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化学人教版九年级下册 第十单元1.3常见的碱

文档属性

名称 初中化学人教版九年级下册 第十单元1.3常见的碱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45.7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21-03-16 18:31:34

文档简介

登录二一教育在线组卷平台 助您教考全无忧
初中化学人教版九年级下册 第十单元1.3常见的碱
一、第十单元1.3常见的碱
1.下列物质中,能使无色酚酞溶液变红的是(  )。
A.水 B.稀硫酸
C.氯化钠溶液 D.氢氧化钠溶液
【答案】D
【知识点】酸碱指示剂的性质及应用
【解析】【解答】A.水是中性,不能使酚酞溶液变红色,故A不符合题意
B.稀硫酸是酸性的,不能使酚酞溶液变红色,故B不符合题意
C.氯化钠溶液是中性的,不能使酚酞溶液变红色,故C不符合题意
D.氢氧化钠溶液是碱性的,能使酚酞溶液变红色呢,故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根据碱能使无色酚酞变红色分析
2.下列关于氢氧化钠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露置在空气中易变质 B.能使紫色石蕊溶液变成蓝色
C.溶于水时放出热量 D.能用作治疗胃酸过多的药物
【答案】D
【知识点】常见碱的特性和用途
【解析】【解答】A.氢氧化钠和空气中二氧化碳能反应变质,故A不符合题意
B.氢氧化钠溶液是碱性的,能使 紫色石蕊溶液变成蓝色 ,故B不符合题意;
C.氢氧化钠溶解放热,故C不符合题意
D.氢氧化钠溶液呈碱性,具有强腐蚀性,不能治疗胃酸过多,故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根据氢氧化钠的性质分析
3.小明同学为了区别氢氧化钠溶液和澄清石灰水,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四组实验方案,其中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
A. B.
C. D.
【答案】D
【知识点】常见碱的特性和用途
【解析】【解答】A.稀盐酸和氢氧化钠、氢氧化钙反应都没有现象,不能区别,故A不符合题意
B.氯化铜和氢氧化钠和氢氧化钙反应都能生成蓝色沉淀,不能区别,故B不符合题意;
C.紫色石蕊溶液遇氢氧化钠和氢氧化钙都变蓝色,不能区别,故C不符合题意
D.二氧化碳和氢氧化钠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水,无现象,二氧化碳和氢氧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水,可以区分,故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区别物质时,根据物质的性质选择适当的试剂或方法,只要出现不通过的现象就能鉴别,据此分析
4.航天员舱外服内含有与氢氧化钠的性质相似的氢氧化锂(LiOH), 它可能不具有的化学性质是(  )。
A.与二氧化碳反应 B.与盐酸反应
C.与氧化铁反应 D.与氯化铜溶液反应
【答案】C
【知识点】化学性质与物理性质的差别及应用
【解析】【解答】A.A、氢氧化钠和二氧化碳能反应,则氢氧化锂也行,故A不符合题意
B.氢氧化钠和稀盐酸能反应,则氢氧化锂也行,故B不符合题意
C.氢氧化钠和氧化铁不反应,则氢氧化锂和氧化铁也不反应,故C符合题意
D.氢氧化钠和氯化铜反应生成氢氧化铜蓝色沉淀和,则氢氧化锂也能和氯化铜反应,故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根据碱的化学性质进行分析
5.久盛石灰水的试剂瓶内壁常附有一层白膜,要洗去这层白膜最好的方法是(  )。
A.用水洗 B.用氢氧化钠溶液洗
C.用稀盐酸洗 D.先用稀盐酸洗再用水洗
【答案】D
【知识点】盐的化学性质
【解析】【解答】 久盛石灰水的试剂瓶内壁常附有一层白膜, 是因为二氧化碳和氢氧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水
