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版 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第五单元 第18课 挽救民族危亡的斗争 教学设计(表格式)

文档属性

名称 统编版 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第五单元 第18课 挽救民族危亡的斗争 教学设计(表格式)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6.8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3-08-28 19:50:3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18课 挽救民族危亡的斗争》教学设计
教学指导思想与理论依据
“情景—探究—感悟”教学模式是一种感受性学习方式。这一模式的基本思路是教师在教学中以教材为基础,以课程标准为导向,把所讲教材的内容编制成有序的知识信息,辅助多种手段,如语言文字、图片、视频、学者观点等,创设学习情境、生活情境、社会情境和学术情境,让学生自己走进历史,综合已有的知识观点、看法、认识和态度、情感,最后得出结论,获取历史的启迪。这样能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教学背景分析
课题及教学内容分析(1)课题分析《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要求:“认识列强侵华对中国社会的影响,概述晚清时期中国人民反抗外来侵略的斗争事迹,理解其性质和意义;认识社会各阶级为挽救危局所作的努力及存在的局限性”。 [1] 具体落实到本课,则需要学生在课堂学习中能理解戊戌维新运动的努力、局限性与时代意义,能认识西方传教、八国联军侵华、《辛丑条约》签订对中国社会的影响,能概述义和团运动反抗外来侵略的斗争事迹,理解义和团运动的性质、意义和局限性。初中课标要求“知道康有为、梁启超等维新派代表,了解‘百日维新’的主要史实”、“知道义和团运动和抗击八国联军侵华的史实”、“结合《辛丑条约》的主要内容,分析《辛丑条约》对中国民族危机全面加深的影响” [2] 。两相对比可知,高中的历史教学更强调引导学生认识戊戌维新运动的局限性与时代意义,认识西方传教、八国联军侵华、《辛丑条约》的签订对中国社会的影响,理解义和团运动的性质、意义及其局限性。教学内容分析本课为《中外历史纲要(上)》第五单元“晚清时期的内忧外患与救亡图存”的第三课“挽救民族危亡”,子目标题为“戊戌维新运动”、“义和团运动”、“八国联军侵华”和“民族危机的加深”。本课分为四个子目,第一子目“戊戌维新运动”介绍了戊戌维新运动的过程,表明了“百日维新”具有反映时代要求、与倍受守旧势力阻挠的特点;第二子目“义和团运动”讲述了义和团运动兴起与失败的过程,对义和团运动的意义作了评价;第三子目“八国联军侵华”则讲述了八国联军侵华的骇人罪行以及义和团运动在中外反动势力联合镇压下的最终失败;第四子目“民族危机的加深”介绍了《辛丑条约》的签订标志着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最终形成。四个子目相互联系,共同构成了第十三课“挽救民族危亡的斗争”。第一子目“戊戌维新运动”与第二子目“义和团运动”为并列关系,展示了维新志士与下层民众为挽救民族危亡而做的努力。