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单元 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和人民解放战争
第24课 全民族浴血奋战与抗日战争的胜利 导学案
【课标要求】
通过了解正面战场和敌后战场的抗战,感悟中华民族英勇不屈的精神,认识中国共产党是全民族团结抗战的中流砥柱,认识中国战场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东方主战场,理解十四年抗战胜利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的历史意义。
【学习目标】
让学生以时间轴形式梳理1937年至1945年中国和世界重要事件时序,使学生树立时空观念(时空观念)
通过史料阅读、教师分析,在教师引导下理解人民群众在抗战中的重要作用,树立唯物史观。(唯物史观)
通过图片、材料分析解读和教师讲述,认识中国共产党是全民族团结抗战的中流砥柱;理解十四年抗战胜利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的历史意义。(史料实证)
通过对谢晋元、左权和戴安澜三封家书的解读,感悟中华民族英勇不屈的民族精神和爱国情怀,感悟中国人民抗战的家国情怀。(家国情怀)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正面战场、敌后战场抗战的主要史实及中国共产党是全民族抗战的中流砥柱;抗日战争胜利的重大意义。
教学难点:国共两党在抗战中的作用、中国战场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东方主战场。
【概念解析】
三三制原则:抗战时期中国共产党在抗日根据地实行的政权组织原则。1940年3月,中共中央公布《抗日根据地的政权问题》,规定根据地政权在人员构成上实行三三制,即中共党员、左派进步分子、中间分子与其他分子大体占三分之一。1941年陕甘宁边区进行三三制政权普选,选出乡、县、边区三级参议会,各级参议会又选出政府委员会。三三制吸收了各抗日阶层的代表人物参加各级政府,增强了各阶层人民的团结,巩固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大生产运动:抗战时期中国共产党领导抗日根据地军民开展的大规模生产自救运动。1941年由于日军的残酷“扫荡”和国民党顽固派的包围封锁,根据地发生严重的经济困难。八路军三五九旅进驻延安南泥湾,垦荒生产。1942年中共中央提出了“发展经济,保障供给”的方针,号召解放区军民自力更生,开展大规模的天生产运动。大生产运动使抗日根据地军民克服了经济困难,减轻了人民负担,提高了军队的战斗力,巩固了抗日根据地,为抗日战争的胜利奠定了物质基础。
皖南事变:1941年1月国民党在皖南发动的反共事变,是国民党顽固派在新四军军部和所属部队决定北撤到长江以北苏皖敌后地区时精心策划的围歼新四军部队于泾县茂林地区的一个极其险恶的反动阴谋,也是在抗日战争时期,国民党所发动的反共高潮中所犯下的最大的一次罪行。皖南事变后周恩来在《新华日报》题词:“千古奇冤,江南一叶;同室操戈,相煎何急?”
洛川会议:1937年8月在陕西洛川召开的中共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出席会议的有政治局委员及有关方面负责人22人。会议通过《中央关于目前形势与党的任务的决定》和《抗日救国十大纲领》;决定重组中央军事委员会,毛泽东任书记;会议决定党的工作重心放在战区和敌后,发动群众,开展独立自主游击战争,建立敌后抗日根据地;以减租减息作为解决农民问题的基本政策;在国统区发动抗日群众运动。洛川会议制定了全面抗战路线,对抗战胜利具有重要意义。
《论持久战》:1938年毛泽东在延安抗日战争研究会上的讲演稿。该文不仅透彻地对比了敌我双方在政治、军事、经济和文化等各方面的优劣,而且分析了中日两国的社会形态、双方战争的性质、战争要素的强弱状况、国际社会的支持与否;指出抗日战争是持久战,最后的胜利属于中国,批驳了亡国论和速胜论;认为抗日战争必将经过战略防御、战略相持、战略反攻三个阶段;提出兵民是胜利之本,《论持久战》的发表鼓舞了全国人民争取抗战胜利的信心,为夺取抗战胜利指明了正确方向和具体道路。
【时空定位】
【新课学习】
课前预习
一、根据教材填补空格
战役 时间 事件/内容 影响 结果
淞沪会战
太原会战
徐州会战
武汉会战
素养提升
探究一 国民政府在抗日战争中发挥的作用
材料一:各地战士,闻义赴难,朝命夕至,其在前线以血肉之躯,筑成壕堑,有死无退,阵地化为灰烬,军心仍坚如铁石,陷阵之勇,死事之烈,实足以昭示民族独立之精神,奠定中华复兴之基础。
——国民政府告全体上海同胞书
材料二:一九三八年十月武汉失守后,日本侵略者停止了向国民党战场的战略性的进攻,逐渐地将其主要军事力量移到了解放区战场。从这时起,国民党政府开始了它的政策上的变化,将其重点由抗日逐渐转移到反共反人民。它采取了对日消极作战的政策,保存军事实力,而把作战的重担放在解放区战场上,让日寇大举进攻解放区,它自己则“坐山观虎斗”。
——毛泽东《论联合政府》
结合材料一、二及所学知识,分析国民政府在抗日战争中发挥了怎样的作用?如何去评价?
