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二一教育在线组卷平台 助您教考全无忧
华师大版初中科学七年级下学期 2.4二氧化碳的物理性质(第1课时)
一、夯实基础
1.下列关于二氧化碳物理性质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在通常状况下,二氧化碳是一种无色无味的气体
B.增大压强,可使二氧化碳在水中的溶解度增加
C.通常把固体二氧化碳叫做“干冰”
D.二氧化碳不能从一个容器倒入另一个容器
2.空气中含有一定浓度的二氧化碳时,会使人感到窒息,原因是( )
A.二氧化碳是一种有毒的气体
B.二氧化碳是一种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
C.二氧化碳是比空气重的气体
D.二氧化碳是不能供给呼吸的气体
3.干冰升华时吸收大量的热,这一性质决定了它可用来( )
A.制汽水 B.人工降雨 C.作温室肥料 D.灭火
4.下列对干冰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
A.干冰是二氧化碳加压冷却条件下变成的固体
B.干冰是水在0℃以下变成的固体
C.干冰可用作制冷剂
D.干冰升华变为无色无味的二氧化碳气体
5.关于二氧化碳和干冰,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①它们的物理性质不同
②它们的化学性质不同
③它们是不同的两种物质
A.①③ B.② C.① D.①②
6.如图所示实验能够说明二氧化碳具有的性质有( )
①不能燃烧
②不能支持燃烧
③不能供给呼吸
④同体积的质量比空气大
⑤同体积的质量比空气小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⑤
7.室温下,将干冰放在密封盒内,密封盒会炸开。若将装有干冰的密封盒放在冰箱的冷冻室中,密封盒 (选填“会”或“不会”)炸开。(已知:二氧化碳的沸点为-57℃;冰箱冷冻室温度为-15℃)
8.干涸的深井,久未开启的菜窖底部存在着 ,
由于它不能供给呼吸,所以在进入这些地方前,必须先用烛火做灯火实验,如果烛火在其中熄灭或燃烧不旺说明 。
二、能力提升
9.吸入或食用下列物质后,不会引起中毒的是( )
A.一氧化碳 B.二氧化碳 C.工业酒精 D.变质食品
10.下列实验或现象能说明二氧化碳比空气重的是( )
A.CO2不支持燃烧
B.空气中二氧化碳含量很小
C.二氧化碳易溶于水中
D.将两只相同的烧杯分别放在调平的天平的两托盘上,倒入二氧化碳的烧杯一侧会下沉
11.将干冰放在空气中,其周围就会产生大量的白雾,因而舞台上常用其制造云雾缭绕的幻境。干冰能产生白雾是因为( )
A.干冰升华时吸收大量的热,使周围温度降低,大量的水蒸气凝结成小液滴
B.干冰蒸发出大量的水蒸气
C.干冰蒸发出大量的白色的二氧化碳
D.干冰被空气中的氧气氧化产生了大量的白色气体
12.在烧杯中静置着一只彩色气球,气球里充有气体a。某同学收集好一瓶气体b,倾斜倒入烧杯中,发现气球竟浮起来,用手轻轻将其按下,手一松开气球又会上浮,十分有趣。请猜测a、b分别是什么气体( )
A.a是氢气,b是二氧化碳 B.a是二氧化碳,b是氧气
C.a是空气,b是二氧化碳 D.a是氧气,b是一氧化碳
13.如图所示,把细木条作为横梁,在它的中间穿一个孔,固定在支架上。分别将两个装满二氧化碳的气球封口后挂在细木条的两端。调节它们的位置使得细木条保持水平。然后分别在图A、B位置剪了一个同样长的缺口,(假设气球不缩小,保持原来的形状)试问:
(1)最终细木条还能在水平位置平衡吗?如不平衡,哪一端下倾? 。
(2)请你解释原因: 。
14.二氧化碳本身没有毒性,但是当空气中的二氧化碳超过正常含量时,就会对人体有害。表中是空气中二氧化碳含量对人体健康的影响。
空气中二氧化碳的体积分数(%) 对人体的影响
1 使人感到气闷、头昏
4~5 使人感到气喘、头昏、眩晕
10 使人不省人事,呼吸逐渐停止以致死亡
(1)空气中二氧化碳超过正常含量时对人体有害,其原因是 。
(2)通过表格,你获得了什么启示?(写出一点) 。
15.资料1:消防员告诫人们:住房发生火灾时,要用湿毛巾捂住脸部,尽量靠近地面撤离火源。
资料2:二氧化碳比空气重,靠近地面的地方二氧化碳的浓度会更大。
这两者有矛盾吗?难道燃烧产生的二氧化碳比空气轻?
