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课中华文明的起源与早期国家》教学设计
教学背景分析
课题及教学内容分析本课是《中外历史纲要》(上)第一专题《从中华文明起源到秦汉大一统封建国家的建立与巩固》的第一课,总起历史课程内容。中华文明是人类最古老的文明之一,是世界上唯一延续至今的古老文明。本课有两大重点内容,其一是中华文明之起源。中国原始文化星罗棋布,先后经历了旧石器时代与新石器时代,有众多代表性的文化遗存。其二是早期国家的形成,夏、商、西周是中华文明和早期国家的形成与发展时期,也是奴隶制社会的形成、发展与繁荣时期。本课一共分为三大子目,以历史发展顺序展现,分别是“石器时代的古人类和文化遗存”、“从部落到国家”以及“商和西周”。第一个子目主要讲述了旧石器时代的古人类与新石器时代的文化遗存,了解中国古人类分布特点,认识到中华文明起源的多源性,掌握私有制、阶级与国家产生的关系;第二个子目体现了从禅让制到王位世袭制的变化,禹建立起了第一个奴隶制国家夏,二里头文化遗址很有可能是夏文化遗址;第三子目则进入到有甲骨文证实的商与西周,重点关注西周的三大制度——分封制、宗法制、井田制。三个子目展现了中华文明从原始社会逐步走向早期国家的发展过程。学生情况分析1.已知:学生在初中阶段已经掌握了石器时代、夏、商、西周的基础史实,在统编版初中历史教材《中国历史》七年级上册第一单元《史前时期:中国境内早期人类与文明的起源》和第二单元《夏商周时期:早期国家与社会变革》的第4、5课中介绍了石器时代的基本情况,夏商周的历史更替与政治特征等。同时,通过初中阶段学习黄河流域、长江流域和辽河流域的考古发现,学生认识到中华文明的起源及发展具有多元一体的特征。2.未知:在初中历史学习的基础之上,学生基本具备了基础的史料阅读能力和历史解释能力,能够对原始史料进行初步的分析解读,但仅仅停留在基本了解石器时代以及夏商周时期的事件本身,对于事件之间的联系以及事件背后的深层内涵还需要教师进行更深一步拓展。初中学习的知识相对而言比较浅显,未建立起系统的抽象思维体系,对于中华文明起源的多元一体等知识理解存在一定难度,也未理解历史研究中文献与考古相结合的作用。因此,高中阶段,学生需要完善知识体系,对中华文明从原始社会逐步走向早期国家产生更全面、深入的理解。能知:借助问题、地理形势图和各类史料创设的历史情境,能够提高学生的识图能力和史料阅读能力,理解中华文明的多元一体。想知:通过初中阶段的历史学习,学生对历史学科有了基本的了解,逐渐掌握了基本的历史学习方法,有继续学习历史的兴趣。此外,“我是谁?我来自哪里?我要去向何方?”这一人生三问吸引学生不断思考,学生对此也较为关注。
教学目标
通过图片、文字等史料,指出人类最早制造使用的工具是石器,知道旧石器时期和新石器时期的人类遗址分布特点,并了解石器时代中国境内代表性的文化遗存。(素养目标:时空观念、史料实证、历史解释)借助不同时期文化遗址对比,能够理解理解私有制、阶级和国家产生的关系;在掌握史实和阅读相关史料的基础上,能够推导人类文明产生过程。(素养目标:家国情怀、唯物史观、时空观念)通过甲骨文、青铜铭文及其他文献记载,知道夏商西周的基本史实,理解文献与考古之间的互证作用,认识中华文明的多元一体,树立起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的家国情怀。(素养目标:家国情怀、历史解释)
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中华文明起源的多源性、早期国家的特征教学难点私有制、阶级和国家产生的关系
教学资源和教学方法
(一)教学资源 历史图片 历史地图 文字材料 多媒体(二)教学方法 以讲授法为主,问答法、讨论法相结合
