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二一教育在线组卷平台 助您教考全无忧
华师大版初中科学九年级下学期3.2 自然界中的碳循环和氧循环
一、夯实基础
1.两百多年前,英国科学家普利斯特里经过反复实验,得出结论:植物在阳光下能使空气变“好”,是因为植物能释放出“活命空气”。他所说的“活命空气”应该是( )
A.空气 B.氮气 C.氧气 D.二氧化碳
2.生态系统中的碳循环是( )
A.反复循环的 B.单向运动的 C.逐级递减的 D.逐级递增的
3.为了减少大气中二氧化碳的含量,我们应提倡使用的能源是( )
A.风能、煤、电能 B.太阳能、煤、潮汐能
C.石油、核能、氢能 D.太阳能、风能、水能
4.从物质循环的观点看,人体中的碳元素,究其根源是来自( )
A.非生物界中循环的碳 B.大气中二氧化碳中的碳
C.食物中有机物里的碳 D.燃料中的碳
5.一棵2.5kg的柳树种在装有90kg泥土的桶里,只浇雨水。5年后,柳树的干重为25kg,使柳树质量增加的物质主要来源于( )
A.大气中的二氧化碳 B.泥土中的水
C.土壤中的二氧化碳 D.天空中的雨水
6.如图是自然界中碳、氧循环简图(X为H2CO3,Y为C6H12O6)。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图甲中的转化1是酸雨形成的主要原因
B.图乙可实现有机物与无机物的相互转化
C.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将太阳能转化成化学能
D.碳循环和氧循环有利于维持大气中氧气和二氧化碳含量的相对稳定
7.发展低碳经济,保护生态环境,是我们共同的责任。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研究二氧化碳回收利用技术,减缓大气温室效应
B.开发风能、氢能等新能源,减少使用化石燃料
C.提倡家用汽车替代公交车
D.利用垃圾发电,变废为宝
8.大气层中臭氧层对地球上生物的意义在于( )
A.可以吸收太阳光过多的热量
B.可以帮助地球保温
C.可以吸收太阳光中大部分的紫外线
D.生产生物需要的氧气
9.下列措施:①使用风力、水力发电代替火力发电;②把工厂烟囱升高;③大量砍伐森林,作为燃料代替燃煤;④少开私家车,提倡骑自行车或坐公交车上班;⑤开发清洁新能源。其中能有效减缓“温室效应”的措施是( )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④⑤ D.①③④
10.小明在光照条件下,取一个大烧杯,其中装入大半杯清水,在烧杯底部放一些新鲜水草,并通入一定量的A气体。静置一段时间后,用漏斗罩住水草,然后将一只盛满水的小试管倒置于漏斗上,如图所示。经过较长时间后,试管里收集到少许B气体。对此实验,下列判断中正确的是( )
A.A是O2,B是CO2 B.A是CO2,B是O2
C.A是N2,B是O2 D.A是N2,B是CO2
11.如图是自然界碳的循环示意图。请据图分析后回答:
(1)自然界二氧化碳的来源途径有 (任写一点)。
(2)任何物质都有两面性,二氧化碳对人类的正面影响是促进植物光合作用等,而不利影响有 (任写一点)。
(3)人类降低空气中二氧化碳含量的研究有两个方向:一是减少二氧化碳排放,二是增加二氧化碳消耗。请写出一条你能做到的消耗二氧化碳的方式或途径: 。
二、能力提升
12.如图表示CO2的循环过程,其中物质X能为人体直接提供能量,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X中C,H,O的原子个数之比为1∶2∶1
B.转化1是自然界中将无机物转化为有机物的主要途径
C.X在人体中氧化产生的CO2如不及时排出,则血液的pH将增大
D.人呼出的气体和吸入的空气的成分相比,CO2和H2O的含量增加
13.低碳经济是指以“低能耗、低排放、低污染”为基础的经济发展模式。其实质是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和创建清洁能源结构,核心是技术创新、制度创新和发展观念的更新。低碳经济是一种以低能耗和高效能等为主要特征,以较少温室气体的排放获得较大产出的经济发展模式。请问:
(1)自然界中消耗二氧化碳的主要途径是 。
(2)下列做法中不符合“低碳经济”理念的是____(填字母)。
A.改造或淘汰高能耗、高污染产业
B.大力发展火力发电
C.研制和开发新能源替代传统能源
D.优化建筑设计,增强室内自然采光,减少照明用电
(3)最近有科学家提出“绿色自由”构想:把空气吹入碳酸钾溶液,然后再把CO2从生成物中提取出来,再经过化学反应转化为有机物质,从而实现碳循环。“绿色自由”构想技术流程如下:
