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课 从隋唐盛世到五代十国 教案(表格式)高中历史统编版(部编版)必修 中外历史纲要(上)

文档属性

名称 第6课 从隋唐盛世到五代十国 教案(表格式)高中历史统编版(部编版)必修 中外历史纲要(上)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4.8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3-08-28 19:40:2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6课 从隋唐盛世到五代十国》教学设计
教学指导思想与理论依据
情境化任务化视域下的主题教学。本课教学主题为“长安盛在何处,衰在何方”,创设以隋唐长安城兴衰历史为主线的历史情境,围绕大国兴衰和大国治国理政的主题,通过主题式教学引导学生感悟和认识大国兴衰历史中所蕴含的大国理政的智慧。在研读课程标准和教材的基础上,设定三大学习任务:通过探究从隋唐到五代十国长安城的历史变迁,梳理从隋唐到五代十国的政权更迭与历史发展脉络;通过探究唐长安城繁盛的原因,认识民族唐朝时期民族交融的发展;通过探究隋唐到五代十国都城的历史变迁,认识区域开发的发展。在三大学习任务的驱动下,设置六个逻辑联系紧密,环环相扣的问题,形成问题链,以问题引领学生对本课的学习。紧密围绕课程标准和教材展开教学设计。一方面,研读课程标准,依据课程标准制定学习任务和探究问题;另一方面,基于上述问题情境设置,引导学生阅读教材,培养学生运用教材知识解决所创设的新情境下的学习问题,进一步突破学习重、难点。
教学背景分析
课题及教学内容分析本课主要叙述隋唐五代十国时期的历史变迁,主要包括三个子目:隋朝兴亡、唐朝的繁荣与民族交融,安史之乱、黄巢起义和五代十国。三个子目主要按照时间顺序呈现历史发展的基本过程,叙述性较强,知识联系性和逻辑性不足,有必要通过对教材内容的重新编排,突出本课学习的重点知识“区域经济的开发”和“民族交融”。学生情况分析本课授课对象为高一学生,学生在初中对本课内容所涉及的隋唐五代十国时期的基本史实已有一定的学习和了解,具备学习基础;但学生正处于初高中历史学习的过渡阶段,尚未从记忆式学习转向分析、理解式学习,仍需进一步培养学生树立唯物史观、加强历史解释的能力,深化对隋唐盛世衰亡原因的理解。
教学目标
总体目标:认识隋唐盛世到五代十国的基本历史发展。通过阅读教材内容和分析文字、图片史料,学生能知道长安城的简略兴衰史,同时借助长安城的兴衰史,学生能够进一步了解隋唐的盛世概况和所潜藏的危机,学会辩证看待历史现象和历史人物。(素养目标:唯物史观、史料实证)通过阅读教材内容和研读史料,对长安城繁盛的原因进行探究,学生能够理解唐朝开放的民族政策的具体表现,进一步认识到民族交融对国家发展和大国治理的重要性。(素养目标:历史解释、家国情怀)通过研读史料对长安城衰败与政权中心转移的原因进行探究,学生能够认识到南方区域开发的重要性。(素养目标:唯物史观、史料实证、历史解释)通过本课学习,学生能够总结出关于大国治理的重要启示和历史规律。(素养目标:唯物史观、家国情怀)
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民族交融与区域开发教学难点藩镇割据对唐朝统治的影响
教学资源和教学方法
(一)教学资源 历史图片 历史地图 文字材料 多媒体(二)教学方法 讲授法、讨论法、史料研习、课堂讲授与教材阅读相结合
板书设计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导入新课 教师播放《国家宝藏》关于长安城的一段视频,导入新课关于长安城历史的学习。 学生通过观看考古发现中的长安城的视频,感受揭开千年古城的历史悠久,带着对长安城历史的疑问进入新课学习。 以考古发现中的长安城为切入点,通过视频这一直观化、形象化的教学材料设置悬念,激发学生关于长安城历史的学习兴趣。