第二子目“义和团运动”、第三子目“八国联军侵华”以及第四子目“民族危机的加深”在义和团运动发展与消亡的过程中共同串联起中国民众、侵华列强以及清政府的复杂反应,是对这些历史事件按时间顺序进行的一种编排。从教材的单元编排上讲,本子目位于第五单元的第三课,既承接上一课“国家出路的探索与列强侵略的加剧”的内容,以《马关条约》签订的危局为戊戌维新运动、义和团运动兴起的时代背景,又为下一单元“辛亥革命与中华民国的建立”的开展铺垫了民族矛盾加剧、戊戌维新运动与义和团运动失败的基本史实,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学生情况分析1、已知:经过初中的学习,高一的学生已经知道康有为、梁启超等维新派代表人物,认识公车上书的事件与百日维新的措施与结局,了解了义和团运动的兴起与失败、清政府对义和团态度的前后变化、八国联军侵华的过程与《辛丑条约》的签订等基本史实,并通过对《辛丑条约》主要内容的分析,理解其对中华民族危机全面加深的影响。这说明教师在讲课时要尽量避开或恰当处理初高中知识重复的部分,做好衔接与进阶,让学生在深入探讨中加深对初中所学知识的理解。2、未知:高一学生的逻辑思维品质不断发展,具有深入研究历史问题的思维基础,具备较强的学习能力。但学生不了解戊戌维新运动失败的原因及其对民族资本主义发展和新思想传播的意义,不理解义和团运动的兴起与民教冲突的联系,不认识中国南方因义和团运动曾出现“东南互保”的局面,也不清晰认识八国联军侵华所犯下的骇人罪行。3、能知:高一学生能通过本课的学习理解戊戌维新运动的局限性和其时代意义,能认识列强侵华对中国底层民众、上层政治以及物质财富的影响,能理解义和团运动的斗争性质及其意义,能较清晰把握20世纪初中华民族危机的进一步加深与中国各阶级挽救民族危亡的斗争。同时,学生也能在课堂实践中逐渐学会使用内外因、利弊的辩证思维分析历史事件,掌握说明导致不同历史评价的原因的史学方法,并能在阅读史料的过程中初步学会正确地研读史料。4、想知:通过问卷调查,高一学生想知道20世纪初中国各阶级挽救民族危亡的具体努力与斗争,并了解八国联军侵华有哪些骇人罪行。
教学目标
1. 总体目标:学生能理解戊戌维新运动的局限性与时代意义,能认识西方传教、八国联军侵华、《辛丑条约》签订对中国社会的影响,能概述义和团运动反抗外来侵略的斗争事迹,理解义和团运动的性质、意义及局限性,并能在课堂实践中逐步学会使用内外因、利弊的辩证思维分析历史事件,掌握说明导致不同历史评价的原因的史学方法,并能在阅读史料的过程中初步学会正确地研读史料。2. 通过分析康有为的儒家解释与创作,以及严复在《直报》中的论述,学生了解戊戌维新运动的背景与时代性,知道今文经、古文经的读史常识,并通过分析“百日维新”的具体措施与失败的内外因,学生了解守旧势力对变法的阻挠,理解戊戌维新运动的局限性,并践行内外因的辩证主义史事分析方式。(素养目标:历史解释、史料实证、唯物史观)3. 通过朗诵与分析谭嗣同创作的诗歌《儿缆船并叙》,学生逐步学会从近代文学作品中提取有效历史信息,了解中国近代史的英雄人物,深切感受谭嗣同等维新志士挽救民族危亡的爱国精神,并树立传承爱国气节的志向。(素养目标:史料实证、家国情怀)4. 通过研读“义和团揭帖”的原始史料,学生初步学会研读史料并自主提出问题,从而了解义和团运动的基本特征,并通过分析西方势力深入中国传教引发冲突的史料,学生认识义和团兴起的缘由,了解列强侵华对中国底层民众的影响。(素养目标:史料实证、历史解释)5. 通过分析陈独秀在不同时期对义和团运动的不同评价,学生认识义和团运动的性质与局限性,并巩固辨析导致不同历史评价的原因的史学方法。(素养目标:时空观念、历史解释、史料实证)6. 