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课 中华文明的起源与早期国家》教学设计
课题 第1课 中华文明的起源与早期国家 年级 2021级
核心主题 中华文明的起源与早期国家的产生、发展
单元及本课内容分析 《中外历史纲要》(上)第一单元“从中华文明起源到秦汉大一统封建国家的建立与巩固”的主要内容是中华文明的国家形态演进,即古国—王国—帝国的历史过程,以及在整个历史过程中中华文明所体现的显著特点:多元一体,源远流长,生生不息。 而第一课“中华文明的起源与早期国家”的主要内容分为两个方面,首先是介绍星罗棋布,多姿多彩的中国原始文化(新旧石器时期),随后是阐述奴隶制社会的形成与繁荣时期与中华文明诞生和早期国家的形成时期:夏、商、西周。这一课起到了衔接初高中历史课程的承上启下作用,在整个单元中承担着开门见山的任务。本课内容虽然有三个子目,但可以通过运用丹麦考古学家汤姆森的“三期论”,依据不同人类历史发展时期所使用生产工具材料之间的区别,而把全课整合为石器时代与青铜时代两个子目。同时为表明人类进化的整体趋势是从野蛮逐渐走向文明,本课还在第一、二个子目前分别加上“晨光熹微”与“日出东方”两个关键词,帮助学生更直观地感受到人类进步发展的整体趋势。 在石器时代这一子目中,教师可以通过使用地图、图片、时间轴等方式引入国家“十五”重点科技攻关项目“中华文明探源工程”的研究成果,围绕中华文明起源的过程、呈现的特点以及其与私有制、国家之间的关系进行讲授;接着在青铜时代中这一子目中,教师通过运用王国维的“二重证据法”并且采用国家“九五”重点科技攻关项目“夏商周断代工程”的研究成果,综合实物史料与文献史料论述自三皇五帝以来至夏商周的早期国家内涵及其特征,充分说明青铜器对殷商王朝巩固自身统治的重要作用,考据牧野之战的大致经过,详细介绍内外服制、井田制、分封制、宗法制与礼乐制等核心概念。
学情 分析 本节课的授课对象为高一年级刚入学的新生,虽然其在初中历史学习中已经接触过相关的内容,但考虑到时间间隔之长(从初一到高一)以及学生本身会遗忘相关知识点等原因,做好初高中学段的衔接显得尤为重要。因此本课会在阐述核心概念的基础上梳理中华文明历史发展的主线,引入“三期论”、“二重证据法”等史学相关概念让高一新生对历史产生一个较为良好的初印象,激发高一新生学习历史的浓厚兴趣。
教学重难点 本课的重点内容:中华文明起源的过程及其多元一体的格局,文明与私有制、阶级、国家产生的关联和标准,夏商周三代所呈现的早期国家内涵与特征,青铜器的重要作用,井田制、分封制、宗法制与礼乐制的主要内容以及四者之间的关系。 核心概念:中华文明、石器时代、私有制、阶级、早期国家、青铜时代、夏朝、商朝、周朝、井田制、分封制、宗法制、礼乐制。 关键问题:中华文明是如何起源的之后又是如何演变的?它和私有制、阶级以及早期国家之间的关系是什么?通过什么样的标准去判断它们的产生?夏商周三代作为早期国家有什么样的特征与内涵得以呈现?青铜器对殷商王朝巩固自身统治有何作用?井田制、分封制、宗法制与礼乐制四者之间的关系是什么样的? 方法策略: 大概念教学:以学科大概念为内容组织方法策略,使课程内容结构化。大概念教学具体到本课内容中则是以“中华文明与早期国家”作为核心串联起全课;同时以“中华文明的起源与早期国家的产生、发展”为核心主题进行引领。 史料研习法:详细介绍王国维的“二重证据法”,并通过实物史料与文献史料相结合的方式让学生学会辨别史料的真伪,认识到史料的价值与作用,并自主运用史料作为依据论证良渚文化不仅是一个古国,更是中华文明五千年的标志。同时将这种史料实证的思维运用于牧野之战的过程分析中,深入了解“二重证据法”在历史研究过程中的实施步骤。 情境教学法:通过使用青铜器等实物史料以及教师的语言创设出具体的殷商时期的青铜器使用情境,让学生体会到当时殷商如何通过使用青铜器掌控内外服,巩固自身统治。
教学目标 1、学生通过课前预习以及课上听讲梳理出较为清晰的从猿到人的演变过程以及中华文明起源进程,了解石器时代我国境内具有代表性的部分文化遗址,并且对比教材上的中国新旧石器时代重要人类遗址分布图,从空间分布上初步感受中华文明起源星罗棋布、江河而居、多元一体、中原核心的特点;随后通过两则史料认识到私有制、阶级和早期国家的产生以及标准,接着通过三则良渚文化的史料从时间上解答中华文明何以五千年的问题(时空观念L2、史料实证L1、历史解释L1、唯物史观L2)。 2、借助“夏商周断代工程”、“中华文明探源工程”等学术成果,通过考古发掘的夏商周文明遗址实物史料,如商朝的青铜亚醜钺、司母戊鼎、西周的青铜器利簋及其铭文等,加之与现存的传世文献史料,如《史记·夏本纪》、《越绝书·宝剑篇》、《战国策·燕策一》、《尚书·酒诰》、《逸周书·克殷解》 等多角度结合的方式,了解早期国家夏商周的发展历程与显著特征,并能知道内外服制度、井田制、分封制、宗法制以及礼乐制等重要概念的内涵,解释其中蕴含的家国同构的政治特点(史料实证L2、历史解释L3)。同时认识到生产力的发展是导致私有制、阶级和国家出现的根本原因,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理解我国早期国家从“晨光熹微”到“日出东方”的进步过程对世界人类历史多样性的发展做出的重要贡献(家国情怀L3)。
问题 框架 核心问题:中华文明起源的脉络以及其与私有制、阶级、早期国家的关系 问题链:空间上说明人类文化遗址分布的特点——时间上分析中华文明何以五千年(先解答私有制、阶级、早期国家的关系,再阐述国家的产生是文明形成的本质特征)——从良渚文明开始往后一直延伸到夏商周,其早期国家具有什么样的制度呢?——这样的制度能够反映出早期国家什么样的基本特征呢?