一、长安兴衰史:隋唐五代十国政权的兴衰更替 【任务1】通过探究从隋唐到五代十国长安城的历史变迁,梳理从隋唐到五代十国的政权更迭与历史发展脉络。隋文帝:兴建新长安通过展示表格和图片史料组织学生梳理隋朝的发展历史。引导学生理解宏伟的大兴城建设的背后是国家经济实力和科技水平的重要体现。隋炀帝:营建洛阳城通过展示图片史料,组织学生通过阅读课本、分析图片史料,了解隋朝统一后采取的巩固统治的措施。(三)唐前期:扩建长安城通过展示图片、文字史料来简要说明唐朝的盛世景象。“今京师之人,不啻百万。”(唐代·韩愈)(四)唐中期:长安城落魄1.通过展示表格和图片史料,组织学生阅读课本,探究材料,分析唐中后期在统治上出现的问题。问题设计1:通过分析安史之乱及随后长安城的失陷,分析唐中后期的问题。 2.通过展示表格、地图史料,组织学生结合教材和材料进行分析,同时对学生进行关于解读表格和地图信息的学法指导。问题设计2:为何安史之乱后唐朝并未被击垮,反而得以延续较长时间的统治?(五)唐末:长安城哀伤通过表格展示和讲解长安城失陷大事记,帮助学生了解唐朝衰落的历史。五代十国:长安城衰颓展示地图和表格,引导学生进一步理解唐亡以后的五代十国时期的本质。 阅读教材,观察隋朝大兴城坊平面图,梳理和感受隋朝的发展历史,完成表格的填写,思考大兴城营建说明了什么?阅读教材,结合图片,指出隋朝统一后还采取了哪些统治措施?从图片史料中提取信息,感受唐长安城的宏伟。阅读教材,结合材料,分析唐中后期唐朝的统治面临什么问题。阅读表格和地图,结合教材进行分析,回答问题。阅读长安城失陷大事记,结合教材内容,梳理唐朝由盛转衰的历史。阅读表格和地图,思考五代十国的实质是什么? 通过引导学生回顾第5课所学知识,同时为学生创设新情境,引导学生通过读教材梳理隋朝建立和发展的历史。结合教材内容,引导学生理解隋朝统治措施,树立正确历史观,认识人民群众是推动历史发展的主体。通过展示平面图和地图,让学生直观感受唐朝繁盛时期长安城的扩建景象,并进一步感受唐朝盛世,培养学生历史学习的历史感和时空观念。紧紧围绕长安城创设历史情境,引导学生在阅读教材的基础上,通过了解长安城在历史上的数次重大失陷,分析并归纳唐中后期唐朝统治的问题,培养学生用教材知识回答新情境提出的新问题的学习能力,落实历史解释的核心素养。基于高考题进行材料改编,结合地图,对学生进行表格和地图的学法指导,通过创设一系列问题来帮助学生理解表格和地图隐含的信息,帮助学生突破理解藩镇割据对唐朝统治的积极影响这一难点。同时,通过对解析地图和表格的学法指导,培养学生提取信息、分析问题的史学思维能力。为学生创设与本课主题密切相关的历史情境——长安城失陷大事记,通过历史情境帮助学生了解和梳理唐朝灭亡的历史,丰富历史细节,增强学生历史兴趣。继续将历史情境创设至唐灭亡以后的五代十国时期,通过引导学生理解五代十国的本质,帮助其认识藩镇根据产生的深远的历史影响,突破本课难点。同时进一步帮助学生建构对隋唐盛世到五代十国的历史的完整认识,加强时空观念。
二、长安何以繁盛:唐朝的繁荣与民族交融 【任务二】通过探究唐长安城繁盛的原因,认识民族唐朝时期民族交融的发展。1.通过展示图片和文字材料,引导学生通过分析和归纳唐长安城繁盛的政治和经济表现,理解唐朝的繁盛有其必然性。“唐朝是一个世界主义的国家,具有非常宽广的胸怀,可以接受外来影响,且能够对这些外来影响兼容并蓄,产生出新的文化。它并不只是一味地接受,同时也是一个大熔炉,把这些东西融会贯通。所以唐朝是非常具有国际号召力的。当我们说敦煌有多伟大,你就得相应加多少倍,才能知道长安有多伟大,长安搜集了多少东西,长安有多么大的胸怀去拥抱世界的文化。”——《唐:中国历史的黄金时代》2.引导学生梳理教材繁杂的知识点,展示地图和表格,帮助其认识唐朝民族政策的特点。问题设计3:阅读教材并结合地图,概括唐朝处理民族关系的途径并归纳唐朝民族政策特点。通过展示课外补充的文字史料,组织学生通过阅读、提取和概括史料信息,陈述唐朝开放包容的民族政策的具体表现。并进一步指出唐朝在民族交融和边疆问题上的重要推进,为盛世的出现提供了重要的精神和文化支撑。问题设计4:阅读材料,概括在民族关系方面,唐长安城所彰显的包容性和开放性的具体表现。