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课三国至隋唐的文化》教学设计
课程标准 认识三国至隋唐时期思想文化发展的新成就。
教学背景 【教材分析】 本课属于统编教材中外历史纲要(上)第2单元第8课,是继政权更迭、制度建设后认识魏晋至隋唐社会发展一个重要的历史维度。从教学内容来说,经魏晋南北朝积淀,隋唐文化达到了空前繁荣的程度,包括思想、文学、艺术、科技等新成就和中外文化交流情况,教学内容时间跨度大、知识信息丰富。这就要求教师用心整合教学内容,在把握教学重难点的基础上对课堂呈现的内容大胆取舍。从教学要求来说,本课旨在通过对图文史料的细节性分析,培养学生的文艺鉴赏力和审美意识;也要通过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整体性把握,提升学生的文化认同感和民族自信心。这就要求教师在阅读教材文本的基础上提炼教学思路,从小处着手归纳总结总体特征;同时采用多元史料分析文化现象和特点,突出文化学习的丰富性和思想性。 【学情分析】 本课的教学对象是高一学生。根据了解,学生已在部编版初中教材《魏晋南北朝的科技与文化》、《盛唐气象》、《唐朝中外文化交流》等课程内容中学习过这一部分的知识,对于三国至隋唐文化的先进与繁荣有宏观上的认知和了解。但要格外注意的是:初、高中学生在历史学习和考查要求上有很大的差异,高中历史学习在阅读理解、史料分析、逻辑思维等方面的要求更高,尤其是学科核心素养需要在日常教学中加以渗透,这要求教师在课堂上着力铺垫加以引导。另外,我校学生多来自偏远农村,学生的文化知识积累和文艺鉴赏力有限,这一方面增加了教师的教学难度,另一方面凸显了学生的学习需求,这要求教师以审美教育为抓手,提升学生文化素养。
教学目标 (1)采用视频资料导入文化学习,引导学生进入特定的历史时空情境,感受三国至隋唐时期文化发展受到外来文化的影响,为本课教学奠定基调(时空观念); (2)结合图文史料设置问题,引导学生从思想、文艺、科技等多角度观察三国至隋唐时期文化发展的表现,认识三国至隋唐文化发展的特点(史料实证,历史解释); (3)结合文献史料设置探究性活动,引导学生深层次分析三国至隋唐时期文化发展的背景原因,归纳共同性因素,总结社会文化发展的一般性规律。(历史解释,唯物史观) (4)采用视频及时政材料拓展思考,引导学生感悟大国风采,体会中华文化“引进来、走出去”的历史发展路径,从而树立文明互鉴、人类命运共同体的观念。(家国情怀)
评价任务 “自主-合作-探究”评价量表 评价等级水平1水平2水平3水平4 等级描述 能够阅读教材,勾画要点,填写导学案,完成预习任务 能够认真完成预习任务;准确描述图文信息,提炼关键词并简要总结 能够高质量完成预习任务;联系所学知识来解读图文材料,做到史实基本清晰,语言基本准确 能够高质量完成预习任务;联系所学知识来解读图文材料,史实清晰,语言准确,逻辑恰当。
教学重点 认识三国至隋唐时期文化发展的表现
教学难点 探究文化发展与国家兴衰之间的联系
教学方法 以问题为引导,学生通过自主、合作、探究的方法完成知识学习
课前准备 任务1:学生阅读教材,勾勒知识要点; 任务2:手机查阅资料,完成导学案预习部分,了解一些材料信息。
教学环节 教学过程
课堂导入 教师活动学生活动1.播放视频《新丝绸之路预告片》裁剪片段,视频后半部分由教师配音来说明外来文化传入中原的情况,导入新课 2.展示学习目标和本课学习内容框架1.观看视频,脑海中大概勾勒丝绸之路的路线,并了解外来文化融入中华文化这一现象。 2.齐声朗读学习目标,明确学习要求设计意图: 采用视频导入的方式使学生直观了解丝绸之路的相关信息,增强历史学习的趣味性;通过教师配音说明外来文化在中原传播的主要情况,引导学生进入特定的时空情境,形成“融汇-流变”的观察视角;解说本节课的基本学习框架,使学生感知到“现象-原因”的认知思路,进一步明确本节课的学习任务和重难点。
融汇流变:多角度观察三国至隋唐文化发展的表现 第一部分:思想宗教 【思考1】结合图文材料,说明魏晋到隋唐时期思想界出现怎样的发展趋势? 教师活动学生活动1.出示材料:《虎溪三笑图》及文字史料 2.分解问题: 《虎溪三笑图》的故事说明了什么? 韩愈与佛教的关系说明了什么? 3.教师总结: 多元思想在交流、竞争中逐渐融合观察图片,阅读材料,思考问题。 (1)预设答案 学生一:三教并存,相互交流 (2)预设答案 学生二:在相互竞争中趋向融合 设计意图: 采用图文材料互证的方式说明魏晋南北朝时期思想特征:多元融合。通过对图片、文字材料的解读,重点分析佛教进入中原后融入本土思想的情况,突出思想领域交流与竞争的双重面相,最后落脚点在于融合。细节勾勒有助于学生更为全面地掌握魏晋至隋唐时期思想发展动态。
