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师大版初中科学八年级下学期?3.1 眼与视觉

文档属性

名称 华师大版初中科学八年级下学期?3.1 眼与视觉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33.8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21-03-11 12:08:27

文档简介

登录二一教育在线组卷平台 助您教考全无忧
华师大版初中科学八年级下学期 3.1 眼与视觉
一、夯实基础
1.过马路看见红灯停下脚步时,正常眼球结构中,物像形成的部位是(  )
A.瞳孔 B.晶状体 C.视网膜 D.玻璃体
2.形成假性近视的原因是(  )
A.眼球的前后径过长
B.眼球的前后径过短
C.晶状体的弹性小
D.用眼过度或光线不足,造成晶状体的凸度增大
3.在盲点上引不起视觉的原因是 (  )
A.没有视神经 B.没有感光细胞
C.感光细胞过于集中 D.感光细胞分布过少
4.看书一小时后,向远处眺望一会儿,可以预防近视眼。其主要原因是(  )
A.使调节瞳孔的神经休息 B.使调节晶状体的肌肉放松
C.使视神经得到休息 D.使视觉中枢得到休息
5.视力良好的人看远处和近处的物体都比较清晰,如图中参与该过程调节的结构主要是(  )
A.①和④ B.④和⑤ C.②和③ D.③和④
二、能力提升
6.外界物体反射来的光线依次经过眼球的(  )
A.角膜→晶状体→玻璃体→瞳孔→视网膜
B.晶状体→玻璃体→角膜→瞳孔→视网膜
C.视网膜→瞳孔→晶状体→玻璃体→角膜
D.角膜→瞳孔→晶状体→玻璃体→视网膜
7.关于近视和远视的成因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甲为近视眼,可配戴凹透镜矫正
B.乙为近视眼,可配戴凸透镜矫正
C.甲为远视眼,可配戴凸透镜矫正
D.乙为远视眼,可配戴凹透镜矫正
三、拓展创新
8.刘鹗在《老残游记》中这样描写眼睛:“如秋水、如寒星、如宝珠、如白水银里养着两丸黑水银……”眼睛是获得外界信息的重要窗口,但如果不注意用眼卫生,就会使眼睛发生病变。据调查统计某省初中生视力不良(主要是近视)检出率为78.62%,这引起了社会各界对学生用眼卫生的高度关注。我们只有养成良好的用眼习惯才能保持眼睛的健康。如图是眼的结构示意图,请据图回答:
(1)上面诗句中的“白水银”指的是图中[   ]   。
(2)若长时间近距离看书写字,看电视或沉溺于上网,容易导致睫状肌的调节负担过重,[   ]   不能恢复原状,甚至眼球的前后径过长,致使远处物体折射形成的物像落到了[   ]   前方,形成近视。
(3)在地震救援过程中刚救出的伤员需用黑布遮住眼睛,这是因为伤员长时间在黑暗环境中,突见光亮后[   ]   不能迅速调节进入眼内光线的多少,视网膜容易被灼伤。
(4)俗话说“眼睛里容不得沙子”这是因为眼睛角膜里分布着丰富的   。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C
【知识点】眼球的结构与视觉的形成
【解析】【分析】正常人看远近不同的物体时,通过晶状体的调节作用,都能使远近不同的物体,反射来的光线汇聚在视网膜上,形成清晰的物像。
【解答】视觉的形成过程是:外界物体反射的光线,经过角膜、房水,由瞳孔进入眼球内部,经过晶状体和玻璃体的折射作用,形成一个倒置的物像,即视网膜上形成了物像,之后视网膜上的感光细胞接受物像的刺激产生神经冲动,然后通过视神经传到大脑皮层的视觉中枢,形成视觉,C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2.【答案】D
【知识点】近视眼的成因与矫正办法
【解析】【分析】如果眼球的前后径过长或晶状体的凸度过大,远处物体反射过来的光线通过晶状体折射后形成的物像就会落在视网膜的前方,因此看不清远处的物体,这样的眼叫近视眼。
