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课 南京国民政府的统治和中国共产党开辟革命新道路 教案(表格式)高中历史统编版(部编版)必修 中外历史纲要(上)

文档属性

名称 第22课 南京国民政府的统治和中国共产党开辟革命新道路 教案(表格式)高中历史统编版(部编版)必修 中外历史纲要(上)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7.2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3-08-28 19:45:2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22课 南京国民政府的统治和中国共产党开辟革命新道路》教学设计
教学指导思想与理论依据【根据课型需要设置,可自行决定】
作为历史老师,通过深入理解教材,整合课本知识,运用各类课程资源,是教师备课上课的关键性因素,本课基于课本原有内容凝练教学主题,基于主题力求进行有效教学,带动学生深入理解课本内容,通过具体史实深化价值观教育,传递历史智慧。
教学背景分析
课题及教学内容分析1.课标要求:了解南京国民政府的成立;认识中国共产党开辟革命新道路的意义;认识红军长征的意义。2.课标分析:(1)课标根据本课三个子目有针对性地提出要求,意在阐明中国国民党和中国共产党在20世纪20-30年代在革命道路中呈现了不同的选择。国民党反动派通过成立南京国民政府走上专制统治的道路,而共产党人开始独立探索适合中国国情的革命新道路(2)课标中第一条与后两条呈现并列关系,要认识到中国共产党开辟革命新道路的过程是独立自主、实事求是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过程,意义在于中国共产党独立探索出一条在新民主主义革命阶段具有中国特色的“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革命新道路。而红军长征的始末正是中国共产党在曲折探索中重新坚持这一革命道路的过程,意义在于中国共产党在纠正军事上的“左”倾错误后重新坚持正确的革命道路,带领中国革命转危为安并最终取得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3.教材分析:(1)单元主题和教材地位:①单元概况:第七单元中国共产党成立与新民主主义革命兴起主要说明1919-1937年间中国社会政治、经济和社会方面的重要变化,表明民主革命浪潮不断发展和人民反帝反封建诉求进一步加强,中国需要新的革命力量和革命道路实现反帝反封建目标,达成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②单元主题: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兴起自五四运动之后中国进入新民主主义革命革命阶段,无产阶级登上历史舞台,催生了中国共产党的诞生并逐渐掌握革命的主动权,作为中国工人阶级先锋队的中国共产党主动肩负起民主主义革命任务并开始积极探索中国革命道路,掀起了20世纪20-30年代新民主主主义革命的浪潮。③教材地位:本课是着重于解决新民主主义革命中革命中心、革命方式和革命道路的问题,作为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兴起阶段,中国共产党需要从积极合作转向独立自主探索革命道路,在国民革命失败后重新推动新民主主义革命前进,打开革命的新局面。(2)教学主题: 革命道路的选择、探索和曲折大革命失败后国民党反动派选择背叛革命,建立起南京国民政府形式上统一中国,实质是反动专制统治,而中国共产党开始独立探索革命道路,既犯过了右倾错误放弃革命主动权和武装斗争,又遭遇“左”倾错误使得第五次反围剿失败被迫进行长征,但革命道路曲折最终证明“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正确性,最终中国共产党重新坚持这一革命新道路取得最终胜利。(3)本课立意: 本课从探索革命道路出发,却有明暗两条线索明线(在革命与反动中选择革命):在1927-1936年的10年间,国共两党选择了不同的道路。