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课 明至清中叶的经济与文化》教学设计
教学理论与依据
情景教学法要求再现历史事件的情景,并对所学历史知识进行应用,同时再现历史事件。在情景再现中充分考虑了历史事件所反映出来的社会因素,让学生掌握历史的同时培养学生对历史事件的理解。在中学历史教学中,创设历史情景,符合学生的求知欲和心理认知特点,符合历史学科和历史知识的特点,有利于完成教学任务,达到教学目的。高中是学生学习的最重要阶段,让高中历史课堂富有生机,提高历史教学质量,是教师要重点考虑的问题。教师通过构建具体的情景,能够让学生如身临其境地感受历史,站在客观的角度深入了解历史。创建情景有利于集中学生注意力,促进学生思考。本课教师根据课文内容及课标要求,选取《红楼梦》这部文学作品构建历史学习的情境,学生可以通过文学片段与《红楼梦》创作的相关环境出发,根据教师所创设的问题,有机地感受明至清中叶的经济与文化,完成课标要求,涵养历史学科核心素养。
教学背景分析
教学内容分析本课选自《中外历史纲要》(上)第四单元15课。本课共设四个子目,逻辑关系的考虑是先经济,后文化。经济内容见于第一子目,文化内容见于后三目,后三目当中先讲思想,再讲文学(小说、戏曲),再讲科技。本课依据课标中的内容要求,关注明清时期社会经济、思想文化的新变化,重点将新变化的产生背景、表现及其之间的关系。单元课题为“明清中国版图的奠定和面临的挑战”,本课的关注除了对新变化的了解,还需要关注到明清时期,世界变化对中国的影响,认识到中国社会虽然出现了种种新气象,但仍未脱离原本的轨道,并且面临着转型危机,因此本课也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在整本书中的地位非常重要。本课利用《红楼梦》这部学生熟悉的文学作品,营造情境,主要选取大观园中人物生活的多个侧面进行展开,通过文学线索的引导,与对文学史料的解读,完成对明至清中叶的经济与文化的历史认识。学生情况分析本课授课对象是高一学生,经过初中相关内容的学习,学生对明清经济和文化的发展较为熟悉,而对中西对比存在的危机相对陌生。对明清文艺作品较为熟悉和感兴趣,但对市民文化的出现较为陌生。本课将简单地、学生能够通过阅读课本掌握的内容以表格的形式列出,主要通过学生自学完成,教师则引导学生进一步思考,并且运用唯物史观的分析方法,分析政治、经济、文化及世界的关联。培养学生将这一时期的中国放置在世界新航路开辟的大背景下,理解世界与中国这一时期的互动,与在这一背景下明清时期中国社会内部存在的危机。
教学目标
课标要求:1.6明至清中叶中国版图的奠定、封建专制的发展与社会变动通过了解明清时期统一全国和经略边疆的相关举措,知道南海诸岛、台湾及其包括钓鱼岛在内的附属岛屿是中国版图一部分,认识这一时期统一多民族国家版图奠定的重要意义;了解明清时期社会经济、思想文化的重要变化;通过认识明清时期封建专制的发展、世界变化对中国的影响,认识中国社会面临的危机。本课教学目标:通过学习红楼梦之中现象背后所蕴含的历史知识,运用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关系的理论,理解明清社会经济、思想文化与社会转型的关系,培养学生用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唯物史观)根据和红楼梦背景时代相关的史料,了解小说外明清时期社会经济、思想文化、科技方面的新发展表现,并能通过史料分析其出现的原因及影响,理解变局出现是具有其特殊的时空背景的;(史料实证、历史解释、时空观念)通过红楼梦中相关情节和器物及所学知识,运用唯物史观分析、理解中国和欧洲为什么走上的不同的道路,理解明清社会的“变局与危机”;(唯物史观、史料实证、历史解释)对比中国和世界的差距,思考中国与世界的关系,坚持开眼看世界与对外开放的思想观点,体会忧患意识与与世界接轨对于本国发展重要性;(家国情怀)
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明清社会经济、思想文化的变化;教学难点明清社会经济的发展与局限
教学资源和教学方法
(一)教学资源文字史料 图片史料 多媒体(二)教学方法讲授法、小组讨论法、史料研习法
板书设计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导入新课 通过课本中关于《红楼梦》的解读进行导入。教师简单介绍“红学”,即对《红楼梦》横跨文学、哲学、史学、中医药学等多个学科的研究,引入本节课:从史学角度认识红楼世界,认识明至清中叶的经济与文化。 听教师的讲解 引起学生兴趣
