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二一教育在线组卷平台 助您教考全无忧
广东省湛江市廉江市2023年小升初语文试卷
一、积累与运用
1.根据语境,看拼音写词语。
溜冰场上,有个小男孩líng gǎn 一来,bié chū xīn cái 一个新花样,突然失去了kòng zhì ,猛地朝我冲撞过来。我被bàn dǎo 在jiān yìng 的冰面上,小男孩jīng huāng 极了,吓得哭了起来,我没有zé guài 他,还买药帮她消毒zhǒng zhàng 的伤口。
2.把下列词语补充完整,并从中选二个词语造句。
象更 平 和 重 天
箱 柜 不 思 五 四
3.给下列句子中加点的字选择正确的解释。
执:①拿着:②坚持:③执行,施行。
(1)天渐渐黑了,爸爸劝叔叔留下,但他还是执意要回去。
(2)历史上的包公是有名的清官,他秉公执法,深受百姓爱戴。
(3)我和爸爸手执小红旗来到天安门广场,观看升旗仪式。
4.根据语境选择合适的关联词语填空。
只有……才…… 不但……而且…… 虽然……但是……
如果……就…… 不是……而是…… 之所以……是因为……
(1)我们伟大的祖国 能够繁荣昌盛, 有无数华夏儿女团结奋斗,努力拼搏。
(2)挫折 永久的失败, 奋斗的新起点。
(3) 大家的学习和生活环境很艰苦, 没有一个人抱怨。
(4) 我们不好好把握当下的每分每秒, 会因为错失最佳时机而遗憾。
5.按要求写句子。
(1)面对灾难,中华民族难道会望而却步吗?(改为陈述句)
(2)父亲说:“没有什么,不要怕,跟我到外面看看去。”(改为转述句)
(3)写一句含有连续动作的话。
6.根据课文内容填一填。
(1)《学弈》选自《孟子 告子》,孟子是我国古代 家。《孟子》记录了孟子的 和 。
(2)《石灰岭》和《竹石》这两首诗有一个共同的特点:看起来写的是 ,实际上是赞颂人的一种 。
(3)范仲淹在《江上渔者》中用“ , ”这两句诗写出了“渔者”同惊涛骇浪搏斗的危险处境和艰辛。
7.学以致用。
向课文学写法。“将情感融入具体的人、事或景物之中”是作品中描写心理的一大亮点,如,“我踏着一块块方砖跳,跳房子,等母亲回来。我看着天看着云彩走,等母亲回来,焦急又兴奋”,借助“跳房子”“看着云彩走”这些举动,真实地表达了“我”等待时“焦急又兴奋”的情感。
试着用此方法写一段话,表达自己内心的感受。
二、阅读
阅读理解
鲁滨逊漂流记
总的说来,这是世界上少有的叫人受尽折磨的处境,但是其中也有一些值得宽慰的东西。这场世界上苦难最深重的经历告诉世人:在困境中,我们可以把好处和坏处对照起来看,并且从中找到一些东西来宽慰自己。
现在,我对自己的处境稍稍有了一点儿焉知非福的想法,我不再远眺大海,一心想看到船的踪影了。我着手调整我的生活方式。尽我可能把一切安排得舒舒服服。
8.写出下列词语近义词。
处境——
调整——
想法——
9.解释下列词语。
焉知非福:
宽慰:
10.下列对画横线的句子理解是否正确
①这句话表达出鲁滨逊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
②这是鲁滨逊信心和勇气的源泉。
③“宽慰”表现出鲁滨逊的悲观绝望。
11.联系上文,说说鲁滨逊的经历特别是面对险境的生活方式对自己的启示。
阅读理解
渤海将变成死海
水利专家杨振环说:“眼下,渤海到了生死存亡的紧急关头,一些近岸海域已经超过了自净能力,达到临近点。再不拯救渤海,后果不堪设想!”
