法。(三)教学设计理念与思路本课原有的子目是:“隋朝的兴亡”、“唐朝的繁荣与民族交融”、“安史之乱、黄巢起义和五代十国”。通过对本课教材逻辑结构、叙事内容的分析,以及学情的考量等,这里将本课教学内容整合为三个篇章:第一篇章:悠悠洛水,盛衰论说;第二篇章:盛世光影,泱泱大唐;第三篇章:盛极而衰,晚来难安。总体上以时间为时间顺序为线索,各篇章内容围绕教学的重难点,设计相互关联的问题链层层递进,并将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的培育融入其中,促发学生的深度学习。(四)教学环境设计与资源整合本课在多媒体课件环境下实施。拓展的文字材料主要依托于《资治通鉴》、《隋唐制度渊源论略稿》、《唐代政治史述论稿》等;图片材料依托于中国国家博物馆(中国国家博物馆官方网站 () ( https: / / www. / ))、故宫博物院(故宫博物院 (dpm.) ( https: / / www.dpm. / Home.html ))等。
板书设计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导入新课 【资源呈现】 交河故城【教师讲授】昔日遗址,今日荣光。在东天山南麓、吐鲁番盆地的北缘,矗立着一座雄伟的交河故城。岁月洗礼,古城遗址不仅沉淀了厚重的岁月沧桑,更是大唐繁盛的历史标签,它见证了唐朝与西域各民族的交融交往。这个多元文化的汇集地,又曾有怎样的辉煌呢?让我一同进入第六课《从隋唐盛世到五代十国》。 通过教师讲解,结合视频,认识交河故城在唐朝时促进民族交融的重要作用,思考交河城在唐朝辉煌的原因。 以与课程内容紧密相关的交河故城导入新课,链接历史与现实,激趣启思,引入情境。
第一篇章:悠悠洛水,盛衰论说 问题1:隋朝何以盛极一时?1.【资源呈现】 隋大事脉络图【教师引导】引导学生观察隋朝大事脉络图和图片,提炼出隋朝有何建树。2.【资源呈现】隋大运河航线图隋大型粮仓分布图北魏至隋人口统计表【教师提问】要求学生观察隋朝大运河航线图、大型粮仓分布图、人口增长图,总结运河、粮仓及人口之间的关联。问题2:隋朝为何短命而亡?1.【资源呈现】隋征伐劳役数量与时间表材料1:“其黠者颇觉之,见以缯帛缠树,曰:’中国亦有贫者,衣不盖形,何如以此物与之,缠树何为?’市人惭不能答。”——司马光《资治通鉴》【教师引导】引导学生观察隋朝大型工程、大型战争的起始时间、劳役数量表,阅读材料1,总结隋朝灭亡的原因。【教学过渡】以唐人皮日休的诗句引起学生思考,隋朝大兴工事导致人民困苦,最终亡国,为什么诗人却认为开凿运河“共禹论功不较多”?问题3:隋朝为何短命却影响深远?1.【资源呈现】隋洛阳城平面图唐洛阳城平面图材料2:“(长孙平)奏令民间每秋家出粟麦一石以下,贫富差等,储之里巷,以备凶年,名曰义仓。”——《隋书·长孙平传》【教师引导】引导学生观察隋朝功业在唐朝乃至现代的继续发展、继续繁荣,体悟隋朝影响的深远性。 1.阅读教材,观察年表和图片,得出隋朝开凿运河、重联丝路、兴建洛阳、广修粮仓。学生培育时空观念,提炼出隋朝兴盛的表现。2.观察地图和图表,认识大型粮仓主要分布在运河沿线,而余粮的增多、运河的开凿主要归功于群众的生产、建设。学生培育唯物史观,认识到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1.观察图表结合材料,认识隋朝在几年内同时开展一系列大型工程,征发大量青壮年劳动力,三次征伐朝鲜,消耗人力、物力,导致社会矛盾尖锐,百姓困苦。学生进一步深化人民群众的历史主体作用。1.聆听皮日休的诗歌朗诵,观察图片,认识到隋朝虽然国祚短促,但一系列大型工事在后世产生了重要的影响。学生达到历史解释水平1,即能够发现对隋朝的历史解释与以往所知历史解释的异同,能够对所学内容中的历史结论加以分析。 1.从时空的角度出发,培养学生的时空观念、提炼信息的能力。2.通过三组不同的主体的地图、图表,提炼历史信息之间的逻辑关联,培养学生建立历史联系、深入思考,形成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的唯物史观1.通过表格数据和史料,培养学生分析数据、得出结论;阅读史料,分析史料的能力。1.通过同一事物在隋唐两代的对比,学生深切体会到隋朝影响之深远。
