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线段图解决分数乘法小研究
(自学课本55页完成下题,小对子合作准备课上展示。)
一、一条路长36千米,已经修了,已经修了多少千米?
①单位“1”是 。
②画线段图表示数量关系。
③列式计算。
二、新学期,五年级分900本笔记本,四年级分的本数相当于我们五年级的,四年级分多少本?
①单位“1”是 。
②画线段图表示数量关系。
③列式计算。
数与代数
所属领域
学段
单元题目
单元教学内容
数与代数
一年级上
海底世界——-数数
一 快乐的校园
——10以内数的认识
1. 1~10各数的认识
2. 0的认识
三 走进花果山
——10以内数的加减法
1. 10以内数的加法
2. 10以内数的减法
连加、连减和加减混合
探索规律
五 海鸥回来了
——11~20各数的认识
1. 11~20各数的认识
2. 20以内不进位加法和不退位减法
七 小小运动会
——20以内数的进位加法和退位减法
1. 20以内数的进位加法
2. 20以内数的退位减法
3.探索规律
一年级下
一 南极小客人
——100以内数的认识
1.100以内各数的认识
整十数加减整十数、整十数加一位数及相应的减法
二 下雨了
——认识钟表
认识整时、半时、大约几时
四 绿色行动
——100以内数的加减法(一)
两位数加一位数(不进位)
两位数减一位数(不退位)
两位数加减整十数
五 小小存钱罐
——人民币的认识
认识元、角、分
人民币的简单计算
一 看魔术
——乘法的初步认识
几个数连加
认识乘法
有关1和0的乘法
六 大海边
——100以内数的加减法(二)
两位数加两位数(进位)
两位数减两位数(退位)
连加、连减、加减混合运算
二年级上
一 看杂技
——表内乘法(一)
1. 1~5的乘法口诀
2.相关链接:乘加、乘减混合运算
三 凯蒂学艺
——表内乘法(二)
1、6~9的乘法口诀
“倍”的认识和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
乘法的竖式写法
乘加、乘减混合运算
四 森林里的故事
——除法的初步认识
平均分
认识除法
有关0的除法
六 制作标本
——表内除法
表内除法
除法的竖式写法
进一步理解“倍”的意义、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
连乘、连除和乘除混合运算
八 野营——有余数的除法
有余数除法的认识
2.有余数除法的笔算
九 休闲假日
——解决问题
分步计算解决乘加(减)、除加(减)问题
二年级下
二 手拉手
——万以内数的认识
千以内数的认识
万以内数的认识
万以内数的大小比较,近似数
估算
整百、整千的加减法,几千几百加减几百
四 勤劳的小蜜蜂
——万以内数的加减法(一)
百以内数的加减法口算
简单的万以内数的加减法(不进位、不退位)的笔算、估算
稍复杂的万以内数的加减法(一次进位、一位退位)的笔算
万以内数的加减法的验算
五 田间小卫士
—— 万以内数的加减法(二)
较复杂的万以内数的加减法(连续进位、退位)的笔算
估算
应用万以内数的加减法解决问题
七 去姥姥家
——混合运算
两步连加、连减。加减混合运算
带小括号的两步加减混合运算
用用加减混合运算解决问题
八 庆元旦
——时、分、秒的认识
认识时、分、秒
三年级上
一 动物趣闻
——克、千克、吨的认识
克、千克、吨的认识
二 风筝厂见闻
——两、三位数除以一位数(一)
除法的口算、估算
简单的两、三位数除以一位数除法笔算及验算
四 采访果蔬会
——两、三位数除以一位数(二)
有关除法的口算
稍复杂的两、三位数除以一位数的笔算
混合运算
六 美丽的街景
——两位数乘两位数
口算乘法
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
混合运算
回顾整理
八 奇妙的变化
——分数的初步认识
初步认识分数
简单的分数加减法
三年级下
一 大数知多少
——万以上数的认识
万以上数的认、读、写,十进制计数法
近似数
数字编码
二 走进天文馆——年、月、日
1、24时计时法
2、年、月、日的认识
三 家居中的学问
——小数的初步认识
小数的初步认识,小数大小的比较
一位小数加减计算
四 泰山黄金周
——计算器
认识计算器
用计算器进行较复杂的运算
探索规律
五 扬帆奥运
——三位数乘两位数
两位数乘一位数(进位)、整百乘整十数乘法的口算
三位数乘两位数的估算
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
积的变化规律
乘法与加法的混合运算
回顾整理
七 农田里的数学
——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
两位数除以一位数(商两位数)、整百整十数除以整十数的口算
除数是两位数除法的笔算
除数是两位数除法的估算
