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二一教育在线组卷平台 助您教考全无忧
初中化学人教版九年级下册 第八单元 2.2金属活动性顺序
一、第八单元 2.2金属活动性顺序
1.(2018九上·南京期末)“金银铜铁锡”俗称五金。在这五种金属中,金属活动性最强的是( )
A.金 B.银 C.铜 D.铁
2.把铁片分别放入下列溶液中,一段时间后取出,溶液的颜色无变化的是( ) 。
A.稀盐酸 B.硫酸亚铁溶液
C.硫酸铜溶液 D.稀硫酸
3.X、Y、Z是三种二价金属,根据下列有关化学方程式可知,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是( )。
①Z+YSO4=ZSO4+Y;
②X+YSO4=XSO4+Y;
③Z+H2SO4=ZSO4+H2↑;
④X+H2SO4→不发生反应。
A.Z>X>Y B.X>Y>Z C.Z>Y>X D.X>Z>Y
4.若金属锰(Mn)在金属活动性顺序中位于铝和锌之间,则下列反应错误的是( )。
A.Mn+2HCl=MnCl2+H2↑ B.Mg+MnSO4=MgSO4+Mn
C.Mn+Cu(NO3)2=Mn(NO3)2+Cu D.Fe+MnSO4= FeSO4+Mn
5.下列各组物质混合后能发生反应的是( )。
A.银与稀盐酸 B.铜与硫酸锌溶液
C.铁与稀硫酸 D.锌与硫酸镁溶液
6.现将X、Y两种金属片分别插人硫酸铜溶液中,X无明显变化,Y表面有铜析出,则X、Y、Cu三种金属的活动性由强到弱的顺序是( )
A.X>Y>Cu B.Cu>X>Y C.Y>Cu>X D.X>Cu> Y
7.现有甲、乙、丙三种金属,采用将其中一种金属分别放入另外两种金属的硫酸盐溶液中的方法进行实验,得到三种金属间的转化关系(如下图所示)。则三种金属的活动性由强到弱的顺序是( )。
A.乙>甲>丙 B.乙>丙>甲 C.丙>甲>乙 D.丙>乙>甲
8.向含有FeSO4和CuSO4的混合溶液中加入一定质量的Zn粒,充分反应后过滤,再向滤渣中加入稀硫酸,有气泡产生,根据上述现象,得出的结论正确的是( )。
A.滤渣中只有Cu B.滤渣中一定有Fe
C.滤渣中一定有Zn D.滤渣中一定有Cu、Fe、Zn
9.为了验证铁、锌、铜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设计了如下四种方案,其中可行的是( )。
A.将Zn、Cu分别加入到FeSO4溶液中
B.将Zn、Fe分别加入到CuSO4溶液中
C.将Zn分别加入到FeSO4、CuSO4溶液中
D.将Cu分别加入到ZnSO4、FeSO4溶液中
10.某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要探究镁、铁、铜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实验。
(1)试管乙中观察到的现象是 ,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2)同学们经过讨论后认为该方案可以优化,试管 的实验是多余的。同学们经过讨论得出三种金属的活动性由强到弱的顺序为 。
11.现有银、铜、铁三种金属,某研究小组的同学为探究银、铜、铁的金属活动性顺序,设计了三个实验:
Ⅰ.将铁片浸人稀硫酸中;
Ⅱ.将银片浸入稀硫酸中;
Ⅲ.将铁片浸人硫酸铜溶液中。
(1)实验Ⅰ的现象是:有气泡产生,溶液由无色逐渐变为浅绿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反应产生的气体可用 的方法检验。
(2)上述三个实验还不能完全证明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请你补充一个实验来达到实验目的: (写出实验操作和现象)。
根据以上探究,三种金属的活动性由强到弱的顺序是 。
(3)将银、铜、铁中的两种金属分别放入 溶液中,即可验证这三种金属的活动性强弱。
12.某化学实验室要从含少量铜粉的银、锰(Mn)混合金属粉末中分离出贵金属,并获得一种盐晶体,将有关三种金属随意编号为A、B、C并设计了如下流程:
