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语文
第一单元检测卷
总分60分 时间50分钟 成绩评定__________
积累运用(27分)
1.下列加点字注音有误的一项是(3分)
A.锦幛(zhàng) 荇藻(zào) 憔悴(cuì) 驱逐(qū)
B.迷惘(wǎng) 簇新(cù) 胚芽(pêi ) 熏黑(xūn)
C.勒进(lēi) 干瘪(biě) 隧洞(suì) 蜗行(wō)
D.嘶哑(sī) 腐烂(fǔ) 黝黑(yǒu) 虔信(qián)
2.书写有错的一项是( )(3分)
A.嘶哑 蓬蒿 憔悴 干瘪
B.灰烬 锦嶂 疲惫 慰籍
C.晨曦 镶嵌 笑涡 富饶
D.驱逐 蝼蚁 喉咙 坟墓
3.下面的诗句、作者、诗的题目搭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这永远汹涌着我们的悲愤的河流 休斯 《黑人谈河流》
B.温暖,明朗,坚固而蓬勃生春 戴望舒 《我用残损的手掌》
C.我是贫穷,我是悲哀 戴望舒 《我用残损的手掌》
D.我爱祖国,但用的奇异的爱情 舒婷 《祖国》
4.下列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 )(3分)
A.2003年中国。福建项目成果交易会于6月20日在福州圆满结束。
B.记者在北京小汤山医院亲眼目睹了医务人员在抗击非典战斗中感人的工作场面。
C.有关部门高度重视防汛工作,加大宣传力度,将暴雨警报广而告之,做到家喻户晓。
D.神舟发射基地的广大官兵,个个身怀绝技,却因工作的机密鲜为人知。
5.下列句子的空格处依次应填入的词语语句一贴切的一组是(3分)
(1)假如我是一只鸟,/我也应该用______的喉咙歌唱。
(2)我是你和边上破旧的老水车,/数百年纺着______的歌。
(3)岭南的荔枝花寂寞地______。
A.清亮 疲惫 绽放 B.嘶哑 疲惫 憔悴
C.清亮 疲倦 绽放 D.嘶哑 疲倦 憔悴
6.填空(3分)
(1)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而现在,乡愁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只有那辽远的一角依然完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与“——然后我死了,连羽毛也腐烂在土地里面”意境最相思的一句诗是(3分)
A.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柳永《蝶恋花》
B.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陆游《卜算子·咏梅》
C.宁可枝头抱香死,何曾吹落北风中。——郑思肖《画菊》
D.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龚自珍《已亥杂诗》
8.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3分)
A.《我用残损的手掌》巧妙地运用暗示、对比、烘托等艺术手法,创造了深沉完美的意境。
B.《黑人谈河流》在诗歌中主要描述了全球古老的文明发祥地——几大河流,为的是歌颂世界各国人民的伟大创造力。
C.《乡愁》一诗中,诗人抓住“邮票”、“船票”、“坟墓”和“海峡”这四种物象表达内心情感。
D.《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表达了作者强烈的爱国之情和历史责任感。
9.选出填入下面横线处的句子与上下文衔接最恰当的一项(3分)
诗人是最纯真的人。他的眼里不带偏见 ( http: / / www.21cnjy.com ),________;他的耳里不留恶言,_________;他不奔忙于富贵,_________;他不攀援于名利,所以碗底自见天真。
a所以能容得天下籁 b所以能存得下日月 c所以能脚下不染尘埃
A.cba B.bac C.acb D.abc
二、综合实践(15分)
头上一片天,脚踏一方土。土地是人类活动的舞 ( http: / / www.21cnjy.com )台,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基础。有谁离得开脚下的土地?让我们再一次走进“脚踏一方土”综合性学习活动,再一次亲近生生不息的土地。
10.【说说泥土的用途】仿照下面的句子续写两句,列举泥土的广泛用途。(3分)
农民用泥土种植庄稼,工匠用泥土建造砖瓦,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
11.【感受土地的文化】人情重坏土,游子思 ( http: / / www.21cnjy.com )故乡。安土重迁、依恋故土是中华民族的文化传统。古诗词中,有许多书法思念故乡之情的名句,请搜集两句。(4分)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讲讲土地的故事】阅读下面的小故事,想想画线句子的言外之意。(3分)
东北王张作霖有一次给日本人 ( http: / / www.21cnjy.com )题字,落款“张作霖手黑”,他的秘书在旁小声提醒,应是“手墨”而不是“手黑”。张作霖眼睛一瞪,故意当着日本人的面大声训斥道;“‘墨’字下带‘土’,这‘土’也能送给日本人吗?”