A.碳酸钙不溶于水,故A不符合题意
B.氢氧化钠和碳酸钙不反应,故B不符合题意
C.稀盐酸和碳酸钙能反应,但是会残留在试剂瓶上,故C不符合题意
D.稀盐酸和碳酸钙反应生成碳酸钙、水和二氧化碳,在用水冲洗,故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根据碳酸钙的性质进行分析
6.下列各组气体中,均能用固体氢氧化钠干燥的一组是(  )。
A.N2、O2、CO B.H2、O2、HCl C.H2、SO2、CO D.O2、CO、CO2
【答案】A
【知识点】常见碱的特性和用途
【解析】【解答】A.氮气、氧气和一氧化碳都不能和氢氧化钠反应,可以干燥,故A符合题意
B.氯化氢和氢氧化钠能反应,不能用氢氧化钠干燥,故B不符合题意
C.二氧化硫和氢氧化钠能反应,不能用氢氧化钠干燥,故C不符合题意
D.二氧化碳和氢氧化钠反应你,不能用氢氧化钠干燥,故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分析】不能和氢氧化钠反应的气体能用氢氧化钠干燥,据此分析
7.实验室中的试剂常因与空气中的某些成分反应而发生变化。对下列试剂在空气中发生变化的分析错误的是(  )。
A.铁钉生锈与空气中的水蒸气和氧气有关
B.氢氧化钠溶液变质与空气中的二氧化碳有关
C.氧化钙变质与空气中的水蒸气和二氧化碳有关
D.浓盐酸变稀与空气中的水蒸气有关
【答案】D
【知识点】金属锈蚀的条件及其防护;碱的化学性质
【解析】【解答】A. 铁钉生锈与空气中的水蒸气和氧气有关 ,正确,故A不符合题意
B.氢氧化钠变质是因为二氧化碳和氢氧化钠反应造成的,正确,故B不符合题意
C.氧化钙变质是因为氧化钙和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氢氧化钙和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水,正确,故C不符合题意
D.浓盐酸变稀是因为浓盐酸具有挥发性,错误,故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A、根据铁生锈的条件分析
B、根据氢氧化钠和二氧化碳的反应分析
C、根据氧化钙的性质分析
D、根据浓盐酸的挥发性分析
8.下面是某同学进行碱的化学性质实验时记录的实验现象,其中与事实不相符的是(  )。
A.在Ca(OH)2溶液中加入稀盐酸,无明显变化
B.在NaOH溶液中通入CO2气体,有白色沉淀生成
C.在Ca(OH)2溶液中加入几滴紫色石蕊溶液,溶液变成蓝色
D.在NaOH溶液中加入CuSO4溶液,有蓝色沉淀生成
【答案】B
【知识点】碱的化学性质
【解析】【解答】A.氢氧化钙和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钙和水,无现象,故A不符合题意
B.氢氧化钠和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钠和钠,无现象,故B符合题意
C.氢氧化钙溶液是碱性的,能使紫色石蕊变蓝色,故C不符合题意
D.氢氧化钠和硫酸铜反应生成氢氧化铜沉淀和硫酸钠,故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根据碱的化学性质及反应的现象进行分析
9.(2017·诸城模拟)下列物质的性质与用途的对应关系错误的是(  )
选项 性质 用途
A 氢氧化钙呈碱性 改良酸性土壤
B 浓硫酸具有脱水性 干燥氧气
C 稀盐酸能与某些金属氧化物反应 除铁锈
D 氢氧化钠能与某些非金属氧化物反应 吸收二氧化硫
A.A B.B C.C D.D
【答案】B
【知识点】酸的化学性质;碱的化学性质;中和反应及其应用;稀释浓硫酸
【解析】【解答】解:A、氢氧化钙呈碱性,能与酸发生中和反应,可用于改良酸性土壤,故选项说法正确.
B、浓硫酸用于干燥氧气,是利用了浓硫酸具有吸水性,故选项说法错误.
C、稀盐酸能与某些金属氧化物反应,能与铁锈的主要成分氧化铁反应,可用于除铁锈,故选项说法正确.
D、氢氧化钠能与某些非金属氧化物反应,能与二氧化硫反应生成亚硫酸钠和水,可用于吸收二氧化硫,故选项说法正确.
故选:B.
【分析】A、根据酸与碱能发生中和反应,进行分析判断.
B、根据浓硫酸具有吸水性,进行分析判断.
C、根据酸的化学性质,进行分析判断.
D、根据碱的化学性质,进行分析判断.
