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二一教育在线组卷平台 助您教考全无忧
华师大版初中科学七年级下学期 1.6水资源的利用和保护 同步练习
一、夯实基础
1.由于利用和保护不当,在不久的将来可能引起深刻的社会危机的是( )
A.煤 B.石油 C.淡水 D.金矿
【答案】C
【知识点】水资源的保护
【解析】【分析】根据资源的利用和保护分析。
【解答】煤和石油,都是不可再生能源,由于其储量有限且对环境污染严重,现已经引起国家的高度重视,并采取了强有力保护措施,并不断的开发新能源,故A、B不合题意;
淡水资源储量是否有限,但是大多数人都没有感觉到缺水带来的严重后果,浪费和污染情况十分严重,故C符合题意;
金矿是国家的重要资源,国家早就采取了有效的保护措施,故D不合题意。
故选C。
2.环境保护是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下列做法不利于环境保护的是( )
A.提倡使用含磷洗衣粉 B.农业生产中合理使用化肥
C.提倡使用节能技术和节能产品 D.尽量乘公交车或骑自行车出行
【答案】A
【知识点】环保与节能措施
【解析】【分析】根据环境污染和保护的知识判断。
【解答】A.提倡使用含磷洗衣粉,会对地下水源、土壤和农作物造成污染,故A符合题意;
B.农业生产中合理使用化肥,既保证了农作物的产量,也降低了污染程度,故B不合题意;
C.提倡使用节能技术和节能产品,可以节约能源,故C不合题意;
D.尽量乘公交车或骑自行车出行,可以减小汽油等化石能源的消耗,减小空气污染,故D不合题意。
故选A。
3.下列做法有利于保护水资源的是( )
A.生活污水直接排放 B.生活中节约用水
C.大量开采使用地下水 D.大量使用化肥和农药
【答案】B
【知识点】水资源的保护
【解析】【分析】保护水资源,就是节约用水,防止水体污染,据此判断即可。
【解答】A.生活污水直接排放,会造成地下水源污染,故A不合题意;
B.生活中节约用水,防止用水浪费,可以保护水资源,故B符合题意;
C.大量开采使用地下水,会加大水资源浪费,甚至引起地面塌陷,故C不合题意;
D.大量使用化肥和农药,会造成水体污染、土壤污染和农作物污染,故D不合题意。
故选B。
4.下列有关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我国水资源十分丰富,分布也十分均衡
B.净化水程度最高的方法是蒸馏
C.水是一种常见的溶剂
D.为爱护水资源,既要节约用水,又要防止水污染
【答案】A
【知识点】地球上的水体;水资源的保护;水的净化
【解析】【分析】(1)根据我国水资源的分布特点判断;
(2)蒸馏是先让水吸热汽化,再让水蒸气放热液化,因此几乎可以将杂质全部去除,因此净化程度最高;
(3)水里可以溶解很多的物质;
(4)根据保护水资源的方法分析。
【解答】A.我国水资源十分匮乏,且在时间和空间上分布十分不平衡,故A错误符合题意;
B.净化水程度最高的方法是蒸馏,故B正确不合题意;
C.水是一种常见的溶剂,故C正确不合题意;
D.为爱护水资源,既要节约用水,又要防止水污染,故D正确不合题意。
故选A。
5.上海被列为36个水质型缺水城市之一,并被联合国预测为21世纪洁净水严重缺乏的世界六大城市之一。造成水质型缺水的主要原因是( )
A.河流上游水源污染较严重 B.淡水资源短缺
C.降雨量不均衡 D.取水点远离城市
【答案】A
【知识点】水资源的保护
【解析】【分析】水质性缺水不是水量不足,也不是供水工程滞后,而是大量排放的废污水造成淡水资源受污染而短缺的现象。水质性缺水往往发生在丰水区,是沿海经济发达地区共同面临的难题,据此分析判断。