在合成塔中,若气体X是H2,反应生成甲醇(CH3OH)和水,该反应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 。
三、拓展创新
14.自然界中存在碳-氧循环,如图所示是自然界中氧气和二氧化碳的循环简图,请仔细读图并回答有关问题:
(1)在⑤、⑥所指的过程中,包含着两层含义:一层是光合作用;另一层是绿色植物呼吸作用,消耗 。
(2)臭氧层能有效阻挡紫外线,保护地球的生存环境。在⑦所示的过程中臭氧层中的臭氧(O3)在日光作用下转化成O2。
①写出图示中臭氧转化为氧气的化学方程式: 。
②下列关于氧气和臭氧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氧气在空气中的质量分数为21%
B.臭氧和氧气混在一起是混合物
C.臭氧和氧气,物质分类相同,化学性质不同
(3)科学家研究发现,如今地球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含量要高于百万年前的水平。为解决温室效应加剧,科学家正在研究如图所示的新的二氧化碳循环体系。
从图中分析得出的下列结论中,不正确的是____。
A.二氧化碳与氢气在复合催化剂下反应的产物是混合物
B.分离、浓缩得到二氧化碳是化学变化
C.二氧化碳也是一种重要的资源
D.化学变化中元素种类是守恒的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C
【知识点】自然界中的氧循环和碳循环
【解析】【分析】从光合作用的原理分析解题。
【解答】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是指绿色植物利用光能在叶绿体里把二氧化碳和水等无机物合成有机物,释放氧气,同时把光能转变成化学能储存在合成的有机物中的过程,这个“活命空气”属于氧气,C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2.【答案】A
【知识点】自然界中的氧循环和碳循环
【解析】【分析】本题主要考查碳循环的概念。
【解答】碳循环,是指碳元素在地球上的生物圈、岩石圈、水圈及大气圈中交换,并随地球的运动循环不止的现象。生物圈中的碳循环主要表现在绿色植物从大气中吸收二氧化碳,在水的参与下经光合作用转化为葡萄糖并释放出氧气,有机体再利用葡萄糖合成其他有机化合物。有机化合物经食物链传递,又成为动物和细菌等其他生物体的一部分。生物体内的碳水化合物一部分作为有机体代谢的能源经呼吸作用被氧化为二氧化碳和水,并释放出其中储存的能量,因此生态系统中的碳循环是反复循环的,A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3.【答案】D
【知识点】低碳生活
【解析】【分析】新能源是指在新技术的基础上系统开发利用的能源,与传统能源相比,新能源普遍具有污染小、储量大、分布广的特点,利用新能源为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为基础的低碳经济,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解答】当今世界最重要的三大化石燃料是天然气、煤、石油,这些埋藏在地下不能再生的燃料资源将日趋枯竭,这将迫切需要人们开发新能源,如开发利用太阳能、风能、水能、核能等. 太阳能、风能、水能属清洁能源,不会对环境造成污染,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4.【答案】B
【知识点】自然界中的氧循环和碳循环
【解析】【分析】人体中的元素大多来自于食物,食物中含有大量人体所需要的元素,比如碳元素。
【解答】食物中的碳从表面上看是来自于植物进行光合作用产生的有机物中的,那有机物中的碳其实来源于光合作用的原料二氧化碳,B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5.【答案】A
【知识点】自然界中的氧循环和碳循环
【解析】【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光合作用的概念,从光合作用的原理切入分析。
【解答】1648年,荷兰医生海尔蒙特把一株2.27kg的柳树苗种在装有90kg土壤的有盖木桶里,只浇雨水.持续5年,他发现柳树质量增加了74.33kg,而土壤质量只减少了56.7g.他据此第一次指出:“水分是植物体自身制造的原料”,到了1699年英国的伍德沃德改进了海尔蒙特的实验,他利用大小长势相同的薄荷苗为实验材料,把苗种在水里,控制给水量,并将装置放在室内阳光充足的阳台上,减少外界因素干扰.他选用不同水源进行重复实验,伍德沃德实验不仅用了水,还有土壤,说明植物质量的增加还与土壤有关。实际上,植物增重主要是因为吸收了水分和二氧化碳进行光合作用,合成有机物储存在植物体内,A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6.【答案】A
