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师大版初中科学七年级下学期 1.1 地球上的水 ?

文档属性

名称 华师大版初中科学七年级下学期 1.1 地球上的水 ?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38.9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21-02-24 15:02:05

文档简介

登录二一教育在线组卷平台 助您教考全无忧
华师大版初中科学七年级下学期 1.1 地球上的水
一、夯实基础
1.下列对水的认识错误的是(  )
A.地球上大部分的水是以液态形式存在的
B.水是人类宝贵的自然资源
C.水资源不足,将成为一个严重的社会危机
D.陆地上的水都是淡水
【答案】D
【知识点】地球上的水体;水资源的保护
【解析】【分析】水是由氢、氧两种元素组成的无机物,无毒。在常温常压下为无色无味的透明液体,被称为人类生命的源泉。水,包括天然水(河流、湖泊、大气水、海水、地下水等){含杂质},蒸馏水是纯净水,人工制水(通过化学反应使氢氧原子结合得到的水)。水是地球上最常见的物质之一,是包括无机化合、人类在内所有生命生存的重要资源,也是生物体最重要的组成部分。水在生命演化中起到了重要作用。
【解答】
A、地球上大部分的水是以液态形式存在的,海洋水是液态占 96.53%,正确,A错误;
B、水是人类宝贵的自然资源,生命离不开水,生产、生活离不开水,正确,B错误;
C、水资源不足,将成为一个严重的社会危机,人类的生产、生活离不开水,正确,C错误;
D、陆地上的水都是淡水,陆地上有咸水湖,所以陆地上的水都是淡水的认识是错误的,D正确。
故选D
2.下列关于陆地水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陆地水取之不尽,用之不竭,浪费点没关系
B.冰川和地下水不属于陆地水
C.陆地水中最多的是河水
D.陆地水通过水循环运动,才能不断得到补充
【答案】D
【知识点】地球上的水体
【解析】【分析】根据陆地水的知识分析判断。
【解答】A.陆地水只占地球水体资源的很小一部分,储量是否有限,故A错误;
B.冰川和地下水属于陆地水,故B错误;
C.陆地水中最多的是冰川水,故C错误;
D.陆地水通过水循环运动,才能不断得到补充,故D正确。
故选D。
3.下列有关水对生命的作用,错误的是(  )
A.最早的生命出现在海洋
B.不同植物体内的含水量是不同的
C.人偶尔摄入较多的水对身体有害
D.一般动物体内的含水量高于植物
【答案】C
【知识点】水分进入植物体内的途径;地球上的水体
【解析】【分析】根据生物体内水的作用判断。
【解答】A.最早的生命出现在海洋,故A正确不合题意;
B.不同植物体内的含水量是不同的,故B正确不合题意;
C.人偶尔摄入较多的水后,会通过排汗和新陈代谢排出体外,对人体无害,故C错误符合题意;
D.一般动物体内的含水量高于植物,故D正确不合题意。
故选C。
4.下列属于人类可利用的淡水资源的是(  )
①冰川水 ②浅层地下水 ③深层地下水
④江河水 ⑤湖泊水 ⑥海水
A.①②④ B.②④⑤ C.②④⑥ D.③④⑤
【答案】B
【知识点】地球上的水体
【解析】【分析】根据水资源的分布和利用的知识判断。
【解答】冰川水主要集中在两极地区,深层地下水开采难度很大,海水不能直接利用,故①③⑥几乎不能被人类利用;浅层地下水、江河水和湖泊水,是人类可以利用的淡水,故②④⑤正确。
故选B。
5.下列是水循环中的几个环节,“百川归海”描述的环节是(  )
A.蒸发 B.蒸腾 C.径流 D.降水
【答案】C