国民党选择了背叛革命,而中国共产党继承了国民革命的反帝反封建建目标,带领中国人民独立自主地探索出一条符合中国国情、具有中国特色的“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革命新道路,并依靠这条道路最终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暗线(在探索过程中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在中国共产党探索革命道路的过程中针对革命道路中所包含的革命中心、革命方式、革命力量等问题进行独立思考,从实际出发进行解决,独立自主地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革命实际相结合,在照搬俄国革命道路和独立探索中国革命道路的选择中毛泽东与中国共产党人创造性地提出“工农武装割据”思想,促进了革命局面的蓬勃发展,并在长征的过程中通过党内会议的方式积极纠正错误,实现了党从幼稚走向成熟的转变,在探索过程中更好解决中国革命问题,为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成功奠定了理论基础和组织力量。学生情况分析1.智力因素分析:(1)从学习基础上看:经过初中的历史学习,大多数高一同学了解了南京国民政府的建立、南昌起义、八七会议、秋收起义、井冈山会师、古田会议、红军长征等基本史事,为学习本课内容做了知识铺垫,方便本课教学过程的顺利展开。但学生对于南京国民政府的统治实质、中共开辟革命新道路和红军长征的意义并不清晰,需要教师在具体历史情境和结合革命理论的基础上帮助学生深化理解。(2)从初高中衔接上看:高中教材侧重于让学生在本课形成整体性认识,从新民主主义革命兴起的角度去思考本课对于开辟中国革命新道路的重要意义,高一学生相对缺乏知识的整合理解能力,需要教师有针对性地加强本课主题凝练,从单元整体把握教学,使学生更好理解新民主主义革命兴起阶段的基本特征与主要线索。(3)从思维方法上:高一学生对历史学习有一定兴趣,具有基本的历史思维能力,正处于从具象思维向抽象思维转变的过程。但对于唯物史观和历史解释的核心素养能力有所欠缺,将通过本课的学习进一步培养学生历史学科核心素养能力。2.非智力因素分析:高一学生对历史故事充满兴趣和热情,通过创设历史情境,制造认知冲突,引导史料分析,建构历史逻辑的方式来帮助学生了解国共十年对峙的背景与过程,体会民主革命的艰难与复杂,能够更好地帮助学生体悟历史背景,渗透课程的人文关怀和培养家国情怀的核心素养。
教学目标【根据课程标准和核心素养分析】
1.基于史料教学制造认知冲突,学生在史料分析和构建历史逻辑的过程中理解南京国民政府统治的反动性和国共两党在革命道路上的选择,培养学生历史解释的核心素养。2.通过创设情境与历史推导,学生充分理解中国共产党独立探索出一条“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革命新道路,体会民主革命的艰难与复杂。培养学生唯物史观和家国情怀的核心素养3.通过史料辨析与史论结合,学生明确红军长征的过程是中共在曲折中坚持革命道路的过程,培养学生史料分析的核心素养。
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认识到国共两党因背叛和坚持革命的不同而形成对峙局面,中共因开辟革命新道路有利推动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蓬勃发展。教学难点理解红军长征的过程是中共重新坚持革命新道路的过程,中共探索革命新道路的过程是独立自主解决中国问题,联系革命实际形成“工农武装割据”思想的过程,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生动体现。
教学资源和教学方法
(一)教学资源 历史图片、历史地图、文字材料、多媒体(二)教学方法(1)教法:讲授法、谈话法、讨论法(2)学法:史料分析法、合作学习法(三)教学理念(1)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通过历史学科实现育人价值(2)坚持学生全面发展理念,培养学生历史学科核心素养
板书设计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导入新课 [图片对比](1)1911年的武昌,曾经的革命党-中国同盟会致力于推翻清王朝专制统治(2)1927年的武汉,新的革命党-中国共产党决议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教师讲解] 武汉在近代中国的革命史上地位突出。1911年革命党人在武昌起义,选择了反抗帝制的革命道路;1927年还是在武汉,中国共产党却在八七会议上决定反抗曾经的革命党。为什么新的革命力量要推翻曾经的革命党人呢?国共两党在革命道路发生了怎样的变化,中国革命该向何处去呢?[问题导入]为什么新的革命力量要推翻曾经的革命党人呢?国共两党在革命的道路上作出了怎样的选择,中国革命该向何处去呢? [学生对比]学生在对比同一地点的不同事件中进行比较,产生问题:为什么同为革命党,曾经的革命党却没有继续现在的革命?从革命道路的角度进行深入思考 将国共冲突放在历史发展的大背景下审视,通过引导学生分析国共冲突背后的深层次原因在于革命道路的不同选择