为了证实这一猜测,某同学设计用如图的装置进行探究:在桌面上固定高低不同的两支蜡烛,将其点燃,用以模拟正在燃烧的物质,用大烧杯模拟小房间。当用烧杯扣住蜡烛后,不一会儿,高的蜡烛先熄灭了,随后低的蜡烛才熄灭。结论:燃烧时产生的二氧化碳比空气 (选填“重”或“轻”),这是因为燃烧时产生的二氧化碳的 比空气高的缘故。
16.小明和小红利用如图装置,以碳酸钙和稀盐酸为原料来制取二氧化碳气体,并进行比较分析。
(1)小明用图甲和图乙组合来制取二氧化碳气体,如何检验二氧化碳是否收集满?请写出具体操作: 。
(2)小红认为用图丙收集二氧化碳气体的方法比图乙更好,你认为她的理由是 (写出一点)。
(3)实验过程中小红发现反应有快慢,请你列举一种判断反应快慢的方法: 。
17.某校科学课外小组的同学,利用塑料瓶(质软)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实验。请你根据生活经验及所学的知识,结合实验回答下列问题:
(1)请你分析并推测振荡后塑料瓶将发生什么变化? 。
(2)发生该变化的原因是什么? 。
(3)由此实验你可得出什么结论? 。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D
【知识点】二氧化碳的物理性质及用途
【解析】【分析】根据二氧化碳的性质分析判断。
【解答】A.在通常状况下,二氧化碳是一种无色无味的气体,故A正确不合题意;
B.增大压强,可使二氧化碳在水中的溶解度增加,故B正确不合题意;
C.通常把固体二氧化碳叫做“干冰”,故C正确不合题意;
D.二氧化碳的密度大于空气,因此能从一个容器倒入另一个容器,故D错误符合题意。
故选D。
2.【答案】D
【知识点】二氧化碳的物理性质及用途
【解析】【分析】根据二氧化碳的性质和用途分析。
【解答】空气中含有一定浓度的二氧化碳时,会使人感到窒息,原因是:二氧化碳是不能供给呼吸的气体
,故D正确,而A、B、C错误。
故选D。
3.【答案】B
【知识点】二氧化碳的物理性质及用途
【解析】【分析】性质决定用途,根据干冰的性质分析判断。
【解答】干冰升华时会吸收大量的热,从而时周围的水蒸气放热发生液化现象形成小水珠,水珠连接形成 云,从而为人工降雨创造条件,故B正确,而A、C、D错误。
故选B。
4.【答案】B
【知识点】二氧化碳的物理性质及用途
【解析】【分析】根据干冰的性质和用途分析判断。
【解答】A.干冰是二氧化碳加压冷却条件下变成的固体,故A正确不合题意;
B.干冰是固态的二氧化碳,与水无关,故B错误符合题意;
C.干冰升华时会吸收大量的热量,因此可用作制冷剂,故C正确不合题意;
D.干冰升华变为无色无味的二氧化碳气体,故D正确不合题意。
故选B。
5.【答案】C
【知识点】二氧化碳的物理性质及用途;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
【解析】【分析】根据二氧化碳的性质分析判断。
【解答】①干冰是固态的二氧化碳,很容易吸热发生升华现象,因此与二氧化碳的物理性质不同,故①正确;
②二氧化碳和干冰是同一种物质,它们的化学性质相同,故②错误;
③ 二氧化碳和干冰是同一种物质,故③错误。
那么正确的是①。
故选C。
6.【答案】C
【知识点】二氧化碳的物理性质及用途;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
【解析】【分析】将二氧化碳倒入烧杯中后,下面的蜡烛先熄灭,然后上面的蜡烛才熄灭,据此分析判断。
【解答】将二氧化碳倒入烧杯中后,下面的蜡烛先熄灭,然后上面的蜡烛才熄灭,这一实验现象证明了同体积的二氧化碳质量比空气大,不能燃烧,也不支持燃烧,因此正确的是①②④。