【思考2】判断图中三条线分别代表了儒释道哪派思想?请阐明理由。 教师活动学生活动1.出示材料: 2.教师总结: 儒学虽受到来自佛道的冲击,仍处于主流地位 观察示意图,结合所学思考问题。 预设答案: 学生三:红色线是儒家思想,起源于春秋时期,秦朝因焚书坑儒的影响而受挫,西汉因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而繁荣发展,东汉末因社会动荡而呈衰落趋势。蓝色线是佛教思想,起源于东汉初,受统治者态度的影响,发展多波折;绿色线是道教,起源于东汉末年,发展较为缓慢。 设计意图: 采用解读示意图的方式引导学生回顾所学,准确判断,提升历史的认知和解释能力。不同时间儒学发展的情况是不一样的,这是我们解读图示的出发点;而佛教的发展情况则需要同学们抓住教材要点并予以分析,准确判断;并从整体观察的角度,突出儒学的主体地位。综合教材内容,提炼出这样的一个问题,是对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思维能力的考查和训练。
【总结特点】魏晋至隋唐时期思想发展的特点:多元融合,儒学主导 第二部分:文学艺术 【思考3】对比两幅图片,说明北凉到唐朝的飞天形象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教师活动学生活动1.出示材料: 图片一:莫高窟272窟(北凉)飞天 图片二:黄有为临摹 (盛唐)飞天 图片三:东晋顾恺之的《洛神赋图》摹本 2.教师讲述: 飞天形象起源于印度,从西域风格逐渐发展到中原风格,是受中原审美、汉晋画风的影响 3.教师总结: 文学艺术在借鉴、继承中发展 观察图片,思考问题。 预设答案: 学生四:飞天的飘带、姿态、头部描绘都发生了变化,飘带变多变长,姿态飘逸潇洒,头部从脑后佛光变成了面庞圆润、生活化的女子形象。 设计意图: 采用比较观察的方式引导学生分析解读图片信息,提升文艺鉴赏能力,增强时空观念。盛唐飞天是外来形象与中原审美结合的产物,在对飞天形象细节分析的过程中,既要认识到异域艺术的风格,又要感受到中原艺术的特点,从而得出文艺在“借鉴-继承”中发展的特点。艺术作品的分析需要一定的知识和素养,教师在授课过程中要着重引导。
【思考4】魏晋至隋唐时期的文学艺术还有哪些领域成就显著呢? 教师活动学生活动1.出示材料: 第一组:魏晋隋唐的绘画作品 第二组:魏晋隋唐的书法作品 第三组:魏晋隋唐的诗歌作品 2.教师讲述: 说明绘画、书法、诗歌方面的突出成就,引导学生感受文艺发展的繁荣 3.教师总结: 文艺发展到隋唐时期进入全面繁荣的阶段 1.欣赏文艺作品之韵味; 2.全体学生跟随教师的讲解回顾一些简单的文学常识,感受文学艺术发展的特点: 领域广泛、水平高超、空前繁荣 设计意图: 采用图文展示说明的方式,引导学生从书法、绘画、文学等角度,感受魏晋到隋唐文化的一脉相承与发展繁荣。教师在讲解过程中会涉及到一些专有名词,因为课堂教学容量的有限性,只能点到为止;学生重在感知和理解,在把握认知角度的基础上提炼文艺发展的特点。
【总结特点】魏晋至隋唐时期文艺发展的特点:借鉴继承、全面繁荣 第三部分:科学技术 【思考5】根据图文材料,分析唐朝佛经为什么能够被大量刊印? 教师活动学生活动1.出示材料: 公元 868 年雕版印刷的《金刚经》卷子,是世界现存最早有确切日期的雕版印刷品 2.分解问题: (1)佛经为什么可以大量刊印? (2)佛教发展与雕版印刷术有何关系? 3.教师总结: 思想与科技是相互推动、共同发展的观察图片,思考问题。 预设答案: 学生五:雕版印刷术的发明和佛教传播的需要; 学生六:佛教传播的需要推动了技术的发明,而技术的进步反过来进一步推动了文化的传播与发展。 设计意图: 采用分析解读的方式引导学生思考佛教传播与技术发明的关系。雕版印刷术作为中国古代具有代表性的技术成就,其产生与佛教密宗有密切的关系;而技术发明推动了文化的进一步发展,从而领会到中国古代文化多领域互动发展的特征。
【问题6】魏晋至隋唐时期的科技领域还有哪些成就呢? 教师活动学生活动1.出示问题: 准确将圆周率计算到小数点后七位的是? 中国现存最早的一部完整的农书是? 西晋裴秀绘制的地图是? 世界最古老的石拱桥是? 地球子午线的长度是由谁测量出的? 世界上最早由国家颁行的药典是? 2.教师总结: 中国古代的科学技术出于世界领先的地位 根据教材内容,全班回答问题。 问题预设答案: 学生七——总结科技发展的特点: 领域广泛、世界领先; 儒学影响下重视实用。 设计意图: 采用知识问答的方式,引导学生进一步熟悉课本知识,了解科技领域的诸多成就。简单的问题设置,采用全班齐声回答的方式,调动课堂氛围。同时,要求学生在基础认知外,进一步提炼科学技术发展的特点,提升学生的归纳总结能力。
【总结特点】魏晋至隋唐时期科技发展的特点:互动发展、世界领先
