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课 中华文明的起源与早期国家 教案(表格式)高中历史 统编版(部编版)必修 中外历史纲要(上)

文档属性

名称 第1课 中华文明的起源与早期国家 教案(表格式)高中历史 统编版(部编版)必修 中外历史纲要(上)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12.0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3-08-28 19:05:3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1课 中华文明的起源与早期国家》教学设计
教学指导思想与理论依据
“历史概念教学”有助于培养学生调动和运用基本概念的能力,超越具体历史史实进行抽象思考,实现迁移应用、深度学习和思维进阶,并有助于落实核心素养——《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历史概念教学”是一种帮助学生理解掌握历史概念并围绕其开展教学活动的教学方式;“历史概念”反映历史了现象的本质、全部和内在联系,是发生在一定的时间、一定的空间的。本课围绕“中华文明”这一具体的中心历史概念展开,主线清晰、概念突出、主体明确。同时,“历史概念”可以分为上位概念、下位概念,而上位与下位概念是相对而言的;本课又以“(早期)国家”作为“中华文明”的下位概念,以“私有制”、“阶级分化”、“公共权力”等作为“(早期)国家”的下位概念。这些概念在“中华文明”这一中心大概念的统摄下,勾略出“中华文明”、“(早期)国家”、“私有制”、“阶级分化”和“公共权力”的相互关系,促进分散的知识系统化,繁杂的内容简单化,从而养学生调动和运用这一系列基本概念的能力,达到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能力。
课标分析
《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对于本课的要求是:通过了解石器时代中国境内有代表性的文化遗存,认识它们与中华文明起源以及私有制、阶级和国家产生的关系;通过甲骨文、青铜铭文及其他文献记载,了解私有制、阶级和早期国家的特征。结合课标要求的行为动词和教材内容来看:课标在识记层面,要求学生回到早期中华文明历史背景中,辨析和记忆具有典型代表的文化遗址和早期国家;在理解层面,要求学生在记忆典型文化遗址的基础上,结合考古文物和历史传说,分析中华文明和早期国家产生的原因、发展脉络以及特征;在运用层面,要求学生通过对课程的学习,认识到私有制、阶级和国家的关系,以及国家和文明的关系。
教材分析
《第1课 中华文明的起源与早期国家》是统编版高中历史教科书《中外历史纲要(上)》第一单元“从中华文明的起源到秦汉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第1课;本课主要讲述了中华文明从旧石器时代的起源阶段到早期国家夏朝出现和早期国家在商、周两朝进一步发展的历史进程;下启《第2课 诸侯争霸和变法图强》、《第3课 秦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建立》和《第4课 西汉和东汉—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巩固》,共同呈现了中华文明从起源阶段走向早期国家阶段,再从早期国家阶段走向成熟国家阶段的逻辑关系。本课设置了3个子目:子目一为“石器时代的古人类和文化遗存”,该子目讲述了旧石器时代和新石器时代中国典型的文化遗址及其出土文物,并通过出土文物和遗址的研究展示出了中国早期阶级的分化;子目二为“从部落到国家”,该子目通过传说和考古的双重考证,表明了中华文明进入到了早期国家阶段;子目三为“商和西周”,该子目主要讲述了早期国家和中华文明的进一步发展;三个子目之间存在着“文明起源→初步形成→进一步发展”的结构关系。
学情分析