10.氢氧化钠是化学实验室中常用的试剂。
(1)氢氧化钠固体曝露在空气中,容易   ,还能与空气中的   反应,所以必须密封保存。
(2)实验室盛放氢氧化钠溶液的试剂瓶不能用玻璃塞,其原因是在常温下,氢氧化钠与玻璃中的二氧化硅缓慢地发生反应,产物使瓶口与瓶塞黏合在一起,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SiO2+2NaOH=X+H2O),试推断X的化学式为   。
【答案】(1)潮解;二氧化碳
(2)Na2SiO3
【知识点】常见碱的特性和用途
【解析】【解答】(1)氢氧化钠固体暴露在空气中容易吸水潮解,还嫩和二氧化碳发生反应,因为二氧化碳和氢氧化钠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水,
(2)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和数目不变,化学反应前后含有1个硅原子、4个氧原子、2个钠原子和2个氢原子,反应后除X之外含有2个氢原子和一个氧原子,则X中含有2个钠原子、一个硅原子和3个氧原子,故X的化学式为 Na2SiO3
【分析】(1)根据氢氧化钠的潮解和变质分析
(2)根据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和数目不变分析
11.归纳总结是学习化学的重要方法。小亮用下图总结了NaOH的四条化学性质(即NaOH
与四类物质能够发生化学反应)。
(1)为了验证反应①,小亮将无色酚酞溶液滴入NaOH溶液中,溶液由无色变成    。
(2)为了验证反应②,小亮取①的溶液少许放入试管中,滴加酸溶液,能够观察到的现象是    。
(3)依据反应④想到NaOH必须密封保存,还能用在环保领域,写出氢氧化钠溶液吸收有害气体二氧化硫的化学方程式:   。
(4)为了验证反应③能够发生,可选择的物质是   。 (填字母序号)
a.NaCl
b.CuSO4
c.FeCl3
d.Ba(NO3)2
【答案】(1)红色
(2)溶液由红色逐渐变成无色
(3)2NaOH+SO2=Na2SO3+H2O
(4)bc
【知识点】碱的化学性质
【解析】【解答】(1)无色酚酞遇碱性溶液变红色,氢氧化钠溶液是碱性的,因此 将无色酚酞溶液滴入NaOH溶液中,溶液由无色变成 红色
(2)酚酞溶液遇碱性溶液变蓝色,遇酸性或中性溶液不变色,酸和碱反应生成盐和水,故 溶液由红色逐渐变成无色
(3)二氧化硫和氢氧化钠反应生成亚硫酸钠和水,化学反应方程式为 2NaOH+SO2=Na2SO3+H2O ;
(4)a.氯化钠和氢氧化钠不反应,不能验证,故a不符合题意;
b.硫酸铜和氢氧化钠反应生成氢氧化铜蓝色沉淀和硫酸钠,可以验证,故b符合题意
c.氯化铁和氢氧化钠反应生成氢氧化铁沉淀和氯化钠,可以验证,故c符合题意
d.硝酸钡和氢氧化钠不反应,不能鉴别,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bc
【分析】(1)根据无色酚酞遇碱变红色分析
(2)根据酸碱中和反应分析
(3)根据二氧化硫和氢氧化钠反应生成亚硫酸钠和水分析
(4)根据复分解反应的条件进行分析
12.某兴趣小组的同学对一包久置的生石灰(CaO)干燥剂产生了好奇,于是他们对这包.
干燥剂的成分展开了探究。
[提出问题]这包干燥剂是否变质,成分是什么?