【知识点】水循环
【解析】【分析】水循环的主要环节:主要有蒸发(包括植物蒸腾)、水汽输送、降水、下渗、地表径流和地下径流,据此分析解答。
【解答】“百川归海”,描述的是陆地上的水都流向大海,其实就是水循环中的地表径流和地下径流,故C正确,而A、B、D错误。
故选C。
6.水是最常见的物质,下面是某同学对水的认识,你认为正确的是(  )
①在有水的环境里才可能有生命 ②水是生物生存所需的最基本物质 ③水生植物的含水量可达90%以上 ④人体的含水量约占体重的60%
A.①②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答案】D
【知识点】地球上的水体
【解析】【分析】根据有关水的知识分析判断。
【解答】①生物体需要水参与身体的新陈代谢,只有在有水的环境里才可能有生命,故①正确;
②生物体的60%-90%都是水分,水是生物生存所需的最基本物质,故②正确;
③水生植物的含水量可达90%以上,故③正确;
④人体的含水量约占体重的60%,故④正确。
那么正确的是①②③④。
故选D。
7.每年的6月8日是“世界海洋日”,设立海洋日是呼吁全人类共同关注、保护海洋。海洋拥有丰富的水资源,占了地球上全部水量的   ,但海水不能直接饮用,也不能用于灌溉,因为海水中含有大量的   。
【答案】96.5%;盐类物质
【知识点】地球上的水体
【解析】【分析】根据地球上水体分布的知识和海水的组成解答即可。
【解答】每年的6月8日是“世界海洋日”,设立海洋日是呼吁全人类共同关注、保护海洋。海洋拥有丰富的水资源,占了地球上全部水量的96.5%,但海水不能直接饮用,也不能用于灌溉,因为海水中含有大量的盐类物质。
8.地球上的水以各种不同的形式分布于   、   、   、   中。   占比最大,   约占地球上所有水量的3.5%,而其中的淡水资源更少。在这些宝贵的淡水资源中,绝大多数是人类目前还不易利用的   和   。可以被人类利用的淡水存在于   和   中,它们仅占地球上全部淡水资源的0.3%。
【答案】海洋;陆地;大气;生物体;海洋水;陆地水;冰川;岩层深处的地下水;河流湖泊;沼泽土壤
【知识点】地球上的水体
【解析】【分析】根据地球上水资源的分布知识解答。
【解答】地球上的水以各种不同的形式分布于海洋、陆地、大气、生物体中。海洋水占比最大,陆地水约占地球上所有水量的3.5%,而其中的淡水资源更少。在这些宝贵的淡水资源中,绝大多数是人类目前还不易利用的冰川和岩层深处的地下水。可以被人类利用的淡水存在于河流湖泊和沼泽土壤中,它们仅占地球上全部淡水资源的0.3%。
9.阅读水循环示意图,完成下列问题。
(1)图中序号的含义:
①   ;②水汽输送;③   ;④地表径流;⑤下渗;⑥地下径流;⑦降水;⑧植物蒸腾和蒸发。
(2)内陆地区大气中的水汽主要来自   。
【答案】(1)海面蒸发;降水
(2)陆地上水的蒸发和植物的蒸腾作用
【知识点】水循环
【解析】【分析】(1)水循环的主要环节:主要有蒸发(包括植物蒸腾)、水汽输送、降水、下渗、地表径流和地下径流,据此分析解答;
(2)陆地上的地表水蒸发和植物的蒸腾作用,是大气中水蒸气的主要来源。
【解答】(1)图中序号的含义:①海面蒸发;②水汽输送;③降水;④地表径流;⑤下渗;⑥地下径流;⑦降水;⑧植物蒸腾和蒸发。
(2)内陆地区大气中的水汽主要来自:陆地上水的蒸发和植物的蒸腾作用。
二、能力提升
10.下列现象中不能说明大气中有水的是(  )
A.拆封的薯片放几天后会变软
B.从冰箱中拿出的冷饮瓶表面出现水珠
C.沸腾的热水壶口喷出白雾
D.秋天的清晨草上形成露水
【答案】C
【知识点】地球上的水体
【解析】【分析】分析各个选项中包含的原理,哪个与大气中有水无关,哪个就是正确选项。