教学过程设计
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评价设计
导入 1、通过介绍丹麦考古学家C·J·汤姆森提出的三期论说明石器时代、青铜时代与铁器时代的不同含义并指出本课将会借鉴这种历史分期方法进行讲授。 2、通过出示大家都比较熟知的达尔文的《物种起源》一书进行新课的导入,以时间轴的方式分析从猿到人的演变,并引出旧石器时代最显著的特征。 认真听教师授课并进行思考,积极回答教师提出的“观察两幅图片,对比看看其中有什么不同之处”的问题。 1、通过介绍汤姆森的三期论来让同学们对石器时代与青铜时代有一个简要的了解,并且了解教师在设计本节课的整体思路,即石器时代——青铜时代。 2、通过介绍达尔文的《物种起源》一书以及阐述从猿到人的演变过程,衔接初中历史教材,激活学生脑中已有的相关知识。通过两幅直观的图片的对比,结合学生已有知识进行发问引出旧石器时代最显著的特征——以打制方法制作石器。但是需要注意在提问时积极引导学生思考,必要时可设置提示,如观察这两则图片中的石头表面形状。 通过最后提问的方式能有效评估、检测学习目标即了解从猿到人的演变过程的达成情况,如果学生普遍能回答上来则教师可以按照预定的教案进行新课的讲授,如果很多学生都无法回答该问题则教师需要对预定的教案进行一定程度的修改,降低其难度,以保证绝大多数学生能够较好地听课。
讲授新课 引导学生通过阅读教材的方式补充时间轴,完善石器时代的古人类和文化遗存的相关知识点。 分别从新石器时代中期挑选出最具代表性的仰韶文化、大汶口文化和河姆渡文化以及新石器时代晚期的红山文化、龙山文化、良渚文化进行讲授,出示相关文化的代表性照片让学生直观地体会到当时新石器时代的文化已经达到了一个较高水平。 从空间与时间两个维度进行问题探究,分别提出“空间分布上的特点是什么样的?”以及“中华文明何以五千年?”两个问题,带领学生分析得出星罗棋布,江河而居,多元一体,中原核心的分布特点。通过出示两则史料先行论述国家产生的过程及其标志,随后再通过三则史料进一步引导学生得出良渚文化是一个早期国家,更是中华文明5000的标志的结论。 详细阐述王国维的“二重证据法”,并提出去重新寻找夏朝,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介绍同一时期(即新石器时代晚期)三皇五帝的传说,出示以及《大戴礼记》中关于三皇五帝记载的史料,因无相关实物史料的出土说明这段时期不能够被称为信史,而更多只是历史传说,神话色彩较重。 介绍夏朝从部落演变成国家的过程,出示出示三则史料说明夏朝从公天下到家天下转变的复杂性,使用“二重证据法”说明为什么二里头文化只是很有可能是夏文化的遗存,而非一定是。这是由于二里头文化并没有出土含文字记载的实物史料,也就没有直接的证据链条,只能依靠推测得出结论。 通过出示《尚书》、《史记》等传世文献了解殷商的历史及其基本制度(内外服制度),通过分析青铜器对于商王朝巩固自身统治的作用,体现当时神权迷信色彩的浓厚以及神权与王权的结合的国家治理特点。夏商对比信史的有无说明“二重证据法”的运用还需要注重有文字记载的实物史料 通过出示青铜器利簋的铭文等三则史料并运用“二重证据法”尽可能地还原整个牧野之战的过程,提升学生史料实证与历史解释的能力。 通过《西周分封示意图》等史料详细介绍西周的井田制、分封制、宗法制与礼乐制等重要制度,并通过思维导图的方式阐述四者之间的关系,让学生从宏观层面上对其有全面而直观的认识。 认真翻阅教材,补充完善时间轴,认真听教师授课。 跟着教师授课的进度去了解学习新石器时代的文化遗存 积极思考教师提出的问题,认真揣摩论证中华文明五千年历史的逻辑链条。 认真听教师的授课,去积极思考王国维的二重证据法如何用于历史研究之中。 认真翻阅教材,补充完善时间轴,认真听教师授课,了解夏商周三代的时间断代以及基本特征。 