(1)A、B、C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为 > > 。
(2)金属C是 ,操作a的名称是 。
(3)已知A的硫酸盐中A元素显+2价,请写出步骤①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D
【知识点】金属活动性顺序及其应用
【解析】【解答】金属的位置越靠前,金属的活动性越强。故答案为:D
【分析】金属活动顺序表:K Ca Na Mg Al Zn Fe Sn Pb H Cu Hg Ag Pt Au,在金属活动性顺序里,金属的位置越靠前,它的活动性就越强;位于氢前面的金属能置换出盐酸、稀硫酸(不可以用浓硫酸和硝酸)中的氢;位于前面的金属能把位于后面的金属从它们化合物的溶液里置换出来。
2.【答案】B
【知识点】金属的化学性质;反应现象和本质的联系
【解析】【解答】A. 铁与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亚铁和氢气,氯化亚铁溶液显浅绿色,溶液颜色有变化,故不符合题意;
B. 铁与硫酸亚铁不反应,溶液的颜色没有变化,故符合题意;
C. 硫酸铜与铁反应生成硫酸亚铁和铜,反应前溶液是硫酸铜蓝色溶液,反应后为硫酸亚铁浅绿色溶液。故不符合题意;
D. 稀硫酸与铁反应生成硫酸亚铁溶液,硫酸亚铁溶液为浅绿色溶液,稀硫酸为无色溶液,故溶液颜色有变化,故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硫酸亚铁溶液为浅绿色溶液,氯化亚铁溶液显浅绿色。
稀硫酸、稀盐酸为无色溶液,硫酸铜为蓝色溶液。
3.【答案】A
【知识点】金属活动性顺序及其应用
【解析】【解答】①Z+YSO4=ZSO4+Y,说明Z的活动性比Y强;
②X+YSO4=XSO4+Y,说明X的活动性比Y强;
③Z+H2SO4=ZSO4+H2↑,说明Z的活动性排在氢之前;
④X+H2SO4→不发生反应,说明X的活动性排在氢之后,
所以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为Z>X>Y 。
故答案为:A.
【分析】在金属活动性顺序里,金属的位置越靠前,它的活动性就越强;位于氢前面的金属能置换出盐酸、稀硫酸中的氢;位于前面的金属能把位于后面的金属从它们化合物的溶液里置换出来。
4.【答案】D
【知识点】金属活动性顺序及其应用
【解析】【解答】若金属锰(Mn)在金属活动性顺序中位于铝和锌之间,说明锰的活动性比铁强,那么ABC三选项正确,D选项错误。
故答案为:D。
【分析】在金属活动性顺序里,金属的位置越靠前,它的活动性就越强;位于氢前面的金属能置换出盐酸、稀硫酸中的氢;位于前面的金属能把位于后面的金属从它们化合物的溶液里置换出来。
5.【答案】C
【知识点】金属的化学性质
【解析】【解答】A. 银排在氢之后,所以银与稀盐酸不反应,故不符合题意;
B. 金属锌的活动性比铜强,所以铜与硫酸锌溶液不反应,故不符合题意;
C. 铁排在氢之前,所以铁与稀硫酸能够反应生成硫酸亚铁和氢气,故符合题意;
D. 金属镁的活动性比锌强,所以锌与硫酸镁溶液不反应,故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金属活动性强的单质可以与金属活动性弱的物质的盐溶液(或酸)发生反应。
6.【答案】C
【知识点】金属活动性的探究
【解析】【解答】将X、Y两种金属片分别插人硫酸铜溶液中,X无明显变化,说明X的活动性比铜弱;Y表面有铜析出,说明Y 的活动性比铜强,则X、Y、Cu三种金属的活动性由强到弱的顺序为Y>Cu>X 。
故答案为:C。
【分析】根据金属的活动性顺序可知,排在前面的金属可以把排在后面的金属从其盐溶液中置换出来。根据优先原则,金属活动性相差越大的,越容易反应。
7.【答案】C
【知识点】金属活动性的探究
【解析】【解答】根据转化图可知,丙可以从甲、乙的硫酸盐溶液中把甲、乙置换出来,说明丙是活动性比甲、乙强;
甲可以从乙的硫酸盐溶液中把乙置换出来,说明甲的活动性比乙强。
