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课《周总理,你在哪里》精品实用高效课件(共30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第2课《周总理,你在哪里》精品实用高效课件(共30张PPT)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18.4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3-08-28 21:49:4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30张PPT)
统编版 九年级上册
周总理,你在哪里
柯 岩
精品实用高效课件
周总理逝世以后,联合国准备下半旗致哀,但这是国家元首才能享有的待遇,当场遭到了很多国家的反对。时任联合国秘书长的佩雷斯·德奎利亚尔反驳说:世界上有哪一个国家的总理终生受人民爱戴?有哪一个国家的总理在国外银行没有一分钱的存款?又有哪一个国家的总理终身只有一个夫人?反对的人哑口无言,当即决定联合国为中国的周恩来总理逝世下半旗致哀。今天,我们来学习一首深切缅怀周总理的诗歌——《周总理,你在哪里》。
导入新课
1、有感情地朗读这首诗。
2、掌握反复、拟人、排比等修辞手法的作用。
3、学习周总理鞠躬尽瘁为人民的精神,体会亿万人民无限怀念周总理的深厚感情。
学习目标
柯岩(1929—2011),原名冯恺,女,满族,出生于河南郑州,当代女作家、诗人,中国作家协会会员,曾任《诗刊》副主编。她的作品主要是戏剧和诗歌。她的儿童诗故事性强,构思巧妙,形象生动,富有儿童情趣,深受小读者的欢迎。
作者简介
本诗选自《柯岩文集》第五卷(四川文艺出版社2009年版)。1976年1月8日,敬爱的周总理与世长辞,全党和全国各族人民陷入无限悲痛之中。1977年,在周总理逝世一周年的日子里,人们自发地开展了各种悼念活动,以各种形式寄托哀思与深情,本诗就发表在这一天。
背景链接
现代诗
现代诗也叫新诗,指五四运动前后产
生的、有别于古典诗、以白话作为基本语
言手段的诗歌体裁。当时也称新诗为“白
话诗”“白话韵文”“国语的韵文”等。
特点:形式自由、意蕴丰富、重于修
辞,内容主要反映新生活,表达新思想。
知识链接
周总理,我们的/好总理,
你在/哪里啊,你在/哪里?
你可知道,我们/想念你,
——你的人民/想念你!
朗读节奏
周总理,你在哪里
我们/对着高山/喊:
周总理——
山谷/回音:
“他刚/离去,他刚/离去,
革命征途/千万里,
他大步向前/不停息!
我们/对着大地/喊:
周总理——
大地/轰鸣:
“他刚/离去,他刚/离去,
你不见/那沉甸甸的/谷穗上,
还闪着/他辛勤的/汗滴……”
朗读节奏
我们/对着森林/喊:
周总理——
松涛/阵阵:
“他刚/离去,他刚/离去,
宿营地上/篝火红啊,
伐木工人/正在回忆/他亲切的笑语。”
我们/对着大海/喊:
周总理——
海浪/声声:
“他刚/离去,他刚/离去,
你不见/海防战士身上,
他/亲手给披的/大衣……”
我们/找遍/整个世界,
啊,总理,
你在/革命需要的/每一个地方,
辽阔大地,
到处/是你/深深的足迹。
朗读节奏
我们/回到/祖国的心脏,
我们/在天安门前/深情地呼唤:
周——总——理——
广场/回音:
“啊,轻些呀,轻些,
他/正在中南海/接见外宾,
他/正在政治局/出席会议……”
朗读节奏
总理啊,我们的/好总理!
你/就在这里啊,就在这里。
──在这里,在这里,
在这里……
你永远/和我们/在一起
——在一起,在一起,
在一起……
朗读节奏
你/永远居住在/太阳升起的地方,
你/永远居住在/人民心里,
你的人民/世世代代想念你!
想念你啊,想念你
——想——念——你……
有感情地朗读这首诗。标题是“周总理,你在哪里”,周总理,到底在哪里?请用诗中的一句话概括。
“周总理,永远居住在人们心里。”
整体把握
划分结构层次。
第一部分(1):直抒胸臆,抒发对周总理的敬爱与怀念之情,奠定抒情基调。
第二部分(2-7):着重刻画周总理的光辉形象,进一步表现崇敬、思念之情。
第三部分(8、9):全诗抒情的高潮,表明周总理永远活在人民心里。
整体把握
诗歌第1节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有什么作用?
