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 海洋空间资源开发与国家安全
课标要求 命题趋势
结合实例,说明海洋空间资源开发对国家安全的影响。 1.基础性考法:厘清海洋资源开发对国家资源安全、海洋国土安全的影响。 2.综合性考法:理解海洋空间资源与国家安全的关系,分析海洋空间开发问题及原因。 3.创新性考法:结合区域特点,说明海洋空间资源对人类活动的影响,分析人类对海洋空间资源的开发利用方式以及给当地带来的影响。
考点1 海洋空间资源开发与国家安全
1.海洋空间资源开发:
(1)海洋空间资源开发的原因。
①海洋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第二空间。
②世界人口的迅速增长,使陆地空间显得越来越拥挤,海洋空间的开发利用越来越受到关注。
③人类开发利用海洋空间技术日渐成熟。
(2)开发利用海洋空间资源所面临的困难。
自然 环境 海面活动 抗御多变的海洋气象状况和海水的运动
深海活动 适应黑暗、高压、低温、缺氧的环境
海水的腐蚀性强,海冰的破坏性大,对工程设备材料和结构有严格的要求
社会 环境 技术难度大,资金投入大,风险大
(3)海洋空间资源开发的意义和条件。
2.对国家资源安全的影响:
(1)拓展陆地空间资源。
开发利用方式 影响
围海造地、填海造陆、建造人工岛屿或海上城市 拓展人们的生产和生活空间,缓解陆上特别是沿海地区土地资源紧张的局面
在海岸、海上或海底修建桥梁、隧道、机场、港口和管线等设施 改善岛屿与陆地的通达性
(2)开发和利用各种海洋资源。
①方式:开发利用海洋生物资源、海水化学资源、海洋石油天然气及其他矿产资源等。
②影响:可以丰富资源类型,缓解陆地上资源紧缺的局面,对保障国家资源安全意义重大。
(3)开发利用海底储藏场所。
①方式:海底可为易燃、有毒、有放射性的资源提供储藏场所,用以储存石油、矿石、化工原料、核废料等。
②影响:不仅可以节省日益紧缺的陆上土地资源,又可以减少这些资源对陆上环境的潜在威胁。
【点拨】
海洋空间资源
由水体、礁石、海岛、海床(包括海底和底土)和海岸线、潮间滩涂等构成。
【思考】
人类利用海洋空间资源主要有哪些形式
提示:海洋空间资源包括海域上空、海面及水体、海底空间、海岸带等四个部分。海域上空的利用如航空航线等,海面及水体资源利用包括海运、海港、跨海大桥、人工岛、围海造陆、海上石油平台、海洋旅游、海水淡化、网箱养殖等,海底资源利用包括海底隧道、海底城市等。
【点拨】
我国海洋空间资源的优越性
多分布在中低纬度,水温适宜,海冰少;大陆架宽广;海岸线曲折绵长,多优良港湾,近海岛屿多。
【思考】
填海造陆对海洋生态环境会产生哪些影响
提示:填海造陆改变了原有的海洋环境和海岸环境,使一些生物失去了栖息地,因此濒临灭绝,使生物的多样性受到威胁;填海造陆发展农业的地区出现次生盐渍化现象,土地退化严重;填海造陆使下垫面性质发生改变等。总之,填海造陆使局部地区整体环境发生根本改变,有可能使整体环境出现退化,影响人类的生存发展。
1.海洋空间开发利用的方式及意义:
类型 分布 意义
交通 空间 海港码头、运输船舶、海上航道等 ①海洋空间资源利用形式多样,拓宽了人类的生存空间;②随着人类向海洋挺进,利用空间更为广阔
生产 空间 海上电站、人工岛、填海造陆、海洋牧场等
通讯 空间 海底电缆等
储藏 空间 海底货场、海底仓库、海洋倾废场等
娱乐 空间 海洋公园、海滨浴场、海上运动区等
2.加强海洋空间资源的开发,维护我国的国家安全:
(1)我国的海洋国情:经济空间辽阔,气候类型多样,自然资源丰富,生态系统多样,海洋灾害种类多,环境状况不佳。
(2)建设海洋强国:科学开发海洋资源,清晰规划海洋空间利用的格局,保护海洋生态环境、提升海洋可持续发展能力,维护海洋权益、保护海洋国土安全。
【知识拓展】滩涂盐场形成条件分析