根据学生提交的调查问卷,结合自己对纲要史的分析,对学生学情分析如下:(一)已知:通过初中七年级上册《中国历史》的学习,学生对于中国古代代表人类、文化遗址和早期国家及其统治制度、代表文物青铜器等都具有较为深刻的认识。(二)能知:经过初中教学的学习和训练,以及课后的信息接触,学生对于该课文具有一定的知识基础,同时具有一定的材料阅读和分析能力、一定的对于图片的解读能力;此外,进入高中阶段的学生具有较为成熟的逻辑思维能力,能够有效地认识到各种社会现象背后的发展逻辑,能够在老师的引导下和已有知识的帮助下从多方面认识到历史表象背后的普遍性规律。(三)想知:根据提交的调查问卷进行分析以及课前与部分学生的探讨得知,学生对于石器时代的发展过程、早期国家的成就等知识具有着浓厚的兴趣。(四)未知:学生对于国家发展的内外动因,私有制、阶级和国家的关系,文明和国家的关系,早期国家的特征以及传说史料的正确认识等方面有待弥补。
教学目标
通过阅读从旧石器时代到新石器时代晚期的典型文化遗址及其分布图,认识中华文明从起源到初步形成的历史进程。(素养目标:时空观念、史料实证、家国情怀)通过阅读和分析与私有制、阶级和国家有关的历史史料以及历史遗址,认识到私有制、阶级和国家的关系。(素养目标:唯物史观、史料实证、历史解释)通过甲骨文、青铜器、金文和有关史料的阅读和分析,认识到中国早期国家的特征。(素养目标:史料实证、历史解释)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中华文明起源的“多元一体”格局;认识私有制、阶级和国家的关系和早期国家的特征教学难点认识私有制、阶级和国家的关系和早期国家的特征
教学资源和教学方法
(一)教学资源 历史图片 历史地图 文字材料 多媒体(二)教学方法 讲授法、讨论法、史料研习、课堂讲授与教材阅读相结合
板书设计
中华文明的起源与早期国家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导入新课 教师以同学们熟知的《盗墓笔记:秦岭神树》开启本课,并引到三星堆的“青铜神树”和“青铜尊”,以及同时期安徽的“龙虎青纹铜尊”和河南的“饕餮纹尊”,抛出“商朝时期为何不同地区会出现形状和风格类似的青铜器物?”的问题。 与老师进行问答互动,思考老师提出的问题。 吸引学生兴趣,引发学生思考
一、文明:从起源到形成 教师将文明从起源到初步形成的历史进程定位在石器时代,并带领学生回顾石器时代的发展时间轴。文明前夜 教师讲述旧石器时代的中国古人主要代表为元谋人和北京人,他们有着自己的生活特色。并展示遗址分布图,提问学生“旧石器时代中国早期人类分布特点”这一问题,总结出旧石器时代中国古人“广泛分布”的特点。教师讲述随着时间的推移和生产工具的发展,中国进入到了新石器时代早中期,主要有仰韶文化、大汶口文化和河姆渡文化;他们从事着原始农业,走向了定居。为文明的进一步发展带来了可能性。文明起点教师讲述进入新石器时代晚后,中国大地上出现了红山文化、龙山文化和良渚文化等。并在其遗址里出土了一系列精美的玉器。 接下来,展示材料一、材料二以及良渚古城功能图,提问学生“为什么说新石器时代晚期是中华文明起点?”的问题,总结学生的回答,从而解释阶级和城市的出现标志着中国文明在新石器时代晚期初显。 最后,教师展示新石器时代遗址分布图和材料三,向学生提出“新石器时代中国早期人类分布特点”的问题,进而总结新石器时代中华文明“多元一体”的政治格局。文明初步形成 教师讲述,夏朝的建立,而国家的建立标志着一个文明的正式出现,所以夏朝标志着中华文明的初步形成。接着教师借用用夏朝在此时的建立思考国家的具体发展进程是怎样的?进而引起下一个内容“国家的形成过程”的学习。 回忆初中所学,夯实基本框架学生跟随老师一起进入旧石器时代的学习,并阅读分布图,思考和回答老师提出的问题。知道新石器时代前期的的代表遗址,以及其生活方式,知道原始农业的出现是人类走向定居的前提。知道新石器时代前期的的代表遗址,以及其生活方式。阅读材料和图片,提取有效信息,结合教材进行归纳总结,解释问题。阅读材料和图片,提取有效信息,结合教材进行归纳总结,解释老师提出的问题。知道国家是文明形成的标志、夏朝的建立标志着中华文明的初步形成。 调动学生基本知识,做好初高中知识的衔接,为后面的学习打好基础。 学生能了解中国旧石器时代中国古人分布的主要地域和时间及其生活和分布特点,涵养学生的时空观念。学生能了解中国新石器时代早期中国古人分布的主要地域及其生活特点,涵养学生的时空观念。进一步增强学生的时空观念。培养学生用唯物史观和史料史证的方法来认识新石器时代晚期是中华文明起点的合理性。培养学生的时空观念,同时“多元一体”的格局呼应了课前问题。培养学生的辩证思考思维。