运用了呼告和反复的修辞手法,直抒胸臆,强烈地表达了人民对周总理的敬爱与怀念之情,奠定了全诗的感情基调。
合作探究
周总理,我们的好总理,
你在哪里啊,你在哪里?
你可知道,我们想念你,
——你的人民想念你!
“好”字有什么表达效果?
“好”字是对周总理一生最朴实、最精练的评价,体现了周总理在人民心目中的地位,揭示了人民崇敬怀念的原因,奠定了全诗的感情基调。
合作探究
课文抓住了哪些自然景象来写总理的?为什么选用这些景象?
诗歌以高山、大地、森林、大海为背景,并用山谷、大地、松涛、海浪的回答说明周总理的足迹遍布祖国大地。
这些雄壮的事物既是周总理革命一生的见证,又衬托了总理不辞辛劳、鞠躬尽瘁的伟大形象,寄托了亿万人民对总理的怀念,使作品充满了革命浪漫主义色彩,营造了一种新颖壮阔的意境,增强了诗歌的感人力量。
合作探究
第2到5节运用了哪些修辞手法?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拟人、反复、排比。
拟人使语言生动形象,反复增强了语意和情感的表达,而排比句式的运用除了增强语势和语意,又形成一唱三叹的形式,读来朗朗上口。
合作探究
“你在革命需要的每一个地方,辽阔大地,到处是你深深的足迹。”怎样理解“深深”和“足迹”的含义?
“深深”既指周总理功业巨大,又指周总理的光辉功绩永世长存,不可磨灭。
“足迹”既指周总理的行踪,又指周总理的功业。
合作探究
第6节在全诗中起什么作用?
内容上,是对周总理一生伟大革命实践的总结;
结构上,由上文的“寻找不到”过渡到“终于找到”。
合作探究
我们找遍整个世界,
啊,总理,
你在革命需要的每一个地方,
辽阔大地,
到处是你深深的足迹。
诗中在整个世界寻找了一遍后,对周总理的寻觅追问回到了哪里?为什么要写这个地方?
回到了祖国的心脏——中南海。
因为这里是周总理工作的地方,他活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也活在全国人民的心坎上。
合作探究
天安门前的呼唤与前面几次有什么不同?
天安门前的呼唤与前面几次有不同的情味,深情之中含有悲痛,含有敬仰,含有怀念,含有信念——相信周总理虽死犹生。声音更凄楚,更急切。
合作探究
第8节在结构上有什么作用?
呼应“在哪里”,回答课文第一小节的问题,使全诗结构完整、严谨。
合作探究
第9节“永远居住”和“太阳升起的地方”各有什么含义?
“永远居住”实际是说总理精神永垂不朽。
“太阳升起的地方”富有诗意,让人联想到总理的形象与日月同辉,给人民带来光明和温暖。
合作探究
理清诗歌的结构线索。
询问
合作探究
——呼唤
——寻找
——回答。
合作探究
主 旨
这首诗通过大胆的想象,尽情描绘人们到处寻找、呼唤周总理的动人场面,讴歌了周总理鞠躬尽瘁为人民的精神和不可磨灭的光辉业绩,充分表达出人民对周总理的无限热爱和深切缅怀之情。
1、说说下面破折号和省略号的作用。
①——你的人民想念你( )
②周总理—— ( )
③周——总——理——( )
④——在这里,在这里( )
⑤——想——念——你( )
⑥他正在中南海接见外宾,他正在政治局出席会议…… ( )
课堂检测
表解释说明
表声音延长
表声音延长
表回音
表声音延长
表示内容的省略
2、第6节与第2-5节是什么关系?
第6节文字和前面几节是都是写呼唤寻找周总理,前面几节写的是具体的“点”,是分述,这节文字是“面”的概括,是总写。
课堂检测
3、高山、大地、森林、大海这几种形象的具体内涵是什么?
高山使周总理的形象显得崇高,又使画面有了葱郁的色彩;
大地形象博大,胸怀坦荡,又给画面增添斑澜的色彩;
森林给画面增添了浓郁的色彩,音域宽广,气势磅礴;
大海使周总理的胸怀显得更加博大,大海的蔚蓝更丰富了画面的色彩。
课堂检测
再 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