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九章 环境安全与国家安全
第一节 环境安全的认知及环境污染与国家安全
课标要求 命题趋势
结合实例,说明污染物跨境转移对环境安全的影响。 1.基础性考法:厘清环境安全与环境安全问题,认知污染物跨境转移类型以及污染物主要转移路径和危害。 2.综合性考法:理解并准确表达环境安全问题、污染物跨境转移对国家安全的影响。 3.创新性考法:结合图像、典型案例,从环境安全的角度分析污染物跨境转移对沿途、转入地的危害,增强国际合作意识,建立人地和谐的发展理念。
考点1 环境安全对国家安全的影响
1.环境安全问题:
(1)环境安全。
①概念:又称生态安全,是指自然环境受到的破坏与威胁处于环境或社会经济可承受的范围之内。
②表现:
(2)环境安全问题。
①界定:环境问题的严重程度超过某个临界值,就会成为环境安全问题。
②类型。
类型 形成原因 持续时间
突发性环境安全问题 由超高浓度污染物排放、危险化学品泄漏、核泄漏等突然发生 短时间内发生
累积性环境安全问题 由污染物不断累积或生态退化逐步加剧导致的 长时间的累积
2.环境安全问题对国家安全的影响及其应对:
(1)环境安全问题对国家安全的影响。
①影响途径。
②发生范围:在局地、区域乃至全球发生。
(2)降低环境安全风险的基本途径。
①降低环境问题严重程度。
②减少人类社会受损害的可能性:避免在高环境安全风险区从事生产和生活活动;提高承受环境安全风险和应对环境安全问题的能力。
(3)降低环境安全风险的意义。
①化解危机。
②增强社会响应能力。
③降低甚至消除此类环境安全风险。
【填绘】
2021年我国地表水质状况(单位:%)
类型 Ⅰ类 Ⅱ类 Ⅲ类 Ⅳ类 Ⅴ类 劣Ⅴ类
比重 6.8 49.2 28.8 11.8 2.2 1.2
根据表格资料绘制2021年我国地表水质状况饼状图。
提示:
【思考】
水体污染一定会成为环境安全问题吗
提示:不一定。如果水体污染超过了水体的自净能力,就会导致水环境恶化,成为环境安全问题。
【点拨】
环境安全问题与国家安全的关系
(1)环境安全属于非传统的国家安全,是国家安全体系的重要基石,与其他领域的国家安全存在密切联系。
(2)与传统国家安全问题不同,环境安全问题的影响具有复杂的途径,以及明显的区域联系、全球性特征。
(3)人类社会对环境安全问题的主动应对,是环境安全问题与国家安全关系的重要表现。
【思考】
控制人口增长就能保障区域环境安全吗
提示:控制人口增长,可以减轻环境压力,但不一定会防止环境污染等问题。
1.从环境安全问题临界值和环境安全问题的四大特征看环境安全问题的内涵:
(1)对环境安全问题临界值的两点认识。
①临界值是个警戒值,是最低质量标准。因此不是说人类活动只要不超过临界值就行,而是应该达到合理值才是最佳状态。
②不同人类活动对自然环境服务的需求不同,所要求的环境安全临界值不同,如水质标准、大气环境质量标准等。
(2)环境安全问题的三大特征。
①突发性:如传染病、石油泄漏、化学物品的泄漏、核泄漏等短时间内突然发生,造成重大危害。
②累积性:有些污染物的不断累积或生态退化逐步加剧,经过长时间的累积达到产生重大危害的程度,如土壤中重金属长期积累导致土壤污染,植被破坏、过度放牧等长期累积导致土地荒漠化等。
③综合性:影响因素有很多,这些因素相互作用、相互影响,使环境安全问题显得尤为复杂。
2.降低环境安全风险的基本途径:
角度 主要途径
从环境的角度看(降低环境问题的严重程度) 尽最大可能从源头上防控环境问题的发生