【解答】上海周边水资源十分丰富、全年降水量充足,且取水点十分靠近城市,但是由于河流上游水源污染比较严重,造成可供利用的淡水资源十分有限,造成水质型缺水,故A正确,而B、C、D错误。
故选A。
6.水是重要的自然资源,节约用水、防治水污染应成为我们的自觉行为。下列做法错误的是( )
A.随手关闭水龙头 B.往河流里倾倒垃圾
C.农业上采用滴灌技术 D.工业废水经过处理达标后排放
【答案】B
【知识点】水资源的保护
【解析】【分析】分析各个选项中的行为是否有利于保护水资源即可。
【解答】A.随手关闭水龙头,可以节约用水,故A正确不合题意;
B.往河流里倾倒垃圾,容易造成水体污染,故B错误符合题意;
C.农业上采用滴灌技术,比灌溉和喷灌用水量大大减少,故C正确不合题意;
D.工业废水经过处理达标后排放,可以减小水体污染,故D正确不合题意。
故选B。
7.宁波是具有丰富水资源的美丽城市,下列措施不符合建设生态宁波理念的是( )
①积极推进建设农村生活污水处理系统
②在水源保护区大规模建设宾馆、山庄
③允许向各江河中排放泥浆水
④严禁停靠在姚江、奉化江的运煤、运油船舶将清洗船舱的水直接排入海中
⑤完全禁止海洋捕捞和湖、河养殖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②③⑤ D.③④⑤
【答案】C
【知识点】水资源的保护
【解析】【分析】建设生态宁波的理念核心就是保护环境,防止环境污染,据此分析判断。
【解答】①积极推进建设农村生活污水处理系统,可以减小水体污染,故①正确不合题意;
②在水源保护区大规模建设宾馆、山庄,大量的建筑垃圾会污染环境,故②错误符合题意;
③允许向各江河中排放泥浆水,会污染水源,故③错误符合题意;
④严禁停靠在姚江、奉化江的运煤、运油船舶将清洗船舱的水直接排入海中,可以防止水体污染,故④正确不合题意;
⑤完全禁止海洋捕捞和湖、河养殖,会严重影响附近渔民的生活和生产,因噎废食,故⑤错误不合题意。
故选C。
那么不符合建设生态宁波的是②③⑤。
故选C。
8.2019年3月22日是第二十七届世界水日,我国纪念2019年“世界水日”和“中国水周”活动的宣传主题为“坚持节水优先,强化水资源管理”。下列有关水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水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资源
B.水是一切生命赖以生存的自然资源
C.建造水库、清洁河道等都是强化水资源管理的有效措施
D.因为水有自净能力,因此即使农药、化肥的不合理使用也不会造成水体污染
【答案】B,C
【知识点】水资源的保护;水的组成和主要性质
【解析】【分析】根据地球上水资源的分布和保护的知识分析判断。
【解答】A.地球上储水量很大,但是淡水资源十分有限,且分布不均衡,必须节约用水,故A错误;
B.动植物体内大约60%~90%都是水,因此水是一切生命赖以生存的自然资源,故B正确;
C.建造水库、清洁河道等都是强化水资源管理的有效措施,故C正确;
D.水有自净能力是有限的,农药、化肥的不合理使用会造成水体污染,故D错误。
故选BC。
9.我国是一个缺水的国家,水资源的短缺主要表现为① 不均匀:淡水资源主要集中在 ;② 不均匀: 丰富, 欠缺。
【答案】地区分布;长江流域及以南地区;时间分配;夏季;冬季
【知识点】地球上的水体
【解析】【分析】根据我国水资源分布的特点分析解答。
【解答】我国是一个缺水的国家,水资源的短缺主要表现为:
①地区分布不均匀:淡水资源主要集中在长江流域及以南地区;
②时间分配不均匀:夏季丰富,冬季欠缺。