所以三种金属的活动性由强到弱的顺序为丙>甲>乙 。
故答案为:C。
【分析】根据金属的活动性顺序可知,排在前面的金属可以把排在后面的金属从其盐溶液中置换出来。根据优先原则,金属活动性相差越大的,越容易反应。
8.【答案】B
【知识点】金属活动性顺序及其应用
【解析】【解答】题目中三种金属的活动性由强到弱的顺序为锌、铁、铜。
向含有FeSO4和CuSO4的混合溶液中加入一定质量的Zn粒,充分反应后过滤,锌先与硫酸铜反应,硫酸铜完全反应后,锌再与硫酸亚铁反应;所以反应后的溶液中一定含有铜单质;
根据再向滤渣中加入稀硫酸,有气泡产生,说明反应后的溶液中含有活泼的金属,可能锌有剩余。那么滤渣中含有铜、锌、铁;也可能锌把硫酸亚铁中铁置换出来,锌就完全反应,没有剩余,此是滤渣中含有铜、铁。
故答案为:B。
【分析】根据金属的活动性顺序可知,排在前面的金属可以把排在后面的金属从其盐溶液中置换出来。根据优先原则,金属活动性相差越大的,越容易反应。
9.【答案】A
【知识点】金属活动性的探究
【解析】【解答】A. 将Zn、Cu分别加入到FeSO4溶液中,锌能与硫酸亚铁反应,铜不能与硫酸亚铁反应,所以能证明三种金属的活动性由强到弱的顺序为锌、铁、铜,故可行,符合题意;
B. 将Zn、Fe分别加入到CuSO4溶液中,锌、铁都能与硫酸铜反应,只能证明锌、铁都比铜活泼,但是表面验证锌、铁的活动性顺序,故不可行,不符合题意;
C. 将Zn分别加入到FeSO4、CuSO4溶液中,锌与两种溶液都能反应,无法验证铁、铜的活动性顺序,故不可行,不符合题意;
D. 将Cu分别加入到ZnSO4、FeSO4溶液中,铜不能与这两种溶液反应,只能验证铜的活动性比锌、铁弱,无法验证锌、铁的活动性顺序,故不可行,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分析】在金属活动性顺序里,金属的位置越靠前,它的活动性就越强;位于氢前面的金属能置换出盐酸、稀硫酸中的氢;位于前面的金属能把位于后面的金属从它们化合物的溶液里置换出来。
10.【答案】(1)有紫红色固体出现,溶液由蓝色逐渐变为浅绿色;Fe+CuSO4=FeSO4+Cu
(2)丙;Mg>Fe> Cu
【知识点】金属活动性的探究
【解析】【解答】(1)试管乙中,铁粉能与硫酸铜溶液反应生成硫酸亚铁,所以观察到的现象是有紫红色固体出现,溶液由蓝色逐渐变为浅绿色,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Fe+CuSO4=FeSO4+Cu。
(2)同学们经过讨论后认为该方案可以优化,试管丙的实验是多余的,因为甲可以证明镁的活动性比铁强,乙可以证明铁比铜强,所以就可以验证金属活动性由强到弱的顺序为镁、铁、铜。同学们经过讨论得出三种金属的活动性由强到弱的顺序为Mg>Fe> Cu。
【分析】在金属活动性顺序里,金属的位置越靠前,它的活动性就越强;位于氢前面的金属能置换出盐酸、稀硫酸中的氢;位于前面的金属能把位于后面的金属从它们化合物的溶液里置换出来。
11.【答案】(1)Fe+H2SO4=FeSO4+H2↑;点燃
(2)将铜片浸入硝酸银溶液中,一段时间后,铜片表面有银白色物质析出(答案合理即可);Fe>Cu>Ag
(3)CuCl2[或CuSO4或Cu(NO3)2等]
【知识点】实验探究物质的性质或变化规律;金属活动性的探究
【解析】【解答】(1)实验Ⅰ的现象是:有气泡产生,溶液由无色逐渐变为浅绿色。因为铁与硫酸反应生成硫酸亚铁和氢气,硫酸亚铁为浅绿色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Fe+H2SO4=FeSO4+H2↑;反应产生的气体可用点燃的方法检验,因为氢气具有可燃性,燃烧会生成淡蓝色火焰。
(2)上述三个实验还不能完全证明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无法验证银、铜的活动性顺序,需要补充一个实验来达到实验目的:将铜片浸入硝酸银溶液中,一段时间后,铜片表面有银白色物质析出。
根据探究,三种金属的活动性由强到弱的顺序是Fe>Cu>Ag。