(1)海盐生产的影响因素及其与产盐量之间的关系:海盐生产受地理环境的影响很大,其中地理位置、降水量和蒸发量及海水的盐度等是影响产盐量的重要因素,它们之间的关系如下:
(2)盐场区位分析。
①地形:地势平坦开阔,便于海盐晒制。
②气候:晴天多,降水少,光照充足,蒸发旺盛;山地背风坡降水少。
③淤泥质海岸有利于提高产量。
角度1 海洋空间资源开发
(2022·滨州模拟)水下餐厅可分为全水下式和半水下式。Under水下餐厅,位于多岩石的挪威海海岸,豪华的流线型建筑物被封装在具有粗糙表面的混凝土外壳中半沉式入海,它的墙壁略微弯曲,厚半米,在外围添加了许多岩石。现在附着在餐厅表面的藻类和软体动物形成了一个人造贻贝礁,可以净化水并自然吸引更多的海洋生物。据此完成1、2题。
1.与全水下式餐厅相比,半水下式餐厅更有利于( )
A.维护海洋生态平衡
B.充分地利用海洋空间
C.开发海洋生物资源
D.维持稳定的室内温度
2.关于Under水下餐厅的分析说法正确的是 ( )
A.粗糙的混凝土可增强建筑的稳定性
B.流线型设计可降低海浪的冲击强度
C.略微弯曲的墙壁利于增强建筑美感
D.外围添加的岩石利于减弱海浪侵蚀
【解析】1选B,2选B。第1题,与全水下式餐厅相比,半水下式餐厅可以利用海面空间、海岸带空间,因此更有利于充分利用海洋空间;全水下式和半水下式餐厅对海洋生态均有一定的负面影响,而且程度差别不大;水下式餐厅并不是开发海洋生物资源,仅仅是利用空间资源;与全水下式餐厅相比,半水下式餐厅受外界气温的影响明显,不利于维持稳定的室内温度。第2题,Under水下餐厅粗糙的混凝土并不能增强建筑的稳定性,但可以为海洋生物营造生活环境;水下餐厅流线型设计可减缓阻力,可降低海浪的冲击强度;略微弯曲的墙壁和外围添加的岩石不是为了增强建筑美感和减弱海浪侵蚀,而是为海洋生物营造生活环境。
角度2 海洋空间资源开发对资源安全的影响
(2022·大连模拟)漂浮式海上风电站,由风力发电机和漂浮式平台组成,可用于开发水深超过50米海域的风力资源。2017年全球首座商业化运行的漂浮式海上风电场在英国北海沿岸正式投用。2025年,我国或将迎来首个可商业化运行的漂浮式海上风电场,据此完成3、4题。
3.漂浮式海上风电站与传统固定式海上风电相比,其主要优势在于 ( )
A.发电量更大 B.适用范围广
C.安装便利 D.无海洋污染
4.与挪威、英国等欧洲国家相比,我国开发漂浮式海上风电站面临的挑战主要是 ( )
A.市场 B.技术 C.海域面积 D.灾害
【解析】3选B,4选D。第3题,传统风电机组通常固定在近海海床,而漂浮式机组不固定,由风力发电机和漂浮式平台组成,安装较复杂,两者发电量大小与风电机组有关,漂浮式海上风电站装机容量相对较小;全球海上风力资源主要分布在水深更深的远洋海域,对固定式风电具有巨大挑战。漂浮式海上风电站适合于深远海,范围更广、风能资源更丰富地区,同时也适合于地质较差的浅海区。因此适用范围更广是漂浮式海上风电站较传统固定式海上风电站的优势所在;漂浮式海上风电站同样会产生噪音和电磁场。第4题,随着经济发展,我国对能源需求量大,市场较为广阔;技术是各国共同面对的问题;我国濒临的海域面积广阔;西北太平洋台风多发,相对于挪威、英国,我国开发漂浮式海上风电站面临的挑战主要是台风等海上气象灾害。
【加固训练】
(2023·河南联考)现代海洋牧场是通过人工鱼礁、增殖放流等生态工程建设,修复或优化生态环境、保护和增殖渔业资源,并对生态、生物及渔业生产进行科学管理,实现海洋空间的可持续发展。下图为2016-2020年国家级海洋牧场示范区分布图。据此完成(1)~(3)题。
(1)我国国家级海洋牧场示范区的分布特点是 ( )
A.分布不均,东南、东北海域多
B.淤泥质海岸少,基岩海岸多
C.山东半岛海域多,东南海域少
D.三角洲地带多,海湾地带少
(2)单位面积产量最高的海洋牧场主要分布在我国的 ( )