一、革命道路的选择:南京国民政府的统治 [问题探究一]南京国民政府是否革命?[材料对比]1,对待革命:背弃誓言,一致反共材料一 “吾愿死于青天白日之旗下,吾为国民革命而死,吾为三民主义而死,亦即为共产主义而死也。”——《黄埔军校第三期同学录·序》(1925年12月)材料二 从1927年3月到1928年上半年,31万革命者倒在血泊中…共产党员锐减到一万多人。——纪录片《必由之路》解说词2.对外:讲述济南惨案后蒋介石绕道北伐,说明南京国民政府对帝国主义妥协退让3.对内:分析《训政纲领》(节选)及其评价,说明南京国民政府对内专制独裁材料三 国民党…依照建国大纲之训政时期,训练国民使用政权。——《训政纲领》材料四 (1929年)国民党“三大”规定国民党对中华民国之政权治权独负全责。 ——王桧林《中国现代史》 [教师梳理]教师通过对宁汉合流、二次北伐、《训政纲领》和东北易帜等具体史事的讲解凸显国民党对革命的抛弃、对外妥协退让和对内专制独裁的统治特点,引导学生理解南京国民政府的反动本质。 [学生分析]学生学习南京国民政府各项措施,在教师梳理下进行分类,理解南京国民政府的统治实质是反动的统治 依据国民革命反帝反封建的特点,列举南京国民政府的统治举措形成对比,通过史料分析,理解南京国民政府形式统一,实质反动的统治特点
一、革命道路的选择:南京国民政府的统治 [问题探究二]南京国民政府为什么只是形式上统一了中国?[图片展示]展示《北洋军阀统治时期军阀割据示意图》和《国民党新军阀混战(1929 - 1930年)》两幅地图[教师过渡]在学生通过阅读课本131页学习拓展和两幅军阀割据示意图后,指出原本是反对军阀的北伐却造就了历史上规模最大的军阀混战,可见南京国民政府没有实现反封建的目标,在形式统一的中国下进行的反动统治,也能从民族资产阶级的发展中反映。 [学生阅读]学生阅读课本131页[学习拓展],通过了解中原大战的史实,理解南京国民政府只在形式上统一中国的实质是国民党新军阀代替了北洋旧军阀,军阀割据的局面并没有改变。
一、革命道路的选择:南京国民政府的统治 [教师梳理]依据南京国民政府形式统一中国和实质进行反动统治的两大特点,通过历史逻辑推导这一时期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的显著特点:虽然有一定发展,但在官僚资本主义的膨胀和外国资本主义的压迫下艰难度日,体现出艰难发展的特点。[教师过渡]从政治经济的角度我们发现,反革命的阴霾挥之不去,那革命的力量又在何方?[问题探究三]中国革命向何处去?南昌起义的主要领导者可以说功成名就,为什么愿意在黑暗的社会现实面前毅然坚持革命?为什么能够抛弃名利职位参加起义? [学生回答]通过阅读课本找到民族资本主义有一定程度发展的原因和表现[学生思考]南昌起义的革命者为何抛下荣华坚持革命,引发学生深入思考。 通过逻辑推导构建学生知识体系,从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影响的角度分析民族资本主义艰难发展的原因。从历史情结联系生活现实,引导学生进一步思考
二、革命道路的探索:工农武装割据开辟革命新道路二、革命道路的探索:工农武装割据开辟革命新道路 [创设情境] 教师通过讲述从南昌起义到创建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历史过程,形成学生对于当时历史背景的充分认识,理解在大革命失败的紧要关头,中国共产党依旧坚持革命,不懈斗争,用情境教学帮助学生理解民主革命的艰辛与复杂。[教师引导]革命道路问题的剖析1.在八七会议中,中国共产党确立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方针,在斗争方式上实现了从和平斗争到武装斗争的转变。2.在创建农村革命根据地的过程中,中国共产党在已有苏俄革命道路的经验之下,仍依靠广大农民开展游击战争,在革命中心上初步尝试从城市中心向农村中心转移。[填写表格] 教师引导学生填写“工农武装割据”思想具体实践的表格内容,进一步帮助理解“工农武装割据”思想三方面内容的相互关系和深远意义,明确“工农武装割据”思想是中国共产党理论联系实际,独立探索中国革命道路的生动体现和理论成果。