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课 两宋的政治和军事》教学设计
教学指导思想与理论依据【根据课型需要设置,可自行决定】
历史教育的终极目标是进行公民教育和人格教育,在培养学生知识与能力的过程中渗透情感与价值观教育,培养学生科学完善的思维能力和处事态度,教会学生做事做人,这是每位历史教师的教学艺术所达到的效果,基于本课希望能给予学生一定的历史思维方式和科学态度。
教学背景分析
课题及教学内容分析1.课标要求:通过了解两宋的政治和军事,认识这一时期在政治、经济、文化与社会等方面的新变化。2.课标分析:(1)课标意在阐明社会政治、军事与经济、文化、社会的关系。军事是政治的延伸,在授课中更应注重政治领域的变化。例如针对本课中针对宋初集权的加强,就应该置于北宋建立的历史背景之下才能更好认识。(2)课标在本课中的反映即了解两宋的政治和军事,认识这一时期的政治新变化。所以应当注重本课中两宋基于政治制度本身的设计和政治制度形成的外在驱动力和客观影响,通过结合两宋基本发展线索去理解宋代政治制度。3.教材分析:(1)单元主题和教材地位:第三单元辽宋夏金多民族政权的并立与元朝的统一主要介绍了辽宋夏金时期的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等多方面的内容。其中,第九课是针对辽宋夏金时期两宋政治与军事的介绍,而军事是政治的延伸,因此本课主要是对两宋时期政治制度的介绍和学习。(2)教学主题:通过学习两宋政治的兴衰,表现宋代政治的新变化、新特点;基于社会背景和政治理念探讨宋代的制度设计和发展演变过程。将本课的四个子目分别设计为:①防弊之政-宋初中央集权的加强;②受弊之困-边防压力与财政危机;③解弊之法-王安石变法;④循弊之亡-南宋的偏安。(3)本课立意:以“五代之弊”的原因探讨为起点,说明“生弊之源”,之后宋太祖赵匡胤吸取五代教训设置“防弊之政”,但“防弊之政”本身是否仍有弊端,引发学生思考。因微课时间限制,本课内容基本涵盖第一子目:宋初中央集权的加强。并进一步讨论宋初制度的弊端,留给学生思考探究。学生情况分析1.智力因素分析:(1)从学习基础上看:经过初中的历史学习,大多数高一同学知道北宋的建立,这一时期多民族政权并立、金灭辽和北宋以及南宋偏安的基本事实,并了解宋朝崇文抑武政策的特点和具体制度内容,为学习本课内容做了知识铺垫,方便本课教学过程的顺利展开。但学生对于北宋制度设计的原因并不清晰,需要教师进一步引导和营造历史情境,帮助学生理解制度设计的时代背景。(2)从初高中衔接上看:高中教材对于宋初为加强中央集权和巩固皇权所施行的政治和军事制度更凸显其两面性,高一学生对这一方面的认识还比较片面,不够深入和全面。因此在本课的教学中要重视引导学生加强对宋代加强中央集权的特征和利弊的理解和探讨。(3)从思维方法上:高一学生对历史学习有一定想法,具有一定的历史思维能力,但对于历史解释和唯物史观的核心素养能力有所欠缺,通过本课的学习进一步培养学生核心素养能力。2.非智力因素分析:高一学生对历史故事充满兴趣和热情,通过故事引入和历史情境的塑造,能够更好地帮助学生了解历史背景,渗透课程的人文关怀和培养家国情怀素养。
教学目标【根据课程标准和核心素养分析】
1.基于史料教学构建历史情境,使学生了解宋初加强中央集权的具体措施和制度建设内容,培养学生史料分析和历史解释的核心素养。2.基于制度设计和制度影响的探讨,使学生在讨论的过程中进一步探究宋初政治制度的利弊和对两宋政权的深远影响,使学生掌握评价历史事物的正确方法和历史观,培养学生唯物史观核心素养。
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了解北宋为加强中央集权推行的政治、军事制度教学难点理解宋初政治、军事制度的历史影响
教学资源和教学方法
(一)教学资源 历史图片、历史地图、文字材料、多媒体(二)教学方法(1)教法:讲授法、谈话法、讨论法(2)学法:史料分析法、合作学习法
板书设计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导入新课 [呈现材料](赵匡胤):近世帝王初入京城,皆纵兵大掠,擅刼( jié)府库。汝等无得夫然。事定,当厚赏汝,不然,当族诛汝。 ——《续资治通鉴长编》(郭威):“我等公处分,俟平定京城,许尔等旬日剽掠。” “诸军大掠,烟火四发”——《旧五代史》[教师讲解]陈桥兵变大家都很熟悉,当时大军要返回京城开封,赵匡胤对将士们如此说,禁止劫掠。反观十年前郭威代汉时,允许部下军队“旬日剽掠”。其实这样的劫掠正是五代时期社会动荡的以一个缩影。到了赵匡胤建立的宋朝,他并不希望宋朝成为五代之后的第六代。[问题探究一]如何防止五代已经有过的弊端呢?如何防止弊端避免动荡?(进入今天学习) 学生阅读史料,积极思考 激发学生兴趣,引发学生思考由此引出北宋初年的制度设计根本原因是防止五代之弊,但“五代之弊”究竟是什么?引出对“五代之弊”表现和解决办法的探讨。