【解答】A.拆封的薯片放几天后会变软,是因为吸收了空气中的水分,故A不合题意;
B.从冰箱中拿出的冷饮瓶表面出现水珠,是空气中的水蒸气在瓶子表面放热液化而成的小水珠,故B不合题意;
C.沸腾的热水壶口喷出白雾,这是水壶里的水受热后汽化而成的水蒸气,然后遇冷液化成的小水珠,不能证明空气中有水蒸气,故C符合题意;
D.秋天的清晨草上形成露水,是空气中的水蒸气放热液化而成的小水珠,故D不合题意。
故选C。
11.大型水库建成后对水循环各环节会造成一定的影响,下列对该影响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库区下渗加强,周边地下水位上升
B.库区水汽蒸发增加,周边空气湿度增加
C.库区降水会减少
D.可以调节库区下游河流的径流量
【答案】C
【知识点】水循环
【解析】【分析】根据水循环的知识分析判断。
【解答】A.库区下渗加强,那么水库里的水会进入地下水,从而使周边地下水位上升,故A正确不合题意;
B.库区水汽蒸发增加,周边空气湿度增加,故B正确不合题意;
C.库区建成后,水库里的水会大量进入空气,从而形成降雨,因此降水会增加,故C错误符合题意;
D.可以调节库区下游河流的径流量,故D正确不合题意。
故选C。
12.近几年来世界上感到水源不足的国家明显增多,其主要原因可能是(  )
A.温室效应导致全球变暖,蒸发加剧
B.森林被大量砍伐,森林调节气候的作用减弱
C.人口增加、工农业发展导致需水量大增
D.水资源的数量是有限的,用一点就少一点
【答案】C
【知识点】水资源的保护
【解析】【分析】对各个选项进行分析,凡是浪费水资源的都是正确选项。
【解答】A.温室效应导致全球变暖,即使对蒸发产生较大影响,也会相应增加降雨,不会引起水资源不足,故A错误;
B.森林调节气候的作用主要是依靠蒸发,降低周边的温度,而对水资源的总量不会产生影响,故B错误;
C.人口增加、工农业发展导致需水量大增,这是造成水源不足的主要原因,故C正确;
D.水资源的数量是有限的,用一点就少一点,这不是近几年造成水源不足的主要原因,故D错误。
故选C。
13.不同水分条件下的生命体为适应当地水分供给特点,往往会形成特定的行为特点和生理结构特点。下列结构特点是为了适应长期在水分过多环境中生活的是(  )
A.仙人掌的叶刺 B.热带树木树茎上长出气生根
C.骆驼的驼峰 D.昆虫表面的外骨骼
【答案】B
【知识点】生物对环境的适应和影响
【解析】【分析】生物体的形态结构都是与其生活环境相适应的,生物必须适应环境才能生存,它的形态结构和生活方式都与其生存环境相适应。
【解答】A.沙漠中的仙人掌,叶片退化成刺,可以降低蒸腾作用,减少水分的散失,适应干旱缺水的沙漠环境,故A不合题意;
B.生活在海水中的红树植物根部有许多露出水面的气生根,直接呼吸空气,由于长期生活在水分过多环境中形成的,故B符合题意;
C.骆驼生活在沙漠地区,它的驼峰内储存有大量的水分,是为了适应沙漠长期缺水的环境而形成的,故C不合题意;
D.昆虫的外骨骼有支撑作用,可以保护体内的器官等,与水分无关,故D不合题意。
故选B。
14.下列四个地区,水循环最为活跃的是(  )
A.长江中下游地区 B.长江、黄河发源地区
C.新疆沙漠地区 D.南极冰川地区
【答案】A
【知识点】水循环
【解析】【分析】水循环活跃的地方肯定水源丰富,据此分析判断,
【解答】A.长江中下游地区是入海口,海水不断注入海洋,而且年降水量在1000毫米以上,而且经常下雨,海陆循环比较活跃,故A正确;
B.长江黄河发源地区是在青藏高原上,降水稀少,只有在夏季融水量才会增多,故B错误;
C.新疆沙漠地区是温带大陆性气候,干旱少雨,温差大,距海洋远,水循环十分缓慢,故C错误;