10.当排放到水中的污染物数量超过了水体的 ,并且造成了 和 的现象,就称为水体污染。
【答案】自净能力;危害人体健康;破坏生态环境
【知识点】水体污染和防治
【解析】【分析】根据水体污染的定义解答。
【解答】当排放到水中的污染物数量超过了水体的自净能力,并且造成了危害人体健康和破坏生态环境的现象,就称为水体污染。
二、能力提升
11.水是生命之源,既普通又宝贵。下列对水的“多”与“少”的描述错误的是( )
A.地球上水的总量多,淡水少
B.我国水资源总量多,人均水量少
C.“南水北调”工程说明南方水的储量多,北方水的储量少
D.生活中接触的纯净水多,水溶液少
【答案】D
【知识点】水资源的保护
【解析】【分析】可以从水在地球上的分布进行分析,水资源量很多,但是淡水少,且分布不均匀,自然界中的水都是混合物。
【解答】A、地球上水的总量多,但是大多是海水,淡水少,故A正确;
B、我国水资源总量多,人均水量少,故B正确;
C、在我国南方水多,北方水少,故C正确;
D、生活中接触的水大多是水的溶液,故D错误。
故答案为:D
12.农业及城市生活污水中含磷,家用洗涤剂(含磷酸钠)就是污水中磷的一个重要来源。处理污水时要不要除去磷,有以下几种意见,你认为正确的是( )
A.磷是生物的营养元素,不必除去
B.含磷的污水是很好的肥料,不必处理
C.含磷的污水排放会引起藻类增殖,使水变质,必须除去
D.磷对人无毒害,除去与否无关紧要
【答案】C
【知识点】水体污染和防治
【解析】【分析】根据水资源的保护的知识判断。
【解答】虽然磷是植物不可缺水的营养元素,但是如果土壤和植物含磷量太大,也会对人体造成伤害。尤其是含磷的污水排放会引起藻类增殖,使水变质,必须除去,故C正确,而A、B、D错误。
故选C。
13.我国东部地区人均水资源拥有量随纬度变化情况如图所示。据此信息,下列有关该地区人均水资源拥有量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低纬度地区较多 B.北纬40°附近最少
C.在空间上分布不均匀 D.随着纬度的升高而减少
【答案】D
【知识点】地球上的水体
【解析】【分析】条形图越高,说明人均水量越大;条形图越低,说明人均水量越少,据此分析判断。
【解答】A.根据图片可知,低纬度地区的条形图都比较高,即低纬度地区人均水资源拥有量较多,故A正确不合题意;
B.北纬40°时条形图的高度最小,因此北纬40°附近人均水资源拥有量最少,故B正确不合题意;
C.根据图像可知,人均水资源拥有量随纬度的不同而变化,因此在空间上分布不均匀,故C正确不合题意;
D.根据图片可知,人均水资源拥有量随着纬度的升高先减小后增大,故D错误符合题意。
故选D。
14.下列有关水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明矾可促进水中悬浮杂质的沉降
B.生活中常用蒸馏的方法降低水的硬度
C.地球上总水储量很大,水资源不会短缺
D.经自来水厂净化处理过的生活用水一定是软水
【答案】A
【知识点】地球上的水体;水的净化
【解析】【分析】(1)根据水的净化的知识分析;
(2)根据蒸馏的作用分析;
(4)根据水资源的分布情况判断;
(4)根据硬水和软水的区别分析。
【解答】A.明矾溶于水形成的胶体具有吸附性,能将水中不溶性固体杂质吸附在其表面形成大颗粒,易于沉降,故A正确;
B.生活中常用加热煮沸的方法降低水的硬度,而不是蒸馏,故B错误;
C.地球上水的总储量很大,但是淡水储量很少,且分布不均匀,有些国家和地区水资源极度匮乏,故C错误;
D.经过自来水厂处理过的生活用水,其中可溶性的物质的量并没有多大变化,因此对水的硬度没有太大影响,故D错误。
故选A。