运用王国维的“二重证据法”积极思考二里头文化与夏朝之间的关系,认真听教师授课。 努力弄清楚青铜器对商朝的重要作用以及其能反映出的殷商的政治制度与特点。 认真听教师授课,通过史料实证去深刻认识西周的井田制、分封制、宗法制和礼乐制以及他们之间的关系。 通过让学生自行阅读教材补充时间轴培养其时空观念,了解石器时代的断代分期以及具有代表性的古人类和文化遗存。 了解新石器时代具有代表性的文化遗存。 从唯物史观的角度让学生清楚地意识到中华文明确实有五千年的历史,激发起他们的民族自豪感和文化认同感。 介绍王国维的“二重证据法”,培养学生史料实证的思维并让其了解到三皇五帝时期神话色彩的浓厚很大一部分原因是没有对应的考古发掘材料。 通过让学生充分运用王国维所言“纸上与地下的材料”进行史料实证,了解夏王朝与二里头文化之间的关系。 通过引用学者张光直的观点引导学生思考青铜器之于殷商的重要作用。 通过出示三则与牧野之战记载相关的史料,运用传世文献史料与实物史料相结合的方式实践王国维的“二重证据法”,培养学生史料实证与历史解释的能力。 通过教师讲授的方式让学生理解西周的三大政治制度及其与井田制之间的关系,深刻认识到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之间的关系。 通过课上提问以及布置课后作业的方式巩固学生对于这一课知识点的理解。 让学生在课后重新画一遍整课的时间轴,并在上面补充本课的知识点。
小结 整合前面第一个子目的时间轴,从时间、社会性质、经济、政治、文化等五个维度入手进行整节课的课堂内容小结,重点突出中华文明的起源与早期国家的产生发展。先梳理从猿到人的演变历程,随后回顾石器时代的古人类和文化遗存,重点围绕良渚文化梳理私有制、阶级和早期国家以及中华文明起源之间的关系;随后分三皇五帝时期、夏商周三代时期展开叙述,先强调王国维“二重证据法”的重要性以及主要内容,随后从二里头与夏朝的关系到商朝主要制度与政治特点,再到西周的四个制度的总体呈现出早期国家的特征。 跟着教师一同进行整堂课所学知识的回顾,梳理整节课的逻辑关联与脉络。 小结部分教师通过一张较为全面的表格进行梳理与回顾,带领学生填写表格的过程就是总结本堂课所学内容的过程。表格的使用能够较为直观地呈现课堂上所教授的知识点,便于学生回顾与思考。 通过表格的形式总结全课是许多教师所使用的,较为常见的一种总结方式,但是本人设计的表格不仅内容全面,而且还与上方的“晨光熹微”、“日出东方”两个关键词进行呼应,充分展现中华文明的起源与早期国家的发展是具有进步意义的历史过程,人类的历史也是从低级向高级、由简单到复杂演变的过程。
教学反思 发现问题:在第一个子目到第二个子目的过渡阶段论述显得有些生硬,不能够很好地衔接起两个子目的内容。 分析问题:我认为这和我将本课原本的三个子目缩短为两个子目有很大的关系,本课原本的第二个子目从部落到国家,我将其中夏朝的具体内容划分到了自己的第二个子目中,而将从部落到国家的形成过程划分到了第一个子目中,所以我认为要解决过渡衔接不自然的这个问题还是要从内容组织上着手。 解决问题:在讲完良渚文化之后立刻介绍三皇五帝时期,这样第一个子目就到三皇五帝为止,而引出夏朝之后就开启了第二个子目青铜时代。同时在第二个子目中将时间轴先提上来,在夏朝之前还要往前延伸到新石器时代晚期,这里同时标注良渚文化和三皇五帝时期,就可以将两部分内容串联起来。 教师用语:“在了解完良渚文化从部落到国家的发展历程后,我们知道差不多同一时间里传世文献中有着对三皇五帝的记载,(对三皇五帝进行一张ppt的简要叙述),那么舜最后将首领之位传给谁了呢?没错就是禹,而他则建立了夏朝这一早期国家,接下来让我们一起走进青铜时代去看看这个时代的夏商周三代早期国家是如何发展的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