板书设计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导入新课 教师展示《人类进化之路》图,提问学生从中得出的信息。“人和动物最大区别是制造和使用工具。”——马克思教师提问:请同学们认真阅读课本,人类最早制造使用的工具是什么? 认真观察图片,从中思考出:人是由古猿进化而来,从四肢行走到直立行走,并开始制造和使用工具。阅读课本,回答问题:人类最早制造和使用的工具是石器。 通过《人类进化之路》图,展示人的进化过程,引出本课主题——中华文明的起源,提高学生的读图能力,并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一、石器时代的古人类和文化遗存 教师展示两幅石器图片,提问它们分别来自哪一个时代? 旧石器时代与新石器时代都属于原始社会,也称为石器时代。教师活动:请同学们阅读课本,进一步认识旧石器时代和新石器时代的相关内容。教师展示旧石器时代重要人类遗址分布图和新石器时代重要人类遗址分布图。提出思考问题:中国古人类分布在地域上有什么特点?【活动设计】:教师展示五幅新石器时代文化遗存代表器物,学生结合课本上的相关描述,进行链接对应。教师讲解姜寨聚落和陶寺遗址,引导学生进一步了解石器时代的文化遗存以及发展过程中出现的变化。姜寨聚落仰韶文化聚落形态的典型代表,属于新石器时代早期。姜寨聚落遗址是由5个大家族组成的一个氏族公社。它有氏族公共墓地,但各个墓葬的随葬品不多,也差别不大。这说明此时尚未出现贫富分化。位于山西的陶寺遗址是龙山文化的典型代表,属于新石器时代晚期。在陶寺遗址中占有89%的小墓几乎没有随葬品,而8座大墓中发现随葬品200多件。比如图上这个就是大墓,四周散落着陪葬品。这个时期,社会贫富分化与不平等的萌芽开始出现。随后,教师出示贵族大墓和平民小墓的对比图,进一步感受社会分化。为什么会出现这种变化,归根到底其实是生产力的发展。教师逐步推导讲解人类文明产生过程图。教师活动:运用时间轴,梳理石器时代时间线,原始社会组织分为原始人群、母系氏族社会、父系氏族社会。之后我们文化的发展又走向了何处呢? 观察图片,结合教材内容,回答教师问题:左图中石器表面粗糙,打制而成属于旧石器时代;右图中石器表面光滑,磨制而成属于新石器时代。结合课本知识,完善表格内容。观察人类遗址分布图,思考分布特点:旧石器时代分布广泛,主要集中在大江大河流域;新石器时代遗址数量多,分布广泛,奠定了多元一体、中原核心的发展基础。根据课本上的相应文化描述,找到图片对应代表文化,并完善表格相关内容。学生结合教材相关内容,对姜寨聚落和陶寺遗址进行对比与思考。学生认真分析,积极思考,跟随教师思路,做好课堂笔记,认识中华文明起源以及私有制、阶级和国家产生的关系,理解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这一基本关系。 通过图片对比,学生立足于课本,加深学生对新石器时代石器和旧石器时代石器的区别认识。通过自主梳理教材,了解新石器时代和旧石器时代的基本史实,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学习中国古人类分布在地域上的特点,认识中华文明的多元一体,增强学生的时空观念。通过图片找对应文化,进一步加深学生对各文化遗产代表器物的学习,落实本课课程标准。通过对比分析姜寨聚落和陶寺遗址,从墓的变化入手,引导学生进一步认识在文化发展过程中社会贫富的分化,锻炼学生历史思维能力。通过逐步梳理推导人类文明产生,引导学生认识理解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这一基本关系,形成知识逻辑,锻炼和培养学生历史核心素养。