故选C。
7.【答案】会
【知识点】二氧化碳的物理性质及用途
【解析】【分析】一般情况下,物质的温度在沸点以上为气态,在沸点和熔点之间为液态,在熔点以下为固态,据此分析判断。
【解答】冰箱冷冻室的温度为-15℃,远远高于二氧化碳的沸点-57℃,此时二氧化碳会迅速升华为气体,体积膨胀几百倍,从而因此密封盒炸开。
8.【答案】二氧化碳;氧气浓度太低
【知识点】二氧化碳的物理性质及用途
【解析】【分析】根据二氧化碳的性质分析解答。
【解答】因为植物的呼吸作用消耗氧气产生二氧化碳,且二氧化碳的密度大于空气,所以久未开启的菜窖底部存在着二氧化碳气体。因为二氧化碳不燃烧也不支持燃烧,所以做灯火实验时,如果烛火熄灭或燃烧不旺,说明二氧化碳的浓度太高,氧气的浓度太低。
9.【答案】B
【知识点】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
【解析】【分析】根据各个选项中物质的性质分析。
【解答】A.一氧化碳与血红蛋白结合,会使血红蛋白携带氧气的能力下降,人就会缺氧窒息,重者会引起死亡,会引起中毒,故A不合题意;
B.二氧化碳没有毒性,若吸入或使用不会引起中毒,故B符合题意;
C.工业酒精中含有甲醇,甲醇有较强的毒性,对人体的神经系统和血液循环系统影响最大,甲醇蒸气能损害人的呼吸道粘膜和视力,故C不合题意;
D.变质食品中含有霉菌毒素,霉菌毒素有毒,轻者引起腹泻,重者会危及生命,故D不合题意。
故选B。
10.【答案】D
【知识点】二氧化碳的物理性质及用途
【解析】【分析】分析各个选项中现象包含的物质性质,哪个与题目描述一致,哪个就是正确选项。
【解答】A.CO2不支持燃烧,与它的密度大小无关,故A不合题意;
B.空气中二氧化碳含量很小,与它的密度大小无关,故B不合题意;
C.二氧化碳易溶于水中,与它的密度大小无关,故C不合题意;
D.将两只相同的烧杯分别放在调平的天平的两托盘上,烧杯内空气和二氧化碳的体积相等,因为二氧化碳的密度大于空气,根据m=ρV可知,倒入二氧化碳的烧杯重力大于倒入空气的烧杯重力,因此倒入二氧化碳的一边会下沉,故D符合题意。
故选D。
11.【答案】A
【知识点】二氧化碳的物理性质及用途
【解析】【分析】物质由固态直接变成气态叫升华,升华需要吸热,据此分析判断。
【解答】A.干冰是固态的二氧化碳,放入空气中后,会从空气中迅速吸收大量的热,导致周围温度降低,其中的水蒸气放热液化成小水滴悬浮在空中,这就是我们看到的白雾,故A正确;
B.干冰升华变成二氧化碳气体,而不是水蒸气,故B错误;
C.二氧化碳气体无色无味,且透明,故C错误;
D.白色的雾气是水蒸气液化而成的小水珠,不是干冰变成的,故D错误。
故选A。
12.【答案】C
【知识点】二氧化碳的物理性质及用途
【解析】【分析】根据气球的状态变化,分析它受到的浮力和重力大小,进而对气球内的气体和倒入气体的密度大小进行判断即可。
【解答】倒入气体b后,气球浮起来,说明气球受到的浮力大于重力,
即F浮力>G;
ρbgV排>ρagV;
解得:ρb>ρa。
A.如果气球内装有氢气,那么它根本不能静置在烧杯内,故A错误;
B.氧气的密度小于二氧化碳,即ρb<ρa,故B错误;
C.二氧化碳的密度大于空气,即ρb>ρa,故C正确;
D.一氧化碳的密度小于氧气,即ρb<ρa,故D错误。
故选C。
13.【答案】(1)不能,左端下倾
(2)二氧化碳比空气重,右端B缺口二氧化碳逸散的速度更快
【知识点】二氧化碳的物理性质及用途
【解析】【分析】左端的缺口在气球的上方,右端的缺口在气球的下方;由于二氧化碳的密度大于空气的密度,因此气球从上方溢出的速度明显小于从下方溢出的速度,从而导致左端气球的重力大于右端,天平的左端下沉,据此分析解答。