商不变性质
5.回顾整理
四年级上
一 黄河掠影
——用字母表示数
用字母表示数
用字母表示数量关系
用字母表示公式
加法运算律
简算
二 高速山东
——乘法运算律
乘法运算律
简算
三 蛋的世界
——小数的意义和性质
小数的意义和读写
小数的大小比较
小数的性质及应用
小数点的位置移动引起小数大小的变化
名数的改写及用“四舍五入法”求小数的近似数
四 奇异的克隆牛
——小数加法和减法
小数的加法和减法
小数的加减混合运算
六 三峡工程(一)
——小数乘法
小数乘整数
小数乘小数
小数混合运算及简算
七 三峡工程(二)
——小数除法
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
除数是小数的小数除法
有限小数、无限小数(循环小数)
小数四则混合运算
四年级下
一 珍惜动物
——简易方程
方程的意义
等式的性质
解方程
三 团体操表演
——因数与倍数
1. 2、3、5的倍数的特征,奇数、偶数
质数、合数
分解质因数
四 中国的热极
——认识正、负数
正、负数的意义
用正、负数表示具有相反意义的量
借助温度计比较正、负数的大小
五 校园科技周
——分数的意义和性质
分数的意义
分数与除法的关系
真分数、假分数(带分数)
分数的基本性质
七 剪纸中的数学
——分数加减法(一)
公因数和最大公因数的意义
公倍数和最小公倍数的意义
找两个数的公因数、最大公因数、公倍数和最小公倍数
约分
同分母分数加减法
同分母分数加减法混合运算
分数与小数互化
数学与生活
简单的统筹法(合理安排时间)
简单的优选法(挑次品)
五年级上
二 关注污染——分数加减法(二)
通分
异分母分数加减法
分数加减混合运算
四 小手艺展示——分数乘法
分数乘整数
分数乘分数
解决“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的实际问题
分数连乘
倒数
六 布艺兴趣小组——分数除法
分数除以整数
一个数除以分数
3、解决“已知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求这个数”的实际问题
4、分数乘除混合运算
5、倒数
七 人体的奥妙——比
比的意义和基本性质
按比例分配
八 中国的世界遗产——分数四则混合运算
分数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及运算律的推广和应用
解决稍复杂的有关分数的实际问题
数学与生活
解决有关鸡兔同笼等方面的实际问题
五年级下
二 山东假日游
——百分数
百分数的意义和读写
百分数和分数、小数的互化
百分数的应用
三 啤酒生产中的数学
——比例
比例的意义和性质
解比例
正比例和反比例的意义
正比例和反比例的应用
四 啤酒生产中的数学
——比例
1比例的意义和性质
2解比例
3正比例和反比例的意义
4.正比例和反比例的应
五 快乐足球
——比例尺
比例尺的认识
比例尺的应用
数学与生活
排列与组合
回顾整理——总复习
系统整理第一、二学段所学知识和方法
空间与图形
所属领域
学段
单元题目
单元教学内容
空间与图形
一年级上
四 有趣的游戏——认识位置
左右、前后、上下方位的认识
六 谁的手儿巧——认识图形
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的认识
一年级下
三 牧童—认识图形
正方形、长方形、三角形、圆、平行四边形的认识
八 阿福的新衣—厘米、米的认识
1、认识厘米和线段
2、认识米
二年级
二 小制作—角的初步认识
1、认识角
2、认识直角、锐角和钝角
五 美丽的校园——认识方向
根据给定东、西、南、北中的一个方向,判断其余三个方向
七 谁的眼睛亮——观察物体
从正面、侧面、上面观察物体
六 小桥流水人家
1、方向和路线
2、观察物体
二 甜甜的梦—千米、分米、毫米的认识
1、认识长度单位千米、分米、毫米
2、长度单位之间的进率和简单的换算
四 做鸟巢—图形与拼组
1、平面图形的认识
(1)长方形、正方形的特征
(2)五边形、六边形的初步认识
2、图形的拼组
十 美化校园—图形的周长
1、周长的意义
2、长方形、正方形周长的计算
三年级
三 热闹的民俗节——对称
初步认识轴对称图形及对称轴
五 走进新农村—位置与变换
在东、西、南、北和东北、西北、东南、西南中,给定一个方向(东、西、南、北)辨认其余七个方向。
初步认识平移、旋转现象
七 我家买新房子了—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
1、认识面积和面积单位
(1)面积的认识 (2)面积单位
2、面积计算
(1)长方体的面积计算(2)正方体的面积计算
六 走进商场—观察物体
1、从不同的位置观察一组组合物体,辨别形状
2、根据看到的形状摆放物体
八 我的爸爸学设计—平行与相交
1、认识直线、射线、线段