及时发现治理环境问题,避免其恶化为环境安全问题
积极应对已发生的环境安全问题,降低其伤害程度
从人类社会角度看(减少人类社会受损害的可能性) 避免在环境高危地区从事生活和生产活动
提升人类社会对环境风险的承受水平
增强人类社会对环境安全事件的应急响应速度与善后处理能力
【知识拓展】全球十大环境问题
角度1 环境安全问题的成因
(2022·丹东模拟)读某区域环境安全临界值示意图,图中小球正处于环境安全与环境安全问题的临界点上。据此完成1~3题。
1.图中小球的含义最可能符合该区域的 ( )
A.自然环境 B.人类环境
C.社会环境 D.经济环境
2.关于环境安全临界值叙述正确的是 ( )
A.环境临界值与人类活动无关
B.小球在环境临界值时环境最稳定
C.环境临界值是固定不变的
D.小球在环境临界值时环境问题较重
3.该区域出现严重的突发性环境安全问题,会导致图中小球 ( )
A.向左滚动 B.向右滚动
C.位置不变 D.左右滚动
【解析】1选B,2选D,3选B。第1题,环境安全与环境安全问题都是针对人类环境而言的;而自然环境、社会环境与经济环境共同构成人类环境,是人类环境的组成部分。第2题,环境临界值与人类活动有关,如果人类的发展不注意保护环境,就容易引发环境安全问题;小球在环境临界值时很容易形成环境安全问题,说明小球在环境临界值时环境最不稳定;环境临界值是受到人类活动影响的,例如科技发展、经济发展等因素会影响环境临界值;现在小球位于图中的临界值位置,表明该区域环境问题较严重,但还没有形成突出的环境安全问题,如果不注意环境保护,该区域很可能出现环境安全问题,处于环境安全临界值处容易向环境安全问题迈进,所以小球在环境临界值时环境问题较重。第3题,小球向左滚动说明环境安全,并没有出现环境安全问题;该区域出现严重的突发性环境安全问题,说明已经出现环境安全问题,小球会停在向右边区域的环境安全问题滚动;若位置不变,说明在环境安全与环境安全问题的临界线附近,没有出现环境安全问题;根据题目,该区域已经出现严重的突发性环境安全问题,所以小球会滚到环境安全问题区域,不会左右滚动。
角度2 降低环境安全风险的基本途径
北京时间2011年3月11日13时46分,日本宫城以东太平洋海域发生9.0级特大地震,地震引发了海啸,造成福岛核电站核泄漏。2021年4月13日,日本政府内阁会议正式决定将东京电力公司福岛第一核电站内储存的上百万吨核废水排放入海。据此完成4~6题。
4.此次核泄漏事件 ( )
A.属于突发性环境事件
B.具有发生的可控性
C.造成的影响范围较小
D.是人为因素导致的
5.核废水排放入海会 ( )
①污染海洋生态环境,影响海洋渔业
②加快水循环速度,污染陆地河流
③消除核废水对本国环境安全的影响
④威胁周边国家安全,造成外交争端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6.为降低核废水可能造成的环境安全风险,邻国可采取的应对措施有 ( )
①加强沿海海水和大气等环境监测与预警
②禁止任何出海行为,避免在高危区活动
③外交抗议并阻止日本向海洋排放核废水