【解答】(1)最终细木条不能在水平位置平衡;因为左端二氧化碳的溢出速度小于右端,所以左端气球的重力大于右端,所以左端下倾;
(2)木条左端下倾的原因为:二氧化碳比空气重,右端B缺口二氧化碳逸散的速度更快。
14.【答案】(1)二氧化碳不支持呼吸,含量较大时使人窒息
(2)房间应经常通风换气(合理即可)
【知识点】二氧化碳的物理性质及用途
【解析】【分析】(1)人体呼吸需要氧气,而不需要二氧化碳气体;如果二氧化碳的浓度过度,那么会使人体缺氧窒息;
(2)冬天,由于室外空气温度很低,为了保持室内温度,我们通常很少开窗通风。这就会导致室内二氧化碳浓度增大,使我们感到头昏眼花,因此应该适量通风换气才好。
【解答】(1)空气中二氧化碳超过正常含量时对人体有害,其原因是:二氧化碳不支持呼吸,含量较大时使人窒息。
(2)通过表格,我获得的启示为:房间应经常通风换气。
15.【答案】轻;温度
【知识点】二氧化碳的物理性质及用途
【解析】【分析】一般情况下,物质都有“热胀冷缩”的性质,即温度升高时,体积膨胀密度变小;温度降低时,体积减小而密度增大,据此分析解答。
【解答】燃烧时产生的二氧化碳比空气轻,这是因为燃烧时产生的二氧化碳的温度比空气高的缘故。
16.【答案】(1)将燃着的木条放在集气瓶瓶口
(2)用丙装置收集气体可直接观察到二氧化碳是否集满(或用丙装置收集到的二氧化碳纯度比乙高,合理即可)
(3)比较相同时间内甲装置中产生气泡的多少(合理即可)
【知识点】制取二氧化碳的装置、步骤、收集与注意事项;二氧化碳的检验和验满
【解析】【分析】(1)二氧化碳不燃烧,也不能支持燃烧;将正在燃烧的小木条放到集气瓶的瓶口,如果火焰熄灭,那么二氧化碳已经收集满。
(2)当使用排水法收集二氧化碳时,上面的油层可以防止二氧化碳溶于水。当集气瓶内的油层和水被全部排出时,二氧化碳就收集满了;由于瓶内没有空气,因此收集到的二氧化碳的纯度比较高;
(3)当生成二氧化碳气体时,甲中会产生大量气泡,而气泡产生的快,说明反应进行的快,据此确定判断反应快慢的方法。
【解答】(1)小明用图甲和图乙组合来制取二氧化碳气体,检验二氧化碳是否收集满的出具体操作:将燃着的木条放在集气瓶瓶口。
(2)小红认为用图丙收集二氧化碳气体的方法比图乙更好,我认为她的理由是:用丙装置收集气体可直接观察到二氧化碳是否集满(或用丙装置收集到的二氧化碳纯度比乙高);
(3)实验过程中小红发现反应有快慢,判断反应快慢的方法:比较相同时间内甲装置中产生气泡的多少。
17.【答案】(1)塑料瓶变瘪
(2)二氧化碳溶于水后,瓶内压强减少,外界大气压作用把塑料瓶压瘪
(3)二氧化碳能溶于水
【知识点】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
【解析】【分析】二氧化碳能够溶于水,因此振荡后塑料瓶内气压减小。在外界大气压强的作用下,塑料瓶被压瘪,据此分析解答。
【解答】(1)振荡后塑料瓶变瘪。
(2)发生该变化的原因是:二氧化碳溶于水后,瓶内压强减少,外界大气压作用把塑料瓶压瘪;
(3)由此实验你可得出结论:二氧化碳能溶于水。
二一教育在线组卷平台(zujuan.21cnjy.com)自动生成 1 / 1登录二一教育在线组卷平台 助您教考全无忧
华师大版初中科学七年级下学期 2.4二氧化碳的物理性质(第1课时)
一、夯实基础
1.下列关于二氧化碳物理性质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在通常状况下,二氧化碳是一种无色无味的气体