【解答】近视有真性近视和假性近视,其不同点是:假性近视的眼球前后径没有发生变化,只是晶状体凸度过大,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3.【答案】B
【知识点】眼球的结构与视觉的形成
【解析】【分析】此题主要考查是眼球的结构和视觉的形成的相关内容,思考解答。
【解答】视网膜的视轴正对终点为黄斑中心凹,即视网膜连接视神经的部位.黄斑区是视网膜上视觉最敏锐的特殊区域,直径约1-3mm,其中央为一小凹,即中心凹。黄斑鼻侧约3mm处有一直径为1.5mm的淡红色区,为视盘,亦称视乳头,是视网膜上视觉纤维汇集向视觉中枢传递的出眼球部位,无感光细胞,故视野上呈现为固有的暗区,称生理盲点。
故选:B
4.【答案】B
【知识点】保护视力与用眼卫生
【解析】【分析】正常人看远近不同的物体时,通过晶状体的调节作用,都能使远近不同的物体,反射来的光线汇聚在视网膜上,形成清晰的物像。
【解答】 视近物时,晶状体的曲度大;视远物时,晶状体的曲度小.长时间的近距离作业,如读书、写字、看电视、玩游戏机等,由于眼睛长时间的看东西,不断给眼睛的晶状体压力,导致晶状体过度变凸或者眼球的前后径过长,若是看书一小时后,向远处眺望一会儿,可以使调节晶状体的肌肉(睫状体)放松,使眼睛稍作休息,B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5.【答案】A
【知识点】眼球的结构与视觉的形成
【解析】【分析】图示是眼球的结构:①是睫状体,②是虹膜,③是角膜,④是晶状体,⑤是玻璃体。
【解答】①睫状体内有平滑肌,④晶状体依靠悬韧带与睫状体相连,眼睛通过睫状体内平滑肌的收缩和舒张来调节晶状体的曲度,使物像落在视网膜上,来看清远近不同的物体,A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6.【答案】D
【知识点】眼球的结构与视觉的形成
【解析】【分析】从视觉的形成过程解答。
【解答】视觉的形成过程是:外界物体反射来的光线,经过角膜、房水,由瞳孔进入眼球内部,再经过晶状体和玻璃体的折射作用,在视网膜上能形成清晰的物象,物象刺激了视网膜上的感光细胞,这些感光细胞产生的神经冲动,沿着视神经传到大脑皮层的视觉中枢,就形成视觉,即成像与视网膜,在大脑皮层的视觉中枢形成视觉,因此外界物体反射来的光线依次经过眼球的角膜→瞳孔→晶状体→玻璃体→视网膜,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7.【答案】A
【知识点】近视眼的成因与矫正办法;远视眼的成因与矫正办法
【解析】【分析】从近视和远视的成因结合图片思考解题。
【解答】近视的原因主要是眼球的前后径过长或晶状体曲度过大,来自远处物体的光聚焦在视网膜前,使物像模糊不清。凹透镜会发散光线,使来自远处物体的光聚焦在视网膜上,因此近视应当佩戴凹透镜矫正。远视的原因主要是眼球的前后径过短或晶状体曲度过小,来自近处物体的光聚焦在视网膜的后面。要矫正远视,可配戴相应的凸透镜,使来自近处物体的光能偏折而聚焦在视网膜上,A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8.【答案】(1)8;巩膜
(2)1;晶状体;7;视网膜
(3)3;瞳孔
(4)感觉神经末梢
【知识点】眼球的结构与视觉的形成
【解析】【分析】眼球结构图:1.晶状体,2.虹膜,3.瞳孔,4.角膜,5.睫状体,6.玻璃球,7.脉络膜,8.巩膜,9.视神经,10.视网膜。
【解答】(1)上面诗句中的“白水银”指的是图中[8]巩膜。
(2) 若长时间近距离看书写字,看电视或沉溺于上网,容易导致睫状肌的调节负担过重,[1]晶状体不能恢复原状,甚至眼球的前后径过长,致使远处物体折射形成的物像落到了[7]视网膜前方,形成近视。
(3) 在地震救援过程中刚救出的伤员需用黑布遮住眼睛,这是因为伤员长时间在黑暗环境中,突见光亮后[3]瞳孔不能迅速调节进入眼内光线的多少,视网膜容易被灼伤。