④加强与周边国家的协商谈判,合作应对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解析】4选A,5选B,6选C。第4题,材料“北京时间2011年3月11日13时46分,日本宫城以东太平洋海域发生9.0级特大地震,地震引发了海啸,造成福岛核电站核泄漏”,说明此次核泄漏事件是由地震引发的,具有突发性、不可控性,是自然因素导致;核泄漏通过海水运动可威胁到其他国家的安全,造成的影响范围较大。第5题,核废水排放入海,会污染海洋生态环境,影响海洋渔业,①正确;水循环的过程是陆地河流入海,不会污染陆地河流,②错误;核废水具有放射性,放射性污染具有长期性,故不会消除核废水对本国环境安全的影响,③错误; 通过海水运动威胁周边国家安全,造成外交争端,④正确。第6题,为降低核废水可能造成的环境安全风险,邻国应该加强沿海海水和大气等环境监测与预警,①正确; 应减少出海行为,避免在高危区活动,②错误;通过外交抗议并阻止日本向海洋排放核废水,③正确; 加强与周边国家的协商谈判,合作应对风险,④正确。
【加固训练】
(2022·威海模拟)一部分人还没有意识到海平面上升的威胁,而太平洋南部的岛国图瓦卢,却因海平面上升而即将被淹没,计划举国搬迁。据此完成(1)(2)题。
(1)影响图瓦卢国家安全的环境问题是( )
A.全球变暖
B.海洋灾害
C.环境污染
D.生态退化
(2)环境安全问题影响图瓦卢国家安全的途径是 ( )
A.造成财产损失
B.损害环境服务功能
C.触发军事冲突
D.导致疾病传播
【解析】(1)选A,(2)选B。第(1)题,根据材料可知,威胁图瓦卢国家安全的是海平面上升,海平面上升是全球变暖导致的。海洋灾害是指海洋自然环境发生异常或激烈变化,导致在海上或海岸发生的灾害。海洋灾害主要有灾害性海浪、海冰、赤潮、海啸和风暴潮;与海洋和大气相关的灾害性现象还有“厄尔尼诺”现象、“拉尼娜”现象、台风等。影响图瓦卢国家安全的环境问题不是环境污染和生态退化。第(2)题,海平面上升,图瓦卢将被淹没,陆地自然环境的各种服务功能将丧失,威胁图瓦卢的国家安全;造成的财产损失仅是环境安全问题影响图瓦卢国家安全的一小部分,更多的在于危害生命安全和损害了环境服务功能;并不会直接触发军事冲突;导致疾病传播是后续可能发生的灾害,并不是直接损害图瓦卢国家安全的途径。
考点2 环境污染对国家安全的影响
1.突发环境事件影响国家安全:
(1)突发环境事件。
①概念:由自然或人为因素导致的、突然爆发并造成严重影响的重大环境污染事件。
②特点。
(2)突发环境事件带来的危害。
①威胁生命财产安全和基础设施安全,导致重大健康损害及人员伤亡,造成严重经济损失。
②影响自然环境的服务功能。
③影响社会稳定。
2.污染物跨国转移影响国家安全:
(1)污染物跨国转移的方式。
方式 传输途径
污染物跨国传输 大气环流、河流径流等自然过程
废弃物跨国转移 正常贸易或非法入境
含有毒有害物质的产品贸易 国际贸易
(2)污染物跨国转移带来的影响。
①可能在短时间内造成高浓度污染物跨国传输,威胁输入国的环境安全。
②随着经济全球化发展,通过废弃物跨国转移和含有毒有害物质的产品贸易方式导致的污染物跨国转移问题日渐增多。
③引发输入国与输出国之间的矛盾或外交争端,甚至演变成政治、经济和军事冲突,影响国家安全。
3.跨国污染问题的应对:
(1)对通过自然过程产生影响的跨国污染源采取的措施。
源头防范 加强监测预警,通过国际合作机制促进污染物来源国的污染治理
事中风险控制 采取应急响应,控制影响范围,消除危害
事后治理 做好生态恢复、赔偿损失等善后处理工作
(2)废弃物跨国转移、含有毒有害物质的产品贸易类型的跨国污染问题。
源头防范 控制境外污染物的输入
事中风险控制 加强无害化处理,积极发展国内替代品
事后治理 强化污染治理,及早消除污染危害
(3)国家之间应对跨国环境安全问题的方式。