海洋专家鹿守本说:“渤海污染是毁灭性的,渤海近岸的海湾和河口,出现了无大型物种区和地区性生物的灭绝。” 全国人大环资委委员、中国工程院院士杜碧兰说:“(20世纪)90年代以来,渤海生态系统严重退化,生物多样性急剧减少,优势种群基本消失。大型鱼类资源基本破坏殆尽,小型鱼虾资源严重衰退。1997年的监测资料显示:渤海无机氮超标率为60%;无机磷超标率为69%;油类超标率为64%。” 中国工程院院士、海洋专家丁德文说:“整个渤海的危急问题,在海区生态系纯的失衡中表现最为明显。在这个生态系纯中,经济鱼类持续减少,有的濒危,有的绝迹。随着物种的消失和食物链的断裂,海区整个生态系纯逐渐走向解体。”“如果一个生态系纯破坏到了不可逆转的程度,那么,这片海域就无法恢复生产能力,这就意味着它濒临死亡。”
12.联系上下文解释词语。
不堪设想:
13.联系文章内容回答。
①题目中的“死海”指的是
②渤海将变成“死海”的根本原因是
③文中波浪线的句子主要运用了 和 的说明方法,其作用是
④文章的四段话都引用了专家的语言,这样写的好处是
14.请为拯救渤海写一句宣传语: (20字之内,提示宣传语中要用上一个成语)
三、写作题
15.习作
我们的生活充满温暖:团结友爱的集体是温暖的,温馨和睦的家庭是温暖的,和谐关爱的社会是温暖的……请你以“温暖”为题,写一篇记叙文。表达内心的感受。500字左右。
要求:内容具体,细节生动,情感真挚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灵感;别出心裁;控制;绊倒;坚硬;惊慌;责怪;肿胀
【知识点】看拼音写汉字
【解析】【分析】考查看拼音写词语。左右结构:别、控、制、绊、硬、惊、慌、怪、肿、胀。左右写完后两半部分的中间要能够刚好放得下一条竖线(不能靠太密也不能分太开,刚好即可)。
上下结构:灵、感、责。书写上下结构的字时,主要注意重心相聚和比例得当两个方面。
独体字结构:出、心。书写独字体时要注意主次分明。独体字是以笔画为直接单位构成的汉字,它是一个囫囵的整体,切分不开。
半包围结构:裁。书写时注意先外后里。
左中右结构:倒。左中右结构,就是3个部件的对比,其总体书写规律是,部件之间要写紧凑并且相互谦让,同时不同部件的笔画注意穿插避让。
故答案为:灵感;别出心裁;控制;绊倒;坚硬;惊慌;责怪;肿胀
【点评】根据所学汉语拼音知识进行拼读,写出相应的词语即可,拼读时要注意所给音节的声母,韵母及声调。书写时注意字的笔画和笔顺,一定要做到工整,规范,正确。
2.【答案】万;新;心;气;见;日;翻;倒;可;议;湖;海
【知识点】词汇运用;词语含义的理解
【解析】【分析】考查了补写词语和造句。万象更新:宇宙间的一切事物或景象改换了样子,出现了一番新气象。
心平气和: 指思想或精神平静,没有不安或压抑的感情;也指抑制或重新克制住了自己的感情;平静下来。心里平和,不急躁,不生气。
重见天日: 指重新看到了天和太阳。比喻脱离黑暗,重见光明。
翻箱倒柜:把箱子、柜子都翻倒过来。形容彻底搜寻查看。也作“翻箱倒箧”。
不可思议:指无法想象,难以理解。
五湖四海: 意思是指全国各地,有时也指世界各地;现有时也比喻广泛的团结。
故答案为:万;新;心;气;见;日;翻;倒;可;议;湖;海
万象更新:社会主义建设蓬勃发展,祖国大地万象更新。
不可思议:这一事故发生得这么快,简直不可思议。
【点评】补写词语时只要注意平时的积累和识记,做起来就不难。书写时要注意同音字、形近字的区别,不要把字写错误,要依据词语的意思来写。在平时的学习中,要养成好习惯,善于积累好词佳句,日积月累,厚积薄发。
3.【答案】(1)②
(2)③
(3)①
【知识点】字义
【解析】【分析】考查了多义字、字词解释。(1)执意:坚持自己的意见。执:坚持。故选②。
(2)秉公执法:公正地执行法律。执:执行,施行。故选③。
(3)手执:手拿着。执:拿着。故选①。
故答案为:(1)②
(2)③
(3)①
【点评】“多义字”也就是一个汉字在不同的词语或句子中有不同的含义,本题主要考查一个多义字在不同的语境中所表达的意思,首先要理解给出的词语的意思,再在语境中理解汉字的意思,然后选出正确的答案。
4.【答案】(1)之所以;是因为
(2)不是;而是
(3)虽然;但是
(4)如果;就
【知识点】关联词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关联词语的使用。(1)“祖国能够繁荣昌盛”与“有无数华夏儿女团结奋斗,努力拼搏”之间是因果关系,故用表示因果关系的关联词“之所以……是因为……”连接。
(2)“永久的失败”与“奋斗的新起点”之间是并列关系,故用表示并列关系的关联词“不是……而是……”连接。
(3)“大家的学习和生活环境很艰苦”与“没有一个人抱怨”之间是转折关系,故用表示转折关系的关联词“虽然……但是……”连接。