【知识点】自然界中的氧循环和碳循环
【解析】【分析】(1)酸雨形成的原因。
(2)二氧化碳转化葡萄糖的过程。
(3)能量转换的形式。
(4)碳循环和氧循环的作用。
【解答】A、酸雨是由于二氧化硫和二氧化氮等溶于雨水中而形成的,A符合题意;
B、图2中可以将二氧化碳转化为葡萄糖,故可实现有机物与无机物的相互转化,B不符合题意;
C、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将空气中的二氧化碳转化为葡萄糖,将太阳能转化成化学能,D不符合题意;
D、碳循环和氧循环可以吸收二氧化碳,放出氧气,因此有利于维持大气中氧气和二氧化碳含量的相对稳定,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7.【答案】C
【知识点】低碳生活
【解析】【分析】(1)温室效应的形成原因分析。
(2)新能源的作用分析。
(3)化石能源的危害分析。
(4)垃圾的处理方法分析。
【解答】A、随着二氧化碳的不断剧增,导致温室效应,因此植树造林,禁止乱砍乱伐,自行车出行等措施能有效减少空气中的二氧化碳,A不符合题意;
B、风能、氢能属于新能源,最大的好处是它们的使用不产生二氧化碳,B不符合题意;
C、汽车行驶过程中,尾气排放二氧化碳,不符合低碳原则,C符合题意;
D、利用垃圾发电,可减少垃圾对环境靠造成的污染,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8.【答案】C
【知识点】全球性大气环境问题(酸雨、温室效应、臭氧空洞)
【解析】【分析】从臭氧层对人类的作用分析。
【解答】臭氧层在大气中能吸收99%高强度的紫外线,使动植物免受紫外线的毒害,如果没有臭氧层地球气温会马上升高,C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9.【答案】C
【知识点】全球性大气环境问题(酸雨、温室效应、臭氧空洞)
【解析】【分析】从二氧化碳释放的角度分析。
【解答】风力、水力发电属于清洁能源有效减缓温室效应现象,私家车尾气排放二氧化碳,增加温室效应现象,C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10.【答案】B
【知识点】光合作用的原料、条件和产物
【解析】【分析】从光合作用的特征切入解题。
【解答】水草在光照条件下,进行光合作用,产生的气体时氧气,因此收集的是氧气,通入的气体是二氧化碳,B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11.【答案】(1)化石燃料燃烧(或动植物的呼吸等,合理即可)
(2)会导致温室效应(合理即可)
(3)植树造林(合理即可)
【知识点】化石能源;低碳生活
【解析】【分析】从自然界的碳循环原因和减缓温室效应方法切入。
【解答】(1)根据图片信息,自然界CO2的来源途径有化石(或矿物)燃料燃烧和动植物呼吸等。
(2)二氧化碳是大气中主要的温室气体,此外还有甲烷、臭氧、氟利昂等,这是产生温室效应的主要原因。
(3)植物能够吸收二氧化碳释放氧气,因此是消耗二氧化碳的途径。
故答案为:(1)化石燃料燃烧(或动植物呼吸等,合理即可)(2)温室效应(合理即可)(3)植树造林(合理即可)
12.【答案】C
【知识点】自然界中的氧循环和碳循环
【解析】【分析】由图中可知,转化1是光合作用,转化2是呼吸作用.X是葡萄糖,化学式是C6H12O6。
【解答】A、X中C、H、O的原子个数之比为1:2:1,A不符合题意;
B、转化1是自然界中将无机物转化为有机物的主要途径,B不符合题意;
C、X在人体中氧化产生的CO2如不及时排出,能与水反应生成碳酸,则血液的pH将减小,C符合题意;
D、人呼出的气体和吸入的空气的成分相比,CO2和H2O的含量增加,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13.【答案】(1)植物光合作用
(2)B
(3)3H2+CO2 CH3OH+H2O
【知识点】光合作用的原理;低碳生活
【解析】【分析】(1)“低碳经济”理念是减少含碳物质的排放,符合“低碳生活”的意义即可。
(2)根据题目信息所给的化学方程式,K2CO3在吸收池发生的反应中作反应物,在分解池发生的反应中是生成物;根据题意分析反应物是氢气与二氧化碳,而生成物是CH30H和H2O.