D.南极的冰川水更新达上千年,而且南极地区年降水量不足200毫米,故D错误。
故选A。
15.2019年第9号台风“利奇马”于8月10日1时45分左右于浙江温岭登陆。在如图所示的水循环模式中最能代表台风登陆过程的是(  )
A.①③ B.②③ C.③④ D.③⑤
【答案】B
【知识点】水循环
【解析】【分析】水循环包括:海上内循环、陆上内循环和海陆间循环。水循环的环节有:蒸发和植物蒸腾、水汽输送、降水、下渗、地表径流和地下径流等。海陆间循环环节有:蒸发和植物蒸腾、水汽输送、降水、下渗、地表径流和地下径流,据此分析判断。
【解答】图中的①⑦是蒸发,②是水汽输送,③⑥是降水,④是地表径流,⑤是地下径流,台风来自海洋,通过水汽输送到达陆地,形成降水,因此最能代表台风登陆过程的是水汽输送和将水,即②③。
故选B。
16.根据水循环的观念,下列判断“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的字面含义正确的是(  )
选项 “黄河之水天上来” “奔流到海不复回”
A 正确 正确
B 正确 错误
C 错误 正确
D 错误 错误
A.A B.B C.C D.D
【答案】B
【知识点】水循环
【解析】【分析】水循环的环节有:蒸发和植物蒸腾、水汽输送、降水、下渗、地表径流和地下径流等,据此分析判断。
【解答】“黄河之水天上来”,其实就是描述的水循环中的降水环节,因此是正确的;“而奔流到海不复回”,描述的是水一旦流入大海就不会再回来了,其实海水可以通过蒸发形成 云,云在风的作用下向内地进行水汽输送,最后形成降雨,这样水就回到了内陆,因此是错误的。
故选B。
17.空气中是有水的,我们用相对湿度来描述空气中的含水量。以下是关于相对湿度的资料:
①若1m3的空气能容纳水蒸气8g,而实际容纳了4g,则相对湿度为50%。
②相对湿度越大,水蒸发得越慢。
如图,其中一温度计液泡由浸透水的布料覆盖(湿球温度计),另一温度计的液泡直接暴露在空气中(干球温度计),利用两温度计的示数及表中数据可得当时的相对湿度。
干、湿球温度计示数差(℃) 相对湿度(%) 干球温度计示数(℃) 1 2 3
14 89 79 69
16 90 80 71
18 91 81 72
20 91 82 74
(1)干球温度计示数为16℃,湿球温度计示数(如图)为   ℃。从表中推算出此时相对湿度是   %。
(2)根据表中数据归纳“当湿球温度计与干球温度计示数差为3℃时,相对湿度与干球温度计测得的温度的关系”:   。
(3)湿衣服晾干的过程中,衣服中的水分去了哪里?试分析相对湿度对湿衣服被晾干的快慢有什么影响?   。
【答案】(1)14;80
(2)当湿球温度计与干球温度计示数差为3℃时,干球温度计测得的温度越高,相对湿度越大
(3)湿衣服中的水分进入了空气中;相对湿度越大,空气中能继续容纳的水蒸气就越少,湿衣服被晾干得就越慢
【知识点】温度及温度的测量
【解析】【分析】(1)根据图片确定温度计的分度值,然后根据液面位置读出示数。接下来计算出干湿温度计的示数之差,然后从表格中找到对应的空气湿度即可;
(2)根据表格数据分析即可;
(3)水吸热后由液态变成气态的水蒸气,进入空气中。空气的相对湿度越大,说明空气中存在的水蒸气越多,自然能够进入的水蒸气就越少,因此蒸发越缓慢。
【解答】(1)由图可知,温度计的分度值为1℃,液柱在10℃以上第4条刻度处,则温度为14℃。由表格中信息可知,干球温度计示数为16℃,且示数差为2℃时,空气湿度为80%。
(2)当湿球温度计与干球温度计示数差为3℃时,干球温度计示数由14℃升高到20℃,相对湿度由69%升高到74%,说明干球温度计测得的温度越高,相对湿度越大。
(3)湿衣服中的水分进入了空气中;相对湿度越大,空气中能继续容纳的水蒸气就越少,湿衣服被晾干得就越慢。