(3)将银、铜、铁中的两种金属分别放入铜盐溶液中,比如CuCl2[或CuSO4或Cu(NO3)2等]溶液中,即可验证这三种金属的活动性强弱。
【分析】根据金属的活动性顺序可知,排在前面的金属可以把排在后面的金属从其盐溶液中置换出来。根据优先原则,金属活动性相差越大的,越容易反应。
12.【答案】(1)A;B;C
(2)Ag;蒸发结晶
(3)Mn+H2SO4=MnSO4+H2↑
【知识点】金属活动性顺序及其应用;物质的相互转化和制备
【解析】【解答】(1)根据A、B、C混合金属与足量硫酸溶液反应,由无色气体生成,生成A 的硫酸盐溶液,说明A 的活动性顺序排在氢前,比B、C的活动性顺序强,A 为锰;
根据金属B、C与硝酸银反应,过滤由金属C 剩余,说明金属B 的活动性顺序比C 强,所以推断B是铜,C是银;
所以金属的活动性顺序为A>B>C 。
(2)根据上述分析可知,金属C是Ag,操作a的名称是蒸发结晶。
(3)已知A的硫酸盐中A元素显+2价,所以A的硫酸盐的化学式为MnSO4,步骤①中发生反应是锰与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锰和氢气,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Mn+H2SO4=MnSO4+H2↑。
【分析】认真分析材料,从中获得解答题目所需的信息。
二一教育在线组卷平台(zujuan.21cnjy.com)自动生成 1 / 1登录二一教育在线组卷平台 助您教考全无忧
初中化学人教版九年级下册 第八单元 2.2金属活动性顺序
一、第八单元 2.2金属活动性顺序
1.(2018九上·南京期末)“金银铜铁锡”俗称五金。在这五种金属中,金属活动性最强的是( )
A.金 B.银 C.铜 D.铁
【答案】D
【知识点】金属活动性顺序及其应用
【解析】【解答】金属的位置越靠前,金属的活动性越强。故答案为:D
【分析】金属活动顺序表:K Ca Na Mg Al Zn Fe Sn Pb H Cu Hg Ag Pt Au,在金属活动性顺序里,金属的位置越靠前,它的活动性就越强;位于氢前面的金属能置换出盐酸、稀硫酸(不可以用浓硫酸和硝酸)中的氢;位于前面的金属能把位于后面的金属从它们化合物的溶液里置换出来。
2.把铁片分别放入下列溶液中,一段时间后取出,溶液的颜色无变化的是( ) 。
A.稀盐酸 B.硫酸亚铁溶液
C.硫酸铜溶液 D.稀硫酸
【答案】B
【知识点】金属的化学性质;反应现象和本质的联系
【解析】【解答】A. 铁与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亚铁和氢气,氯化亚铁溶液显浅绿色,溶液颜色有变化,故不符合题意;
B. 铁与硫酸亚铁不反应,溶液的颜色没有变化,故符合题意;
C. 硫酸铜与铁反应生成硫酸亚铁和铜,反应前溶液是硫酸铜蓝色溶液,反应后为硫酸亚铁浅绿色溶液。故不符合题意;
D. 稀硫酸与铁反应生成硫酸亚铁溶液,硫酸亚铁溶液为浅绿色溶液,稀硫酸为无色溶液,故溶液颜色有变化,故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硫酸亚铁溶液为浅绿色溶液,氯化亚铁溶液显浅绿色。
稀硫酸、稀盐酸为无色溶液,硫酸铜为蓝色溶液。
3.X、Y、Z是三种二价金属,根据下列有关化学方程式可知,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是( )。
①Z+YSO4=ZSO4+Y;
②X+YSO4=XSO4+Y;
③Z+H2SO4=ZSO4+H2↑;
④X+H2SO4→不发生反应。
A.Z>X>Y B.X>Y>Z C.Z>Y>X D.X>Z>Y
【答案】A
【知识点】金属活动性顺序及其应用
【解析】【解答】①Z+YSO4=ZSO4+Y,说明Z的活动性比Y强;
②X+YSO4=XSO4+Y,说明X的活动性比Y强;
③Z+H2SO4=ZSO4+H2↑,说明Z的活动性排在氢之前;
④X+H2SO4→不发生反应,说明X的活动性排在氢之后,
所以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为Z>X>Y 。
故答案为:A.