[猜想假设]猜想一:全部是CaO;猜想二:是CaO和Ca(OH)2的混合物;猜想三:全部是Ca(OH)2;猜想四:是Ca(OH)2和CaCO3的混合物。
[实验探究]
(1)取部分该干燥剂放人试管中,加水后无放热现象,说明这包干燥剂中不含   。
(2)继续向试管中滴加足量稀盐酸,有气泡出现,说明这包干燥剂中含有   。
(3)为了进一步确定这包干燥剂中有无其他成分,该组同学设计了以下三种方案。另取部分干燥剂放入烧杯中,加水并搅拌,静置后取上层清液放人3支试管中。请你参与实验,并填写表中的空白。
实验方案 方案一 方案二 方案三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溶液由无色变成红色 澄清溶液变浑浊    
(4)写出方案二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5)[实验结论]通过以上实验探究,得出猜想   成立。
(6)[拓展迁移]该组同学反思了生石灰干燥剂变质的原因,认识到实验室保存氧化钙应注意   。
【答案】(1)CaO(或氧化钙)
(2)CaCO3(或碳酸钙)
(3)产生蓝色沉淀
(4)Ca(OH)2+CO2=CaCO3↓+H2O
(5)四
(6)密封保存(答案合理即可)
【知识点】药品是否变质的探究;实验探究物质的组成成分以及含量;化学实验方案设计与评价
【解析】【解答】(1)氧化钙和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反应放出热量, 取部分该干燥剂放人试管中,加水后无放热现象,说明这包干燥剂中不含 氧化钙,
(2)活泼金属或碳酸盐与酸反应有气体生成, 继续向试管中滴加足量稀盐酸,有气泡出现,说明这包干燥剂中含有 碳酸钙,因为碳酸钙和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钙、水和二氧化碳;
(3)氯化铜和氢氧化钙反应生成氢氧化铜蓝色沉淀和氯化钙,现象是产生蓝色沉淀;
(4)方案二中二氧化碳和氢氧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水,化学方程式为 Ca(OH)2+CO2=CaCO3↓+H2O ;
(5) 溶液由无色变成红色 ,说明含有碱性物质,加入稀盐酸有二氧化碳生成,说明含有碳酸钙,得出猜想四成立;
(6)生石灰和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氢氧化钙和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钙和水,因此需要密封保存;
【分析】(1)根据氧化钙的性质分析
(2)根据碳酸钙和稀盐酸的反应分析
(3)根据氢氧化钙和氯化铜反应生成氢氧化铜蓝色沉淀和氯化钙分析
(4)根据二氧化碳和氢氧化钠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水分析
(5)根据实验的现象分析
(6)根据药品的保存方法分析
二一教育在线组卷平台(zujuan.21cnjy.com)自动生成 1 / 1登录二一教育在线组卷平台 助您教考全无忧
初中化学人教版九年级下册 第十单元1.3常见的碱
一、第十单元1.3常见的碱
1.下列物质中,能使无色酚酞溶液变红的是(  )。
A.水 B.稀硫酸
C.氯化钠溶液 D.氢氧化钠溶液
2.下列关于氢氧化钠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露置在空气中易变质 B.能使紫色石蕊溶液变成蓝色
C.溶于水时放出热量 D.能用作治疗胃酸过多的药物
3.小明同学为了区别氢氧化钠溶液和澄清石灰水,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四组实验方案,其中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
A. B.
C. D.
4.航天员舱外服内含有与氢氧化钠的性质相似的氢氧化锂(LiOH), 它可能不具有的化学性质是(  )。
A.与二氧化碳反应 B.与盐酸反应
C.与氧化铁反应 D.与氯化铜溶液反应
5.久盛石灰水的试剂瓶内壁常附有一层白膜,要洗去这层白膜最好的方法是(  )。
A.用水洗 B.用氢氧化钠溶液洗
C.用稀盐酸洗 D.先用稀盐酸洗再用水洗
6.下列各组气体中,均能用固体氢氧化钠干燥的一组是(  )。
A.N2、O2、CO B.H2、O2、HCl C.H2、SO2、CO D.O2、CO、CO2
