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建立》教学设计
课标分析:《中外历史纲要》(上)第一单元共四课,本课与第四课密切关联,一个是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建立,一个则是对其巩固,因此本课与第四课的学习是紧密相连的,其课程标准为:“通过了解秦朝的统一业绩和汉朝削藩、开疆拓土、尊崇儒术等举措认识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建立及巩固在中国历史上的意义;通过了解秦汉时期的社会矛盾和农民起义,认识秦朝崩溃和两汉衰亡的原因。”
教材分析:第三课共三个子目即:秦的统一、秦的暴政以及秦末农民起义与秦的灭亡,凝练三个子目即:秦朝为什么能实现统一、又是如何巩固的统一、最终又为何会失去统一,三个子目以时间顺序编排了秦朝从建立到衰亡的过程,整篇课的内容环环相扣,有很强的历史逻辑。
学情分析:本课的授课对象为高一学生,学生在初中已经学习过相关知识,即:人教版初中历史七年级上册的第三单元就将本课分成了“秦统一中国”和“秦末农民大起义”两个课程进行讲授,对于秦朝的这段历史已经有了解,具备一定的知识基础,因而在授课过程中教师可以考虑知识的主次关系,尽可能地不重复基础知识;其次本课作为高一新生学习历史的第三课,此时学生还未完全适应高中的学习方式,对于历史的学习可能还停留在初中阶段,因此,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教师可以考虑在教学过程中多利用历史图片、地图、史料阅读等方式循序渐进地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引导学生转变学习方式。
教学目标分析: 了解并知道秦统一的条件与过程。 能够梳理和总结秦朝巩固统一的措施。 能够归纳秦朝暴政的内容,即秦速亡的原因。 认识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建立在中国历史上的意义。
教学重、难点分析: 重点:秦朝巩固统一的措施;秦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及意义。 难点:秦朝巩固统一的措施。 教学方法:讲授法、史料教学法、任务驱动法、问题探究法等。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新课导入 同学们在初中七年级上册的第九、十课就学过关于秦朝的知识,都知道秦灭六国,实现了一统天下的大业,在前两课我们也学习了关于春秋战国的演变,那么在数百年分裂战乱的局面中,秦朝又是如何在(展示图1)战国七雄中脱颖而出,实现了一统天下的大业(展示图2)呢?接下来让我们带着这些疑问一起进入第三课的学习。 回忆初中及前两课所学的知识,思考教师提出的问题。 以回忆所学知识和图片对比的方式进行课程导入,可以让学生回顾初中已学知识;以设问的方式引出第一个子目中秦统一的条件这一知识,可激发学生进行问题思考,培养解决历史问题的能力。
新课讲授 秦的统一 (1)秦统一的条件 展示材料一、二,请学生根据材料及教材14页归纳出秦统一的条件? 解读:整个春秋战国时期,从公元前770年到前221年,五百多年,战乱不休,但到战国中后期,统一的呼声日益高涨,如:孟子提出了“定于一”的思想;《吕氏春秋》也认为只有统一才能结束战乱,同时处于苦难中的百姓,也极度渴望和平与统一;其次我们学习前两课的内容,知道春秋战国是一个经济大发展的时期,各地区的经济交流逐渐加强,要求打破政治所带来的阻碍。所以,到了战国末期,统一已经成为了人心所向与发展趋势。 过渡:以上两个条件是当时社会普遍存在的客观条件,更是时代的趋势,秦国有六国也有,然而在六国都具备客观条件下,唯独秦国能统一中国是有其深刻的内部与外部条件的。 问题设置:阅读材料三、四及教材14页,总结秦统一六国的主观条件。 解读(结合地图):就地理位置而言,战国时期秦国位于西部,南边有巫山和黔中地区的高山阻隔,西边以陇东为屏障,北边则有少数民族和广阔的草原间隔,唯一能突破的东边为函谷关,而函谷关易守难攻,所以即使在战国时期,六国联合攻打秦国,无奈秦优越的地理位置,多为秦军所败;再者秦国物产丰富,以农业为例,关中平原土壤肥沃,土质疏松,易于耕种,再加之铁农具的推广与应用,使得秦的农业基础稳固,能实现粮食自足,后期都江堰、郑国渠等水利设施的的修建又使秦国 耕地面积扩大,在战争保障上更胜一筹;历代统治者求贤若渴,重用人才这些都是秦相比六国而言具备的优越条件。 1.总结秦统一的客观条件: 长期战乱,人民渴望统一安定。 各地区经济的发展,要求打破政治分裂所带来的阻碍。 2.总结秦统一的主观条件: 地理位置优越,物质基础雄厚。 历代统治者励精图治,广纳贤才。 商鞅变法,为秦统一奠定基础。 通过选取不同层面的史料,以学生为主体,引导学生分析史料,提取知识点,从多角度客观看待历史事件形成的条件,有利于提高学生运用和分析史料的能力,培养高中生史料实证与历史解释的核心素养。