二一教育在线组卷平台(zujuan.21cnjy.com)自动生成 1 / 1登录二一教育在线组卷平台 助您教考全无忧
华师大版初中科学七年级下学期 1.1 地球上的水
一、夯实基础
1.下列对水的认识错误的是(  )
A.地球上大部分的水是以液态形式存在的
B.水是人类宝贵的自然资源
C.水资源不足,将成为一个严重的社会危机
D.陆地上的水都是淡水
2.下列关于陆地水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陆地水取之不尽,用之不竭,浪费点没关系
B.冰川和地下水不属于陆地水
C.陆地水中最多的是河水
D.陆地水通过水循环运动,才能不断得到补充
3.下列有关水对生命的作用,错误的是(  )
A.最早的生命出现在海洋
B.不同植物体内的含水量是不同的
C.人偶尔摄入较多的水对身体有害
D.一般动物体内的含水量高于植物
4.下列属于人类可利用的淡水资源的是(  )
①冰川水 ②浅层地下水 ③深层地下水
④江河水 ⑤湖泊水 ⑥海水
A.①②④ B.②④⑤ C.②④⑥ D.③④⑤
5.下列是水循环中的几个环节,“百川归海”描述的环节是(  )
A.蒸发 B.蒸腾 C.径流 D.降水
6.水是最常见的物质,下面是某同学对水的认识,你认为正确的是(  )
①在有水的环境里才可能有生命 ②水是生物生存所需的最基本物质 ③水生植物的含水量可达90%以上 ④人体的含水量约占体重的60%
A.①②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7.每年的6月8日是“世界海洋日”,设立海洋日是呼吁全人类共同关注、保护海洋。海洋拥有丰富的水资源,占了地球上全部水量的   ,但海水不能直接饮用,也不能用于灌溉,因为海水中含有大量的   。
8.地球上的水以各种不同的形式分布于   、   、   、   中。   占比最大,   约占地球上所有水量的3.5%,而其中的淡水资源更少。在这些宝贵的淡水资源中,绝大多数是人类目前还不易利用的   和   。可以被人类利用的淡水存在于   和   中,它们仅占地球上全部淡水资源的0.3%。
9.阅读水循环示意图,完成下列问题。
(1)图中序号的含义:
①   ;②水汽输送;③   ;④地表径流;⑤下渗;⑥地下径流;⑦降水;⑧植物蒸腾和蒸发。
(2)内陆地区大气中的水汽主要来自   。
二、能力提升
10.下列现象中不能说明大气中有水的是(  )
A.拆封的薯片放几天后会变软
B.从冰箱中拿出的冷饮瓶表面出现水珠
C.沸腾的热水壶口喷出白雾
D.秋天的清晨草上形成露水
11.大型水库建成后对水循环各环节会造成一定的影响,下列对该影响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库区下渗加强,周边地下水位上升
B.库区水汽蒸发增加,周边空气湿度增加
C.库区降水会减少
D.可以调节库区下游河流的径流量
12.近几年来世界上感到水源不足的国家明显增多,其主要原因可能是(  )
A.温室效应导致全球变暖,蒸发加剧
B.森林被大量砍伐,森林调节气候的作用减弱
C.人口增加、工农业发展导致需水量大增
D.水资源的数量是有限的,用一点就少一点
13.不同水分条件下的生命体为适应当地水分供给特点,往往会形成特定的行为特点和生理结构特点。下列结构特点是为了适应长期在水分过多环境中生活的是(  )
A.仙人掌的叶刺 B.热带树木树茎上长出气生根
C.骆驼的驼峰 D.昆虫表面的外骨骼
14.下列四个地区,水循环最为活跃的是(  )
A.长江中下游地区 B.长江、黄河发源地区
C.新疆沙漠地区 D.南极冰川地区