【分析】在金属活动性顺序里,金属的位置越靠前,它的活动性就越强;位于氢前面的金属能置换出盐酸、稀硫酸中的氢;位于前面的金属能把位于后面的金属从它们化合物的溶液里置换出来。
4.若金属锰(Mn)在金属活动性顺序中位于铝和锌之间,则下列反应错误的是( )。
A.Mn+2HCl=MnCl2+H2↑ B.Mg+MnSO4=MgSO4+Mn
C.Mn+Cu(NO3)2=Mn(NO3)2+Cu D.Fe+MnSO4= FeSO4+Mn
【答案】D
【知识点】金属活动性顺序及其应用
【解析】【解答】若金属锰(Mn)在金属活动性顺序中位于铝和锌之间,说明锰的活动性比铁强,那么ABC三选项正确,D选项错误。
故答案为:D。
【分析】在金属活动性顺序里,金属的位置越靠前,它的活动性就越强;位于氢前面的金属能置换出盐酸、稀硫酸中的氢;位于前面的金属能把位于后面的金属从它们化合物的溶液里置换出来。
5.下列各组物质混合后能发生反应的是( )。
A.银与稀盐酸 B.铜与硫酸锌溶液
C.铁与稀硫酸 D.锌与硫酸镁溶液
【答案】C
【知识点】金属的化学性质
【解析】【解答】A. 银排在氢之后,所以银与稀盐酸不反应,故不符合题意;
B. 金属锌的活动性比铜强,所以铜与硫酸锌溶液不反应,故不符合题意;
C. 铁排在氢之前,所以铁与稀硫酸能够反应生成硫酸亚铁和氢气,故符合题意;
D. 金属镁的活动性比锌强,所以锌与硫酸镁溶液不反应,故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金属活动性强的单质可以与金属活动性弱的物质的盐溶液(或酸)发生反应。
6.现将X、Y两种金属片分别插人硫酸铜溶液中,X无明显变化,Y表面有铜析出,则X、Y、Cu三种金属的活动性由强到弱的顺序是( )
A.X>Y>Cu B.Cu>X>Y C.Y>Cu>X D.X>Cu> Y
【答案】C
【知识点】金属活动性的探究
【解析】【解答】将X、Y两种金属片分别插人硫酸铜溶液中,X无明显变化,说明X的活动性比铜弱;Y表面有铜析出,说明Y 的活动性比铜强,则X、Y、Cu三种金属的活动性由强到弱的顺序为Y>Cu>X 。
故答案为:C。
【分析】根据金属的活动性顺序可知,排在前面的金属可以把排在后面的金属从其盐溶液中置换出来。根据优先原则,金属活动性相差越大的,越容易反应。
7.现有甲、乙、丙三种金属,采用将其中一种金属分别放入另外两种金属的硫酸盐溶液中的方法进行实验,得到三种金属间的转化关系(如下图所示)。则三种金属的活动性由强到弱的顺序是( )。
A.乙>甲>丙 B.乙>丙>甲 C.丙>甲>乙 D.丙>乙>甲
【答案】C
【知识点】金属活动性的探究
【解析】【解答】根据转化图可知,丙可以从甲、乙的硫酸盐溶液中把甲、乙置换出来,说明丙是活动性比甲、乙强;
甲可以从乙的硫酸盐溶液中把乙置换出来,说明甲的活动性比乙强。
所以三种金属的活动性由强到弱的顺序为丙>甲>乙 。
故答案为:C。
【分析】根据金属的活动性顺序可知,排在前面的金属可以把排在后面的金属从其盐溶液中置换出来。根据优先原则,金属活动性相差越大的,越容易反应。
8.向含有FeSO4和CuSO4的混合溶液中加入一定质量的Zn粒,充分反应后过滤,再向滤渣中加入稀硫酸,有气泡产生,根据上述现象,得出的结论正确的是( )。
A.滤渣中只有Cu B.滤渣中一定有Fe
C.滤渣中一定有Zn D.滤渣中一定有Cu、Fe、Zn
【答案】B
【知识点】金属活动性顺序及其应用
【解析】【解答】题目中三种金属的活动性由强到弱的顺序为锌、铁、铜。
向含有FeSO4和CuSO4的混合溶液中加入一定质量的Zn粒,充分反应后过滤,锌先与硫酸铜反应,硫酸铜完全反应后,锌再与硫酸亚铁反应;所以反应后的溶液中一定含有铜单质;