①减少环境冲突:环境安全冲突是指责任国与受害国之间出现的紧张关系,甚至出现敌对行为或军事冲突。
②加强环境安全合作:各国均严格遵守相关国际环境公约和双边协定,联合应对突发的环境安全危机。
【思考】
日本的福岛核电站发生核泄漏之后,日本国内接连爆发了反对使用核能的抗议浪潮。这说明了什么问题
提示:这说明突发环境事件可能会导致公众对环境恶化的担忧和不满情绪,诱发环境群体性事件,进而影响社会的稳定。
【点拨】
光化学烟雾
(1)成因:自然方面,光照强烈、谷地地形不利于空气流动;人为方面,汽车尾气中的碳氧和氮氧化合物。
(2)危害:能见度降低,损害动植物,危及人体健康。
(3)治理:工业上对煤进行加工,改进燃烧技术;改进生产工艺,对污染物进行处理和合理排放;严格控制汽车尾气中有害气体的排放量。
【思考】
为什么发展中国家的环境问题比发达国家严重
提示:除了自身经济和技术因素造成的污染外,还有发达国家的转移污染。
【点拨】
污染物输入国和输出国为应对污染物跨境转移的措施
(1)输入国:建立健全法律法规;政府鼓励(补贴),提高处理技术(环保、循环再利用);加强环保教育,提高公民环保意识;加强国际合作,共同防治。
(2)输出国:提供技术、资金支持;减少污染物排放,就地处理污染物;承担起更多的责任。
[生活情境]加拿大“洋垃圾”运离菲律宾
2013年到2014年间,一家加拿大公司向菲律宾出口了103个装有据称是“可回收塑料”的集装箱,但经菲律宾海关检查,其中69个集装箱中装有大量电子产品垃圾和厨房垃圾等。菲律宾政府指责加拿大向菲律宾出口和转移危险废料,违反了《巴塞尔公约》,并一再敦促加拿大运回这批垃圾。持续6年的“垃圾风波”终于在2019年5月得到解决,加拿大政府着手将运到菲律宾的2 000吨垃圾再运回去。
[任务驱动]
任务1:加拿大为什么要将垃圾运到菲律宾
提示:加拿大环境标准严格,对污染物的处理程序复杂,污染物处理费用和环保成本高,为降低污染物处理费用,将垃圾运到菲律宾。
任务2:菲律宾民众为什么对“洋垃圾”说不
提示:“洋垃圾”运到菲律宾后堆放会直接污染当地的水源和土壤,导致当地生态破坏、环境污染加重,并危害人们的健康;可能会引起连锁反应,引发区域性环境危机。
1.污染物跨境转移对环境安全的影响:
(1)基于自然因素发生的污染物跨境转移。
常见类型 转移动力 举例 影响
大气污 染转移 盛行风 酸雨跨境转移 污染物的污染范围扩大
海洋污 染转移 洋流 海洋石油泄漏、核辐射物质泄漏
河流污 染转移 径流 湄公河、莱茵河等流经多个国家的河流污染
(2)基于人为因素发生的污染物跨境转移。
①主要形式:主要以发达国家向发展中国家出口污染物为主。此外还包括违法走私,发达国家的污染物偷运到发展中国家。
②转移的原因。
角度 具体途径
发达国家为什么向外转移 公众对污染问题关注度高,环境标准日趋严格,对污染物的处理程序复杂,导致污染物处理费用和环保成本较高
发展中国家为什么接收 经济发展水平较低,技术落后,资金缺乏。公众环保意识普遍薄弱,为降低原料成本,获取较高的经济效益
2.跨国污染问题的应对措施:
3.我国针对跨国污染问题的应对措施:
(1)加大环境监管力度,增加污染物转移的违法成本。
(2)制定和完善与国际产业转移相关的法律制度。
(3)提高和完善环境标准体系,确立依法打击污染物非法入境的依据。
(4)调整产业结构和对外招商引资的方向,提高产业准入的环境门槛,严禁高污染和低技术的产业引入。
(5)积极参与国际合作。
(6)开展绿色贸易,打击和整治污染物走私等。
(7)加强宣传教育,提高环保意识和素质。