15.2019年第9号台风“利奇马”于8月10日1时45分左右于浙江温岭登陆。在如图所示的水循环模式中最能代表台风登陆过程的是(  )
A.①③ B.②③ C.③④ D.③⑤
16.根据水循环的观念,下列判断“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的字面含义正确的是(  )
选项 “黄河之水天上来” “奔流到海不复回”
A 正确 正确
B 正确 错误
C 错误 正确
D 错误 错误
A.A B.B C.C D.D
17.空气中是有水的,我们用相对湿度来描述空气中的含水量。以下是关于相对湿度的资料:
①若1m3的空气能容纳水蒸气8g,而实际容纳了4g,则相对湿度为50%。
②相对湿度越大,水蒸发得越慢。
如图,其中一温度计液泡由浸透水的布料覆盖(湿球温度计),另一温度计的液泡直接暴露在空气中(干球温度计),利用两温度计的示数及表中数据可得当时的相对湿度。
干、湿球温度计示数差(℃) 相对湿度(%) 干球温度计示数(℃) 1 2 3
14 89 79 69
16 90 80 71
18 91 81 72
20 91 82 74
(1)干球温度计示数为16℃,湿球温度计示数(如图)为   ℃。从表中推算出此时相对湿度是   %。
(2)根据表中数据归纳“当湿球温度计与干球温度计示数差为3℃时,相对湿度与干球温度计测得的温度的关系”:   。
(3)湿衣服晾干的过程中,衣服中的水分去了哪里?试分析相对湿度对湿衣服被晾干的快慢有什么影响?   。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D
【知识点】地球上的水体;水资源的保护
【解析】【分析】水是由氢、氧两种元素组成的无机物,无毒。在常温常压下为无色无味的透明液体,被称为人类生命的源泉。水,包括天然水(河流、湖泊、大气水、海水、地下水等){含杂质},蒸馏水是纯净水,人工制水(通过化学反应使氢氧原子结合得到的水)。水是地球上最常见的物质之一,是包括无机化合、人类在内所有生命生存的重要资源,也是生物体最重要的组成部分。水在生命演化中起到了重要作用。
【解答】
A、地球上大部分的水是以液态形式存在的,海洋水是液态占 96.53%,正确,A错误;
B、水是人类宝贵的自然资源,生命离不开水,生产、生活离不开水,正确,B错误;
C、水资源不足,将成为一个严重的社会危机,人类的生产、生活离不开水,正确,C错误;
D、陆地上的水都是淡水,陆地上有咸水湖,所以陆地上的水都是淡水的认识是错误的,D正确。
故选D
2.【答案】D
【知识点】地球上的水体
【解析】【分析】根据陆地水的知识分析判断。
【解答】A.陆地水只占地球水体资源的很小一部分,储量是否有限,故A错误;
B.冰川和地下水属于陆地水,故B错误;
C.陆地水中最多的是冰川水,故C错误;
D.陆地水通过水循环运动,才能不断得到补充,故D正确。
故选D。
3.【答案】C
【知识点】水分进入植物体内的途径;地球上的水体
【解析】【分析】根据生物体内水的作用判断。
【解答】A.最早的生命出现在海洋,故A正确不合题意;
B.不同植物体内的含水量是不同的,故B正确不合题意;
C.人偶尔摄入较多的水后,会通过排汗和新陈代谢排出体外,对人体无害,故C错误符合题意;
D.一般动物体内的含水量高于植物,故D正确不合题意。
故选C。
4.【答案】B
【知识点】地球上的水体
【解析】【分析】根据水资源的分布和利用的知识判断。
【解答】冰川水主要集中在两极地区,深层地下水开采难度很大,海水不能直接利用,故①③⑥几乎不能被人类利用;浅层地下水、江河水和湖泊水,是人类可以利用的淡水,故②④⑤正确。
故选B。
5.【答案】C
【知识点】水循环
