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课 国家出路的探索与列强侵略的加剧 教学设计(表格式)高中历史统编版(部编版)必修 中外历史纲要(上)

文档属性

名称 第17课 国家出路的探索与列强侵略的加剧 教学设计(表格式)高中历史统编版(部编版)必修 中外历史纲要(上)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24.7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3-08-28 19:30:0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17课 国家出路的探索与列强侵略的加剧》教学设计
课标分析
《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对于本课的要求是:认识列强侵华对中国社会的影响,概述晚清时期中国人民反抗外来侵略的斗争事迹,理解其性质和意义;认识社会各阶级为挽救危局所作的努力及存在的局限性。结合课标要求的行为动词和教材内容来看:课标在识记层面,要求学生回到晚清历史背景中,辨析和记忆列强对中华民族的侵略事件和社会各阶级为挽救民族危亡做出的各项努力和斗争;在理解层面,要求学生在记忆各项基础事件的基础上,结合与之有关的史料和研究结果,分析列强侵华对于中国社会的政治、经济和文化各方面的影响,认识社会各阶级为挽救民族危亡所做出的各项努力和斗争的性质、意义和局限性;在运用层面,要求学生通过对课程的学习,认识到近代中国沉沦和上升的历史规律,认识到中华民族的伟大斗争精神,增强自身的民族意识和民族信念。
教材分析
《第17课 国家出路的探索与列强侵略的加剧》是统编版高中历史教科书《中外历史纲要(上)》第五单元“晚清时期的内忧外患与救亡图存”第2课;本课主要讲述了在列强侵略和晚清政治腐败的时代背景之下,农民阶级和地主阶级内部一些较为开明的人士为挽救民族危亡而做出的努力,以及在此期间列强对中国的进一步侵略;本课上承《第16课 两次鸦片战争》、下启《第18课 挽救民族危亡的斗争》,共同呈现了晚清时期中国大地上列强侵略和国家出路探索两条路线的交织关系,表现了中国近代沉沦和上升的历史规律。本课设置了4个子目:子目一为“太平天国运动”,该子目讲述了在面对国家危亡之时,传统阶级——农民阶级为挽救危局所做出的努力、意义和局限性;子目二为“洋务运动”,该子目讲述了传统阶级——地主阶级为挽救清政府的危局所做出的努力、意义和局限性;子目三为“边疆危机与甲午中日战争”,该子目主要讲述了以英、法、日为代表的列强对于中国的进一步侵略和中国传统阶级抵抗的部分成效;子目四为“瓜分中国的狂潮”,该子目主要讲述了随着列强的进一步侵略和中国传统阶级救亡的失败,西方列强掀起了侵略中国的狂潮;四个子目之间构成了“侵略与反抗交织”的内部结构关系。
学情分析
根据学生提交的调查问卷,结合自己对纲要史的分析,对学生学情分析如下:(一)已知:通过初中八年级上册《中国历史》的学习,学生对于太平天国运动、洋务运动兴起的原因、过程、结果和意义都具有了一定程度上的了解,对于甲午中日战争这一列强侵略的原因、过程、结果和影响等也具有一定程度的接触。(二)能知:经过初中教学的学习和训练,以及课后的信息接触,学生对于该课文具有一定的知识基础,同时具有一定的材料阅读和分析能力、一定的对于图片的解读能力;此外,进入高中阶段的学生具有较为成熟的逻辑思维能力,能够有效地认识到各种社会现象背后的发展逻辑,能够在老师的引导下和已有知识的帮助下从多方面认识到历史表象背后的普遍性规律。(三)想知:根据提交的调查问卷进行分析以及课前与部分学生的探讨得知,学生对于新知识中法战争等具有着浓厚的兴趣。(四)未知:学生对于各个历史事件的认识还不够深入、对于不同历史事件之间的内部逻辑关系以及整个近代中国历史大阶段特征的认识有待弥补。
教学目标
通过学习晚清时期列强侵华的具体史实和中国人民反抗外来侵略的斗争事迹,学生学会正确看待社会各阶层探索国家出路时的努力和局限性,正确认识中国近代历史发展的总趋势(唯物史观)。通过展示重大事件的相关史料和历史研究观点,学生能够从中提取有效信息进行相互论证,理解相关历史研究的历史解释角度(史料实证、历史解释)。通过阅读相关史实和历史地图,学生构建起太平天国运动、洋务运动、各项侵华事件、签订《马关条约》后掀起的瓜分中国的狂潮之间的内在联系(时空观念)。通过历史细节的呈现,学生感受近代中国人民为维护国家主权和民族尊严而表现出来的不屈不挠的斗争精神(家国情怀)。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晚清中国社会各阶层探索国家出路的史实;列强对中国的侵略教学难点晚清中国社会各阶层探索国家出路的意义和局限性;探索和侵略的交织关系
