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课辛亥革命》教学设计
教学指导思想与理论依据
本课以2017年版历史新课标为指导,以五大核心素养的培养为目标,围绕“革命”一词展开,主要教学思路为:谁在革命——革谁的命——如何革命——革命结果如何——如何评价——小结升华。既有利于学生理解历史事件的来龙去脉,也有利于学生认识到这一时期中国各种政治势力之间交错复杂的关系。通过小结升华,提升学生运用知识辩证看待历史的能力,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
教学背景分析
课题及教学内容分析本课为《中外历史纲要(上)》第19课《辛亥革命》。从宏观而言,鸦片战争以来,中国民族危机不断加深,在这样的背景之下,一大批仁人志士开展了挽救半殖民地半封建中国于水火的道路探索,辛亥革命便是其中具有里程碑意义的重大事件,这场革命极大地推动了中国社会近代化的进程。从中观而言,本课属于第六单元第1课,上承晚清救亡图存的斗争,代表着旧民主主义革命的第三次高潮,下启第七单元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兴起,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从微观而言,本课包括三个子目:“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兴起”、“武昌起义与中华民国的建立”、“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大致按照辛亥革命背景、过程、意义的逻辑顺序展开。学生情况分析本课的教学对象为高一年级学生。学生在初中八年级就学习过辛亥革命相关内容,对于三民主义、中华民国等历史知识有初步的了解,但对这一时期错综复杂的政治势力缺乏深入理解,对三民主义概念认知不足,对辛亥革命的意义及局限性认识不够全面。高一年级学生思维活跃,课堂参与感强,但是解读史料的能力不足。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我将带领学生结合史料、图示深入思考,小组讨论,从而提升学生理解知识、运用知识的能力。
教学目标
1.通过时间轴、史料、图片,知道清末新政、预备立宪、保路运动、武昌起义、民国建立等具体史实,概括孙中山三民主义的基本内容,知道辛亥革命爆发的背景、过程和影响。(时空观念、史料实证、历史解释)2.通过史料、图片,理解辛亥革命的成果落到袁世凯手中是各种力量博弈的结果,认识到历史发展的复杂性。(时空观念、史料实证、历史解释、唯物史观)3.通过史料、图片的对比分析,理解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和局限性,增强学生辩证看待历史的能力。(史料实证、历史解释、唯物史观)4.通过史料、图示,认识到辛亥革命开始了比较完全意义上的反帝反封建的民族民主革命,感受当时的革命党人为挽救民族危亡的探索和献身精神。(历史解释、史料实证、家国情怀)
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三民主义与中华民国的建立教学难点辛亥革命的意义和局限性
教学资源和教学方法
(一)教学资源 历史图片 历史地图 文字材料 (二)教学方法 讲授法、讨论法、史料研习、课堂讲授与教材阅读相结合
板书设计
第19课 辛亥革命谁在革命革谁的命如何革命革命结果如何评价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导入新课 通过三幅漫画提问学生:20世纪初的中国面临着什么局面?结合时间轴,引导学生回顾所学知识,提问:如何救国?进而引出辛亥革命。 分析漫画含义,结合时间轴回顾所学知识,思考救国之路。 通过漫画介绍20世纪初中国时代背景,具有趣味性。通过时间轴梳理列强侵华的事件与中国人民救亡图存的尝试,帮助学生树立时空观念。
一、谁在革命 革命团体/派:按照时间顺序,讲解革命团体的形成、革命派自身的发展,介绍兴中会、同盟会;清政府:首先结合图片、史料讲解清末新政具体措施,并与戊戌变法内容相对比,使学生认识到清末新政是戊戌变法的延续。再结合《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中的材料,使学生认识到清末新政在客观上加速了清王朝的灭亡。接下来讲解清末新政,通过《钦定宪法大纲》的主要内容、内阁成员名单,使学生认识到清政府并不打算真正推行立宪,进而理解立宪派转向革命。立宪派、旧官僚、人民群众通过材料,引导学生归纳出各派别对于革命的态度:立宪派转向革命,旧官僚投机革命,人民群众支持革命。 分析对比戊戌变法与清末新政具体内容,理解清末新政是戊戌变法的延续。分析材料,理解清末新政、预备立宪的实质,分析清政府的真正态度。分析材料,归纳立宪派、旧官僚、人民群众对于革命的态度。 结合史料、图片,培养学生分析、理解材料的能力,提高学生归纳概括和辨析能力,使学生认识到清政府的真正面目以及各个派别对于革命的态度,理解“谁在革命”。
二、革谁的命 出示兴中会誓词、同盟会纲领,引导学生进行分析,认识到革命的对象是没落的清政府,是帝制时代、皇权时代。 分析兴中会誓词、同盟会纲领,认识到革命的对象是没落的清政府,是帝制时代、皇权时代。 培养学生提取信息和解读史料的能力,使学生理解革命的对象是谁。