【解析】【分析】水循环的主要环节:主要有蒸发(包括植物蒸腾)、水汽输送、降水、下渗、地表径流和地下径流,据此分析解答。
【解答】“百川归海”,描述的是陆地上的水都流向大海,其实就是水循环中的地表径流和地下径流,故C正确,而A、B、D错误。
故选C。
6.【答案】D
【知识点】地球上的水体
【解析】【分析】根据有关水的知识分析判断。
【解答】①生物体需要水参与身体的新陈代谢,只有在有水的环境里才可能有生命,故①正确;
②生物体的60%-90%都是水分,水是生物生存所需的最基本物质,故②正确;
③水生植物的含水量可达90%以上,故③正确;
④人体的含水量约占体重的60%,故④正确。
那么正确的是①②③④。
故选D。
7.【答案】96.5%;盐类物质
【知识点】地球上的水体
【解析】【分析】根据地球上水体分布的知识和海水的组成解答即可。
【解答】每年的6月8日是“世界海洋日”,设立海洋日是呼吁全人类共同关注、保护海洋。海洋拥有丰富的水资源,占了地球上全部水量的96.5%,但海水不能直接饮用,也不能用于灌溉,因为海水中含有大量的盐类物质。
8.【答案】海洋;陆地;大气;生物体;海洋水;陆地水;冰川;岩层深处的地下水;河流湖泊;沼泽土壤
【知识点】地球上的水体
【解析】【分析】根据地球上水资源的分布知识解答。
【解答】地球上的水以各种不同的形式分布于海洋、陆地、大气、生物体中。海洋水占比最大,陆地水约占地球上所有水量的3.5%,而其中的淡水资源更少。在这些宝贵的淡水资源中,绝大多数是人类目前还不易利用的冰川和岩层深处的地下水。可以被人类利用的淡水存在于河流湖泊和沼泽土壤中,它们仅占地球上全部淡水资源的0.3%。
9.【答案】(1)海面蒸发;降水
(2)陆地上水的蒸发和植物的蒸腾作用
【知识点】水循环
【解析】【分析】(1)水循环的主要环节:主要有蒸发(包括植物蒸腾)、水汽输送、降水、下渗、地表径流和地下径流,据此分析解答;
(2)陆地上的地表水蒸发和植物的蒸腾作用,是大气中水蒸气的主要来源。
【解答】(1)图中序号的含义:①海面蒸发;②水汽输送;③降水;④地表径流;⑤下渗;⑥地下径流;⑦降水;⑧植物蒸腾和蒸发。
(2)内陆地区大气中的水汽主要来自:陆地上水的蒸发和植物的蒸腾作用。
10.【答案】C
【知识点】地球上的水体
【解析】【分析】分析各个选项中包含的原理,哪个与大气中有水无关,哪个就是正确选项。
【解答】A.拆封的薯片放几天后会变软,是因为吸收了空气中的水分,故A不合题意;
B.从冰箱中拿出的冷饮瓶表面出现水珠,是空气中的水蒸气在瓶子表面放热液化而成的小水珠,故B不合题意;
C.沸腾的热水壶口喷出白雾,这是水壶里的水受热后汽化而成的水蒸气,然后遇冷液化成的小水珠,不能证明空气中有水蒸气,故C符合题意;
D.秋天的清晨草上形成露水,是空气中的水蒸气放热液化而成的小水珠,故D不合题意。
故选C。
11.【答案】C
【知识点】水循环
【解析】【分析】根据水循环的知识分析判断。
【解答】A.库区下渗加强,那么水库里的水会进入地下水,从而使周边地下水位上升,故A正确不合题意;
B.库区水汽蒸发增加,周边空气湿度增加,故B正确不合题意;
C.库区建成后,水库里的水会大量进入空气,从而形成降雨,因此降水会增加,故C错误符合题意;
D.可以调节库区下游河流的径流量,故D正确不合题意。
故选C。
12.【答案】C
【知识点】水资源的保护
【解析】【分析】对各个选项进行分析,凡是浪费水资源的都是正确选项。
【解答】A.温室效应导致全球变暖,即使对蒸发产生较大影响,也会相应增加降雨,不会引起水资源不足,故A错误;
B.森林调节气候的作用主要是依靠蒸发,降低周边的温度,而对水资源的总量不会产生影响,故B错误;
C.人口增加、工农业发展导致需水量大增,这是造成水源不足的主要原因,故C正确;