【知识拓展】污染物跨境转移的特点及危害
特点 危害
直接性 污染当地水源和土壤,导致生态环境破坏、环境污染加重,并危害人们的健康
长期性 产生连锁反应,引发区域性环境危机
全球性 长期积累对全球环境造成危害
角度1 污染物跨境转移
(2022·衡水模拟)当前,发达国家每年将数百万吨电子垃圾运往加纳首都附近的阿格博罗什地区,该地原本是潟湖衍生的一块湿地,居住着4万余人,他们大多由北部穷困地区迁徙而来,以处理电子垃圾为生。部分垃圾最后通过焚烧处理,产生大量有毒的烟尘。下图示意阿格博罗什地区的位置。据此完成1、2题。
1.阿格博罗什地区接收大量来自发达国家的电子垃圾,主要是因该地 ( )
A.海陆交通便利
B.环境承载力高
C.垃圾处理能力强
D.环境标准较低
2.夏季,在盛行风的作用下,当地焚烧垃圾烟尘的扩散方向主要是 ( )
A.东南 B.西南 C.东北 D.西北
【解析】1选D,2选C。第1题,依据材料信息,阿格博罗什地区原本是潟湖衍生的一块湿地,故该地海陆交通不便;加纳属于发展中国家,科技水平不高,经济落后,环境承载力低,垃圾处理能力较弱;加纳属于发展中国家,其环境标准远低于发达国家,因此接收了大量发达国家的电子垃圾。第2题,由图可知,该地位于赤道北部的几内亚湾沿岸,夏季气压带、风带北移,南半球的信风越过赤道向右偏转成西南风,受其影响,当地焚烧垃圾烟尘应向东北方向扩散。
角度2 污染物跨境转移与国家安全
(2023·山东联考)如图为某产业园产业链基本构架。据此完成3、4题。
3.该园区从国外引入废弃物资源的主要原因是 ( )
A.提高企业收益
B.增加就业机会
C.促进国际合作
D.减轻环境污染
4.该产业园区主要目的是解决 ( )
A.产品利用前的环境污染
B.产品利用中的环境污染
C.产品运输中的环境污染
D.产品利用后的环境污染
【解析】3选A,4选D。第3题,该园区从国外引入废弃物资源,成本相对较低,经过现代拆解与再生产企业,再生产、创造,获得经济效益,所以主要考虑的是提高企业收益;直接进口国外废弃产品,整个产品生产消费行为都在国外,国内产业链短,增加就业机会不多;促进国际合作不是主要原因,从国外引入废弃物资源会加重环境污染。第4题,根据图中信息可知,该产业园区主要是对人们生活中产生的废弃物进行回收再利用,再创造价值。所以主要目的是解决产品利用后的环境污染,而不是产品利用前、利用中、运输中的污染。
“洋垃圾”泛指由国外进入中国的高污染固体废弃物。固体废弃物出口,既可减少本国的环境污染,节省大量垃圾处理费用,又可获得可观的贸易收入。受此驱动,发达国家不断寻求固体废弃物出口渠道,把固体废弃物转移到包括中国在内的许多发展中国家。据此完成5、6题。
5.“洋垃圾”流入我国属于 ( )
A.废弃物跨国转移
B.含有毒物质的产品贸易
C.污染物跨国传输
D.含有害物质的产品贸易
6.进口“洋垃圾”存在的环境安全隐患不包括 ( )
A.增加国内环境和健康风险
B.酸浸、水洗废弃物危害大气环境
C.运输和储存时期可能会霉变
D.焚烧产生有害气体污染大气环境
【解析】5选A,6选B。第5题,由材料可知,“‘洋垃圾’泛指由国外进入中国的高污染固体废弃物”,故“洋垃圾”流入我国属于废弃物跨国转移;废弃物不属于产品贸易;污染物跨国传输一般指的是污染性气体或液体通过自然过程扩散。第6题,进口“洋垃圾”存在的环境安全隐患有增加国内环境和健康风险;酸浸、水洗废弃物会危害水体、土壤环境,对大气环境影响较小;进口固体废弃物运输和储存时期可能会产生霉变及重金属泄漏;焚烧会产生有害气体污染大气环境。