15.“五水共治”是浙江省政府推出的环保举措,为了清理河道,某区河道管理人员使用铁圈和塑料网做成的网兜(如图)来打捞河道漂浮物,这种方法最接近( )
A.溶解 B.过滤 C.蒸馏 D.结晶
【答案】B
【知识点】过滤的原理、方法、操作及其应用
【解析】【分析】将网兜的作用与各个选项中的操作方法进行比较判断即可。
【解答】铁圈和塑料网做成的网兜相当于滤纸和漏斗,用于将不溶于水的漂浮物与水分离,这和过滤操作的效果相同,故B正确,而A、C、D错误。
故选B。
16.自然界中我们接触到的水有:①海水;②江河水;③雨水。经净化处理后的水有:④自来水;⑤矿泉水;⑥蒸馏水等。请从既科学又经济的角度分析,将各序号填在相应的横线上。
(1)水产养殖用: 。
(2)灌溉农田用: 。
(3)洗衣、洗浴用: 。
(4)洗菜、烧饭用: 。
(5)日常饮用: 。
(6)配制医疗注射液用: 。
【答案】(1)①②
(2)②③
(3)④
(4)④
(5)④⑤
(6)⑥
【知识点】水的组成和主要性质
【解析】【分析】性质决定用途,根据不同水体的特点进行分析即可。
【解答】(1)海产品用海水养殖,淡水鱼类可以用江河水养殖,因此水产养殖用①②。
(2)灌溉农田用江河水和雨水都行,故选②③;
(3)洗衣、洗浴用自来水就行,故选④;
(4)洗菜、烧饭用自来水就行,故选④;
(5)日常饮用用自来水和矿泉水,而蒸馏水过于纯净,缺乏必要的微量元素,故选④⑤。
17.地球上的淡水资源分布很不均匀。
资料一:我国部分省市年人均水量图
资料二:水资源紧缺指标
紧缺性 人均水量(m3/年)
极度缺水 <500
重度缺水 500~1000
中度缺水 1000~1700
轻度缺水 1700~3000
资料三:四城气温和降水量图
(1)资料一和资料二是我国部分省市年人均水量图和水资源紧缺指标。从空间上看我国水源分布有南多北少的特点,极度缺水的省市有 。
(2)资料三表示了广州、杭州、北京、哈尔滨四个城市气温曲线和降水量柱状图,其中能代表北京的是 (填字母)。
【答案】(1)河北、北京
(2)B
【知识点】地球上的水体
【解析】【分析】(1)条形图的高度越小,人均水量越少,据此分析解答;
(2)根据北京地区的气温和降水特点分析判断即可。
【解答】(1)根据表格和图像可知,河北和北京两地,年人均水量都在500m3以下,属于极度缺水的省市;
(2)北京地区,1月份气温大约在-10℃左右,7月份气温大约在30℃左右,且夏季降水量大,几乎占全年降水的绝大部分,因此能代表北京的是B。
18.如图是各大洲多年平均年径流量示意图,请据图回答:
(1)大洋洲多年平均年径流量是 ,亚洲多年平均年径流量是 。
(2)该图说明水资源最丰富的是 ,最缺乏的是 。
(3)此图说明水循环活动最活跃的地区是 。
(4)该图说明水资源在地球上的分布是 的。
【答案】(1)2千立方千米;13千立方千米
(2)亚洲;大洋洲
(3)亚洲
(4)不均衡
【知识点】地球上的水体
【解析】【分析】(1)根据条形图分析解答;
(2)柱形图越高,说明年平均降水量越多;柱形图越低,说明年平均净水量越少。
(3)水循环活动最活跃的地方全年降水量肯定最大,据此分析解答;
(4)根据图像分析全球的水资源是否分布均衡即可。
【解答】(1)大洋洲多年平均年径流量是2千立方千米,亚洲多年平均年径流量是13立方千米。
(2)条形图中最高的是亚洲,最低的是大洋洲,那么水资源最丰富的是亚洲,最缺乏的是大洋洲。
(3)亚洲的年平均降水量最大,因此水循环活动最活跃的地区是亚洲。
(4)该图说明水资源在地球上的分布是不均衡的。
二一教育在线组卷平台(zujuan.21cnjy.com)自动生成 1 / 1登录二一教育在线组卷平台 助您教考全无忧
华师大版初中科学七年级下学期 1.6水资源的利用和保护 同步练习