(2)统一的进程 秦朝历代的统治者都重用客卿,唯才是举,这些得到重用的谋士也会积极出谋划策,为秦国制定一统天下的蓝图。秦昭王时期的客卿范雎则提出了“远交近攻”的策略(顺势讲解相关知识点)。 过渡:公元前221年,秦兼并了六国,建立了第一个统一王朝——秦朝。但是,六国疆域之外的所谓蛮夷生活的地区仍然需要平定。 任务设置:结合教材16页的地图及15页的文字说明,总结秦朝建立之后,进一步稳固疆土的军事行动。同时弄清西南夷、越族及匈奴所在的地理位置。 结合教材梳理秦灭六国的顺序,理解远交近攻策略的时间、特点顺序、意义。 认真阅读教材内容,观察教材上秦朝的形势图并总结回答。 1.将初高中历史结合起来,通过地图和时间建立历史时空,定位历史事件,将知识点分层讲解,提高难度,培养高中学生时空观念的核心素养。 2.以学生阅读分析和教师讲解地图的方式为主,帮助学生运用历史地图学习历史知识,培养学生的历史时空观念。
(3)巩固统一的措施 过渡:在学习完以上的知识,我们可以发现秦朝建立起了疆域空前统一的王朝。这是秦国在军事上的胜利,但正如后世政治家所言:“马上得天下,焉能马上治之”,如何巩固新建立的王朝,维持政局稳定,成了摆在秦国君臣面前的新难题。 任务设置:自主阅读教材15页的第二自然段,根据教材内容归纳出秦巩固中央集权的统治措施。 中央—三公九卿制 教师展示一则三公九卿的示意图,示意图需要进行排列且在每一个职位处标注其主要职能,更能加深学生的记忆。 过渡:在秦初出台的众多政治体制之中,郡县制的制定最为曲折。虽然郡县制早在战国时期就已形成,在秦国商鞅变法时更是普遍推行,但因为这一制度从未在全国范围内推行,谁也无法判断它是否适合全国性的管理?与之相对的是,分封制有着悠久的制度传统。周曾在东方分封,并且实现了几个世纪的长久统治。 任务设置:阅读以下史料,帮助秦始皇分析哪一种治理模式更适合秦朝? 教师活动:如同学们所答,秦始皇之所以选择郡县制,是因为相比分封制,郡县制在中央对地方的统治力方面具备明显优势(顺势讲解相关知识点)。 郡县制(内容、意义、郡县制与分封制的异同) 过渡:中央官僚体制也制定了,地方管理秩序也出台了。原本就刚愎自用的嬴政自觉自己完成了历史上从未有过的壮举。不仅统一了全国,还完成了“自上古以来未尝有”的政治变革,使“海内为郡县,法令由一统”。他开始思考,要如何彰显自己至高无上的功绩。 任务设置:阅读表格中的君臣对话,总结从中获取的相关信息。 其他措施:这一部分的知识以教师讲解和图片展示为主,在课件上列出巩固统一的其他措施。 1.归纳秦朝巩固中央集权的三大措施。 2.分析两种模式,选出适宜的一种。 3.根据表格内的材料理解皇帝制度及其特点。 皇帝制度特点:皇帝独尊、皇权至上、皇位世袭。 自主学习的方式可以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促进学生对知识的深层理解能力;人物对话分析知识的方式,能够拉近学生与历史的联系,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加深对知识点的理解;图文并茂讲解知识点能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他们探究图片背后的历史事件和意义。
统一的意义 任务设置:阅读教材15页最后一个自然段,总结秦统一的意义。 利用地图再次引导学生学习,加深这一知识点。 根据所学及教材内容,总结秦统一的意义。 自主学习的方式可以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促进学生对知识的深层理解能力。
2.秦的暴政 过渡:利用教材16页学习聚焦部分的文字引出第二个子目“秦的暴政”。 问题设置:阅读表格及教材16—17页的内容,总结秦的暴政有呢些? 根据表格内容及教材内容总结出秦朝暴政的知识点。 表现:大兴土木、求仙访药、动众巡游、征发繁重、刑法严苛、焚书坑儒。 影响:焚书坑儒举措钳制了思想,摧残文化,使我国文化遭受严重损失;暴政使得阶级矛盾和统治阶级内部矛盾尖锐,爆发农民起义。 通过史料和表格呈现秦的历史事件,让学生了解秦速亡的原因,有利于培养学生分析史料、提取知识、论从史出、史论结合的素养。
秦末农民起义与秦的速亡 (1)农民起义 教师活动:展示历史地图(教材18页的图1) 问题设置:阅读教材17页内容并观察地图,思考陈胜、吴广起义的原因及结果? (2)楚汉战争 过渡及问题设置:中国历史上的第一次农民起义最终以失败告终,并没能推翻秦朝的统治,那么秦又是被谁推翻走向了灭亡?观察图并阅读教材18页的正文,总结楚汉战争的过程、结果? 教师活动:“得民心者得天下”,刘邦获得胜利之后,于公元前202年建立了西汉王朝,他吸取秦灭亡之教训,提倡“与民休息”等政策,这是我们下节课要学习的内容,请同学们课后提前预习下节课的内容。 学生活动1:阅读教材相关的史料,分析地图,调动已学知识,归纳农民起义的相关知识(时间、原因、地点、结果、意义) 学生活动2:需要回忆和调动已学知识,通过分析历史地图和教材归纳关于这一知识的内容(楚汉战争的过程、结果)。 问题设置:根据下列表格回答教材18页“思考点”的问题。 学生活动3:通过表格知道楚汉战争中两个重要人物的性格、行为及结局,领悟“得民心者得天下”。 以学生分析地图,调动旧知识为主进行问题探究;前后课知识的联系帮助学生构建单元知识框架。
课后作业 展示作业题目与相关提示。 根据本节课所学知识及教材的“史料阅读”内容,独立自主完成课后作业。 以所学知识与教材相关栏目结合的方式,布置课后作业,可以检测学生的听课质量与学习情况;作业题目的开放性又能拉近学生与历史人物的关系,发散学生的历史学习思维,学会从多角度客观评价历史人物与历史事件。
课堂总结 利用思维导图师生共同梳理本课所学的知识点。 利用思维导图师生共同梳理本课所学的知识点。 将本课的知识点以思维导图的方式展示出来,有助于帮助学生理清本课的知识脉络,形成整体的历史知识框架,更好记忆历史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