二、从部落到国家 教师讲解:中华文明流传下来了非常多的神话传说,其中有些神话传说就反映了人们对我们是谁?我们来自哪里?的一种构想。比如盘古开天辟地,女娲造人等等。我们自称是炎黄子孙,为什么是炎黄,炎帝和黄帝。传说中国历史从三皇五帝开始,究竟是那三皇,那五帝有很多种说法。黄帝和炎帝是两个部落首领,他们组成了炎黄部落联盟,击败蚩尤,被后世尊称为华夏始祖。在大概五帝后期的龙山文化时期,中国大地上邦国林立,这就是万邦时代。它初步具备了国家的初步形态。那究竟什么是国家呢?教师提问:尧、舜是五帝中的两位,那从尧到舜是怎样选举出来的?从舜到禹又是怎样选举出来的呢?教师简述大禹治水得民心,讲解禅让制的含义:中国原始社会末期部落联盟内部推举首领的一种方式,民主推举,首领让贤,“选贤任能”。【材料一】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礼记》教师提问:在禹之后,传给了谁?教师追问:启是禹的儿子,在禹死后,启继位,那这种还是禅让制吗?教师展示两则课本上的学思之窗的材料,关于启的继位有这样两种说法,为什么说法不同?【材料二】“益(禹晚年培养的接班人)让帝禹之子启。”——《史记·夏本纪》【材料三】“启与支党攻益,而夺之天下,是禹名传天下于益,其实令启自取之。”——《战国策·燕策一》教师讲解:王位世袭制取代禅让制,由传贤变为传子,公天下变为家天下。【材料四】“今大道既隐,天下为家,各亲其亲,各子其子,货力为己。大人世及以为礼,城郭沟池以为固” ——《礼记·礼运》 教师提问:有人说:禅让制体现了民主,王位世袭制体现了专制,王位世袭制代替禅让制是历史的倒退。你是怎样看待的?进行小组讨论。 教师讲解:大约公元前2070年禹建立了我国最早的奴隶制国家夏朝。从原始社会进入到奴隶社会。你认为夏是一个国家吗?夏朝距离我们现在时代很遥远,我们要找到夏文化存在的标志。考古学家在河南洛阳偃师发现了二里头遗址,这很有可能是夏文化的遗存。【材料五】“二里头遗址现在还不能确证是夏都,因为缺少如甲骨文那样的内证性的文字证据出土。二里头有可能是夏,乃至极有可能是夏,但这仍是假说。” ——刘周岩:《寻找夏朝》 那我们继续往后探索,进入到有甲骨文证实的商和西周。 认真阅读课本,联系所学知识,思考何谓国家这一问题。学生根据课本内容,结合所学回答:禅让制。学生认真阅读教材,思考教师问题:在禹之后,启继位,王位世袭制取代禅让制。学生阅读两则材料,并仔细思考分析,得出:这两则材料都反映出最终是启成功继位了。世袭制取代了禅让制。同时让与夺两个字的区别,说明古人对于启继位的途径和方式有着不同的意见,世袭制代替禅让制并非是风平浪静的,可能存在着斗争。结合所学知识,思考与分析该问题,积极参与小组讨论,表达自己想法:王位世袭制是生产力发展的产物,是私有制,私有观念进一步强化的产物,是历史发展的必然,是历史的进步。认真观察图片,从中提取出宫殿、祭祀、贵族墓的存在,阶级分化出现,以证实夏是一个国家。 通过之前的铺垫讲解以及教材相关内容,让学生理解国家形成的标志,提高历史素养。通过大禹治水故事,引导学生认识当时选举首领的方式——禅让制,明白“天下为公,选贤与能”的含义。通过教师提问,引导学生认识传承制度的变化,从禅让制转变为王位世袭制。通过分析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引导学生从中认识到王位世袭制取代禅让制的相关内容,锻炼和提高学生的史料分析能力。通过小组讨论,以此问题来锻炼学生的思维,加深学生对王位世袭制取代禅让制的认识,进一步理解生产力的发展、私有制的出现影响,增强学生的问题意识,锻炼学生的问题分析能力。通过二里头文化遗址图片,引导学生理解早期国家形成的特点,借助相关材料,引导学生增强对史料的认识,为下一个子目的学生打基础,培养学生的史料实证能力。