(4)“我们不好好把握当下的每分每秒”与“会因为错失最佳时机而遗憾”之间是假设关系,故用表示假设关系的关联词“如果……就……”连接。
故答案为:(1)之所以; 是因为
(2)不是;而是
(3)虽然;但是
(4)如果;就
【点评】在复句中用来连接分句并表明分句之间关系的连词、副词和短语,统称关联词语。关联词语大致可分为:并列、递进、转折、承接、因果、条件、选择和假设等八种。熟读句子,分清分句前后之间的因果、假设、转折等各种关系。然后再来选择恰当的关联词语,使句子连贯。
5.【答案】(1)面对灾难,中华民族不会望而却步。
(2)父亲说,没有什么,跟他到外面看看去。
(3)他向前猛跑几步,到了踏板跟前,身子用力一弓,胳膊向后一摆,像猛虎扑食一样腾空而起。
【知识点】句式转换
【解析】【分析】(1)考查反问句改为陈述句。原句中可将“难道”改为“不”,“吗”去掉,句尾问号改为句号。
(2)考查直述句改为转述句。原句中可将“说”后冒号改为逗号,引号去掉,“我”改为“他”即可。
(3)考查情景写话。要求写一句含有连续动作的话。几个连续动作组成连贯通顺的句子。
故答案为:(1)面对灾难,中华民族不会望而却步。
(2)父亲说,没有什么,不要怕,跟他到外面看看去。
(3)他向前猛跑几步,到了踏板跟前,脚使劲一蹬,身子用力一弓,同时,胳膊向后一摆,身子向前一跃,像猛虎扑食一样腾空而起,然后轻轻地落到松软的沙坑里。
【点评】 改写句子要看清题干要求,一般情况下只改变句式而不改变句意,需要掌握各种句式的基本特点。作答此类题要求我们掌握各种句式的基本特点,明确题目要求,然后进行改写。
6.【答案】(1)思想;治国思想;政治策略
(2)物;精神
(3)君看一叶舟;出没风波里
【知识点】古诗词默写;古诗词运用;作者作品
【解析】【分析】考查了作家及其作品、古诗文默写、诗歌写作手法。(1)《学弈》选自《孟子 告子》,孟子是我国古代思想家。《孟子》是记录孟子与其他诸家思想的争辩,对弟子的言传身教,游说诸侯等内容的著作,由孟子及其弟子(万章等)共同编撰而成。书籍记录了孟子的治国思想、政治观点和政治行动。
(2)明代于谦的《石灰吟》和清代郑燮的《竹石》这两首诗有一个共同的特点:二者 都用了(托物言志)的手法. 托物言志就是通对物品的描写和叙述,表现自己的志向和意愿.采用托物言志法写的文章的特点是用某一物品来比拟或象征某种精神、品格、思想、感情等. 看起来写的是物,实际上是赞颂人的一种精神。
(3)“君看一叶舟,出没风波里”出自宋代诗人范仲淹的《江上渔者》意思是 看看那些可怜的打鱼人吧,正驾着小船在大风大浪里上下颠簸,飘摇不定。 “这两句诗写出了“渔者”同惊涛骇浪搏斗的危险处境和艰辛。
故答案为:(1)思想;治国思想;政治策略
(2)物:精神
(3)君看一叶舟,出没风波里
【点评】文学常识题虽以记忆为主,但并不提倡死记硬背。要进行理解性记忆、迁移性记忆,理清文学发展的大体脉络以及与时代发展的内在联系,将识记与提高鉴赏能力,提高文化素养结合起来。答题的关键是熟知文学常识,根据自己的积累作答。
7.【答案】妈妈怎么还不来看我呢?我看看表都快半小时了,我又朝东望了望,还是没有妈妈的影子,我踱来踱去,越发着急起来。
【知识点】句式衔接;遣词造句
【解析】【分析】考查情景写话。通过用动作描写方法表达自己着急的心情。
故答案为: 妈妈怎么还不来看我呢?我看看表都快半小时了,我又朝东望了望,还是没有妈妈的影子,我踱来踱去,越发着急起来。
【点评】情景写话是听话、说话能力在实际交往中的应用。情景写话是小学语文中重要的学习内容,培养了学生的组织材料、动手、动脑、语言表达等能力。
【答案】8.境况;调节;念头
9.比喻一时虽然受到损失,但也许反而因此得到好处;宽解安慰
10.正确;正确;错误
11.鲁滨逊孤身一人流落荒岛艰险重重,但是他没有悲观,而是调整心态,把生活安排得非常充实。我们应该学习他这种面对挫折积极应对的生活态度,想办法克服生活中的困难。
【知识点】《鲁滨逊漂流记》
【解析】【点评】《鲁滨逊漂流记》是英国作家丹尼尔 笛福的一部长篇小说。该作主要讲述了主人公鲁滨逊 克鲁索出生于一个中产阶级家庭,一生志在遨游四海的故事。一次在去非洲航海的途中遇到风暴,只身漂流到一个无人的荒岛上,开始了一段与世隔绝的生活。本题考查了学生的阅读能力,初步训练了阅读分析能力,完成的关键是认真阅读短文内容,读懂短文。
8.考查了写近义词。处境:所处的境地。近义词是“境况”。
调整:为适应客观的情况和需要,在原有基础上,做些适当的改变。近义词是“调节”。
想法:想办法。近义词是“念头”。
9.考查了词语解释。联系上下文可知,焉知非福:比喻一时虽然受到损失,但也许反而因此得到好处。
宽慰:宽解安慰。
