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大青树下的小学 课件(共19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1 大青树下的小学 课件(共19张PPT)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229.8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3-08-29 09:13:1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19张PPT)
大青树下的小学
大青树,又名高山榕,树形高大、美观,分布在我国的云南、贵州、广西等地。“大青树下的小学”是我国的一所边疆小学。这所边疆小学有什么特别之处?
我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大家庭,共有56个民族。其中,汉族人口最多,除汉族以外的其他55个民族人口较少,被称为少数民族。
1.学写13 个生字,会认10个生字,能读准字音,认清字形,理解这些生字组成的新词。
学习目标
2.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认识并了解排比的修辞手法,并能够运用排比手法写句子。
3
3.了解大青树下的小学幸福的学习生活,体会课文表达的自豪和赞美之情。
生字认读
hàn

bàn

yáng



shuāi

jiāo

fèng



【坪坝】平坦的场地。
词语解释
【穿戴】指穿的和戴的衣帽、首饰等。
【鲜艳】鲜明而美丽。
【敬爱】尊敬热爱。
【飘扬】在空中随风飘动。

hǎo
hào
好人
爱好

xiān
xiǎn
鲜花
鲜见
多音字
鲜艳——艳丽 打扮——装扮
安静——寂静 招引——吸引
近义词
许多—— 安静——
洁白—— 粗壮——
稀少
喧闹
乌黑
纤细
反义词
作者简介
吴然,云南人,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云南省作家协会儿童文学委员会副主任。
主要作品有《歌溪》《凉山的风》《珍珠雨》等。
第一部分
写上学的路上和来学校的情景
第二部分
写上课时和下课后的情景
第三部分
以自豪赞美的文字点题
大青树下的小学
本文的写作顺序是什么?
首先描写了同学们______________________时的情景。
然后描写了同学们______________________时的情景。
最后描写了同学们对大青树下的小学的_________之情。
上学的路上和来到学校
上课和下课
热爱
朗读第1段的第1句话,你仿佛看到了什么?
我仿佛看到不同民族的学生,他们早早地背着书包,沿着美丽的小路,从各地走路去上学。从中可以看出这是一所美丽而又团结的小学。
大家穿戴不同,来到学校,都成了好朋友。那鲜艳的民族服装,把学校打扮得更加绚丽多彩。
不同民族服装各具特色 ,读到“绚丽多彩”眼前就出现各民族的小学生身着鲜艳的民族服装,把学校装点得更加美丽。
同学们向在校园里欢唱的小鸟打招呼,向敬爱的老师问好,向高高飘扬的国旗敬礼。
这句话运用了排比的修辞手法,写出了同学们天真可爱、有礼貌和热爱祖国的特点。作者通过对孩子们的“行为美”进行描述,抒发了自豪和赞美的情感。
“这时候,窗外十分安静,树枝不摇了,鸟儿不叫了,蝴蝶停在花朵上,好像都在听同学们读课文。”
体现了学生读书的声音十分动听
“窗外十分安静”是因为树枝、鸟儿、蝴蝶都在
“听同学们读课文”
第4自然段的中心句是什么?有什么作用?
“这就是我们可爱的小学,一所边疆的小学”。
照应题目,抒发作者的自豪、赞美之情。
课文通过描写边疆的一所民族小学,反映了孩子们幸福的学习生活,体现了祖国各民族之间的友爱和团结,同时也抒发了作者对民族小学的自豪与赞美之情。
概括主题
大青树下的小学
上学路上和来到学校
课上和课下
点题
思维导图
穿戴不同
美丽可爱
认真读书
充满快乐
这就是我们可爱的小学
团结友爱似亲人
幸福祥和如一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