根据再向滤渣中加入稀硫酸,有气泡产生,说明反应后的溶液中含有活泼的金属,可能锌有剩余。那么滤渣中含有铜、锌、铁;也可能锌把硫酸亚铁中铁置换出来,锌就完全反应,没有剩余,此是滤渣中含有铜、铁。
故答案为:B。
【分析】根据金属的活动性顺序可知,排在前面的金属可以把排在后面的金属从其盐溶液中置换出来。根据优先原则,金属活动性相差越大的,越容易反应。
9.为了验证铁、锌、铜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设计了如下四种方案,其中可行的是( )。
A.将Zn、Cu分别加入到FeSO4溶液中
B.将Zn、Fe分别加入到CuSO4溶液中
C.将Zn分别加入到FeSO4、CuSO4溶液中
D.将Cu分别加入到ZnSO4、FeSO4溶液中
【答案】A
【知识点】金属活动性的探究
【解析】【解答】A. 将Zn、Cu分别加入到FeSO4溶液中,锌能与硫酸亚铁反应,铜不能与硫酸亚铁反应,所以能证明三种金属的活动性由强到弱的顺序为锌、铁、铜,故可行,符合题意;
B. 将Zn、Fe分别加入到CuSO4溶液中,锌、铁都能与硫酸铜反应,只能证明锌、铁都比铜活泼,但是表面验证锌、铁的活动性顺序,故不可行,不符合题意;
C. 将Zn分别加入到FeSO4、CuSO4溶液中,锌与两种溶液都能反应,无法验证铁、铜的活动性顺序,故不可行,不符合题意;
D. 将Cu分别加入到ZnSO4、FeSO4溶液中,铜不能与这两种溶液反应,只能验证铜的活动性比锌、铁弱,无法验证锌、铁的活动性顺序,故不可行,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分析】在金属活动性顺序里,金属的位置越靠前,它的活动性就越强;位于氢前面的金属能置换出盐酸、稀硫酸中的氢;位于前面的金属能把位于后面的金属从它们化合物的溶液里置换出来。
10.某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要探究镁、铁、铜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实验。
(1)试管乙中观察到的现象是 ,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2)同学们经过讨论后认为该方案可以优化,试管 的实验是多余的。同学们经过讨论得出三种金属的活动性由强到弱的顺序为 。
【答案】(1)有紫红色固体出现,溶液由蓝色逐渐变为浅绿色;Fe+CuSO4=FeSO4+Cu
(2)丙;Mg>Fe> Cu
【知识点】金属活动性的探究
【解析】【解答】(1)试管乙中,铁粉能与硫酸铜溶液反应生成硫酸亚铁,所以观察到的现象是有紫红色固体出现,溶液由蓝色逐渐变为浅绿色,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Fe+CuSO4=FeSO4+Cu。
(2)同学们经过讨论后认为该方案可以优化,试管丙的实验是多余的,因为甲可以证明镁的活动性比铁强,乙可以证明铁比铜强,所以就可以验证金属活动性由强到弱的顺序为镁、铁、铜。同学们经过讨论得出三种金属的活动性由强到弱的顺序为Mg>Fe> Cu。
【分析】在金属活动性顺序里,金属的位置越靠前,它的活动性就越强;位于氢前面的金属能置换出盐酸、稀硫酸中的氢;位于前面的金属能把位于后面的金属从它们化合物的溶液里置换出来。
11.现有银、铜、铁三种金属,某研究小组的同学为探究银、铜、铁的金属活动性顺序,设计了三个实验:
Ⅰ.将铁片浸人稀硫酸中;
Ⅱ.将银片浸入稀硫酸中;
Ⅲ.将铁片浸人硫酸铜溶液中。
(1)实验Ⅰ的现象是:有气泡产生,溶液由无色逐渐变为浅绿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反应产生的气体可用 的方法检验。