第二篇章:盛世光影,泱泱大唐 问题4:唐朝前期出现了怎样的盛世局面?1.【资源呈现】唐前期政治大事脉络【教师引导】引导学生阅读教材,回顾所学,结合政治大事脉络图,形成对唐前期开明全盛局面的总体认识。【设计意图】2.2.1【资源呈现】筒车复原模型图 莫高窟第23雨中耕作图材料3:“水能利物,轮乃曲成。升降满农夫之用,低徊随匠氏之程。”——(唐)陈廷章《水轮赋》材料4:“进之则箭下入土也深,退之则箭上入土也浅。”——(唐)陆龟蒙《末耙经》【教师引导】引导学生分析江南地区广泛使用的两种工具的特点和作用。同时留有余思:江南地区的曲辕犁为何出现在河西走廊的敦煌壁画中?2.2【资源呈现】唐三彩陵阳公样【教师引导】讲授唐三彩中的胡人俑、骆驼俑;“陵阳公样”中的波斯连珠纹。引导学生思考这一时期手工艺制品的共同特点。2.3【资源呈现】现代西安、唐代长安对比图【教师引导】讲授丝绸之路起点长安的繁华,各地特产在这里流通,多种民族文化在这里交融,回扣隋朝重联丝路影响。问题5:唐朝盛世形成的原因有哪些?1.1.1【教师引导】引导学生阅读教材,提炼太宗、玄宗两位皇帝的具体举措。结合举措引导学生深入思考唐朝盛世相较于其他封建社会开明局面的特殊性。回顾经济繁荣的表现,点明民族交融的关键作用。【资源呈现】唐太宗、唐玄宗政治举措总结1.2【教师引导】引导学生阅读陈寅恪先生的观点,讲述李氏一族南北朝时期生活在北方边境,是胡化汉人,建立唐朝后又采取开明民族政策,吸收少数民族文化。材料5:“李唐一族之所以崛起,盖取塞外野蛮精悍之血,注入中原文化颓废之躯,旧染既除,新机重启,扩大恢张,遂能别创空前之世局。”——陈寅恪《隋唐制度渊源论略稿》问题6:唐朝如何建立民族关系?民族政策与唐朝的繁荣之间有何关系?1.【资源呈现】唐前期疆域及周边各族分布图【教师引导】结合地图、年份和内政外交措施,引导学生认识唐朝管理边疆、处理民族关系的各类政策。讲授唐朝在西域交河城设立的都护府,回扣导入设计。2.【活动探究】学生课下根据资料清单搜集文成公主入藏的相关史料,课上讨论并完成史料分类表格。【教师引导】教师引导学生认识不同的史料类型及其特点、价值。点明不同史料互证的方法。【资源呈现】活动探究任务要求史料分类表格3.【资源呈现】唐与周边各族双向交流结构图【教师引导】讲授唐朝向外输出中原文化,向内吸收各民族文化,引导学生思考唐朝与周边各民族的交流格局,提炼民族交融新特点。 1.学生跟随教师讲解,对唐前期的贞观之治、武周时期、开元盛世形成相对整体的认识。2.1阅读史料,结合图片,认识到筒车依靠水力运转,日夜不停灌溉农田;曲辕犁可以控制犁地深浅,轻便灵活。两种工具促进了江南地区的农业发展、区域开发。学生提高古文阅读、史料分析能力,形成对图文互证的感性认识。2.2结合图片与教师讲授,提炼出手工艺品中都含有异域风情,进一步注意到民族交融,感悟实物史料的价值。2.3结合图片和教师讲授,认识丝绸之路对唐朝的重要作用,进一步注意到民族交融。 1.1阅读教材,认识唐太宗和唐玄宗在政治、经济、军事、文化、民族等各个层面采取了一系列政策,初步认识到民族交融的重要作用。1.2.阅读学者观点,抽象上认识李唐一族的崛起与塞外少数民族文化相关。通过教师讲授,理解李氏一族本身吸收了少数民族文化,唐朝的制度也继续吸收少数民族文化精髓。1.观察地图、文字,结合课本内容,认识唐朝在边疆设立都护府,对周边少数民族主要采取怀柔政策,比如册封、和亲、会盟。认识民族交融在唐朝繁荣中的重要作用。培育时空观念。2.自主搜集感兴趣的史料,分析史料表达的信息,理解文献史料、实物史料的不同特点和价值,认识到不同类型的史料共同印证汉藏民族的团结历史。3.观察结构图,结合教师讲授,认识到唐朝重用少数民族将领;流行西域音乐、舞蹈;使用西域物产,理解唐与周边各民族双向交流的格局,民族交融多元深入、共性增多的新特点,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与发展。 1.