通过分析瓦德西的回忆录、日记和《伦敦新闻画报》关于“八国联军侵华”的相关报道,学生了解八国联军侵华犯下的骇人听闻的罪行,并初步掌握运用日记类史料的史学方法。(素养目标:历史解释、史料实证)7. 通过根据地图和课本叙述分析“东南互保”的利弊影响,与学者的观点进行对话,学生巩固辩证主义的思维方式,并初步了解历史解释的多样性。(素养目标:时空观念、唯物史观、历史解释)8. 通过论证《辛丑条约》的签订标志着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完全形成,学生认识列强侵华危及民族存亡,并通过回顾总结中国近代史上民族矛盾的不断加深,学生认识到只有成为“变而变者”才能挽救民族危亡,认识到在现实生活中要以“主动之变”的精神去响应时代变局。(素养目标:历史解释、家国情怀)
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了解戊戌维新运动的努力、局限性与时代意义,认识西方传教、八国联军侵华、《辛丑条约》签订对中国社会的影响,理解义和团运动的性质、意义及其局限性,掌握内外因、利弊的辩证主义思维方式,试着初步研读原始史料,学会辨析不同的历史评价。(二)教学难点理解戊戌维新运动的局限性与时代意义;理解义和团运动兴起的缘由。
教学资源和教学方法
(一)教学资源历史图片 历史地图 文字材料 多媒体(二)教学方法主要运用历史课堂讨论教学法,辅之以历史问题探究教学法和讲授法。
板书设计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导入新课 展示康有为对《论语·公冶》“非尔所及也”的理解,询问学生这反映了康有为什么样的思想?——从据乱世到升平世、太平世的三世进化思想。把康有为“三世进化”的观点与儒家“回向三代”的历史意识相对比,指出康有为的解释具有清末今文经的特征,借此补充今古文经的史学常识。——今文经:倡导“微言大义”,强调根据时代特征建构解读经文。古文经:强调训诂,善于解释古籍原意,具有实证色彩。引导学生思考课本介绍的《新学伪经考》与《孔子改制考》属于今古文经的哪一类别?并提问:“根据今文经的定义,康有为的这些今文经解释与著作反映了当时什么样的时代特征呢”,引导学生思考并进入本课第一子目“戊戌维新运动”的学习。——《新学伪经考》与《孔子改制考》属于今文经。 学生根据材料总结康有为“三世进化”的观点,并通过与过去所学儒家推崇尧舜禹三代的认识对比,初步了解康有为的解释与著作属于今古文经的今文经类别,并由此根据今文经的定义思考康有为解释产生的时代背景,形成学习本课第一子目“戊戌维新运动”的兴趣。 通过辨析康有为对《论语·公冶》的解释,学生了解今古文经的史学常识,产生学习本课的兴趣。
一、戊戌维新运动 (一)“百日维新”的时代背景1.通过阅读课本“问题探究”栏目严复《论世变之亟》的文本材料,设计问题:根据同时期严复的观点分析康有为今文经解释的时代特征?①进步人士主张实行变法以救亡图存;②甲午中日战争中国战败。根据课本文字材料,引导学生回顾初中所学知识,简要说明顺应变法与救亡图存的时代需要,不仅以康有为、梁启超为代表的读书人组织了公车上书,并且在胶州湾事件以后光绪皇帝开展了“百日维新”。(二)“百日维新”的局限性1. 通过表格呈现“百日维新”在政治、经济、军事、文化与教育方面的措施,设计问题:(1)“百日维新”是成功还是失败了?——“百日维新”失败了。(2)通过有效提取陈夔龙《梦蕉亭杂记》的文本信息,分析“百日维新”在政治方面的措施为什么遭到了剧烈反对?①直接间接触犯了包括当权者在内的大批人的利益。(3)根据表格内容,分析“百日维新”中废除八股的措施为什么会遭到强烈反对?