[材料五] 民国二十一年(一九三二年)…(共产党)扩大了湘赣粤闽的“苏区”,就在瑞金成立他所谓“苏维埃临时中央政府”,并且开辟了豫鄂皖区,鄂中区,鄂西区,与鄂南区,相互联系,包围武汉…燎原之火,有不可收拾之势。——蒋介石《苏俄在中国》(1956年12月)[教师过渡] 在 “工农武装割据”思想的指导下连红军的对手蒋介石都说革命根据地已经是“星星之火不可收拾。”说明在正确革命道路的指导下革命力量蓬勃发展,但在磨难中成长的中国共产党人是否能坚持正确的革命道路走向成功呢?我们进一步来看,革命的道路并非一帆风顺。 [学生回答]学生在具体的历史情境中思考问题。针对大革命失败和国民党反动派的屠杀,学生回答要进行武装斗争;在敌人力量强大的城市和力量薄弱的农村地区,学生回答向农村进发。通过解决具体问题逐步理解民主革命的艰辛与复杂。[学生回答] 学生依据课本129页填写“工农武装割据”思想的具体实践,并分析三者的内在联系,进一步思考“工农武装割据”在“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这一革命道路的重要意义 以问题驱动理解革命道路的探索过程,在历史情境的体会中认识民主革命的艰辛与复杂。通过自主填写表格,培养学生自主探究的能力。依据现有内容培养学生知识建构能力与逻辑思维能力。
三、革命道路的曲折:红军长征 [材料六] 李德(红军指挥)主张“御敌于国门之外”,打阵地战;共产国际…要求中共集中力量夺取一个大工业中心或行政中心城市作为“据点”…主张红军进攻和占领工业和政治中心城市。——李茂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视域下的中共党内教条主义研究》[问题探究四]红军第五次反“围剿”失败有哪些原因?[教师引导]引导学生从内部和外部两方面分析红军第五次反“围剿”失败的原因。我们常说内因是事物发展的主因,“堡垒最容易从内部攻破”。主观上的错误远比敌人的强大更可怕。引导学生明确红军第五次“反围剿”的失败根本原因在于没有坚持独立自主,实事求是,而是盲目照搬他国经验,脱离了中国革命的实际。 [学生回答]红军第五次反“围剿”失败的原因从外部上看国民党重兵围剿,敌人力量强大;从内部来看,红军指挥受到“左”倾错误的影响。同时共产国际指挥脱离中国实际。由此分析根本原因在于盲目照搬他国经验,脱离了中国革命的实际。 通过对内外部原因的分析理解红军第五次反“围剿”失败的实质性问题,突出在革命道路的探索中关键问题在于符合中国革命实际,实事求是。
三、革命道路的曲折:红军长征 [教师梳理]通过讲述从中央红军突破四道封锁线到遵义会议召开前的过程, 说明此时中国革命已经进入危机关头。而从《红军长征路线示意图》能够发现,在遵义会议召开之后,因为开始确立以毛泽东为主要代表的马克思主义正确路线在党中央的领导地位,所以红军行军路线相比之前更加自由灵活,能够独立自主解决中国革命问题。[材料七] 1963年毛泽东评价说:“我们认识中国,花了几十年时间,中国人不懂中国情况,这怎么行?真正懂得独立自主是从遵义会议开始的。[教师梳理]从毛泽东的评价中不难发现,遵义会议之后,中国共产党在尊重客观实际、立足本国国情的基础上,继续坚持“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革命道路,长征的过程就是中共在曲折中坚持革命新道路的过程。 [学生回答]学生回答遵义会议前后红军行军路线图发生明显转变,从遵义会议前存在的退却中的逃跑主义错误转变为灵活自主,实事求是地解决战略问题,在军事和组织上解决革命问题。 通过图文信息和时人评价等多种史料,加深学生认识、评价历史知识的能力。理解中共在曲折中坚持革命新道路,培养学生问题意识和历史大视野。
四、课堂总结与认识深化 [教师总结]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们明确在革命道路的选择上,国民党反动派和其建立起的南京国民政府背弃了曾经的革命理想,形式上的统一无法挽救中国革命,反而逐步走向反动统治。而中国共产党在大革命失败后仍然坚持革命,在斗争方式上开始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革命的中心逐步向农村地区转移,在革命实践中独立探索出“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革命新道路,形成了“工农武装割据”思想。