D.水资源的数量是有限的,用一点就少一点,这不是近几年造成水源不足的主要原因,故D错误。
故选C。
13.【答案】B
【知识点】生物对环境的适应和影响
【解析】【分析】生物体的形态结构都是与其生活环境相适应的,生物必须适应环境才能生存,它的形态结构和生活方式都与其生存环境相适应。
【解答】A.沙漠中的仙人掌,叶片退化成刺,可以降低蒸腾作用,减少水分的散失,适应干旱缺水的沙漠环境,故A不合题意;
B.生活在海水中的红树植物根部有许多露出水面的气生根,直接呼吸空气,由于长期生活在水分过多环境中形成的,故B符合题意;
C.骆驼生活在沙漠地区,它的驼峰内储存有大量的水分,是为了适应沙漠长期缺水的环境而形成的,故C不合题意;
D.昆虫的外骨骼有支撑作用,可以保护体内的器官等,与水分无关,故D不合题意。
故选B。
14.【答案】A
【知识点】水循环
【解析】【分析】水循环活跃的地方肯定水源丰富,据此分析判断,
【解答】A.长江中下游地区是入海口,海水不断注入海洋,而且年降水量在1000毫米以上,而且经常下雨,海陆循环比较活跃,故A正确;
B.长江黄河发源地区是在青藏高原上,降水稀少,只有在夏季融水量才会增多,故B错误;
C.新疆沙漠地区是温带大陆性气候,干旱少雨,温差大,距海洋远,水循环十分缓慢,故C错误;
D.南极的冰川水更新达上千年,而且南极地区年降水量不足200毫米,故D错误。
故选A。
15.【答案】B
【知识点】水循环
【解析】【分析】水循环包括:海上内循环、陆上内循环和海陆间循环。水循环的环节有:蒸发和植物蒸腾、水汽输送、降水、下渗、地表径流和地下径流等。海陆间循环环节有:蒸发和植物蒸腾、水汽输送、降水、下渗、地表径流和地下径流,据此分析判断。
【解答】图中的①⑦是蒸发,②是水汽输送,③⑥是降水,④是地表径流,⑤是地下径流,台风来自海洋,通过水汽输送到达陆地,形成降水,因此最能代表台风登陆过程的是水汽输送和将水,即②③。
故选B。
16.【答案】B
【知识点】水循环
【解析】【分析】水循环的环节有:蒸发和植物蒸腾、水汽输送、降水、下渗、地表径流和地下径流等,据此分析判断。
【解答】“黄河之水天上来”,其实就是描述的水循环中的降水环节,因此是正确的;“而奔流到海不复回”,描述的是水一旦流入大海就不会再回来了,其实海水可以通过蒸发形成 云,云在风的作用下向内地进行水汽输送,最后形成降雨,这样水就回到了内陆,因此是错误的。
故选B。
17.【答案】(1)14;80
(2)当湿球温度计与干球温度计示数差为3℃时,干球温度计测得的温度越高,相对湿度越大
(3)湿衣服中的水分进入了空气中;相对湿度越大,空气中能继续容纳的水蒸气就越少,湿衣服被晾干得就越慢
【知识点】温度及温度的测量
【解析】【分析】(1)根据图片确定温度计的分度值,然后根据液面位置读出示数。接下来计算出干湿温度计的示数之差,然后从表格中找到对应的空气湿度即可;
(2)根据表格数据分析即可;
(3)水吸热后由液态变成气态的水蒸气,进入空气中。空气的相对湿度越大,说明空气中存在的水蒸气越多,自然能够进入的水蒸气就越少,因此蒸发越缓慢。
【解答】(1)由图可知,温度计的分度值为1℃,液柱在10℃以上第4条刻度处,则温度为14℃。由表格中信息可知,干球温度计示数为16℃,且示数差为2℃时,空气湿度为80%。
(2)当湿球温度计与干球温度计示数差为3℃时,干球温度计示数由14℃升高到20℃,相对湿度由69%升高到74%,说明干球温度计测得的温度越高,相对湿度越大。
(3)湿衣服中的水分进入了空气中;相对湿度越大,空气中能继续容纳的水蒸气就越少,湿衣服被晾干得就越慢。
二一教育在线组卷平台(zujuan.21cnjy.com)自动生成 1 /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