教学资源和教学方法
(一)教学资源 历史图片 历史地图 文字材料 多媒体(二)教学方法 讲授法、讨论法、史料研习、课堂讲授与教材阅读相结合
板书设计
第17课 国家出路的探索与列强侵略的加剧 注:本板书“整体沉沦”和“上升因素发展”趋势依据《中外历史纲要》近代史部分主要编写者张海鹏教授的“沉沦”与“上升”理论。张教授认为:“近代中国社会的发展轨迹像一个元宝形,开始是下降,降到谷底,然后上升,升出一片光明。这就是说,鸦片战争以后,中国陷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深渊,直到20世纪初期,北洋军阀统治时期,深渊到了谷底,对于中国社会的发展来说,这时候面临的主要是"沉沦",虽然,这时中国在经济、政治、思想、文化诸方面,实际上存在着积极的、向上的因素,但这种因素的发展是渐进的、缓慢的,相对于社会"沉沦"主流来说,它是弱小的。”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导入新课 教师先介绍“容闳”和他的回忆录以及其与该教学部分的关系;接着以容闳“中国的可悲境况”作为出发点引起上节课所学内容的回顾,再引用张海鹏教授的话,提出“中国人民会进行怎样的奋斗?”开启本课。 与老师进行问答互动,回顾上节课所学内容,思考老师提出的问题。 巩固学生旧知识,引发学生思考,吸引学生学习新知的兴趣
一、太平天国运动二、洋务运动 过程概述教师根据容闳在回忆录里对于天平天国的大概描述,以时间轴的方式带领学生一起回顾太平天国运动的大概脉络。原因探究 教师在讲述完基本过程后,以“为何此时会出现太平天国运动?”的口头问题引起下一部分的学习。而后出示容闳所说的“基督教事件”得出个人原因,再出示“材料一”、“材料二”和“材料三”,得出其他原因。性质探究教师根据容闳的回忆录进一步进入到太平天国性质的探讨,展示唐德刚先生的“四不像结论”引起学生的兴趣,并接着展示《天朝田亩制度》和《资政新篇》的原文,以及史景迁和郑师渠有关的研究史料,并带领学生进行一一分析和互证,得出“四不像结论”。接着,老师对刚刚所得到的“四不像”结论进行进一步推进,引导学生认识到太平天国的进步性和局限性,以及其成功的可能性和失败的必然性。意义探究教师以口头语“太平天国的失败虽然是必然性的,但其对于整个近代中国的发展具有着重要的意义”转入到意义的探究,再展示有关天平天国意义的以下三则材料,试着让学生对史料进行分析,最后总结学生的回答,给出太平天国运动的历史意义。(一)时代背景教师根据容闳的回忆录提出“曾国藩为何此时邀请各大名家前往安庆?”的问题引出“洋务运动”,并根据马工程《中国近代史(上)》的内容得出其发起的原因、事件和目的,与太平天国运动和列强侵略形成联系。 (二)主要措施教师以“容闳在洋务运动有什么作为?”的口头问题引出容闳的“江南制造总局”前身。并以“除了江南制造总局,洋务运动还进行了哪些作为?”作为问题,引出对洋务运动“军事工业”“民用工业”“新式教育”和“新式海军”的梳理和学习。(三)必然结果 教师展现容闳回忆录中“教育计划被破坏”,以及《中法战争史》中“福建水师全军覆没”内容,并提问学生“两则材料表明了洋务运动怎样的发展趋势?”得出洋务运动的发展趋势,并给出洋务运动失败的结果。 回忆初中所学,夯实基本框架和基础知识;同时感受农民阶级为挽救国家危亡所作出的努力和奋斗。学生阅读材料,提取有效信息,结合教材进行归纳总结,思考和回答老师提出的问题,探究太平天国发生的多重原因。认真阅读材料,跟随老师对史料进行一步步解剖,得出最终的结论,认识到太平天国的性质和失败原因。阅读材料,试着提取材料的信息,思考并进行尝试总结,理解天平天国运动对于整个近代中国发展的重要意义。阅读材料,思考和回答老师所给的问题,理解洋务运动出现的背景、时间和目的。思考和回答老师的具体问题,回忆初中所学知识,阅读老师给出的历史地图,辨析和记忆洋务运动的各项措施。思考和回答老师的具体问题,回忆初中所学知识,记忆洋务运动的结果和标志性事件。 调动学生基本知识,做好初高中知识的衔接,为后面的学习打好基础。培养学生的时空观念。 引导学生用唯物史观和史料实证的观点来认识历史事件发生的复杂性,探究历史发生和前进的本质动力。引导学生解析历史史料,培养学生史料史证的素养;同时引导学生认识历史本身的复杂性。提高学生的史料阅读能力,培养学生的史料实证素养。加强不同事件之间的历史联系,培养学生的时空观念。巩固学生基础知识,培养学生的时空观念。巩固学生基础知识,培养学生史料的归纳总结能力。