国家:文明的标志 (一)国家的具体化教师展示“材料四”和“材料五”,将国家宏这个观概念的出现具体化成“阶级的出现”“公共权力的出现”和“按地区划分国民”等细节,为下一步教学做准备。(二)国家的孕育教师展示“材料六”和“材料七”,得出在新石器时代晚期中国已经出现了“阶级的分化”和“公共权力”,具备了走向国家的前提条件。国家形成的动因教师讲述上述材料所得出的是中国社会在新石器时代晚期已经进入到阶级社会。接着展示“材料八”,提出“从平等社会到阶级分化,又经历怎样的过程?”的问题,总结学生的回答,解释中国从平等社会到新石器时代晚期阶级社会的内部发展过程和内部发展动力。教师提供教材所给的“材料九”,解释国家发展的外部动因,即“自然灾害”和“族群冲突”,进而得出国家发展的内外动因。内外因素下的万邦时代教师在得到国家形成的内外因素基础上,将其运用到具体的历史进程中,从而解释“万邦时代”中国国家出现的进程。 教师借助“传说”一词,运用考古发现和传说进行印证,从而得出“传说具有一定的真实性,同时存在一定的虚构性”的结论,引导学生正确认识传说史料的价值。 阅读材料,提取有效信息,跟随老师一起进行任务。阅读材料,提取有效信息和听讲,进而知道新石器时代晚期中国已经具备了走向国家的前提条件。阅读材料,提取有效信息,结合教材进行归纳总结,解释老师提出的问题,并认识到国家形成的内部动力因素。阅读材料,提取有效信息,认真听讲,并认识到国家形成的外部动力因素,并总结内外动因。认真听讲,认识在内外因素的作用下“万邦时代”国家的出现。认真听讲,认识“传说”的史料价值。 培养学生归纳概括和辨析能力。培养学生提取信息和解读史料的能力。培养归纳概括能力和涵养学生“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的唯物史观。培养归纳概括能力,提高学生对于国家发展内外因素的全面认识。掌握必备基础知识,同时提高学生运用知识的能力引导学生正确认识史料所具有的价值,为学生史料实证能力的发展提供一定的基础。
早期国家:夏商周 早期国家:夏 教师带领学生一起完成对夏朝建立时间、建立地位、政治制度和文化的内容梳理,并提出“二里头文化”对于证实夏王朝的存在具有重要的作用。早期国家:商教师带领学生完成对商朝建立时间、政治制度和文化的内容梳理,强调甲骨文对于研究商朝的史料价值、以及商朝王权和神权相结合的特点。早期国家:西周教师带领学生梳理西周的建立时间,以及政治、经济和文化制度。并在学习分封制和宗法制的基础上,让学生思考“分封制和宗法制的关系”以“大克鼎”为案例,展示青铜器和青铜铭文对于研究西周历史的作用。早期国家:特征教师在学习夏、商、西周的基础上,首先展示三代“部族统治”和氏族统治的材料,从而得出早期国家“血缘关系任然是社会的组织单位”的早期国家特点。再展示夏、商、西周“间接统治”的材料和夏朝统治区域图,从而得出“权力尚未实现高度集中”的早期国家特点之一。并结合之前的国家特点,推出“家国同构的政治局面”国家特点。最后,总结早期国家的特征。 跟随老师进行基本知识的梳理,同时了解二里头文化对于研究夏朝的历史价值。跟随老师进行基本知识的梳理,同时知道“甲骨文”对商朝存在的历史史料价值。跟随老师进行基本知识的梳理,同时知道分封制和宗法制的相互关系。观看视频,知道青铜器和青铜铭文对于研究西周的史料价值。阅读老师给出的内容和材料,认真听讲, 得出早期国家“血缘关系任然是社会的组织单位”的特点。阅读老师给出的内容和材料,认真听讲, 得出早期国家的其他特点,并尝试理解彼此之间的关系。认真听讲,并回顾思考这些特征得出的依据。 掌握必备基础知识掌握必备基础知识,提高对史料的认识程度。掌握必备基础知识。培养学生史料实证的能力,辨别史料的价值。巩固学生基础,同时培养归纳总结能力和材料阅读能力。巩固学生基础,同时培养归纳总结能力和图片读取能力。巩固学生基础,同时学习新知识。
课堂小结 教师展示总体的板书,带领学生回顾整节课所讲基本内容和基本框架,总体理清“文明”、“早期国家”和“夏、商、西周”的相互关系。并提问:接下来,早期国家又是如何发展到成熟的封建国家呢?以此引发学生对接下来所学内容的好奇。 认真听讲、思考和总结,理清彼此之间的关系,总好本课的总结。 总结本课所学,并为接下来的教学留下悬念,吸引学生的兴趣。
教学反思