(4)若是沙子进入眼睛,刺激了眼睛角膜里分布着的丰富感觉神经末梢,眼睛产生眼涩的感觉。
故答案为:(1)8;巩膜(2)1;晶状体;7;视网膜(3)3;瞳孔(4)感觉神经末梢
二一教育在线组卷平台(zujuan.21cnjy.com)自动生成 1 / 1登录二一教育在线组卷平台 助您教考全无忧
华师大版初中科学八年级下学期 3.1 眼与视觉
一、夯实基础
1.过马路看见红灯停下脚步时,正常眼球结构中,物像形成的部位是(  )
A.瞳孔 B.晶状体 C.视网膜 D.玻璃体
【答案】C
【知识点】眼球的结构与视觉的形成
【解析】【分析】正常人看远近不同的物体时,通过晶状体的调节作用,都能使远近不同的物体,反射来的光线汇聚在视网膜上,形成清晰的物像。
【解答】视觉的形成过程是:外界物体反射的光线,经过角膜、房水,由瞳孔进入眼球内部,经过晶状体和玻璃体的折射作用,形成一个倒置的物像,即视网膜上形成了物像,之后视网膜上的感光细胞接受物像的刺激产生神经冲动,然后通过视神经传到大脑皮层的视觉中枢,形成视觉,C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2.形成假性近视的原因是(  )
A.眼球的前后径过长
B.眼球的前后径过短
C.晶状体的弹性小
D.用眼过度或光线不足,造成晶状体的凸度增大
【答案】D
【知识点】近视眼的成因与矫正办法
【解析】【分析】如果眼球的前后径过长或晶状体的凸度过大,远处物体反射过来的光线通过晶状体折射后形成的物像就会落在视网膜的前方,因此看不清远处的物体,这样的眼叫近视眼。
【解答】近视有真性近视和假性近视,其不同点是:假性近视的眼球前后径没有发生变化,只是晶状体凸度过大,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3.在盲点上引不起视觉的原因是 (  )
A.没有视神经 B.没有感光细胞
C.感光细胞过于集中 D.感光细胞分布过少
【答案】B
【知识点】眼球的结构与视觉的形成
【解析】【分析】此题主要考查是眼球的结构和视觉的形成的相关内容,思考解答。
【解答】视网膜的视轴正对终点为黄斑中心凹,即视网膜连接视神经的部位.黄斑区是视网膜上视觉最敏锐的特殊区域,直径约1-3mm,其中央为一小凹,即中心凹。黄斑鼻侧约3mm处有一直径为1.5mm的淡红色区,为视盘,亦称视乳头,是视网膜上视觉纤维汇集向视觉中枢传递的出眼球部位,无感光细胞,故视野上呈现为固有的暗区,称生理盲点。
故选:B
4.看书一小时后,向远处眺望一会儿,可以预防近视眼。其主要原因是(  )
A.使调节瞳孔的神经休息 B.使调节晶状体的肌肉放松
C.使视神经得到休息 D.使视觉中枢得到休息
【答案】B
【知识点】保护视力与用眼卫生
【解析】【分析】正常人看远近不同的物体时,通过晶状体的调节作用,都能使远近不同的物体,反射来的光线汇聚在视网膜上,形成清晰的物像。
【解答】 视近物时,晶状体的曲度大;视远物时,晶状体的曲度小.长时间的近距离作业,如读书、写字、看电视、玩游戏机等,由于眼睛长时间的看东西,不断给眼睛的晶状体压力,导致晶状体过度变凸或者眼球的前后径过长,若是看书一小时后,向远处眺望一会儿,可以使调节晶状体的肌肉(睫状体)放松,使眼睛稍作休息,B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5.视力良好的人看远处和近处的物体都比较清晰,如图中参与该过程调节的结构主要是(  )
A.①和④ B.④和⑤ C.②和③ D.③和④
【答案】A
【知识点】眼球的结构与视觉的形成
【解析】【分析】图示是眼球的结构:①是睫状体,②是虹膜,③是角膜,④是晶状体,⑤是玻璃体。
【解答】①睫状体内有平滑肌,④晶状体依靠悬韧带与睫状体相连,眼睛通过睫状体内平滑肌的收缩和舒张来调节晶状体的曲度,使物像落在视网膜上,来看清远近不同的物体,A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二、能力提升