B.增大压强,可使二氧化碳在水中的溶解度增加
C.通常把固体二氧化碳叫做“干冰”
D.二氧化碳不能从一个容器倒入另一个容器
【答案】D
【知识点】二氧化碳的物理性质及用途
【解析】【分析】根据二氧化碳的性质分析判断。
【解答】A.在通常状况下,二氧化碳是一种无色无味的气体,故A正确不合题意;
B.增大压强,可使二氧化碳在水中的溶解度增加,故B正确不合题意;
C.通常把固体二氧化碳叫做“干冰”,故C正确不合题意;
D.二氧化碳的密度大于空气,因此能从一个容器倒入另一个容器,故D错误符合题意。
故选D。
2.空气中含有一定浓度的二氧化碳时,会使人感到窒息,原因是( )
A.二氧化碳是一种有毒的气体
B.二氧化碳是一种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
C.二氧化碳是比空气重的气体
D.二氧化碳是不能供给呼吸的气体
【答案】D
【知识点】二氧化碳的物理性质及用途
【解析】【分析】根据二氧化碳的性质和用途分析。
【解答】空气中含有一定浓度的二氧化碳时,会使人感到窒息,原因是:二氧化碳是不能供给呼吸的气体
,故D正确,而A、B、C错误。
故选D。
3.干冰升华时吸收大量的热,这一性质决定了它可用来( )
A.制汽水 B.人工降雨 C.作温室肥料 D.灭火
【答案】B
【知识点】二氧化碳的物理性质及用途
【解析】【分析】性质决定用途,根据干冰的性质分析判断。
【解答】干冰升华时会吸收大量的热,从而时周围的水蒸气放热发生液化现象形成小水珠,水珠连接形成 云,从而为人工降雨创造条件,故B正确,而A、C、D错误。
故选B。
4.下列对干冰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
A.干冰是二氧化碳加压冷却条件下变成的固体
B.干冰是水在0℃以下变成的固体
C.干冰可用作制冷剂
D.干冰升华变为无色无味的二氧化碳气体
【答案】B
【知识点】二氧化碳的物理性质及用途
【解析】【分析】根据干冰的性质和用途分析判断。
【解答】A.干冰是二氧化碳加压冷却条件下变成的固体,故A正确不合题意;
B.干冰是固态的二氧化碳,与水无关,故B错误符合题意;
C.干冰升华时会吸收大量的热量,因此可用作制冷剂,故C正确不合题意;
D.干冰升华变为无色无味的二氧化碳气体,故D正确不合题意。
故选B。
5.关于二氧化碳和干冰,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①它们的物理性质不同
②它们的化学性质不同
③它们是不同的两种物质
A.①③ B.② C.① D.①②
【答案】C
【知识点】二氧化碳的物理性质及用途;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
【解析】【分析】根据二氧化碳的性质分析判断。
【解答】①干冰是固态的二氧化碳,很容易吸热发生升华现象,因此与二氧化碳的物理性质不同,故①正确;
②二氧化碳和干冰是同一种物质,它们的化学性质相同,故②错误;
③ 二氧化碳和干冰是同一种物质,故③错误。
那么正确的是①。
故选C。
6.如图所示实验能够说明二氧化碳具有的性质有( )
①不能燃烧
②不能支持燃烧
③不能供给呼吸
④同体积的质量比空气大
⑤同体积的质量比空气小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⑤
【答案】C
【知识点】二氧化碳的物理性质及用途;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
【解析】【分析】将二氧化碳倒入烧杯中后,下面的蜡烛先熄灭,然后上面的蜡烛才熄灭,据此分析判断。