一、夯实基础
1.由于利用和保护不当,在不久的将来可能引起深刻的社会危机的是( )
A.煤 B.石油 C.淡水 D.金矿
2.环境保护是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下列做法不利于环境保护的是( )
A.提倡使用含磷洗衣粉 B.农业生产中合理使用化肥
C.提倡使用节能技术和节能产品 D.尽量乘公交车或骑自行车出行
3.下列做法有利于保护水资源的是( )
A.生活污水直接排放 B.生活中节约用水
C.大量开采使用地下水 D.大量使用化肥和农药
4.下列有关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我国水资源十分丰富,分布也十分均衡
B.净化水程度最高的方法是蒸馏
C.水是一种常见的溶剂
D.为爱护水资源,既要节约用水,又要防止水污染
5.上海被列为36个水质型缺水城市之一,并被联合国预测为21世纪洁净水严重缺乏的世界六大城市之一。造成水质型缺水的主要原因是( )
A.河流上游水源污染较严重 B.淡水资源短缺
C.降雨量不均衡 D.取水点远离城市
6.水是重要的自然资源,节约用水、防治水污染应成为我们的自觉行为。下列做法错误的是( )
A.随手关闭水龙头 B.往河流里倾倒垃圾
C.农业上采用滴灌技术 D.工业废水经过处理达标后排放
7.宁波是具有丰富水资源的美丽城市,下列措施不符合建设生态宁波理念的是( )
①积极推进建设农村生活污水处理系统
②在水源保护区大规模建设宾馆、山庄
③允许向各江河中排放泥浆水
④严禁停靠在姚江、奉化江的运煤、运油船舶将清洗船舱的水直接排入海中
⑤完全禁止海洋捕捞和湖、河养殖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②③⑤ D.③④⑤
8.2019年3月22日是第二十七届世界水日,我国纪念2019年“世界水日”和“中国水周”活动的宣传主题为“坚持节水优先,强化水资源管理”。下列有关水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水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资源
B.水是一切生命赖以生存的自然资源
C.建造水库、清洁河道等都是强化水资源管理的有效措施
D.因为水有自净能力,因此即使农药、化肥的不合理使用也不会造成水体污染
9.我国是一个缺水的国家,水资源的短缺主要表现为① 不均匀:淡水资源主要集中在 ;② 不均匀: 丰富, 欠缺。
10.当排放到水中的污染物数量超过了水体的 ,并且造成了 和 的现象,就称为水体污染。
二、能力提升
11.水是生命之源,既普通又宝贵。下列对水的“多”与“少”的描述错误的是( )
A.地球上水的总量多,淡水少
B.我国水资源总量多,人均水量少
C.“南水北调”工程说明南方水的储量多,北方水的储量少
D.生活中接触的纯净水多,水溶液少
12.农业及城市生活污水中含磷,家用洗涤剂(含磷酸钠)就是污水中磷的一个重要来源。处理污水时要不要除去磷,有以下几种意见,你认为正确的是( )
A.磷是生物的营养元素,不必除去
B.含磷的污水是很好的肥料,不必处理
C.含磷的污水排放会引起藻类增殖,使水变质,必须除去
D.磷对人无毒害,除去与否无关紧要
13.我国东部地区人均水资源拥有量随纬度变化情况如图所示。据此信息,下列有关该地区人均水资源拥有量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低纬度地区较多 B.北纬40°附近最少
C.在空间上分布不均匀 D.随着纬度的升高而减少