6.外界物体反射来的光线依次经过眼球的(  )
A.角膜→晶状体→玻璃体→瞳孔→视网膜
B.晶状体→玻璃体→角膜→瞳孔→视网膜
C.视网膜→瞳孔→晶状体→玻璃体→角膜
D.角膜→瞳孔→晶状体→玻璃体→视网膜
【答案】D
【知识点】眼球的结构与视觉的形成
【解析】【分析】从视觉的形成过程解答。
【解答】视觉的形成过程是:外界物体反射来的光线,经过角膜、房水,由瞳孔进入眼球内部,再经过晶状体和玻璃体的折射作用,在视网膜上能形成清晰的物象,物象刺激了视网膜上的感光细胞,这些感光细胞产生的神经冲动,沿着视神经传到大脑皮层的视觉中枢,就形成视觉,即成像与视网膜,在大脑皮层的视觉中枢形成视觉,因此外界物体反射来的光线依次经过眼球的角膜→瞳孔→晶状体→玻璃体→视网膜,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7.关于近视和远视的成因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甲为近视眼,可配戴凹透镜矫正
B.乙为近视眼,可配戴凸透镜矫正
C.甲为远视眼,可配戴凸透镜矫正
D.乙为远视眼,可配戴凹透镜矫正
【答案】A
【知识点】近视眼的成因与矫正办法;远视眼的成因与矫正办法
【解析】【分析】从近视和远视的成因结合图片思考解题。
【解答】近视的原因主要是眼球的前后径过长或晶状体曲度过大,来自远处物体的光聚焦在视网膜前,使物像模糊不清。凹透镜会发散光线,使来自远处物体的光聚焦在视网膜上,因此近视应当佩戴凹透镜矫正。远视的原因主要是眼球的前后径过短或晶状体曲度过小,来自近处物体的光聚焦在视网膜的后面。要矫正远视,可配戴相应的凸透镜,使来自近处物体的光能偏折而聚焦在视网膜上,A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三、拓展创新
8.刘鹗在《老残游记》中这样描写眼睛:“如秋水、如寒星、如宝珠、如白水银里养着两丸黑水银……”眼睛是获得外界信息的重要窗口,但如果不注意用眼卫生,就会使眼睛发生病变。据调查统计某省初中生视力不良(主要是近视)检出率为78.62%,这引起了社会各界对学生用眼卫生的高度关注。我们只有养成良好的用眼习惯才能保持眼睛的健康。如图是眼的结构示意图,请据图回答:
(1)上面诗句中的“白水银”指的是图中[   ]   。
(2)若长时间近距离看书写字,看电视或沉溺于上网,容易导致睫状肌的调节负担过重,[   ]   不能恢复原状,甚至眼球的前后径过长,致使远处物体折射形成的物像落到了[   ]   前方,形成近视。
(3)在地震救援过程中刚救出的伤员需用黑布遮住眼睛,这是因为伤员长时间在黑暗环境中,突见光亮后[   ]   不能迅速调节进入眼内光线的多少,视网膜容易被灼伤。
(4)俗话说“眼睛里容不得沙子”这是因为眼睛角膜里分布着丰富的   。
【答案】(1)8;巩膜
(2)1;晶状体;7;视网膜
(3)3;瞳孔
(4)感觉神经末梢
【知识点】眼球的结构与视觉的形成
【解析】【分析】眼球结构图:1.晶状体,2.虹膜,3.瞳孔,4.角膜,5.睫状体,6.玻璃球,7.脉络膜,8.巩膜,9.视神经,10.视网膜。
【解答】(1)上面诗句中的“白水银”指的是图中[8]巩膜。
(2) 若长时间近距离看书写字,看电视或沉溺于上网,容易导致睫状肌的调节负担过重,[1]晶状体不能恢复原状,甚至眼球的前后径过长,致使远处物体折射形成的物像落到了[7]视网膜前方,形成近视。
(3) 在地震救援过程中刚救出的伤员需用黑布遮住眼睛,这是因为伤员长时间在黑暗环境中,突见光亮后[3]瞳孔不能迅速调节进入眼内光线的多少,视网膜容易被灼伤。
(4)若是沙子进入眼睛,刺激了眼睛角膜里分布着的丰富感觉神经末梢,眼睛产生眼涩的感觉。
故答案为:(1)8;巩膜(2)1;晶状体;7;视网膜(3)3;瞳孔(4)感觉神经末梢
二一教育在线组卷平台(zujuan.21cnjy.com)自动生成 1 /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