局限和意义 教师展示与洋务运动有关的两则历史史料,分别以“为什么课文认为‘洋务运动’的失败是必然?”和“正面‘洋务运动’的积极作用”引导学生进行思考,邀请学生进行尝试的总结和回答,并给出洋务运动的局限性和先进性之处。最后,教师以“洋务运动有过抵抗列强侵略的成效吗?”的问题引出侵略进一步侵略内容的学习,加强洋务运动和列强侵华的进一步联系。 回忆初中所学知识,结合老师所给历史材料,思考和回答老师的具体问题,记忆洋务运动的局限性和积极性。 培养学生史料的归纳总结能力,辩证思维能力和提高学生的事件联系能力,涵养学生的时空观念和历史解释。
三、边疆危机与甲午中日战争 西北危机:收复新疆教师以地图和示意符号以及具体的历史描述文字相互结合,向学生展示西北内乱和阿古柏侵入新疆以及左宗棠收复新疆的具体过程。西南危机:中法战争教师以历史地图、示意符号以及具体的历史描述文字相互结合,向学生展示中法战争的具体过程, 接着老师展示《洋务运动史》中对于洋务运动抵抗外来侵略的作用,加强“侵略”和“探索”两条线的交织。加强不同事件的联系性。东北危机:甲午中日战争◆背景探究教师以容闳的回忆录中“朝鲜问题”、“日本借口与中国开战”、“真理”等字眼为切入点,引出甲午中日战争的背景探究;并展示《从甲午到七七:日本为什么侵华》、《田中奏折》和《甲午中日战争中的西方列强》三则材料,引导学生进行分析,总结学生的回答,给出日本甲午侵华的历史背景。◆过程探究教师结合陈锐的《沉没的甲午》一书、历史地图、意符号以及具体的历史描述文字,对甲午中日战争的过程进行描述,适当细讲其中的邓世昌等英雄人物事迹。◆甲午结果 教师在前面北洋舰队全军覆没和洋务运动失败的基础上,结合容闳的回忆录,探究出李鸿章部分的原因,并在此基础上提出“除了李鸿章的无能,还有什么原因?”的问题,引发学生思考,并在学生的互动之后,给出战败的完整原因。最后根据“战败之辱”一词引出《马关条约》,为下一个内容做准备。◆甲午影响 教师呈现《马关条约》的具体内容,分析其中条约对于中国的具体影响,最后总结:“(《马关条约》)大大加深了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结论。接着,教师以《马关条约》中“割台湾给日本”的内容引到“反割台斗争”,向学生展示大陆以《申报》为主的人民对于割台进行斗争的材料和以刘永福为代表的台湾人民的反割台斗争,再展示陈孔立的《台湾历史纲要》,得到“民族意识的觉醒”这一历史结论。 接着,教师再以《马关条约》中“割辽东半岛给日本”引出“三国干涉还辽”,从而进一步得出三国以干涉还辽有功作为借口,掀起了“列强瓜分中国的狂潮”。并给出《哈佛中国史》的国外研究证据。在此基础提问学生瓜分的手段,总结学生的回答,给出结果。最后以“时局图”的瓜分结果结束。 积极调动初中所学知识,跟随老师进行基本知识的梳理,加强对西北危机的知识巩固,同时感受中华民族对抗外来侵略的决心。跟随老师进行基本知识的梳理,感受中华民族对抗外来侵略的决心,加强对不同事件的联系认识。阅读老师所给材料,调动自身知识,思考并回答老师的问题,分析和得出日本侵华的具体时代背景。积极调动初中所学知识,跟随老师进行基本知识的梳理,感受中华民族对抗外来侵略的决心。阅读老师所给材料,调动自身知识,思考并回答老师的问题,分析和得出日本甲午战败的原因。阅读老师给出的内容,认真听讲, 理解《马关条约》各项内容对于中国的影响和整体对中国的影响。阅读老师给出的内容和材料,认真听讲和思考,感悟海峡两岸为反对割台进行的各种斗争,感悟中华民族的觉醒。阅读老师给出的内容和材料,认真听讲和思考,感悟中华民族的艰苦,树立自身正确的国家和民族观念。 掌握必备基础知识,培养学生时空观念和家国情怀。掌握必备基础知识,培养时空观念和家国情怀。掌握和巩固必备基础知识,提高学生材料阅读能力和分析总结能力;引导学生从国内外视角看事件,涵养学生的时空观念。掌握和巩固必备基础知识,提高学生历史地图阅读能力,涵养学生的时空观念和家国情怀。掌握和巩固必备基础知识,培养学生多方面思考问题的能力。学生从具体的条约内容感受列强侵华的罪行,从而培养学生的家国情怀。加强历史事件的联系性,通过具体的历史图片和历史材料,让学生深入其中,感受中华民族不屈不挠的民族精神,增强学生的民族意识,培养家国情怀。巩固学生基础,加强历史事件的联系性,培养学生的家国情怀。