2、了解平行与相交,会画垂线与平行线
3、两点之间的距离与点到直线间的距离
四年级
五 繁忙的工地—角与三角形的认识
1、了解平角与周角,系统认识角
2、角的大小比较
3、角的度量和分类
4、画角
5、三角形的认识
6、三角形三条边之间的关系
7、三角形的分类
8、三角形的内角和
二 水产养殖场
——多边形的面积
1、平行四边形的认识和面积计算
2、三角形的面积计算
3、梯形的认识和面积计算、4、组合图形的面积计算
六 图案美—对称、平移与旋转
1、认识轴对称图形
2、认识图形的平移与旋转,能在方格纸上将一个图形平移或旋转90读
3、灵活运用对称、平移与旋转在方格纸上设计图案
五年级
二 包装盒—长方体和正方体
1、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特征
2、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
3、常用的体积单位及换算
4、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及不规则物体的体积
七 走进军营—方向与位置
1、用数对表示位置
2、根据方向与距离确定物体的位置
3、用方向和距离描述简单的线路图
一 完美的图形—圆
1、圆的认识
2、圆的周长
3、圆的面积
课件23张PPT。青岛版《义务教育教科书》五四学制五年级上册第四单元信息窗3《解决问题》 说教材 说开发说评价 说板书说设计 说模式说学情 教材分析 课程标准教学内容 教材呈现的是学校泥塑大赛中的作品,并用文字提供了两组数据信息,学生在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学习“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的问题的解答方法。
学生要能借助线段图分析数量之间的关系。总目标:综合运用数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发展创新能能力。学会与其他人合作交流。
学段目标:能解决分数的简单问题,能进行简单分数的加减乘除运算及混合运算。教材分析 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 重点:会解答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的简单问题。
难点:理解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用乘法计算的含义。1、掌握画线段图分析数量之间的关系。
2、理解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用乘法计算的含义,会解答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的简单问题。
3、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培养分析、概括的能力。学情分析 分数的意义和性质分数加减法整数乘法 约分学情分析 分数乘整数分数乘分数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分数连乘倒数学情分析 比分数四则混合运算分数除法 百分数学科模式 新课程标准指出:教师是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根据这一理念,我遵循“先学后教、以学促教”的原则,教学中精心创设课前小研究,诱导学生思考操作,鼓励学生合作交流,运用知识去大胆创新。 学生作为主体,在学习活动中的参与状态和参与度是决定教学效果的重要因素。因此,在学法的选择上,体现出玩中学——学中玩—— 观察操作中学——学后创作实践的思想,使学生充分的参与到学习活动中来。学科模式 第一环节:设疑导入 出示课题第二环节:合作交流 学生质疑第三环节:深入探索 学生不疑 第四环节:巩固练习 拓展提高第五环节:课堂总结 自我评价教学设计 第一环节:设疑导入 出示课题 同学们今天我们要学习的新知识要用到之前的知识点,我先问大家一个问题:什么是单位“1”,试着举例说明一下。
预设:生:一个整体、一堆东西,一个班级的学生等等。
师:看来你掌握的非常扎实。今天的学习也需要用到单位“1”,看谁找的又快又准。
板书课题:借助线段图理解“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教学设计 1、利用课前小研究,小对子之间展开展示前的准备,大约三分钟。
2、小对子展示,全体围听。(已多次培训小对子及围听纪律)
3、学生质疑,提出问题。(学生提不出来,师来提。)
预设:生1:单位“1”在线段图中代表哪里?