7.实验室中的试剂常因与空气中的某些成分反应而发生变化。对下列试剂在空气中发生变化的分析错误的是(  )。
A.铁钉生锈与空气中的水蒸气和氧气有关
B.氢氧化钠溶液变质与空气中的二氧化碳有关
C.氧化钙变质与空气中的水蒸气和二氧化碳有关
D.浓盐酸变稀与空气中的水蒸气有关
8.下面是某同学进行碱的化学性质实验时记录的实验现象,其中与事实不相符的是(  )。
A.在Ca(OH)2溶液中加入稀盐酸,无明显变化
B.在NaOH溶液中通入CO2气体,有白色沉淀生成
C.在Ca(OH)2溶液中加入几滴紫色石蕊溶液,溶液变成蓝色
D.在NaOH溶液中加入CuSO4溶液,有蓝色沉淀生成
9.(2017·诸城模拟)下列物质的性质与用途的对应关系错误的是(  )
选项 性质 用途
A 氢氧化钙呈碱性 改良酸性土壤
B 浓硫酸具有脱水性 干燥氧气
C 稀盐酸能与某些金属氧化物反应 除铁锈
D 氢氧化钠能与某些非金属氧化物反应 吸收二氧化硫
A.A B.B C.C D.D
10.氢氧化钠是化学实验室中常用的试剂。
(1)氢氧化钠固体曝露在空气中,容易   ,还能与空气中的   反应,所以必须密封保存。
(2)实验室盛放氢氧化钠溶液的试剂瓶不能用玻璃塞,其原因是在常温下,氢氧化钠与玻璃中的二氧化硅缓慢地发生反应,产物使瓶口与瓶塞黏合在一起,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SiO2+2NaOH=X+H2O),试推断X的化学式为   。
11.归纳总结是学习化学的重要方法。小亮用下图总结了NaOH的四条化学性质(即NaOH
与四类物质能够发生化学反应)。
(1)为了验证反应①,小亮将无色酚酞溶液滴入NaOH溶液中,溶液由无色变成    。
(2)为了验证反应②,小亮取①的溶液少许放入试管中,滴加酸溶液,能够观察到的现象是    。
(3)依据反应④想到NaOH必须密封保存,还能用在环保领域,写出氢氧化钠溶液吸收有害气体二氧化硫的化学方程式:   。
(4)为了验证反应③能够发生,可选择的物质是   。 (填字母序号)
a.NaCl
b.CuSO4
c.FeCl3
d.Ba(NO3)2
12.某兴趣小组的同学对一包久置的生石灰(CaO)干燥剂产生了好奇,于是他们对这包.
干燥剂的成分展开了探究。
[提出问题]这包干燥剂是否变质,成分是什么?
[猜想假设]猜想一:全部是CaO;猜想二:是CaO和Ca(OH)2的混合物;猜想三:全部是Ca(OH)2;猜想四:是Ca(OH)2和CaCO3的混合物。
[实验探究]
(1)取部分该干燥剂放人试管中,加水后无放热现象,说明这包干燥剂中不含   。
(2)继续向试管中滴加足量稀盐酸,有气泡出现,说明这包干燥剂中含有   。
(3)为了进一步确定这包干燥剂中有无其他成分,该组同学设计了以下三种方案。另取部分干燥剂放入烧杯中,加水并搅拌,静置后取上层清液放人3支试管中。请你参与实验,并填写表中的空白。
实验方案 方案一 方案二 方案三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溶液由无色变成红色 澄清溶液变浑浊    
(4)写出方案二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5)[实验结论]通过以上实验探究,得出猜想   成立。
(6)[拓展迁移]该组同学反思了生石灰干燥剂变质的原因,认识到实验室保存氧化钙应注意   。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D
【知识点】酸碱指示剂的性质及应用
【解析】【解答】A.水是中性,不能使酚酞溶液变红色,故A不符合题意
B.稀硫酸是酸性的,不能使酚酞溶液变红色,故B不符合题意
C.氯化钠溶液是中性的,不能使酚酞溶液变红色,故C不符合题意
D.氢氧化钠溶液是碱性的,能使酚酞溶液变红色呢,故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根据碱能使无色酚酞变红色分析
2.【答案】D
【知识点】常见碱的特性和用途
【解析】【解答】A.氢氧化钠和空气中二氧化碳能反应变质,故A不符合题意
B.氢氧化钠溶液是碱性的,能使 紫色石蕊溶液变成蓝色 ,故B不符合题意;
C.氢氧化钠溶解放热,故C不符合题意
D.氢氧化钠溶液呈碱性,具有强腐蚀性,不能治疗胃酸过多,故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根据氢氧化钠的性质分析
3.【答案】D
【知识点】常见碱的特性和用途
【解析】【解答】A.稀盐酸和氢氧化钠、氢氧化钙反应都没有现象,不能区别,故A不符合题意