【在学生初步思考后,教师可联系学生的考试生活进一步阐释:“同学们,假如老师现在告诉大家,咱们历史这学期学习的内容不考了,卷子改为考政治。虽然有同学还显得挺高兴,但是老师相信大部分同学心中还是会感到措手不及。这就说明对于考试安排突如其来的改弦易辙,大部分考生会产生不满等情绪。由此推及,废除八股的措施也会引起晚清读书人的反对”。】②引起广大读书人的不满。(4)根据光绪帝7月10日的上谕以及梁启超《戊戌政变记》的材料,思考“百日维新”开办新式学堂的措施为什么受阻?【教师在讲解时注意引导学生验证史料的“互证性”:梁启超在《戊戌政变记》中“厚于货贿”的描述与光绪皇帝上谕中“节糜费”的说法相印证。】③引起广大宗族、僧侣的不满。2.在引导学生由材料五中的“西后”联想到慈禧太后后,通过课本文本说明“百日维新”时期清政府的政治特点:“当时的权力掌握在西太后慈禧手中,光绪皇帝只是她手中有意识的傀儡”,并由此进一步说明守旧势力对戊戌维新的影响:“因此,当维新运动多方面的变法措施触犯了上至官员,下至读书人、僧侣这些守旧势力的利益时,慈禧太后就重新临朝训政,结束了‘百日维新’”,在此点明“百日维新”失败的部分外因。3.根据课本文本叙述,设计问题:请阅读课本补充“百日维新”失败的原因,可以从内外因的角度进行思考。【教师注意提示学生从“内外因”的辩证角度进行思考。】①内因:维新派缺乏可靠的社会基础,没有严密的组织,把希望寄托于并未完全掌握实权的皇帝身上。②内因:光绪皇帝在103天内发布了上百道变法诏令,这说明变法推行过急。③外因:光绪帝在权力斗争中不敌慈禧。【第二点外因由教师根据课本“谭嗣同、杨锐、刘光第、林旭、杨深秀、康广仁六人,被杀于北京菜市口,史称‘戊戌六君子’”的叙述引申说明:因为光绪皇帝撤换礼部堂官、任命谭嗣同等人为军机章京,让这些普通士子一下子进入权力中心,成为“实宰相”,以光绪为首的帝党集团夺取权力的举措是以慈禧为首的后党集团所不能容忍的,而这就导致后党集团发动政变,戊戌变法以光绪被囚、六君子流血而宣告失败。】(三)维新变法的遗产1. 通过配乐朗诵谭嗣同创作的诗歌《儿缆船并叙》,并分析诗歌中“北风”、“大浪”、“小儿”、“船”、“船中人”意象的含义,解读诗歌中蕴含的历史信息,并生动感受维新志士留下的宝贵精神财富。(1)意象分析:①“小儿”:谭嗣同等维新志士的自比;②“北风”、“大浪”:阻挠变法的守旧势力、对中国虎视眈眈的列强;③“船”:岌岌可危的中国;④“船中人”:中国人民。(2)感受精神:变法的坚强毅力、挽救民族危亡而将个人生死置之度外的高尚信念。【教师可适当抒发自身朗诵诗歌后的感受:儿掌有白骨,以谭嗣同为代表的救国志士愿以流血换国昌;江心无白骨,中华民族因万千个脊梁而屹立东方。】2. 教师先呈现课本“学思之窗”栏目“明定国是”诏的内容,后补充诏书的后半部分内容。通过分析诏书的文本,指出戊戌维新运动对新思想的传播起到了积极作用。由学生逐次回答以下问题:(1)“明定国是”诏的主旨大意是?①大臣、王公、士庶等既要学儒学,以植根本,又要学有用之西学,以就时弊。(2)该主张体现了什么样的指导思想?②中体西用。(3)诏书中的“中体西用”思想与洋务运动中的“中体西用”思想相比,最大的不同在哪?【教师注意提示学生从提倡主体的角度进行对比。】③与洋务派相比,此次西学由光绪、即皇帝提倡。(4)此种不同会带来什么影响?④由皇帝来提倡西学,使学习西学具有绝对的权威和理所当然的合法性,西学已不再是旁门左道了。向西方学习成为时代潮流,这就为西学在中国的广泛传播开辟了道路。诏书后半部分内容的主旨是?⑤主旨:可以学习西学的人选;(6)与材料中洋务运动时期可以从事西学的人选相比,诏书后半部分的规定有何进步之处?进步之处:西学队伍壮大。