三、商和西周 在大约公元前1600年,商部落首领发兵,打败夏兵,夏朝灭亡。汤灭夏之后,建立起了商朝。商朝都城多次迁移,后来定于殷,在现在的河南安阳。在河南安阳一带,考古学家发现了殷墟遗址,并出土了很多的龟甲、兽骨,上面刻有文字,这就是甲骨文,甲骨文的发现证实了古文献中关于商朝的部分历史记载。教师展示图片,提问:龟甲兽骨上面主要记载什么呢?【材料六】“国之大事, 在祀与戎。”——《左传》 【材料七】“殷人尊神,率民以事神,先鬼而后礼。”——《礼记》教师展示两则材料,讲解商人非常重视占卜,祭祀,显示出商朝统治的特点之一:神权与王权相结合。教师展示图片,讲解商朝的内外服制。内服是指由商王直接控制的王畿地区,外服是指商王间接控制的方国和部落。外服之地只是间接接受商的统治,隶属关系并不稳固,往往视商之国力盛衰而定。——张帆《中国古代简史》教师提问:商朝为什么要推行内外服制度?教师讲解:公元前1046年,武王伐纣,建立周朝,定都镐京(今陕西西安)。关于武王伐纣中的牧野之战有多处记载。在出土的利簋铭文上有“ 武王征商,唯甲子朝,岁鼎,克昏夙有商。”《尚书·牧誓》中“时甲子昧爽,王朝至于商郊牧野,乃誓。”这种实物史料和文字史料的互证,甲子年发生的牧野之战可信度较高。随后,教师延伸拓展王国维的“二重证据法”:将“地下发现之新材料”与“纸上之材料”二者互相释证,以达到考证古史的目的。它作为一种重要的治史观念和方法。教师进一步拓展史料分类相关内容:教师继续讲解西周的政治,重点掌握三大制度:分封制、宗法制、礼法制。分封制教师出示西周分封示意图,提问学生分封对象。【材料八】封邦建国,授民授疆土。封建亲戚,以藩屏周。——《左传》教师出示材料,讲解分封制的目的:以藩屏周。继而讲解受封者的权利与义务:权利:在封国内享有世袭统治权,独立性较强。义务:镇守疆土、随从作战、缴纳贡赋、朝觐述职。教师活动:教师展示三则材料,提问学生分析分封制的影响?【材料九】周王室通过军事殖民方式建立的大大小小的诸侯国,分布在天下各地,构成四通八达的统治网络,形成了众星拱月的政治格局。——张岂之《中国历史·先秦卷》【材料十】从夏后氏比较笼统的霸权,经过商人同心圆布局的统治机制,最后到西周的封建网络,这三个阶段的发展促使“中原”成为中央政权的基地,而又以同心圆的方式扩散其势力于各处。 ——许倬云《说中国》【材料十一】当然,分封制发展到后来,并不像原先构想的那样上下一体,由于诸侯多数与京师相距遥远,交通不便;又由于自然经济关系,各地互不往来,各自为政,自由发展,都成为半独立或独立王国。……这样就出现了春秋战国时期的战乱割据局面。 ——张岂之《中国历史·先秦卷》宗法制教师讲解宗法制的含义:以父系血缘关系的亲疏来维系政治等级、巩固国家统治的制度。是一种血缘纽带同政治关系相结合的制度。立嫡以长不以贤,立子以贵不以长。——《公羊传》教师展示宗法制的重要原则:嫡长子继承,同时梳理流程示意图,带领学生理解家国同构这一概念。礼乐制教师展示各等级的礼制规格和关于“死”的称呼,显示当时的贵贱长幼有别。教师展示梳理分封制、宗法制与礼乐制的关系,分封制与宗法制互为表里,礼乐制是维护分封制和宗法制的工具。社会经济方面:教师讲解商和西周农业、手工业基本情况。联结课本中史料阅读栏目中的材料,重点讲解井田制。【材料十二】方里而井,井九百亩,其中为公田。八家皆私百亩,同养公田。 ——《孟子·滕文公上》教师借助时间轴,带领学生共同梳理西周发展历程。 认真阅读课本,了解商朝建立的基本史实,回答教师问题:龟甲兽骨上要是商人刻写的占卜记录。分析材料,理解商朝统治神权与王权相结合的特点。结合材料与所学内容,理解内外服制,思考商推行内外服制的原因:商朝早期国家社会生产力水平不高,社会组织的血缘关系尚未完全被打破,还无力直接控制王畿以外的地区,内外服制度是当时最有效的统治方式。立足课本知识,思考史料的多种类型及其价值,做好课堂笔记。认真阅读地图,分析归纳分封对象为:王族、功臣以及先代贵族。认真阅读并分析材料,结合所学知识,思考分封制的影响:①巩固政权,加强周天子对地方的统治;②开发了边远地区,扩大了统治范围,国家政权逐渐由松散趋向严密;③促进文化交流与认同;④诸侯国具有相当大的独立性,西周后期王室衰微,形成了强大的地方割据力量认真阅读教材,结合材料和示意图,理解宗法制的基本内容。认真阅读教材,做好课堂笔记。