10.考查对句子的理解。首先要读懂全文所表达的内容,了解文章的主题,再根据上下文的意思去理解句子所表达的内容。结合文中第①段画线句子“在困境中,我们可以把好处和坏处对照起来看,并且从中找到一些东西来宽慰自己”可知,这句话表现了鲁滨逊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是他信心和勇的源泉。“宽慰”表现出鲁滨逊的乐观态度,不是“悲观绝望”。由此可知①正确②正确③错误
11.考查了开放探究能力。可以围绕鲁滨逊流落荒岛,还保持积极的心态来写。
例: 鲁滨逊孤身一人流落荒岛艰险重重,但是他没有悲观,而是调整心态,把生活安排得非常充实。我们应该学习他这种面对挫折积极应对的生活态度,想办法克服生活中的困难。
【答案】12.事情的结果不能想象,指会发展到很坏或很危险的地步。文中指如果再不拯救渤海,会出现非常严重的后果。
13.物种消失、食物链断裂,整个生态系统解体,无法恢复生产能力的海。;渤海遭到严重污染,已超过其自净能力。;举例子;列数字;通过列举事例和详实的数据说明了渤海遭受污染的程度之深。;使文章更有说服力,更具有专业性,从而达到警醒读者的目的。
14.拯救渤海,刻不容缓。
【知识点】说明文阅读
【解析】【点评】完成此类题目的关键是要认真阅读短文,了解短文主要内容及所表示的主题,然后结合所给题目分析完成。
12.考查了词语解释。不堪设想: 事情的结果不能想象,指会发展到很坏或很危险的地步。文中指如果再不拯救渤海,会出现非常严重的后果。 根据“渤海到了生死存亡的紧急关头,一些近岸海域已经超过了自净能力,达到临近点。再不拯救渤海,后果不堪设想!”可知答案。
13.①考查学生对题目的理解。阅读文中第②段句子“随着物种的消失和食物链的断裂,海区整个生态系统逐渐走向解体。”可知,题目中的“死海”指的是物种消失、食物链断裂,整个生态系统解体,无法恢复生产能力的海。
②考查学生对文章内容的理解。阅读文中第①段句子“渤海到了生死存亡的紧要关头,一些近岸海域已经超过了自净能力,达到临界点。”可知,渤海变成死海的根本原因是渤海遭到严重污染,已超过其自净能力。
③考查说明方法。阅读文中第②段句子“1997年的监测资料显示:渤海无机氮超标率为60%;无机磷超标率为70%;油类为65%。”可知,这个句子主要运用了举例子和列数字说明方法,作用是:通过列举事例和详实的数据说明了渤海遭受污染的程度之深。
④考查了引用的作用,引号的作用在文中是直接引用,文章的④段话都引用了专家的语言,比自己说更有说服力,更能引起人们的注意,警醒读者的目的。
14.考查学生拟写宣传标语的能力。学生结合文段内容拟写一个宣传标语 。根据文中第①段“ 眼下,渤海到了生死存亡的紧急关头,一些近岸海域已经超过了自净能力,达到临近点。再不拯救渤海,后果不堪设想! ”可以写标语“ 拯救渤海,刻不容缓。 ”
15.【答案】范文:
温暖
我最温暖的时刻,不是来自妈妈的呵护,也不是来自爸爸的关心,而是来自我的小学班主任对我的关爱。
他是一个语文老师。他很高,高得让我必须对他仰视着说话;他很瘦,瘦得像衣橱里的衣模儿。他很特别,高高的鼻梁上挂着一副金丝细框眼镜,黑色的短发带着几分凌乱,但在我儿时的眼里看起来却是那么精神,那么博学多才。可有时我又觉得他很讨厌,他每天总会找到很多理由来管我们,不准这,不准那的,那么啰嗦。
他经常穿着白色衬衫,黑色长裤,黑色皮鞋。使人看起来很严肃,很帅气。
在我的记忆中,他作风严谨,工作认真,但在生活中他是温柔的,体贴的。记得在一个风雨交加的正午,教室外电闪雷鸣,时不时发出几声撼天动地的巨响,每个同学的心里都充满了恐惧,老师迅速地联系了各位同学的家长来学校接孩子。我站在门口,不知所措。因为父母在外地打工,我一个人不知道怎么回去?我望着伙伴们的背影一个接一个地离去,最后只剩下我了,我无计可施,很害怕。不料,老师向我走了过来,我不知道他要干什么,是不是叫我独自离去,还是会把我送回去?我已经做了最坏的打算。只听他轻轻地说了一声:“我们走吧。”我心中顿时像拨开了乌云见到了太阳,甭说有多感动了。
他和我淋着雨,一起跑到了学校的大门口,叫我在那个地方等他,他去骑车。不一会,当我正准备离去时,猛然看到雨幕里一束灯光射过来,是赵老师。我有说不出的激动。我高兴得像小猴子似的跳上了他的车,钻进了它的雨衣里,但还是避免不了被雨点击打,我紧紧地抱着老师,依在他的背上,不禁热泪盈眶,只是没吱出声来,因为,这一刻我真正地感受到了温暖。
我不是雕刻家,雕刻不出他的言行举止;我不是绘画家,描绘不出他那张严肃而又善良的面容;我也不是音乐家,唱不出他那善解人意的热血柔情。我只能用平平凡凡的文字来书写那时那地那份爱,以及那一温暖的时刻。
【知识点】叙事类作文
【解析】【分析】本次习作为话题作文,要求以“温暖”为题,写一篇习作。在生活中,很多人,很多事会让我们感到温暖:亲人的疼爱、老师的关爱,同学们的关心,甚至一个眼神,一个陌生人的问候…….选择你印象深刻的让你感到温暖的人或事去写。注意记叙文六要素,想好开头、结尾,做到首尾呼应。注意把事例写具体、写生动,写作时要合理安排材料,重点部分要详细写,中间为重点,具体叙述让我感到温暖的时刻。注意详略要得当,抓住人物的外貌、语言、动作等特点进行描写,注意写出内心的感受。其他部分可略写,还要注意语句要通顺,用词要恰当。写作过程中注意运用学到的写作方法及修辞手法,用到积累的好词佳句。