通过分析关于戊戌时期教育的材料,说明戊戌维新运动对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起到了积极作用。 学生从严复的论述中提取有效信息,感悟当时变法与救亡图存的时代需要。学生带着问题分析文本,解读材料,回答教师问题,认识“百日维新”在政治、文化与教育上的种种措施引发了当权者、读书人、宗族、僧侣等守旧势力的不满,变法受到守旧势力的强烈阻扰。学生从课本叙述中提取归纳“百日维新”失败的内外原因,并试着从文本叙述中挖掘隐而未发的历史信息。学生配乐朗诵《儿缆船并叙》,分析诗歌意象,读取其中的历史信息,感受维新志士救亡图存的爱国精神。学生逐次回答教师提出的关于“明定国是”诏的问题,概括材料信息,并与所学旧知对比,理解戊戌维新运动对新思想传播的意义。 ①通过分析严复在《直报》中的论述,学生了解戊戌维新运动实行的背景与时代性。②通过分析百日维新的具体措施与失败的内外因,学生了解守旧势力对变法的阻挠,理解戊戌维新运动的局限性,运用内外因的辩证主义思维对历史事件进行分析。③通过朗诵与分析谭嗣同的《儿缆船并叙》,学生感受谭嗣同等志士挽救民族危亡的爱国精神,并逐步学会结合时代背景分析诗歌意象以提取近代文学作品中历史信息的历史方法,切身感受近代文学作品的历史价值。④通过分析“明定国是”诏与南洋公学的史料,学生理解戊戌维新运动是一场重要的思想解放运动,理解其对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具有积极意义。
二、义和团运动与八国联军侵华 (一)义和团运动的基本特征1.教师由戊戌维新运动开展的“胶州湾事件”背景过渡到义和团运动:“戊戌维新运动可以看作是中国上层统治者和知识分子面对胶州湾事件等外来侵略的一次救亡运动,那么,面对胶州湾事件,下层民众是如何应对的呢?让我们进入‘义和团运动’的学习”。2.通过呈现课本“义和团揭帖”的图片,解释揭帖的含义,并引导学生研读图片内容,进行断句并提出自己的问题,由此揭示义和团运动的基本特征。【以下是学生可能提出的问题。】【教师注意以提问的形式逐步引导学生探究问题。】(1)为什么揭帖以“刘伯温伏碑记”落款?·刘伯温是谁呢?——朱元璋的开国大臣之一。在民间,他以神机妙算、运筹帷幄著称,因其精通象纬之学,又被视为料事如神的预言家。·从刘伯温在民间的形象出发,联系揭帖的性质,以“刘伯温伏碑记”落款能带来什么效应?——借刘伯温之名彰显揭帖内容的预言性,以拉拢更多的民众参与义和团。(2)为什么揭帖不是由某个读书人落款呢?明明在太平天国运动中还有洪秀全、洪仁玕等读书人的身影。考虑义和团运动的性质:①义和团运动是从百姓中发起的底层民众运动,知识分子本身就少;②随着对西学学习的加深,知识分子对义和团强烈笼统排外的行为持蔑视反对态度;考虑此时知识分子关注的事件:③知识分子多积极投身维新变法运动。3.由揭帖内容的“党鬼殃民”、“羽翼洋人”和“剪草自除根”等词过渡到义和团运动兴起缘由分析:“这些词表达出来的对洋人的痛恨情感与义和团运动‘笼统排外’的特征相一致,那么,民众为何如此地痛恨洋人呢”?(二)义和团运动的兴起缘由呈现课本文本叙述:“西方势力深入中国城市、乡村后引发了一系列冲突”,教师追问:“具体是什么样的冲突呢”?由此引导学生了解西方传教对中国的影响,理解义和团运动的兴起缘于西方势力深入中国后引发的教民与当地民众的冲突。通过解读《郭显德牧师行传全集》材料,分析其体现了哪些人之间的矛盾?①(洋人与民众)洋兵破坏民间治安。以天主教在中国的传教为例,首先通过回顾天主教在中国传教的阶段特征,引导学生认知教产问题的由来,初步形成对明清时期天主教在中国传教基本过程的认识;其次通过解读“1871年总署与各国大巨商办传教条款”,分析发还禁教时期没收的天主教堂这一要求所带来的问题,由此理解西方传教士与民众之间的矛盾。