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课 五四运动与中国共产党的诞生 教学设计(表格式)高中历史统编版(部编版)必修 中外历史纲要(上)

文档属性

名称 第21课 五四运动与中国共产党的诞生 教学设计(表格式)高中历史统编版(部编版)必修 中外历史纲要(上)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36.7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3-08-28 19:31:0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21课 五四运动与中国共产党的诞生》教学设计
教学指导思想与理论依据
“情景—探究—感悟”教学模式是一种感受性学习方式。这一模式的基本思路是教师在教学中以教材为基础以课程标准为导向,把所讲教材的内容编制成有序的知识信息,辅助多种手段,如语言文字、图片、等创设情境,让学生自己走进历史,综合自己已有的知识观点、看法、认识和态度、情感,最后得出结论,获取历史的启迪。这样能激发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本课以统编版《中外历史纲要(上)》为基础,以《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为导向,以三封青年书信带动学科知识,在教学设计中关注学生对重大历史事件历史解释的建构,涵养家国情怀。并且通过情境创设下的师生互动、生生互动有效提升学生的历史学科核心素养
教学背景分析
课标分析《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对于本课的要求是:认识五四爱国运动的历史意义,认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与中国共产党成立对中国革命的深远影响;认识国共合作领导国民革命的历史作用。从课标要求的行为动词来看,五四运动的历史意义,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与中国共产党成立对中国革命的深远影响,国共合作领导国民革命的历史作用均属于理解层面。教材分析《第21课 五四运动与中国共产党的诞生》是统编版高中历史教科书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第七单元“中国共产党成立与新民主主义革命兴起”的第一课,对于本单元存在引领作用。包括五四运动和马克思主义传播、中国共产党的诞生、国共合作与国民革命三个子目。四个子目间存在逻辑关系,1919年爆发的五四运动掀开了中国革命的新篇章,促进了马克思主义的传播,工人运动和马克思主义的日益结合,催生了中国共产党;中国共产党的诞生是开天辟地的大事件,使中国革命的面貌焕然一新。工人运动受挫后,以国共合作为特征的革命统一战线的建立,加速了中国革命的进程,三个子目时间相继,前一子目是后一子目的背景。(三)学情分析 已知:本节课的授课对象为高一学生。知识储备方面,学生在初中历史八年级上册第13课《五四运动》、第14课《中国共产党诞生》第15课《北伐战争》中学习了本课的基础知识,对于重要史事有基础的记忆。 未知:学生对重要史事之间的内在联系把握不清,五四运动为何能促进马克思主义的传播?马克思主义的传播是如何促进中国共产党的诞生?国共合作如何促成?这些问题应该成为高中历史课堂教学的起点和基点。 能知:依据心理学相关理论及自己对学生认知水平、知识体系的了解,高中生正处于由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发展的阶段,且高一是高中是高中起始年级,师生间默契感仍在加强中,同学对教师以及教材的新鲜感使得他们上课能够保持一定时间段的注意力,通过教师的情景设置、问题导引,对本课所涉历史事件产生深层认知。
教学目标
总体目标:认识五四爱国运动的历史意义,认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与中国共产党成立对中国革命的深远影响;认识国共合作领导国民革命的历史作用。通过比较中美日三国对五四运动的报道,理解历史解释受到研究者所持政治立场、价值取向的影响。通过国共合作的多种史料,认识国共合作的背景和国民革命的意义(历史解释,时空观念)通过书信类史料、《新青年》杂志、《论人民民主专政》以及采访稿合集《红星照耀中国》等多种史料了解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传播的史实,分析五四运动与马克思主义传播的关联性以及中国共产党成立的必然性及重大历史意义(素养目标:唯物史观、史料实证、历史解释)。通过感悟革命先烈的书信理解先辈革命的不易与首创精神,内化家国情怀(家国情怀)
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五四运动、中国共产党开创中国革命新局面的伟大意义教学难点理解中国选择马克思主义的历史必然性