认真分析材料,理解井田制的基本内容。阅读课本,共同梳理西周发展时间线。 借助相关材料,引导学生分析理解商朝统治的特点,即神权与王权相结合,提高学生的史料分析能力。借助图片,加深学生对商朝政治制度内外服制的认识与理解,进一步探究商朝推行内外服制的影响,锻炼学生的历史思维。通过出土的利簋铭文和《尚书·牧誓》上关于牧野之战的记载,联系实物史料与文字史料的互证,拓展延伸王国维的“二重证据法”以及史料的分类,培养学生的史料实证意识与能力,落实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的培育。通过相关示意图和史料,引导学生理解分封制的基本内容、包括其分封对象、目的、受封者权利与义务等。通过相关史料,引导学生进一步认识分封制的影响,从多方面思考,强调注意到制度的两面性影响。同时,通过史料分析与解读,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史料分析能力和辩证思考能力,增强学生对知识掌握与理解。通过材料和示意图,引导学生进一步认识宗法制的基本内容,重点理解家国同构这一概念,培养历史解释能力。通过展示礼制规格和不同称号,引导学生认识礼乐制的相关内容,通过梳理分封制、宗法制与礼乐制的关系,进一步理解西周的政治制度。通过相关材料和对应的示意图,加深学生对井田制的认识与理解。以时间轴形式对西周历史进行梳理,使学生对该内容更清晰且有条理。
课堂小结 教师活动:展示四大古文明图,中国是世界四大古文明之一,并且是唯一一个没有中断,延续至今的文明。为什么中国能够做到呢?教师展示教材最后的学习拓展内容,引导学生思考中华文明的多源性与统一性。多源性:黄河流域、长江流域、珠江流域、辽河流域、北方草原文化区......都是中华文明的摇篮。统一性:从部落到国家:早期国家建立、发展起来。以中原为核心的文明具有相对的稳定性。各个地区在长期交流互动中相互促进、取长补短、兼收并蓄,从而形成了文化共同体。 联系本课内容,思考为何中华文明能够做到源远流长:中华文明的独特性,多元一体。 总结升华本课内容,强调本课主题,理解中华文明的多元一体,认识到中华文明多元一体,源远流长,生生不息,展现出了自身发展道路的独特魅力,涵养学生的家国情怀。
教学反思
本课是《中外历史纲要》(上)第一单元第1课,在整个历史学科教学上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在准备本课教学之前,我仔细阅读并对比了初、高中历史教材中的本课相关内容,把握重难点。初中教材《中国历史》七年级上册用5课的容量对该部分基础史实的梳理很详细清楚,因此在初中历史学习的基础上本课教学更为着重学生的思维锻炼,将本课落实于以唯物史观为指导,涉及文献和考古相结合的史料互证以及中华文明的多元一体。在选择性必修3《文化交流与传统》第一单元“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以及选择性必修1和必修2中的部分内容均有涉及到本课,因此,该课是教学中的一大重点内容。中国是远古人类起源的重要地区,中华文明是人类最古老的文明之一,考古发现,中华文明多元起源,并以中原华夏族为核心,向四周辐射,推动着多元一体中华文化的形成。在文明发展过程中,由于生产力不断发展,私有制产生,逐渐形成阶级,最终推动着国家的出现。在唯物史观的指导之下,我基于本课知识,对照课标要求,立足历史核心素养,收集大量相关历史史料、历史地图,构建知识网络。总而言之,本课教学设计还有诸多不成熟的地方,我会根据实际教学效果,结合教学录像和他人反馈,有针对性地强化自身授课技能,进一步调整教学设计和课件,精选材料,使其更好地契合课程标准和学生学情,达到教学目标,以实现更好的教学效果!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