三、如何革命 的1、革命派按照时间顺序介绍革命派的萌芽与产生,宣传与武装斗争。结合史料引导学生分析三民主义的含义、意义和局限性,引导学生分析《与妻书》书写样式,讲述革命党人反清的英勇斗争,不怕牺牲的革命精神。2、人民群众结合表格、折线图,使学生认识到清末民变四起,社会动荡不安。并讲解其中的代表性事件——保路运动。3、代表事件:武昌起义结合地图,讲解武昌起义爆发的起因、经过、结果,使学生认识到武昌起义的里程碑意义。 理解三民主义的含义,分析史料,认识到三民主义的意义和局限性。了解七十二烈士之墓的故事,分析《与妻书》书写样式、感受秋瑾等革命志士不怕牺牲、勇于奋斗的革命精神。结合材料,认识到清末农民起义四起,社会动荡,知道保路运动的前因后果,理解到武昌起义的意义。 通过折线图、表格、史料等材料,培养学生分析问题、提取材料的能力。通过秋瑾等仁人志士的故事,使学生感受到近代中国人民为了救亡图存所做出的努力,增强家国情怀。
四、革命结果如何 1、建立民国结合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选举会合影讲述民国建立的时间、地点、领导人等基本信息。出示南京临时政府财政收支统计表,由学生小组讨论并派代表回答表中反映的信息,使学生认识到南北和议的背景。南北和议通过朱尔典(列强)、张謇(立宪派)、隆裕皇太后(清政府)、黄兴(革命派)这几个代表性人物的话语,使学生感受当时各个派别对于袁世凯的态度以及袁世凯个人的观点。并通过图片、表格等资料引导学生对比分析袁世凯、孙中山两人的实力,知道袁世凯有兵、有钱、有权,而孙中山无兵、无钱、无权,理解南北合议的原因。再通过思维图,引导学生总结出当时中国各个党派势力之间错综复杂的关系,进一步理解革命果实为什么落入了袁世凯手中。3、清帝退位展示《清帝退位诏书》部分内容:特率皇帝将统治权公诸全国,定为共和立宪国体。……总期人民安堵,海宇乂安,仍合满、汉、蒙、回、藏五族完全领土为一大中华民国。 引导学生思考《清帝退位诏书》所体现的价值观念,理解其意义。4、《中华民国临时约法》展示《中华民国临时约法》部分内容,引导学生小组讨论其体现的民主观念、意义,并总结出约法的性质。总结:通过思维图总结1894年至1912年的重大事件,引导学生区分出广义的辛亥革命和狭义的辛亥革命。 分析南京临时政府财政收支统计表,认识到南北和议的背景。分析各派别代表性人物的言语,归纳其对袁世凯的态度。通过图片、表格、文字材料,对比分析孙中山、袁世凯的实力对比,认识到南北合议的原因。并理解思维图,认识到革命果实落入袁世凯手中的原因。分析《清帝退位诏书》所体现的价值观念,理解其意义。小组讨论《中华民国临时约法》部分内容,归纳它体现的民主观念、意义,并总结出约法的性质。回顾总结1894年至1912年的重大事件,知道广义、狭义的辛亥革命具体含义。 通过表格、图片、文字材料,培养学生分析材料,提取有效信息的能力。通过史料、图片,使理解辛亥革命的成果落到袁世凯手中是各种力量博弈的结果,认识到历史发展的复杂性。通过时间轴对重大历史事件进行梳理,增强学生的时空观念。
五、如何评价 历史意义:通过表格、折线图展示近代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通过国旗、国歌使学生更加直观地感受到现代民族国家的精神,通过放足、剪发等图片使学生体会社会风俗上的变化,使学生深刻、直观理解辛亥革命在政治、经济、文化、社会上的进步意义。并通过引导学生分析“剪发”照片中群众与警察的表情,使学生认识到当时的人们未真正理解民主,有科学知识而无科学精神,所以之后又产生了新文化运动,并引出辛亥革命局限性。局限性:通过徐兆玮《棣秋馆日记》、范小芳《戴季陶传》中的小故事,以及孙中山和黄兴关于旗帜的争论、同盟会内部组织、《告各友邦书》等材料引导学生归纳出辛亥革命的局限性。 分析表格、折线图,认识到近代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分析国旗、国歌,认识到现代民族国家的精神;分析剪发、缠足等图片,感受社会风俗的变化;深刻认识到辛亥革命所产生的的影响。分析文字材料、图片、表格,深入分析辛亥革命的局限性。 通过史料、图片的对比分析,使学生理解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和局限性,增强学生辩证看待历史的能力。
六、小结 结合地图,讲述辛亥革命的一些特殊时间节点,使学生认识到这是一场低烈度革命;再引导学生回顾辛亥革命在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等层面产生的影响,使学生认识到它也是一场高烈度变革。 回顾所学知识,理解辛亥革命是低烈度革命、高烈度变革,更加全面、深刻地认识辛亥革命。 对辛亥革命进行高度概括定性,增强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运用能力,使学生更加全面、科学地看待辛亥革命。
七、拓展思考 分别展示孙中山在1904年、1926年所说出的话,进行对比,引导学生思考孙中山为什么说“革命尚未成功”,以及后人是如何“努力”的? 对比分析孙中山先生的言语,思考为什么革命尚未成功,后人又该如何努力。 提升学生运用、迁移所学知识的能力,及时巩固新知。并通过后人的努力为下一单元新民主主义革命做铺垫,使学生理解历史事件与事件之间的关联性,知道中国近代救亡图存这一时代背景。
教学反思
本课参考了谢欧老师上课时提出的思路,按照谁在革命,革谁的命,如何革命,革命结果如何,如何评价来安排课堂,逻辑结构上是清楚的。但是由于这一课容量大,材料多,上课时间却极其有限,所以在教学环节的优化、史料的选择和对学生的引导上仍有不足之处,恳请各位批评指正!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