课堂小结 教师展示总体的板书,带领学生回顾整节课所讲基本内容和基本框架,总体理清“探索”和“侵略”的相互关系,理清近代中国在这段时间“整体沉沦”的历史趋势和以阶级意识觉醒和民族意识觉醒为代表的上升因素的发展。并提问:面对民族的日益危亡,中华民族又进行怎样的枫斗呢?以此引发学生对接下来所学内容的好奇。 认真听讲、思考和总结,理清彼此之间的关系,总好本课的总结。 总结本课所学,并为接下来的教学留下悬念,吸引学生的兴趣。
教学反思
(一)作业布置1.结合本课所学,画出本课各项历史事件的关系图。2.结合所学,尝试论述中国在此阶段整体走向沉沦的论点。(二)教学评价-学业水平层次划分采取自评、教师评价的方式。层次一:知道晚清以农民阶级和地主阶级为代表的传统社会阶级为挽救国家危亡所作的努力和斗争,以及同一时刻西方列强对中国进一步侵略的历史事件;能够概述这段历史的基本进程;能够从本课所学内容中感悟中华民族的斗争精神。层次二:能够运用时间轴、历史表格、历史地图等,来梳理本课社会各阶级探索国家出路和西方列强进一步侵略的过程;能够表述不同时空之下社会各阶级探索国家出路和西方列强侵略的不同特点;能够辨别不同的历史史料,并从相关的历史材料和历史图片中提取有效历史信息解释出路探索和列强侵华的关系。层次三:能够从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辩证关系来理解本课社会各阶级对于国家出路的探索;能够使用特定的时间和空间术语,对社会各阶级探索国家出路和西方列强侵略加以概括和说明;能够对不同的研究史料进行整理和辨析,并判断其价值;能够选择、组织和运用相关材料并使用相关历史术语,在正确的历史观和方法论的指导下,对社会各阶级对于国家出路的探索事作出解释;能够把握中华民族不屈不挠的斗争精神,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历史观,巩固自身民族意识。层次四:能能够从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辩证关系来理解本课社会各阶级探索国家出路和西方列强进一步侵略过程;在对未来遇到与此有关的历史问题中或者“探索和侵略”的关系问题上,能够将其置于具体的时空框架下做出解释;能够比较、分析对于社会各阶级对于国家出路的探索的不同来源、不同观点的史料;能够在独立探究历史问题时,在尽可能占有史料的基础上,尝试验证以往关于社会各阶级对于国家出路的探索的说法或提出新的解释;能够从民族意识格局上升到国际视野,从而认同中国促进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努力,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三)教学反思1.自我反思(1)关注初高中课程衔接,基于“最近发展区”设计教学环节。本课紧承学生在初中已经学习过的大量基础性的、史实性的知识,进行新的情境创设,更加突出问题探究意识,重视对学生“核心素养”的培育,要求学生通过历史学习,具备历史学科核心素养,实现全面发展、个性和持续发展,因此,教师应充分考量学生的“最近发展区”来设计教学活动,提高教学效率。(2)关注学习聚焦,抓住核心问题,突破教学重难点。本课围绕“出路探索”和“侵略加剧”两个核心概念进行推进的设计,将国家出路的探索和列强侵略两条线结合起来,贯穿成连贯的逻辑链。(3)本课突出历史学科核心素养新理念,尤其注重培育学生的史料实证、家国情怀与时空观念核心素养。在史料实证方面,设置“太平天国四不像”的探究问题、引导学生从一手史料、国内外研究成果中分析、相互印证;在“家国情怀”方面,本课带领学生回归近代中国的斗争史,着重讲述中华民族反割台斗争的全国抗争,增加学生的民族意识和民族观念;在时空观念方面,本课注重各项历史事件的联系性,注重运用历史地图,从地图出发,引导学生的时空意识。(4)引用史料、创设情境、设计问题,编排学习任务,增加学生活动,引导学生理性分析。本案例在教学过程中以情景和学习任务全方位推进,由起源到形成再到发展层层推进。本节课中涉及的史实较多,在学生已有相关知识背景的前提下,教师没有必要再进行逐条分析,而是要做到重点突出。(5)由于本课课程内容较多,涉及时间过长,所以在对具体内容和细节的分析和处理上还存在明显的不足。同时本课在某些细节上存在一定的重复性。再对某些史料的选取上也存在一定的过于难懂的问题。课堂时长也较难把握。2.学生反馈(以问卷和访谈形式展开,略)3.其他教师反馈(以访谈形式展开,略)
PAGE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