追本溯源: 深层次分析三国至隋唐文化发展的原因 【教师活动】 情境设置:清代学者赵翼有诗言曰“国家不幸诗家幸,赋到沧桑句便工”,说明文化发展与国家兴衰有着极为密切的关系。阅读导学案材料并联系所学知识,分组讨论三国至隋唐的文化发展主要受到哪些因素的影响? 活动安排:全班分为3组完成任务,讨论时长5分钟,展示交流10分钟。 【学生活动】 任务一:魏晋南北朝文化发展的原因分析 材料1 从黄巾起义前后起,整个社会日渐动荡,接着便是战祸不已,疾疫流行,死亡枕藉,连大批的上层贵族也在所不免。…… 荣华富贵,顷刻丧落,曹植曹丕也都只活了四十岁。 ——李泽厚《魏晋风度:就是人的觉醒》 材料2 北魏、北齐制度大量吸收了关陇文化、南朝宋齐文化的成分,成为隋唐文化主要的来源之一。关陇文化之所以兴盛,盖张轨领凉州之后,河西秩序安定,经济丰饶,既为中州人士避难之所,复是流民移徙之区,百余年间纷争扰攘固所不免,但较之河北、山东屡经大乱者,略胜一筹。 ——改编自陈寅恪《隋唐制度渊源略论稿》 (小组讨论:现实基础、民族融合、南北融合、区域经济发展与相对安定、统治者重视) 任务二:隋唐文化发展的原因分析 材料1 规模空前的统一和强盛,气派空前的宽容和摄取,呼唤来一个丰富浓烈的艺术世界。英国学者韦尔斯描述道:在整个第7、8、 9世纪中,中国是世界上最安定、最文明的国家,许许多多中国人生活在治理有序的、优美的、和谐的环境中。当西方人的心灵为神学所缠迷而处于蒙昧黑暗之中,中国人的思想却是开放的、兼收并蓄而好探求的。 ——摘编自冯天瑜等《中华文化史》 材料2 进士科考时务策、贴经、杂文。天宝以下杂文专试诗赋,进士科实际已成为文学之科。 ——张帆《中国古代简史》 (小组讨论:统一安定、制度推动、政策开放、经济繁荣、民族融合、中外交流) 任务三:推动魏晋南北朝和隋唐文化发展的共同因素。结合前两组材料来分析。 (小组讨论:经济基础、统治情况、融合交流等) 【教师总结】 社会动荡时期:人口大量迁徙进一步推动了民族融合、文化交流;虽整体动荡,但存在部分地区经济发展、统治相对安定,如江南与河陇区域。 社会安定时期:经济整体繁荣,为文化的发展提供了雄厚的物质基础;国家统一,社会安定,为文化的发展营造了宽松的社会氛围;开放的政策促使民族融合、中外交流进一步加强。 总之,无论国家兴与衰,只要具备了经济、政治上的以上条件,文化就会得到发展,正所谓“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而国家兴衰会影响到文化发展的面貌,动乱年代往往多忧国忧民、生死存亡之思考,承平年代则多自信豪情、博大恢弘之气魄,正所谓“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反映社会存在。” 【设计意图】 采用小组合作探究的方式突破本节课难点:国家兴衰与文化发展的关系。了解魏晋南北朝与隋唐时期文化发展的具体原因,总结共同性因素,从而得出文化发展的一般性规律: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这是历史唯物观的核心论点,有助于增强学生对唯物史观的深刻理解,也有助于学生增强历史思辨能力。
课堂小结 本节课我们从“破象-溯源”的角度,知道在一定的政治经济发展、外来文化与中原文化融合的基础上,中华文化得到了充分的发展。其在思想上,展现出多元融合、儒为主流的特征;其在文艺上,展现出借鉴继承、全面繁荣的特点;其在科技上,体现出互动发展、世界领先的特点。而隋唐文化的繁荣不仅存于自身,还传播到周边国家,形成中华文化圈。
拓展思考 播放视频,了解中华文化所影响到的区域和涉及到的领域,增强文化自信; 展示时政材料,提出“文明交流互鉴、梦想同频共振”的理念,凸显本课主题,即中华文化在“引进来”和“走出去”的过程中焕发生机活力,永恒存在。
板书设计
作业设计 回顾所学知识,绘制本课的思维导图; 谈谈你在本课中最大的收获是什么?可从知识理解、情感认知、逻辑思考等方面写500字的感悟。
引用文献 1.陈少峰等编著:《鼎盛与革新:隋唐至明中叶的精神文明》,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年; 2.陈寅恪著:《隋唐制度渊源略论稿》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1年4月版。 3.李泽厚:《美的历程》,文物出版社,1981年; 4.冯天瑜等:《中华文化史》,上海人民出版社,2010年5月版。 5.张帆:《中国古代简史》,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年8月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