探究二:中国共产党是全民族团结抗战的中流砥柱
材料一:第一个阶段,是敌之战略进攻、我之战略防御的时期。第二个阶段,是敌之战略保守、我之准备反攻的时期。第三个阶段,是我之战略反攻、敌之战略退却的时期。"
——毛泽东《论持久战》
材料二:
战时八路军和新四军的人数变化——费正清《剑桥中华民国史》
年份 八路军 新四军 总人数
1937 80000人 12000人 92000人
1940 400000人 100000人 500000人
1941 305000人 135000人 440000人
1942 340000人 110960人 450960人
1944 320800人 153676人 474476人
1945 614000人 296000人 910000人
材料三:在这几年内,国民党战场实际上没有严重的战争。日本侵略者的刀锋,主要地向着解放区。到一九四三年,侵华日军的百分之六十四和伪军的百分之九十五,为解放区军民所抗击;国民党战场所担负的,不过日军的百分之三十六和伪军的百分之五而已。
——毛泽东《论联合政府》
回顾23课的内容并结合上述材料,思考为什么说“中国共产党是全民族团结抗战的中流砥柱”?(用史实论据支撑该论点)
探究三:中国战场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东方主战场
材料一:1937-1945年日本陆军师团布置——《中华民族抗战精神永存》
时间 日本陆军师团总数 在华日本师团 东南亚及南太平洋日本师团 日本国内
总数 比例 总数 比例
1937年7月 17 4 24% 11
1938年冬 34 32 94% 1
1941年12月 51 35 69% 10 20% 4
1943年冬 70 38 54% 23 33% 7
1945年8月 168 57 34% 44 26% 59
材料二:正是两个战场的战略配合,才把日本军队的大部分拖住在中国,使它既不能迅速灭亡中国,也不能把更多兵力投放到太平洋战场,投放到亚洲其他地区。这是中国战场对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做出的巨大贡献
——张海鹏《正确看待抗战两个领导中心中共是中流砥柱》
回顾23课的内容并结合上述材料,思考为什么说中国战场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东方主战场?
探究四:十四年抗战胜利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的历史意义
材料一:中国战区日本投降签字仪式
材料二:抗日战争是近代以来中国最为彻底的民族解放战争,这场战争对中国取得完整的独立主权有着决定性意义,因为战争的结果之一,是中国不仅成为一个具有独立主权国家,而且跻身到在国际事务中具有充分发言权的大国行列。
——荣维木《抗日战争与中华民族复兴论》
材料三:抗日战争最深远的影响有三个方面,一是中华民族的民族自觉达到前所未有的高度;二是民主观念日益深入人心;三是中国共产党抵抗外来侵略的高度民族自信和提出正确主张,被越来越多的中国人所了解和接受。
——金冲及《抗日战争与中华民族的新觉醒》
根据上述史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谈一谈十四年抗战胜利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有何历史意义?(言之成理即可)
【知识脉络】
【深度理解】
一、总结:全民族抗战的具体表现。
1、旗帜:以国共两党合作为基础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2、地域:真正的全国战争。前线军民抗日,后方全国救亡。
3、参战:工农兵学商各界各族人民,社会各阶层爱国人士和海外侨胞共同参加。
4、团结:全国各党派均以民族存亡为重,结束分裂对抗,求同存异,在抗日的基础上团结一致,集中力量争取民族解放战争的胜利。
5、合作:全国军队。包括国民党军队和共产党军队,主力军和游击队,一致抗日,形成了既统一又独立的正面战场和敌后战场,两者互相配合,共同抗日。
6、基础:广大群众。抗日战争的基础和力量源泉。
二、对比:正面战场与敌后战场的区别与联系。
战场 正面战场 敌后战场
领导阶级 蒋介石集团代表的大地主大资产阶级 中国共产党为代表的无产阶级
阶级利益 代表大地主大资产阶级的利益 代表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
战场范围 国民党统治区 敌后根据地
路线 单纯依靠政府和军队的片面抗战路线 依靠人民的全面抗战路线
作战方式 以阵地防御战为主的正规战 独立自主的游击战
战略地位 在战略防御阶段起主导作用,是抗战的主战场 抗战初期,配合正面战场;抗战后期,成为抗战的主战场
联系 两个战场是相互依存、互相协同、互相配合的关系,都是全民族抗战的重要组成部分,都为中华民族的抗战胜利作出了重要贡献,不应该被割裂与对立起来
三、总结:中国抗日战争的特点。
1、全民性。抗日战争是以国共合作为基础,有组织的全民族自卫战争,中国共产党在抗战中起到了中流砥柱的作用。
2、复杂性。两个战场并存。国民政府组织的正面战场和共产党开辟的敌后战场相互配合,相互依存,贯穿始终。