②(传教士与民众)传教士勒令归还教产。通过细致分析《山东义和团案卷》泰安卷的文本记载,认识教民给当地带来的“扰乱治安”、“干涉词讼”等多方面的问题,从而理解教民与当地民众的深刻矛盾。而最终种种矛盾的积累导致了义和团运动的爆发。③(教民与民众)教民凭借教会鱼肉乡里。2.首先通过明确清政府对义和团运动的前后态度变化为义和团运动的失败结局奠定基础;其后通过图文阐释战争之初义和团团民和清军对八国联军的英勇反抗;最后说明随着战争的战败、天津与北京的陷落,清政府下令剿杀义和团,并与列强议和。由此引导学生了解义和团运动最终在中外反动势力的联合镇压下失败。3. 呈现不同时期陈独秀对义和团运动的不同评价,设计问题:(1)请分别总结陈独秀对义和团的不同评价。①义和团迷信落后。②义和团是中国民族革命的重要组成部分。③既肯定义和团反帝爱国的倾向,又批评其盲目排外的行为。(2)根据表格的时间提示思考陈独秀对义和团运动产生不同评价的原因。①在1918年新文化运动期间,陈独秀提倡“民主与科学”,而义和团运动的蒙昧就成为了新文化运动的反例;②1924年,此时陈独秀已经接受了马克思主义,从革命的视角来认识义和团运动。③1942年抗日战争期间,陈独秀坚决反对帝国主义外来侵略,同时由于经历了牢狱之灾,他在晚年从中立的角度重看义和团运动。(三)八国联军侵华的骇人罪行【概括与特写】首先通过课本“义和团运动和八国联军侵华战争形势图”明确八国联军侵略中国各地的罪行;其次通过回忆初中所学,认识八国联军在北京杀害义和团团民、在天津抢劫白银的罪行;再者通过课本“八国联军统帅瓦德西在紫禁城前检阅联军部队”的照片,认识八国联军对清王朝的军事侮辱;最后通过分析瓦德西在10月22日的报告,了解八国联军劫掠了中国大量物质财富的罪行。通过辨认《伦敦新闻画报》载慈禧太后印章的刻字“瀛海仙班”,与《伦敦新闻画报》所言的“修养心灵”进行对比,说明八国联军盗走慈禧太后印章的行为与文化之间的交流没有任何联系,突出此种行为完全出于他们对中国财富的掠夺愿望,是对清王朝的羞辱。通过从日记前劫掠的行为与日记后不归还的事实两个角度辨析瓦德西在11月12日日记中的说辞,明确当事人的说辞是其强盗行为的借口,并由此引导学生掌握解读日记类史料的方法:“考证清楚日记内容的历史情况及其来龙去脉”。首先引导学生根据《伦敦新闻画报》速写的旁注与画面内容为速写取名,然后把学生的命名与速写的原名“献给维多利亚女王的礼物”对比,突出八国联军的贪婪嘴脸、强盗姿态、傲慢心态。(四)东南互保通过阅读课本“学习拓展”栏目的内容,了解“东岸互保”的过程。通过分析“东南互保”地图、王尔敏《拳变时期的东南互保》文本材料以及课本“学习拓展”栏目的文本叙事,辨析“东南互保”的影响。【教师注意引导学生从利弊的辩证角度思考。】利:①“东南互保”协议请求八国联军勿进入长江流域,正如学者所言,能保全南方半壁江山;②地图显示参与“东南互保”的省份在经济上具有资本主义比较发达的特点,因此,协议强调保护各国人民财产的内容,有利于保护民族资本主义资产;弊:③清政府危亡之际,地方大员却寻求自保,这说明清政府中央集权体制的衰弱;④“东南互保”能够实现的根本原因在于列强的支持,而为了维持“东南互保”,南方的反帝运动会受到压抑。【教师注意引导学生对学者王尔敏“‘东南互保’的实现实由于各督抚应付得力”的观点进行辨析,可提问:“‘东南互保’能够实现的原因是”?——以英国为首的列强需要维护自己在中国南方的经济利益,这才有“东南互保”的实现,课本“学习拓展”栏目已明确表示,东南互保是由英国策动的。】 学生根据课本图片自主研读史料,试着对义和团运动的原始材料进行断句,并试着在阅读中自主提出问题,在阅读后自主解决问题。