【点评】小作者围绕“温暖”这一中心选择了“我”的班主任赵老师冒雨送我回家的情景,体现了师生情谊,使“我”感到无比温暖。最后写“我”的感受:难忘那一温暖时刻。文章采用了欲扬先抑的写法,开始写老师严,并简单写其冷酷的外貌。随后,写老师的温暖,形成反差,显得格外突出其善良本性,使“我”感动。
二一教育在线组卷平台(zujuan.21cnjy.com)自动生成 1 / 1登录二一教育在线组卷平台 助您教考全无忧
广东省湛江市廉江市2023年小升初语文试卷
一、积累与运用
1.根据语境,看拼音写词语。
溜冰场上,有个小男孩líng gǎn 一来,bié chū xīn cái 一个新花样,突然失去了kòng zhì ,猛地朝我冲撞过来。我被bàn dǎo 在jiān yìng 的冰面上,小男孩jīng huāng 极了,吓得哭了起来,我没有zé guài 他,还买药帮她消毒zhǒng zhàng 的伤口。
【答案】灵感;别出心裁;控制;绊倒;坚硬;惊慌;责怪;肿胀
【知识点】看拼音写汉字
【解析】【分析】考查看拼音写词语。左右结构:别、控、制、绊、硬、惊、慌、怪、肿、胀。左右写完后两半部分的中间要能够刚好放得下一条竖线(不能靠太密也不能分太开,刚好即可)。
上下结构:灵、感、责。书写上下结构的字时,主要注意重心相聚和比例得当两个方面。
独体字结构:出、心。书写独字体时要注意主次分明。独体字是以笔画为直接单位构成的汉字,它是一个囫囵的整体,切分不开。
半包围结构:裁。书写时注意先外后里。
左中右结构:倒。左中右结构,就是3个部件的对比,其总体书写规律是,部件之间要写紧凑并且相互谦让,同时不同部件的笔画注意穿插避让。
故答案为:灵感;别出心裁;控制;绊倒;坚硬;惊慌;责怪;肿胀
【点评】根据所学汉语拼音知识进行拼读,写出相应的词语即可,拼读时要注意所给音节的声母,韵母及声调。书写时注意字的笔画和笔顺,一定要做到工整,规范,正确。
2.把下列词语补充完整,并从中选二个词语造句。
象更 平 和 重 天
箱 柜 不 思 五 四
【答案】万;新;心;气;见;日;翻;倒;可;议;湖;海
【知识点】词汇运用;词语含义的理解
【解析】【分析】考查了补写词语和造句。万象更新:宇宙间的一切事物或景象改换了样子,出现了一番新气象。
心平气和: 指思想或精神平静,没有不安或压抑的感情;也指抑制或重新克制住了自己的感情;平静下来。心里平和,不急躁,不生气。
重见天日: 指重新看到了天和太阳。比喻脱离黑暗,重见光明。
翻箱倒柜:把箱子、柜子都翻倒过来。形容彻底搜寻查看。也作“翻箱倒箧”。
不可思议:指无法想象,难以理解。
五湖四海: 意思是指全国各地,有时也指世界各地;现有时也比喻广泛的团结。
故答案为:万;新;心;气;见;日;翻;倒;可;议;湖;海
万象更新:社会主义建设蓬勃发展,祖国大地万象更新。
不可思议:这一事故发生得这么快,简直不可思议。
【点评】补写词语时只要注意平时的积累和识记,做起来就不难。书写时要注意同音字、形近字的区别,不要把字写错误,要依据词语的意思来写。在平时的学习中,要养成好习惯,善于积累好词佳句,日积月累,厚积薄发。
3.给下列句子中加点的字选择正确的解释。
执:①拿着:②坚持:③执行,施行。
(1)天渐渐黑了,爸爸劝叔叔留下,但他还是执意要回去。
(2)历史上的包公是有名的清官,他秉公执法,深受百姓爱戴。
(3)我和爸爸手执小红旗来到天安门广场,观看升旗仪式。
【答案】(1)②
(2)③
(3)①
【知识点】字义
【解析】【分析】考查了多义字、字词解释。(1)执意:坚持自己的意见。执:坚持。故选②。
(2)秉公执法:公正地执行法律。执:执行,施行。故选③。
(3)手执:手拿着。执:拿着。故选①。
故答案为:(1)②
(2)③
(3)①
【点评】“多义字”也就是一个汉字在不同的词语或句子中有不同的含义,本题主要考查一个多义字在不同的语境中所表达的意思,首先要理解给出的词语的意思,再在语境中理解汉字的意思,然后选出正确的答案。
4.根据语境选择合适的关联词语填空。
只有……才…… 不但……而且…… 虽然……但是……
如果……就…… 不是……而是…… 之所以……是因为……
(1)我们伟大的祖国 能够繁荣昌盛, 有无数华夏儿女团结奋斗,努力拼搏。
(2)挫折 永久的失败, 奋斗的新起点。
(3) 大家的学习和生活环境很艰苦, 没有一个人抱怨。
(4) 我们不好好把握当下的每分每秒, 会因为错失最佳时机而遗憾。
【答案】(1)之所以;是因为
(2)不是;而是
(3)虽然;但是
(4)如果;就