14.下列有关水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明矾可促进水中悬浮杂质的沉降
B.生活中常用蒸馏的方法降低水的硬度
C.地球上总水储量很大,水资源不会短缺
D.经自来水厂净化处理过的生活用水一定是软水
15.“五水共治”是浙江省政府推出的环保举措,为了清理河道,某区河道管理人员使用铁圈和塑料网做成的网兜(如图)来打捞河道漂浮物,这种方法最接近( )
A.溶解 B.过滤 C.蒸馏 D.结晶
16.自然界中我们接触到的水有:①海水;②江河水;③雨水。经净化处理后的水有:④自来水;⑤矿泉水;⑥蒸馏水等。请从既科学又经济的角度分析,将各序号填在相应的横线上。
(1)水产养殖用: 。
(2)灌溉农田用: 。
(3)洗衣、洗浴用: 。
(4)洗菜、烧饭用: 。
(5)日常饮用: 。
(6)配制医疗注射液用: 。
17.地球上的淡水资源分布很不均匀。
资料一:我国部分省市年人均水量图
资料二:水资源紧缺指标
紧缺性 人均水量(m3/年)
极度缺水 <500
重度缺水 500~1000
中度缺水 1000~1700
轻度缺水 1700~3000
资料三:四城气温和降水量图
(1)资料一和资料二是我国部分省市年人均水量图和水资源紧缺指标。从空间上看我国水源分布有南多北少的特点,极度缺水的省市有 。
(2)资料三表示了广州、杭州、北京、哈尔滨四个城市气温曲线和降水量柱状图,其中能代表北京的是 (填字母)。
18.如图是各大洲多年平均年径流量示意图,请据图回答:
(1)大洋洲多年平均年径流量是 ,亚洲多年平均年径流量是 。
(2)该图说明水资源最丰富的是 ,最缺乏的是 。
(3)此图说明水循环活动最活跃的地区是 。
(4)该图说明水资源在地球上的分布是 的。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C
【知识点】水资源的保护
【解析】【分析】根据资源的利用和保护分析。
【解答】煤和石油,都是不可再生能源,由于其储量有限且对环境污染严重,现已经引起国家的高度重视,并采取了强有力保护措施,并不断的开发新能源,故A、B不合题意;
淡水资源储量是否有限,但是大多数人都没有感觉到缺水带来的严重后果,浪费和污染情况十分严重,故C符合题意;
金矿是国家的重要资源,国家早就采取了有效的保护措施,故D不合题意。
故选C。
2.【答案】A
【知识点】环保与节能措施
【解析】【分析】根据环境污染和保护的知识判断。
【解答】A.提倡使用含磷洗衣粉,会对地下水源、土壤和农作物造成污染,故A符合题意;
B.农业生产中合理使用化肥,既保证了农作物的产量,也降低了污染程度,故B不合题意;
C.提倡使用节能技术和节能产品,可以节约能源,故C不合题意;
D.尽量乘公交车或骑自行车出行,可以减小汽油等化石能源的消耗,减小空气污染,故D不合题意。
故选A。
3.【答案】B
【知识点】水资源的保护
【解析】【分析】保护水资源,就是节约用水,防止水体污染,据此判断即可。
【解答】A.生活污水直接排放,会造成地下水源污染,故A不合题意;
B.生活中节约用水,防止用水浪费,可以保护水资源,故B符合题意;
C.大量开采使用地下水,会加大水资源浪费,甚至引起地面塌陷,故C不合题意;
D.大量使用化肥和农药,会造成水体污染、土壤污染和农作物污染,故D不合题意。
故选B。
4.【答案】A
【知识点】地球上的水体;水资源的保护;水的净化
【解析】【分析】(1)根据我国水资源的分布特点判断;
(2)蒸馏是先让水吸热汽化,再让水蒸气放热液化,因此几乎可以将杂质全部去除,因此净化程度最高;
(3)水里可以溶解很多的物质;
(4)根据保护水资源的方法分析。