在此过程中,学生了解义和团运动的基本特征。学生分析史料,了解西方势力深入中国后引发的种种矛盾。学生先根据文本史料概括陈独秀在不同时期对义和团运动的评价,其次从时空的角度思考导致如此不同的原因。学生运用文学与史学知识,辨认慈禧太后印章的刻字。学生与同桌进行讨论,辨析瓦德西在日记中的说辞。学生在历史小组内进行讨论,为速写命制一个贴切的名字。学生解读课本叙述与课件材料,观察“东南互保”地图的特点,辨证认识“东南互保”的影响。学生与学者的观点进行对话,思考“东南互保”局面产生的根本原因,认识历史解释的多样性。 ①通过研读“义和团揭帖”,学生直接接触原始史料,初步学会研读史料,从而了解义和团运动的局限性。②通过分析西方势力深入中国传教引发冲突的史料,学生能认知教民与当地民众的冲突是义和团兴起的原因,认识列强侵华对中国底层民众的影响。③通过分析陈独秀在不同时期对义和团运动的不同评价,学生能认识义和团运动的性质与局限性,并巩固辨析导致不同历史评价的原因的历史思维。④通过分析瓦德西的回忆录、日记和《伦敦新闻画报》关于“八国联军侵华”的报道,学生能认识八国联军侵华犯下了骇人听闻的罪行,并初步掌握运用日记类史料的史学方法。⑤通过根据地图与课本叙述分析东南互保的双重影响,并与学者进行对话,学生能巩固辩证主义的思维方式,并初步认识历史解释的多样性。
三、民族危机的加深 (一)《辛丑条约》签订的影响1.首先明晰“半殖民地”、“半封建”的含义,接着根据课本第四子目“民族危机的加深”的文本叙述论证“《辛丑条约》的签订,标志着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完全形成”。由此理解八国侵华以及《辛丑条约》签订对中国的影响。(1)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有什么样的含义呢?①半殖民地主要从国家的政治地位上看,指国家形式上有自己的政府,但实际上政治、经济等各方面都受到外国殖民主义的控制和奴役;②半封建主要从社会经济结构上看,指国家仍是封建统治与自然经济占主导,但资本主义经济、政治等因素在不断发展。(2)为什么说《辛丑条约》的签订标志着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完全形成呢?①巨额赔款,加剧了中国的贫困和经济的衰败;②外国军队能在东交民巷、中国战略要地驻军,严重破坏了中国的主权完整;③在北京设立不许中国人居住的“使馆界”,实际成为“国中之国”;④中国人不许成立或加入反帝组织,中国人民的反帝行为成为非法。⑤【教师注意以提问的方式引导学生从《辛丑条约》的主要内容出发思考其对中国社会的影响。】列强没有惩办慈禧太后这个“祸首”,使得她说出课本“史料阅读”栏目中“量中华之物力,结与国之欢心”的阿谀之词;4.5亿两白银的赔款数额是根据中国4.5亿的人口制定的,这代表了对全体中国人民的惩罚;禁止华北科举5年代表了列强对华北地区知识分子的惩罚。以上措施都体现了列强对中国人民的心理奴役与征服。⑥【教师注意补充《辛丑条约》的内容:各国要求与中国签订新的商约。】新商约的签订扩大了列强对中国的经济侵略,这就使得中国社会在传统经济不断瓦解的同时,资本主义经济因素也在不断发展。【教师注意总结。】综上所述,《辛丑条约》的签订,标志着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完全形成。 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理解《辛丑条约》内容的影响,并以课本提供的史料作为论据,试着论证“《辛丑条约》的签订,标志着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完全形成”。 ①通过论证《辛丑条约》的签订标志着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完全形成,学生能认识列强侵华对中华民族存亡的影响,并进一步巩固有理有据地说明自己观点的能力。