【知识点】关联词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关联词语的使用。(1)“祖国能够繁荣昌盛”与“有无数华夏儿女团结奋斗,努力拼搏”之间是因果关系,故用表示因果关系的关联词“之所以……是因为……”连接。
(2)“永久的失败”与“奋斗的新起点”之间是并列关系,故用表示并列关系的关联词“不是……而是……”连接。
(3)“大家的学习和生活环境很艰苦”与“没有一个人抱怨”之间是转折关系,故用表示转折关系的关联词“虽然……但是……”连接。
(4)“我们不好好把握当下的每分每秒”与“会因为错失最佳时机而遗憾”之间是假设关系,故用表示假设关系的关联词“如果……就……”连接。
故答案为:(1)之所以; 是因为
(2)不是;而是
(3)虽然;但是
(4)如果;就
【点评】在复句中用来连接分句并表明分句之间关系的连词、副词和短语,统称关联词语。关联词语大致可分为:并列、递进、转折、承接、因果、条件、选择和假设等八种。熟读句子,分清分句前后之间的因果、假设、转折等各种关系。然后再来选择恰当的关联词语,使句子连贯。
5.按要求写句子。
(1)面对灾难,中华民族难道会望而却步吗?(改为陈述句)
(2)父亲说:“没有什么,不要怕,跟我到外面看看去。”(改为转述句)
(3)写一句含有连续动作的话。
【答案】(1)面对灾难,中华民族不会望而却步。
(2)父亲说,没有什么,跟他到外面看看去。
(3)他向前猛跑几步,到了踏板跟前,身子用力一弓,胳膊向后一摆,像猛虎扑食一样腾空而起。
【知识点】句式转换
【解析】【分析】(1)考查反问句改为陈述句。原句中可将“难道”改为“不”,“吗”去掉,句尾问号改为句号。
(2)考查直述句改为转述句。原句中可将“说”后冒号改为逗号,引号去掉,“我”改为“他”即可。
(3)考查情景写话。要求写一句含有连续动作的话。几个连续动作组成连贯通顺的句子。
故答案为:(1)面对灾难,中华民族不会望而却步。
(2)父亲说,没有什么,不要怕,跟他到外面看看去。
(3)他向前猛跑几步,到了踏板跟前,脚使劲一蹬,身子用力一弓,同时,胳膊向后一摆,身子向前一跃,像猛虎扑食一样腾空而起,然后轻轻地落到松软的沙坑里。
【点评】 改写句子要看清题干要求,一般情况下只改变句式而不改变句意,需要掌握各种句式的基本特点。作答此类题要求我们掌握各种句式的基本特点,明确题目要求,然后进行改写。
6.根据课文内容填一填。
(1)《学弈》选自《孟子 告子》,孟子是我国古代 家。《孟子》记录了孟子的 和 。
(2)《石灰岭》和《竹石》这两首诗有一个共同的特点:看起来写的是 ,实际上是赞颂人的一种 。
(3)范仲淹在《江上渔者》中用“ , ”这两句诗写出了“渔者”同惊涛骇浪搏斗的危险处境和艰辛。
【答案】(1)思想;治国思想;政治策略
(2)物;精神
(3)君看一叶舟;出没风波里
【知识点】古诗词默写;古诗词运用;作者作品
【解析】【分析】考查了作家及其作品、古诗文默写、诗歌写作手法。(1)《学弈》选自《孟子 告子》,孟子是我国古代思想家。《孟子》是记录孟子与其他诸家思想的争辩,对弟子的言传身教,游说诸侯等内容的著作,由孟子及其弟子(万章等)共同编撰而成。书籍记录了孟子的治国思想、政治观点和政治行动。
(2)明代于谦的《石灰吟》和清代郑燮的《竹石》这两首诗有一个共同的特点:二者 都用了(托物言志)的手法. 托物言志就是通对物品的描写和叙述,表现自己的志向和意愿.采用托物言志法写的文章的特点是用某一物品来比拟或象征某种精神、品格、思想、感情等. 看起来写的是物,实际上是赞颂人的一种精神。
(3)“君看一叶舟,出没风波里”出自宋代诗人范仲淹的《江上渔者》意思是 看看那些可怜的打鱼人吧,正驾着小船在大风大浪里上下颠簸,飘摇不定。 “这两句诗写出了“渔者”同惊涛骇浪搏斗的危险处境和艰辛。
故答案为:(1)思想;治国思想;政治策略
(2)物:精神
(3)君看一叶舟,出没风波里
【点评】文学常识题虽以记忆为主,但并不提倡死记硬背。要进行理解性记忆、迁移性记忆,理清文学发展的大体脉络以及与时代发展的内在联系,将识记与提高鉴赏能力,提高文化素养结合起来。答题的关键是熟知文学常识,根据自己的积累作答。
7.学以致用。
向课文学写法。“将情感融入具体的人、事或景物之中”是作品中描写心理的一大亮点,如,“我踏着一块块方砖跳,跳房子,等母亲回来。我看着天看着云彩走,等母亲回来,焦急又兴奋”,借助“跳房子”“看着云彩走”这些举动,真实地表达了“我”等待时“焦急又兴奋”的情感。
试着用此方法写一段话,表达自己内心的感受。
【答案】妈妈怎么还不来看我呢?我看看表都快半小时了,我又朝东望了望,还是没有妈妈的影子,我踱来踱去,越发着急起来。
【知识点】句式衔接;遣词造句
【解析】【分析】考查情景写话。通过用动作描写方法表达自己着急的心情。
故答案为: 妈妈怎么还不来看我呢?我看看表都快半小时了,我又朝东望了望,还是没有妈妈的影子,我踱来踱去,越发着急起来。