B.氯化铜和氢氧化钠和氢氧化钙反应都能生成蓝色沉淀,不能区别,故B不符合题意;
C.紫色石蕊溶液遇氢氧化钠和氢氧化钙都变蓝色,不能区别,故C不符合题意
D.二氧化碳和氢氧化钠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水,无现象,二氧化碳和氢氧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水,可以区分,故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区别物质时,根据物质的性质选择适当的试剂或方法,只要出现不通过的现象就能鉴别,据此分析
4.【答案】C
【知识点】化学性质与物理性质的差别及应用
【解析】【解答】A.A、氢氧化钠和二氧化碳能反应,则氢氧化锂也行,故A不符合题意
B.氢氧化钠和稀盐酸能反应,则氢氧化锂也行,故B不符合题意
C.氢氧化钠和氧化铁不反应,则氢氧化锂和氧化铁也不反应,故C符合题意
D.氢氧化钠和氯化铜反应生成氢氧化铜蓝色沉淀和,则氢氧化锂也能和氯化铜反应,故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根据碱的化学性质进行分析
5.【答案】D
【知识点】盐的化学性质
【解析】【解答】 久盛石灰水的试剂瓶内壁常附有一层白膜, 是因为二氧化碳和氢氧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水
A.碳酸钙不溶于水,故A不符合题意
B.氢氧化钠和碳酸钙不反应,故B不符合题意
C.稀盐酸和碳酸钙能反应,但是会残留在试剂瓶上,故C不符合题意
D.稀盐酸和碳酸钙反应生成碳酸钙、水和二氧化碳,在用水冲洗,故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根据碳酸钙的性质进行分析
6.【答案】A
【知识点】常见碱的特性和用途
【解析】【解答】A.氮气、氧气和一氧化碳都不能和氢氧化钠反应,可以干燥,故A符合题意
B.氯化氢和氢氧化钠能反应,不能用氢氧化钠干燥,故B不符合题意
C.二氧化硫和氢氧化钠能反应,不能用氢氧化钠干燥,故C不符合题意
D.二氧化碳和氢氧化钠反应你,不能用氢氧化钠干燥,故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分析】不能和氢氧化钠反应的气体能用氢氧化钠干燥,据此分析
7.【答案】D
【知识点】金属锈蚀的条件及其防护;碱的化学性质
【解析】【解答】A. 铁钉生锈与空气中的水蒸气和氧气有关 ,正确,故A不符合题意
B.氢氧化钠变质是因为二氧化碳和氢氧化钠反应造成的,正确,故B不符合题意
C.氧化钙变质是因为氧化钙和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氢氧化钙和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水,正确,故C不符合题意
D.浓盐酸变稀是因为浓盐酸具有挥发性,错误,故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A、根据铁生锈的条件分析
B、根据氢氧化钠和二氧化碳的反应分析
C、根据氧化钙的性质分析
D、根据浓盐酸的挥发性分析
8.【答案】B
【知识点】碱的化学性质
【解析】【解答】A.氢氧化钙和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钙和水,无现象,故A不符合题意
B.氢氧化钠和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钠和钠,无现象,故B符合题意
C.氢氧化钙溶液是碱性的,能使紫色石蕊变蓝色,故C不符合题意
D.氢氧化钠和硫酸铜反应生成氢氧化铜沉淀和硫酸钠,故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根据碱的化学性质及反应的现象进行分析
9.【答案】B
【知识点】酸的化学性质;碱的化学性质;中和反应及其应用;稀释浓硫酸
【解析】【解答】解:A、氢氧化钙呈碱性,能与酸发生中和反应,可用于改良酸性土壤,故选项说法正确.
B、浓硫酸用于干燥氧气,是利用了浓硫酸具有吸水性,故选项说法错误.
C、稀盐酸能与某些金属氧化物反应,能与铁锈的主要成分氧化铁反应,可用于除铁锈,故选项说法正确.
D、氢氧化钠能与某些非金属氧化物反应,能与二氧化硫反应生成亚硫酸钠和水,可用于吸收二氧化硫,故选项说法正确.