【解答】(1)燃烧化石燃料、汽车尾气排放,工业废气排放等,都会增加空气中的二氧化碳,而光合作用的原料是水和二氧化碳,所以消耗二氧化碳的主要途径是植物的光合作用。
(2)大力发展火力发电需要燃烧大量的化石燃料,产生大量的含碳物质,与低碳经济的理念相背而驰,B符合题意。
(3)从图示看出二氧化碳与碳酸钾能反应生成碳酸氢钾,它分解应该是此反应的可逆过程,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KHCO3=K2CO3+H2O+CO2↑;从叙述中可以看出反应物是氢气与二氧化碳;生成物是CH3OH和H2O,其反应化学方程式为: 3H2+CO2 CH3OH+H2O。
故答案为:(1)植物光合作用(2)B(3)3H2+CO2 CH3OH+H2O
14.【答案】(1)氧气
(2)2O3 3O2;A
(3)B
【知识点】自然界中的氧循环和碳循环;元素的种类与分布;空气的成分及探究;低碳生活
【解析】【分析】(1)根据反应原理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解答。
(2)从臭氧和氧气的区别和特征切入。
(3)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不变进行分析解答。
【解答】(1)植物能够吸收二氧化碳合成有机物,也能释放氧气。
(2)①臭氧能在日光的作用下反应生成氧气,化学方程式为:。
②A、氧气在空气的体积分数为21%,A符合题意;
B、氧气和臭氧都是由两种物质混合而成的,因此属于混合物,B不符合题意;
C、臭氧和氧气都属于气体,但是化学性质并不同,C不符合题意。
(3)A、二氧化碳与氢气在复合催化剂下反应的产物是液化石油气、汽油、甲醇都是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物质组成的,因此属于混合物,A不符合题意;
B、分离、浓缩得到二氧化碳并没有产生新的物质因此属于物理反应,B符合题意;
C、二氧化碳和氢气在一定条件下可以转化为甲醇等能源,二氧化碳在很多工业和农业中有大量的应用,所以二氧化碳也是一种重要的资源,C不符合题意;
D、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化学变化中元素的种类是守恒的,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1)氧气(2);A (3)B
二一教育在线组卷平台(zujuan.21cnjy.com)自动生成 1 / 1登录二一教育在线组卷平台 助您教考全无忧
华师大版初中科学九年级下学期3.2 自然界中的碳循环和氧循环
一、夯实基础
1.两百多年前,英国科学家普利斯特里经过反复实验,得出结论:植物在阳光下能使空气变“好”,是因为植物能释放出“活命空气”。他所说的“活命空气”应该是( )
A.空气 B.氮气 C.氧气 D.二氧化碳
【答案】C
【知识点】自然界中的氧循环和碳循环
【解析】【分析】从光合作用的原理分析解题。
【解答】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是指绿色植物利用光能在叶绿体里把二氧化碳和水等无机物合成有机物,释放氧气,同时把光能转变成化学能储存在合成的有机物中的过程,这个“活命空气”属于氧气,C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2.生态系统中的碳循环是( )
A.反复循环的 B.单向运动的 C.逐级递减的 D.逐级递增的
【答案】A
【知识点】自然界中的氧循环和碳循环
【解析】【分析】本题主要考查碳循环的概念。
【解答】碳循环,是指碳元素在地球上的生物圈、岩石圈、水圈及大气圈中交换,并随地球的运动循环不止的现象。生物圈中的碳循环主要表现在绿色植物从大气中吸收二氧化碳,在水的参与下经光合作用转化为葡萄糖并释放出氧气,有机体再利用葡萄糖合成其他有机化合物。有机化合物经食物链传递,又成为动物和细菌等其他生物体的一部分。生物体内的碳水化合物一部分作为有机体代谢的能源经呼吸作用被氧化为二氧化碳和水,并释放出其中储存的能量,因此生态系统中的碳循环是反复循环的,A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3.为了减少大气中二氧化碳的含量,我们应提倡使用的能源是( )
A.风能、煤、电能 B.太阳能、煤、潮汐能
C.石油、核能、氢能 D.太阳能、风能、水能
【答案】D
【知识点】低碳生活
【解析】【分析】新能源是指在新技术的基础上系统开发利用的能源,与传统能源相比,新能源普遍具有污染小、储量大、分布广的特点,利用新能源为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为基础的低碳经济,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解答】当今世界最重要的三大化石燃料是天然气、煤、石油,这些埋藏在地下不能再生的燃料资源将日趋枯竭,这将迫切需要人们开发新能源,如开发利用太阳能、风能、水能、核能等. 太阳能、风能、水能属清洁能源,不会对环境造成污染,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4.从物质循环的观点看,人体中的碳元素,究其根源是来自( )