A.辽东湾 B.渤海湾 C.北部湾 D.长江口
(3)大力发展海洋牧场的重要意义是 ( )
A.维护生态安全
B.缓解耕地压力
C.禁止过度养殖
D.减少环境污染
【解析】(1)选A,(2)选C,(3)选B。第(1)题,由图可知,我国国家级海洋牧场示范区空间分布不均,渤海、黄海北部、南海以及东海南部分布较多,集中在我国东北海域和东南海域;淤泥质海岸平坦开阔,滩涂面积广阔,营养物质丰富,适宜发展海洋养殖业,我国国家级海洋牧场主要分布在淤泥质海岸附近;读图可知,山东半岛和东南海域均较多;图示三角洲和海湾地带均分布较多。第(2)题,四个海域中北部湾纬度最低,光热资源丰富,海洋生物生长繁殖量大,海洋牧场的单位面积产量高。第(3)题,大力发展海洋牧场,可以提供大量的优质蛋白质食品,减少对粮食的消耗,进而缓解耕地压力;海水养殖对生态环境造成不利影响,加剧海洋环境污染;大力发展海洋牧场不能禁止过度养殖。
考点2 海洋空间资源开发对国家安全的影响
1.海洋国土:
(1)概念:指在国家主权管辖下的特定的海域及其上空和底土。
(2)范围与权益。
地区 海洋权益
内水和领海 国家对其行使主权,对其内的一切人和物享有专属管辖权
毗连区、专属经济区、大陆架 不享有完全排他的主权,只享有某些事项的管辖权和对自然资源的主权权利
2.中国的海洋国土:
3.开发和利用海洋空间资源对国家海洋国土安全的影响:
(1)宣示海洋国土主权、体现和行使海洋权益的重要途径和手段。
(2)提高国家对海洋国土的管控能力。
(3)保障国家领土和主权完整、确保海上通道安全、扩展战略纵深、维护国家海洋权益。
4.海洋空间资源开发带来的问题及解决措施:
(1)带来的问题:在争议海域进行的空间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活动,可能会导致国家间的冲突和摩擦,进而影响相关各国的国家安全。
(2)解决措施:在《联合国海洋法公约》和相关法律的框架下,通过对话协商的方式和平处理海洋空间资源争端,保障国家安全,需要相关国家的共同努力。
【点拨】
海洋国土并不完全都是国家的领土。一国的内水、领海属于国家领土的组成部分,国家对其行使主权;在毗连区、专属经济区和大陆架上的国土并不享有完全排他的主权。
【思考】
在南海设立三沙市对维护我国海洋权益有哪些重要意义
提示:设立三沙市对维护我国海洋权益的重要意义包括国土资源价值、安全战略意义等。有利于巩固国土安全,有利于加强我国对南海岛礁及海域的有效管理等。
[生活情境]广东省海洋主体功能区规划
广东省海域辽阔,海洋资源丰富,海洋生态环境优美,海洋经济发展全国领先。为了科学利用海洋国土空间,2017年12月颁布了《广东省海洋主体功能区规划》(如下图),范围包括广东省内水和领海及东沙群岛海域和无居民海岛,规划面积6.47万平方千米。
[任务驱动]
任务1:广东省海洋资源类型主要有哪些
提示:生物资源(或渔业资源)、海底矿产资源、海洋化学资源、海洋空间资源、海洋动能资源等。
任务2:广东省将珠江三角洲沿岸海域规划为海洋优化开发区的原因是什么
提示:珠江三角洲沿海是广东省海洋开发和经济、人口最集中、最密集海域;但海洋资源开发和海洋环境承载能力已接近饱和,需要优化海洋产业结构,促进海洋开发协调发展。
任务3:维护我国海洋权益的社会经济意义有哪些
提示:缓解对陆地资源和环境的压力;增加渔业、油气等资源的保有量;促进海洋资源开发,带动经济发展;巩固国家安全,强化海洋国土意识。
1.对国家资源安全的影响:
(1)缓解沿海地区土地资源紧张:通过围海造地、填海造陆、建造人工岛或海上城市,可以拓展人们的生产和生活空间。
(2)缓解陆地上自然资源紧缺:开发与利用海洋生物资源、海水化学资源、海洋石油天然气及其他矿产资源等,对保障国家资源安全意义重大。
(3)减少易燃、有毒、有放射性的资源对陆上环境的潜在威胁:海底水温低且变化平缓、压力稳定,可以储存石油、矿石、化工原料、核废料等。