“据统计,唐朝 751 位(人次)刺史中,异族人就有 76 位(人次),占十分之一,还不包括已经被汉化的异族人。”——荣新江等《唐:中国历史的黄金时代》“唐朝平定东突厥以后,又让投降过来的一部分突厥住进了长安。当时唐朝国内还没有完全稳定,还存在各种危险性。此后,唐朝还接受了来自朝鲜半岛等的数千名留学生。”——整理自讲谈社《隋唐史》“唐朝人建一个凉亭,采用西亚的一些方法,把水引到屋顶上去,再让水从亭檐上面洒落下来。夏季的长安是一个很闷热的地方,聪明的长安人就把西方的一些生活方式搬了进来。”——荣新江等《唐:中国的黄金时代》 阅读教材和材料,结合所学知识,从多个角度归纳唐朝长安城繁盛的具体表现。阅读教材,分析地图和表格,概括唐朝处理民族关系的方式和手段,进一步归纳唐朝民族政策的特点。阅读材料,提取信息,概括唐朝在处理民族关系时开放、包容的具体表现。 立足教材内容,通过引导学生结合教材内容和图片史料,快速归纳唐长安城繁盛在政治和经济等方面的具体表现,认识唐朝的繁盛离不开政治和经济基础;此外,也为进一步探究繁盛的文化原因做铺垫。引导学生学会运用表格的学习方法,对信息量大、内容繁杂但无须深入探究的知识点进行归纳和梳理,并在分析内容的基础上掌握归纳特点的学习方法。引导学生在了解唐朝在民族问题上开放的具体表现的基础上,进一步认识到唐朝繁盛的民族原因,感受民族问题对国家发展的重要性,由此升华学生的家国情怀。
三、长安衰在何方:南方的区域开发与经济发展 【任务三】通过探究隋唐到五代十国都城的历史变迁,认识区域开发的发展。1.组织学生阅读史料,观察地图,探究隋炀帝迁都洛阳背后的深层次原因。问题5:阅读材料,思考隋炀帝为何弃长安城,迁都洛阳城?“从大局来看,隋炀帝于大业元年建造洛阳的目的,是为了使隋朝能更好地控制旧南朝的江南势力和旧东魏、北齐的山东势力……洛阳是隋炀帝时期南北融合策略的象征。”——妹尾达彦《隋唐长安与东亚比较都城史》“洛阳虽然也要依靠陆地交通,但凭借大运河水路运输的发达而成为经济、文化都市,这也是其特征之一。”——妹尾达彦《隋唐长安与东亚比较都城史》2.展示材料,通过组织学生阅读课本和分析史料,探究政治中心转移的原因,最终帮助学生认识这一时期南方的区域开发。问题6:分析政权中心为何最终从长安转移至开封?“祖宗受命,规摹毕讲,不还周、汉之宇而梁氏是因。非乐是而处之,势有所不获己者, 大体利漕运而赡师旅,依重师而为国也。”(北宋·张方平) 阅读材料,分析地图,从政治和经济两个角度分析隋炀帝迁都原因。阅读教材,结合材料,回答政权中心最终从长安转移至开封的原因。 史图结合,同时继续以都城为主题创设历史情境,从迁都这一小切口入手,引导学生从政治和经济两个角度理解开通大运河的重要意义,认识到南方区域开发的重要性;同时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历史解释能力。继续紧扣迁都问题进行设问,形成环环相扣的问题链,进一步培养学生在历史学习中的问题意识。通过对迁都问题的追问,帮助学生深刻理解南方区域开发和经济发展对国家的重要性。
课堂小结 教师总结:本节课我们还通过探讨长安何以繁盛,认识了隋唐时期在民族关系上的重要发展,在一系列民族交融表现的背后,体现的是这一时期开明、包容的民族政策。最后,我们通过探究长安衰在何方,认识了隋唐时期南方区域开发,经济重心逐渐南移对国家发展的重要性。唐朝的长安城,既有物质文化方面的规模,同时也有精神文化方面的特点。我们将在第七课和第八课的学习中继续了解到唐朝在制度建设和思想文化方面的灿烂发展。
教学反思
本课教学采用了主题式、情境化和任务化教学,旨在通过探究隋唐长安城历史,为学生创设自然生动的历史情境,帮助学生突破学习重、难点。但存在的一个主要的问题是所选用的材料多,探究任务多,探究难度较大,因此,这为课堂节奏的推进造成了一定挑战。在进行课堂教学时,由于担心不能按时完成教学任务,存在给予学生思考时间、表达时间、做笔记时间不足的问题,一定程度上忽略了学生的主体地位。
PAGE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