【点评】情景写话是听话、说话能力在实际交往中的应用。情景写话是小学语文中重要的学习内容,培养了学生的组织材料、动手、动脑、语言表达等能力。
二、阅读
阅读理解
鲁滨逊漂流记
总的说来,这是世界上少有的叫人受尽折磨的处境,但是其中也有一些值得宽慰的东西。这场世界上苦难最深重的经历告诉世人:在困境中,我们可以把好处和坏处对照起来看,并且从中找到一些东西来宽慰自己。
现在,我对自己的处境稍稍有了一点儿焉知非福的想法,我不再远眺大海,一心想看到船的踪影了。我着手调整我的生活方式。尽我可能把一切安排得舒舒服服。
8.写出下列词语近义词。
处境——
调整——
想法——
9.解释下列词语。
焉知非福:
宽慰:
10.下列对画横线的句子理解是否正确
①这句话表达出鲁滨逊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
②这是鲁滨逊信心和勇气的源泉。
③“宽慰”表现出鲁滨逊的悲观绝望。
11.联系上文,说说鲁滨逊的经历特别是面对险境的生活方式对自己的启示。
【答案】8.境况;调节;念头
9.比喻一时虽然受到损失,但也许反而因此得到好处;宽解安慰
10.正确;正确;错误
11.鲁滨逊孤身一人流落荒岛艰险重重,但是他没有悲观,而是调整心态,把生活安排得非常充实。我们应该学习他这种面对挫折积极应对的生活态度,想办法克服生活中的困难。
【知识点】《鲁滨逊漂流记》
【解析】【点评】《鲁滨逊漂流记》是英国作家丹尼尔 笛福的一部长篇小说。该作主要讲述了主人公鲁滨逊 克鲁索出生于一个中产阶级家庭,一生志在遨游四海的故事。一次在去非洲航海的途中遇到风暴,只身漂流到一个无人的荒岛上,开始了一段与世隔绝的生活。本题考查了学生的阅读能力,初步训练了阅读分析能力,完成的关键是认真阅读短文内容,读懂短文。
8.考查了写近义词。处境:所处的境地。近义词是“境况”。
调整:为适应客观的情况和需要,在原有基础上,做些适当的改变。近义词是“调节”。
想法:想办法。近义词是“念头”。
9.考查了词语解释。联系上下文可知,焉知非福:比喻一时虽然受到损失,但也许反而因此得到好处。
宽慰:宽解安慰。
10.考查对句子的理解。首先要读懂全文所表达的内容,了解文章的主题,再根据上下文的意思去理解句子所表达的内容。结合文中第①段画线句子“在困境中,我们可以把好处和坏处对照起来看,并且从中找到一些东西来宽慰自己”可知,这句话表现了鲁滨逊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是他信心和勇的源泉。“宽慰”表现出鲁滨逊的乐观态度,不是“悲观绝望”。由此可知①正确②正确③错误
11.考查了开放探究能力。可以围绕鲁滨逊流落荒岛,还保持积极的心态来写。
例: 鲁滨逊孤身一人流落荒岛艰险重重,但是他没有悲观,而是调整心态,把生活安排得非常充实。我们应该学习他这种面对挫折积极应对的生活态度,想办法克服生活中的困难。
阅读理解
渤海将变成死海
水利专家杨振环说:“眼下,渤海到了生死存亡的紧急关头,一些近岸海域已经超过了自净能力,达到临近点。再不拯救渤海,后果不堪设想!”
海洋专家鹿守本说:“渤海污染是毁灭性的,渤海近岸的海湾和河口,出现了无大型物种区和地区性生物的灭绝。” 全国人大环资委委员、中国工程院院士杜碧兰说:“(20世纪)90年代以来,渤海生态系统严重退化,生物多样性急剧减少,优势种群基本消失。大型鱼类资源基本破坏殆尽,小型鱼虾资源严重衰退。1997年的监测资料显示:渤海无机氮超标率为60%;无机磷超标率为69%;油类超标率为64%。” 中国工程院院士、海洋专家丁德文说:“整个渤海的危急问题,在海区生态系纯的失衡中表现最为明显。在这个生态系纯中,经济鱼类持续减少,有的濒危,有的绝迹。随着物种的消失和食物链的断裂,海区整个生态系纯逐渐走向解体。”“如果一个生态系纯破坏到了不可逆转的程度,那么,这片海域就无法恢复生产能力,这就意味着它濒临死亡。”
12.联系上下文解释词语。
不堪设想:
13.联系文章内容回答。
①题目中的“死海”指的是
②渤海将变成“死海”的根本原因是
③文中波浪线的句子主要运用了 和 的说明方法,其作用是
④文章的四段话都引用了专家的语言,这样写的好处是
14.请为拯救渤海写一句宣传语: (20字之内,提示宣传语中要用上一个成语)
【答案】12.事情的结果不能想象,指会发展到很坏或很危险的地步。文中指如果再不拯救渤海,会出现非常严重的后果。
13.物种消失、食物链断裂,整个生态系统解体,无法恢复生产能力的海。;渤海遭到严重污染,已超过其自净能力。;举例子;列数字;通过列举事例和详实的数据说明了渤海遭受污染的程度之深。;使文章更有说服力,更具有专业性,从而达到警醒读者的目的。
14.拯救渤海,刻不容缓。
【知识点】说明文阅读