【解答】A.我国水资源十分匮乏,且在时间和空间上分布十分不平衡,故A错误符合题意;
B.净化水程度最高的方法是蒸馏,故B正确不合题意;
C.水是一种常见的溶剂,故C正确不合题意;
D.为爱护水资源,既要节约用水,又要防止水污染,故D正确不合题意。
故选A。
5.【答案】A
【知识点】水资源的保护
【解析】【分析】水质性缺水不是水量不足,也不是供水工程滞后,而是大量排放的废污水造成淡水资源受污染而短缺的现象。水质性缺水往往发生在丰水区,是沿海经济发达地区共同面临的难题,据此分析判断。
【解答】上海周边水资源十分丰富、全年降水量充足,且取水点十分靠近城市,但是由于河流上游水源污染比较严重,造成可供利用的淡水资源十分有限,造成水质型缺水,故A正确,而B、C、D错误。
故选A。
6.【答案】B
【知识点】水资源的保护
【解析】【分析】分析各个选项中的行为是否有利于保护水资源即可。
【解答】A.随手关闭水龙头,可以节约用水,故A正确不合题意;
B.往河流里倾倒垃圾,容易造成水体污染,故B错误符合题意;
C.农业上采用滴灌技术,比灌溉和喷灌用水量大大减少,故C正确不合题意;
D.工业废水经过处理达标后排放,可以减小水体污染,故D正确不合题意。
故选B。
7.【答案】C
【知识点】水资源的保护
【解析】【分析】建设生态宁波的理念核心就是保护环境,防止环境污染,据此分析判断。
【解答】①积极推进建设农村生活污水处理系统,可以减小水体污染,故①正确不合题意;
②在水源保护区大规模建设宾馆、山庄,大量的建筑垃圾会污染环境,故②错误符合题意;
③允许向各江河中排放泥浆水,会污染水源,故③错误符合题意;
④严禁停靠在姚江、奉化江的运煤、运油船舶将清洗船舱的水直接排入海中,可以防止水体污染,故④正确不合题意;
⑤完全禁止海洋捕捞和湖、河养殖,会严重影响附近渔民的生活和生产,因噎废食,故⑤错误不合题意。
故选C。
那么不符合建设生态宁波的是②③⑤。
故选C。
8.【答案】B,C
【知识点】水资源的保护;水的组成和主要性质
【解析】【分析】根据地球上水资源的分布和保护的知识分析判断。
【解答】A.地球上储水量很大,但是淡水资源十分有限,且分布不均衡,必须节约用水,故A错误;
B.动植物体内大约60%~90%都是水,因此水是一切生命赖以生存的自然资源,故B正确;
C.建造水库、清洁河道等都是强化水资源管理的有效措施,故C正确;
D.水有自净能力是有限的,农药、化肥的不合理使用会造成水体污染,故D错误。
故选BC。
9.【答案】地区分布;长江流域及以南地区;时间分配;夏季;冬季
【知识点】地球上的水体
【解析】【分析】根据我国水资源分布的特点分析解答。
【解答】我国是一个缺水的国家,水资源的短缺主要表现为:
①地区分布不均匀:淡水资源主要集中在长江流域及以南地区;
②时间分配不均匀:夏季丰富,冬季欠缺。
10.【答案】自净能力;危害人体健康;破坏生态环境
【知识点】水体污染和防治
【解析】【分析】根据水体污染的定义解答。
【解答】当排放到水中的污染物数量超过了水体的自净能力,并且造成了危害人体健康和破坏生态环境的现象,就称为水体污染。
11.【答案】D
【知识点】水资源的保护
【解析】【分析】可以从水在地球上的分布进行分析,水资源量很多,但是淡水少,且分布不均匀,自然界中的水都是混合物。
【解答】A、地球上水的总量多,但是大多是海水,淡水少,故A正确;
B、我国水资源总量多,人均水量少,故B正确;
C、在我国南方水多,北方水少,故C正确;
D、生活中接触的水大多是水的溶液,故D错误。
故答案为:D
12.【答案】C
【知识点】水体污染和防治
【解析】【分析】根据水资源的保护的知识判断。
【解答】虽然磷是植物不可缺水的营养元素,但是如果土壤和植物含磷量太大,也会对人体造成伤害。尤其是含磷的污水排放会引起藻类增殖,使水变质,必须除去,故C正确,而A、B、D错误。