(2)上述三个实验还不能完全证明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请你补充一个实验来达到实验目的: (写出实验操作和现象)。
根据以上探究,三种金属的活动性由强到弱的顺序是 。
(3)将银、铜、铁中的两种金属分别放入 溶液中,即可验证这三种金属的活动性强弱。
【答案】(1)Fe+H2SO4=FeSO4+H2↑;点燃
(2)将铜片浸入硝酸银溶液中,一段时间后,铜片表面有银白色物质析出(答案合理即可);Fe>Cu>Ag
(3)CuCl2[或CuSO4或Cu(NO3)2等]
【知识点】实验探究物质的性质或变化规律;金属活动性的探究
【解析】【解答】(1)实验Ⅰ的现象是:有气泡产生,溶液由无色逐渐变为浅绿色。因为铁与硫酸反应生成硫酸亚铁和氢气,硫酸亚铁为浅绿色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Fe+H2SO4=FeSO4+H2↑;反应产生的气体可用点燃的方法检验,因为氢气具有可燃性,燃烧会生成淡蓝色火焰。
(2)上述三个实验还不能完全证明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无法验证银、铜的活动性顺序,需要补充一个实验来达到实验目的:将铜片浸入硝酸银溶液中,一段时间后,铜片表面有银白色物质析出。
根据探究,三种金属的活动性由强到弱的顺序是Fe>Cu>Ag。
(3)将银、铜、铁中的两种金属分别放入铜盐溶液中,比如CuCl2[或CuSO4或Cu(NO3)2等]溶液中,即可验证这三种金属的活动性强弱。
【分析】根据金属的活动性顺序可知,排在前面的金属可以把排在后面的金属从其盐溶液中置换出来。根据优先原则,金属活动性相差越大的,越容易反应。
12.某化学实验室要从含少量铜粉的银、锰(Mn)混合金属粉末中分离出贵金属,并获得一种盐晶体,将有关三种金属随意编号为A、B、C并设计了如下流程:
(1)A、B、C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为 > > 。
(2)金属C是 ,操作a的名称是 。
(3)已知A的硫酸盐中A元素显+2价,请写出步骤①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答案】(1)A;B;C
(2)Ag;蒸发结晶
(3)Mn+H2SO4=MnSO4+H2↑
【知识点】金属活动性顺序及其应用;物质的相互转化和制备
【解析】【解答】(1)根据A、B、C混合金属与足量硫酸溶液反应,由无色气体生成,生成A 的硫酸盐溶液,说明A 的活动性顺序排在氢前,比B、C的活动性顺序强,A 为锰;
根据金属B、C与硝酸银反应,过滤由金属C 剩余,说明金属B 的活动性顺序比C 强,所以推断B是铜,C是银;
所以金属的活动性顺序为A>B>C 。
(2)根据上述分析可知,金属C是Ag,操作a的名称是蒸发结晶。
(3)已知A的硫酸盐中A元素显+2价,所以A的硫酸盐的化学式为MnSO4,步骤①中发生反应是锰与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锰和氢气,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Mn+H2SO4=MnSO4+H2↑。
【分析】认真分析材料,从中获得解答题目所需的信息。
二一教育在线组卷平台(zujuan.21cnjy.com)自动生成 1 /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