【解析】【点评】完成此类题目的关键是要认真阅读短文,了解短文主要内容及所表示的主题,然后结合所给题目分析完成。
12.考查了词语解释。不堪设想: 事情的结果不能想象,指会发展到很坏或很危险的地步。文中指如果再不拯救渤海,会出现非常严重的后果。 根据“渤海到了生死存亡的紧急关头,一些近岸海域已经超过了自净能力,达到临近点。再不拯救渤海,后果不堪设想!”可知答案。
13.①考查学生对题目的理解。阅读文中第②段句子“随着物种的消失和食物链的断裂,海区整个生态系统逐渐走向解体。”可知,题目中的“死海”指的是物种消失、食物链断裂,整个生态系统解体,无法恢复生产能力的海。
②考查学生对文章内容的理解。阅读文中第①段句子“渤海到了生死存亡的紧要关头,一些近岸海域已经超过了自净能力,达到临界点。”可知,渤海变成死海的根本原因是渤海遭到严重污染,已超过其自净能力。
③考查说明方法。阅读文中第②段句子“1997年的监测资料显示:渤海无机氮超标率为60%;无机磷超标率为70%;油类为65%。”可知,这个句子主要运用了举例子和列数字说明方法,作用是:通过列举事例和详实的数据说明了渤海遭受污染的程度之深。
④考查了引用的作用,引号的作用在文中是直接引用,文章的④段话都引用了专家的语言,比自己说更有说服力,更能引起人们的注意,警醒读者的目的。
14.考查学生拟写宣传标语的能力。学生结合文段内容拟写一个宣传标语 。根据文中第①段“ 眼下,渤海到了生死存亡的紧急关头,一些近岸海域已经超过了自净能力,达到临近点。再不拯救渤海,后果不堪设想! ”可以写标语“ 拯救渤海,刻不容缓。 ”
三、写作题
15.习作
我们的生活充满温暖:团结友爱的集体是温暖的,温馨和睦的家庭是温暖的,和谐关爱的社会是温暖的……请你以“温暖”为题,写一篇记叙文。表达内心的感受。500字左右。
要求:内容具体,细节生动,情感真挚
【答案】范文:
温暖
我最温暖的时刻,不是来自妈妈的呵护,也不是来自爸爸的关心,而是来自我的小学班主任对我的关爱。
他是一个语文老师。他很高,高得让我必须对他仰视着说话;他很瘦,瘦得像衣橱里的衣模儿。他很特别,高高的鼻梁上挂着一副金丝细框眼镜,黑色的短发带着几分凌乱,但在我儿时的眼里看起来却是那么精神,那么博学多才。可有时我又觉得他很讨厌,他每天总会找到很多理由来管我们,不准这,不准那的,那么啰嗦。
他经常穿着白色衬衫,黑色长裤,黑色皮鞋。使人看起来很严肃,很帅气。
在我的记忆中,他作风严谨,工作认真,但在生活中他是温柔的,体贴的。记得在一个风雨交加的正午,教室外电闪雷鸣,时不时发出几声撼天动地的巨响,每个同学的心里都充满了恐惧,老师迅速地联系了各位同学的家长来学校接孩子。我站在门口,不知所措。因为父母在外地打工,我一个人不知道怎么回去?我望着伙伴们的背影一个接一个地离去,最后只剩下我了,我无计可施,很害怕。不料,老师向我走了过来,我不知道他要干什么,是不是叫我独自离去,还是会把我送回去?我已经做了最坏的打算。只听他轻轻地说了一声:“我们走吧。”我心中顿时像拨开了乌云见到了太阳,甭说有多感动了。
他和我淋着雨,一起跑到了学校的大门口,叫我在那个地方等他,他去骑车。不一会,当我正准备离去时,猛然看到雨幕里一束灯光射过来,是赵老师。我有说不出的激动。我高兴得像小猴子似的跳上了他的车,钻进了它的雨衣里,但还是避免不了被雨点击打,我紧紧地抱着老师,依在他的背上,不禁热泪盈眶,只是没吱出声来,因为,这一刻我真正地感受到了温暖。
我不是雕刻家,雕刻不出他的言行举止;我不是绘画家,描绘不出他那张严肃而又善良的面容;我也不是音乐家,唱不出他那善解人意的热血柔情。我只能用平平凡凡的文字来书写那时那地那份爱,以及那一温暖的时刻。
【知识点】叙事类作文
【解析】【分析】本次习作为话题作文,要求以“温暖”为题,写一篇习作。在生活中,很多人,很多事会让我们感到温暖:亲人的疼爱、老师的关爱,同学们的关心,甚至一个眼神,一个陌生人的问候…….选择你印象深刻的让你感到温暖的人或事去写。注意记叙文六要素,想好开头、结尾,做到首尾呼应。注意把事例写具体、写生动,写作时要合理安排材料,重点部分要详细写,中间为重点,具体叙述让我感到温暖的时刻。注意详略要得当,抓住人物的外貌、语言、动作等特点进行描写,注意写出内心的感受。其他部分可略写,还要注意语句要通顺,用词要恰当。写作过程中注意运用学到的写作方法及修辞手法,用到积累的好词佳句。
【点评】小作者围绕“温暖”这一中心选择了“我”的班主任赵老师冒雨送我回家的情景,体现了师生情谊,使“我”感到无比温暖。最后写“我”的感受:难忘那一温暖时刻。文章采用了欲扬先抑的写法,开始写老师严,并简单写其冷酷的外貌。随后,写老师的温暖,形成反差,显得格外突出其善良本性,使“我”感动。
二一教育在线组卷平台(zujuan.21cnjy.com)自动生成 1 /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