故选:B.
【分析】A、根据酸与碱能发生中和反应,进行分析判断.
B、根据浓硫酸具有吸水性,进行分析判断.
C、根据酸的化学性质,进行分析判断.
D、根据碱的化学性质,进行分析判断.
10.【答案】(1)潮解;二氧化碳
(2)Na2SiO3
【知识点】常见碱的特性和用途
【解析】【解答】(1)氢氧化钠固体暴露在空气中容易吸水潮解,还嫩和二氧化碳发生反应,因为二氧化碳和氢氧化钠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水,
(2)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和数目不变,化学反应前后含有1个硅原子、4个氧原子、2个钠原子和2个氢原子,反应后除X之外含有2个氢原子和一个氧原子,则X中含有2个钠原子、一个硅原子和3个氧原子,故X的化学式为 Na2SiO3
【分析】(1)根据氢氧化钠的潮解和变质分析
(2)根据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和数目不变分析
11.【答案】(1)红色
(2)溶液由红色逐渐变成无色
(3)2NaOH+SO2=Na2SO3+H2O
(4)bc
【知识点】碱的化学性质
【解析】【解答】(1)无色酚酞遇碱性溶液变红色,氢氧化钠溶液是碱性的,因此 将无色酚酞溶液滴入NaOH溶液中,溶液由无色变成 红色
(2)酚酞溶液遇碱性溶液变蓝色,遇酸性或中性溶液不变色,酸和碱反应生成盐和水,故 溶液由红色逐渐变成无色
(3)二氧化硫和氢氧化钠反应生成亚硫酸钠和水,化学反应方程式为 2NaOH+SO2=Na2SO3+H2O ;
(4)a.氯化钠和氢氧化钠不反应,不能验证,故a不符合题意;
b.硫酸铜和氢氧化钠反应生成氢氧化铜蓝色沉淀和硫酸钠,可以验证,故b符合题意
c.氯化铁和氢氧化钠反应生成氢氧化铁沉淀和氯化钠,可以验证,故c符合题意
d.硝酸钡和氢氧化钠不反应,不能鉴别,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bc
【分析】(1)根据无色酚酞遇碱变红色分析
(2)根据酸碱中和反应分析
(3)根据二氧化硫和氢氧化钠反应生成亚硫酸钠和水分析
(4)根据复分解反应的条件进行分析
12.【答案】(1)CaO(或氧化钙)
(2)CaCO3(或碳酸钙)
(3)产生蓝色沉淀
(4)Ca(OH)2+CO2=CaCO3↓+H2O
(5)四
(6)密封保存(答案合理即可)
【知识点】药品是否变质的探究;实验探究物质的组成成分以及含量;化学实验方案设计与评价
【解析】【解答】(1)氧化钙和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反应放出热量, 取部分该干燥剂放人试管中,加水后无放热现象,说明这包干燥剂中不含 氧化钙,
(2)活泼金属或碳酸盐与酸反应有气体生成, 继续向试管中滴加足量稀盐酸,有气泡出现,说明这包干燥剂中含有 碳酸钙,因为碳酸钙和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钙、水和二氧化碳;
(3)氯化铜和氢氧化钙反应生成氢氧化铜蓝色沉淀和氯化钙,现象是产生蓝色沉淀;
(4)方案二中二氧化碳和氢氧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水,化学方程式为 Ca(OH)2+CO2=CaCO3↓+H2O ;
(5) 溶液由无色变成红色 ,说明含有碱性物质,加入稀盐酸有二氧化碳生成,说明含有碳酸钙,得出猜想四成立;
(6)生石灰和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氢氧化钙和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钙和水,因此需要密封保存;
【分析】(1)根据氧化钙的性质分析
(2)根据碳酸钙和稀盐酸的反应分析
(3)根据氢氧化钙和氯化铜反应生成氢氧化铜蓝色沉淀和氯化钙分析
(4)根据二氧化碳和氢氧化钠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水分析
(5)根据实验的现象分析
(6)根据药品的保存方法分析
二一教育在线组卷平台(zujuan.21cnjy.com)自动生成 1 /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