故选C。
13.【答案】D
【知识点】地球上的水体
【解析】【分析】条形图越高,说明人均水量越大;条形图越低,说明人均水量越少,据此分析判断。
【解答】A.根据图片可知,低纬度地区的条形图都比较高,即低纬度地区人均水资源拥有量较多,故A正确不合题意;
B.北纬40°时条形图的高度最小,因此北纬40°附近人均水资源拥有量最少,故B正确不合题意;
C.根据图像可知,人均水资源拥有量随纬度的不同而变化,因此在空间上分布不均匀,故C正确不合题意;
D.根据图片可知,人均水资源拥有量随着纬度的升高先减小后增大,故D错误符合题意。
故选D。
14.【答案】A
【知识点】地球上的水体;水的净化
【解析】【分析】(1)根据水的净化的知识分析;
(2)根据蒸馏的作用分析;
(4)根据水资源的分布情况判断;
(4)根据硬水和软水的区别分析。
【解答】A.明矾溶于水形成的胶体具有吸附性,能将水中不溶性固体杂质吸附在其表面形成大颗粒,易于沉降,故A正确;
B.生活中常用加热煮沸的方法降低水的硬度,而不是蒸馏,故B错误;
C.地球上水的总储量很大,但是淡水储量很少,且分布不均匀,有些国家和地区水资源极度匮乏,故C错误;
D.经过自来水厂处理过的生活用水,其中可溶性的物质的量并没有多大变化,因此对水的硬度没有太大影响,故D错误。
故选A。
15.【答案】B
【知识点】过滤的原理、方法、操作及其应用
【解析】【分析】将网兜的作用与各个选项中的操作方法进行比较判断即可。
【解答】铁圈和塑料网做成的网兜相当于滤纸和漏斗,用于将不溶于水的漂浮物与水分离,这和过滤操作的效果相同,故B正确,而A、C、D错误。
故选B。
16.【答案】(1)①②
(2)②③
(3)④
(4)④
(5)④⑤
(6)⑥
【知识点】水的组成和主要性质
【解析】【分析】性质决定用途,根据不同水体的特点进行分析即可。
【解答】(1)海产品用海水养殖,淡水鱼类可以用江河水养殖,因此水产养殖用①②。
(2)灌溉农田用江河水和雨水都行,故选②③;
(3)洗衣、洗浴用自来水就行,故选④;
(4)洗菜、烧饭用自来水就行,故选④;
(5)日常饮用用自来水和矿泉水,而蒸馏水过于纯净,缺乏必要的微量元素,故选④⑤。
17.【答案】(1)河北、北京
(2)B
【知识点】地球上的水体
【解析】【分析】(1)条形图的高度越小,人均水量越少,据此分析解答;
(2)根据北京地区的气温和降水特点分析判断即可。
【解答】(1)根据表格和图像可知,河北和北京两地,年人均水量都在500m3以下,属于极度缺水的省市;
(2)北京地区,1月份气温大约在-10℃左右,7月份气温大约在30℃左右,且夏季降水量大,几乎占全年降水的绝大部分,因此能代表北京的是B。
18.【答案】(1)2千立方千米;13千立方千米
(2)亚洲;大洋洲
(3)亚洲
(4)不均衡
【知识点】地球上的水体
【解析】【分析】(1)根据条形图分析解答;
(2)柱形图越高,说明年平均降水量越多;柱形图越低,说明年平均净水量越少。
(3)水循环活动最活跃的地方全年降水量肯定最大,据此分析解答;
(4)根据图像分析全球的水资源是否分布均衡即可。
【解答】(1)大洋洲多年平均年径流量是2千立方千米,亚洲多年平均年径流量是13立方千米。
(2)条形图中最高的是亚洲,最低的是大洋洲,那么水资源最丰富的是亚洲,最缺乏的是大洋洲。
(3)亚洲的年平均降水量最大,因此水循环活动最活跃的地区是亚洲。
(4)该图说明水资源在地球上的分布是不均衡的。
二一教育在线组卷平台(zujuan.21cnjy.com)自动生成 1 /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