生2:为什么36乘 ?第二环节:合作交流 学生质疑设计意图:引导学生在解决具体问题的过程中,
理解分数乘法的意义。教学设计 第三环节:深入探索 学生不疑设计意图:借助直观图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知识教学设计 第四环节:巩固练习 拓展提高第一关:看图创编吨?吨教学设计 第二关:先画图分析,再解答。教学设计 第五环节:课堂总结 自我评价 总结:师:这节课接近尾声了,同学们,你们学到了哪些知识?
预设:生1:我学会了用线段图表示分数的数量关系。
生2:我学会了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多少,用乘法计算。
评价:你想对你的小对子说些什么?对自己的表现还满意吗?板书设计 借助线段图理解“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36×=课堂评价 1、小组评价:已建立小组评价机制,以小组长为领导人,对小组内成员的发言、台上展示、纠错、补充酌情加分。
2、教师评价:对课堂上表现较好的小组进行加分奖励,积极发言参与课堂的学生发星贴在本学校的多元评价表上。每周我们会评选每周之星,优秀小组,就是通过以上学生在课堂的表现累计的加分进行评价。
3、自我评价:对于自己的自学情况及课堂表现做出评价。课程资源开发 前置自学本 多元评价 情景改编 围听、精练 前置自学本 围听 围听 多元评价 感谢各位老师耐心聆听!不足之处请您多多指教!统计与概率
所属领域
学段
单元题目
单元教学内容
统计与概率
一年级上
二 妈妈的小帮手
——分类与比较
按指定标准和自选标准分类
比较多少、大小、轻重、高矮、长短、远近、宽窄、粗细、厚薄
一年级下
八 我们的鞋码
——统计
简单的数据整理方法
认识简单的统计表和条形统计图
二年级下
八 亲近大海
——统计与可能性
分类统计
确定事件和不确定事件
九 我锻炼,我健康
——统计
分段统计
三年级上
九 摸名片
——统计与可能性
可能性的大小
三年级下
九 长大我也去航天
——统计
认识条形统计图(一个表示多少个单位)
四年级上
八 小篮球队
——统计
平均数的意义及求简单数据的平均数
较复杂的求平均数的方法
复式分段统计表
四年级下
八 获“联合国人居奖”的城市
——统计
折线统计图
选择条形、折线统计图表述数据
九 下跳棋
——可能性
求简单事件发生的可能性的大小
五年级上
四 谁先上场
根据可能性的大小的知识,设计一个符合要求的方案
九 爱护眼睛
——统计
设计调查表
复式条形统计图
复式折线统计图
数据的描述可能产生误导
五年级下
六 我们长大了——统计
众数
中位数
扇形统计图
实践与综合应用
所属领域
学段
单元题目
单元教学内容
实践与综合应用
一年级上
找找周围的数
深化对10以内数的认识
分积木
巩固和综合运用分类比较、立体图形的相关知识
一年级下
实践活动---奇妙的回形针
图形的拼摆
数100以内的数
实践活动---小小信息员
搜集信息,整理信息
100以内数的认识和加减法
二年级上
神奇的小棒
加深对角和乘法的认识
我喜欢的地方
结合生活实际辨别方向和描述物体的相对位置
二年级下
三年级上
实践活动——变化的影子
感知影子长短与时刻变化的关系
三年级下
综合应用——荡秋千
影响秋千单位时间内摆动次数的因素
综合应用——纸与我们的生活
通过计算和统计认识纸与我们生活的关系
四年级上
综合应用——消费知多少
综合应用——饮食与健康
四年级下
综合应用——关注我们的活动空间
多边形面积计算
小数四则运算
统计和测量方法
综合应用——我能长多高
收集数据、整理数据
小数四则运算
五年级上
综合应用——有趣的溶解现象
从数学的角度认识溶解现象,应用体积的知识解决问题
综合应用——美的奥妙
初步认识“黄金比”,运用比的知识设计图案
五年级下
综合应用——水与冰
运用体积、百分数等有关知识探索水结成冰、冰化成水体积变化的一般规律
综合应用——让校园绿起来
通过调查和统计等活动了解学校的绿化情况
说课稿
各位评委老师好:我说课的内容是:青岛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五年级上册,第四单元信息窗3《解决问题》
我的说课流程分为以下四部分,分别为:
说教材、说学情、说模式、说设计、说板书、说评价、说开发
第一部分说教材,我通过以下四部分展开教材分析。
课程标准、教学内容、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