通过展示帝王画像、时间轴,学生顺利回忆初中所学。2.通过各领域的突出成就,建立对唐朝繁荣的总体认识。结合图片与文献进行分析,感悟历史研究的双重证据法。各个领域的代表都具有民族交融的特点,为下文铺垫。1.学生阅读教材,提炼盛世的政治举措,将盛世的繁荣表现与制度创新相关联,同时注意到民族交融的作用。1.通过地图、时间,培养时空观念,学生在一定的时空背景下了解唐朝与周边民族的交往交流交融。2.通过学生自主搜集史料,培养初步的分辨不同史料类型、分析史料信息、辨别史料真伪的能力,结合讲授,培养学生分析不同史料价值,图文互证的能力。3.通过讲授和结构图,学生提炼唐代与周边民族的关系,进一步体悟民族交融的新特点,提高建构历史知识结构的能力;感受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与发展,涵养家国情怀。
第三篇章:盛极而衰,晚来难安 问题7:唐朝为何由盛转衰?唐中后期政局有何特点?1.材料6:“开元中,泰阶平,四海无事。玄宗在位多久,倦于旰食宵衣,政无大小,始委于右丞相,稍深居游宴,以声乐自娱。”——陈鸿《长恨歌》【资源呈现】天宝十年节度使分布图【教师引导】结合天宝十年节度使分布图,引导学生思考开元盛世下暗含的危机。2.2.1【教师引导】讲授安史之乱,结合政局发展脉络图、藩镇分布图以及史料,引导学生思考藩镇割据形成的原因,藩镇割据对中央政权的恶劣影响。材料7:“皆自擅兵赋,迭相吞噬,朝廷不能制。”——《旧唐书》【资源呈现】唐代藩镇分布图2.2材料8:(代宗)李国辅:“大家(皇帝的俗称)但内里坐,外事听老奴处置。——司马光《资治通鉴·唐纪》材料9:“唐之朋党……皆自小以至大,因私以害公。士之附会者不入于牛则入于李,不忧国家之不治,而唯恐其党之不进也。”——范祖禹《唐鉴》卷十材料10:“875年,黄巢领导的农民起义爆发,起义军横扫大半个中国,一度攻占长安,沉重地打击了唐朝的统治。”——《中外历史纲要》(上)【教师提问】要求学生阅读材料,提炼唐中后期的宦官专权、朋党之争、黄巢起义。问题8:安史之乱后唐朝为何仍能延续百年?1.【资源呈现】唐中晚期权力均势结构图、梁太祖朱温事迹脉络图【教师引导】引导学生观察结构图,结合梁太祖朱温的经历,思考唐中后期的权力均势,以及均势打破的过程。问题9:如何从多维视角审视隋唐五代多民族国家的统一和分裂?1.【资源呈现】唐总章二年全图五代十国全图宋代全图【教师引导】引导学生观察唐总章二年全图;五代十国全图;北宋、辽全图,学生深入思考,回顾本课所学。2.【资源呈现】五代十国主要国家开创者唐代任职表【教师提问】要求学生根据表格得出结论,思考五代十国与唐朝藩镇割据的关系。3.【资源呈现】五代十国形势图(后周时期)周世宗改革措施表【教师引导】引导学生观察后周形势图,阅读教材,提炼周世宗的改革措施,总结分裂中的统一大势。 1.阅读材料,结合教师讲授,学生认识到唐玄宗后期任用奸臣、懒政怠政。唐朝派出的节度使逐渐在地方扩张势力,导致军事上外重内轻,暗含分裂危机。2.1结合材料和教师讲授,学生认识安史之乱是唐朝由盛转衰的转折点,安史之乱中朝廷兵力不足,被迫依靠节度使力量,导致平乱后藩镇割据,削弱中央集权。2.2阅读、分析史料,了解唐朝宦官专权、朋党之争的政治乱象。因为政治、经济的混乱,社会矛盾激化,黄巢领导的农民起义爆发,沉重打击唐朝根基。1.结合结构图和教师讲授,认识唐朝中后期朝内宦官专权、牛李党争与朝外藩镇割据形成的特殊均势,没有一方势力可以独掌大权,进而促使唐朝延续百年,理解政权更迭的多方面因素。了解藩镇势力逐渐强大,朱温借机屠杀宦官,最终灭亡唐朝,开启五代十国。1.观察地图,回顾所学,形成对隋唐五代统一与分裂历程的总体认识。2.观察图表,发现五代十国的统治者大多数是唐代的节度使,势力范围相对较小,没有统一全国的力量,各地割据政权并存,是唐中晚期藩镇割据的继续发展。3.学生看出后周势力范围较大,占据传统政治经济中心中原和迅速发展的江南地区。理解周世宗改革奠定了宋代统一中国大部分地区的基础。 1.通过史料与地图,学生培养时空观念,提高分析图片、提取信息的能力。2.学生阅读、分析史料和教材内容,提炼每则史料表现的内容,进而思考三则内容之间的关联性。1.通过结构图和重要人物朱温的经历,清晰的展示唐中后期政局的概况,表现藩镇势力膨胀,打破均势,灭亡唐朝的逻辑。1.通过历史纪录片认识历史,在教师的引导下形成合理的对抗战历史的看法,涵育家国情怀。2.通过三幅地图,学生顺利地从整体上把握隋唐五代的分裂与统一变化历程,结合图表,学生能够认识到历史是不断发展的,五代十国地局面是唐末藩镇割据继续发展的结果。3.通过分析图片和表格,结合教材,学生顺利得出后周势力的扩大,具备统一全国的条件,为赵匡胤建立宋朝奠定基础。提高学生分析地图能力,把握历史发展趋势。