2.对国家海洋国土安全的影响:
海洋空间 对国家海洋国土安全的影响
海域上空 是国际航空飞行的重要空间,影响着一国的空域管理,对国家安全具有重大意义
海面 及水体 海上通道 是大量物流经船舶通过的海域,是连接世界主要经济资源中心的通道,也是国际交流和商业贸易的纽带,对世界各国经济发展和国防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海岛 具有海陆兼备的特点,在国防安全上具有重要意义
海底 空间 海底隧道 不仅能够提高跨海交通速度,还能避免海面恶劣天气的不利影响
海底光缆 以大容量、抗干扰的优势,在国际通信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海底矿产 深海采矿及其规则制定已成为世界普遍关注的问题
海岸带 人类开发利用强度较大,海岸带的生态环境遭到破坏,引发了一系列环境问题
【知识拓展】图解我国海洋国情及维护我国海洋权益的意义
角度1 海洋权益
读下图,完成1、2题。
1.国土是指一个主权国家管辖下的地域空间,包括领陆、领空、领水和《联合国海洋法公约》规定的 ( )
A.① B.② C.③ D.④
2.领水包括 ( )
A.①② B.①④
C.③④ D.②③
【解析】1选D,2选A。第1题,国土是指一个主权国家管辖下的地域空间,包括领陆、领空、领水和《联合国海洋法公约》规定的专属经济区海域的总称。 专属经济区是指领海以外并邻接领海的一个区域 ,专属经济区从测算领海宽度的基线量起,不应超过200海里。第2题,领水是国家陆地疆界以内的水域和与陆地疆界邻接的一带海域,即内水(图中的①)和领海(图中的②)两大部分。
角度2 海洋资源开发
3.(2023·哈尔滨模拟)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国际上通常将超过1 000m水深的海域定为深海区域。海洋资源依据其贮藏地点,可分为海岸带资源、近海资源和深海大洋资源。目前海洋开发的重点区域聚集在海岸带和近海区域,发展深海大洋经济是海洋经济的发展方向。深海区域蕴藏着丰富的油气、矿产、生物和深海水等资源。下图为深海矿产资源产业化开发的循环经济模式技术线路图。
(1)列举目前海岸带和近海区域主要开发的海洋资源。
(2)分析海洋资源开发由近海向深海发展的原因。
(3)说明深海矿产资源开发可能带来的生态环境风险。
【解析】第(1)题,目前人类开发利用的海洋资源主要有海水淡化;海洋化学资源;海洋空间资源;海洋矿产资源;海洋能源(风能、潮汐能等);海洋生物资源(鱼类、海藻等)。第(2)题,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随着海洋相关科学知识的增长,海洋资源开采走向深海;深海地区资源更加丰富,因此适合大规模开发;随着海洋科技的发展,资源的开采水平和能力得到了提升;随着经济的发展,近海地区资源开采接近枯竭。第(3)题,大量的开采海底资源,会破坏海底环境,影响海洋生物的生态系统,影响生物多样性;矿物开采及运输中有可能会造成相关海域水污染,造成环境破坏;深海地区远离其他地区,因此深海生命演化独特,生态环境极其脆弱,容易受到其他因素的影响。
答案:(1)海洋生物资源、海洋油气资源、港口航道资源、滨海旅游资源等。
(2)随着海洋相关科学知识的增长,对深海的了解日益加深(深海资源丰富);海洋科技的发展,使深海开发成为可能;海岸带及近海资源环境承载力日益饱和。
(3)破坏海底环境,影响深海原始自然的生态系统;矿物开采及运输中易造成相关海域水污染;深海生命演化独特,生态环境脆弱,矿产资源开发易造成深海物种多样性破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