(一)作业布置1.结合本课所学,画出中华文明的形成过程。2.结合所学,简述私有制、阶级和国家的相互关系。(二)教学评价-学业水平层次划分采取自评、教师评价的方式。层次一:知道早期中华文明历史上具有典型代表的历史文化遗址,以及夏、商、西周早期国家及其政治、经济和文化制度;能够概述中华文明从起源到形成的基本进程;能够有效认识到“传说”、“青铜器”、“甲骨文”等不同史学材料的史料价值;能够知道早期国家和文明的发展是生产力发展的结果。层次二:能够运用时间轴历史表格,历史地图等,来梳理中华文明和早期国家的形成过程;能够表述不同时空之下中华文明起源和发展的不同特点;能够辨别不同的历史史料,并从相关的历史材料和历史图片中提取有效历史信息解释私有制、阶级、国家的发展现象。层次三:能够从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辩证关系来理解中华文明和早期国家的起源和形成;能够把握私有制、阶级、国家和文明的关系;能够使用特定的时间和空间术语,对中华文明和早期国家的起源和形成加以概括和说明;能够对“传说”、“青铜器”等史料进行整理和辨析,并判断其价值;能够选择、组织和运用相关材料并使用相关历史术语,在正确的历史观和方法论的指导下,对中华文明的起源与早期国系列史事作出解释;能够把握中华民族多元一体的发展趋势,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历史观,巩固自身民族意识。层次四:能能够从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辩证关系来理解中华文明和早期国家的起源和形成过程,理解阶级斗争是推动阶级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在对未来遇到与中华文明起源有关的历史问题中或者私有制、阶级、国家和文明的关系问题上,能够将其置于具体的时空框架下做出解释;能够比较、分析对于中华文明起源和早期国家有关的不同来源、不同观点的史料;能够在独立探究历史问题时,在尽可能占有史料的基础上,尝试验证以往关于中华文明起源和早期国家的说法或提出新的解释;能够从“多元一体”的中华文明格局上升到国际视野,从而认同中国促进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努力,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三)教学反思1.自我反思(1)关注初高中课程衔接,基于“最近发展区”设计教学环节。本课紧承学生在初中已经学习过的大量基础性的、史实性的知识,进行新的情境创设,更加突出问题探究意识,重视对学生“核心素养”的培育,要求学生通过历史学习,具备历史学科核心素养,实现全面发展、个性和持续发展,因此,教师应充分考量学生的“最近发展区”来设计教学活动,提高教学效率。(2)关注学习聚焦,抓住核心问题,突破教学重难点。本课围绕“中华文明”和“早期国家”两个核心概念进行推进的设计,将文明的起源和发展与国家的起源和发展两条线结合起来,贯穿成连贯的逻辑链。(3)本课突出历史学科核心素养新理念,尤其注重培育学生的史料实证与家国情怀核心素养。在史料实证方面,设置“传说史料价值”的探究问题、以及引导学生正确认识“青铜器”、“甲骨文”等史料对于研究中国古代历史的重要作用。在“家国情怀”方面,本课带领学生回归中国远古时期,认识中华文明的悠远历史,增加学生的民族自信心和民族自豪感,同时涉及“多元一体”中华格局问题,促进学生形成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4)引用史料、创设情境、设计问题,编排学习任务,增加学生活动,引导学生理性分析。本案例在教学过程中以情景和学习任务全方位推进,由起源到形成再到发展层层推进。本节课中涉及的史实较多,在学生已有相关知识背景的前提下,教师没有必要再进行逐条分析,而是要做到重点突出。(5)本课不足之处在于将“国家”和“文明”两个同时期进行的概念区分开,从而导致了学习内容在一定程度上出现重复。同时由于本课课程内容较多,涉及时间过长,所以在对具体内容和细节的分析和处理上还存在明显的不足。再对某些史料的选取上也存在一定的过于难懂的问题。课堂时长也较难把握。2.学生反馈(以问卷和访谈形式展开,略)3.其他教师反馈(以访谈形式展开,略)
PAGE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