课堂小结 明晰中国近代史上的两对主要矛盾。——其一是封建主义与人民大众的阶级矛盾,其二是帝国主义与中华民族的民族矛盾。首先回顾1840年以来民族矛盾日渐深刻的过程;接着强调本课所学中国各阶级面对民族存亡危机时的探索与斗争——戊戌维新运动与义和团运动;最后抛出疑问:这两次挽救民族危亡的斗争因其局限性,最终都失败了,下一步,中华民族是继续沉沦还是奋起斗争?回扣开头康有为的“三世进化说”:康有为希望中国社会能向上发展,不断进化,但是要如何才能“进化”?他的弟子梁启超回答:“法者天下之公器也,变者天下之公理也”,要“变而变”,行主动之变,然后才能救亡图存。总结:本课所学戊戌维新运动与义和团运动尽管其性质、方式等不同,但是它们都不失为“变而变者”之斗争:戊戌维新运动求变国家体制;义和团运动求变民众处境。如何在国际关系变化莫测、俄乌等国战争持续、疫情后经济萧条等困境环绕的当下实现个人以及国家的价值与利益,我们可以从历史的光辉中学习“变而变者”的精神与智慧。 学生梳理中国近代史的两对主要矛盾。学生了解中国近代史上日益深刻的民族危机,感悟中国各阶级挽救民族危亡的努力与斗争,思考自身在“数千年未有之大变局”的当下应具有怎样的精神与志向。 ①通过把握近代民族矛盾不断加深的过程,学生能认识只有“变而变”才能挽救民族危亡,意识到在现实生活中要以“主动之变”去响应时代变化。
教学反思
在阅读“义和团揭帖”的原始史料这一环节,教师缺乏实际课堂经验,不了解学生繁体字与简体字的转化能力,不确定他们是否认识“趨”、“羣”等繁体字;且教师也不确定在每个思考环节是否留给了学生足够的思考时间。本节课在大三技能训练课上的试讲以大学同学为听课对象,这与实际教学中的听课对象高中学生不同,因此存在不少实际教学层面的问题。本课设计关注第18课标题“挽救民族危亡的斗争”中所蕴含的两个信息,一是民族危亡,二是挽救危亡的斗争。而在中国近代史上,斗争又往往是应对民族危亡矛盾的产物。因此,本课在课堂小结时按照事物发展的逻辑顺序梳理了“民族矛盾”与“斗争”两条线索,以期形成清晰的逻辑链条。本课设计关注初高中内容的衔接,既有对初中所学相关内容的回顾,如回忆八国联军侵华在北京、天津犯下的罪行,又有在初中所学基础上进行的知识省略,如快速讲解义和团运动的基本特征;又关注初高中内容的进阶,注重知识的深化,如以初中所学“百日维新”的措施为依托探究“百日维新”存在的局限性。本课设计着重突出历史学科核心素养。在唯物史观方面,关注引导学生发展内外因、利弊的辩证主义思维方式;在时空观念方面,关注引导学生在具体时空中思考导致不同历史评价的原因;在史料实证方面,关注引导学生掌握有效提取诗歌历史信息、辨析使用日记类史料的方式;在历史解释方面,关注加强学生“论从史出”的观念,注重引导学生在掌握切实史料的基础上有理有据地论证观点;在家国情怀方面,关注引导学生树立“变而变者”的主动精神以及救国危亡的爱国精神。本课设计在理论上基本上能达到学业质量水平2及以上要求,基本能完成教学目标,但在实操上仍存在很多需要调整改进的地方。希望能在今后的教学实践中试讲本课以求进步,也希望各位老师能不吝赐教!
PAGE
^1
^2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