【解答】将二氧化碳倒入烧杯中后,下面的蜡烛先熄灭,然后上面的蜡烛才熄灭,这一实验现象证明了同体积的二氧化碳质量比空气大,不能燃烧,也不支持燃烧,因此正确的是①②④。
故选C。
7.室温下,将干冰放在密封盒内,密封盒会炸开。若将装有干冰的密封盒放在冰箱的冷冻室中,密封盒 (选填“会”或“不会”)炸开。(已知:二氧化碳的沸点为-57℃;冰箱冷冻室温度为-15℃)
【答案】会
【知识点】二氧化碳的物理性质及用途
【解析】【分析】一般情况下,物质的温度在沸点以上为气态,在沸点和熔点之间为液态,在熔点以下为固态,据此分析判断。
【解答】冰箱冷冻室的温度为-15℃,远远高于二氧化碳的沸点-57℃,此时二氧化碳会迅速升华为气体,体积膨胀几百倍,从而因此密封盒炸开。
8.干涸的深井,久未开启的菜窖底部存在着 ,
由于它不能供给呼吸,所以在进入这些地方前,必须先用烛火做灯火实验,如果烛火在其中熄灭或燃烧不旺说明 。
【答案】二氧化碳;氧气浓度太低
【知识点】二氧化碳的物理性质及用途
【解析】【分析】根据二氧化碳的性质分析解答。
【解答】因为植物的呼吸作用消耗氧气产生二氧化碳,且二氧化碳的密度大于空气,所以久未开启的菜窖底部存在着二氧化碳气体。因为二氧化碳不燃烧也不支持燃烧,所以做灯火实验时,如果烛火熄灭或燃烧不旺,说明二氧化碳的浓度太高,氧气的浓度太低。
二、能力提升
9.吸入或食用下列物质后,不会引起中毒的是( )
A.一氧化碳 B.二氧化碳 C.工业酒精 D.变质食品
【答案】B
【知识点】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
【解析】【分析】根据各个选项中物质的性质分析。
【解答】A.一氧化碳与血红蛋白结合,会使血红蛋白携带氧气的能力下降,人就会缺氧窒息,重者会引起死亡,会引起中毒,故A不合题意;
B.二氧化碳没有毒性,若吸入或使用不会引起中毒,故B符合题意;
C.工业酒精中含有甲醇,甲醇有较强的毒性,对人体的神经系统和血液循环系统影响最大,甲醇蒸气能损害人的呼吸道粘膜和视力,故C不合题意;
D.变质食品中含有霉菌毒素,霉菌毒素有毒,轻者引起腹泻,重者会危及生命,故D不合题意。
故选B。
10.下列实验或现象能说明二氧化碳比空气重的是( )
A.CO2不支持燃烧
B.空气中二氧化碳含量很小
C.二氧化碳易溶于水中
D.将两只相同的烧杯分别放在调平的天平的两托盘上,倒入二氧化碳的烧杯一侧会下沉
【答案】D
【知识点】二氧化碳的物理性质及用途
【解析】【分析】分析各个选项中现象包含的物质性质,哪个与题目描述一致,哪个就是正确选项。
【解答】A.CO2不支持燃烧,与它的密度大小无关,故A不合题意;
B.空气中二氧化碳含量很小,与它的密度大小无关,故B不合题意;
C.二氧化碳易溶于水中,与它的密度大小无关,故C不合题意;
D.将两只相同的烧杯分别放在调平的天平的两托盘上,烧杯内空气和二氧化碳的体积相等,因为二氧化碳的密度大于空气,根据m=ρV可知,倒入二氧化碳的烧杯重力大于倒入空气的烧杯重力,因此倒入二氧化碳的一边会下沉,故D符合题意。
故选D。
11.将干冰放在空气中,其周围就会产生大量的白雾,因而舞台上常用其制造云雾缭绕的幻境。干冰能产生白雾是因为( )
A.干冰升华时吸收大量的热,使周围温度降低,大量的水蒸气凝结成小液滴
B.干冰蒸发出大量的水蒸气
C.干冰蒸发出大量的白色的二氧化碳
D.干冰被空气中的氧气氧化产生了大量的白色气体
【答案】A
【知识点】二氧化碳的物理性质及用途
【解析】【分析】物质由固态直接变成气态叫升华,升华需要吸热,据此分析判断。