课程标准:总目标:综合运用数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发展创新能能力。学会与其他人合作交流。学段目标:能解决分数的简单问题,能进行简单分数的加减乘除运算及混合运算。
教学内容:教材呈现的是学校泥塑大赛中的作品,并用文字提供了两组数据信息,学生在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学习“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的问题的解答方法。学生要能借助线段图分析数量之间的关系。
教学目标:
1、掌握画线段图分析数量之间的关系。
2、理解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用乘法计算的含义,会解答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的简单问题。
3、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培养分析、概括的能力。
教学重难点:
重点:会解答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的简单问题。
难点:理解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用乘法计算的含义。
第二部分说学情:
元认知:学生已经明白乘法是加法的简便运算,并在四年级学习了分数的意义,在五年级第一单元学习了异分母分数的加减法,其中化简包括其内。第四单元学习信息窗一和信息窗二学习了分数乘整数和分数乘分数。
后续基础:为之后学习小学阶段的分数除法、比、分数四则混合运算奠定基础。
第三部分说学科模式
新课程标准指出:教师是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根据这一理念,我遵循“先学后教、以学促教”的原则,教学中精心创设课前小研究,诱导学生思考操作,鼓励学生合作交流,运用知识去大胆创新。
学生作为主体,在学习活动中的参与状态和参与度是决定教学效果的重要因素。因此,在学法的选择上,体现出玩中学——学中玩—— 观察操作中学——学后创作实践的思想,使学生充分的参与到学习活动中来。
第四部分说教学设计
第一环节:设疑导入 出示课题
同学们今天我们要学习的新知识要用到之前的知识点,我先问大家一个问题:什么是单位“1”,试着举例说明一下。
预设:生:一个整体、一堆东西,一个班级的学生等等。
师:看来你掌握的非常扎实。今天的学习也需要用到单位“1”,看谁找的又快又准。
板书课题:借助线段图理解“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
第二环节:合作交流 学生质疑
1、利用课前小研究,小对子之间展开展示前的准备,大约三分钟。
2、小对子展示,全体围听。(已多次培训小对子及围听纪律)
3、学生质疑,提出问题。(学生提不出来,师来提。)
预设:生1:单位“1”在线段图中代表哪里?
生2:为什么36乘?
第三环节:深入探索 学生不疑
第四环节:巩固练习 拓展提高
第一关:看图创编
第二关:先画图分析,在解答。
第五环节:课堂总结 自我评价
总结:师:这节课接近尾声了,同学们,你们学到了哪些知识?
预设:生1:我学会了用线段图表示分数的数量关系。
生2:我学会了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多少,用乘法计算。
评价:你想对你的小对子说些什么?对自己的表现还满意吗?
第五部分说板书设计
第六部分说课堂评价
1、小组评价:已建立小组评价机制,以小组长为领导人,对小组内成员的发言、台上展示、纠错、补充酌情加分。
2、教师评价:对课堂上表现较好的小组进行加分奖励,积极发言参与课堂的学生发星贴在本学校的多元评价表上。每周我们会评选每周之星,优秀小组,就是通过以上学生在课堂的表现累计的加分进行评价。
3、自我评价:对于自己的自学情况及课堂表现做出评价。
第七部分说课程资源开发 (带图片)
前置自学本 、情景改编 、围听、精练 、多元评价 。
我的说课到此结束,感谢各位老师耐心聆听,不足之处请多多指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