3、以弱胜强。是中国人民一百多年来第一次取得反帝斗争的完全胜利。
4、世界性。中国战场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东方主战场,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作出了巨大贡献。
5、双重性。既是反法西斯战争,又是民族解放战争。
6、持久性。中国是所有反法西斯战场中开始最早、结束最晚的战场。
四、认识中国共产党在抗日革命根据地的民主政权建设
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及其领导下的八路军、新四军等革命武装在敌后建立各阶级联合的民主政权。随着抗日相持阶段的到来,党在根据地进行了一系列民主政权建设,有力地推动了敌后的各项工作开展,为取得抗日战争的胜利发挥了巨大作用,同时也为新中国的政权建设积累了宝贵的经验。
(一)在法律上赋予民众民主权利
1939年1月,中共方面通过《陕甘宁边区抗战时期施政纲领》。规定:实行普遍、不记名、直接、平等的选举制;健全民主集中制的政治机构;保障人民群众的言论、出版、结社、集会等的自由。
(二)规定由民主选举产生各级政权
中共规定,在各个抗日根据地,抗日民主政权都要通过各级代表会或参议会选举产生,凡是年满18岁的民众,都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
(三)建立共产党领导的“三三制”政体
为了最大限度地动员社会各阶层和广大人民群众参加抗日战争,中国共产党在敌后抗日根据地的政权建设中,正式实施“三三制”。具体规定为:在抗日根据地的各级参议会和政府负责土作人员中,共产党员、进步分子、中间分子要各占1/3。各根据地纷纷积极响应党中央的号召,按照“三三制”原则,结合自身实际,普遍建立或改造抗日根据地的各级政权。
(四)珍惜民力,精兵简政
抗战时期,敌后抗日根据地面对严峻的生存环境。为了应对经济困难,中共向各抗日根据地发出精兵简政的指示,规定各根据地要大大压缩政权、党、群众团体全部脱离生产的人数,同时组织队伍垦荒。例如陕甘宁边区从1941年12月起到1943年,先后进行了三次精兵简政,从目的、任务、机构、人员制度、工作风气等方面解决了多个方面的问题,基本上达到了精简、统一、效能、节约等目的。
除上述民主政权建设的措施以外,这一时期中共还进行了抗日经济建设和抗日的文化教育,共同促进了根据地的建设与发展。
五、了解抗战初期国民政府经济体制与政策的调整。
国民政府为扭转不利的形势,争取主动,在战争初期逐步实现抗战的同时,采取一系列措施,对原有经济体制和政策进行了大规模的调整。
改组有关行政管理机构,确立战时经济体制 抗战爆发后,国民政府在战争紧迫的情况下,加强了中央尤其是军事委员会对经济的干预,对金融和经济行政机构进行了一系列调整,形成比较集中的经济领导体制。对促进战时社会经济的运行,发挥了重要作用
颁布一系列法令和法规 加强了政府干预和控制经济的能力,在一定程度上充裕了国家财政,对抗战产生了重要影响
制定开发大后方的建设方针,将战时经济纳入长期抗战的轨道 国民政府基于长期抗战的设想,运用国家资本,在大后方优先发展重工业。对于民营工矿业,国民政府采取鼓励海内外投资和奖助等政策。除此之外,国民政府还制定计划,采取许多措施,发展大后方的交通建设
综观国民政府抗战初期的经济政策,在总体上顺应了全国抗战的潮流,是符合人民利益的。由于战时经济政策的调整,逐渐改变了抗战初期的被动局面,也促进了大后方经济的发展,初步扭转了西南、西北地区的落后面貌。
海外华侨支援祖国抗战
华侨是支援祖国抗战的一个重要力量。漂泊海外的上千万华侨,在祖国危难之时,从财力、物力、人力各方面,为祖国抗战作出了重大的贡献。海外华侨组织了2000多个抗日救亡团体,其中有代表性的是1938年成立的南洋华侨筹赈祖国难民总会,陈嘉庚任主席,总会下设分会68个,所属团体遍布南洋各国。捐款献金是华侨支援祖国抗战的主要方式。据统计,在太平洋战争爆发前,海外华侨月捐达到1350万元,其中南洋华侨平均月捐总数达734万元。全国抗战爆发后,国民政府发行公债30亿元,海外华侨认购了11亿元。修筑滇缅公路时,华侨领袖陈嘉庚亲自出面,在华侨中招募司机和技工,最后派出3200人分9批先后回国服务。他们在恶劣的环境下,以顽强的拼搏精神,使长达1164千米的滇缅公路成为钢铁运输线,有力地满足了前线部分抗战物资的急需要求。
【课后探究】
中国人民在抗日战争的壮阔进程中孕育出伟大抗战精神,向世界展示了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爱国情怀,视死如归、宁死不屈的民族气节,不畏强暴、血战到底的英雄气概,百折不挠、坚忍不拔的必胜信念。
———2020年9月3日,习近平在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5周年座谈会上的讲话
抗战家书是在抗日战争特定背景中形成的,其中所体现的抗战精神是中华民族奋发向上的精神动力。请回到抗战家书和抗战场景中去追寻,找出能够体现这种精神(任意种或整体)的相关史实,撰写一篇历史小论文。(要求:持论有据,表述清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