【解答】A.干冰是固态的二氧化碳,放入空气中后,会从空气中迅速吸收大量的热,导致周围温度降低,其中的水蒸气放热液化成小水滴悬浮在空中,这就是我们看到的白雾,故A正确;
B.干冰升华变成二氧化碳气体,而不是水蒸气,故B错误;
C.二氧化碳气体无色无味,且透明,故C错误;
D.白色的雾气是水蒸气液化而成的小水珠,不是干冰变成的,故D错误。
故选A。
12.在烧杯中静置着一只彩色气球,气球里充有气体a。某同学收集好一瓶气体b,倾斜倒入烧杯中,发现气球竟浮起来,用手轻轻将其按下,手一松开气球又会上浮,十分有趣。请猜测a、b分别是什么气体( )
A.a是氢气,b是二氧化碳 B.a是二氧化碳,b是氧气
C.a是空气,b是二氧化碳 D.a是氧气,b是一氧化碳
【答案】C
【知识点】二氧化碳的物理性质及用途
【解析】【分析】根据气球的状态变化,分析它受到的浮力和重力大小,进而对气球内的气体和倒入气体的密度大小进行判断即可。
【解答】倒入气体b后,气球浮起来,说明气球受到的浮力大于重力,
即F浮力>G;
ρbgV排>ρagV;
解得:ρb>ρa。
A.如果气球内装有氢气,那么它根本不能静置在烧杯内,故A错误;
B.氧气的密度小于二氧化碳,即ρb<ρa,故B错误;
C.二氧化碳的密度大于空气,即ρb>ρa,故C正确;
D.一氧化碳的密度小于氧气,即ρb<ρa,故D错误。
故选C。
13.如图所示,把细木条作为横梁,在它的中间穿一个孔,固定在支架上。分别将两个装满二氧化碳的气球封口后挂在细木条的两端。调节它们的位置使得细木条保持水平。然后分别在图A、B位置剪了一个同样长的缺口,(假设气球不缩小,保持原来的形状)试问:
(1)最终细木条还能在水平位置平衡吗?如不平衡,哪一端下倾? 。
(2)请你解释原因: 。
【答案】(1)不能,左端下倾
(2)二氧化碳比空气重,右端B缺口二氧化碳逸散的速度更快
【知识点】二氧化碳的物理性质及用途
【解析】【分析】左端的缺口在气球的上方,右端的缺口在气球的下方;由于二氧化碳的密度大于空气的密度,因此气球从上方溢出的速度明显小于从下方溢出的速度,从而导致左端气球的重力大于右端,天平的左端下沉,据此分析解答。
【解答】(1)最终细木条不能在水平位置平衡;因为左端二氧化碳的溢出速度小于右端,所以左端气球的重力大于右端,所以左端下倾;
(2)木条左端下倾的原因为:二氧化碳比空气重,右端B缺口二氧化碳逸散的速度更快。
14.二氧化碳本身没有毒性,但是当空气中的二氧化碳超过正常含量时,就会对人体有害。表中是空气中二氧化碳含量对人体健康的影响。
空气中二氧化碳的体积分数(%) 对人体的影响
1 使人感到气闷、头昏
4~5 使人感到气喘、头昏、眩晕
10 使人不省人事,呼吸逐渐停止以致死亡
(1)空气中二氧化碳超过正常含量时对人体有害,其原因是 。
(2)通过表格,你获得了什么启示?(写出一点) 。
【答案】(1)二氧化碳不支持呼吸,含量较大时使人窒息
(2)房间应经常通风换气(合理即可)
【知识点】二氧化碳的物理性质及用途
【解析】【分析】(1)人体呼吸需要氧气,而不需要二氧化碳气体;如果二氧化碳的浓度过度,那么会使人体缺氧窒息;
(2)冬天,由于室外空气温度很低,为了保持室内温度,我们通常很少开窗通风。这就会导致室内二氧化碳浓度增大,使我们感到头昏眼花,因此应该适量通风换气才好。
【解答】(1)空气中二氧化碳超过正常含量时对人体有害,其原因是:二氧化碳不支持呼吸,含量较大时使人窒息。
(2)通过表格,我获得的启示为:房间应经常通风换气。
15.资料1:消防员告诫人们:住房发生火灾时,要用湿毛巾捂住脸部,尽量靠近地面撤离火源。
资料2:二氧化碳比空气重,靠近地面的地方二氧化碳的浓度会更大。
这两者有矛盾吗?难道燃烧产生的二氧化碳比空气轻?