A.非生物界中循环的碳 B.大气中二氧化碳中的碳
C.食物中有机物里的碳 D.燃料中的碳
【答案】B
【知识点】自然界中的氧循环和碳循环
【解析】【分析】人体中的元素大多来自于食物,食物中含有大量人体所需要的元素,比如碳元素。
【解答】食物中的碳从表面上看是来自于植物进行光合作用产生的有机物中的,那有机物中的碳其实来源于光合作用的原料二氧化碳,B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5.一棵2.5kg的柳树种在装有90kg泥土的桶里,只浇雨水。5年后,柳树的干重为25kg,使柳树质量增加的物质主要来源于( )
A.大气中的二氧化碳 B.泥土中的水
C.土壤中的二氧化碳 D.天空中的雨水
【答案】A
【知识点】自然界中的氧循环和碳循环
【解析】【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光合作用的概念,从光合作用的原理切入分析。
【解答】1648年,荷兰医生海尔蒙特把一株2.27kg的柳树苗种在装有90kg土壤的有盖木桶里,只浇雨水.持续5年,他发现柳树质量增加了74.33kg,而土壤质量只减少了56.7g.他据此第一次指出:“水分是植物体自身制造的原料”,到了1699年英国的伍德沃德改进了海尔蒙特的实验,他利用大小长势相同的薄荷苗为实验材料,把苗种在水里,控制给水量,并将装置放在室内阳光充足的阳台上,减少外界因素干扰.他选用不同水源进行重复实验,伍德沃德实验不仅用了水,还有土壤,说明植物质量的增加还与土壤有关。实际上,植物增重主要是因为吸收了水分和二氧化碳进行光合作用,合成有机物储存在植物体内,A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6.如图是自然界中碳、氧循环简图(X为H2CO3,Y为C6H12O6)。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图甲中的转化1是酸雨形成的主要原因
B.图乙可实现有机物与无机物的相互转化
C.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将太阳能转化成化学能
D.碳循环和氧循环有利于维持大气中氧气和二氧化碳含量的相对稳定
【答案】A
【知识点】自然界中的氧循环和碳循环
【解析】【分析】(1)酸雨形成的原因。
(2)二氧化碳转化葡萄糖的过程。
(3)能量转换的形式。
(4)碳循环和氧循环的作用。
【解答】A、酸雨是由于二氧化硫和二氧化氮等溶于雨水中而形成的,A符合题意;
B、图2中可以将二氧化碳转化为葡萄糖,故可实现有机物与无机物的相互转化,B不符合题意;
C、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将空气中的二氧化碳转化为葡萄糖,将太阳能转化成化学能,D不符合题意;
D、碳循环和氧循环可以吸收二氧化碳,放出氧气,因此有利于维持大气中氧气和二氧化碳含量的相对稳定,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7.发展低碳经济,保护生态环境,是我们共同的责任。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研究二氧化碳回收利用技术,减缓大气温室效应
B.开发风能、氢能等新能源,减少使用化石燃料
C.提倡家用汽车替代公交车
D.利用垃圾发电,变废为宝
【答案】C
【知识点】低碳生活
【解析】【分析】(1)温室效应的形成原因分析。
(2)新能源的作用分析。
(3)化石能源的危害分析。
(4)垃圾的处理方法分析。
【解答】A、随着二氧化碳的不断剧增,导致温室效应,因此植树造林,禁止乱砍乱伐,自行车出行等措施能有效减少空气中的二氧化碳,A不符合题意;
B、风能、氢能属于新能源,最大的好处是它们的使用不产生二氧化碳,B不符合题意;
C、汽车行驶过程中,尾气排放二氧化碳,不符合低碳原则,C符合题意;
D、利用垃圾发电,可减少垃圾对环境靠造成的污染,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8.大气层中臭氧层对地球上生物的意义在于( )
A.可以吸收太阳光过多的热量
B.可以帮助地球保温
C.可以吸收太阳光中大部分的紫外线
D.生产生物需要的氧气
【答案】C
【知识点】全球性大气环境问题(酸雨、温室效应、臭氧空洞)
【解析】【分析】从臭氧层对人类的作用分析。
【解答】臭氧层在大气中能吸收99%高强度的紫外线,使动植物免受紫外线的毒害,如果没有臭氧层地球气温会马上升高,C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9.下列措施:①使用风力、水力发电代替火力发电;②把工厂烟囱升高;③大量砍伐森林,作为燃料代替燃煤;④少开私家车,提倡骑自行车或坐公交车上班;⑤开发清洁新能源。其中能有效减缓“温室效应”的措施是( )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④⑤ D.①③④