教学资源和教学方法
(一)教学资源 历史图片、历史地图、文字材料、多媒体 多媒体课件展示图片史料、文字史料,板书归纳梳理知识框架。(二)教学方法 以讲授法为主,辅之以历史问题探究教学法、历史课堂讨论教学法等。
板书设计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导入新课 【教师设问】闻一多与父母在信件中所述的是什么历史事件?你判断的根据是?“有强权,无公理”背后又是什么历史事件? ·结合初中知识储备与预习内容思考问题 ·书信调动学生情绪,让学生初步感受家国情怀,导入课堂基础知识
一、新青年·新觉醒:五四运动与马克思主义的传播 (一)五四运动【教师活动】通过时间轴引导学生直观梳理五四运动过程。材料一:五四运动中有小学生决议不购食日制之奶糖,有牙医明白标示“不医仇人”,有南洋同学提议开除章宗祥学籍,并在校中铸像惩奸……为了抗日除奸,人人身体力行。至于处于社会底层的苦力、小工也上街游行,散发传单。“有小工数百人,游行街市,泥涂手足,油漆未涤,臂圈白布,上书一‘救’字。旁有类似排长者,手小旗,亦书‘救’字。前导一横额云:‘吾工界同人,从商学两界后,一致行动。’”“南市有身穿蓝衣之苦力多人,肩负白布旗,上书‘万众一心,坚持到底’八大字。还有苦力船工不为金钱所动,拒载过江日人。——整理自《五四细节》,陈占彪著,复旦大学出版社,2019年5月第1版材料二:“大好河山,任人宰割,稍有人心,谁无义愤。彼莘莘学子,激于爱国热忱而奔走呼号,前赴后继,以草击钟,以卵击石……其心可悯,其志可嘉,其情更有可原。”——吴佩孚致徐世昌的通电【教师活动】引导学生从五四运动的口号和参与群体总结五四运动的性质【问题探究】报刊中的五四材料三:《华盛顿邮报》对五四运动的报道同样具有双重性: 一方面认为反日爱国运动具有积极作用,“反日情绪持续高涨,种种迹象也使日本人看到尽快向中国归还山东的必要性”,另一方面,由于立场的限制,对五四运动的评价逐渐趋于负面。《华盛顿邮报》站在北洋政府的立场上进行报道,频繁使用“变乱”、“动乱”、“骚乱”、“焦虑”等负面词汇定性五四运动,报道甚至将中国民众的抗议活动称为“焦虑不安席卷中国”。——《<华盛顿邮报>镜像下的山东问题与五四运动》材料四:《大阪朝日新闻》的主题主要覆盖两个方面: 日本人在华遇害与中国学生的疯狂举动。6 月4 日的《广东的排日暴动》用大号字体报道了当地中国人袭击日本商店的事件,中国人被描绘成狂热的暴徒,为日本读者制造了一种恐慌感。这一时期的用词再次升级,“猖獗”、“险恶”等词开始多次出现。在日本媒体的报道中,狂热的中国学生已经失去理智,不仅伤害日本人,连自己也无意义地牺牲。6 月上海罢工、罢市开始后,日本媒体将其塑造为中国新的排外运动。——《政治、外交与媒体:1919年日本报纸关于五四运动的报道研究》材料五:除了连续报道巴黎和会与山东问题,《申报》还不惜笔墨报道学生动态。如1919年5月8日的报纸中,以几乎第6版全版报道北京青年学生的动态。……该报还关注各地对此次事件的反应,对山东、湖北、江西等各地学生的动态做了大篇幅报道。在报道动态之外,它还亮出自己的观点:“全国人心之死,则虽国家庞大之躯壳而终必亡;全国人心尚在,则虽弱而无可弱而必兴。今北京学生争青岛,为学界人心未死之表示,各省团体争北京学生被捕事,又为各界人心未死之表示。我国将来救国负担,全赖此一线未死之人心”。 ——整理自《<申报>与五四运动》【教师设问】三则报刊报道的侧重点是什么?他们为什么这么报道?你从中能得出什么启示?【教师活动】展示新青年杂志封面图片的变化,引导学生思考青年知识分子思想的演变,进而概括出五四运动的第三个性质(二)马克思主义的传播【教师活动】引导学生归纳整理马克思主义传播的概况材料四:俄国人举行了十月革命,创立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过去蕴藏在地下为外国人所看不见的伟大的俄国无产阶级和劳动人民的革命精力,在列宁、斯大林领导下,像火山一样突然爆发出来了,中国人和全人类对俄国人都另眼相看了。这时,也只是这时,中国人从思想到生活,才出现了一个崭新的时期。——毛泽东:《论人民民主专政》,《毛泽东选集》第4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年,第1470页【教师设问】“中国人和全人类”为什么会对俄国另眼相看?崭新的时期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材料五:我第二次到北京期间,读了许多关于俄国情况的书。我热心地搜寻那时候能找到的为数不多的用中文写的共产主义书籍。……1920年的冬天,我第一次在政治上把工人们组织起来了,在这项工作中我开始受到马克思主义理论和俄国革命历史影响的指引。——(美)埃德加·斯诺著,董乐山译 《红星照耀中国》 ,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 2016年,第131页【教师设问】阅读下述书籍对青年毛泽东的革命活动产生了什么影响? ·根据预习内容梳理五四运动过程。