一.造园人:明至清中叶的思想 1、新思想出现的背景文学创作受到一定时期的社会存在影响,走进红楼世界必然要从作者及创作背景出发。教师简单介绍曹雪芹的生平,展示《红楼梦》中表示作者思想的一则诗词《西江月》以及学者周汝昌对曹雪芹的研究材料请学生结合所学思考,为何曹雪芹会出现与前代程朱理学为主流的思想截然不同的“新思想”?教师对学生回答做出总结新思想的内容教师提出第二个思考问题:曹雪芹会受到哪些新思想的影响?指导学生阅读教材“思想领域的变化”这一子目,结合思想家的著作名句及《红楼梦》中体现这些新思想的片段来对新思想进行解读。主要包括陆王心学、李贽的新思想和明末清初三大思想家的思想。 阅读材料,体悟曹雪芹的新思想。结合曹雪芹的出身背景与时代背景,运用唯物史观“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来思考教师所提出的问题。(主要从政治、经济、文化等三个方面来思考)阅读课本,并且结合《红楼梦》片段,感悟这一时期思想与前代思想的不同,其特殊之处;曹雪芹又是如何将这些思想融入自己的创作的,并能根据片段将新思想概括出来。 培养学生用唯物史观思考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史料阅读与历史解释能力,帮助学生充分理解思想领域的新变化。
二.园内人:明至清中叶的文化 师生互动:说一说,假如你生活在大观园,有哪些娱乐活动?教师根据学生所说进行总结,强调娱乐活动出现的历史时空,并且展示《红楼梦》中的部分娱乐活动。教师展示自主学习任务:阅读“小说与戏剧”子目,完成知识表格教师补充解释相关内容(部分小说戏曲对社会现实思想及经济的体现),提出问题3,:根据唯物史观,思考出现小说和戏剧新变化的原因是什么? 学生根据所学历史知识以及兴趣,说出在这一历史时期,人们都存在哪些娱乐活动。阅读课本,完成知识表格,并对其中内容形成理解性记忆。根据唯物史观,对这一时期出现小说与戏曲繁荣的原因进行解释,并且能够厘清经济、思想与文化发展之间的关系。 通过互动,调动学生积极性,并且充分让学生代入课堂历史情境。扎实学生基础知识。培养学生对于唯物史观的运动以及历史解释能力。
二.园内人:明至清中叶的经济 1.农业新发展展示《红楼梦》中“桂花夏家”的发展情况,请学生思考:桂花夏家的生意属于哪种经营?为何可以如此经营?教师根据学生回答进行补充与解释。出示《清朝前期玉米、甘薯推广种植图》与课本导入部分常熟地主的农业经营情况,对“农业新发展”部分的逻辑进行引导梳理。农业新变化致使出现“苏湖熟,天下足”向“湖广熟,天下足”的转变,出示史料,展示“苏湖”地区现在的发展情况。2.手工业新发展教师展示苏湖地区手工业发展的相关史料,请学生根据材料,总结手工业领域出现的新变化。教师根据学生总结,进行相关补充,并且指出部分学者将“手工工场”的出现视为中国资本主义萌芽出现的标志。3.商业新发展根据唯物史观与经济发展规律可知:农业与手工业的发展,必然会导致商业的新发展。教师出示《红楼梦》中一段材料,请学生思考,这体现了哪方面的新发展。根据学生思考,引导学生说出海外贸易给中国带来了大量的“白银”与“国外商品”。首先对于“白银大量流入”中国做简单介绍,结合上节课所学“一条鞭法”改革,请学生思考:白银货币化为何会促进经济发展。教师引导学生归纳问题,并且着重通过史料讲解“白银货币化促进长途和大额贸易的发展,有利于商业资本的集聚”,即这一时期商业新发展的内容:“商帮”与大量商业市镇的出现。其次对于海外贸易,外国商品进入中国做简单的展示。请学生思考,这一时期世界发生了哪些变化?过渡到下一个子目。 思考教师提出的问题,能够说出这属于“经济作物商品化”与“农业多种经营”,并能够想到这些发展都是依托粮食产量的提高。学生根据教师出示的史料与课本,进行总结,认识到这一时期手工工场的出现,雇佣关系的形成是手工业新发展的主要表现。学生根据史料,解读出“海外贸易繁荣”等信息。结合所学,思考教师提出的问题。 培养学生历史逻辑思维能力,理解历史是特殊时空背景下的必然产物;落实对唯物史观的运用,培养学生用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关系思考问题。根据史料,落实学生史料实证与历史解释的素养能力。
三.园外困:世界背景下明至清中叶的困局 教师简单对世界这一历史时期的经济、政治与文化情况进行梳理,使学生对这一时期的世界有一个整体的认识。西方的社会转型与其科技的新发展有很大的关系,请学生完成对中国科技发展的梳理,并且思考中国能否完成社会的转型。深挖中国未能完成社会转型的因素,根据史料,组织合作讨论。 学生从政治、经济与文化方面回答,理解西方出现了社会转型。根据课本,梳理基础知识,并且在教师的引导下进行中国古代科技特点的总结。通过科技的发展以及特点,可以得出中国缺乏科技创新的氛围,并且根据旧知可知,中国并没有完成社会的转型。同桌之间进行简单地讨论,根据史料总结阻碍中国完成转型的因素包括:政治、政治、文化与科技等方面的原因 明确时空背景,落实历史时空观念,不仅仅是纵向的,更是横向的。扎实基础知识,并且根据培养学生归纳总结与历史解释能力。
总结 出示急剧分流中的中西方对比,请学生思考历史带来的启示。引用习近平总书记的讲话结课。 思考启示,可以是多个方面的 学以致用与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培养人才是历史教育的目的,因此关于历史学习要落到如今,以史为鉴,涵养家国情怀。
教学反思
对于《红楼梦》之中内容的引用部分地方略显生硬,不够贴合教学内容,并且用文学作品来串联历史课严谨性有待提高;问题情境设置较为零碎,不够宏观,不利于学生对历史知识形成整体认知。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