但正确的革命道路因为“左”倾错误的影响没能继续坚持导致了红军长征的开始,但通过遵义会议尝试独立解决中国问题,最终长征的胜利表明革命的新道理必须重新坚持,事实也证明这条革命新道路能够最终走向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正如前北洋部长朱启钤曾说,中国内战大抵靠武器,银元,主义。北洋政府也好,南京国民政府也好,武器和银元都无法解决革命的根本问题,唯有主义,唯有信仰,能够找到一条走向胜利的革命道路。这群共产主义少年果然如他所言,在坚持革命新道路的奋斗中最终实现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 [学生理解]通过本课小结明确全课基本知识,理解本课围绕革命道路的选择、探索和曲折进行学习,在学完本课后通过知识回顾和课堂小结,理解解决革命道路问题是新民主主义革命阶段的根本问题,中国共产党在十年对峙时期成功找到了适合中国国情的革命新道路,事实也证明这条革命新道路能够最终走向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 通过本课小结结构图达到认识深化。从革命的光明前途结束本课,能够给予学生深化思考,理解“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这一革命新道路的深远意义。在课后阶段以个性化辅导为重点,加深对本课乃至单元内容的掌握和理解
课堂教学创新点
1.制造认知冲突,激发学生学习兴趣:(1)导入部分通过对同一城市——武汉的两次革命活动进行对比,展示出新的革命力量反对曾经的革命党人这一特点,引出对于这一时期解决革命道路问题的讨论与思考,契合本课主题与立意,有效导入全课。(2)在向第二子目过渡时,由历史情境联系现实生活,为什么革命先烈们不贪图安逸,享受名利富贵,而是在反革命浪潮最盛的时候坚持革命?契合学生日常生活,便于学生理解的同时使学生直观感受革命事业的伟大与无私。2.教学主题明确,逻辑结构严密:以学生为主体构建历史学科认知逻辑,依据“革命道路的抉择与探索”进行全课设计,始终坚持以解决革命道路问题为线索,循循善诱。例如从对革命的背弃、对外妥协投降和对内专制独裁三个方面理解南京国民政府的反动统治,符合学生认知发展规律,提高课堂教学效率。3.问题驱动教学,实现课堂有效生成:通过核心设问和学生互动构建有效课堂,例如提问:南京国民政府是否革命?中国革命向何处去等问题,通过寻找问题的内在逻辑和契合课本内容,实现课堂学习的有效互动和教学内容的有序推进,保证课堂有效生成。
课程思政元素设计体现与切入点
1.依据历史学科特点,开展党史教育:通过对中国共产党开辟革命新道路的学习,理解中国共产党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期间坚持革命理想信念。从本课南昌起义主要领导者生平可以帮助学生深刻理解共产党人立党为公的高尚情操,在革命紧急关头不惧危险不慕荣华,甘愿为党牺牲一切的无私品格,在学习党史的过程中契合课程思政内容。2.追忆精神谱系,厚植家国情怀:通过对于红军长征的历史讲述,让学生由浅入深理解长征精神的丰富内涵,展现长征过程中广大共产党员和革命军人不怕困难,坚守初心。最终长征的胜利会师展现出中国革命力量的强大韧性与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3.拓展理论深度,理论联系实际:本课立意中就包含暗线,即中国共产党探索革命道路的过程中针对革命道路中所包含的革命中心、革命方式、革命力量等问题进行独立思考,从实际出发进行解决,独立自主地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革命实际相结合,在照搬俄国革命道路和独立探索中国革命道路的选择中毛泽东与中国共产党人创造性地提出“工农武装割据”思想,促进了革命局面的蓬勃发展,并在长征的过程中通过党内会议的方式积极纠正错误,实现了党从幼稚走向成熟的转变,在探索过程中更好解决中国革命问题,为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成功奠定了理论基础和组织力量。通过课堂呈现展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与实践检验,增强道路自信与理论自信。
教学反思
1.本课主题明确,线索明晰,但缺乏针对具体历史事件的描绘与刻画,但加上该内容难以完成教学任务;不易凸显主题。2.本课意在明确主线,创设情境,但通过设问创造历史情境的感知力和情境意识不强,授课感染力不够。
PAGE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