1.五代之弊的原因 [教师讲解]刚刚说到五代之弊,那弊端源自何处呢?让我们一起阅读谋士赵普的回答,寻找答案[呈现材料]“此非他故,方镇太重君弱臣强而已。…今所以治之,亦无他奇巧。惟稍夺其权,制其钱谷,收其精兵,则天下自安矣。” ——《涑水纪闻》[教师引导]在学生得出“方镇太重、君弱臣强”的回答后说明五代以来国家动乱的根源是藩镇割据,导致君弱臣强。而藩镇由武将掌权,地方武将不断夺权,造成了五代的更迭。[问题探究二]在宋太祖赵匡胤应如何破除五代之弊 [教师引导]依据学生总结的“方镇太重、君弱臣强、武将夺权”三个弊病表现,联系课本内容引导学生从课本中找出相应措施。 [学生回答]依照史料,得出“五代之弊”在于方镇太重、君弱臣强。[学生阅读]阅读课本49页第2-4段;依据“方镇太重、君弱臣强、武将夺权”三个弊病一一对应提出加强地方控制、分散机构权力和抑制武将武力膨胀 学生通过对史料的分析和对课本内容的理解,明白了“五代之弊”的具体表现,并提出了针对的办法
2.加强地方控制 [教师讲解]如何来加强地方控制呢,赵普也给了回答,要“ 惟稍夺其权,制其钱谷,收其精兵。”针对这三点在行政、财政和军事三方面措施的介绍,最后引出加强地方控制“强干弱枝”的特点。 [学生回答]“权”指行政权;“钱”指财政权;“兵”指军权 形成史料与课本的结合;“ 惟稍夺其权,制其钱谷,收其精兵。”对应课本的知识内容
3.分散机构权力 [呈现图片]《北宋中央权力分配示意图》中反映北宋中央政治制度。[教师讲解]可以看到北宋的政治制度,在中央通过增加职位分化权力,原本有宰相掌握的行政权和财政权被分割,即使宰相唯一留有的行政权也被一分为二,由同平章事和参知政事共分这一行政权力。那么在地方又是如何削弱进行集权的呢?[呈现图片] 《北宋地方权力分配示意图》反映北宋地方政治制度。[问题探究三]宋代的地方权力分配和其他朝代相对,有什么不同?[教师讲解]通过在地方设置多个机构和多个行政长官,使地方无法形成单一完全的权力核心,无法对抗中央,达到了巩固中央集权的目的。我们发现宋初这样一套政治制度是需要大量官员的,为了抑制武力膨胀,宋代大量任用文官。 [学生回答]宋朝地方行政机构更多,长官更多;在地方制度中多了一级府州军监;路一级多了四个监司。 以图示法让学生更加直观的明确宋代政治制度中的权力划分,更加直观明显
4. 抑制武力膨胀 [呈现表格] 《历代科举取士数量表》[问题探究四]表中表现出宋代科举取士的特点是什么?这种特点对宋代政治有什么影响?[教师引导]正因为科举的大量取士,使得许多平民百姓可以通过科举的渠道实现阶级的流动,可以当上高官,自然科举形成了崇尚知识,参与政治的机会。再加上知州、通判等地方长官由文官担任、枢密院的调兵权由文官掌握,这就是北宋政治的第三个特点,重文抑武。 [学生回答]科举取士人数众多 以“科举取士”人数增加表现宋代重文抑武的方针,培养学生史料实证素养
5.宋初加强中央集权的制度影响 [呈现材料] (程颐)尝观自三代而后,本朝有超越古今者五事:如百年无内乱;四圣百年;受命之日,市不易肆;百年未尝诛杀大臣;至诚以待夷狄。——《河南程氏遗书·伊川先生语》[教师讲解]北宋思想家程颐曾评价宋朝的五件成就,其中就有“百年无内乱”,从内部来看,两宋统治期间没有大规模的政治动乱和宫廷政变,政治秩序稳定。[呈现图片]《北宋形势图》、《南宋形势图》[问题探究五]从两宋的政治版图可以发现什么?[教师引导]从外部情况来看,宋朝的统治结束长期分裂,实现了局部统一。从这里我们能看到宋代制度的优点是:强化中央集权,有效预防了内部动乱,巩固国家的统一和安定。 [学生回答]两宋时期不再是五代十国的分裂局面,呈现出民族政权并立的特点 通过前人的历史评价和历史地图的设置,多方印证宋代政治制度的积极影响,培养学生史料实证的能力
课后环节 [课后思考与讨论]但这一套“防弊之政”是否真的革除了弊端呢?请大家依据宋代中央和地方的权力分配图,讨论以下两个问题:(1)北宋加强中央集权的制度是否高效?权力划分是否合理?(2)制度设计弊病将如何反映到现实? 学生在课后针对宋代政治制度的影响展开讨论与思考,在下节课进行回顾和答疑
教学反思
1.本课课件内容过多,史料运用频繁,是一种理想的教学状态,可能导致过渡依赖课件导致板书不足,学生理解难度大,容易脱离教学实际。2.因为进行片段教学,是从45分钟的全课课件中摘取删改而成,希望在课件展示上体现出教学设计和教学环节体系结构的完整性,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应该所有取舍。3.史料选取必须贴合学情,针对高一学生可适当选取史料,但在字数内容和理解难度上必须有所控制,需要在选取史料的过程中符合学生认知、学习规律,尊重教学的灵活性。4.在实际讲述过程中更应形成历史情境和问题链,帮助学生针对问题进行深层次思考,针对课后讨论也应继续更新,在下一节课做好知识回顾和问题解答。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