【答案】C
【知识点】全球性大气环境问题(酸雨、温室效应、臭氧空洞)
【解析】【分析】从二氧化碳释放的角度分析。
【解答】风力、水力发电属于清洁能源有效减缓温室效应现象,私家车尾气排放二氧化碳,增加温室效应现象,C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10.小明在光照条件下,取一个大烧杯,其中装入大半杯清水,在烧杯底部放一些新鲜水草,并通入一定量的A气体。静置一段时间后,用漏斗罩住水草,然后将一只盛满水的小试管倒置于漏斗上,如图所示。经过较长时间后,试管里收集到少许B气体。对此实验,下列判断中正确的是( )
A.A是O2,B是CO2 B.A是CO2,B是O2
C.A是N2,B是O2 D.A是N2,B是CO2
【答案】B
【知识点】光合作用的原料、条件和产物
【解析】【分析】从光合作用的特征切入解题。
【解答】水草在光照条件下,进行光合作用,产生的气体时氧气,因此收集的是氧气,通入的气体是二氧化碳,B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11.如图是自然界碳的循环示意图。请据图分析后回答:
(1)自然界二氧化碳的来源途径有 (任写一点)。
(2)任何物质都有两面性,二氧化碳对人类的正面影响是促进植物光合作用等,而不利影响有 (任写一点)。
(3)人类降低空气中二氧化碳含量的研究有两个方向:一是减少二氧化碳排放,二是增加二氧化碳消耗。请写出一条你能做到的消耗二氧化碳的方式或途径: 。
【答案】(1)化石燃料燃烧(或动植物的呼吸等,合理即可)
(2)会导致温室效应(合理即可)
(3)植树造林(合理即可)
【知识点】化石能源;低碳生活
【解析】【分析】从自然界的碳循环原因和减缓温室效应方法切入。
【解答】(1)根据图片信息,自然界CO2的来源途径有化石(或矿物)燃料燃烧和动植物呼吸等。
(2)二氧化碳是大气中主要的温室气体,此外还有甲烷、臭氧、氟利昂等,这是产生温室效应的主要原因。
(3)植物能够吸收二氧化碳释放氧气,因此是消耗二氧化碳的途径。
故答案为:(1)化石燃料燃烧(或动植物呼吸等,合理即可)(2)温室效应(合理即可)(3)植树造林(合理即可)
二、能力提升
12.如图表示CO2的循环过程,其中物质X能为人体直接提供能量,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X中C,H,O的原子个数之比为1∶2∶1
B.转化1是自然界中将无机物转化为有机物的主要途径
C.X在人体中氧化产生的CO2如不及时排出,则血液的pH将增大
D.人呼出的气体和吸入的空气的成分相比,CO2和H2O的含量增加
【答案】C
【知识点】自然界中的氧循环和碳循环
【解析】【分析】由图中可知,转化1是光合作用,转化2是呼吸作用.X是葡萄糖,化学式是C6H12O6。
【解答】A、X中C、H、O的原子个数之比为1:2:1,A不符合题意;
B、转化1是自然界中将无机物转化为有机物的主要途径,B不符合题意;
C、X在人体中氧化产生的CO2如不及时排出,能与水反应生成碳酸,则血液的pH将减小,C符合题意;
D、人呼出的气体和吸入的空气的成分相比,CO2和H2O的含量增加,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13.低碳经济是指以“低能耗、低排放、低污染”为基础的经济发展模式。其实质是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和创建清洁能源结构,核心是技术创新、制度创新和发展观念的更新。低碳经济是一种以低能耗和高效能等为主要特征,以较少温室气体的排放获得较大产出的经济发展模式。请问:
(1)自然界中消耗二氧化碳的主要途径是 。
(2)下列做法中不符合“低碳经济”理念的是____(填字母)。
A.改造或淘汰高能耗、高污染产业
B.大力发展火力发电
C.研制和开发新能源替代传统能源
D.优化建筑设计,增强室内自然采光,减少照明用电
(3)最近有科学家提出“绿色自由”构想:把空气吹入碳酸钾溶液,然后再把CO2从生成物中提取出来,再经过化学反应转化为有机物质,从而实现碳循环。“绿色自由”构想技术流程如下:
在合成塔中,若气体X是H2,反应生成甲醇(CH3OH)和水,该反应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 。
【答案】(1)植物光合作用
(2)B
(3)3H2+CO2 CH3OH+H2O
【知识点】光合作用的原理;低碳生活
【解析】【分析】(1)“低碳经济”理念是减少含碳物质的排放,符合“低碳生活”的意义即可。
(2)根据题目信息所给的化学方程式,K2CO3在吸收池发生的反应中作反应物,在分解池发生的反应中是生成物;根据题意分析反应物是氢气与二氧化碳,而生成物是CH30H和H2O.