结课设计 【教师讲授】回望本课,同学们对隋唐五代有了什么新的认识呢 站在洛阳城,我们可以看到盛极一时的隋朝,虽国祚短促,但影响深远,涛涛运河联通南北。站在长安城,我们看到了一个政通人和的大唐,以博大恢宏的气概屹立于东方。而站在遥远的交河故城,我们又看到了一个团结互助的大唐,悠悠古城化身一座民族交融的桥梁,为我们驻守着盛世的大唐风光。站在汴梁城,励精图治的周世宗革除积弊,奠定天下一统的基础。今天的课程到此结束,下课。 回顾本课所学内容,学生巩固知识,深化对统一、分裂大势的认识,感受民族交融的成果与当代影响,涵养家国情怀。
作业设计
本课作业设计以任务探究为主体,要求学生根据三个重要问题,建立思维导图,并阐明内在逻辑。此外,学生还可以结合拓展阅读书目的阅读,从多维度、多视角认识隋唐五代的历史,分辨不同的历史解释。
教学评价
根据《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及“学业质量评价标准”相关要求,将学生对本课内容的学习及掌握情况划分为四个层次。1.第一层次:能够认识隋唐盛世局面的表现与原因,简述隋朝的功业、唐朝针对不同区域少数民族的措施、中晚唐的政治格局。2.第二层次:能够从特定时空的背景下分析隋朝的功过、唐朝处理民族关系的方式、藩镇割据的两面性。3.第三层次:能够了解不同史料的类型及价值,掌握搜集史料的渠道、分析史料的方法;能分辨不同的历史解释。4.第四层次:能够选择、组织和运用相关材料,分析隋朝的盛衰变化;唐前期盛世局面出现的原因;唐中晚期的政治格局,对隋唐五代的相关史事提出自己的解释。通过对民族交融和唐朝繁荣之间互动性的探究,认识到唐前期的盛世局面和民族交融对统一多民族国家进一步巩固和发展的影响。立足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的发展,筑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教学反思
1.立足课程标准,关注学习聚焦,突破教学重难点。本课从通过问题链建构,对隋唐五代的政治发展;隋唐封建社会的高度繁荣;民族交融、区域开发的新成就进行了整体、全面的论述,揭示了历史是持续发展的,统一中暗含分裂隐患,分裂中蕴含统一趋势,而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统一是民心所向;民族交融极大地促进了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与发展两个核心,将课程标准落实到教学之中。2. 结合多种方法,深耕教学内容,压实核心素养。本课通过创设活动,引导学生自主搜集史料;建构问题链,引导学生不断深入思考;利用诗句、学术专著,提供不同历史解释;结合时间线、地图,培育学生时空观念;深耕文成公主入藏故事,筑牢中国民族共同体意识;分析盛衰兴亡,证明人民群众是创造历史的主体,压实了核心素养。3.本课教学内容结合前课课外任务,通过教师创设情境、提出问题、引导分析材料推进教学,实时把握学生学习动态。但由于课程内容量大,课程时间限制,在教-学-评一体化上仍可深挖。4.以问题链为主干,层层深入,紧密关联。本课以指向深度学习的问题链建构为基础,共设置八个问题,层次分明,有所关联,能够引导学生不断深入思考,完成每一子目的教学目标。但在问题设置、逻辑关联上仍有上升空间。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