画线句子的言外之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谈谈土地资源的利用】读下面的图表,回答后面的问题。(5分)
我国土地利用现状
土地利用状况 面积/108 hm2 占全国土地面积/%
耕地 1.33 13.9
牧场 2.86 29.8
有林地、疏林、灌木林 1.66 17.3
荒地、沙漠、戈壁、冰川等 2.19 22.9
其他 1.55 16.1
全国土地总计 9.59 100.0
从表格中你发现了哪些主要信息?(最少说两点)(2分)
发现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发现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读了本表,谈谈看,你有什么感悟?(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阅读理解(18分)
(一)阅读下文(18分)
红心番薯
林清玄
①幼年时,一次我和内地的小孩子吵架,他 ( http: / / www.21cnjy.com )们骂:“番薯呀!番薯!”我们就回骂:“老芋呀!老芋!”对这两个名词我是疑惑的,回家询问了父亲。他打开一张老旧的地图,指着台湾说:“台湾的样子真是像极了红心的番薯,你们是这番薯的子弟呀!”我指着内地说:“那,这大陆的形状就是一个大芋头了,所以内地人是芋仔的子弟?”父亲大笑起来,抚着我的头说:“憨囝仔,我们也是内地来的,只是来得比较早而已。”
②然后他用笔从我们遥远的北方故乡有力地画下来,牵连到所居的台湾南部。我第一次认识到,芋头与番薯原来是极其相似的植物,并不是我们想象中那么判然有别的;也第一次知道,原来在东北会落雪的故乡,也遍生着红心的番薯!
③在我居住的地方,巷口本来有一位卖糖番薯的老人,那些番薯长得很细小,却总像记录着什么心底的珍藏。有时我向老人买一个番薯,散步回来时一边吃着,那蜜一样的滋味进了腹中,却有一点酸苦,因为老人的脸总使我想起在烽烟奔走过的风霜。
④ 老人是离乱中幸存的老兵,家乡在山东偏远的小县份。有一回我们为了地瓜问题争辩起来,老人坚持台湾的红心番薯如何也比不上他家乡的红瓤地瓜,他的理由是:“台湾多雨水,地瓜哪有俺家乡的甜?俺家乡的地瓜真是甜得像蜜的!”老人说话的神情好像当时他已回到家乡,站在地瓜田里。看着他的神情,我乃真正知道,番薯虽然卑微,它却连结着乡愁的土地,永远在相思的天地吐露新芽。
⑤ 父亲种的番薯收成后送了一大袋给我,放了许久,我突然想起巷口卖糖番薯的老人,便提去巷口送他,没想到老人因少有人吃地瓜而改行卖牛肉面了。我无奈地提番薯回家,把袋子丢在地上,一个番薯从袋口跳出来,破了,露出其中的鲜红血肉。这些无知的番薯,为何经过三十年,心还是红的!不肯改一点颜色?
⑥老人和父亲生长在不同背景的同一个年代,他们在颠沛流离的大时代里,只是渺小而微不足道的人,可能只有那破了皮的红心番薯才能记录他们心里的颜色;那颜色如清晨的番薯花,曾经以卑微的累累球根互相拥抱、互相温暖,他们之所以能卑微地活过人世的烽火,是因为在心底的深处有着故乡的骄傲。
⑦我十岁时,父亲首次带我到都市来,行经一片工地,父亲在堆置的砖块缝中,一眼就辨认出几片番薯叶子。我们循着叶子的茎络,终于找到一株几乎被完全掩埋的根,父亲说:“你看看这番薯,根上只要有土,它就可以长出来。”如今我细想起来,那一株被埋在建筑工地的番薯,是有着逃难的身世,由于它的脚在泥土上,苦难也无法掩埋它。比起我种在高楼阳台的花盆中的番薯,它有着另外的命运和不同的幸福,就像我们远离了百年的战乱,住在看起来隐密而安全的大楼里,却有了失去泥土的悲哀。
⑧星空夜静,我站在阳台上仔细端凝盆中的红心番薯,发现它吸收了夜的露水,在细瘦的叶片上,片片冒出了水珠,每一片叶都沉默地小心地呼吸着。那时,我几乎听到了一个有泥土的大时代,上一代人的狂歌与低吟都埋在那小小的花盆,只有静夜的敏感才能听见。
1973年12月
(选自《二十世纪中国著名作家散文经典》,有删改)
20.通读全文,说说“红心番薯”在文中指代什么?(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第④段划线句子中,老人为什么坚持把“番薯”称为“地瓜”?(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2.第⑥段中为什么说只有那“破了皮”的红心番薯才能记录他们心里的颜色?(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3.结合历史知识,推断第⑦段中“百年的战乱”指哪一段时期?(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
24.联系全文,谈谈你对第④段中“番薯虽然卑微,它却连结着乡愁的土地,永远在相思的天地吐露新芽”这句话的理解。(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5.文中“父亲”他们这一代人与番薯有着怎样的相似点?(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