【解答】(1)燃烧化石燃料、汽车尾气排放,工业废气排放等,都会增加空气中的二氧化碳,而光合作用的原料是水和二氧化碳,所以消耗二氧化碳的主要途径是植物的光合作用。
(2)大力发展火力发电需要燃烧大量的化石燃料,产生大量的含碳物质,与低碳经济的理念相背而驰,B符合题意。
(3)从图示看出二氧化碳与碳酸钾能反应生成碳酸氢钾,它分解应该是此反应的可逆过程,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KHCO3=K2CO3+H2O+CO2↑;从叙述中可以看出反应物是氢气与二氧化碳;生成物是CH3OH和H2O,其反应化学方程式为: 3H2+CO2 CH3OH+H2O。
故答案为:(1)植物光合作用(2)B(3)3H2+CO2 CH3OH+H2O
三、拓展创新
14.自然界中存在碳-氧循环,如图所示是自然界中氧气和二氧化碳的循环简图,请仔细读图并回答有关问题:
(1)在⑤、⑥所指的过程中,包含着两层含义:一层是光合作用;另一层是绿色植物呼吸作用,消耗 。
(2)臭氧层能有效阻挡紫外线,保护地球的生存环境。在⑦所示的过程中臭氧层中的臭氧(O3)在日光作用下转化成O2。
①写出图示中臭氧转化为氧气的化学方程式: 。
②下列关于氧气和臭氧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氧气在空气中的质量分数为21%
B.臭氧和氧气混在一起是混合物
C.臭氧和氧气,物质分类相同,化学性质不同
(3)科学家研究发现,如今地球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含量要高于百万年前的水平。为解决温室效应加剧,科学家正在研究如图所示的新的二氧化碳循环体系。
从图中分析得出的下列结论中,不正确的是____。
A.二氧化碳与氢气在复合催化剂下反应的产物是混合物
B.分离、浓缩得到二氧化碳是化学变化
C.二氧化碳也是一种重要的资源
D.化学变化中元素种类是守恒的
【答案】(1)氧气
(2)2O3 3O2;A
(3)B
【知识点】自然界中的氧循环和碳循环;元素的种类与分布;空气的成分及探究;低碳生活
【解析】【分析】(1)根据反应原理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解答。
(2)从臭氧和氧气的区别和特征切入。
(3)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不变进行分析解答。
【解答】(1)植物能够吸收二氧化碳合成有机物,也能释放氧气。
(2)①臭氧能在日光的作用下反应生成氧气,化学方程式为:。
②A、氧气在空气的体积分数为21%,A符合题意;
B、氧气和臭氧都是由两种物质混合而成的,因此属于混合物,B不符合题意;
C、臭氧和氧气都属于气体,但是化学性质并不同,C不符合题意。
(3)A、二氧化碳与氢气在复合催化剂下反应的产物是液化石油气、汽油、甲醇都是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物质组成的,因此属于混合物,A不符合题意;
B、分离、浓缩得到二氧化碳并没有产生新的物质因此属于物理反应,B符合题意;
C、二氧化碳和氢气在一定条件下可以转化为甲醇等能源,二氧化碳在很多工业和农业中有大量的应用,所以二氧化碳也是一种重要的资源,C不符合题意;
D、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化学变化中元素的种类是守恒的,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1)氧气(2);A (3)B
二一教育在线组卷平台(zujuan.21cnjy.com)自动生成 1 /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