为了证实这一猜测,某同学设计用如图的装置进行探究:在桌面上固定高低不同的两支蜡烛,将其点燃,用以模拟正在燃烧的物质,用大烧杯模拟小房间。当用烧杯扣住蜡烛后,不一会儿,高的蜡烛先熄灭了,随后低的蜡烛才熄灭。结论:燃烧时产生的二氧化碳比空气 (选填“重”或“轻”),这是因为燃烧时产生的二氧化碳的 比空气高的缘故。
【答案】轻;温度
【知识点】二氧化碳的物理性质及用途
【解析】【分析】一般情况下,物质都有“热胀冷缩”的性质,即温度升高时,体积膨胀密度变小;温度降低时,体积减小而密度增大,据此分析解答。
【解答】燃烧时产生的二氧化碳比空气轻,这是因为燃烧时产生的二氧化碳的温度比空气高的缘故。
16.小明和小红利用如图装置,以碳酸钙和稀盐酸为原料来制取二氧化碳气体,并进行比较分析。
(1)小明用图甲和图乙组合来制取二氧化碳气体,如何检验二氧化碳是否收集满?请写出具体操作: 。
(2)小红认为用图丙收集二氧化碳气体的方法比图乙更好,你认为她的理由是 (写出一点)。
(3)实验过程中小红发现反应有快慢,请你列举一种判断反应快慢的方法: 。
【答案】(1)将燃着的木条放在集气瓶瓶口
(2)用丙装置收集气体可直接观察到二氧化碳是否集满(或用丙装置收集到的二氧化碳纯度比乙高,合理即可)
(3)比较相同时间内甲装置中产生气泡的多少(合理即可)
【知识点】制取二氧化碳的装置、步骤、收集与注意事项;二氧化碳的检验和验满
【解析】【分析】(1)二氧化碳不燃烧,也不能支持燃烧;将正在燃烧的小木条放到集气瓶的瓶口,如果火焰熄灭,那么二氧化碳已经收集满。
(2)当使用排水法收集二氧化碳时,上面的油层可以防止二氧化碳溶于水。当集气瓶内的油层和水被全部排出时,二氧化碳就收集满了;由于瓶内没有空气,因此收集到的二氧化碳的纯度比较高;
(3)当生成二氧化碳气体时,甲中会产生大量气泡,而气泡产生的快,说明反应进行的快,据此确定判断反应快慢的方法。
【解答】(1)小明用图甲和图乙组合来制取二氧化碳气体,检验二氧化碳是否收集满的出具体操作:将燃着的木条放在集气瓶瓶口。
(2)小红认为用图丙收集二氧化碳气体的方法比图乙更好,我认为她的理由是:用丙装置收集气体可直接观察到二氧化碳是否集满(或用丙装置收集到的二氧化碳纯度比乙高);
(3)实验过程中小红发现反应有快慢,判断反应快慢的方法:比较相同时间内甲装置中产生气泡的多少。
17.某校科学课外小组的同学,利用塑料瓶(质软)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实验。请你根据生活经验及所学的知识,结合实验回答下列问题:
(1)请你分析并推测振荡后塑料瓶将发生什么变化? 。
(2)发生该变化的原因是什么? 。
(3)由此实验你可得出什么结论? 。
【答案】(1)塑料瓶变瘪
(2)二氧化碳溶于水后,瓶内压强减少,外界大气压作用把塑料瓶压瘪
(3)二氧化碳能溶于水
【知识点】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
【解析】【分析】二氧化碳能够溶于水,因此振荡后塑料瓶内气压减小。在外界大气压强的作用下,塑料瓶被压瘪,据此分析解答。
【解答】(1)振荡后塑料瓶变瘪。
(2)发生该变化的原因是:二氧化碳溶于水后,瓶内压强减少,外界大气压作用把塑料瓶压瘪;
(3)由此实验你可得出结论:二氧化碳能溶于水。
二一教育在线组卷平台(zujuan.21cnjy.com)自动生成 1 /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