·根据材料,思考问题阅读材料,思考问题·归纳马克思主义传播的概况·从毛泽东的回忆中感受到青年知识分子逐渐选择马克思主义,并将此和工人运动结合 ·从口号和五四运动的参与群体以及中心转移中探察背后深刻的政治意义,提高学生的历史解释能力·通过探析不同国家媒体的报道,还原历史情境,培育历史素养。五四运动的爆发与当时的世界大国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在一战后亚太地区的国际关系中,中国仍是列强角逐的目标,而各国对五四运动的态度恰恰映射了复杂时代背景下各国的利益问题。学生思考列强对五四的态度所反映的实质在这一环节的学习中,深切感受中国青年对国际强权政治愤慨以及列强对中国利益的野心勃勃。理解历史解释受到研究者所持政治立场、价值取向的影响指向历史解释核心素养水平3·从杂志封面切入,便于学生理解,铺垫知识分子对马克思主义的选择,指向核心素养水平2·学生通过阅读五四运动亲历者时候对历史事件的冷静回忆和理性认知,形成对事件背景和影响的深刻认知,指向时空观念素养水平2 和历史解释素养水平2
二、新青年·新引领:中国共产党的诞生 【内容过渡】那么接下来这一批早期的马克思主义者会采取什么样的行动,让我们再来看一位青年——蔡和森写给毛泽东的信件【资源呈现】【教师设问】蔡和森在信中说为了实现阶级斗争的目标我们要做什么?(组织共产党)(一)共产党诞生的条件【资源呈现】材料一:1920年,全国工人发展到194.60万人,其中上海有近51.38万人,占全国工人总数四分之一。——《上海劳动状况》1920年【教师设问】结合材料,分析两次会议中的中国共产党是如何思考中国革命方向的。【问题探究】怎样理解中国共产党成立是一个开天辟地的大事变? ·思考问题 ·通过革命先辈的信件带入知识点,感受先辈的首创精神·在理顺五四运动与中共成立之间的逻辑关系基础上进行探析,培养学生的知识迁移能力·通过材料将学生带到特定的时空范围,培养学生提取信息和解读史料的能力,理解从中共一大到中共二大,共产党对国情深入认知·认识中国共产党成立对中国革命的影响,涵养家国情怀。
三、新青年·新策略:国共合作与国民革命 【内容过渡】让我们再来看最后一封书信【教师设问】王器民烈士是为了什么主义而奋斗?为何说“不料”被害?害他的是谁?(一)国共合作的背景【教师设问】把图中空缺的证据栏补充完整【资源呈现】(反动派势力残酷镇压工人运动)(永丰舰上避难的孙中山夫妇)材料一:这次失败(二七惨案——引者注)给了我们很大的教训,教训就是孤军奋斗。此时在政治上是曹(锟——引者注)吴(佩孚——引者注)及英帝国主义统治之时,故政治上压迫很严重,因此第三次大会无论客观上与主观上都有加入国民党找得政条件。——蔡和森:《中国共产党的发展(提纲)》,《蔡和森的十二篇文章》,北京:人民出版社,1980年,第44页材料二:(孙中山转告达林)在这些日子里,我对中国革命的命运想了很多,我对从前所信仰的一切几乎都失望了。而现在在我深信,中国革命的惟一实际的真诚朋友是苏俄。——(苏)达林:《中国回忆录(1921-1927)》,侯均初、潘荣、张亦工等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1年,第126页【教师设问】二七惨案给中国共产党留下了怎样的教训?孙中山的革命策略发生了怎么样的转变?(二)国共合作的过程【资源呈现】(李大钊和孙中山走出国民党一大会场)【问题探究】新三民主义“新”表现在哪里?【教师活动】用表格呈现新旧三民主义的内容,引导学生比较新三民主义“新”在何处(北伐战争形势图)【教师活动】配合历史地图讲解国民革命过程【教师活动】引导学生对上述史料进行分类(三)国共合作的结果【教师讲述】在国共合作破裂后,中国革命究竟走什么道路?一些人从各地向汉口汇聚,更大的一股力量在南昌蓄势待发,新民主主义革命远没有被打垮! ·梳理信件内容,回答问题·根据所学史事罗列证据,对国共合作背景产生进一步认知·阅读材料,思考问题·观察表格,思考问题 ·培养学生在特定时空背景下分析史事的能力,指向时空观念水平2,在对史事进行论述的过程中,尝试运用史料作为证据论证自己的观点,指向史料实证核心素养水平2·引导学生了解中国共产党的革命路径与曲折成长历程以及国民党发展中面临的困境,认识到国共合作背后的现实状况·培养学生从表格中分析信息的能力·培养学生利用历史地图叙述历史事件的能力,指向时空观念核心素养水平2·引导学生区分史料的不同类型,启示学生多渠道获取问题相关史料,指向史料实证水平1
课堂小结 【教师讲述】三封书信的主人公分别是1899年出生的闻一多,1895年出生的蔡和森,1892年出生的王器民,他们都是上个世纪的90后,这节课我们感受到了三位“90后”的革命事迹与爱国情怀,真实地感受到他们为国家所做的努力。把时间拉到现在,我们当代的青年有没有继承先烈的家国情怀?【教师活动】展示五四青年奖章获得者代表事迹【教师讲述】百年后的青年把战争年代的家国情怀落地生根,一起奏响时代最强音,让青春的绚丽之花为祖国和人民绽放! ·回顾所学,总结思考。 ·学生逐步感受家国情怀到理解家国情怀,再到内化家国情怀,层层递进,达到立德树人的最终目标
PAGE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